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8)()-1_第1頁
2023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8)()-1_第2頁
2023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8)()-1_第3頁
2023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8)()-1_第4頁
2023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8)()-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3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8)()2023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7分)

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英國心理學家布洛推演了一條原則,叫作“心理的距離”。什么叫“心理的距離”呢?比如說海上的霧,乘船的人在海上遇到大霧,是一件不暢快的事,乘客喧嚷,人們心焦氣悶。但換一個觀點來看,海霧卻是一種絕美的景致,你姑且聚精會神去欣賞,這不是一種極愉快的經(jīng)驗嗎?這兩種經(jīng)驗完全起于觀點的不同。在前一種經(jīng)驗中,海霧和你關(guān)系密切,距離過于接近,所以你不能用“處之泰然”的態(tài)度去欣賞它。在后一種經(jīng)驗中,你把海霧擺在實用世界以外去看,使它和你的實際生活中間存在一種適當?shù)摹熬嚯x”,此時,你能用客觀的態(tài)度去欣賞它。這就是美感的態(tài)度。

藝術(shù)是最切身的,是不能脫離情感的。就超脫目前實用的效果說,科學家也和藝術(shù)家一樣能保持“距離”,但兩者的“超脫”是不相同的。科學是一種最不切身的(就是說最重客觀的)活動,藝術(shù)卻是一種最切身的(也就是說最重主觀的)活動。之前我說過,觀賞美的形象時需“失落自我”,何以現(xiàn)在又說藝術(shù)是最“切身的”活動呢?這兩句話不但不沖突,而且歸根到底還只是一句話,藝術(shù)不能脫離情感。情感是“切身的”,在美感經(jīng)驗中,情感專注在物的形象上面,所以我忘其為我。

藝術(shù)能超脫實用目的,卻不能超脫經(jīng)驗。藝術(shù)是最切身的,是要能表現(xiàn)情感的,所以觀賞者對于所觀賞的作品不能不了解。如果他完全不了解,便無從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便無從欣賞。了解是以已知經(jīng)驗來詮釋目前事實,如果對于某種事物完全沒有經(jīng)驗,便不能完全了解它。反過來說,我們愈能拿自己的經(jīng)驗來驗證作品,也就愈能了解它,欣賞它。我們每讀到好詩文時,就驚訝“先得我心”,覺得非??煳俊OED雕刻家造神像時,還是以凡人為模型。但丁描寫地獄,也還是拿我們的世界做藍本。凡是藝術(shù)作品都是舊材料的新綜合,惟其是舊材料,所以旁人可以了解;惟其是新綜合,所以見出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造,和實用世界有距離。比如“吹皺一池春水”一句詞所用的字都是人人所認識的,“皺”和“春水”的景象也是人所常見的,不過把這六個字綜合在一起卻是馮延巳的新創(chuàng)。藝術(shù)家盡管自己不落到人情世故的圈套里,可是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大藝術(shù)家不了解人情世故;藝術(shù)盡管和實用世界隔著一種距離,可是從來也沒有一個真正的藝術(shù)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

如果“距離”消失,欣賞者就由審美的態(tài)度回到實用的態(tài)度了。欣賞者對于所欣賞事物的態(tài)度通常分為“旁觀者”和“分享者”兩類,“旁觀者”置身局外,“分享者”設(shè)身局中,分享者往往容易失去我和物中應(yīng)有的距離。一個旁觀者看見演曹操的戲,看到曹操的那副老奸巨猾的樣子,不覺義憤填膺,提起刀就要走上臺去砍那位扮演曹操的演員。一般演戲者,扮演到使觀眾忘其為戲時,技藝已算到家了,但是觀眾在忘其為戲時便已失去美感的態(tài)度,像上文用刀砍扮演曹操的演員是由美感的世界回到實用的世界去了。看戲到興酣之際鼓掌叫好,一方面雖是表示能欣賞,同時卻也已離開欣賞的態(tài)度而回到實用的態(tài)度。這都是“距離”的消失。

照這樣看,在美感經(jīng)驗中,我們一方面要從實際生活中跳出來,一方面又不能脫離實際生活;一方面要忘我,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經(jīng)驗來印證作品,這不顯然是一種矛盾嗎?事實上確有這種矛盾,就是布洛所說的“距離的矛盾”。創(chuàng)造和欣賞的成功與否,就看能否把“距離的矛盾”安排妥當,保持“適當距離”?!熬嚯x”太遠了,結(jié)果是不可了解;“距離”太近了,結(jié)果又不免讓實用的動機壓倒審美感受,“不即不離”是藝術(shù)的一個最好的理想。

(摘選自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心理的距離》)

材料二:

在近代文藝運動中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爭執(zhí)也頗激烈。寫實主義偏重模仿自然,要在實際生活之中尋找材料,用客觀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它最忌諱摻雜主觀的情感和想象。理想主義認為藝術(shù)和自然是相對的;它是人為的,創(chuàng)造的,雖拿自然做材料,卻須憑主觀情感和想象加以選擇配合;藝術(shù)要把自然加以理想化,不能像照相那樣呆板。我們既然明白“距離”的原則,那么這兩派的爭執(zhí)也就不難解決了。藝術(shù)是一種精神活動,要拿人的力量來彌補自然的缺陷,要替人生鑿出一個避風息涼的處所。它和實際人生應(yīng)該有一種“距離”。主觀的經(jīng)驗須經(jīng)過客觀化而成意象,才可表現(xiàn)為藝術(shù)。至于經(jīng)驗的選擇也不免有意地或無意地受情感和想象的支配。所以嚴格地說,凡是藝術(shù)都帶有幾分理想性,都必是反對極端的寫實主義的。極端的寫實主義在理論上很難成立。寫實者也還是人而不是相機,既然是人就無法把情感和想象完全丟開。所以寫實主義不免帶有若干理想主義。一般寫實派的弊病在把“距離”擺的太近,甚至完全失去“距離”。理想派的弊病則在“距離”太過,純?nèi)卫硐攵暌暚F(xiàn)實,結(jié)果往往不是空疏,就是荒渺無稽,使人無法了解,所以不能引起興趣,打動情感。我之前說過,凡是藝術(shù)都要帶有若干理想性,都是反對寫實主義的。這并非說現(xiàn)實世界的東西絕對不能拿來做藝術(shù)的材料。現(xiàn)實世界的事物雖然和實用關(guān)聯(lián)太密,“距離”太近,但是經(jīng)過藝術(shù)家的剪裁,它也可以落到適宜的“距離”上面。

