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算法與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C++版)
第十章:圖
2009年
第十章:圖
?定義和術語
?圖的表示法
?圖的標準界面
?遍歷及其應用
?有向無圈圖,關鍵路徑
?最小代價生成樹
?最短路徑
?最大流問題
1
定義1(圖,有向圖,無向圖)圖G由兩個有限的
集合V,E組成.記為G=(K石).稱V為圖G的
頂點集合,稱V中的元素為頂點,簡稱為點;稱E為
圖G的弧邊集合,稱E中的元素為弧邊,簡稱為邊
或者孤.
?稱圖G=(V,石)為有向圖,如果任何一個
弧邊eeE,都包含一個有序?qū)?琳0),其
中〃eV,。eV.稱u為e的弧尾或者起點,
記為tail(e)或者t(e);稱。為e的弧頭或者終
點,記為head(e)或者h(e).如果需要特別指明
弧邊e的兩個頂點,用符號u^v表示.這時
稱u為(v的)前驅(qū)頂點,稱u為(u的)后繼
頂點.
?稱圖G=(V,B)為無向圖,如果任何一個弧
邊eGE,都包含一個無序?qū)?lt;u,v>,其
中〃eV,0e匕稱為弧邊e的兩個頂
點,分別記為nl(e)和v2(e).如果需要特別指
明弧邊的兩個頂點,用符號uMv表示.這時稱
頂點u,v互為相鄰頂點.
2
無向圖有向圖
3
定義2(單重圖與多重圖)稱圖G=(V,E)為單重
圖,如果沒有兩個弧邊具有相同的起點和終點.否則
就稱圖G為多重圖.
路徑,簡單路徑,圈(circle),連通圖,強連通圖:
定義3如果圖G中存在頂點和弧邊交替序列
vev
Oll',,vn_^envn
其中q的弧尾為3—1,弧頭為3(如果是無向圖,
則ei的兩個頂點為{3-1,3}),則稱這個交替的序
列為從VQ到vn的一個路徑.稱n為路徑長度.
稱{。0,。九}為路徑的頂點,稱其他頂點為內(nèi)部頂點.
如果路徑的內(nèi)部頂點互不相同,則稱其為簡單路徑.如
果。0=vn,則稱其為一個圈.如果存在從〃到。的
路徑,則稱從“到??蛇_.如果圖中任意兩個頂點都
可達,則稱其為連通的(如果G為無向圖)或者為強
連通的(如果G為有向圖).
4
單重圖的鄰接矩陣表示法
設G=(KE)為單重圖.如果G是有向圖,
則因<|V|2.如果G是無向圖,則\E\<|V|(|V|+
1)/2.可以用一個矩陣A來存儲弧邊集的權(quán)值.令
AUv=弧邊〃一。的權(quán)值
需要一個奇異值來表示不存在弧邊uTV.奇異值
的選擇沒有一定的標準,例如,如果權(quán)值的類型為實數(shù),
則奇異值可以是0,00,-00,還可以是NaN.當然也
可以用另加標志位的方法來表示不存在某個弧邊.如
果弧邊不帶權(quán)值,Auv的值可以為布爾量.Auv=1
表示E中存在邊”一o.AUv—0表示E中不存
在邊”一。.
5
無向圖有向圖
鄰接矩陣表示法
ABCDABCDE
010000
00010
01000?
00100
00011
無向圖鄰接矩陣表示有向圖鄰接矩陣表不
其中圓圈內(nèi)的頂點并不存儲,只是個示意
6
有向圖的鄰接表表示法
有向圖,不管是單重的或者是多重的,都可以用所謂的
鄰接表表示法存儲.在這種表示法中,每個頂點維護
一個所有從它出發(fā)的所有弧邊的集合.這個集合通常
用單鏈表存儲.上面有向圖的鄰接表表示法的示意圖
如下:
有向圖的鄰接表表示法示意圖
7
有向圖的逆鄰接表表示法
有向圖也可以用所謂的逆鄰接表表示法存儲.在這種
表示法下,每個頂點維護一個到達它的所有弧邊的集
合.這個集合通常用單鏈表存儲.上面的有向圖的逆
鄰接表表示法示意圖如下:
有向圖的逆鄰接表表示法示意圖
8
無向圖的多重鄰接表表示法
無向圖的存儲比較麻煩.下面介紹其多重鄰接表表示.
在這種表示法中,每個弧邊用一個對象表示.每個弧
邊對象均處在兩個鏈表之中.這個對象的內(nèi)部示意圖
如下:
UulinkweightVvlink
其中小。分別是弧邊的兩個頂點.vEg也為弧邊的
權(quán)值.ulink為指針域,指向下一個弧邊對象,這個被
指的弧邊對象也有一個頂點為u.類似的,vlink為
指針域,指向另一個以。為頂點的弧邊對象.上面的
無向圖及其多重鄰接表表示示意圖如下.
