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化學試卷_第1頁
2022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化學試卷_第2頁
2022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化學試卷_第3頁
2022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化學試卷_第4頁
2022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化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化學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3分)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活動與化學有關。下列活動中存在化學變化的是()A.毛線織衣 B.晾干濕衣 C.雕刻石像 D.木柴燃燒2.(3分)分類是認識和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常用的科學方法,如物質可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下列物質屬于化合物的是()A.鹽酸 B.鎂鋁合金 C.氫氧化鈉 D.氮氣3.(3分)實驗室配制50g16%的氯化鈉溶液的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和裝瓶等。如圖儀器在配制該溶液的過程中不會用到的是()A. B. C. D.4.(3分)NaOH是常見的堿,其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溫度/℃020406080溶解度/g42109129174314A.20℃時,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 B.NaOH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C.將40℃的NaOH飽和溶液升高到60℃,其質量分數增大 D.將80℃的NaOH飽和溶液降溫至20℃,析出晶體205g5.(3分)廚房中經常使用食鹽、料酒、洗潔精、植物油等物質。從化學視角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是由NaCl分子構成 B.打開裝料酒的瓶塞時有一股酒味,是因酒精分子不斷運動 C.洗潔精去除衣物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D.植物油是液態(tài)油脂,是人體重要的供能物質6.(3分)瑞德西韋(C27H35N6O8P)作為一種新型藥物,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嶄露頭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瑞德西韋完全燃燒的產物不可能有CO2和H2O B.瑞德西韋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C.瑞德西韋分子中N、O原子的質量比為6:8 D.瑞德西韋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100%7.(3分)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分離KCl和MnO2固體加水溶解B檢驗水樣是否為軟水取樣,加入肥皂水,振蕩C除去NaCl溶液中CaCl2雜質加過量Na2CO3后過濾D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向水中通入氯氣A.A B.B C.C D.D8.(3分)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在真空密閉容器中,將13.2gCO2與一定質量的Na2O2固體充分反應后,收集到氣體M為x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x=4.8,氣體M中含有CO2 B.若x=4.8,生成的Na2CO3的質量為15.9g C.若x=7.6,Na2O2反應后可能有剩余 D.若x=7.6,氣體M中CO2與O2的質量比為11:8二、(本題包括5個小題,共36分)9.(6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卮鹣铝袉栴}:(1)新疆長絨棉的色澤、細度、彈性、纖維長度等優(yōu)于普通棉花,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屬于(填“有機物”或“無機物”)。(2)玉米是優(yōu)良的糧食作物,富含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素。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常施用銨態(tài)氮肥,但銨態(tài)氮肥不能與(填“酸性”“堿性”或“中性”)物質混合施用,否則會降低肥效。(3)人類提取海水中的化學元素來制備有多種用途的物質,如廣泛應用于火箭、導彈和飛機制造業(yè)的Mg就是通常將(填標號)加入海水或鹵水中,沉淀出Mg(OH)2,Mg(OH)2再與鹽酸反應生成MgCl2,電解熔融狀態(tài)的MgCl2制得Mg。A.鹽酸B.食鹽C.石灰乳D.二氧化碳10.(6分)碘(I2)及其化合物廣泛應用于醫(yī)藥、染料等方面。I2的一種制備方法如圖所示:說明:圖中的“置換”指發(fā)生置換反應。回答下列問題:(1)“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填儀器名稱)。(2)在此制備流程中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填化學式)。(3)溶液B中主要溶質可能是(填化學式)。(4)“置換①”中的化學方程式為。11.(8分)A~K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和反應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常溫下B、C、D、H為氣體,①②分別為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④為侯氏制堿法的一個反應,固體E在C中點燃生成黑色磁性固體,G為白色固體,F是常見的液體?;卮鹣铝袉栴}:(1)A的化學式為。(2)物質K是屬于(填“酸”“堿”“鹽”或“氧化物”)。(3)H與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G與J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任寫一個)。12.(12分)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卮鹣铝袉栴}。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可能用到的儀器。(1)圖中儀器D的名稱是。(2)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根據此反應選擇圖中儀器(填儀器下對應字母)與H組合制取并收集氧氣。(3)用H裝置收集(2)中制得的O2,則O2應從(填“a”或“b”)端通入。13.(4分)探究一瓶失去標簽的白色固體的組成。有一瓶失去標簽的白色固體可能為NaCl、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種或多種,小明同學設計以下實驗探究其組成。取少量白色固體于兩支試管A、B中,加蒸餾水使其溶解,向A試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時有氣體生成;向B試管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氣體生成。由此證明這瓶白色固體的成分是(填化學式),向A試管加入足量BaCl2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4.(4分)鹽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在使用前一般需測定其中HCl的質量分數?,F取200g未知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溶液于錐形瓶中,然后向錐形瓶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至pH=7(常溫)時消耗氫氧化鈉溶液200g,求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

