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優(yōu)質校一模歷史試卷匯編-史學理論與研究 學生版_第1頁
2022屆優(yōu)質校一模歷史試卷匯編-史學理論與研究 學生版_第2頁
2022屆優(yōu)質校一模歷史試卷匯編-史學理論與研究 學生版_第3頁
2022屆優(yōu)質校一模歷史試卷匯編-史學理論與研究 學生版_第4頁
2022屆優(yōu)質校一模歷史試卷匯編-史學理論與研究 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專題透析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專題透析好教育云平臺--教育因你我而變好教育云平臺--教育因你我而變專題26專題26××史學理論與研究常考題型??碱}型考向考題考情中外史學史的回顧;中西方史學的回顧;史學的科學化;文史結合知識;史學理論2021年全國乙卷;20年全國卷Ⅲ,34;20年江蘇卷,17;19全國卷Ⅲ,33,考查角度:歷史理論、史學理論、歷史觀、史學觀、歷史認識論的深刻內涵。考查方式: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并認同史學價值觀。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從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對人類歷史發(fā)展進行科學的闡釋。在形成歷史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敘述歷史的能力。方法點撥方法點撥解答史學知識題,一般采用如下幾步:史學知識題不僅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史學、文學、藝術的修養(yǎng),更需要學生具有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時注意,一是時間、空間、設問都要看清,二是提取材料的關鍵信息,然后和課本知識對號入座,三是最佳的方法就是排除法,除此之外更要珍惜第一印象,答案選定之后,沒有十足把握不要修改。1.依托史學知識及相關理論,厘清它們之間的區(qū)別?!窘忸}技法】A.了解歷史學的概念1.一般歷史,包含著兩個最基本的要素,一是過去發(fā)生的事情,二是對過往之事的理解。即包含兩層含義,即客觀的歷史過程和主觀的歷史認識。2.歷史學又稱“史學”,社會科學的一個部門。是一門研究和闡述人類社會已往運動發(fā)展過程的學科。具體講,歷史學是按照一定的歷史觀點,利用歷史資料,研究已往的客觀歷史過程,并用語言文字或圖象把它表示出來的一門學問?!笆穼崱薄ⅰ笆纷R”、“史論”是構成史學的“三要素”。事實是指真真切切發(fā)生過的事情,具有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史實是根據(jù)史料復原的事實。史識即是以科學的史觀作指導,來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實,然后得出的科學結論。史論即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論。B、探尋史料內容史料是指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殘留或保存下來的各種痕跡、實物和文字資料;是指研究或討論歷史時可以作為根據(jù)的東西,是指有助于認識歷史、復原歷史真實情況的一切資源,也就是關于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一切信息。歷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對史料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從中歸納出明確的概念,并運用這些概念進行判斷、推理,最后得出科學的結論。只有通過對史料的收集、整理、考證,才能對歷史問題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按表現(xiàn)形式分:分為文字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民俗史料。按學術價值分:直接史料、間接史料(或稱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文字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記錄的資料。(1)種類:①以紙張為載體的:如官私史書、文書檔案、地方史志、傳記譜牒、文集日記、野史筆記,書籍、報刊、雜志、信件等。②以電子媒介為載體的:如電子郵件、BBS跟帖、QQ聊天記錄等。(2)價值:最主要的史料載體,使文化知識得以流傳后世。(3)局限性:①文字資料無法反映前文字階段的人類歷史。②往往受到個人因素(個人立場、個人修養(yǎng)、感情好惡)、政治因素(政治權勢篡改歷史)、時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的影響,致使文獻記載中出現(xiàn)錯誤,需要綜合分析各種史料,進行比較分析、去偽存真,發(fā)現(xiàn)、探索歷史真實。③文學作品能反映作者生活時代的特征,可作為史料,但要注意甄別。實物史料(史跡遺存):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種物件。(1)種類:遺跡,遺址,遺物,出土文物,圖片,照片等。(2)價值:①實物資料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因而比文字資料更直觀、可靠。②它在斷代上具有數(shù)據(jù)的精確性,是重現(xiàn)前文字階段人類歷史的最重要依據(jù)。③豐富了對文字產(chǎn)生以后的人類歷史的認識,與文史資料相互參證,從差異中尋找歷史的真實,能夠印證、充實、糾正文字資料。(3)局限:①實物史料多為片斷性,它們可能只是很小的一個碎片,并非能夠反映歷史的全貌和原貌。②需要歷史實物與文獻資料,遺跡其它各種歷史資料進行綜合印證,相互補充。比如對有些器物,人們還只能猜測它們的意義,并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口碑史料:口碑史料或口述史料,是指口頭講述并被記錄下來的資料。種類:神話、傳說、故事、史詩、俗諺、遺訓、錄音、回憶錄、對話錄、采訪記、座談錄等。(2)價值:①口述史料可以與文字、實物、圖像等史料進行相互印證,彌補史料的不足。②多用于現(xiàn)代史的研究,通過對尚在人世的當時人訪問口述而獲得對歷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3)局限:①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口述資料會與本來面貌有較大差距,當事人回憶也難免不準確或不全面(受到當事人的記憶能力、情感、價值判斷等因素的影響)。②在史詩、神話、傳說、故事當中,也會有大量創(chuàng)造和虛構的情節(jié)。民俗史料指歷史上曾經(jīng)存在過、且至今仍舊保存在人們生活中的社會風俗、民間習慣、文化傳統(tǒng)等。種類: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2)價值:是文字史料、實物史料的重要補充,具有鮮活性、直觀性、信息豐富性,是一種活的史料。(3)局限性:有傳說性有虛假性,需要仔細甄別。5.直接史料和間接史料。