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燈籠》教學實錄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4課《燈籠》教學實錄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4課《燈籠》教學實錄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第4課《燈籠》教學實錄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第4課《燈籠》教學實錄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燈籠》教學實錄【核心素養(yǎng)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通過朗讀,品味文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體會作者對往昔生活和家國天下所寄寓的復雜情感。文化傳承與理解:了解文中“燈籠”的民俗意義和文化價值?!窘虒W重難點】了解文中“燈籠”的民俗意義和文化價值。體會作者對往昔生活和家國天下所寄寓的復雜情感?!窘虒W方法】朗讀法,對話法,引導法?!緦W習方法】圈點勾畫法,合作探究法?!窘虒W過程】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語文教材八(下)第一單元的課文都是有關風俗的,你們對其中的哪些內容印象比較深刻呢?生:江南水鄉(xiāng)農村的社戲。生:江南水鄉(xiāng)小伙伴的高超劃船技術。生:延安獨特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氣息。生:我印象最深的是西北高原的安塞腰鼓,特別有氣勢。師:同學們在不同的風土人情中感受到了多樣的地域文化,今天,我們將走進本單元最后一篇課文——吳伯簫的《燈籠》,看看從中能領略到怎樣的風俗人情。二、自讀課文,尋一尋民俗師: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找一找文中有哪些跟風俗和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內容。生:第1段里的“在神龕里點起燭來”。師:這是祈福的風俗。生:提著燈籠去接夜行歸來的祖父,提著燈籠去上燈學。師:知道什么是上燈學嗎?生:注釋里有,上燈學就是早晚去學校讀書、自習。師:很好,你讀得很仔細。生:這篇課文里也提到了看社戲,看《司馬懿探山》。師:是的,社戲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因為各地習俗不同,所以社戲的表現(xiàn)形式也會有所差異。生:第6段,“鄉(xiāng)俗還愿,唱戲、掛神袍而外,常在村頭高挑一掛紅燈”。生:第8段,“族姊遠嫁,大送大迎,曾聽過徹夜的鼓吹,看滿街的燈火”。生:“用朱紅在紗燈上描宋體字”,還有元宵節(jié)張燈結彩。師:文中還引用了漢獻帝的一句唱詞,以及其他一些典故,體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文化底蘊。大家都讀得非常仔細,找得很全。下面,請大家結合自己對文中的燈籠的初步印象,完成填空。(PPT投影:燈籠是。)生:燈籠是“我”童年的記憶。師:大家說這個回答好不好?生:好,因為課文里有很多關于童年的回憶。生:燈籠是一種文化。師:為什么說燈籠是一種文化呢?生:因為文中說燈籠是節(jié)日的象征,掛紅燈跟“盛伏舍茶,臘八施粥”一樣,都有行好事的意思,所以我覺得燈籠蘊含了一個時代的風俗和文化。師:你說得很對!民俗是民間流行的習俗、風尚,是由民眾創(chuàng)造并世代傳承的民間文化。燈籠確實是一種文化,或者也可以說,燈籠是一種文化符號。三、細讀課文,品一品情感師:剛才我們初讀了課文,對燈籠有了一個整體的印象。下面,我們繼續(xù)走進課文,更深入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請同學們繼續(xù)完成下面的填空。(PPT投影:燈籠是,因為。)生:燈籠是童年的溫暖和美好,因為課文里寫了“我”對祖父和母親的回憶,他們給了“我”溫暖,給了“我”最美好的記憶。還有,文章第6段提到孤行客黑夜摸路,看到紅燈高照,默默高興起來,也是一種燈籠給予陌生人的溫暖。師:說得真好!第6段字里行間透出的都是溫暖美好的氣息。好的文字,就需要我們這樣去讀,去品。你能把第6段讀給我們聽聽嗎?看看能不能讀出那份溫暖和美好。(生朗讀。)生:燈籠是“我”童年的記憶,因為那月、那星、那戲、那夜晚、那挑著照路的燈籠,都是“我”魂牽夢縈的童年,是“我”無法割舍的記憶。師:天哪,你豈止是回答問題,簡直就是在寫詩啊!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他其實是引用了哪一段的內容?生(齊):第2段。師: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段的語言有什么特點?生:語言錯落有致,有長句,也有短句,比如“花生籃,冰糖葫蘆;臺上的小丑,花臉,《司馬懿探山》”。師:句式確實錯落有致。大家還發(fā)現(xiàn)什么了?生:我發(fā)現(xiàn)這一段有兩個“就會想起”,五個“想起”,這屬于間接反復的修辭手法。師:有什么作用?生:強調,突出了作者對燈籠的特殊情感。作者說“燈籠的緣結得太多了,記憶的網(wǎng)里擠著的就都是”,他把童年的記憶和燈籠聯(lián)結在一起,無法分割。師:燈籠的確是作者無法割舍的童年記憶。