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shè)計9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4/30/wKhkGWWs8aSARDJCAAGlH45_1LQ994.jpg)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shè)計9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4/30/wKhkGWWs8aSARDJCAAGlH45_1LQ9942.jpg)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shè)計9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4/30/wKhkGWWs8aSARDJCAAGlH45_1LQ9943.jpg)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shè)計9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4/30/wKhkGWWs8aSARDJCAAGlH45_1LQ9944.jpg)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shè)計9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4/30/wKhkGWWs8aSARDJCAAGlH45_1LQ994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shè)計9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shè)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會閱讀科普文章,了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2、掌握常見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二)能力目標:
1、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guān)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提高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學會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并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養(yǎng)成科學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
新設(shè)計
1、相信學生人人有慧根。
2、~本節(jié)課力求落實“先學后教”的生本教育理念,追求課堂的生本、生態(tài)、生成、生動。因此適當?shù)慕o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些小組合作學習、展示質(zhì)疑的機會,適時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搭建學生展示質(zhì)疑的平臺。
學情分析
1、在第三單元已學過幾篇說明文,各校對教材處理不同,學生對說明文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準確把握說明順序還有一定難度。
2、本文知識性強,內(nèi)容上有一些枯燥,要通過多種活動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興趣。
3、八年級學生對語言品味有一定的基礎(chǔ),對說明文語言的品味,還要適當引導,加以規(guī)范。
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
1??焖俸Y選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事理說明的條理性。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事理說明文的生動性。學習難點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教學過程
【導入】大自然的語言
~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有她自已的語言:立春過后,大地蘇醒,草木萌發(fā)。不久,夜紅山“杜鵑花發(fā)映山紅”,馬渡河“桃花落盡菜花黃”。到了秋天,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云盤嶺“正是橙黃橘綠時”,金竹園“滿山盡帶黃金甲”,武陵峽“霜葉紅于二月花”?!昂鋈缫灰勾猴L來”,太平頂迎來了第一場雪,冬天悄然而至……
【測試】檢查預習
~銷聲匿跡(xiāo)悄然無聲(qiǎo)惟妙惟肖(xiào)
~風雪載途(zài)一年半載(zǎi)
【活動】前置學習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思考完成下列前置學習:
1、找一找:抓關(guān)鍵句,找出有關(guān)物候知識的主要信息。
2、說一說:以6―10段為例,說說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品一品:選取文中精彩的段落朗讀,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可否選一段仿寫?
【活動】討論交流
自讀課文,在獨立學習思考的基礎(chǔ)上,以小組為單位對三個前置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尋求答案,找到依據(jù)和例子。
【活動】展示質(zhì)疑
在學生先學、小組合作的基礎(chǔ)上,對三個前置問題進行展示,教師相機點明重點,突破難點,并適時進行追問,加深學生思考與理解。
1、找一找:抓關(guān)鍵句,找出有關(guān)物候知識的主要信息。
2、說一說:以6―10段為例,說說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品一品:選取文中精彩的段落朗讀,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可否選一段仿寫?
對第三問的展示,要求展示朗讀,讀中品味。
【活動】拓展延伸
~調(diào)動閱讀或生活積累,舉例分享圖片、古詩、詞、農(nóng)諺中的物候知識。
示例:
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wěn)。
龜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泥鰍靜,天氣睛。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作業(yè)】微寫作及展示
~選取文中精彩的段落朗讀、仿寫。
教師再用導語示例:
~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有她自已的語言:立春過后,大地蘇醒,草木萌發(fā)。不久,夜紅山“杜鵑花發(fā)映山紅”,馬渡河“桃花落盡菜花黃”。到了秋天,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云盤嶺“正是橙黃橘綠時”,金竹園“滿山盡帶黃金甲”,武陵峽“霜葉紅于二月花”?!昂鋈缫灰勾猴L來”,太平頂迎來了第一場雪,冬天悄然而至……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shè)計2
【目標定向】
知識目標:
1.學習閱讀科普文章,了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2.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guān)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并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nèi)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難點
1.理清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2.概括物候?qū)W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走入新課。
春夏秋冬,斗轉(zhuǎn)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那么,這些豐富多彩的物候現(xiàn)象與人類有何關(guān)系呢?為什么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呢?今天,我們將一起去破譯大自然的語言,探詢大自然的奧秘?!洞笞匀坏恼Z言》是一篇介紹物候?qū)W知識的科普文章。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
竺可楨: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課文朗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習字詞。
連翹()――翹()起
衰()草連天――鬢毛衰()
落()葉――丟三落()四――落()枕
觀()測――玄妙觀()
差()異――差()遣――差()錯――參()差
3.根據(jù)課后練習題一中的四個問題,找出有關(guān)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5):
第三部分(6-10):
第四部分(11-12):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一)齊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
1.本段主要描寫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順序來說明的?標出有關(guān)詞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學生默讀這兩段,然后總結(jié)段意。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思考一:本段以什么為例來說明何為“大自然的語言”?