無向圖的多重鄰接表表示法示意圖(權(quán)值域被忽略)
9
弧邊的界面
structArc
{
//返回有向圖弧邊的起點.
inttail(void);
//返回有向圖弧邊的終點
inthead(void);
//返回無向圖弧邊的一個頂點.
intvl(void);
//返回無向圖弧邊的與el不同的另一個頂點
intv2(intel);
〃返回弧邊的兩個頂點
pair<int,int>ends(void);
〃返回對弧邊權(quán)值的引用
Weight_type&weight(void);
};
10
tempiate<typenameVT,typenameWT>
structDigraph(或者Graph){
typedefVTVertex_type;
typedefWTWeight.type;
typedef/*與實現(xiàn)相關*/Arc_type;
explicitGraph_type(intn=0);
voidreset(intn);//置為n個頂點。個弧邊的圖
voidset_vtx(intu,VTconstfeinfo);
voidset.arc(intu,intv,WTconstfewt);
voiderase_arc(intu,intv);
intV(void);//返回頂點個數(shù)
intE(void);〃返回弧邊個數(shù)
VT&v(inti)〃返回對第i個頂點的引用
};
11
有向圖弧邊迭代子
template<typenameVT,typenameWT>
structDigraph{
typedef/*實現(xiàn)相關*/Arc.iterator;
typedef/*實現(xiàn)相關*/In..arc_iterator;
typedef/*實現(xiàn)相關*/Out._arc_iterator;
Arc_iteratorbegin(void);
Arc_iteratorend(void);
Out_arc_iteratorout_begin(intv);
Out_arc_iteratorout_end(intv);
In_arc_iteratorin_begin(intv);
In_arc_iteratorin_end(intv);
};
12
無向圖弧邊迭代子
template<typenameVT,typenameWT>
structGraph{
typedef/*實現(xiàn)相關*/Arc_iterator;
typedef/*實現(xiàn)相關*/Adj._arc_iterator;
Arc.iteratorbegin(void);
Arc_iteratorend(void);
Adj_arc_iteratoradj.begin(intu);
Adj_arc_iteratoradj_end(intu);
};
13
定義4(轉(zhuǎn)置圖)稱有向圖GT=(VT,石丁)為G=
(V,E)的轉(zhuǎn)置圖,如果VT=V并且&GET,u=
tail(eT),v=head(eT)的充要條件是存在弧邊eE
G:v=tail(e))u=head^e).
利用圖的抽象界面求轉(zhuǎn)置圖:
template<classGl,classG2>
voidtranspose(Gl*pg,G2&g2)
{
intn=g2.V();pg->reset(n);
typenameG2::Arc_iteratorfirst=g2.begin();
typenameG2::Arc_iteratorlast=g2.end();
for(;first!=last;++first)
pg->set_arc(first->head(),first->tail(),
first->weight());
while(-n>=0)
pg->set_vtx(n,g2.v(n));
}
程序返回后,圖*pg就是圖g的轉(zhuǎn)置圖.
14
圖的遍歷
用某種次序訪問頂點.有兩種方式:
?深度優(yōu)先遍歷(Depthfirsttraverse)
?與寬度優(yōu)先遍歷(Breadthfirsttraverse).
15
深度優(yōu)先遍歷及其應用
根頂點:出發(fā)的頂點.
以V為根的深度優(yōu)先遍歷(有向圖):
dfs(Digraphfeg,intv)
{
visit(g,v);//訪問圖g的第v個頂點
Digraph::Out_arc_iteratorfirst=g.out_begin(v);
Digraph::Out_arc_iteratorlast=g.out_end(v);
for(;first!=last;++first)
{
v=first->head();
if(v還沒有被訪問過)
dfs(g,v);
}
}
16
深度優(yōu)先遍歷及其應用(續(xù))
以V為根的深度優(yōu)先遍歷(無向圖):
dfs(Graphfeg,intv)
{
visit(g,v);//訪問圖g的第v個頂點
Graph::Adj_arc_iteratorfirst=g.adj_begin(v);
Graph::adj_arc_iteratorlast=g.adj_end(v);
for(;first!=last;++first)
{
v=first->v2(v);
if(v還沒有被訪問過)
dfs(g,v);
}
}
17
深度優(yōu)先遍歷及其應用(續(xù))
?深度優(yōu)先遍歷頂點的次序不是唯一的.
?從某個頂點出發(fā)并不一定能訪問到所有的頂點.
定理5(深度優(yōu)先遍歷基本定理)設圖G中的兩個
頂點u,V可達(在有向圖中記為Us2,在無向圖中
記為UiV).在某次深度優(yōu)先遍歷圖G的過程中,
如果先訪問到u,則從u出發(fā)一定可以訪問到3也就
是說,在此次深度優(yōu)先遍歷對應的森林中,。一定處
于以u為根的子樹中.
18
訪問所有的頂點
約定尋根的次序,當從某個頂點出發(fā)的遍歷結(jié)束后,按
照尋根次序確定下一個根.然后再做深度優(yōu)先遍歷.
