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分析課件_第1頁
中考化學分析課件_第2頁
中考化學分析課件_第3頁
中考化學分析課件_第4頁
中考化學分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中考化學試卷分析與復習備考策略1第一部分分析中考試卷

探究出題規(guī)律2一、河南省中招化學試卷命題原則

命題堅持穩(wěn)中求進,進中出新的思想。“重視基礎、關注探究、聯(lián)系實際”是命題的基本思路,命題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導向性:命題結合我省初中化學教學實際,有利于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和要求(2011版課程標準),促進初中化學課程改革健康深入發(fā)展。即命題嚴格依據課標,兼顧不同版本教材(人教版、上教版、科學版)的學習內容。32018《說明與檢測》新增內容2011版《課程標準》內容能辨識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有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據特定的數(shù)據繪制溶解度曲線。能用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解釋用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釋知道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如腈綸)的鑒別方法用簡單的實驗方法區(qū)分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如腈綸)42018《說明與檢測》新增內容2011版《課程標準》內容知道“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調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減少這類污染的建議知道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知道農作物生長必需的化學元素農作物生長必需的化學元素,人體需要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了解某些元素(如鈣、鐵、鋅等)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富含這些物質的常見的食品收集有關……維生素與人體健康關系的資料,并了解富含這些物質的常見食品…………52、基礎性:命題注重基礎性,知識點的覆蓋面盡可能廣,同時要突出學科主干知識。注重以基礎知識為載體,在具體情景中考查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記憶性試題。杜絕偏題和怪題?!爸攸c知識重點考,重點知識年年考”。63、創(chuàng)新性:在保證基礎的前提下,考查的方式更加新穎多樣,如信息題、圖像題和推斷題等考查處理信息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突出學科特點,加強以實驗為核心的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試題體現(xiàn)選拔考試的要求,保證有一定的區(qū)分度(0.4左右)。74、時代性:命題的理念、題型、背景材料具有時代特色。注意從日常生活現(xiàn)象和事件中選擇素材(正面積極的),突出化學與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體現(xiàn)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進社會的基本理念,體現(xiàn)化學教育的人文價值。8二、2017年中考試卷回顧與分析(一)命題思想、理念與依據指導思想:考查初中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考查學生對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現(xiàn)象和分析解決生活、生產、社會中一些常見化學問題的能力。命題理念:

體現(xiàn)《課程標準》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命題依據: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的“課程內容”為基本依據,結合我省初中化學教學實際和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命題。9(二)試卷結構和考點分析:1、試題結構分析題型選擇填空簡答綜合應用合計題量1464125分值1416101050比例28%32%20%20%100%二、2017年中考試卷回顧與分析10

試卷滿分50分,四大題型不變,共25小題,題量比往年多了2道選擇題,閱讀量和計算量都比往年稍大,簡單題、中等題、較難題、難題的比例為24:15:6:5,基本符合5:3:1:1的要求。命題緊扣課標和教材,全面考查化學核心物質和主干知識:如物質變化、物質分類、物質的轉化與推斷、環(huán)境保護、營養(yǎng)素、實驗基本操作、化學反應微觀分析、溶液配制及溶解度曲線、金屬置換反應溶液成分的分析、粗鹽提純、氣體的制取和收集、反應前后溶液質量的變化、坐標圖形、化學工藝流程、實驗探究、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等。11鄭州各大題得分情況題型分值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選擇題14分10.150.73填空題16分9.870.62簡答題10分5.800.58綜合題10分5.520.5512題號涉及知識點分值1物質的變化12常見化學家及貢獻13六大營養(yǎng)素14物質的分類15硬水、軟水的鑒別16銨態(tài)氮肥的檢驗17實驗基本操作1題號

涉及知識點分值8原子結構示意圖19敞口溶液變質問題110坐標圖像題111質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112微觀圖示題113物質間轉化問題114計算(極值法,難)12、2017年中考選擇題知識點及分布13題號涉及知識點分值15空氣組成成分的含量(氧氣)地殼中的元素含量216離子符號、治療胃酸過多(小蘇打)217合成材料、金屬的銹蝕及保護318溶解度曲線、溶液稀釋計算319物質的推斷(鈣的化合物)320根據信息書寫化學方程式、溶液配制操作錯誤后果、差量法計算(難)32、2017年中考填空題知識點及分布14題號涉及知識點分值21中和反應、酸的性質222甲烷燃燒的方程式、固體加熱型裝置(畫圖)223金屬活動性順序反應前后溶液質量變化(難)324復分解反應判斷(難)粗鹽提純的反應和操作Na2CO3、NaOH混合溶液的檢驗32、2017年中考簡答題知識點及分布15題號涉及知識點分值25