思考二: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說明的呢?
五、小結(jié)本課。
六、課后作業(yè)。
1.熟讀第一自然段,仔細品味生動形象的寫景語言。
2.掌握本文所學的六個多音多義字。
3.用“籟籟”、“銷聲匿跡”、“翩然’等詞造句。
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溫故知新,復習舊知。
1.聽寫上節(jié)課所學的詞語。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
(-)指名朗讀第四、五兩個自然段,然后總結(jié)段意。這一部分主要介紹物候觀測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物候觀測對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二)默讀第六到十自然段。
思考: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三)齊讀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qū)W有什么意義?(將問題的答案在書上標記。)
三、學完本文,我們知道:物候觀測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息息相關(guān),也與我們的生活、生存密切相關(guān)。那么,我們應怎樣去保護大自然,去保護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呢?
(結(jié)合實際,暢所欲言;組織學生討論、發(fā)言,培養(yǎng)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四、學到這里,你們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有什么作用嗎?
五、小結(jié)。
本文介紹豐富生動的物候現(xiàn)象很有條理。第一部分的內(nèi)容是說明的基礎(chǔ),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總之,從文章整體結(jié)構(gòu)來看,是由淺入深地進行介紹,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另外,一個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個段落里的句序也講究條理性,或以時間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
說明語言十分生動形象,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二兩個自然段。這兩段都以時間為序.
運用擬人手法把物候現(xiàn)象寫得有情有感,這種寓說明于生動的描寫之中的寫法,增強了說明文的生動性、趣味性。
六、課后作業(yè)。
1.舉例說明幾種文具的使用方法。(字數(shù)在200字左右)
2.以“我的班級”為題寫一篇說明文,字數(shù)在300-400之間。
答案:
第一課時
一、走入新課。
春夏秋冬,斗轉(zhuǎn)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那么,這些豐富多彩的物候現(xiàn)象與人類有何關(guān)系呢?為什么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呢?今天,我們將一起去破譯大自然的語言,探詢大自然的奧秘?!洞笞匀坏恼Z言》是一篇介紹物候?qū)W知識的科普文章。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
竺可楨: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課文朗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習字詞。
連翹(qi2o)――翹起(qi4)
衰草連天(shu1i)――鬢毛衰(cuī)
落葉(luò)――丟三落四(l4)――落枕(l4o)
觀測(gu1n)――玄妙觀(gu4n)
差異(ch1)――差遣(ch1i)――差錯(ch1)――參差(cī)
3.根據(jù)課后練習題一中的四個問題,找出有關(guān)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1―3):介紹什么是物候和物候?qū)W。
第二部分(4-5):物候觀測對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說明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qū)W的意義。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一)齊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
1.本段主要描寫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順序來說明的?標出有關(guān)詞句。
明確:
1.本段以優(yōu)美生動的寫景筆調(diào)描寫了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xiàn)象。
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時間順序來寫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有:立春過后――再過兩個月――不久――于是轉(zhuǎn)入――到了秋天――準備迎接,條理十分清楚。
提問:描寫一年四季的物候現(xiàn)象運用了哪些詞語?仔細揣摩、品味。
答:開筆用“沉睡”“蘇醒”等詞將“大地”擬人化,給人以種種有關(guān)物候的豐富聯(lián)想。大地蘇醒的物候現(xiàn)象,概說三種:“冰雪融化,草木前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勾勒出一片生機勃發(fā)的春色,顯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詞寫出春花競相怒放的熱鬧景象,用“融化”“萌發(fā)”“開放”三個動詞具體描繪出大地蘇醒的生動畫面。寫燕子歸來用“翩然”來修飾,寫出燕子輕巧的身體、輕盈的飛舞姿態(tài),十分形象貼切,讓人想到“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的景象。寫秋風落葉,用“簇簇”一詞寫出秋天的肅殺景象,用“漸漸變黃”寫落葉,寫出了落葉顏色逐漸淡化、枯萎的過程,寫得有聲有色,景觀生動,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此外,“北雁南飛”、“銷聲匿跡”、“衰草連天”、“風雪載途”等詞語,簡練而富有表現(xiàn)力,把大自然寫得似乎有了靈性,說“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既然有靈性,也就能說話了,這樣下一段用擬人手法將物候現(xiàn)象說成是“大自然的語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說明于生動的描寫之中,既準確又形象,如同展現(xiàn)一幅四季風光畫卷。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學生默讀這兩段,然后總結(jié)段意。