(摘編自朱光潛《談美》)

(1)下列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美感體驗達到忘其為我的境界時,藝術(shù)家便處于無情感參與的“失落自我”的情形中。

B.只要藝術(shù)作品所描繪的生活情景與我們的生活經(jīng)歷相貼近,就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C.讀者要欣賞一部作品,并且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是必須建立在他對該作品了解的基礎(chǔ)之上的。

D.正是因為極端的寫實主義像相機那樣呆板,所以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丟開了情感和想象。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大霧”的例子呈現(xiàn)出的兩類不同的觀點和態(tài)度,體現(xiàn)了“心理的距離”的特點。

B.心理距離的遠近極其重要,如果心理距離太近,會導致審美情感過重,實用性過強。

C.文章例舉希臘雕刻家以凡人作為模型造神像的事例意在證明藝術(shù)是不能超脫經(jīng)驗的。

D.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雖然都取材于生活,但是在是否摻雜主觀的情感和想象上卻針鋒相對。

(3)結(jié)合材料,下列現(xiàn)象符合審美體驗中“不即不離”的一項是

A.把一條街看做指路標,把一座房子看做私家住宅。

B.演員在臺上,舉起胳膊置于胸前,身體前傾,帶有舞蹈性的動作給觀眾以激情昂揚之感。

C.在自己歡喜時,感覺大地山河都在揚眉帶笑;自己悲傷時,感覺風云花鳥都在嘆氣凝愁。

D.英國老太太看到《哈姆雷特》一劇的最后一幕,看到王子與惡人決斗時,情不自禁地大叫起來:那劍是有毒的!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中國畫壇素有“豬不入畫”之說,而畫家韓美林以變形的手法畫的“五福齊聚”圖得到了觀眾的好評,被選定為豬年特種郵票。畫中大小五豬憨態(tài)可掬,其樂融融,寄托合家團圓、五福臨門的美好祝福,同時還洋溢著畫家的天真和童趣。請結(jié)合材料中“適當距離”的觀點談?wù)勀銓Α拔甯}R聚”圖的認識。

一、(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風中有聲(節(jié)選)

秦羽墨

我來自湘南。具體哪座山或哪個村并不重要,湘南的山都很乏味,每座山里的生活都差不多,有著相似的寧靜與落寞。湘南的村莊也很貧窮,走到哪里都有赤腳的孩子。在湘南,不住夠三五十年,你就不能真正理解一個地方,十里路,五種方言,交流的困難圍繞著我們的一生,早先的年代,山里人一輩子只進幾次城。在這里,大概只有風是自由的。

住在大山里的人喜歡大聲說話,人們總擔心風會把話吹散,就像吹斷一截截枯枝,七零八落,最終不知散落何方。那些被風吹散的話,若是被誰撿起,再傳到耳邊時就會變得妖嬈、豐茂,進而面目全非,連它的主人都覺得陌生,它已經(jīng)成了另一番樣子——流言。當你遭遇流言,才明白平常大家扯開嗓子說話的用意,聲音小了,話傳過來時可能就只剩下風。

群山錯落的湘南,風在山谷中輾轉(zhuǎn)奔波,像一個迷失道路的人。你不知道它最終走向何處。風刮過山谷,穿過田野,踩著莊稼吹來的時候,它已不僅僅是風,只有在山里生活得足夠久的人,才能聽懂其中秘密。雞叫,馬鳴,更有無數(shù)陳年舊事,聽得懂風的人,才能懂得這個村莊的前生后世。那些來自先人的忠告,盡管先人已死去多年,可他的話一直在風中飄蕩,有一天,你有幸聽到了,就將它傳遞下去,那將是整個家族的福氣……

有些風吹進村莊后,會在村里待很久,今天在你家屋檐蹲一晚,明天在他家墻根停半天,當它離開時,會將自己聽到的秘密散落到村莊的各個角落。于是,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多年之后大白于天下——有些誤會和冤仇得以化解,而有些原本不存在的裂痕也會因此產(chǎn)生,對此,當事人只能打掉牙和血吞,生氣毫無用處,你總不能去責備一陣風。那些風中細語,除了人事,還夾雜別的內(nèi)容。比方說,幾天后雨會不會來,將下多大;村口的貓頭鷹是在數(shù)誰的眉毛,它每叫一聲,那人的眉毛就少一根,等它叫足了時間,眉毛數(shù)完之后,那人也就要死了。當你聽到這些,一定要告訴那個人,告訴他用口水涂抹眉毛,使貓頭鷹無法數(shù)清。風起于青萍之末,每一場都是有目的的,風的語言只說給佇立在風中的人聽。

我喜歡站在高處聽那些南來北往的風,聽風中傳來的消息。我聽懂過其中很多話,可從未對人提起。村里人都說我笨,從小就是呆瓜木頭,因為我三歲不會說話,四歲還想吃奶,第一次看到汽車就要跟它賽跑,結(jié)果,摔斷了一條腿,可我卻能聽見風中的聲音。既然他們一致認為我笨,我就笨給他們看,就算聽見什么消息也不告訴他們,讓他們栽跟頭、出亂子,然后躲在一邊偷著樂。我越樂,他們就越以為我是傻瓜,他們不理解我,就像不理解一場風。不過,風中飄來的最多的是山歌。因為貧窮,山里人都愛唱山歌,以此排遣內(nèi)心的苦悶,打發(fā)時間,其中,唱得最多、唱得最好的要數(shù)英琪。