直接史料是指第一手史料,即未經(jīng)中間人修改或者省略或轉寫的史料(也叫原始資料,那個時代留下來的材料,特別是當事人和目擊者提供的史料)。間接史料是指第二手史料,即已經(jīng)中間人手修改或省略轉寫的史料?!吨軙肥情g接的材料,毛公鼎則是直接的;《世本》是間接的材料(今已佚)。卜辭則是直接的;《明史》是間接的材料,明檔案則是直接的。以此類推。價值:直接的材料是比較可信的,間接材料因轉手的緣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減,但有時某一直接的材料也許是孤立的、是例外的,而有時間接的材料反是前人精密歸納直接材料而得的,這個都不能一概而論,要隨時隨地地分別看待。運用:兩者與文獻、實物、口述三類史料的關系:①實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②文獻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③口述史料輾轉相傳,更需要仔細甄別。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對傳播歷史知識有重要作用,但不能簡單地作為歷史研究的直接證據(jù);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可以反映一定的歷史問題。典例(2021年廣東卷)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發(fā)生兵變,楊貴妃死于馬嵬坡。以下為若干記載。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貴人飲金屑,倏忽舜英幕。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唐)劉禹錫《馬嵬行》上令高力士詰之,回奏曰:“諸將既誅國忠,以貴妃在宮,人情恐懼?!鄙霞疵κ抠n貴妃自盡。(五代)劉昫等《舊唐書》上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反謀?”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愿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鄙夏嗣κ恳F妃于佛堂,縊殺之。(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有學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楊貴妃之死,下列推論正確的是A.《馬嵬行》選材來自傳說,不能作為歷史研究的材料B.《資治通鑒》較多細節(jié)描寫,還原了楊貴妃之死的真相C.《資治通鑒》成書晚于《舊唐書》,故可信度相對較低D.《舊唐書》《資治通鑒》作為史料,應注意作者的立場【答案】D【解析】史料能否真實地反映歷史事實,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史料作者對歷史事實所持立場,《舊唐書》《資治通鑒》皆屬于官修史書,更多是站在統(tǒng)治階級的立場來思考問題,為君主提供政治借鑒之用,故選D項;劉禹錫的《馬嵬行》是文學作品,受作者主觀因素的影響,不一定完全真實可信,但也能傳達歷史真相、保留歷史信息,可以作為歷史研究的材料,排除A項;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有較多細節(jié)描寫,但“還原了”說法過于絕對,并且違背了孤證不立的原則,排除B項;一般來說,時代越近越能接近歷史的真相,可信度越高,但也不能絕對化,《資治通鑒》和《舊唐書》皆成書于唐代以后,且時間都比較久遠,很難衡量二者的可信度高低,排除C項。二、抓住文獻材料主旨,直擊題目考查相關知識點典例(2021年6月浙江選考)歷史人物評價常易引發(fā)討論,如對商紂王、曹操、武則天等人,古今史家眾說紛紜。尤其是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會引發(fā)新一波的討論,以曹操墓的發(fā)現(xiàn)為例,一時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說辭。如何正確看待和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要內容。下列歷史人物評價標準和方法,合理的是A.知人論世,以當時當?shù)卮蠖鄶?shù)人的利益為評價標準B.與時俱進,以今日之價值標準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C.察言觀行,評價歷史人物活動應側重動機而非效果D.綜合考量,看是否符合歷史運動趨勢推動社會進步【答案】D【解析】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評價歷史人物既要辯證的看待,又要歷史的看待,應該綜合考量,看是否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趨勢,是否推動社會進步等,故D正確;“以當時當?shù)卮蠖鄶?shù)人的利益為評價標準”有些片面,故A錯誤;“以今日之價值標準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就是苛求古人,不足取,故B錯誤;評價歷史人物活動既要看動機又還要看效果,故C錯誤?!窘忸}技法】(1)根據(jù)題干歷史人物評價常易引發(fā)討論,如對商紂王、曹操、武則天等人,古今史家眾說紛紜。尤其是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會引發(fā)新一波的討論,以曹操墓的發(fā)現(xiàn)為例,一時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說辭。如何正確看待和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習與研究的重要內容。得出考查知識點為文史知識及史學理論與研究。(2)鏈接文史知識及史學理論與研究等知識點A、文史常識(一)帝王的稱謂1.帝、后、王。夏代帝王生時稱“后”,死后稱“帝”。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長的意思。商代君主生前稱“王”,死后稱“帝”。在商代,“后”開始成為君主配偶的專稱。周代君主稱“王”。從周文王、周武王到周懿王,王號都是自稱。2.謚法。謚號是根據(jù)死者生前事跡評定,有褒貶之意。即所謂“謚者,行之跡”,謚法有固定用字,如經(jīng)天緯地曰文,克定禍亂曰武,布義行剛曰景,這是美謚;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這是惡謚;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秦統(tǒng)一后廢除舊有的謚法,秦亡后謚法制度又恢復。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謚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真宗、元文宗等。3.廟號。始于西漢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后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后的趙光義稱太宗。也由個別的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清朝福臨稱世祖,其子玄燁稱圣祖。