如果給定尋根次序,深度優(yōu)先遍歷的遞歸程序可以描
述為:
dfs_all(Digraphfeg,vector<int>constferoots)
{
for(inti=0;i<g.V();++i)
{
intv=roots[i];
if(v還沒有被訪問過)
dfs(g,v);
向量roots為尋根次序,必須是{。,…,n―1}的
一個排列.
19
生成森林
給定尋根次序,深度優(yōu)先遍歷圖得到一個森林,稱之為
深度優(yōu)先遍歷的生成森林.
以尋根序0(A),1(B),2(C),3(D),4(E),5(F)深
度優(yōu)先遍歷它所得到的生成森林:
012345
ABCDEF
013254
041253
深度優(yōu)先遍歷有向圖
prl先序編碼
ir:中序編碼
20
生成森林弧邊分類
樹邊:即在深度優(yōu)先遍歷時走過的弧邊.在上圖中的
弧邊(1,3)(1,5)(3,2)均為樹邊.
返回邊:弧邊(u,v)為返回邊,如果u,v同在一棵
樹中,并且v為u的祖先.在上圖中有一個弧邊
為返回邊(2,1).
朝下邊:弧邊(u,v)為朝下邊,如果u,v同在一棵
樹中,并n.v為u的子孫.在上圖中(1,2)為朝
下邊.
跨越邊:不屬于以上三類的弧邊為跨越邊.在上圖中,
(1,0)(5,3)(4,5)(4,3)均為跨越邊.
注意,跨越邊的方向一定是自右向左的.
21
定理6如果有向圖G中存在圈,則以任意尋根序?qū)?/p>
其進行深度優(yōu)先遍歷中必然存在返回邊.
由此得到,只要在深度優(yōu)先遍歷中判別是否存在返回
邊,就可以判別有向圖是否為有向無圈圖.
22
深度優(yōu)先遍歷的非遞歸程序
template<classGraph>
voiddfs_pre_rank(vector<int>*pr,Graph&g,
vector<int>constfeod)
{
pr->clear();intconstn=g.V();pr->resize(n,-1);
typedeftypenameGraph::Out_arc_iteratorItr;
stack<pair<int,Itr>>s;
for(intcount=-1,i=0;i<n;++i){
intconstv=od[i];
if((*pr)[v]>=0)continue;
(*pr)[v]=++count;
s.push(make_pair(v,g.out_begin(v)));
do{
if(s.top().second!=g.out_end(s.top().first)){
intconstw=s.topO.second->head();
if((*pr)[w]>=0)
++s.top().second;//wvisited
else{
(*pr)[w]=++count;
s.push(make_pair(w,g.out_begin(w)));
}
}else{
s.pop();
if(s.empty())break;
++s.top()?second;
}
}while(true);
}//~for
1//~voiddfs_pre_rank(...)
23
深度優(yōu)先遍歷的非遞歸程序(續(xù))
template<classGraph>
voiddfs_inorder(vector<int>*in,Graph&g)
{
in->clear();intconstn=g.V();
vector<bool>visited(n,false);
typedeftypenameGraph::Out_arc_iteratorItr;
stack<pair<int,Itr>>s;
for(intv=0;v<n;++v){
if(visited[v])continue;
visited[v]=true;
s.push(make_pair(v,g.out_begin(v)));
do{
if(s.top().second!=g.out_end(s.top().first)){
intconstw=s.top().second->head();
if(visited[w])++s.top().second;
else{
visited[w]=true;
s.push(make_pair(w,g.out_begin(w)));
}
}else{
in->push_back(s.top().first);
s.pop();
if(s.empty())break;
++s.top()?second;
}
}while(true);
}//~for
1//~voiddfs_inorder(...)
24
其中visited向量是新引入的,用來判別頂點是否已
經(jīng)被訪問過.
上面的程序假設尋根序為0,1,...,n-l.
深度優(yōu)先遍歷復雜度:
注意到深度優(yōu)先遍歷是,訪問到所有的頂點和弧邊.
每次訪問只需固定的工作量,所有深度優(yōu)先遍歷的時
間復雜度為O(V|+|E|).其空間復雜度正比于程序
中堆棧的大小.在最不利的情況下,堆棧中元素個數(shù)
可以達到|V|.所以其空間復雜度為。(|丁|).
Kosaraju算法:求有向圖的強連通分量是問題
R.Kosaraju方法:用一種特殊的尋根次序去深度優(yōu)
先遍歷圖,使得生成森林中的每一棵樹對應于圖中的
一個強連通分量.
定理7(S.Kosaraju)假設圖G為有向圖,R
為G的轉(zhuǎn)置圖.如果用R的某次深度優(yōu)先遍歷的中
序序列的倒序作為尋根次序深度優(yōu)先遍歷G,則生成
森林中的每一棵樹代表一個強連通分量.G中兩個頂
點u.v屬于同一個強連通分量的充要條件是在
生成森林的同一棵樹中.