我們村的人文化程度不高,有高中文憑的人寥寥可數(shù),因此人們竟然將山歌唱得好壞作為評判一個人知識水平高低的根據(jù)。村里要辦小學,上面派下來的老師不夠,就推舉英琪當民辦老師。按照規(guī)定,如果民辦老師當?shù)煤?,夠了年頭,就可以轉(zhuǎn)正。英琪跟父親一樣,是從部隊回來的,同時,也跟父親一樣,因為家庭成分不好,轉(zhuǎn)業(yè)沒能安排工作。父親在部隊的職位比他高,還當過通訊員,經(jīng)常寫文章上報,他比英琪更適合當老師??筛赣H脾氣大,周圍村子人人知道這一點,孩子們怕他,況且他也不愛唱山歌,名頭不夠響亮。不過,這都不是原因,如果父親真想當老師,誰都得靠邊站。父親是因為在部隊沒提成干,被迫回來的,他賭著氣,骨子里看不上小學老師這樣的職業(yè)。因為這樣,英琪成了民辦老師的不二人選。

大約因為山歌唱太多,英琪講課,調(diào)子婉轉(zhuǎn),高低錯落有致,還拖著長長的尾音,加上他在黑板上寫字時,喜歡隨著節(jié)奏手舞足蹈,像在唱戲,有人在背后喊他“娘娘腔”。不過,我們喜歡這個老師,山里很少有人說話像他那么斯文的,他幾乎不發(fā)脾氣,平常也樂呵呵的。他是民辦教師,除了上課,更多的時間跟其他人一樣,在家耕地種田,操持農(nóng)活。但他快活,一邊種田,一邊唱山歌。別人當農(nóng)民,他也當農(nóng)民,可他有工資領(lǐng),當然快活。我們分屬兩個大隊,隔了好幾里路,放牛時,站在我們這邊的山頭,經(jīng)常聽見他的歌聲,暢快,得勁,興高采烈,無比快活。唱得好咧,我覺得。他應(yīng)該去唱戲,而不是當老師。別人告訴我,縣里劇團曾來人考察過他,可惜因為當兵時受過傷,臉上破了相,劃出一條口子,從眼角一直劃到耳際,雖然不細看看不出來,可是影響臺風,沒能去成。

村里的小學設(shè)在大隊部,只辦到三年級。三個老師,每人負責一個年級,從一年級開始,帶到三年級結(jié)束,可英琪只教了我兩年。平日,大家若是遲到,頂多挨幾句批。可那天不知為何,我和艷君因只顧翻螃蟹而遲到時,英琪大發(fā)怒火,臉上青筋直鼓,眼睛也紅紅的,像要殺人,嚇得我們膽戰(zhàn)心驚。

后來才知道,那天下午英琪老師的脾氣并不是沖我們發(fā)的。上面來了通知,要我們到鎮(zhèn)里去讀三年級,不僅如此,一年級、二年級都要到鎮(zhèn)里去讀,也就是說村小被取消了。有正式編制的老師可以轉(zhuǎn)到其他學校繼續(xù)教書,再不然就到縣里的工廠上班,可英琪還處在代課階段,民辦教師沒有資格讓國家安排出路。此前,村里很多人給他介紹對象,可他眼界高,看不上,他希望等自己吃上國家糧,轉(zhuǎn)正成為真正的老師,那時再找一個跟他一樣也是吃國家糧的。他的事一直這么拖著。他已經(jīng)在學校代了五年課,原本再代兩年,就可以轉(zhuǎn)正了,可如今村小沒了,轉(zhuǎn)正之事自然無疾而終,他能不惱嗎?如果村小遲解散兩年,他的命運就不是后來那個樣子。因為高不成低不就,他一直沒結(jié)婚,成了村里唯一一個單身漢。

晴朗的日子,山谷里總飄蕩著英琪的歌聲,唱得孤獨而倔強。他不知道,他的歌聲會加劇自己的孤獨,讓人感覺整座大山好像只有一個他,原本屬于萬物的寂靜在他開口的瞬間集中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也許,他天生就是屬于大山的,所以三十年過去,他始終沒離開過大山,也沒想過告別單身。

“種田要種彎彎田,一彎彎到妹門前。五半六月來看水,先看妹妹后看田………”他一直那么唱著,只是不像自己歌里唱的那樣,有妹妹可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歌聲變得斷斷續(xù)續(xù),嗓子里多了一種幽怨與綿長,還有說不清的蒼涼,不像以前那么明快,永遠不會明快了。風總將他的歌聲吹斷——那些來自命運深處的風,無人可以抵抗。英琪不能,我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更加不能。

(原載于2017年第8期《散文選刊》,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我”聽風,也能聽風里的話,卻從未對人提起,因此村里人都說“我”笨。

B.“我”的老師英琪一直沒離開過大山,也從沒停止過唱山歌,他的歌聲一直那樣暢快、得勁,讓“我”覺得他應(yīng)該去唱戲,而不是當老師。

C.湘南的山里,也許只有風是自由的,它承載著山里人的秘密與苦悶,也承載著“我”的童年記憶。

D.民辦教師沒有資格讓國家安排出路,所以還處在代課階段的英琪就一直拖著自己的婚姻,一直單身。

(2)下列對文章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有統(tǒng)攝全篇的作用,說“湘南的山都很乏味,每座山里的生活都差不多,有著相似的寧靜與落寞?!谶@里,大概只有風是自由的”,下文寫“風”和英琪的“孤獨而倔強”都印證了這一點。

B.“風在山谷中輾轉(zhuǎn)奔波,像一個迷失道路的人”“今天在你家屋檐蹲一晚,明天在他家墻根停半天”等語言,生動細致,極富生活氣息,同時也流露出對“風”的獨特感受。

C.第四段的“青萍之末”出自宋玉《風賦》,一般用于形容細微之處,也用于形容各種事物不知不覺地發(fā)生。這里指風是自由的,風的言語對人們有很大的影響。

D.“他的歌聲變得斷斷續(xù)續(xù),嗓子里多了一種幽怨與綿長,還有說不清的蒼涼”與之前明快的歌聲形成鮮明的對比,意味著職場的失意與生活的壓力沖擊著這個原本快活的人,唯有歌聲能疏解他的憤恨不平。