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如西漢十一帝,只有高祖、文帝、武帝、宣帝得入太廟奉祀。這也是古代文獻對隋以前帝王只稱謚號、不稱廟號的緣故。唐代以后,典制不那么嚴格,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人們也就以廟號稱呼皇帝。4.年號。人們習慣上對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永樂帝、乾隆帝等。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chuàng)。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后歷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明清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幾乎都要改元。如漢武帝在位54年,先后用了11個年號;唐高宗在位33年,先后用了14個年號。明清兩代,每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都只用一個年號。如清圣祖在位61年,只用康熙年號。其中只有一個例外,就是明英宗。他因為先后兩次登基稱帝,所以用了正統(tǒng)、天順兩個年號。由于明清皇帝在位不改元,所以人們習慣上用年號來稱呼皇帝。5.尊號、徽號。“尊”為尊敬,“徽”為美好。“尊號”和“徽號”都是對尊者加上的號,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號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號。如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詞組成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受尊號為開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號為“慈禧”。封建時代帝后的尊號可以上幾次,實際上都是臣子對他們的阿諛奉承。(二)、避諱所謂“避諱”,指的是古人在言談和書寫時要避免君父尊親的名字,這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歷史現(xiàn)象。避諱起源于周朝。秦漢以后,隨著儒學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避諱制度才日趨完備。避諱的對象有四類:1.國諱: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諱,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諱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2.官諱:是封建官場的下級官員為了巴結討好上司,主動避長官的名諱。即下屬要諱長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諱。甚至一些驕橫的官員嚴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諱。3.圣人諱:主要指避至圣先師孔子和亞圣孟子的名諱,有的朝代也避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之名,有的還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4.家諱:指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僅限于親屬內部。與別人交往時應避對方的長輩之諱,否則極為失禮。避諱方法有:“改字法”,即將應避諱的字改用音近或義同的字來代替。如蘇軾的祖父名序,蘇軾將序改作“敘”。唐祖諱虎,故凡稱“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獸”?!翱兆址ā?,即將應避諱的字空而不書,或作“口”,或作“某”,或直書“諱”,如唐人撰《隋書》時,因避太宗李世民諱,而改“王世充”為“王充”?!叭惫P法”,即對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筆不寫,如將孔子的名諱“丘”缺筆。此外,還一種在口語中避正呼的避諱法。漢語有平、上、去、入四聲,如諱字屬入聲,則在口語中不可出現(xiàn)此音,而其他三聲仍可照念,但有時也會出現(xiàn)因避一字而四聲皆諱的情況。避諱把別人的名和姓也改了。漢文帝名恒,春秋時的田恒就被改為田常;漢景帝名啟,微子啟則被改稱微子開;漢武帝名徹,蒯徹則被改稱蒯通。(三)、稱呼(1)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司馬君實(2)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李白號青蓮居士。(3)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而稱奸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稱齋名: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4)稱籍貫:如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東。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袁世凱被稱為袁項城(河南項城人)稱官名: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為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稱爵名:明初劉基封爵誠意伯,人們以誠意伯相稱。(5)稱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如《赤壁之戰(zhàn)》:“豫州今欲何至?”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稱之。(6)謙稱:表示謙遜的態(tài)度,用于自稱。愚、鄙、敝、卑、竊、臣、仆;帝王自謙詞有: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官吏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如果自謙為不才、不佞、不肖,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詞?!凹摇笔菍e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吧帷庇靡灾t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其他自謙詞有:在下、小可、小子。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女子自稱妾;老和尚自稱老衲;對別國稱自己的國君為寡君。(7)敬稱:表示尊敬客氣的態(tài)度,也叫“尊稱”。對帝王的敬稱有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對皇太子、親王的敬稱是殿下。