證明:由于G與R具有相同的強連通分量,下面證明
用G的中序序列的倒序作為尋根序深度優(yōu)先遍歷R,
其生成森林中的一棵樹對應于G的一個強連通分量.
設T為R生成森林中的一棵樹,u.v為T中的兩
個頂點.t為T的根結(jié)點.欲證明T中兩頂點u.v
在G中相互可達,只需證明任意T頂點u均和T
的根結(jié)點t在G中相互可達即可.由于在R中存在
自力至U〃的路徑,所以在G中存在自u到t的路
25
徑.根據(jù)遍歷R是的尋根序可知:這個路徑上的所有
頂點(除t外)的中序編碼ir值均小于沂?).記這
個路徑為u-'t.
R生成森林中的一顆樹
現(xiàn)在考慮G的生成森林.按照頂點〃所處的位置,
將其分為四個部分.B中的頂點為〃的祖先頂
點,C中的頂點為“的子孫頂點.A中的頂點處
在”的左邊,D中頂點處在u的右邊.由于ir⑴>
ir(u),所以在G的生成森林中,頂點t只能處在B,
D中.如果t處在區(qū)域D中,則有pr(t)>pr(u).
記力為路徑u一t上先序編碼最小的頂點.這樣存
在自力到珀勺路徑Lt,而且在訪問力時,這個路徑
上的所有頂點均沒有被訪問到.根據(jù)深度優(yōu)先遍歷基
本定理,tETx.所以ir⑴<ir⑺.矛盾.所以頂
點力只能處在區(qū)域B中.也就是說在G的生成森林中,
t為〃的祖先頂點.即在G中必然存在自t到u的路
徑.
上面證明了R生成森林中一棵樹中的頂點必然屬于同
一個強連通分量.不難證明,同一強連通分量中的頂
點必然屬于同一棵樹.證畢.
下面給出R.Kosaraju方法的實現(xiàn).用一個整數(shù)向
量來表示圖的強連通分量.
template<classGraph>
voiddfs_sc_kosaraju(vector<int>*sc,Graphfeg)
{
Graphr;
inverse(&r,g);〃:r為g的轉(zhuǎn)置圖
vector<int>in;
dfs_inorder(&in,r);〃in為遍歷r的中序序列
std::reverse(in.begin(),in.end());
dfs_tree(sc,g,in);
}
程序返回后,Osc)[u]==(*sc)[v]為圖g的兩個
頂點U,v屬于同一個強連通分量的充要條件.
Tarjan算法
用任意的尋根序去深度優(yōu)先遍歷圖,在一次遍歷的過
程中找出圖的強連通分量.
G=(V,E)為有向圖,F(xiàn)為某次深度優(yōu)先遍歷G的
生成森林.
對于任意的ve匕記
Tv\尸中以。為根的子樹;
S。:G中包含。的強連通分量.
代表頂點:設s為圖G的一個強連通分量,稱〃e
S為S的代表頂點,如果
pr(u)=min{pr(v):vES}
顯然,S的代表頂點就是在深度優(yōu)先遍歷時,最
先訪問到的S中的頂點.
26
Tarjan方法基于這樣的觀察:
如果頂點〃不是的代表頂點,則必然存在一個弧
邊
e:tail(e)GTu,v=head(e)6Su
使得
pr(i>)<pr(u)
定義8(low(u))令集合
Au={yeV:BeeE:x=eTu,y=h(e)eSu}
約定空集合的最小值為無窮大.定義
v
low(u)=min{min{”(0):eAu},pr(u)}
顯然,low?)就是頂點V通過返回邊或者某些跨越
邊所能到達的最高層.
27
定理9u為Su的代表頂點的充要條件是
pr(u)=Zow(u)
證明:如果low(u)<pr(u),即存在gGS”使
得p/(n)<顯然u不是第一個被訪問到的Su
中的頂點.所以u不是代表頂點.
反之,設〃不是S”的代表頂點,不妨設Su的代表頂
點為x,由于u,x屬于同一個強連通分量,所以ue
Tx,并且必然存在從u到I的路徑.在這個路徑上
的所有頂點均屬于S”.在這個路徑上必然存在一個
弧邊eEE:t=tail{e)GTu,h=head^e)任Tu.
下面證明pr(h)<pr^u),這樣low(u)<pr(h)<
p『(u).根據(jù)深度優(yōu)先基本定理,”(h)<”?).如
果pr(h)>pr(u),則pr(u)<pr(h)<pr。).這說
明在訪問九時還處在乙中,即九en.矛盾.證畢.
28
low(a)滿足遞歸式:
low(u)=min{low(v):veTu}
即low(u)與虱中的所有頂點有關,所以必須在訪問
完1Z的子樹后才能得到low(u).