二氧化碳(氧氣)的制取原理燃燒的條件物質燃燒消耗氧氣的計算(難)3CO還原Fe2O3的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裝置連接和裝置改進4化學方程式的計算32、2017年中考綜合應用題知識點及分布16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第四單元第五單元第六單元第七單元第八單元第九單元第十單元十一單元十二單元173、一級主題分值分布:一級主題分值比例科學探究8分16%物質構成的奧秘4分8%身邊的化學物質20分40%物質的化學變化16分32%化學與社會發(fā)展4分8%注意:五個一級主題互相均有滲透,表中僅

按照試題大致內容進行了分析,故分值

超過50分。二、2017年中考試卷回顧與分析18通過分析可知:“身邊的化學物質”(特別是金屬、酸、堿、鹽)依然是河南省中考化學的重點及核心。這一部分考點內容多,記憶量大,是中考考綱要求中的核心部分,最能夠考察學生初中階段對化學知識掌握的基本情況,如果將身邊化學物質相關物質的化學方程式也算上的話,其分值比例約為60%。另外“科學探究”往往體現(xiàn)在與具體物質相關的實驗探究上,他與身邊的化學物質密切相關,因此一定要重視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的分析,重視實驗的設計和評價(注意2017年新出現(xiàn)的微型實驗探究問題)。19(三)得分率較低的試題分析9.下列溶液在空氣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質量因發(fā)生化學反應而減小的是A.石灰水B.濃硫酸C.濃鹽酸D.燒堿溶液

本題審題很重要,首先要理解“溶液”二字的含義,其次要抓住“化學變化”這個關鍵點;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鈣沉淀,由于沉淀不屬于溶液,故溶液質量減小。很多考生就是沒有抓住上面兩個要點,錯答為C、D。二、2017年中考試卷回顧與分析2010.右圖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變化過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質量,則y可能表示A.氣體的體積B.沉淀的質量C.NaCl的質量D.混合溶液的pH

本題來源于《說明與檢測》上冊92題,考生主要是對將Na2CO3溶液滴加到CaCl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與各物質反應的先后順序、反應現(xiàn)象以及碳酸鈉溶液的性質分析不到位而出現(xiàn)失誤。2112.右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屬于置換反應B.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3D.氫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

本題來源于《說明與檢測》上冊綜合一16題和綜合二23題。主要考查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化合價變化、方程式書寫、物質間的質量比和相對分子質量計算。本題難度并不大,關鍵是教會學生解題方法:先根據各原子的示意圖寫出各物質的化學式,然后配平,再根據題意分析即可。2213.甲、乙、丙有如右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表示反應一步實現(xiàn),部分反應物和反應條件略去),下列各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2、COB.H2O2、O2、H2OC.CuO、Cu、Cu(NO3)2D.NaOH、NaCl、NaNO3

本題是2016年中考11題的延續(xù),在《說明與檢測》上冊98題也有體現(xiàn)。2313.甲、乙、丙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表示反應一步實現(xiàn),部分反應物和反應條件略去),下列各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2、COB.H2O2、O2、H2OC.CuO、Cu、Cu(NO3)2D.NaOH、NaCl、NaNO3(2016)X、Y、Z有如右圖所示的轉化(“→”表示反應一步實現(xiàn),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則符合要求的X、Y、Z依次為A.Cu、CuO、Cu(OH)2

B.C、CO、H2CO3C.CaO、Ca(OH)2、CaCO3

D.H2O2、H2、H2O

此題對學生要求較高。復習時要注意總結碳三角、氧三角、銅三角、鈣三角、酸堿鹽三角等等,同時要在學生背會方程式的基礎上,將各種物質的轉化聯(lián)系起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分析得出答案。另外本題還有一個技巧,就是在初中階段:看到NaNO3可以認為不與任何物質反應,看到NaCl只需要分析與硝酸銀反應的情況即可。2414.2.3g鐵和M的混合物與足量鹽酸反應,生成0.2g氫氣,則M可能是A.鎂 B.鋁 C.碳 D.鈉

本題來源于《說明與檢測》上冊“綜合測試七”的13題。有一定難度,需要先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再根據計算結果分析得出結論。可以在平時教會學生一些技巧或結論性的知識,如極值法、平均值法、相同質量的金屬遇酸反應時產生氫氣由多到少的順序等,考試時直接使用,否則在考試時化大量時間計算分值只有1分的選擇題很不劃算。2518.右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將t3℃時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飽和溶液降溫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體析出。則乙的溶解度曲線為__(填“X”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時的溫度為_____;t3℃時,將30g甲的飽和溶液稀釋為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質量為____g。