2022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化學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3分)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活動與化學有關。下列活動中存在化學變化的是()A.毛線織衣 B.晾干濕衣 C.雕刻石像 D.木柴燃燒【解答】解:A、毛線織衣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晾干濕衣是水分子運動到空氣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C、雕刻石像的過程中,改變了石頭的形狀,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木柴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等物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2.(3分)分類是認識和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常用的科學方法,如物質可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下列物質屬于化合物的是()A.鹽酸 B.鎂鋁合金 C.氫氧化鈉 D.氮氣【解答】解:A、鹽酸屬于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而溶液則是至少兩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所以鹽酸是混合物,故選項錯誤;B、鎂鋁合金中含有鎂、鋁,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鈉是由氫元素、氧元素、鈉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選項正確;D、氮氣是由一種元素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選項錯誤。故選:C。3.(3分)實驗室配制50g16%的氯化鈉溶液的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和裝瓶等。如圖儀器在配制該溶液的過程中不會用到的是()A. B. C. D.【解答】解:A、配制溶液的過程中量筒用于準確量取水,該儀器需要,故選項不符合題意;B、配制溶液的過程中不需要進行化學反應,則不需要使用錐形瓶,該儀器不需要,故選項符合題意;C、配制溶液的過程中需要用天平稱量固體氯化鈉,該儀器需要,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配制溶液的過程中燒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該儀器需要,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4.(3分)NaOH是常見的堿,其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溫度/℃020406080溶解度/g42109129174314A.20℃時,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 B.NaOH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C.將40℃的NaOH飽和溶液升高到60℃,其質量分數增大 D.將80℃的NaOH飽和溶液降溫至20℃,析出晶體205g【解答】解:A、由表可知,20℃時,氫氧化鈉的溶解度為109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9g氫氧化鈉,故該溫度下,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符合題意;B、由表可知,氫氧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將40℃的NaOH飽和溶液升高到60℃,升溫后,溶解度增加,變?yōu)椴伙柡腿芤?,溶質和溶劑的質量不變,故溶質質量分數不變,不符合題意;D、將80℃的NaOH飽和溶液降溫至20℃,降溫后,氫氧化鈉的溶解度減小,有溶質析出,但是溶液質量未知,析出晶體的質量無法確定,不符合題意。故選:A。5.(3分)廚房中經常使用食鹽、料酒、洗潔精、植物油等物質。從化學視角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是由NaCl分子構成 B.打開裝料酒的瓶塞時有一股酒味,是因酒精分子不斷運動 C.洗潔精去除衣物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D.植物油是液態(tài)油脂,是人體重要的供能物質【解答】解:A、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打開裝料酒的瓶塞時,有一股酒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酒精分子四處擴散,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洗潔精去除衣物上的油污,是因為洗潔精中含有乳化劑,具有乳化作用,能將油污乳化為細小油滴,隨水沖走,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植物油是液態(tài)油脂,油脂是人體重要的供能物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備用能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6.(3分)瑞德西韋(C27H35N6O8P)作為一種新型藥物,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嶄露頭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瑞德西韋完全燃燒的產物不可能有CO2和H2O B.瑞德西韋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C.瑞德西韋分子中N、O原子的質量比為6:8 D.瑞德西韋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100%【解答】解:A、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則瑞德西韋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完全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選項說法錯誤。B、瑞德西韋屬于有機物,但其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小,屬于有機小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C、瑞德西韋分子中N、O原子的質量比為(14×6):(16×8)=21:32,故選項說法錯誤。D、瑞德西韋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100%,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7.(3分)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分離KCl和MnO2固體加水溶解B檢驗水樣是否為軟水取樣,加入肥皂水,振蕩C除去NaCl溶液中CaCl2雜質加過量Na2CO3后過濾D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向水中通入氯氣A.A B.B C.C D.D【解答】解:A、分離KCl和MnO2固體,利用兩者的溶解性不同進行分離,加水溶解,過濾,對濾渣進行洗滌、干燥,得到二氧化錳固體;對濾液進行蒸發(fā)結晶,得到氯化鉀固體,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檢驗水樣是否為軟水,可取樣,加入肥皂水,振蕩,產生較多泡沫的是軟水,故選項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C、CaCl2雜質能與過量Na2CO3反應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碳酸鈉(過量的),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可以加入活性炭,氯氣起到的是殺菌消毒的作用,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B。