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中考特訓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中考特訓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中考特訓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特訓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題型一實驗分析類1.以下裝置都可用于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對a、b兩物質的選擇正確的選項是()圖Z2-1A.a(chǎn)是銅,b是紅磷B.a(chǎn)是銅,b是木炭C.a(chǎn)是汞,b是紅磷D.a(chǎn)是汞,b是木炭方法點撥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對可燃物選擇的要求是:(1)可燃物能且只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響;(2)生成物不能有氣體(如果有氣體應能用其他試劑吸收)。2.2019·菏澤如圖Z2-2是用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裝置圖,有關此實驗的結論與分析錯誤的選項是()圖Z2-2A.此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eq\f(1,5)B.此實驗證明,反響后集氣瓶內剩余的氣體,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燒C.該實驗中的紅磷還可以用硫來代替D.假設該實驗沒有到達預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裝置氣密性不好方法點撥誤差分析方法:所測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偏小的原因有①紅磷量缺乏;②裝置漏氣;③裝置未冷卻至室溫就翻開止水夾等。所測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偏大的原因有①點燃紅磷后燃燒匙伸入廣口瓶過慢,導致瓶中氣體遇熱膨脹逸出;②止水夾未夾緊等。3.某同學用如圖Z2-3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請答復以下問題。圖Z2-3(1)集氣瓶底部預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翻開止水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大于eq\f(1,5),這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點即可)。(5)某同學由本實驗得到如下結論:①燃燒匙中紅磷的量越多,水位上升越高;②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和稀有氣體;③氮氣難溶于水。其中正確的選項是____________(填序號)。題型二裝置改良類4.暖寶寶中的發(fā)熱劑是鐵粉、水和食鹽等,發(fā)熱劑能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Z2-4所示)。以下對此改良實驗的表達,錯誤的選項是()圖Z2-4A.此實驗的原理是利用鐵生銹消耗氧氣B.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此實驗中發(fā)熱劑的多少不影響測量結果D.此實驗測出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18.3%5.2019·北京改編利用如圖Z2-5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兩支玻璃管內徑相同)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前K1、K2、K3均已關閉。圖Z2-5左管中燃燒匙內盛有足量的白磷,右管盛有水。實驗步驟如下:Ⅰ.光照引燃白磷;Ⅱ.待白磷熄滅,冷卻,翻開K2,至液面不再變化,右管中液體的高度為h1。(1)寫出白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開K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計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用h0、h1表示)。實驗裝置的改良思路(1)使裝置始終密閉,這樣一是有利于減小誤差,使測定結果更精確;二是防止污染物向空氣中逸散,可以減少污染。(2)使實驗裝置更簡單,操作更方便。6.2019·溫州為驗證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小明按圖Z2-6中甲所示的裝置進行了屢次實驗,發(fā)現(xiàn)每次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總是遠小于21%,他認為誤差主要是由實驗裝置造成的,于是改用圖乙裝置進行實驗,步驟如下:①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②在量筒內參加100mL水。③在廣口瓶中參加少量水,使瓶內空氣體積為250mL。④在燃燒匙內放入過量的紅磷,塞緊瓶塞,關閉止水夾,接通電源使電烙鐵發(fā)熱,點燃紅磷后,斷開電源。⑤燃燒結束并充分冷卻后,翻開止水夾,待量筒內水面不再下降時,記錄量筒內水的體積為65mL。圖Z2-6(1)小明按甲裝置進行實驗時,該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與裝置甲相比,裝置乙中使用電烙鐵可以減小實驗誤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jù)本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____。小明發(fā)現(xiàn),測量結果與真實值仍有較大差距,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引起本實驗的誤差除裝置外,還與可燃物的性質有關。耗氧劑的改良思路盡量將裝置中的氧氣消耗完,可以選用的耗氧劑有白磷(容易被引燃,與氧氣反響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銅粉(在加熱的條件下能與氧氣反響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鐵粉(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消耗氧氣)7.2019·常州改編圖Z2-7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實驗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mL空氣(活塞拉至30mL刻度處),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為50mL,在硬質玻璃管中放入過量的銅粉,在右側導管口套上癟的氣球。