江蘇省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高頻易錯期末考前預測卷(蘇教版)_第1頁
江蘇省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高頻易錯期末考前預測卷(蘇教版)_第2頁
江蘇省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高頻易錯期末考前預測卷(蘇教版)_第3頁
江蘇省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高頻易錯期末考前預測卷(蘇教版)_第4頁
江蘇省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高頻易錯期末考前預測卷(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科學高頻易錯期末考前預測必刷卷(蘇教版)一、選擇題1.下列各組中,都是自然光源的是(

)。A.月亮、星星、太陽 B.星星、閃電、蠟燭 C.太陽、閃電、星星2.我們在粗細、長短相同的鋁棒、鋼棒、塑料棒和木棒上用凡士林分別粘上大小、材質相同的珠子,珠子與材料棒遠端距離一致;再把它們放入裝有熱水的同一燒杯。此活動發(fā)現(xiàn)這些材料的傳熱本領從快到慢依次是(

)。A.鋼棒、鋁棒、塑料棒和木棒B.鋁棒、鋼棒、塑料棒和木棒C.鋼棒、塑料棒、鋁棒和木棒3.板塊碰撞擠壓的地區(qū)多形成(

)。A.裂谷 B.山脈 C.盆地4.當發(fā)生地震時,有人被埋在廢墟下,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A.大聲呼救B.嘗試挖開廢墟自己爬出去C.保持體力,用硬物敲擊墻壁或管道,向營救人員求救5.下列不屬于光源的是(

)。A.太陽 B.月亮 C.白熾燈6.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含義,下列不同詞語中的“影”代表著不一樣的科學現(xiàn)象,其中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A.形“影”不離 B.立竿見“影” C.杯弓蛇“影” D.刀光劍“影”7.如圖,把不同顏色的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圓球,并用一塊塑料墊板放在橡皮泥上不斷加壓,這個實驗是模擬哪種巖石的形成(

)。A.變質巖 B.沉積巖 C.巖漿巖8.下列有關“影”的詞語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

)。A.形影不離 B.立竿見影 C.杯弓蛇影 D.手影游戲二、填空題9.我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包括腦、周圍神經(jīng)和()。10.冬季的早晨,家中玻璃窗(填“里面”或“外面”)常常會看到有現(xiàn)象。這是因為,室內溫度高,空氣中的遇到冷的玻璃變成。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在和上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11.熱輻射不需要依靠、等任何物質,即使在真空中也能進行。12.熱傳遞有傳導、對流、輻射這種方式。13.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大氣間不斷地。14.是接受聲音的感覺器官,聽神經(jīng)將信號傳遞給,由大腦識別這些聲音的含義,人就產(chǎn)生了聽覺。15.巖石碎屑經(jīng)過風、流水等的搬運后沉積于陸地、河湖及海洋,經(jīng)歷一系列變化后形成的巖石叫。16.腦科學發(fā)現(xiàn)了之間的聯(lián)結方式,學習科學在此基礎上提出,利用圖形表征是建立知識網(wǎng)絡的有效方法,如圖、圖、魚骨圖等。17.在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由一把類似電線的神經(jīng)束組成,連接著和周圍神經(jīng)。三、判斷題18.熱輻射可以在真空中進行。()19.熱在固體中的傳遞方向是沒有規(guī)律的。()20.蠟燭是通過燃燒發(fā)光的。()21.冬天的室外,坐到鐵椅子上感覺要比坐到木頭椅子上冷的多,這是因為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不同。()22.喜馬拉雅山是由兩個大陸板塊的巖層被拉伸而逐漸形成的。()23.每個人受到刺激的反應速度是一樣的。()24.云、霧、露、霜都是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25.雪花的形狀一般為六角形的規(guī)則圖案。()26.長期的溫度變化能使巖石碎裂。()27.火山根據(jù)活動狀態(tài),分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三種類型。()四、連線題28.連線找朋友。音樂繪畫數(shù)學左腦書寫邏輯右腦情感語言技藝五、排序題29.如圖所示,某同學打預防針,覺得打針很疼就哭了。請將下列神經(jīng)傳遞疼痛的流程按先后排序。①大腦