本題前兩空不難,考生主要失分在第三空。分析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對溶液稀釋類試題的做題方法并沒有真正掌握,而這類試題又是??碱},建議復習時要讓學生對溶解度的定義真正理解和辨析清楚,理解溶解度與溶液濃度的關系和相關計算。2619.A、B、C、D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右圖(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略去)。A是白色難溶固體,相對分子質量為100,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40%;C常作干燥劑;D屬于堿。則A的一種用途是______;B的化學式為_____;由C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本題是學生平時練習比較常見的物質間轉化,在11年、12年、14年和16年的中考題中都有體現(xiàn)。復習時對常見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用途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少考生混淆了碳酸鈣和氫氧化鈣用途,第二空有不少學生答成“水”,是忽視了“C→B”的轉化。建議加強氧化鈣、氫氧化鈣、碳酸鈣之間的轉化的練習。2720.電解食鹽水可得到燒堿、氯氣(Cl2)和一種可燃性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配制質量分數(shù)為5%的氯化鈉溶液,若量取水時俯視量筒刻度讀數(shù)(其他操作正確),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__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現(xiàn)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g,溶于水并加入過量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4.75g,則原混合物的含鈉元素的質量為_____g。

本題第一空在《說明與檢測》出現(xiàn)過,也是13年中考題15題的變形,但不少考生審題不嚴謹,書寫化學方程式時要么生成物不寫H2,要么反應物不寫H2O,還有不少學生把燒堿寫出Na2CO3。第二空問題不大。第三空是2017中考試卷得分率最低的,計算方法和分析如下:28現(xiàn)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g,溶于水并加入過量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4.75g,則原混合物的含鈉元素的質量為_____g?!窘馕觥坑捎贜aCl和NaBr溶液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AgCl和AgBr沉淀,反應前后氯元素和溴元素的質量總和不變,所以反應前后的質量差是鈉轉化為銀所致(即Na與Ag的質量差),設Na質量為a:Na~~Ag質量差23108108-23=85a4.75g-2.2g=2.55g解得:a=0.69g2923.在一定質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Zn,充分反應后,過濾,可以得到固體和溶液。(1)請寫出一個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向所得固體上滴加鹽酸,能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3)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與反應前溶液的質量相比,可能保持不變,為什么?

本題考生失分主要在(3)題,不少考生審題不清,沒有從“溶液質量不變”上去思考和回答,而是從質量守恒定律方面回答,還有的學生雖然想到了溶液質量不變,但是詞不達意,描述不到位導致回答跑偏失分。3024.為了除去粗鹽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雜質,需進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過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過濾;④加適量鹽酸;⑤蒸發(fā)、結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難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堿性](1)以上操作中所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共有_____個。(2)操作①、③、⑤要用到同一種玻璃儀器,該儀器在操作⑤中的作用是什么?(3)請設計實驗方案證明操作③所得溶液中含有NaOH(寫出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

本題考生失分主要在(1)、(3)題,其中⑴題一方面是學生對粗鹽提純中各步所加試劑的目的沒有真正掌握。另一方面對復分解反應的概念沒有完全理解,導致判斷失誤。(3)題應該是近年每年必考的內容,依然有不少考試出現(xiàn)失分,主要有①無視碳酸鈉的存在,直接滴加酚酞或加氯化鎂或硫酸銅等。②用加稀鹽酸無氣泡產生來證明不含氫氧化鈉。③錯選氫氧化鈣來除碳酸鈉。像這種必考的內容教師應提醒學生重視,并總結適用的答題模式讓學生理解記憶。3125.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微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①寫出一個雙球管中可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擠壓右滴管并微熱燃燒管,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由此可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③相同質量的磷、

鐵、鎂分別在氧氣

中完全燃燒,消耗

氧氣最多的是_____。①題考生失分不多,但也有個別程度學生考慮太多,把幾種物質放到一起寫化學方程式。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有:化學式錯誤、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誤寫寫成KMnO4分解產生O2;等。3225.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微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①寫出一個雙球管中可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擠壓右滴管并微熱燃燒管,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由此可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③相同質量的磷、

鐵、鎂分別在氧氣

中完全燃燒,消耗

氧氣最多的是_____。本題失分較少,主要是沒有理解題意,答成“燃燒需要加熱”或“燃燒需要氧氣”的不少;還有不少考生只答了“著火點”3個字或答成“燃點”,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規(guī)范用語。3325.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微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①寫出一個雙球管中可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擠壓右滴管并微熱燃燒管,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由此可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③相同質量的磷、