點燃酒精燈,反復推拉注射器和擠壓氣球,待充分反響后,冷卻至室溫,將氣球中的氣體全部擠入硬質玻璃管,注射器中氣體的體積為14mL。(提示:銅粉與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反響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圖Z2-7(1)實驗中氣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時,銅粉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銅粉進行相同的實驗。(3)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________。典題講評與答案詳析1.C2.C3.(1)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同時吸收熱量,有助于裝置冷卻(2)將集氣瓶中的氧氣消耗完(3)水從燒杯沿導管流入集氣瓶中,水面上升至刻度1處(4)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的速率太慢,沒有立即塞緊橡膠塞(或止水夾未夾緊)(5)③4.C5.(1)白磷+氧氣五氧化二磷(2)左側玻璃管內白磷燃燒消耗氧氣,壓強減小eq\f(h0-h(huán)1,h0)×100%6.(1)將導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緊握廣口瓶外壁,觀察水中的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如果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改良后的裝置無須翻開瓶塞點燃紅磷,防止瓶內空氣外逸而造成實驗誤差(3)14%7.(1)防止裝置內氣體壓強過大使橡膠塞彈開(2)使氧氣充分反響不能(3)20%1.[解析]拉瓦錫實驗的原理是汞與氧氣反響生成氧化汞固體,從而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且再次加熱后,氧化汞分解得到等體積的氧氣;紅磷燃燒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沒有生成新的氣體,這兩者均可用于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2.[解析]該實驗通過足量的紅磷把集氣瓶內空氣中的氧氣消耗完,集氣瓶中壓強減小,從而使得燒杯內的水倒吸入集氣瓶中,根據(jù)倒吸入的水的體積來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該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eq\f(1,5);根據(jù)進入瓶內水的體積等于消耗的氧氣的體積可推知,瓶內剩余的氣體,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燒;硫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從而占據(jù)所消耗的氧氣的體積,故該實驗中的紅磷不可以用硫來代替;假設裝置氣密性不好,最終會影響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從而影響實驗目的的達成。3.[解析](1)集氣瓶內預先參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同時加速裝置冷卻。(2)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在密閉環(huán)境中參加過量的紅磷,目的是把集氣瓶中的氧氣消耗完,然后依據(jù)瓶內進入水的體積確定氧氣的含量。(3)待裝置冷卻后,翻開止水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水從燒杯沿導管流入集氣瓶中,水面上升至刻度1處,即進入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內原空氣體積的eq\f(1,5)。(4)如果燃燒匙伸入瓶中太慢,沒有立即塞緊橡膠塞,會造成瓶中局部氣體受熱逸出,使測量結果偏大。(5)由本實驗可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eq\f(1,5),還可推測出剩余的氣體難溶于水、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但無法推知②;與紅磷反響的氣體是氧氣,當氧氣耗盡,瓶內的水位將不再上升,故①不正確。4.[解析]鐵生銹消耗氧氣,使裝置內的壓強減小,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就是消耗氧氣的體積;如果裝置漏氣,會使進入集氣瓶內的水偏少,測定的結果偏?。话l(fā)熱劑必須足量,因為只有足量的發(fā)熱劑才能把氧氣消耗完,使結果準確;集氣瓶內空氣的體積為300mL,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是55mL,即氧氣的體積是55mL,因此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eq\f(55mL,300mL)×100%≈18.3%?!昂难鮿┄暤倪x擇需滿足兩個要求:①能且只能消耗空氣中的氧氣;②生成物不能有氣體。最常見的“耗氧劑〞是紅磷或白磷,也可用銅粉(銅在加熱的條件下能與氧氣反響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或鐵粉(鐵粉在有水、食鹽、活性炭的條件下能較快生銹,消耗氧氣)。其中,利用銅粉或鐵粉能更充分地消耗密閉空氣中的氧氣,測定結果更精確。5.[解析]此題用創(chuàng)新的實驗裝置,將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和氣體壓強的知識有機結合在一起。因為左右兩管內徑和高度都相同,設管口的橫截面積為a,那么左管中氣體的總體積為ah0,最終右管剩余水的體積為ah1,那么被吸入左側玻璃管內水的體積(即左管消耗的氧氣的體積)為ah0-ah1,所以最終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eq\f(ah0-ah1,ah0)×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