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用念珠的方法_第1頁
持用念珠的方法_第2頁
持用念珠的方法_第3頁
持用念珠的方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持用念珠的方法

"念珠",有人叫:"數(shù)珠"也有人叫"佛珠",因為它是念佛菩薩圣號或持咒時,用以計數(shù)和束心的工具(有兩三種外道,他們也仿效佛教在使用念珠。)念珠,梵名叫做"缽塞莫"。經云:"佛告(毗琉璃)王言:大王若欲滅煩惱報障者,當慣(串)木株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常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掐)一株子(今日"念珠"也),如果漸次度(掐)木株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謅曲者,得生三焰天(中略)若能滿一百萬遍者,常得斷百八結業(yè),而得無上之勝果,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涅槃。"

(念佛或持咒為什么要數(shù)念珠)?

(1)可以收攝心意,使不馳。

(2)有些修持的行人,希望能持念某一最高數(shù)目,因而以之為計數(shù)工具。

(二)念珠長短的意義

念珠的粒數(shù),按藏經的記載:最上品的念珠是一千零八十粒(這種念珠,因太長,僅為極少數(shù)高僧大德或潛修者使用,以及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者外,極少人使用),上品一百零八粒(密宗行者為一百一十粒);中品五十四粒;下品二十七粒。另有四十二粒、二十一粒、十四粒及凈宗的三十六粒、禪宗的十八粒等共九種。它的粒數(shù)各有其含義:如一千零八十粒的,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一百零八個數(shù),而成為一千零八十粒。一百零八粒的,是表示單純的一百零八種煩惱;或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或一百零八種無量三昧;或本有的五十四位與修證(由修行而得者)的五十四位。(一百零八數(shù)所代表的含義很多,不贅)。五十四粒的,是表示修生(即由精修行持而得的一種境界,與修證同)之五十四粒。四十二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也。二十七粒的是表聲聞之二十七賢圣。二十一粒的是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生之十地及佛果。十四粒的,是表示《仁王經》所說的十四忍(三賢、十圣加正覺)。其余三十六、十八等粒數(shù)的,有的是為攜帶方便,使一百零八數(shù)三分之或六分之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通變化,別無其他深義。

(三)佛經中所說念珠之功德

念珠有其功德,好的念珠,功德可以增加很多倍,不好的念珠,念一倍就是一倍。根據《數(shù)珠功德經》的記載是這樣的:

鐵者:五倍。

赤銅者:十倍。

真珠珊瑚者:百倍。

木株子者:(又名"無患子",可能桃李之核。因其有避邪之功用故也)千倍。

蓮子者:萬倍。

帝釋青子者:百萬倍。(此物不明)。

菩提子者:無數(shù)倍。

《攝真實經》中,則分念珠之功德為:

香木者:一分

鍮石(黃銅)、銅鐵者:三分。

水精、真珠者:一分。

蓮子,金剛子者:二分。

諸寶及菩提子者:無數(shù)分。

另外,如《瑜伽念誦經》、《守護國界經》、《蘇悉地經》及《陀羅尼集經》等,對念珠之功德,均有記載??偠灾f都是以菩提子的功德最殊勝和最大,這是佛教中,無論出家在家,凡與佛有緣而喜修佛法者,都喜歡使用菩提子念珠的原因。

但密宗修法或持咒,則有視法而用之說,唯鳳眼菩提子念珠可以通用、但其他念珠,經加持后,也有以一當很多倍的功能。

所以,修持佛法。同道們,如要使用念珠(因念珠還有避邪、煞--引用外道名詞--的功用。)最好還是用菩提子,既可增加功德,又可助長道業(yè)也。

(四)執(zhí)持念珠的方法

拿念珠的方法是:將念珠展開,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時,從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Y〉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輪到母珠時,即刻由左向內轉過頭來,再從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萬不要跨越或直掐而過母珠。經云:"不應越母珠,驀過越法罪"。"因繩線表觀音,母珠表彌陀也"。

另外,有些經典中,對于掐珠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記載。

《攝真實經》中對執(zhí)持念珠的方法是這樣:

佛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