鐵、鎂分別在氧氣

中完全燃燒,消耗

氧氣最多的是_____。

又是計算題,本題得分率依然很低,一方面說明學生計算能力太差,另一方面也說明在復習時,可能沒有對有關問題展開分析講解(如2015年的14題,課本58頁5題),導致審題不清,回答錯誤。34(2)實驗室可利用下圖實驗裝置制取純凈、干燥的CO,然后用CO還原Fe2O3并檢驗氣體產物。已知CO發(fā)生裝置中的反應為H2C2O4H2O+CO2↑+CO↑①A裝置中能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②寫出B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要達到實驗目的,裝置中導管接口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為:一氧化碳發(fā)生裝置接__、__接__、__接__、__接__。④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還需對以上裝置進行改進,請簡述改進措施。本題中①的失誤較少,②中的失誤主要是學生記憶錯誤或者筆下誤,如反應條件不寫或寫成“加熱”、“△”,在“CO2”的后邊標“↑”等。35(2)實驗室可利用下圖實驗裝置制取純凈、干燥的CO,然后用CO還原Fe2O3并檢驗氣體產物。已知CO發(fā)生裝置中的反應為H2C2O4H2O+CO2↑+CO↑③要達到實驗目的,裝置中導管接口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為:一氧化碳發(fā)生裝置接__、__接__、__接__、__接__。④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還需對以上裝置進行改進,請簡述改進措施。③題來源于《說明與檢測》上冊綜合測試一的25題。對學生讀題、審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高。學生答題的錯誤太多而且太亂,主要體現(xiàn)在:a.接口重復使用;b.多答或少答接口;c.接口選擇錯誤,如“g-h-e…”等;d.答成裝置順序“DCBA”。復習時可以給學生明確:①濃硫酸通常是洗氣的最后一個裝置;②洗氣裝置一定只裝半瓶液體,導管要“長進短出”;③用萬能瓶類裝置收集氣體時,排水法瓶內一定裝滿水,導管要“短進長出”;排空氣法則密度比空氣大的“低進高出”,密度比空氣小的“高進低出”。36(2)實驗室可利用下圖實驗裝置制取純凈、干燥的CO,然后用CO還原Fe2O3并檢驗氣體產物。已知CO發(fā)生裝置中的反應為H2C2O4H2O+CO2↑+CO↑①A裝置中能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②寫出B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要達到實驗目的,裝置中導管接口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為:一氧化碳發(fā)生裝置接__、__接__、__接__、__接__。④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還需對以上裝置進行改進,請簡述改進措施。④題是常見題型,學生失誤不多。37(3)將30.9g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固體混合物裝入試管中,加熱制取氧氣,同時生成氯化鉀。待反應完全后,將試管冷卻,稱量,可以得到21.3g固體物質。請計算原固體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3)題不是難題,但有不少學生直接放棄不答,原因既有試卷閱讀量、計算量較大而導致做到本題時時間不夠,也有平時練習時多次錯誤而失去信心。一般來說綜合應用題的計算題難度都不大,因此老師在復習時最好講清楚每一步過程,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學生樹立信心,只要認真復習通常都能作出來。本題的主要失誤有:①將KClO3寫成KMnO4分解的化學方程式;②直接將30.9g或21.3g當成KClO3或KCl的質量,使計算出現(xiàn)錯誤;③不會利用差量法計算O2的質量;④計算能力太差導致計算錯誤。38(1)全面考查、重點突出四、命題特點分析(2)貼近生活、體現(xiàn)價值(3)重視實驗、注重探究(4)送分送到家、難題難到位(5)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新39

2017年我省中招試題仍保持了“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新”的原則,“穩(wěn)”主要體現(xiàn)試卷的題型結構和難度沒有出現(xiàn)大起大落;“變”主要體現(xiàn)在試題的靈活性更強,初高中聯(lián)系更緊密;“新”主要體現(xiàn)在試題的情境載體新、綜合形式新、對探究過程的考核形式新。同時,作為選拔性的考試,也呈現(xiàn)“送分送到家,難題難到位”的思路,基本保持了5:3:1:1的比例??傊?,2017年中招試卷覆蓋面廣,既注重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重視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計算能力的考查;既重視與生產、生活的聯(lián)系,又能充分體現(xiàn)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二、2017年中考試卷回顧與分析40第二部分