對將軍的敬稱是麾下。對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稱:對使節(jié)稱節(jié)下。對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稱閣下,現(xiàn)多用于外交場合。(8)對于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有令、尊、賢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閫(對方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尊意(對方的意思)。(9)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對方的弟弟)。仁,表示愛重,應用范圍較廣,如稱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等。(10)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專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或泰水。(11)稱謂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如先帝、先考或先父、先慈或先妣、先賢。稱謂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長一輩,如稱帝王的母親為太后,稱祖父為大(太)父,稱祖母為大(太)母。(12)唐代以后,對已死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兩代,也用年號代稱皇帝,如稱朱元璋為洪武皇帝,稱朱由檢為崇禎皇帝,稱玄燁為康熙皇帝,稱弘歷為乾隆皇帝。(13)對尊長者、朋輩之間的敬稱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14)君對臣的敬稱是卿或愛卿。(15)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來表敬稱,如稱孔子為圣人,稱孟子為亞圣。后來,“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駕等。(16)賤稱:表示輕慢斥罵的態(tài)度。如《荊軻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保?7)特殊稱謂:百姓的稱謂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18)職業(yè)的稱謂。對一些以技藝為職業(yè)的人,稱呼時常在其名前面加一個表示他的職業(yè)的字眼,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人的職業(yè)身份。如庖丁表明職業(yè)?!皟?yōu)”,亦稱優(yōu)伶、伶人,古代用以稱以樂舞戲謔為職業(yè)的藝人,后亦稱戲曲演員。(19)不同的朋友關系之間的稱謂。貧賤而地位低下時結交的朋友叫“貧賤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金蘭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叫“患難之交”;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叫“竹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跡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貴賤的變化而改變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車笠交”;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見過面的朋友)。(四)、年齡的稱謂。(1)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shù)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偨鞘前司艢q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人,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资橇畾q。古稀是七十歲。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五)、天文歷法(1)農歷:我國長期采用的一種傳統(tǒng)歷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歷法安排了二十四節(jié)氣以指導農業(yè)生產(chǎn)活動,故稱農歷,又叫中歷、夏歷,俗稱陰歷。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shù)紀月的,大多以農歷為據(jù)。如《石鐘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農歷的六月、七月相當于公歷的七月、八月。(2)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歷以正月、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歐陽修《醉翁亭記》:“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保?)二十四節(jié)氣:古人根據(jù)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shù)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jié)氣。(4)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屬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5)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叫干支紀法。推算方法:某年的天干就是這個年份的個位數(shù)所對應的天干,地支就是這個年分除以12所得余數(shù)的對應地支,生肖的算法同地支。如1894年,個位是4,對應的天干是“甲”;1894除以12余數(shù)為10,對應的地支是“午”,那么1894年就為“甲午年”。(六)、古代地理1.古代地名中的“陰”“陽”實際上是一種方位指示,陰陽原指日光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我國位于北半球,以我們的視點來觀察太陽,從東方升起經(jīng)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山水一般呈東西走向,山水相間?!叭罩赵魂枴?,因為山峰高聳,日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是山的南面;河流因位于地平面以下,太陽能照射到的是其北面。故“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我國歷史上的許多地名及地理表述與此關系密切,如衡陽、江陰等。2.中原、關中、江南、嶺南、塞北。