我們一起來朗讀第2段,讀到反復的地方,要加重語氣,讀出作者深厚的情感。(生齊讀第2段。)師:同學們還能在文中找到其他錯落有致的句子嗎?生:第1段,“歲梢寒夜,玩火玩燈,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師:這樣的句子語言簡凈,抒情節(jié)制含蓄,大家要仔細體會。我們繼續(xù)填空。生:燈籠是寄托親情的載體,因為它凝聚著祖父和母親對“我”深切的愛。作者在課文的第3段和第5段,寫到了祖父和母親。師:你挑其中一段為我們朗讀一下,注意要讀出你說的那種深切的愛。(生朗讀第5段。)師:你在讀到本段的三處“燈籠”時,都處理成重讀,為什么呢?生:因為我覺得此時作者寫燈籠,其實是在寫親情,燈籠是他記憶里親情的載體,就像我對我奶奶的記憶,就停留在她生前總使用的那臺小錄音機上,一看到它,我就想起和奶奶在一起的畫面——我不知道這個比方是否合適?師:你打的比方很好,老師理解你的意理解你的意思。燈籠在此處不是一個簡單的物品,而是親情的載體。老師再問一個問題,大家注意到?jīng)]有,文章第4段是單句成段的。這句話是誰說的?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生:這句話應該是祖父說的,屬于語言描寫,作用是引起上文。生:我覺得不是祖父說的,應該是母親說的,作用是承接下文。生:我也認為是母親說的。第5段開頭交代了“像這樣慈母口中吩咐的話也很久聽不到了”,指代的就是第4段這句話。這是“我”去上燈學時,母親對“我”的叮嚀,蘊含著滿滿的愛。師:為什么單句成段?第4段和第5段放在一起不就好了?生:單句成段應該是為了強調,表明母親的叮嚀是“我”記憶中最美好、最深刻的內容,激勵著“我”在外求學的日子,同時也引出下文對母親的描寫。師:這位同學從上下文語境和文字內容出發(fā),既有對文章結構的分析,也有對情感內容的分析,思路很完整,我們要向她學習。生:我覺得燈籠是歷史繁華的見證,因為文中寫到唐明皇在東宮結繪彩為高五十尺的燈樓,還有舊日族姊遠嫁時的滿街燈火。師:這個是課文第7段和第8段的內容。此時,燈籠成為歷史的見證和文化的積淀。從文中可見,吳伯簫的學識非常深厚,對文學知識和歷史知識都非常了解。下面我們分別朗讀一下——女生朗讀第7段,要讀出族姊遠嫁時的華貴場面;男生朗讀第8段,要讀出開元盛世國泰民安的場面。(女生齊讀第7段。男生齊讀第8段。)四、深讀課文,悟一悟主旨師:作者從燈籠寫起,寫了家鄉(xiāng),寫了親人,接下來又開始寫歷史典故了。我們繼續(xù)深讀課文,看一看作者寫到了哪些跟燈籠有關的歷史典故。生:作者寫了鸚鵡的典故。師:這里寫到鸚鵡的典故,是指在皇宮里的人即使在逗弄鸚鵡的時候,也不能隨便亂說話,體現(xiàn)了古代宮廷生活的壓抑與不自由。生:作者還寫了漢獻帝與燈籠做伴的典故。師:大家可能對漢獻帝不是特別了解,這里老師來為你們做個知識補充。(PPT投影:漢獻帝,劉協(xié),字伯和,漢靈帝劉宏次子,東漢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xié)為皇帝。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xié),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劉協(xié)被曹丕控制,隨后被迫禪位于曹丕。公元234年,劉協(xié)壽終正寢,享年54歲。)師:大家看過漢獻帝的基本經(jīng)歷,結合課文第10段所說的“處境可憫”,思考一下,作者使用這個典故有什么特殊的意味嗎?四人小組可以討論一下。(生分組討論。)生:漢獻帝是東漢最后一任皇帝,即亡國的皇帝,他在燈籠下面臨的處境是國破家亡,心情肯定不好受。課后的閱讀提示說,課文是寫于20世紀30年代,那個時候,我們國家也遭到了外敵入侵,處于危難之中。作者使用這個典故,應該是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師:這位同學借助各方面信息來理解課文內容,大家要向他學習。生:課文第11段引用了辛棄疾的《破陣子》,應該也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主旨。師:大家捕捉課文信息的能力特別強,能夠敏銳地感覺到作者的寫作意圖。(PPT投影:辛棄疾20歲時就在家鄉(xiāng)山東參加了抗金起義。后來,他南歸投宋,極力主張收62教學案例復中原,卻遭到南宋朝廷的排斥打擊,長期不被重用,閑居近二十年?!镀脐囎印肥銓懥怂麎裘乱郧?、終生不變的抗敵救國理想,以及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師:看完這個解讀,我們再來完成填空“燈籠是,因為”。這次大家用筆把答案寫下來。(生思考,寫下答案。)生:燈籠是一種家國情懷,因為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存亡之際,作者想要救國。生:燈籠是一種民族精神,因為作者是一個愛國文人,面臨民族危亡,他想做“燈籠下的馬前卒”。生:燈籠是一種愛國精神,因為作者在祖國危難的時候有擔當,敢奉獻。生:燈籠是一種民族文化,因為它凝聚著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師:同學們已經(jīng)深刻地掌握了吳伯簫筆下“燈籠”的寓意了,還記得我們之前的解讀嗎?生(齊):燈籠是童年的記憶;燈籠是一種文化;燈籠是童年的溫暖與美好;燈籠是寄托親情的載體;燈籠是歷史繁華的見證。師:大家再把剛才的解讀接上。生(齊):燈籠是一種家國情懷;燈籠是一種民族精神;燈籠是一種民族文化。師:燈籠是一種擔當,一種責任,更是與時代、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