領悟趨勢和變化有的放矢抓備考41一、摸清套路,有的放矢

1、2008~2017中考高頻考點統(tǒng)計(3次以上)考點次數(shù)

考點次數(shù)酸堿鹽及相互反應

太多

化肥9書寫化學方程式

太多

基本實驗操作8物質的分類12

基本反應類型8水的知識10

金屬活動性順序7溶解度曲線10

金屬冶煉7質量守恒定律10

常見氣體制備7營養(yǎng)素(含微量元素)10

空氣污染物6物質變化(選擇題)9

化合價計算642一、摸清套路,有的放矢

1、2008~2017中考高頻考點統(tǒng)計(3次以上)考點次數(shù)

考點次數(shù)反應微觀示意圖6

化學式的意義4金屬腐蝕和保護6

原子結構示意圖4信息書寫化學方程式6

元素周期表4空氣的成分5

坐標圖像題4能源、燃燒與滅火5

實驗方案設計評價4分子、原子的性質5

有機材料3粗鹽提純5

氫氣(氫能源)3碳酸鈉、氫氧化鈉混合溶液的鑒別5

實驗現(xiàn)象描述343(2)來源于《說明與檢測》(1)來源于教材2、河南中考試卷試題來源分析442017年中考題與《說明與檢測》關系中考題說明與檢測第3題上冊64頁3題第5題上冊81頁5題第6題上冊11頁21題第7題上冊89頁8題第8題上冊49頁例2(1)第9題上冊14頁48題第10題上冊21頁92題452017年中考題與《說明與檢測》關系中考題說明與檢測第12題上冊66頁16題、下冊69頁12題第13題上冊8頁例8、74頁20題第14題上冊90頁13題第15題上冊78頁15題第16題上冊10頁16題C、22頁例3(1)第17題上冊39頁14題、下冊56頁16題第18題上冊27頁27題、66頁18題462017年中考題與《說明與檢測》關系中考題說明與檢測第20題上冊49頁例2(3)第21題(1)下冊87頁23題(2)第22題(1)下冊56頁15題第22題(2)下冊85頁20題第23題上冊30頁44題第24題(2)上冊50頁例3第24題(3)下冊95頁24題(3)第25題(2)上冊56頁9題⑸、62頁19題⑶、⑷第25題(3)上冊14頁40題47(2)來源于《說明與檢測》(1)來源于教材2、河南中考試卷試題來源分析(3)來源于河南省初中化學競賽試卷

2015年中考卷體現(xiàn)最為明顯48(15中考·5)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冰水共存物屬于純凈物B.硬水和軟水可用石蕊溶液來區(qū)分C.有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酸和堿的中和反應D.水電解時產生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15競賽·6)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液態(tài)水變成水蒸氣時,水分子變大B.過濾和加熱均能使硬水轉化為軟水C.蒸餾或用活性炭吸附均可使海水轉化為淡水D.電解水時負極和正極生成氣體的質量比為1:849(15中考·9)工業(yè)制鎂的方法為:將含碳酸鈣的貝殼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過濾;在氫氧化鎂中加入鹽酸,結晶;電解熔融的氯化鎂。該方法中的化學反應不包括【】A.化合反應B.置換反應C.分解反應D.復分解反應(15競賽·15)從海水(含氯化鎂)中提取鎂的步驟有:①將含碳酸鈣的貝殼制成石灰乳;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過濾、洗滌;③將沉淀物與鹽酸反應,結晶、過濾、干燥;④電解無水氯化鎂可得到金屬鎂。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此法的優(yōu)點之一是原料來源豐富B.步驟①、②、③的目的是從海水中提取MgCl2C.步驟④的反應有化合價升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D.以上反應中包含了全部的四種基本反應類型50(15中考·11)右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20℃時,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B.兩種物質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20~30℃之間C.40℃時,5gKCl加到10g水中可得33.3%溶液D.50℃時,10gKNO3加到20g水中,充分溶解后

再降溫到30℃,有KNO3固體析出51(15競賽·12)KCl與KNO3在不同溫度的溶解度數(shù)據如右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KNO3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B.兩物質溶解度相等的溫度在10-20℃之間C.在30℃時,5gKNO3加入到10g水中可得到

33.3%的KNO3溶液D.在50℃時,兩物質各10g分別加入20g水中,

充分溶解,只有KCl中有固體剩余52(15中考·11)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數(shù)為10的元素名稱為_________;氟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_______;等質量的

氧氣和氟氣中,所含原子數(shù)較少的是___________。(15競賽·25)右邊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這四種元素均位于第______周期;等質量的四種元素中所含原子個數(shù)由多到