中原:“中原”一詞原是沒有特殊意義的原野之意,后來發(fā)展到專指黃河中下游一帶地區(qū)。從東晉南北朝以后,每一個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區(qū)的地理范疇。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或整個黃河流域。3.關中:“關”指古代的函谷關,以東為關東,以西為關西?,F(xiàn)代,人們習慣上認為儀隴以東至黃河西岸、秦嶺以北的涇河和渭河流域為關中地區(qū)。明清以后,“關”主要指山海關,今東北三省稱為關東、關外。4.江南:“江”指長江。由于長江流到今九江后折向東北,因此古代以這段江為界,來區(qū)分東西或左右。古代的江東或江左,,指長江下游江蘇南部一帶;江西或江右,指長江下游現(xiàn)在安徽省中部地區(qū)。江南現(xiàn)指長江以南廣大地區(qū)。5.嶺南:嶺指五嶺,嶺南泛指五嶺以南地區(qū),又名嶺外。6.塞北:塞北即長城以北地區(qū),其自然條件比較差。塞北亦稱塞外、口北、口外等。7.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8.關內、關外(漢朝前,"關"特指函谷關;明清時以至現(xiàn)在稱東北三省為"關外"。9.【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qū)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qū)稱作江東。

【江左】即江東?!窘怼块L江以南地區(qū)。【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淮左】淮水東面。

【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qū)。【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tǒng)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qū)。10.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后來有時指太行山。)11.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京口--鎮(zhèn)江金陵、建業(yè)、建康、江寧、石頭誠--南京臨安、錢塘--杭州姑蘇、吳郡--蘇州淮上、江都、維揚--揚州會稽--紹興、長安--西安、奉天--沈陽、直沽--天津)12.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國的別稱】赤縣、神州、中華、華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區(qū)、九牧、八州、禹城、禹跡、禹甸、海內、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外國人稱呼中國,中文譯音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對應,或以為從“絲綢”的“絲”讀音而來,也有人認為源出“瓷器(china)”或閩南話的“茶”。俄羅斯將中國叫“契丹”,二、史學研究角度--主要史觀1.唯物史觀的內涵生產(chǎn)力決定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同時,生產(chǎn)關系、上層建筑、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生產(chǎn)力、經(jīng)濟基礎、社會存在。(如古代中國的小農經(jīng)濟,是古代中國專制制度與個人崇拜、孝道、三綱五常、重農抑商、海禁、閉關鎖國、小農意識等現(xiàn)象形成的經(jīng)濟基礎;雅典的商品經(jīng)濟、海外殖民是民主制度、人文主義、海洋意識的經(jīng)濟基礎)。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歸根到底是以生產(chǎn)力發(fā)展為核心。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主要經(jīng)歷了三次大的躍進,工具制作和火的使用、農業(yè)生產(chǎn)力和工業(yè)生產(chǎn)力。2.革命史觀的內涵革命史觀,主要是同現(xiàn)實中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國內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密切相關的近代人與事,而不是整個中國的近代史。基本學說:人類歷史是通過不斷的革命尤其是階級斗爭推動社會演進的。以此作為評價歷史事件、歷史制度、歷史人物的主要標準的研究模式。這一學說認為,在階級社會里,兩大對立階級間的矛盾,最能集中體現(xiàn)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矛盾,研究階級矛盾,便能解釋歷史發(fā)展的內在的規(guī)律性。3.文明史觀的內涵文明史觀認為,本質上說人類歷史就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根據(jù)文明形態(tài),可以分為采獵文明、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根據(jù)內容,可以分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根據(jù)地域特色,可以分為古代希臘羅馬文明、古代中國文明等;根據(jù)宗教特色,可以分為中世紀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中國儒家文明等。文明史觀認為歷史研究中可以獨立說明問題的基本范疇或單位是文明,強調的是長時段的歷史變遷,強調歷史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體對歷史的影響,認為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樣重要,認為應該在歷史中尋找對今天仍然起作用的東西,文明史觀的研究方法強調多學科的綜合。4.全球史觀的內涵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從全球整體的大視角去研究世界歷史。又稱為整體史觀,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個特定國家或地區(qū)的歷史,而是關注整個人類,更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重在闡述不同地區(qū)和國家之間歷史的聯(lián)系與影響,即人類自孤立、分散發(fā)展為世界成一密切聯(lián)系的整體,重點關注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和滲透。5.近(現(xiàn))代化史觀近代化(現(xiàn)代化)是人類社會從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向現(xiàn)代的工業(yè)社會轉變的必經(jīng)階段。近(現(xiàn))代化史觀指由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變遷,即由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過渡。