Tarjan方法計算/ow(iz),一1旦發(fā)現(xiàn)low(u)=
即找到了一個代表頂點,馬上記錄這個強連通分量,
Tarjan算法用一個數(shù)組來存儲low(u),這個數(shù)組
的初始值被置為P『(u).隨著遍歷的進行不斷更
新Zow(iz).當訪問完乙時,就得到了low⑺的
值.由于生成森林中一個子樹中可能包含多個強連通
分量,
Tarjan方法還使用一個堆棧來記錄強連通分量.
29
template<classGraph>
voiddfs_sc_tarjan(vector<int>*sc,Graph&g)
{
intconstn=g.V();
sc->clear();
sc->resize(n);
vector<int>low(n,-1);
vector<int>pr(n,-1);
typedeftypenameGraph::Out_arc_iteratorItr;
stack<pair<int,Itr>>s;〃模擬遞歸調(diào)用使用棧
stack<int>scs;〃供記錄強連通分量使用
intpent=-1;〃先序編碼計數(shù)器
intsent=-1;〃強連通分量計數(shù)器
for(inti=0;i<n;++i)
{
if(pr[i]>=0)
continue;
low[i]=pr[i]=++pcnt;
s.push(make_pair(i,g.out_begin(i)));
scs.push(i);
do{
intu=s.topO.first;
intv;
if(s.topO.second!=g.out_end(u))
{
if(pr[v=s.topO.second->head()]<0)
{
low[v]=pr[v]=++pcnt;
s.push(make_pair(v,g.out_begin(v)));
scs.push(v);
30
}
else
{
low[u]=min(low[u],low[v]);
++s.top().second;
}
}
else
{//u的子樹已經(jīng)被訪問完
if(pr[u]==low[u])
{〃發(fā)現(xiàn)代表頂點
++scnt;
do{
v=scs.top();
scs.pop();
(*sc)[v]=sent;
low[v]=numeric_limits<int>::max();
}while(u!=v);
}
s.pop();
if(s.empty())
break;
++s.top().second;
low[s.top().first]
=minClow[s.top().first],low[u]);
}
}while(true);
}//~for
1//~voiddfs_sc_tarjan(...)
無向圖的深度優(yōu)先遍歷
對無向圖的深度優(yōu)先遍歷也有對應的生成森林.
圖只包含樹邊和返回邊,不存在朝下邊和跨越邊.
生成森林中的每一棵樹代表原圖中的一個連通分量.
A;0123456
ABCDEFG
0123456
6105324
0120006
無向圖生成森林A,B,D為關節(jié)點
其中弧邊(巳A)(F,A)為返回邊,其他為樹邊.
31
定義10(關節(jié)點(articulationpoints),重連通圖)
假設無向圖G=(V,E)為連通的.如果刪除其中的
一個頂點Vev以及所附屬的弧邊后不再連通,則稱
頂點。為圖G的關節(jié)點.如果圖G不存在關節(jié)點,
則稱其為重連通圖.
重連通圖的任意兩個頂點之間至少存在兩條(不同
的)路徑.深度優(yōu)先遍歷可以求出圖的關節(jié)點.
定理11假設連通無向圖G=(匕石)某次深度優(yōu)
先遍歷的生成森林為F.對于veVr定X
lowQu)=min<min{low^x):力是u孩子},?
Imin{pr(oj):(。,力)是返回邊))
則F的根頂點v為G的關節(jié)的的充要條件是。至少
有兩個孩子.其他頂點。為關節(jié)點的充要條件是存
在。的一個孩子頂點w使得low(w)>p/(u).
顯然low^就是。自身通過一個返回邊,或者其孩
子通過一個返回邊能夠到達的最高層次.定理的證明
32
略去.以上面的圖為例,頂點A為關節(jié)點,因為它
有兩個孩子;頂點B為關節(jié)點,因為B的孩子C,
而low(C)>pr(B);D為關節(jié)點,因為有其孩子頂
點G,Zow(G)>pr(D).
下面給出求連通圖的關節(jié)點的實現(xiàn).程序深度優(yōu)先遍
歷圖,在遍歷的過程中計算low數(shù)組,并記錄根結(jié)點
的孩子個數(shù).由此得出圖的關節(jié)點.在深度優(yōu)先遍歷
無向圖時,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即每一個弧邊都被遍
歷兩次.所以,當?shù)诙伪闅v同一個弧邊時,不能更
新low數(shù)組的值.為了判定返回邊是否被第二次訪問,
需要引入生成森林的中序編碼汨數(shù)組.對于樹邊,可
以利用堆棧上的信息判定其是否為第二次訪問.程序
中還考慮了自環(huán)邊和多重邊的情況.