少的順序是___________;

硅與碳位于同一主族,同

族元素相似,則二氧化硅與燒堿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53(15中考·22⑵)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固體混合物可制取氨氣。②氨氣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

則右圖實驗可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15競賽·31⑴)氨氣(NH3)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氣體,氨水呈堿性。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和熟石灰混合加熱制取氨氣,同時還生成

氯化鈣和水。請用化學方程式表

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反應原

理,并描述右邊圖1中可觀察到

的現(xiàn)象。54(2)來源于《說明與檢測》(1)來源于教材(4)來源于河南省試卷的傳承和發(fā)展2、河南中考試卷試題來源分析(3)來源于河南省初中化學競賽試卷551、有關物質性質和變化的試題

(2017年)下列制作過程中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糧食釀酒 B.石油分餾

C.鐵水鑄鍋 D.麥磨成面(2016年)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銅用于制作電線B.金剛石用于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562、有關水的知識

(2017年)能用于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的方法是A.聞氣味B.觀察顏色C.加肥皂水D.加食鹽水(2016年)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水和冰塊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發(fā)和水通電分解都屬于物理變化C.硬水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D.水沸騰時可沖起壺蓋,說明溫度升高分子會變大

(2015年)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屬于純凈物

B.硬水和軟水可用石蕊溶液來區(qū)分

C.有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D.水電解時產生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573、有關物質分類的試題

(2017)下列各組物質按混合物、單質順序排列的是A.海水、干冰 B.冰水、水銀 C.食醋、黃銅 D.煤、金剛石

(2017)“共享單車”(自行車)的構件有:橡膠輪胎、鐵車架、塑料把手、不銹鋼鋼圈等。其制作材料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橡膠和_________;(2016)下列物品廢棄后可能會帶來“白色污染”的是A.塑料袋B.報紙C.玻璃瓶D.鋁質制飲料罐(2016)下列化肥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A.CO(NH2)2B.KNO3C.K2SO4D.Ca3(PO4)258(2015)分類法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生石灰、燒堿、濃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劑B.鐵、鋅、碘元素都屬于人體必需微量元素C.CH4、C2H5OH、CH3COOH都屬于有機物D.KNO3、CO(NH2)2、NH4H2PO4都屬于復合肥

(2015)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屬于合金的是A.塑料袋B.玻璃杯C.不銹鋼鍋D.滌綸風衣594、基本實驗操作的判斷(2016)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2017)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60(2015)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615、有關營養(yǎng)素、微量元素的試題(2017年)“河南味道”名聲遠播。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維生素的是A.原陽大米 B.葉縣巖鹽 C.西峽獼猴桃 D.道口燒雞(2016年)河南燴面營養(yǎng)美味,下列用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質的是A.羊肉B.青菜C.小麥粉D.花生油

【技巧】

河南中考通常只考查糖類、蛋白質和維生素三類營養(yǎng)素,只需記?。?/p>

主食(米、面、淀粉等)富含糖類;

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質;

水果、蔬菜、魚肝油等富含維生素即可。62(2017)右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將t3℃時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飽和溶液降溫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體析出。則

乙的溶解度曲線為(填“X”或

“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時的溫度為_______;t3℃時,將

30g甲的飽和溶液稀釋為質量分

數(shù)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質量

為________g。6、溶解度曲線圖的應用63(2016)右圖是物質甲、乙的溶

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t1℃時,乙的溶解度大于甲

的溶解度B.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

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C.降低溫度能使接近飽和的甲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篋.t3℃時,75g甲的飽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以得到質量分數(shù)為25%的溶液647、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推理(2017)2.3g鐵和M的混合物與足量鹽酸反應,生成0.2g氫氣,則M可能是A.鎂 B.鋁 C.碳 D.鈉(2016)相同質量的鎂鋁鋅分別與相同質量20%的鹽酸充分反應,產生氫氣質量(直接用各金屬表示)大小關系有以下幾種猜測: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合理的個數(shù)為A.5個B.4個C.3個D.2個65(2015)現(xiàn)有10.6g碳酸鈉和8.4g碳酸氫鈉,分別與過量鹽酸反應,其中A.碳酸鈉消耗的氯化氫多

B.碳酸鈉生成的二氧化碳多C.碳酸氫鈉消耗的氯化氫多

D.碳酸氫鈉生成的二氧化碳多668、空氣成分中的氮氣(送分題)