(3)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文中的“英琪”是怎樣的一個人。

(4)文章結(jié)尾,說“那些來自命運深處的風,無人可以抵抗。英琪不能,我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更加不能”,你如何理解又有怎樣的認識?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恭帝義寧元年春二月,李密說翟讓曰:“今東都空虛,兵不素練,越王沖幼,留守諸官政令不壹,士民離心。段達、元文都暗而無謀,以仆料之,彼非將軍之敵。若將軍能用仆計,天下可指麾而定也?!蹦饲财潼h裴叔方覘東都虛實。留守官司覺之,始為守御之備,且馳表告江都。密謂讓曰:“事勢如此,不可不發(fā)。兵法曰‘先則制于己,后則制于人’。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余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如拾遺耳比其聞知,吾已獲之。發(fā)粟以振窮乏,遠近孰不歸附?百萬之眾,一朝可集,枕威養(yǎng)銳,以逸待勞,縱彼能來,吾有備矣。然后檄召四方,引賢豪而資計策,選驍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將軍之政令,豈不盛哉!”讓曰:“此英雄之略,非仆所堪。惟君之命,盡力從事,請君先發(fā),仆為后殿。”庚寅,密、讓將精兵七千人出陽城北,逾方山,自羅口襲興洛倉,破之;開倉恣民所取,老弱襁負,道路相屬。

朝散大夫時德睿以尉氏應(yīng)密,前宿城令祖君彥自昌平往歸之。君彥,珽之子也,博學強記,文辭贍敏,著名海內(nèi)。吏部侍郎薛道衡嘗薦之于高祖,高祖日:“是歌殺斛律明月人兒邪?朕不須此輩?!睙奂次?,尤疾其名,依常調(diào)選東平郡書佐,檢校宿城令。君彥自負其才,恒郁郁思亂。密素聞其名。得之,大喜,引為上客,軍中書檄,悉以委之。

讓于是推密為主,上密號為魏公。庚子,設(shè)壇場,即位,稱元年,大赦。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唐平東都》)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余/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如拾遺耳

B.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余/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如拾遺耳。

C.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余/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如拾遺耳。

D.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余/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如拾遺耳。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饑饉,也就是災荒,指因為糧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嚴重缺乏的狀況,谷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

B.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曉諭或聲討的文書。另有移文多用于曉喻或責備,二者合稱“檄移”。

C.侍郎,古代官名,屬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宮廷的近侍。自唐以后,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之副,官位漸高。

D.高祖,古代帝王的謚號,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稱號,常用“祖”與“宗”區(qū)分。開國皇帝一般稱“祖”,后繼皇帝稱“宗”。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密認為越王年幼,留守東都的官員們政令不統(tǒng)一,朝廷不得民心,可以趁機進攻。

B.李密審時度勢,做事有遠見。百姓鬧饑荒,他認為進攻洛口倉,開倉救濟貧民,可贏得民心。

C.翟讓在面對李密的建議時,深思熟慮后任命李密為先鋒率先出發(fā),自己帶隊伍殿后。

D.李密知人善任,重用、信任祖君彥,軍隊里的文書機密等,全部放心地交給他管理。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乃遣其黨裴叔方覘東都虛實。留守官司覺之,始為守御之備,且馳表告江都。

②逾方山,自羅口襲興洛倉,破之;開倉恣民所取,老弱襁負,道路相屬。

(5)“博學強記,文辭贍敏,著名海內(nèi)”的祖君彥為什么要歸附李密?請結(jié)合文本做簡要說明。

一、(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

冬夜即事

曾鞏

印奩封罷閣鈴閑,喜有秋毫免素餐。

市粟易求倉廩實,邑尨①無警里閭安。

香清一榻氍毹②暖,月淡千門霿凇寒③。

聞?wù)f豐年從此始,更回籠燭卷簾看。

[注]①尨(mánɡ):毛多色雜的狗。②氍(qú)毹(shū),一種織有花紋圖案的毛毯。③諺曰:“霿凇重霿凇,窮漢置飯甕。”以為豐年之兆。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理罷公事,收起官印,頓感輕松,因為百姓免于僅吃素食而欣喜。

B.頷聯(lián)寫糧食充足、里閭安定,透露出作為治理一方的父母官的欣慰之情。

C.頸聯(lián)由室內(nèi)寫到室外,霿凇兆年豐,虛實相生,詩韻趣味俱存,境界由小及大。

D.頸聯(lián)通過“一”與“千”“暖”與“寒”的對比,寄情于物,借景抒懷,突出國泰民安的景象。

(2)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常離不開細節(jié)描寫,請結(jié)合詩歌的尾聯(lián)對此簡要賞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中,直接抒情,追懷往事,抒寫對前人吊古、懷古不滿之情的詩句是:,。

(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面對統(tǒng)治者的嚴酷刑法和威聲怒嚇,人們的態(tài)度是“,”。

(3)自從《詩經(jīng)王風》“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的經(jīng)典出現(xiàn)之后,后世詩人表述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就往往運用類似的意象,姜夔就在他的《揚州慢》中說:“,?!?/p>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9分)

6.(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人世間》形象而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近50年中國的百姓生活和時代發(fā)展。這對于今天的人們回望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和普通百姓的心路歷程,有著_____的認知和審美功效。這是年代寫作的必然意義,更是《人世間》的價值所在。

我們看到,《人世間》體現(xiàn)了駕馭生活的非凡能力。小說沒有_____的懸念設(shè)計,沒有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安排,沒有人物命運的大起大伏。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使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平實而真切地展現(xiàn),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也從百姓生活中得以體現(xiàn)。不能不說,這是一次有著相當難度的寫作。寫作的難度,更在于對我們_____、如影隨形的諸多社會事件和生活現(xiàn)象,做出有分寸的把握和有邊界的掌控。在《人世間》里,體現(xiàn)出了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深厚功力。梁曉聲所具備的駕馭能力,在于他對這個時代充滿感情,在于他立足民間,_____,更在于他始終堅持著對人性正能量的高揚和張舉。“文學應(yīng)該具備引人向善的力量?!闭菑倪@樣質(zhì)樸平實的文學理念出發(fā),他去正視筆下的人人事事,寫好筆下的人人事事。在《人世間》里,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閃現(xiàn)的善良、正直、擔當和誠信。即便生活再艱辛,也要將心比心,為他人著想;就算身陷困境,也要互助互幫,自立自強。()。社會越發(fā)展,時代越進步,作為人本身,更應(yīng)該向善、向上、向美。可以說,《人世間》是梁曉聲“好人文化”的形象表述。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p>