第二自然段:舉例說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
第三自然段:說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qū)W。
提問:本段以什么為例來說明何為“大自然的語言”?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jié)。
草木榮枯杏花傳語耕地桃花暗示種谷子
候鳥去來布谷鳥唱歌
割麥插禾
本文用“傳語”“暗示”“唱歌”等詞將動植物擬人化,寫得有情有感,這種手法大大增強了說明的生動性。
本段扣住“草木榮枯,候鳥去來”舉例,按時間安排農(nóng)事的順序來說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淺顯易懂。
提問: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說明的呢?
指名回答:從古代到近代,從起源到發(fā)展,從知識到科學,言之有序。
仔細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嚴密。
“許多”說數(shù)量,有范圍,不一概而論,措詞嚴密。
“植物生長榮枯’樹“桃花開”,“動物的養(yǎng)育往來”對“燕子來”,兩兩相對,十分嚴謹,體現(xiàn)了對語句的精心組織。
五、小結(jié)本課。
本文的第一部分從具體、生動的物候現(xiàn)象說起,條理分明地說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釋題),什么是物候和物候?qū)W,由淺入深,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條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動形象的描寫增強了說明的生動性、趣味性。
六、課后作業(yè)。
1.熟讀第一自然段,仔細品味生動形象的寫景語言。
2.掌握本文所學的六個多音多義字。
3.用“籟籟”、“銷聲匿跡”、“翩然’等詞造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復習舊知。
1.聽寫上節(jié)課所學的詞語。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講授新課。
(-)指名朗讀第四、五兩個自然段,然后總結(jié)段意。這一部分主要介紹物候觀測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
提問: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物候觀測對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從觀測手段、數(shù)據(jù)意義兩方面寫出了物候觀測的重要性。觀測手段:“活的儀器”活生生的生物數(shù)據(jù)意義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nóng)事上比較簡便,容易掌握文中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第五自然段從反面舉例說明物候?qū)τ谵r(nóng)業(yè)的重要性,更具有說服力。
(二)默讀第六到十自然段。
思考: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1.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有四個:
首先是緯度(7)
第二個因素是經(jīng)度的差異(8)
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9)
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l0)
提問: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能否換順序說?為什么?
明確答案:不能。因為四個因素的影響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條理。另外,前三個都是空間因素,后一個是時間因素。
2.舉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說明方法。
學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對所舉的例子作些評點,注意舉例時的語言。
①
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
晚著5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緯度因素)
②
如:大連的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
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節(jié),煙臺要到立夏
(經(jīng)度差異)
③例如秋冬之交: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
在華南丘陵區(qū)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高下差異)
④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
抽青和開花日期比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古今差異)
這些例子的運用能使讀者更具體地理解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成因,有說服力。
(三)齊讀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qū)W有什么意義?(將問題的答案在書上標記。)
①首先是為了預報農(nóng)時,選擇播種日期。
②物候資料對于安排農(nóng)作物區(qū)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
③還可以利用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qū)。
④也可以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三、學完本文,我們知道:物候觀測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息息相關(guān),也與我們的生活、生存密切相關(guān)。那么,我們應怎樣去保護大自然,去保護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呢?