②注射針刺激皮膚

③胳膊上的神經(jīng)

④產(chǎn)生疼痛而哭泣()→()→()→()六、實驗題30.人造霜實驗過程:①在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墊一塊濕毛巾。②在冰水中加鹽,測量冰水的溫度。③觀察杯子的外壁。(1)加鹽前后杯子外壁的不同:加鹽后溫度降低(2)將杯中的冰水倒掉,過一會杯子外壁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七、簡答題31.地震逃生應該怎樣做?為什么說腦和脊髓是身體控制的中心?簡要說說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樣形成的?冬天時,地上鋪著地毯和瓷磚具有同樣的溫度,但光腳站在瓷磚上感覺比站在地毯上冷得多,這是為什么?地球的內部圈層各有什么特點?寫出用鏡子或水霧制造“彩虹”的方法。37.通過對《地球的表面和內部》《水在自然界的循環(huán)》等單元的學習,說說你在維護生態(tài)平衡,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打算怎么做?(至少舉出三點說明。)38.地震會造成哪些危害?(寫出3點即可)參考答案:1.C【詳解】我們把能自行發(fā)光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以分為自然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陽、打開的電燈、燃燒著的蠟燭等都是光源。A、月亮自身不能發(fā)光,是反射的太陽光,,因此,月亮不屬于光源,故A錯誤;B、蠟燭屬于人造光源,不屬于自然光源,故B錯誤;C、太陽、閃電、星星都屬于自然光源,故C正確。2.B【詳解】不同的材料傳熱的本領不同,像銅、鋁、鋼那樣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良導體;像木頭、塑料那樣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不良導體。銅棒、鋁棒、鋼棒是熱的良導體,傳熱由快到慢排序為銅棒>鋁棒>鋼棒;塑料棒、木棒是熱的不良導體,塑料棒>木棒。這些材料的傳熱本領從快到慢依次是銅棒>鋁棒>鋼棒>塑料棒>木棒,B符合題意。3.B【詳解】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地殼運動,從而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變化有時是迅猛激烈的,有時是緩慢不易覺察的。根據(jù)對板塊運動的認識,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地質學家都認為,地殼是由6個大板塊和約十幾個小板塊拼接而成的。億萬年來,當?shù)貧ぐ鍓K移動時,它們相互碰撞、擠壓,地殼板塊有的下沉、開裂、滑動,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高山,所以板塊碰撞擠壓的地區(qū)多形成山脈。4.C【詳解】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它具有突發(fā)性和不可預測性,以及頻度較高,并產(chǎn)生嚴重次生災害,對社會也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等特點,要學會地震時保護自己的方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聲,都能作為介質,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如果地震中有人被埋在了廢墟下,通過敲擊附近的鐵管,被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而獲救的做法是利用鐵管能傳播聲音。5.B【詳解】在生活中能夠發(fā)光的物體,我們叫做是光源,光源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陽、白熾燈屬于光源。月亮本身不發(fā)光,不屬于光源。6.C【詳解】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線形式傳播的。運用光的反射的有額鏡、反光鏡、潛望鏡。立竿見影、形影不離和刀光劍影是都是光沿直線傳播的;杯弓蛇影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7.B【詳解】巖石碎屑經(jīng)過風、流水等的搬運后沉積于陸地、河湖及海洋,經(jīng)歷一系列變化后形成的巖石叫沉積巖。常見的沉積巖有砂巖、頁巖、石灰?guī)r、礫巖、泥巖。把不同顏色的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圓球,并用一塊塑料墊板放在橡皮泥上不斷加壓,這是在模擬沉積巖的形成。8.C【詳解】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形影不離、立竿見影、手影游戲都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杯弓蛇影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9.脊髓【詳解】神經(jīng)系統(tǒng)包括腦、脊髓、神經(jīng)。脊髓在人體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與腦相連。