A.彌足珍貴扣人心弦耳熟能詳感同身受

B.不可或缺引人入勝耳濡目染感同身受

C.彌足珍貴扣人心弦耳濡目染身臨其境

D.不可或缺引人入勝耳熟能詳身臨其境

(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p>

A.無論社會如何變遷,時代怎樣變化,都要努力做一個好人

B.無論社會如何變化,時代怎樣變遷,都要努力做一個好人

C.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社會如何變化,都要努力做一個好人

D.無論時代怎樣變化,社會如何變遷,都要努力做一個好人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p>

A.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被平實而真切地描述出來,從百姓生活中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也得以體現(xiàn)。

B.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平實而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從百姓生活中去體現(xiàn)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

C.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被平實而真切地描述出來,從百姓生活中去體現(xiàn)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

D.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平實而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也從百姓生活中去體現(xiàn)。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7.(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北京2022年冬奧會獎牌由圓環(huán)加圓心構(gòu)成,形象來源于中國古代同心圓玉璧。獎牌共設(shè)五環(huán),五環(huán)同心,同心歸圓,表述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華文化內(nèi)涵,也象征全世界人民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團結(jié)一心,共享冬奧盛事。獎牌正面圓環(huán)做打洼處理,取意傳統(tǒng)弦紋玉璧,典雅的“中國式”細節(jié)①。獎牌背面圓環(huán)上刻有24個點及運動弧線,取意古代天文圖,象征著浩瀚無垠的星空、人與自然的和諧,也象征著第24屆冬奧會上運動員如群星璀璨,揮寫精彩篇章。還有一個有趣的設(shè)計細節(jié)!與夏奧會相比,②,因為冬奧會運動員服裝厚重,獎牌如果過小,則不夠醒目?!巴摹豹勁普w造型質(zhì)樸簡潔,體現(xiàn)冬奧會“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同時與2008年奧運會獎牌“金鑲玉”相呼應(yīng),③。

(1)在這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請概括北京冬奧會獎牌的構(gòu)造特點,不超過50個字。

四、寫作(60分)

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道出了自古以來的圣賢之人,都是有“靜氣”之人。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在驚天動地的重大事件發(fā)生時,不緊張慌亂,不手足無措,不面如土色,不自亂陣腳,往往沉著鎮(zhèn)定,從容應(yīng)對,從而化險為夷。這也就是古人所說,在山崩地裂面前,面不改色,心靜如水,談笑自若。這種境界,常人盡管難達到,但在失意迷茫時,靜心,聚氣,慎對,細味,還是會有所得。

靜氣是一份膽略、智慧與勇氣,生活的海洋波瀾起伏,風急浪高,“靜氣”是我們心中的定海神針。

你如何理解“靜氣”這個詞?請據(jù)此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得抄襲、套作;不少于800字。

2023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參考解析與試題解答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7分)

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英國心理學家布洛推演了一條原則,叫作“心理的距離”。什么叫“心理的距離”呢?比如說海上的霧,乘船的人在海上遇到大霧,是一件不暢快的事,乘客喧嚷,人們心焦氣悶。但換一個觀點來看,海霧卻是一種絕美的景致,你姑且聚精會神去欣賞,這不是一種極愉快的經(jīng)驗嗎?這兩種經(jīng)驗完全起于觀點的不同。在前一種經(jīng)驗中,海霧和你關(guān)系密切,距離過于接近,所以你不能用“處之泰然”的態(tài)度去欣賞它。在后一種經(jīng)驗中,你把海霧擺在實用世界以外去看,使它和你的實際生活中間存在一種適當?shù)摹熬嚯x”,此時,你能用客觀的態(tài)度去欣賞它。這就是美感的態(tài)度。

藝術(shù)是最切身的,是不能脫離情感的。就超脫目前實用的效果說,科學家也和藝術(shù)家一樣能保持“距離”,但兩者的“超脫”是不相同的。科學是一種最不切身的(就是說最重客觀的)活動,藝術(shù)卻是一種最切身的(也就是說最重主觀的)活動。之前我說過,觀賞美的形象時需“失落自我”,何以現(xiàn)在又說藝術(shù)是最“切身的”活動呢?這兩句話不但不沖突,而且歸根到底還只是一句話,藝術(shù)不能脫離情感。情感是“切身的”,在美感經(jīng)驗中,情感專注在物的形象上面,所以我忘其為我。

藝術(shù)能超脫實用目的,卻不能超脫經(jīng)驗。藝術(shù)是最切身的,是要能表現(xiàn)情感的,所以觀賞者對于所觀賞的作品不能不了解。如果他完全不了解,便無從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便無從欣賞。了解是以已知經(jīng)驗來詮釋目前事實,如果對于某種事物完全沒有經(jīng)驗,便不能完全了解它。反過來說,我們愈能拿自己的經(jīng)驗來驗證作品,也就愈能了解它,欣賞它。我們每讀到好詩文時,就驚訝“先得我心”,覺得非常快慰。希臘雕刻家造神像時,還是以凡人為模型。但丁描寫地獄,也還是拿我們的世界做藍本。凡是藝術(shù)作品都是舊材料的新綜合,惟其是舊材料,所以旁人可以了解;惟其是新綜合,所以見出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造,和實用世界有距離。比如“吹皺一池春水”一句詞所用的字都是人人所認識的,“皺”和“春水”的景象也是人所常見的,不過把這六個字綜合在一起卻是馮延巳的新創(chuàng)。藝術(shù)家盡管自己不落到人情世故的圈套里,可是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大藝術(shù)家不了解人情世故;藝術(shù)盡管和實用世界隔著一種距離,可是從來也沒有一個真正的藝術(shù)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