(結(jié)合實際,暢所欲言。)
組織學生討論、發(fā)言,培養(yǎng)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四、學到這里,你們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有什么作用嗎?
采用“大自然的語言”這個說法,將大自然擬人化,將物候現(xiàn)象說得生動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說明了物候?qū)τ谵r(nóng)事安排的重要意義。這樣的標題形象、生動,頗具文學性。
五、小結(jié)。
本文介紹豐富生動的物候現(xiàn)象很有條理。第一部分的內(nèi)容是說明的基礎(chǔ),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總之,從文章整體結(jié)構(gòu)來看,是由淺入深地進行介紹,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另外,一個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個段落里的句序也講究條理性,或以時間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
說明語言十分生動形象,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二兩個自然段。這兩段都以時間為序.
運用擬人手法把物候現(xiàn)象寫得有情有感,這種寓說明于生動的描寫之中的寫法,增強了說明文的生動性、趣味性。
六、課后作業(yè)。
1.舉例說明幾種文具的使用方法。(字數(shù)在200字左右)
2.以“我的臥室”為題寫一篇說明文,字數(shù)在300-400之間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shè)計3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科學小品,題目是《大自然的語言》。先來了解有關(guān)科學小品的知識。(多媒體展示科學小品的知識)
一生讀。
師:請同學們注意紅色畫線的詞句。
科學小品有什么特點?(生齊讀)
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我國卓越的科學家
竺可楨到大自然去汲取科學的營養(yǎng)。同時請同學們注意學習科學小品的說明方法。
二、整體感知
師:首先我們來了解文章的說明內(nèi)容。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誰來說說文章說明了什么?
生:物候、物候?qū)W。
師:物候和物候?qū)W就是文章的說明對象。那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qū)W?課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的呢?請同學們再速讀課文,勾畫重點,思考這幾個問題。(多媒體展示自讀任務:思考①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qū)W?②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說明的?)
生邊讀邊勾畫。
師: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qū)W?
生:鳥語花香、草長鶯飛這些自然現(xiàn)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qū)W。
師:這幾句話在第幾自然段?
生:第三段。
師:那第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生:一年四季的景物變換。
師:為什么先寫這些自然現(xiàn)象,再解釋物候、物候?qū)W的定義呢?這些自然現(xiàn)象與物候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生:這些自然現(xiàn)象舉例說明了什么是物候。為下文寫物候作了鋪墊。
師:同時還可以引起讀者的興趣。
師:解釋了物候、物候?qū)W之后,文章又是從哪幾個方面說明的呢?
生:解釋了物候、物候?qū)W之后,說明了研究物候?qū)W對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然后說明了決定物候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后再次說明研究物候的重要意義。
師:決定物候來臨有哪幾個因素?
生:緯度的差異、經(jīng)度的差異、高下的差異、古今的差異。
師:(多媒體展示文章結(jié)構(gòu))請同學們看
屏幕。文章思路非常清晰,全文圍繞物候?qū)W
這個中心,先解釋概念,在說明研究的重要
性,然后重點介紹決定物候來臨的四個因素,
并點明研究的意義。這樣寫,由淺入深,層
層深入,條理清楚,讀者也容易理解。
這種結(jié)構(gòu)形式,在科學小品中是很常見的。
三、學習舉例說明
師:一篇好的說明文,光有清晰的思路還不夠,還必須能夠在恰當?shù)牡胤竭\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課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生:舉例子、列數(shù)字、下定義。
生:還有作比較。
師:《大自然的語言》綜合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舉例說明。下面我們就以4、5兩個自然段為例,學習這種說明方法。
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兩段課文。
師:這兩段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了物候觀測的重要性。
師:用了什么方法證明物候觀測的重要性的?
生:用了舉例子的方法。
師:舉了什么例子?誰來概括一下?
生:北京播種的時間沒有根據(jù)物候現(xiàn)象反映的情況而改變,結(jié)果遭受了損失。
師:由于沒有重視物候觀測,給農(nóng)業(yè)帶來了損失,一個例子有力的說明了物候觀測的重要性。
下面請大家有剛才的分析方法,與周圍的同學合作,研讀6-9段,畫出運用舉例說明的語句,討論舉例說明的作用。
(生勾畫、討論)
師:誰來說說自己小組討論的情況?