從腦和脊髓發(fā)出許多條神經(jīng),遍布全身各處。10.里面小水珠(小水滴或小水點)水蒸氣小水珠(小水滴或小水點)植物的葉子上車窗里面【詳解】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叫做凝結。冬季的早晨,家中玻璃窗里面常常會看到有小水珠,這是凝結現(xiàn)象。這是因為,室內溫度高,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變成小水珠。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在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飲料瓶壁和廚房的玻璃上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11.空氣水【詳解】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熱輻射是物體不依靠空氣、水等介質,直接將能量發(fā)射出來,傳給其他物體的過程,熱輻射是遠距離傳遞能量的主要方式,在真空中也能進行。12.三【詳解】在沒有作功而只有溫度差的條件下,能量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的過程稱為熱傳遞。熱傳遞是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xiàn)的。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是單獨進行的。13.循環(huán)【詳解】在太陽的照射下,地球水圈處于不間斷的循環(huán)運動之中。海洋中和陸地上的水受熱蒸發(fā)成大氣水,大氣水遇冷又凝結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進行這種大規(guī)模的水循環(huán),地球表面才會發(fā)生滄桑巨變,萬物才會生機盎然。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及大氣之間處于不間斷的循環(huán)之中。14.耳朵大腦【詳解】眼睛、鼻子、舌頭、耳朵和皮膚是人體的五個感覺器官,負責接收各種感覺的信息,再由神經(jīng)傳到大腦。耳朵是接受聲音的,聽神經(jīng)將信號傳遞給大腦,由大腦識別這些聲音的含義,人就產(chǎn)生了聽覺。15.沉積巖【詳解】巖石碎屑經(jīng)過風、流水等的搬運后沉積于陸地、河湖及海洋,經(jīng)歷一系列變化后形成的巖石叫沉積巖。常見的沉積巖有砂巖、頁巖、石灰?guī)r、礫巖等。16.神經(jīng)氣泡概念【詳解】科學家一直在用多種方法研究大腦,腦科學的研究成果為學習科學打下了基礎。例如,腦科學發(fā)現(xiàn)了神經(jīng)之間的聯(lián)結方式,學習科學在此基礎上提出,利用圖形表征是建立知識網(wǎng)絡的有效方法,如氣泡圖、概念圖、魚骨圖等。17.脊髓腦組織【詳解】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由腦、脊髓和神經(jīng)組成。在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脊髓由一把類似電線的神經(jīng)束組成,連接著腦組織和周圍神經(jīng)。18.√【詳解】熱輻射是熱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質直接向周圍發(fā)射。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質,故熱輻射在真空中也可以進行。19.√【詳解】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熱傳導。熱在固體中的傳遞方向是有規(guī)律的,是從物體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20.√【詳解】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并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等。蠟燭是通過燃燒發(fā)光的,點燃的蠟燭就是光源。21.√【詳解】傳熱性強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傳熱性弱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冬天的室外,坐到鐵椅子上感覺要比坐到木頭椅子上冷的多,這是因為木頭傳熱性弱是熱的不良導體,鐵傳熱性強是熱的良導體,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不同。題干正確。22.×【詳解】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地殼運動,從而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變化有時是迅猛激烈的,有時是緩慢不易覺察的。根據(jù)對板塊運動的認識,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地質學家都認為,地殼是由6個大板塊和約十幾個小板塊拼接而成的。億萬年來,當?shù)貧ぐ鍓K移動時,它們相互碰撞、擠壓,地殼板塊有的下沉、開裂、滑動,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高山。喜馬拉雅山是由兩個大陸板塊的巖層被擠壓而逐漸形成的。