由此引起相應的經(jīng)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軍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的一系列全方位的社會變革與轉型。其中以經(jīng)濟的工業(yè)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為核心,主要包括經(jīng)濟上的工業(yè)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教育上的理性化、科學化、大眾化和通俗化,以及社會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等。6.社會生活史觀的內涵社會史觀認為,和歷史上的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問題一樣,社會問題也是史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歷史不僅要“眼光向上”,關注“大人物”和“大事件”,還要“眼光向下”,關注“小人物”,目光投向與平民百姓蕓蕓眾生息息相關的小事件的歷史,包括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等。如工業(yè)革命,社會史則面向基層與田野,聚焦無產(chǎn)者乃至童工、流浪漢等小人物。以往歷史關注的是“大的方面”,社會史則提醒我們不要忽略“小的方面”,以往人們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經(jīng)濟危機引起的經(jīng)濟問題上,社會史引導我們關注危機下的民眾生活狀況。7.生態(tài)史觀的內涵生態(tài)史觀認為,作為博大精深、無所不包的歷史流變中,人與自然、社會系統(tǒng)與自然系統(tǒng)的關系,是史學研究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領域??偨Y人類處理與自然關系的經(jīng)驗和教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協(xié)調發(fā)展是生態(tài)史研究的主旨。生態(tài)史觀還認為,評估歷史流變中人類的活動,應兼顧人類和自然(包括各物種乃至整個地球)、近期與長遠、局部和整體的利益。只有真正體現(xiàn)“以人為本”宗旨,維護社會系統(tǒng)與自然系統(tǒng)的動態(tài)平衡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才是萬物靈長的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8.多元史觀的內涵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是多元史觀的基礎。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社會就是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基本矛盾不斷運動,推動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發(fā)展。唯物史觀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開放體系,是一個在回應社會實踐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完善的體系,并且在吸收人類精神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上逐步實現(xiàn)自我揚棄和發(fā)展的體系。文明史觀、全球史觀、革命史觀、近現(xiàn)代化史觀、社會生活史觀和生態(tài)史觀分別反映的是人類社會的某個側面的特殊規(guī)律,是對唯物史觀這一基本規(guī)律的豐富和深化;而唯物史觀也在吐故納新中不斷實現(xiàn)完善和超越。從這一個意義上來說,多元史觀的地位并不平等。唯物史觀是基礎,其他史觀是唯物史觀的豐富和完善。此外,文明史觀、全球史觀和近現(xiàn)代化史觀之間也是互相補充關系,如文明史觀強調文明交流,全球史觀關注文明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可以說全球史觀是對文明史觀的細化;文明史觀將人類文明分為農業(yè)文明和工業(yè)文明,而近現(xiàn)代化史觀關注從傳統(tǒng)社會向工業(yè)社會的轉型,因而可以被看作是文明史觀的補充與完善。試題匯編試題匯編1.中國古代皇帝死后,朝廷根據(jù)其生平事跡和地位,為他選擇某些評價性的字詞作為對他的敬稱,如唐太宗,文皇帝(初稱),文武圣皇帝(674年加稱),文武大圣皇帝(749年加稱),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754年加稱)請問此帶有評價性的稱呼是A.帝號B.廟號C.謚號D.年號2.《史記》中有“世家”三十篇,記載了自西周至西漢初各主要諸侯國的興衰歷史。《漢書》則將漢代王侯勛臣一律編入“傳”,刪去“世家”一體。后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了《漢書》的做法。這一變化反映了A.貴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殺B.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巨大C.史書編撰受時代變化影響D.官修史書體裁進行了變革3.針對宋遼及宋夏和議,有人認為北宋“以錢換和平”的做法是屈辱而不可取的。南宋李燾則在《續(xù)資治通鑒長篇》中指出,“雖每歲贈遺,較于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觀點上的差異A.因階級立場不同所致B.體現(xiàn)了不同的歷史觀C.體現(xiàn)不同時代的要求D.有利于深入認識歷史4.民國初期,史學界對近代史開端的說法,有“明清之際”與“鴉片戰(zhàn)爭”兩種觀點。到了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中國近代史著作則大多以鴉片戰(zhàn)爭為起點,鴉片戰(zhàn)爭開端說成為史學界主流觀點。這一變化說明A.史學研究以近代史為主B.政府重視發(fā)展學術研究C.民族危機影響史學研究D.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5.北京大學收藏的西漢初期竹書《趙正書》記載秦始皇臨終接受李斯的建議,立胡亥為繼承人,與《史記》所說傳位扶蘇而詔書被篡改之事,差異巨大。這說明A.歷史紛繁復雜真相無法辨別B.《趙正書》比《史記》更客觀C.歷史研究要對史料進行鑒別D.文物史料比文字史料更加真實6.關于哥倫布和“新大陸”,傳統(tǒng)觀點認為,哥倫布始終認為自己所到之處便是東方的亞洲,從未意識到那是一塊當時歐洲人尚不了解的“新大陸”。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哥倫布在第三次航行之后的一些信件中,明確使用了“新大陸”這個概念。據(jù)材料可知A.治史之難,難在問題的發(fā)現(xiàn)與提出,難在觀點的梳理與論證B.對人們視為定論的說法,不可盲從,應搜集原始史料去甄別C.研究歷史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史料無疑是歷史研究的出發(fā)點D.