(2016)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約為78%的氣體是___

(2017)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約為21%的氣體是___;679、有關燃燒與滅火類(2015)消防隊員常用高壓水槍滅火,其滅火的原理是_____;氫氣作燃料的優(yōu)點是_____.(2016)煤在空氣中燃燒需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燈帽蓋滅酒精燈的滅火原理是_____;(2017)擠壓右滴管并微熱燃燒管,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由此可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6810、根據微觀示意圖書寫化學方程式(2017)右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屬于置換反應B.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3D.氫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

(2016)右圖是某反應的

微觀示意圖,其化學方程

式為_______;

(2015)右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的單質為_____;該反應前后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的元素為_______;生成物的質量比為_______。6911、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去除

本考點??疾椴僮黜樞蚝图尤肽吃噭┑哪康?,是學生容易丟分的較難點,但是只要讓記住:

①加BaCl2要在加Na2CO3之前;

②加NaOH要在在過濾前;

③過濾后再加稀鹽酸;

④濾渣有四種沉淀,濾液有三種溶質;⑤加Na2CO3是為了除去CaCl2和BaCl2;

⑥加鹽酸是為了除去NaOH和Na2CO3;⑦加鹽酸調節(jié)pH時即使鹽酸稍過量,蒸發(fā)結晶

后的氯化鈉固體中也不會有雜質。

通常都能得分。70(2017)為了除去粗鹽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雜質,需進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過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過濾;④加適量鹽酸;⑤蒸發(fā)、結晶。(1)以上操作中所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共有____個。(2)操作①、③、⑤要用到同一種玻璃儀器,該儀器在操作⑤中的作用是什么?

(2016)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雜質的操作有:①加過量的NaOH溶液;②加過量的BaCl2溶液;③過濾;④加適量的鹽酸;⑤加過量的Na2CO3溶液。(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順序為_________(數(shù)字序號不能重復使用)。71(2015)除去粗鹽水中CaCl2和Na2SO4雜質的操作有:①加過量BaCl2溶液;②過濾;③加過量Na2CO3溶液;④蒸發(fā)結晶;⑤加適量鹽酸。下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A.③①②⑤④B.①⑤③②④C.①③⑤④②D.①③②⑤④7212、框圖推斷題

(2017)甲、乙、丙有如右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表示反應一步實現(xiàn),部分反應物和反應條件略去),下列各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2、COB.H2O2、O2、H2OC.CuO、Cu、Cu(NO3)2D.NaOH、NaCl、NaNO3(2016)X、Y、Z有如右圖所示的轉化(“→”表示反應一步實現(xiàn),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

則符合要求的X、Y、Z依次為A.Cu、CuO、Cu(OH)2

B.C、CO、H2CO3C.CaO、Ca(OH)2、CaCO3

D.H2O2、H2、H2O73

(2017)A、B、C、D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右圖(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略

去)。A是白色難溶固體,相對分子質

量為100,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40%;

C常作干燥劑;D屬于堿。則A的一種用

途是______;B的化學式為_____;由C

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2015)A、B、C、D分別為氧化鐵、鹽酸、氫氧化鈣、碳酸鈣中的一種,它們之間的反

應或轉化關系如右圖(部分物質和反

應條件已略去)。則化學方程式:①

為____;②為____。A在生產或生活

中的一種用途是____。7413、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結構示意圖(2017)下圖為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鈉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11

B.圖中n的值為10C.鈉在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D.鈉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2016)右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

對原子質量為____;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______(填“最左邊”、“中間”或“最右邊”)。(2015)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

部分。原子序數(shù)為10的元素名

稱為________;氟原子的核外

電子數(shù)為________;等質量的氧氣和氟氣中,所含原子數(shù)較少的是________。7514、氣體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分析

本類試題是河南中招考查的必考內容,常結合氧氣或二氧化碳的制取,考查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檢驗、驗滿、干燥、收集等。主要涉及實驗反應原理、制取裝置的選擇、裝置的設計評價、裝置原理的闡述、氣體的驗滿和檢驗、裝置的連接順序等。近年逐漸拓展到學生沒有學過的氣體如氨氣、氯氣、氯化氫等,2017年首次出現(xiàn)畫裝置圖的試題。76(2017)實驗室可利用下圖實驗裝置制取純凈干燥的CO,然后用CO還原Fe2O3并檢驗氣體產物。已知CO發(fā)生裝置中的反應為:H2C2O4H2O+CO2↑+CO↑

①A裝置中能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②寫出B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要達到實驗目的,裝置中導管接口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為:一氧化碳發(fā)生裝置接___、___接___、___接___、___接___。④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還需對以上裝置進行改進,請簡述改進措施。77(2016)以下是有關氨氣(NH3)性質的趣味實驗。(1)右圖圓底燒瓶中充滿氨氣,當擠