template<classGraph>
booldfs_arti_pts(vector<bool>*a,Graph&g)
{
intconstn=g.V();
a->clear();
a->resize(n,false);
vector<int>pr(n,-1);
vector<int>ir(n,-1);
vector<int>low(n,numeric_limits<int>::max());
typedeftypenameGraph::Adj_arc_iteratorItr;
stack<pair<int,Itr>>s;
intpent=-1;
intient=-1;
intrts=0;
low[0]=pr[0]=++pcnt;
s.push(make_pair(0,g.adj.begin(0)));
for(;;)
{
while(s.top()?second!=g.adj_end(s.top().first))
{
intconstv=s.top().first;
intconstw=s.top().second->v2(v);
if(pr[w]<0)
{〃樹邊
if(v==0)++rts;
low[w]=pr[w]=++pcnt;
s.push(make_pair(w,g.adj_begin(w)));
}
else
33
if((ir[w]<0)&&(v!=w)){
pair<int,Itr>consttemp=s.top();
s.pop();//返回邊的第一次訪問
if(!s.empty()&&(w!=s.top().second->v2(v)))
low[v]=min(low[v],pr[w]);
s.push(temp);
}
++s.top().second;
}
1//~while
intconstchild=s.top().first;
ir[child]=++icnt;
s.pop();
if(s.empty())
break;
low[s.top().first]=
min(low[child],low[s.top().first]);
if(low[child]>=pr[s.top().first])
(*a)[s.topO.first]=true;
}//~for
(*a)[0]=rts>1;
for(rts=n;一一rts>=0;)
if(pr[rts]<0)
returnfalse;
returntrue;
1//~booldfs_arti_pts(...)
寬度優(yōu)先遍歷及其應用
不論是有向圖還是無向圖,都可以做所謂的寬度優(yōu)先
遍歷.從根頂點。出發(fā)寬度優(yōu)先遍歷可以描述為,
首先訪問。的還沒有被訪問的鄰接點,然后再訪問所
有這些鄰接點中沒有被訪問過的鄰接點.以此類推.
從。出發(fā)寬度優(yōu)先遍歷只能訪問到從??蛇_的頂點.
并不一定能夠訪問到所有的頂點.如果給定尋根序
列,則可以訪問到所有的頂點,并且對應得到寬度優(yōu)
先遍歷的生成森林.下圖是一個有向圖及其以尋根序
0(A),1(B),2(C),3(D),4(E),5(F)寬度度優(yōu)先
遍歷它所得到的生成森林.
有向圖生成森林
34
寬度優(yōu)先遍歷可以用隊列實現(xiàn).
template<typenameGraph>
voidbfs(Graphfeg,vector<int>const&roots)
{
intconstn=g.V();
vector<bool>visited(n,false);
queue<int>q;
for(inti=0;i<n;++i)
{
if(visited[roots[i]])
continue;
q.push(roots[i]);
do{
intconstv=q.front();
q-pop();
visited[v]=true;
visit(g,v);
typedeftypenameGraph::Out_arc_iteratorItr;
Itrfirst=g.out_begin(v);
Itrlast=g.out_end(v);
for(;first!=last;++first)
intconstw=first->head();
if(?visited[w])
q.push(w);
}
}while(?q.empty());
}
}
35
有向無圈圖
定義12(入度,出度,源點,匯點,s-t圖,有向無圈圖)
設G為有向圖,而v為其一個頂點.定義v的入度
為G中以v為弧尾的弧邊的個數(shù).定義v的出度
為G中以v為弧頭的弧邊的個數(shù).稱入度為零的頂
點為源點,出度為零的頂點為匯點.如果G中只有一
個源點,一個匯點,則稱其為s-t圖.如果G中不存
在圈,則稱其為有向無圈圖(DAG).
有向無圈圖至少有一個源點和一個匯點.諸如任務調(diào)
度等問題都可以歸結(jié)為有向無圈圖問題.
36
集合上的偏序
定義13稱集合X上的關系RCXxX為偏序,如
果
1.R是傳遞的.即如果(力,g)eR,(g,z)eR,
則(力,z)GR
2.R為反自反的.即eX,(力,力)0A
偏序關系通常用Y表示.(/,g)eR記為力Yg.偏
序關系一定是反對稱的.即1Y%gY力中最多只能
有一個成立.有向無圈圖可以誘導出頂點集合上的一
個偏序關系.
定理14假設G=(V,E)為有向無圈圖.對寸叫wG
『,定X。Y僅的充要條件是在G中存在自v到w的
路徑.則Y為V上的偏序.
37
定義15(拓撲序列,逆拓撲序列)有向無圈圖G=
(V,石)拓撲排序是指將頂點集合V重新排序為V=
{%),???,。九—1},使得對Vee石,3=tail(e),Vj=
head(e),有i<j.這時稱序列{比),…,。九為
圖G的拓撲序列.稱{。九一1,…,。o}為圖G的逆拓
撲序列.
拓撲排序與調(diào)度問題有關.將任務看成為圖的頂點.