8.(3分)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在真空密閉容器中,將13.2gCO2與一定質量的Na2O2固體充分反應后,收集到氣體M為x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x=4.8,氣體M中含有CO2 B.若x=4.8,生成的Na2CO3的質量為15.9g C.若x=7.6,Na2O2反應后可能有剩余 D.若x=7.6,氣體M中CO2與O2的質量比為11:8【解答】解:設正好完全反應時參加反應的Na2O2的質量為x,生成碳酸鈉的質量為y,生成氧氣的質量為z2Na2O2+2CO2=2Na2CO3+O21568821232x13.2gyz=,=,=x=23.4g,y=31.8g,z=4.8gA、根據上述質量關系計算可知,若x=4.8,二氧化碳完全反應,氣體M中不含有CO2,故選項說法錯誤;B、根據上述質量關系計算可知,若x=4.8,生成的Na2CO3的質量為31.8g,故選項說法錯誤;C、設未完全反應時,生成氧氣的質量為m,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n2Na2O2+2CO2=2Na2CO3+O2氣體質量的差量883288﹣32nm13.2g﹣7.6g=,=m=3.2g,n=8.8g根據上述質量關系計算可知,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有剩余,則Na2O2已經完全反應,反應后沒有剩余,故選項說法錯誤;D、根據分析C質量關系計算可知,剩余氣體的質量為7.6g時,有氧氣的質量為3.2g,則二氧化碳的質量為7.6g﹣3.2g=4.4g,氣體M中CO2與O2的質量比為4.4g:3.2g=11:8,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二、(本題包括5個小題,共36分)9.(6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卮鹣铝袉栴}:(1)新疆長絨棉的色澤、細度、彈性、纖維長度等優(yōu)于普通棉花,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屬于有機物(填“有機物”或“無機物”)。(2)玉米是優(yōu)良的糧食作物,富含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素。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常施用銨態(tài)氮肥,但銨態(tài)氮肥不能與堿性(填“酸性”“堿性”或“中性”)物質混合施用,否則會降低肥效。(3)人類提取海水中的化學元素來制備有多種用途的物質,如廣泛應用于火箭、導彈和飛機制造業(yè)的Mg就是通常將C(填標號)加入海水或鹵水中,沉淀出Mg(OH)2,Mg(OH)2再與鹽酸反應生成MgCl2,電解熔融狀態(tài)的MgCl2制得Mg。A.鹽酸B.食鹽C.石灰乳D.二氧化碳【解答】解:(1)纖維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2)由于銨根離子能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氨氣和水,會較低肥效,則銨態(tài)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施用。(3)海水中含有鎂離子,鎂離子能與氫氧根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又由于石灰乳中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則向海水或鹵水中加入石灰乳,選C。故答案為:(1)有機物;(2)堿性;(3)C。10.(6分)碘(I2)及其化合物廣泛應用于醫(yī)藥、染料等方面。I2的一種制備方法如圖所示:說明:圖中的“置換”指發(fā)生置換反應?;卮鹣铝袉栴}:(1)“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漏斗(填儀器名稱)。(2)在此制備流程中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AgNO3(填化學式)。(3)溶液B中主要溶質可能是FeCl3或FeCl2(填化學式)。(4)“置換①”中的化學方程式為2AgI+Fe=FeI2+2Ag?!窘獯稹拷猓海?)“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漏斗;故答案為:漏斗;(2)有生成和投入的物質可循環(huán)利用,可看出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AgNO3;故答案為:AgNO3;(3)置換反應是指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因此置換②的反應溶液B中的溶質是由鐵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可以為FeCl3或FeCl2;故答案為:FeCl3或FeCl2;(4)置換①是AgI和Fe反應生成FeI2和Ag,化學方程式為:2AgI+Fe=FeI2+2Ag,故答案為:2AgI+Fe=FeI2+2Ag。11.(8分)A~K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和反應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常溫下B、C、D、H為氣體,①②分別為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④為侯氏制堿法的一個反應,固體E在C中點燃生成黑色磁性固體,G為白色固體,F是常見的液體?;卮鹣铝袉栴}:(1)A的化學式為NaHCO3。(2)物質K是屬于堿(填“酸”“堿”“鹽”或“氧化物”)。(3)H與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或Fe3O4+4CO3Fe+4CO2。(4)G與J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任寫一個)?!窘獯稹拷猓海?)由分析可得,A為碳酸氫鈉,化學式為NaHCO3。故答案為:NaHCO3;(2)物質K為氫氧化鈉,是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屬于堿。故答案為:堿;(3)H是一氧化碳,I為氧化鐵(或四氧化三鐵),一氧化碳與氧化鐵(或四氧化三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或Fe3O4+4CO3Fe+4CO2,故答案為:Fe2O3+3CO2Fe+3CO2或Fe3O4+4CO3Fe+4CO2;(4)G為碳酸鈉,J為酸,若J為鹽酸,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答案為:Na2CO3+2HCl=2NaCl+H2O+CO2↑。12.(12分)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卮鹣铝袉栴}。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可能用到的儀器。(1)圖中儀器D的名稱是酒精燈。(2)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2O22H2O+O2↑,根據此反應選擇圖中儀器ABE(填儀器下對應字母)與H組合制取并收集氧氣。(3)用H裝置收集(2)中制得的O2,則O2應從a(填“a”或“b”)端通入?!窘獯稹拷猓海?)儀器D為酒精燈,故答案為:酒精燈;(2)要利用H裝置收集氧氣,即利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向上排空氣法對應的導管應該是E,對應的發(fā)生裝置為A和E,發(fā)生裝置為固液不加熱型,因此選擇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方程式為:2H2O22H2O+O2↑;故答案為:2H2O22H2O+O2↑;ABE;(3)利用H裝置收集氧氣時,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氣體從a端通入,故答案為:a。13.(4分)探究一瓶失去標簽的白色固體的組成。有一瓶失去標簽的白色固體可能為NaCl、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種或多種,小明同學設計以下實驗探究其組成。取少量白色固體于兩支試管A、B中,加蒸餾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