生:這幾段說明了決定物候來臨的四個因素。
師:分別舉了那些例子?
生:說明緯度的影響時,列舉了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
生:說明經(jīng)度的影響時,列舉了大連的連翹和榆葉梅比北京要遲一星期開花;又列舉了濟南蘋果開花在4月中,而煙臺要到立夏。
生:說明高下的影響時,列舉了華南丘陵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
生:說明古今的影響時,列舉了英國1741~1750年平均同1921~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相比,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
師:舉例子有什么作用?
生: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師:物候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比較抽象的,舉例說明可以化抽象為具體,是事理更容易理解。
四、品味語言
師:接下來我們品味文章的語言。說到語言,我有個疑問,大家看黑板,我們知道,語言是表達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是人類特有的,用在大自然的身上,合適嗎?
生;合適。這使用了擬人的方法。
師:文章的原名是《一門豐產(chǎn)的科學――物候?qū)W》,選入課本時,編者把名字改為《大自然的語言》,這樣改,有道理嗎?
生:有道理。這樣比較生動形象。
生:這樣也說明了物候研究非常重要。就像研究人的語言一樣。
師:這樣改既體現(xiàn)了物候研究的重要作用,也生動形象,引起讀者興趣。、
師:科學小品的作用是普及科學知
識,所以非常注意語言的生動性。請大
家看屏幕上的兩個句子。比較課文原句
與改句那句好?可以和同學交流交流。
(生討論)
生:原句好。例如“蘇醒”運用擬人方法,生動形象,寫出了大地回春、生機勃勃的景象。
師:大地春回,萬物復蘇?!疤K醒”一詞生動形象。
生:“萌發(fā)”這個詞寫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
師:“草木萌發(fā)”讓我們聯(lián)想到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寫的――
生:“小草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p>
師: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生:“融化”比“都化了”好“融化”表現(xiàn)了一個冰雪逐漸消融的過程。
生:“次第”用得好。“次第”是一個接一個的意思,寫出了花兒競相開放。
師:正如朱自清先生寫的――“紅的像火……”
生:(齊)“白的像雪,粉的像霞?!?/p>
師:“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生:“翩然”寫出了燕子輕快敏捷的身姿,比“回來了”生動。
師:“次第”、“翩然”這些詞都比較典雅,更有表現(xiàn)力。
師:通過品味這幾句話,可以看出,通過形象的擬人和典雅的用詞,增添了文章的生動性、吸引力。請同學們自己朗讀1、2自然段,畫出你認為生動形象的語句,分析分析,一會兒與同學們交流。
(生勾畫、討論)
師:誰來說說?
生:我認為“于是轉(zhuǎn)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寫得生動,“孕育”運用擬人,賦予了植物以人的特征。
生:我認為“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都銷聲匿跡”寫得生動,“銷聲匿跡”生動形象。
生:我認為第二自然段很生動?!靶踊ㄩ_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边\用擬人,讓大自然也有了人的感情。
師:優(yōu)美的語言需要及時積累,請同學們又最快的速度讀熟第一自然段。
(生朗讀)
師:說明文的朗讀也需要有聲有色。下面我就給大家示范背一下。(多媒體展示四季美景)(師配樂背誦)
師:讓我們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五、總結(jié)交流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又學會了哪些閱讀方法呢?請總結(jié)總結(jié)。
生:我了解了許多關(guān)于物候的知識。
生:我知道了物候研究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
生:我知道了說明文也可以寫得生動形象。
生:我了解了科學小品的一些知識。
師:我們?nèi)绾伍喿x科學小品呢?