如果“距離”消失,欣賞者就由審美的態(tài)度回到實用的態(tài)度了。欣賞者對于所欣賞事物的態(tài)度通常分為“旁觀者”和“分享者”兩類,“旁觀者”置身局外,“分享者”設(shè)身局中,分享者往往容易失去我和物中應(yīng)有的距離。一個旁觀者看見演曹操的戲,看到曹操的那副老奸巨猾的樣子,不覺義憤填膺,提起刀就要走上臺去砍那位扮演曹操的演員。一般演戲者,扮演到使觀眾忘其為戲時,技藝已算到家了,但是觀眾在忘其為戲時便已失去美感的態(tài)度,像上文用刀砍扮演曹操的演員是由美感的世界回到實用的世界去了??磻虻脚d酣之際鼓掌叫好,一方面雖是表示能欣賞,同時卻也已離開欣賞的態(tài)度而回到實用的態(tài)度。這都是“距離”的消失。

照這樣看,在美感經(jīng)驗中,我們一方面要從實際生活中跳出來,一方面又不能脫離實際生活;一方面要忘我,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經(jīng)驗來印證作品,這不顯然是一種矛盾嗎?事實上確有這種矛盾,就是布洛所說的“距離的矛盾”。創(chuàng)造和欣賞的成功與否,就看能否把“距離的矛盾”安排妥當,保持“適當距離”?!熬嚯x”太遠了,結(jié)果是不可了解;“距離”太近了,結(jié)果又不免讓實用的動機壓倒審美感受,“不即不離”是藝術(shù)的一個最好的理想。

(摘選自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心理的距離》)

材料二:

在近代文藝運動中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爭執(zhí)也頗激烈。寫實主義偏重模仿自然,要在實際生活之中尋找材料,用客觀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它最忌諱摻雜主觀的情感和想象。理想主義認為藝術(shù)和自然是相對的;它是人為的,創(chuàng)造的,雖拿自然做材料,卻須憑主觀情感和想象加以選擇配合;藝術(shù)要把自然加以理想化,不能像照相那樣呆板。我們既然明白“距離”的原則,那么這兩派的爭執(zhí)也就不難解決了。藝術(shù)是一種精神活動,要拿人的力量來彌補自然的缺陷,要替人生鑿出一個避風息涼的處所。它和實際人生應(yīng)該有一種“距離”。主觀的經(jīng)驗須經(jīng)過客觀化而成意象,才可表現(xiàn)為藝術(shù)。至于經(jīng)驗的選擇也不免有意地或無意地受情感和想象的支配。所以嚴格地說,凡是藝術(shù)都帶有幾分理想性,都必是反對極端的寫實主義的。極端的寫實主義在理論上很難成立。寫實者也還是人而不是相機,既然是人就無法把情感和想象完全丟開。所以寫實主義不免帶有若干理想主義。一般寫實派的弊病在把“距離”擺的太近,甚至完全失去“距離”。理想派的弊病則在“距離”太過,純?nèi)卫硐攵暌暚F(xiàn)實,結(jié)果往往不是空疏,就是荒渺無稽,使人無法了解,所以不能引起興趣,打動情感。我之前說過,凡是藝術(shù)都要帶有若干理想性,都是反對寫實主義的。這并非說現(xiàn)實世界的東西絕對不能拿來做藝術(shù)的材料?,F(xiàn)實世界的事物雖然和實用關(guān)聯(lián)太密,“距離”太近,但是經(jīng)過藝術(shù)家的剪裁,它也可以落到適宜的“距離”上面。

(摘編自朱光潛《談美》)

(1)下列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B

A.在美感體驗達到忘其為我的境界時,藝術(shù)家便處于無情感參與的“失落自我”的情形中。

B.只要藝術(shù)作品所描繪的生活情景與我們的生活經(jīng)歷相貼近,就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C.讀者要欣賞一部作品,并且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是必須建立在他對該作品了解的基礎(chǔ)之上的。

D.正是因為極端的寫實主義像相機那樣呆板,所以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丟開了情感和想象。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C

A.材料一中“大霧”的例子呈現(xiàn)出的兩類不同的觀點和態(tài)度,體現(xiàn)了“心理的距離”的特點。

B.心理距離的遠近極其重要,如果心理距離太近,會導致審美情感過重,實用性過強。

C.文章例舉希臘雕刻家以凡人作為模型造神像的事例意在證明藝術(shù)是不能超脫經(jīng)驗的。

D.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雖然都取材于生活,但是在是否摻雜主觀的情感和想象上卻針鋒相對。

(3)結(jié)合材料,下列現(xiàn)象符合審美體驗中“不即不離”的一項是B

A.把一條街看做指路標,把一座房子看做私家住宅。

B.演員在臺上,舉起胳膊置于胸前,身體前傾,帶有舞蹈性的動作給觀眾以激情昂揚之感。

C.在自己歡喜時,感覺大地山河都在揚眉帶笑;自己悲傷時,感覺風云花鳥都在嘆氣凝愁。

D.英國老太太看到《哈姆雷特》一劇的最后一幕,看到王子與惡人決斗時,情不自禁地大叫起來:那劍是有毒的!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中國畫壇素有“豬不入畫”之說,而畫家韓美林以變形的手法畫的“五福齊聚”圖得到了觀眾的好評,被選定為豬年特種郵票。畫中大小五豬憨態(tài)可掬,其樂融融,寄托合家團圓、五福臨門的美好祝福,同時還洋溢著畫家的天真和童趣。請結(jié)合材料中“適當距離”的觀點談?wù)勀銓Α拔甯}R聚”圖的認識。

(1)B.“無情感參與”錯誤,從材料一“歸根到底還只是一句話,藝術(shù)不能脫離情感。情感是‘切身的’,在美感經(jīng)驗中,情感專注在物的形象上面,所以我忘其為我”可知,藝術(shù)不能脫離情感,在美感體驗達到忘其為我的境界時,藝術(shù)家也不是處于“無情感參與”的狀態(tài)。

故選B。

(2)A.“只要……就能引起我們的共鳴”錯誤。材料一是說“我們愈能拿自己的經(jīng)驗來驗證作品,也就愈能了解它,欣賞它”,而這并不代表“只要藝術(shù)作品所描繪的生活情景與我們的生活經(jīng)歷相貼近,就能引起我們的共鳴”,該項表述太絕對。