處理觀點與史料關系時,要杜絕先定觀點,再找史料的做法7.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分別按地理方位撰寫邊疆民族史,如《西南夷列傳》、《南越列傳》、《東越列傳》、《西南夷列傳》等。據(jù)此可知,《史記》A.體現(xiàn)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觀念B.推動了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的交融C.折射出“華夷共祖”觀念D.承擔著維護封建大一統(tǒng)的重任8.有一本歷史著作的推介語包括以下兩句:◆匈奴推動了歐洲民族大遷徙的雪崩效應,是“四大帝國文明帶之解體與古代世界之終結的殯葬師”◆首度將歐亞大陸上四個古代帝國——秦漢、貴霜、安息、羅馬——貫串成一條文明帶,作為古代世界的最終也是最高格局據(jù)此判斷,這本歷史著作的基本指導史觀應該是全球史觀B.文明史觀C.近代化史觀D.社會史觀9.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中學堂章程》規(guī)定:“凡教歷史者,注意在發(fā)明實事之關系,辨文化之由來,使得省悟強弱興亡之故,以振發(fā)國民之志氣?!睂υ撘?guī)定理解正確的是A.歷史教育承擔著傳播正確歷史觀、價值觀的功能B.歷史研究應以探究歷史真相為最終目的C.探尋史事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歷史學習的主要內容D.培養(yǎng)國民民族意識是歷史教育核心目標10.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歷史,從商周起就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傳統(tǒng)。西漢司馬遷撰寫《史記》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北宋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目的也是“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曾云:“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苯鷮W者許嘉璐也提出:“無科技無以強國,無文化足以亡種”。這些論述說明A.歷史是史學家挑選出來的人類發(fā)展精選集B.歷史的存亡由歷史學家個人意志主觀構建C.歷史學對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D.歷史研究應以探究歷史真相為最終目的11.梁啟超是戊戌變法的參與者,其在變法失敗后所著的《戊戌政變記》成為史學工作者研究這段歷史的重要史料。近年來,學者們通過相關材料的比對發(fā)現(xiàn)《戊戌政變記》存在一些不實之處。之前備受質疑的袁世凱的《戊戌日記》則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其主要情節(jié)被認為是可靠的。這表明A.《戊戌政變記》不是第一手史料B.袁世凱比梁啟超更具史學規(guī)范意識C.當事人的記錄不可用于史學研究D.史料的客觀性受作者身份的影響12.二戰(zhàn)后,歐美史學家把計量手段與歷史研究相結合,計量史學產(chǎn)生。其實運用計量方法研究歷史源于中國漢代司馬遷《史記》,但真正成為史學流派則是在戰(zhàn)后西方國家。計量史學的出現(xiàn)A.說明向西方學習的重要性B.史學研究必須中外關照C.歷史研究離不開方法創(chuàng)新D.現(xiàn)代科技推動史學發(fā)展13.關于公車上書一事,在《康南海自編年譜》中記載:“……乃合十八省舉人……為萬言書……至四月初八日投遞,則察院以既已用寶,無法挽回,卻不收?!爆F(xiàn)代學者茅海建詳細查閱清朝軍機處《上諭檔》《電報檔》《洋務檔》等檔案編成《戊戌變法史事考》一書提出“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為根本沒有去送。”由此可以得出A.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更接近歷史事實B.綜合多種歷史記錄即可確認客觀史實C.通過后人研究最終能夠還原歷史真相D.占有更多原始史料更有利于探尋真相14.《史記》和《漢書》是研究漢代歷史的重要文獻,近年來出土的大量簡牘更是漢代的珍貴史料。要想確切了解西漢歷史,最適當?shù)姆椒ㄊ茿.只需研讀《史記》和《漢書》B.研讀、考證出土的漢代簡牘C.將文獻和簡牘進行綜合研究D.向研究漢代歷史的專家請教15.面對世界文化與經(jīng)濟、政治的相互影響、激蕩和沖突,美國學者亨廷頓提出了文明沖突論,認為世界上的許多沖突是由不同的文明所造成的,強勢文化必然戰(zhàn)勝弱勢文化。中國學者費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覺”的理論,倡導正確認識自己的文化,正確處理與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而提出了著名的“美美四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庇刹牧峡芍狝.文明間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B.不同視角引發(fā)不同歷史認識C.意識形態(tài)差異決定文化沖突D.歷史結論總是帶有主觀臆斷16.能源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保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下表為關于宋代燃料危機的不同觀點現(xiàn)象分析觀點現(xiàn)象1:《宋史》等記載,北宋開封有16個年份出現(xiàn)大雪嚴寒天氣,因雪災導致人畜大量死亡的就有8個年份?,F(xiàn)象2:唐宋以來民眾砍伐桑棗,政府屢禁不止?,F(xiàn)象3:漢代生鐵含硫量一般在萬分之三左右,宋代生鐵含硫量卻普遍較高。宋代華北定窯與磁州窯名滿天下,但宋以后都急劇沒落。大雪嚴寒天氣導致人畜大量死亡現(xiàn)象頻發(fā),民眾砍伐桑棗等經(jīng)濟林木屢禁不止等現(xiàn)象都說明宋代燃料危機現(xiàn)象突出。因為燃料危機,宋代大量用煤煉鐵,導致了鋼鐵品質的嚴重下降,黃維等人對出土的宋代鐵錢進行測定,發(fā)現(xiàn)有的含硫量竟高達1.94%;使用煤炭燒制瓷器,釉中的諸多物質都可能與二氧化硫反應,影響成品瓷器的外觀與質地,使得工藝水平大打折扣。觀點一:宋代發(fā)生了嚴重的燃料危機16次大雪嚴寒天氣有8次以上未見致人凍死的相關記載,說明引發(fā)開封燃料安全事件只是雨雪、戰(zhàn)爭等造成的“供給難足”而已。桑棗等林木不僅熱值高,市場上更易售賣且售價更高。砍伐桑棗主要與燃料特性及經(jīng)濟利益驅動有關。黃維在同一篇論文中也指出陜西、山西等北方地區(qū)“用煤煉鐵和用木炭煉鐵都是同時存在的”,用煤炭冶鐵“一直都不是普遍的”。觀點二:宋代并不存在全局性的燃料危機——摘編自柴國生《“燃料荒”還是“燃料危機”:再論宋代燃料安全問題》等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你認同哪種觀點,試說明理由。據(jù)此談談你對歷史研究中史料問題的認識。