生:要品味語言。
生:先要了解說明的內(nèi)容,分析說明順序,了解說明方法。
師:請大家看屏幕:閱讀科學小品的一般方法:了解說明內(nèi)容;理清層次結(jié)構(gòu);研究說明方法;品味生動語言;總結(jié)閱讀所得。
六、結(jié)語
師:同學們,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chǔ),它不但絢麗多姿,豐富多彩,而且瞬息萬變,奧妙無窮。我們只有做個細心人,做個有心人,才能讀懂它的語言,才會聽懂它的傾訴,這樣我們?nèi)?,才能與大自然友好相處,稱為自然家族的合格成員。
師:最后,讓我們在和諧、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結(jié)束這節(jié)課!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shè)計4
教學建議
一、課文主旨
文章通俗生動地介紹了物候?qū)W研究的對象,物候?qū)W現(xiàn)象來臨的有關(guān)因素以及研究物候?qū)W的意義與知識,提倡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和研究促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大豐收,大自然的語言。
二、段落結(jié)構(gòu)
本文圍繞物候這個中心介紹了四個方面的問題,課文因此也可劃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說明什么是物候、物候?qū)W及其研究對象。
第二部分(4—5),說明物候研究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逐項說明影響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各個因素。
第四部分(11—12),說明研究物候?qū)W的意義。
三、層次分明的結(jié)構(gòu)順序
文章首先從一年四季的物候變化談起,用短短百十來字,描寫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況,既生動形象,又高度概括,自然引起讀者的興趣,使人對物候?qū)W有了直觀的認識。接著,再以具體現(xiàn)象作例,以“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和“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這樣典雅而富有概括性的語言,告訴讀者,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在此基礎(chǔ)上,第三段,從古代到近代,從起源到發(fā)展,從知識到科學,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qū)W等問題。這就是由表及里的說明。第四、五段,話題引到農(nóng)業(yè)上,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qū)W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性。這兩段實際上與文章最后形成了照應。文章接著談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緯度、經(jīng)度、高下差異和古今差異。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四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條有理;一個設(shè)問句下有“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問題,都有舉例,這樣文章就有說服力,也容易讓人明白。文章最后兩段,說明物候?qū)W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意義?!笆紫取薄皩τ凇薄斑€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四層意思,有輕有重,突出了物候?qū)W在四個方面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意義。最后,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語言”,與課文第一部分照應。全文條理分明,介紹的物候?qū)W知識通俗易懂,給人深刻的印象。
四、科學性與趣味性的結(jié)合
本文是一篇介紹物候?qū)W知識的科普文章。對于一般讀者,尤其是文化層次較低、科學知識較少的讀者來說,物候?qū)W不是一門容易懂得的科學。而文章正是要寫給這樣的讀者看的。在這種情況下,充分考慮讀者對象,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抽象的事物盡量形象化,把豐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現(xiàn)象比做“大自然的語言”,使讀者容易接受。文章取名“大自然的語言”,本身表明這是一篇寓抽象于形象的科普文章。第二,在行文中盡量少用專門術(shù)語,而用大眾都能理解的詞句來表達,并在闡述每一個問題時都有舉例,把物候?qū)W知識介紹得一清二楚,便于讀者掌握。第三,大量運用優(yōu)美詞語、描寫性語句和修辭手法,使本來枯燥的事情變得生動形象??傊@是一篇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很強的科普佳作。
五、生動的說明和典雅的用詞
開頭一段將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觀寫得生動形象,這是一種描寫的方法,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四季風景畫,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大自然的語言》?!按蟮亍薄疤K醒”是擬人的筆法,再用“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次第開放”兩個結(jié)構(gòu)相同的四字句配以一個長句,具體描述大地的“蘇醒”,同時給人一片撲面而來的春色?!按蔚凇庇玫梅?/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機器轉(zhuǎn)讓簡單合同范本年
- 施工工程運輸合同范本
- 購買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
- 2025cc直播平臺主播轉(zhuǎn)公會合同
- 二手商品房買賣合同
- 水泥銷售合同范本
- 石料買賣合同
- 2025續(xù)訂勞動合同通知書模板
- 2025建筑企業(yè)流動資金借款合同范本版
- 廣告發(fā)布投放合同
- 支氣管鏡護理測試題
- 大連理工大學信封紙
- 圖形創(chuàng)意(高職藝術(shù)設(shè)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北京版小學英語必背單詞
- NB-T 10609-2021 水電工程攔漂排設(shè)計規(guī)范
- 2023年全國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管理學原理00054試題及答案新編
- 邵陽市職工勞動能力鑒定表
- 稀土配合物和量子點共摻雜構(gòu)筑發(fā)光軟材料及其熒光性能研究
- JJG 921-2021環(huán)境振動分析儀
- 中藥炮制學-第五、六章
- 中國風軍令狀誓師大會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