壓膠頭滴管并打開彈簧夾時,燒杯中的水進入燒瓶,形成“紅色噴泉”。推測氨氣具有哪些性質?(2)氨氣與酸反應可生成銨鹽。將分別蘸有濃氨水和濃鹽酸的玻璃棒接近

(不接觸),就有大量白煙產生。請解

釋白煙產生的原因。(2015)②氨氣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堿

性。則右圖實驗可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2015)③氨氣與酸反應生成銨鹽。將蘸有濃鹽

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滿氨氣的瓶口時,有大量白煙產生,改用濃硫酸時無此現(xiàn)象。解釋白煙產生的原因7815、書寫化學方程式河南近5年考查兩次以上的化學方程式①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4次)

②分解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制取氧氣(4次)

③氧化鐵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3次)

④鐵的冶煉(3次)

⑤CO2與氫氧化鈣反應(3次)

⑥硝酸銀與金屬(鐵、銅、鋅)反應(3次)

⑦硫酸銅(或硝酸銅)與鐵(或鋅)反應(3次)79⑧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3次)

⑨碳酸鈉與氯化鈣(或氯化鋇)反應(2次)⑩中和反應(3次)

?氫前金屬與酸反應(2次)?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2次)

?甲烷燃燒(3次)

?根據試題信息書寫化學方程式(每年必考)8016、有關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試題(2017)在一定質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Zn,充分反應后,過濾,可以得到固體和溶液。(1)請寫出一個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向所得固體上滴加鹽酸,能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3)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與反應前溶液的質量相比,可能保持不變,為什么?81(2015年)探究實驗:分別將不同量的鋅粉加入到一定量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以下是不同情況下對固體或濾液成分的探究。82(2015年)探究實驗:分別將不同量的鋅粉加入到一定量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以下是不同情況下對固體或濾液成分的探究。技巧:⑴排順序析反應:

Mg2+

ZnCu2+Ag+83(2016)為減少污染并變廢為寶,某化學小組在實驗室探究工業(yè)廢水的綜合利用,設計了以下流程圖并完成了回收銅和硫酸鋅的實驗。(1)X的成分為_________;操作Ⅰ需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________。(2)加入B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3)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84(2014)為探究工業(yè)廢水的綜合利用,某化學小組在實驗室中完成了以下實驗。①X為

;乙與硝酸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操作Ⅰ和操作Ⅱ中都要用到一種玻璃儀器,該儀器在操作Ⅱ中的作用是什么?8517、氫氧化鈉、碳酸鈉混合

(或NaOH變質)溶液的鑒別凡是檢驗溶液(或固體)中是否含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可按照下列方法分析回答:取少量待測溶液(或取固體溶于水)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有(無)白色沉淀生成,則溶質中含(不含)Na2CO3;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色(或不變色),則溶質中含(不含)NaOH。86(2017)為了除去粗鹽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雜質,需進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過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過濾;④加適量鹽酸;⑤蒸發(fā)、結晶。(3)設計實驗方案證明……溶液中含有NaOH。取少量待測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證明溶質中還含有NaOH。(2015)已知: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實驗室敞口放置的過氧化鈉已部分變質,取少量該樣品于試管中,加足量水……如何檢驗該水溶液中含有的氫氧化鈉?87(2016)下圖裝置可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并檢驗生成的氣體產物。實驗結束后,若要確定A

裝置的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請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

簡要寫出實驗步驟、現(xiàn)象

和結論。CO和CO2取少量待測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溶質中含有Na2CO3;靜置,向上層清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色,則溶質中還含有NaOH。88二、2018年命題預測和分析題型題量分值占試卷分值比例選擇題141428%填空題61632%簡答題41020%綜合應用題11020%1.試題題型和分值:簡答題中21→24題的分值分別為:

2分、2分、3分、3分892、

命題難度近5年河南中考化學試卷難度系數(shù)(難度系數(shù)越大,表明試題越容易)基本上控制在0.6左右,由于2016年鄭州市中考化學難度系數(shù)為0.61,而2017年鄭州市中考化學難度系數(shù)為0.63,稍稍偏高,故個人認為2018年會稍微增加難度。903、命題預測

仍將以“身邊的化學物質”為主要內容;化學反應方程式和質量守恒定律占有一定比例;適當加大對“科學探究”的考查,更加突出化學實驗的考查,注重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注重學生的參與和實驗問題解決的綜合過程;重視考查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