任務與任務之間的次序關系看作為弧邊.例如大學生
選修的課程,有些課程之間存在次序關系.假設一個學
期只能選項一門課程.要選修完所有課程,則必需將
所有課程排序.下面的算法求DAG的拓撲排序.
while(g不是空圖)
1x求
7—g中入度為0的頂點v,
2x將
7—V以及從v出發(fā)的弧邊從g中刪除;
3X相H
71u
輸出的頂點序列就是圖g的拓撲排序.為了實現(xiàn)上面
的算法,需要計算圖的頂點的入度.如果圖用逆鄰接表
表小,則g.in_begin(v)與g.in_end(v))這兩個迭代子
38
之間的距離就是頂點V的入度.下面的程序只利用弧
邊迭代子.對圖的存儲沒有特別的要求.其復雜度仍
然為線性的.
template<classDAG>
voidin_degree(vector<int>*id,DAG&g)
{
id->clear();
id->resize(g.V(),0);
typedeftypenameDAG::Arc_iteratorItr;
Itrfirst=g.beginO;
Itrlast=g.end();
for(;first!=last;++first)
++(*id)[first->head()];
}
下面就是求有向無圈圖的拓撲排序算法的實現(xiàn).注意
算法并不是向上面所描述的那樣去刪除圖中的頂點和
弧邊,而是用一個數(shù)組來記錄頂點的入度.刪去頂點
和弧邊用更新頂點的入度數(shù)組來模擬.為了避免查找
的麻煩,還需要一個容器來存放所有入度為零的頂點.
它可以是向量,鏈表,堆棧或者隊列.下面的實現(xiàn)選擇
隊列.
template<classDAO
booltopologic_sort(vector<int>*ts,DAG&g)
{
typedeftypenameDAG::Out_arc_iteratorItr;
vector<int>id;
in_degree(&id,g);
queue<int>zeroes;
for(intu=id.size();-u>=0;)
if(id[u]==0)
zeroes.push(u);
ts->clear();
while(!zeroes.empty())
{
intv=zeroes.front();
zeroes.pop();
ts->push_back(v);
Itrfirst=g.out_begin(v);
Itrlast=g.out_end(v);
for(;first!=last;++first)
{
v=first->head();
if(-id[v]==0)
zeroes.push(v);
}
}
returnid.size()==ts->size();
}
39
AOE網(wǎng),關鍵路徑
在任務調(diào)度問題中,還可以將任務看做為圖的弧邊.
如果任務s4完成以后,任務九,?,,,”才能開
始,則在圖中添加一個頂點心即在圖中,頂點。代表
任務si,...,sk已經(jīng)完成,任務九,?…,”可以開始的
狀態(tài).每個弧邊可以帶有權(quán)值,權(quán)值的含義可以是完
成該任務所需的時間.稱這種以弧邊代表任務的帶權(quán)
的圖為AOE(AactivityOnEdge)網(wǎng).容易證明,
AOE網(wǎng)一定是有向無圈圖.
在AOE網(wǎng)中,頂點之間的加權(quán)最長路徑的長度有著
明顯的實際意義.它是從一個狀態(tài)到達另一個狀態(tài)所
需要的最少時間.從源點到匯點的加權(quán)最長路徑的長
度就是完成整個工程所需的最少時間.當人力物力充
沛,任務之間可以與任意程度的并行時,整個工程的確
可以在最少日寸間內(nèi)完成.
在考慮AOE網(wǎng)中的最長路徑時,可以假設圖中只有
一個源點,一個匯點.稱這樣的圖為s-t網(wǎng).如果原
圖中有多個源點,可以在源點之間添加權(quán)值為零的弧
40
邊使得其只剩下一個源點.同理,也可以在兩個匯點
之間添加權(quán)值為零的弧邊使得其只剩下一個匯點.以
下只考慮s-t圖.這樣的圖,從源點到其他頂點均可
達.任何一個頂點都可以到達匯點.
定義16(關鍵路徑)稱AOE網(wǎng)中從源點到匯點的
加權(quán)最長路徑為關鍵路徑.
注意關鍵路徑可以有多條.極端的情況下,所有從源
點到匯點的路徑都為關鍵路徑.所以要表示所有的關
鍵路徑,只能還是一個有向無圈圖.為了使得問題表
示簡單,可以求出所有在關鍵路徑上的頂點.這個問
題可以用下面幾個定義解決.
定義17(狀態(tài)的最早發(fā)生時間,最遲發(fā)生時間,工期)
設。為AOE網(wǎng)中的頂點,定義v的最早發(fā)生時間為
從源點到v的最長加權(quán)路徑的長度.記之為e(v).定
義源點的最早方生時間為零.即e(源點)=0.定義
工期為源點到匯點的加權(quán)最長路徑長度.即工期=
e(匯點).定義匯點的最遲發(fā)生時間為工期.即1(匯點)=
e(匯點).定義其他頂點v的最遲發(fā)生時間為Z(o)=
工期-d到匯點的最長加權(quán)路徑長度.
定理18AOE網(wǎng)中頂點v處在某個關鍵路徑上的
充要條件是e(v)=1(").