參考答案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根據(jù)所學可知,中國古代皇帝死后,朝廷根據(jù)其生平事跡和地位,為他選擇某個評價性的字詞作為謚號,因此文武大圣廣孝皇帝這種帶有評價性的稱呼是謚號,故選C項;帝號是封建政府統(tǒng)治者的最高稱號,排除A項;廟號是死后在太廟接受子孫祭祀時追尊的名號,排除B項;年號是皇帝用來紀年的稱號,排除D項。2.【答案】C【解析】司馬遷受歷史慣例的影響,撰“世家”三十篇;漢武帝“推恩令”后,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諸侯及諸王和權貴已經(jīng)沒有了本質區(qū)別,東漢班固已經(jīng)深刻意識到了這些本質的變化,于是將他們都歸于列傳之中,且能突出皇權一家獨大,故選C項;秦朝郡縣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排除A項;一定的思想是一定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反映,史書體裁的變化受時代變化的影響,而不是思想境界的差異,排除B項;《史記》《漢書》都是私人撰史,而不是官修史書,排除D項。3.【答案】D【解析】據(jù)材料“北宋‘以錢換和平’的做法是屈辱而不可取的”“雖每歲贈遺,較于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可知史學家對宋夏和議看法不同,這說明從不同角度分析,有利于深入認識歷史,故選D項;材料只是角度不同,并沒有說明兩者身份的不同,排除A項;歷史觀有五種: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xiàn)代化史觀、社會史觀、唯物史觀,材料中并不涉及不同的歷史觀,排除B項;“有人”無法確認是哪一時期,排除C項。4.【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強調的是關于近代史開端的觀點演變,而不是強調史學研究的主體是近代史,故A項錯誤;材料中主要圍繞近代史開端從明清之際到鴉片戰(zhàn)爭,而未涉及到政府,故B項錯誤;依所學,以“鴉片戰(zhàn)爭”為史學界主流觀點主要是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社會性質改變,民族危機加深,中國各階層開始學習西方,故C項正確;辛亥革命的勝利標志著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未涉及到鴉片戰(zhàn)爭,故D項錯誤。5.【答案】C【解析】《史記》和《趙正書》對胡亥繼位問題的記載存在很大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運用史料時,需對史料進行“正誤辨?zhèn)巍钡蔫b別,故選C項;歷史現(xiàn)象雖然復雜,但若占據(jù)足夠的史料,依據(jù)正確史學方法及理論的指導,還是可以揭示歷史的真相,排除A項;史料都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不能說《趙正書》比《史記》更客觀,排除B項;《趙正書》雖是文物史料,但單憑這一史料,無法判斷其比文字史料更加真實,首先要進行“正誤辨?zhèn)巍?,其次還要占有更多史料相互印證,排除D項。6.【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關于哥倫布航行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概念有不同的研究和結論,傳統(tǒng)觀點可以作為我們研究相關歷史的參考資料,但是不能完全認同,歷史結論的得出需要有不同的史料進行佐證,故選B項;材料強調的是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結論,而不是強調觀點的提出很困難,排除A項;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參考資料,并不是唯一的出發(fā)點,排除C項;先定觀點并非有錯,只要能夠找到足夠的史料作為印證,排除D項。7.【答案】A【解析】“地理方位撰寫邊疆民族史,如《西南夷列傳》、《南越列傳》、《東越列傳》、《西南夷列傳》等”可見作者已經(jīng)把這些邊疆地區(qū)當作統(tǒng)一領土的組成部分了,故選A項;“分別按地理方位撰寫邊疆民族史”只能體現(xiàn)一種文化觀點,無法為民族交融提供助力,排除B項;“《西南夷列傳》、《南越列傳》、《東越列傳》、《西南夷列傳》等”里面的用詞依然體現(xiàn)了華夷之辯,只能說明被中央管轄,卻不能說明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的血脈關系,排除C項;“在《史記》中分別按地理方位撰寫邊疆民族史”更多是從文化的角度客觀的記載,而不是以這種手段去完成大一統(tǒng),排除D項。8.【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匈奴推動了歐洲民族大遷徙的雪崩效應”“首度將歐亞大陸上四個古代帝國”“作為古代世界的最終也是最高格局”主要體現(xiàn)的是全球史觀,故A正確;文明史觀材料信息中也有反映,但這是在全球史觀下的表現(xiàn),不是基本指導史觀,B錯誤;近代化史觀指的是由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變遷的過程,即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的變遷過程,C錯誤;社會史觀指的是從社會的角度觀察歷史,著重研究歷史的結構和進程,注重分析研究廣義的社會問題包括政治問題、經(jīng)濟問題、文化問題等,D錯誤。9.【答案】A【解析】據(jù)材料中“凡教歷史者,注意在發(fā)明實事之關系,辨文化之由來,使得省悟強弱興亡之故,以振發(fā)國民之志氣”可知,歷史教育者的職責是闡明史實,分析因果關系,培養(yǎng)民族精神,傳播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故A項正確;材料中強調“注意在發(fā)明實事之關系”,而非以探究歷史真相為最終目的,故B項錯誤;材料中“辨文化之由來,使得省悟強弱興亡之故,以振發(fā)國民之志氣”可知,歷史學習還有醒悟、啟迪等內容,故C項錯誤;據(jù)材料“以振發(fā)國民之志氣”,歷史教育具有培養(yǎng)民族意識的目標,但不足以說明這是歷史教育核心目標,故D項錯誤。10.【答案】C【解析】據(jù)材料“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歷史”“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欲知大道……必先去其史”“無科技無以強國,無文化足以亡種”可知,歷史對人、社會、國家的發(fā)展具有借鑒意義,有利于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fā)展,對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故選C項;歷史是關于國家、民族以至人類社會發(fā)展大勢及一般規(guī)律的事實與確證,而非史學家挑選出來的人類發(fā)展精選集,排除A項;歷史本身是客觀存在的,不以歷史學家個人意志為轉移,排除B項;歷史研究的目的有資治、探尋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等,而材料強調歷史的重要性,排除D項。11.【答案】D【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