B.“會導致審美情感過重,實用性過強”錯誤,材料一是說“‘距離’太近了,結(jié)果又不免讓實用的動機壓倒審美感受”,而不是“會導致審美情感過重”。

D.“正是因為極端的寫實主義像相機那樣呆板,所以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丟開了情感和想象”錯誤,材料二是說“寫實者也還是人而不是相機,既然是人就無法把情感和想象完全丟開”可知,“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并沒有丟開了情感和想象,二者之間也不存在因果關(guān)系。

故選C。

(3)A.“把一條街看作指路標,把一座房子看作私家住宅”,在審美體驗中只看到實用價值;

C.“在自己歡喜時,感覺大地山河都在揚眉帶笑;自己悲傷時,感覺風云花鳥都在嘆氣凝愁”,在審美體驗中和審美對象沒有“距離”;

D.“英國老太太看到《哈姆雷特》一劇的最后一幕,看到王子與惡人決斗時,情不自禁地大叫起來:那劍是有毒的!”,在審美體驗中和審美對象沒有“距離”。

故選B。

(4)材料一第一段“英國心理學家布洛推演了一條原則,叫作‘心理的距離’……比如說海上的霧……在前一種經(jīng)驗中……在后一種經(jīng)驗中……”,先提出“心理的距離”的概念,并運用例證、對比法進行闡釋;

接著,第二、三段“藝術(shù)是最切身的,是不能脫離情感的……”“藝術(shù)能超脫實用目的,卻不能超脫經(jīng)驗……”,論述藝術(shù)與情感、經(jīng)驗的密切聯(lián)系;

最后,第四、五段分析總結(jié),“如果‘距離’消失,欣賞者就由審美的態(tài)度回到實用的態(tài)度了……”“創(chuàng)造和欣賞的成功與否,就看能否把‘距離的矛盾’安排妥當,保持‘適當距離’”,強調(diào)創(chuàng)造和欣賞的成功與否,保持“適當距離”最為關(guān)鍵。

材料二“在近代文藝運動中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爭執(zhí)也頗激烈……一般寫實派的弊病在把‘距離’擺的太近……理想派的弊病則在‘距離’太過……”,先通過對近代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對比分析,指出其弊病;

然后,總結(jié)觀點“現(xiàn)實世界的事物雖然和實用關(guān)聯(lián)太密,距離’太近,但是經(jīng)過藝術(shù)家的剪裁,它也可以落到適宜的距離’上面”,強調(diào)保持適宜“距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從材料“在美感經(jīng)驗中,我們一方面要從實際生活中跳出來,一方面又不能脫離實際生活;一方面要忘我,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經(jīng)驗來印證作品”“‘不即不離’是藝術(shù)的一個最好的理想”可知,畫家韓美林“以變形的手法”畫“五福齊聚”圖,符合審美體驗中“適當距離”的觀點,是將動物畫擺到“適當距離”來觀照和品味的創(chuàng)作手法;

畫家韓美林以變形的手法畫的“五福齊聚”,符合保持“適當距離”“不即不離”美學觀點。畫中“大小五豬憨態(tài)可掬,其樂融融”,是源于實際生活中動物的形象,是“不離”,即不脫離現(xiàn)實生活;

同時,“五福齊聚”又寄寓了畫家的主觀情感,畫家韓美林用“變形的手法”,“寄托合家團圓、五福臨門的美好祝福,同時還洋溢著畫家的天真和童趣”,讓觀眾通過畫作內(nèi)容感知藝術(shù)的美感,是“不即”,讓觀眾不因距離過遠而無法理解。

解析:

(1)B

(2)C

(3)B

(4)①材料一首先提出“心理的距離”的概念,并運用例證、對比法進行闡釋,接著論述藝術(shù)與情感、經(jīng)驗的密切聯(lián)系,最后強調(diào)創(chuàng)造和欣賞的成功與否,保持“適當距離”最為關(guān)鍵。②材料二通過對近代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對比分析,指出其弊病,并強調(diào)保持適宜“距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①《五福齊聚》符合審美體驗中“適當距離”的觀點,是畫家韓美林為使其藝術(shù)品獲得理想的審美心理距離,而運用了變形原則,將豬的動物畫擺到一定的距離以觀照和品味。②從材料中可以看出,保持“適當距離”,即做到“不即不離”。“不即”即畫家韓美林“五福齊聚”圖中的動物們神態(tài)天真無邪,像孩子般稚趣活潑,十分惹人憐愛,易產(chǎn)生藝術(shù)美感,觀眾看到這幅畫不因距離過遠而無法理解。“不離”即畫家韓美林“五福齊聚”圖中的動物適當保留了原來的樣子,不因為距離太遠而脫離現(xiàn)實生活。

一、(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風中有聲(節(jié)選)

秦羽墨

我來自湘南。具體哪座山或哪個村并不重要,湘南的山都很乏味,每座山里的生活都差不多,有著相似的寧靜與落寞。湘南的村莊也很貧窮,走到哪里都有赤腳的孩子。在湘南,不住夠三五十年,你就不能真正理解一個地方,十里路,五種方言,交流的困難圍繞著我們的一生,早先的年代,山里人一輩子只進幾次城。在這里,大概只有風是自由的。

住在大山里的人喜歡大聲說話,人們總擔心風會把話吹散,就像吹斷一截截枯枝,七零八落,最終不知散落何方。那些被風吹散的話,若是被誰撿起,再傳到耳邊時就會變得妖嬈、豐茂,進而面目全非,連它的主人都覺得陌生,它已經(jīng)成了另一番樣子——流言。當你遭遇流言,才明白平常大家扯開嗓子說話的用意,聲音小了,話傳過來時可能就只剩下風。

群山錯落的湘南,風在山谷中輾轉(zhuǎn)奔波,像一個迷失道路的人。你不知道它最終走向何處。風刮過山谷,穿過田野,踩著莊稼吹來的時候,它已不僅僅是風,只有在山里生活得足夠久的人,才能聽懂其中秘密。雞叫,馬鳴,更有無數(shù)陳年舊事,聽得懂風的人,才能懂得這個村莊的前生后世。那些來自先人的忠告,盡管先人已死去多年,可他的話一直在風中飄蕩,有一天,你有幸聽到了,就將它傳遞下去,那將是整個家族的福氣……