23.×【詳解】不同的環(huán)境刺激,人體產(chǎn)生的感覺不同。人體感官產(chǎn)生的感覺是環(huán)境刺激與感官發(fā)生反應后形成的。如果環(huán)境的刺激或感官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產(chǎn)生的感覺也會發(fā)生變化。人體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對刺激的反應速度,所以每個人受到刺激的反應速度是不一樣的。24.√【詳解】水有固體、液體、氣體三種不同的形態(tài),水從一種狀態(tài)轉變成另一種狀態(tài)需要吸熱或放熱,水的三態(tài)變化主要取決于溫度的變化。云、霧、露、霜都是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25.√【詳解】雪花是水的固態(tài)形式,雪花的形狀極多,有星狀、柱狀、片狀等,但一般基本形狀是六角形。26.√【詳解】巖石在太陽輻射、大氣、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現(xiàn)破碎、疏松及礦物成分次生變化的現(xiàn)象,導致巖石變化。巖石變化的過程是巖石→巖石碎裂→小石子→沙。27.√【詳解】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巖漿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fā)而形成的。地下熔融的巖漿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fā)而形成的?;鹕絿姲l(fā)是地球上最危險,最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火山根據(jù)活動狀態(tài),分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三種類型。28.【詳解】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一般是控制邏輯、語言、計算、分析、判斷等抽象思維,右腦主要控制藝術、圖形、聲音、靈感、直覺等形象思維,除此之外,右腦還負責支配左半身的運動。音樂包括彈琴、彈吉他等各種樂器,屬于技藝,右腦控制;數(shù)學需要思維論證,需要書寫,左腦控制;邏輯屬于抽象思維,左腦控制;語言富含情感,屬于抽象思維,左腦控制。29.②③①④【詳解】神經(jīng)系統(tǒng)是機體內對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jié)起主導作用的系統(tǒng),主要由神經(jīng)組織組成。小旭在打預防針,他覺得打針很疼,這是因為注射針刺激皮膚,胳膊上的神經(jīng)接受刺激后,將信號通過神經(jīng)傳遞給大腦,產(chǎn)生了疼痛的感覺而哭泣。30.杯子外壁的小冰晶融化成小水滴【分析】當夜晚的氣溫急劇降低到0°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氣會在物體表面凝結成冰晶,這就是霜。【詳解】將杯中的冰水倒掉,會導致杯子的溫度升高,所以杯子外壁的小冰晶吸熱會融化成小水滴。31.迅速跑到空曠處,有意避開建筑物或危險物,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到課桌下,閉目,用鼻子呼吸,保護要害,并用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驹斀狻慨?shù)卣鸢l(fā)生時首先要保持冷靜,從地震發(fā)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空曠處,意避開建筑物或危險物,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到課桌下,閉目,用鼻子呼吸,保護要害,并用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32.腦、脊髓和神經(jīng)共同完成指揮和協(xié)調人體一切活動的任務。【詳解】腦、脊髓和神經(jīng)共同完成指揮和協(xié)調人體一切活動的任務,就組成了我們身體內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腦、脊髓是人身體的控制中心。33.地面、海洋的水蒸發(fā)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結成小水滴,小水滴和空氣中的微塵小顆粒結合到一起形成云,云的濃度達到一定的時候就形成降雨,溫度在0℃以下就形成降雪?!驹斀狻坑?、雪的形成過程是地面、海洋的水蒸發(fā)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結成小水滴,小水滴和空氣中的微塵小顆粒結合到一起形成云,云的濃度達到一定的時候就形成降雨,溫度在0℃以下就形成降雪。34.因為相同的溫度下,瓷磚的導熱性能好,人觸摸上去后身體的熱量馬上就被傳導開了,而地毯導熱能力較差,會將熱量聚集在觸摸點范圍內,所以人會感覺站在瓷磚上比地毯上要冷得多?!驹斀狻坎煌奈矬w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瓷磚是熱的良導體,地毯屬熱的不良導體,所以夏天,我們赤腳踩在瓷磚上感覺涼爽、舒適,而冬天踩在瓷磚上則比踩在地毯上冷的多。35.地幔中有巖漿,地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