證明留給讀者.式。)可以按照圖的拓撲序列依次求
出.Z(。)可以按照圖的逆拓撲序以此求出.
求I⑺示意圖
如上左圖,以。為終點的弧邊有三個.所以源點到。的
路徑只能有三種情況,要么經(jīng)過Q,要么經(jīng)過b,要
么經(jīng)過C.而的拓撲排序應該在V之前.如
果e(a),e(b),e(c)已經(jīng)得到,則
e(a)+w(a,0),
e(v)=maxe(b)+w9,v)、
e(c)+w(c,o)
template<classDAO
voidcritical_path(vector<bool>*cp,DAG&g)
vector<int>to;
topologic_sort(&to,g);//to:g的拓撲序列
intconstn=g.V();
typedeftypenameDAG::Weight_typeWT;
vector<WT>e(n,Weight_traits<WT>::min());
e[0]=Weight_traits<WT>::zero();
for(inti=1;i<n;++i){
typedeftypenameDAG::In_arc_iteratorItr;
Itrfirst=g.in_begin(to[i]);
Itrlast=g.in_end(to[i]);
for(;first!=last;++first)
e[to[i]]=
max(e[to[i]],e[first->tail()]+first->weight());
}
vector<WT>1(n,Weight_traits<WT>::max());
1[n-1]=e[n-1];
for(inti=n-1;-i>=0;){
typedeftypenameDAG::Out_arc_iteratorItr;
Itrfirst=g.out_begin(to[i]);
Itrlast=g.out_end(to[i]);
for(;first!=last;++first)
=
min(l[to[i]],1[first->head()]-first->weight());
}
cp->resize(n);
for(inti=0;i<n;++i)
(*cp)[i]=e[i]==1[i];
}
41
最小代價生成樹
定義19(生成樹,最小代價生成樹)假設圖G=(V,E)
為連通圖.稱圖T=(V,A)為G的生成樹,如
果T為G的極小連通子圖.即AUE,T是連通
的并且對任何A的子集H,圖T=(V,H)不再連
通.
假設圖G的每一個弧邊均帶有權(quán)值.記W(G)=
£蚱石伙(6).其中?(e)為弧邊e的權(quán)值.稱G的某
個生成樹T為G的最小代價生成樹,如果W(T)=
min{W(S):S為G的生成樹}.如果T為G的最
小代價生成樹,記MST(G)=印(T).
所謂最小代價生成樹就是指權(quán)值之和最小的那個生成
樹.連通圖的生成樹一定是存在并且有限的.所以最
小代價生成樹一定是存在的.
43
定理20假設圖T=(V,A)為G=(V,E)的子圖,
則以下結(jié)論等價:
1.T是G的生成樹.
2T是連通的并且兇=凹―L
3.T是連通的并且T中沒有圈.
4.T是連通的并且刪除T中的任意一個弧邊,剩余
的圖不再連通.
5T是連通的,并且給T中添加一個弧邊,生成的
圖中就存在圈.
6.|川=|V|-1并且T中沒有圈.
44
定義21(分割)假設將V劃分為兩個互不相交的集
合之并:V=匕□生,相應的將弧邊集合劃分為三
個互不相交的集合E=Eo□Ei□石2?其中
石1={eeE:e的兩個頂點均屬于V1}
52—{eEE:e的兩個頂點均屬于V2}
EQ=E—(石1U石2)
稱EQ中的弧邊為跨越邊.稱
Gi=(%,Ei),G2=(正,石2)
為圖G的一個分割.
定義22(生成樹弧邊確定的分割)假設T為G=
(V,E)的生成樹,則刪除T中的任意一個弧邊,將T
劃分為兩個連通分量從而給出了頂點集合V
的一個劃分,V=匕□匕.其中Vi,V2分別為屬
于T1,T2的頂點.把這樣的分割稱之為由生成樹的一
個弧邊所確定的分割.
定義23(橋邊,非橋邊)假設圖G=(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C程序設計及醫(yī)學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蘭州理工大學《醫(yī)學實驗基本技術與設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集美大學《口腔人文醫(y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社會保障發(fā)展前沿》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世界建筑裝飾風格與流派》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學科課程教學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健康職業(yè)學院《工程造價及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原工學院《軟件質(zhì)量保證與測試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農(nóng)林大學暨陽學院《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表演基礎元素訓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建設項目施工現(xiàn)場春節(jié)放假期間的安全管理方案
- GB/T 19867.5-2008電阻焊焊接工藝規(guī)程
- 2023年市場部主管年終工作總結(jié)及明年工作計劃
- 國有資產(chǎn)出租出借審批表(學校事業(yè)單位臺賬記錄表)
- 30第七章-農(nóng)村社會治理課件
- 考研考博-英語-東北石油大學考試押題三合一+答案詳解1
- 出國學生英文成績單模板
- 植物細胞中氨基酸轉(zhuǎn)運蛋白的一些已知或未知的功能
- 山東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 三菱張力控制器LE-40MTA-E說明書
-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