有些風吹進村莊后,會在村里待很久,今天在你家屋檐蹲一晚,明天在他家墻根停半天,當它離開時,會將自己聽到的秘密散落到村莊的各個角落。于是,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多年之后大白于天下——有些誤會和冤仇得以化解,而有些原本不存在的裂痕也會因此產(chǎn)生,對此,當事人只能打掉牙和血吞,生氣毫無用處,你總不能去責備一陣風。那些風中細語,除了人事,還夾雜別的內(nèi)容。比方說,幾天后雨會不會來,將下多大;村口的貓頭鷹是在數(shù)誰的眉毛,它每叫一聲,那人的眉毛就少一根,等它叫足了時間,眉毛數(shù)完之后,那人也就要死了。當你聽到這些,一定要告訴那個人,告訴他用口水涂抹眉毛,使貓頭鷹無法數(shù)清。風起于青萍之末,每一場都是有目的的,風的語言只說給佇立在風中的人聽。

我喜歡站在高處聽那些南來北往的風,聽風中傳來的消息。我聽懂過其中很多話,可從未對人提起。村里人都說我笨,從小就是呆瓜木頭,因為我三歲不會說話,四歲還想吃奶,第一次看到汽車就要跟它賽跑,結(jié)果,摔斷了一條腿,可我卻能聽見風中的聲音。既然他們一致認為我笨,我就笨給他們看,就算聽見什么消息也不告訴他們,讓他們栽跟頭、出亂子,然后躲在一邊偷著樂。我越樂,他們就越以為我是傻瓜,他們不理解我,就像不理解一場風。不過,風中飄來的最多的是山歌。因為貧窮,山里人都愛唱山歌,以此排遣內(nèi)心的苦悶,打發(fā)時間,其中,唱得最多、唱得最好的要數(shù)英琪。

我們村的人文化程度不高,有高中文憑的人寥寥可數(shù),因此人們竟然將山歌唱得好壞作為評判一個人知識水平高低的根據(jù)。村里要辦小學,上面派下來的老師不夠,就推舉英琪當民辦老師。按照規(guī)定,如果民辦老師當?shù)煤?,夠了年頭,就可以轉(zhuǎn)正。英琪跟父親一樣,是從部隊回來的,同時,也跟父親一樣,因為家庭成分不好,轉(zhuǎn)業(yè)沒能安排工作。父親在部隊的職位比他高,還當過通訊員,經(jīng)常寫文章上報,他比英琪更適合當老師。可父親脾氣大,周圍村子人人知道這一點,孩子們怕他,況且他也不愛唱山歌,名頭不夠響亮。不過,這都不是原因,如果父親真想當老師,誰都得靠邊站。父親是因為在部隊沒提成干,被迫回來的,他賭著氣,骨子里看不上小學老師這樣的職業(yè)。因為這樣,英琪成了民辦老師的不二人選。

大約因為山歌唱太多,英琪講課,調(diào)子婉轉(zhuǎn),高低錯落有致,還拖著長長的尾音,加上他在黑板上寫字時,喜歡隨著節(jié)奏手舞足蹈,像在唱戲,有人在背后喊他“娘娘腔”。不過,我們喜歡這個老師,山里很少有人說話像他那么斯文的,他幾乎不發(fā)脾氣,平常也樂呵呵的。他是民辦教師,除了上課,更多的時間跟其他人一樣,在家耕地種田,操持農(nóng)活。但他快活,一邊種田,一邊唱山歌。別人當農(nóng)民,他也當農(nóng)民,可他有工資領(lǐng),當然快活。我們分屬兩個大隊,隔了好幾里路,放牛時,站在我們這邊的山頭,經(jīng)常聽見他的歌聲,暢快,得勁,興高采烈,無比快活。唱得好咧,我覺得。他應(yīng)該去唱戲,而不是當老師。別人告訴我,縣里劇團曾來人考察過他,可惜因為當兵時受過傷,臉上破了相,劃出一條口子,從眼角一直劃到耳際,雖然不細看看不出來,可是影響臺風,沒能去成。

村里的小學設(shè)在大隊部,只辦到三年級。三個老師,每人負責一個年級,從一年級開始,帶到三年級結(jié)束,可英琪只教了我兩年。平日,大家若是遲到,頂多挨幾句批。可那天不知為何,我和艷君因只顧翻螃蟹而遲到時,英琪大發(fā)怒火,臉上青筋直鼓,眼睛也紅紅的,像要殺人,嚇得我們膽戰(zhàn)心驚。

后來才知道,那天下午英琪老師的脾氣并不是沖我們發(fā)的。上面來了通知,要我們到鎮(zhèn)里去讀三年級,不僅如此,一年級、二年級都要到鎮(zhèn)里去讀,也就是說村小被取消了。有正式編制的老師可以轉(zhuǎn)到其他學校繼續(xù)教書,再不然就到縣里的工廠上班,可英琪還處在代課階段,民辦教師沒有資格讓國家安排出路。此前,村里很多人給他介紹對象,可他眼界高,看不上,他希望等自己吃上國家糧,轉(zhuǎn)正成為真正的老師,那時再找一個跟他一樣也是吃國家糧的。他的事一直這么拖著。他已經(jīng)在學校代了五年課,原本再代兩年,就可以轉(zhuǎn)正了,可如今村小沒了,轉(zhuǎn)正之事自然無疾而終,他能不惱嗎?如果村小遲解散兩年,他的命運就不是后來那個樣子。因為高不成低不就,他一直沒結(jié)婚,成了村里唯一一個單身漢。

晴朗的日子,山谷里總飄蕩著英琪的歌聲,唱得孤獨而倔強。他不知道,他的歌聲會加劇自己的孤獨,讓人感覺整座大山好像只有一個他,原本屬于萬物的寂靜在他開口的瞬間集中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也許,他天生就是屬于大山的,所以三十年過去,他始終沒離開過大山,也沒想過告別單身。

“種田要種彎彎田,一彎彎到妹門前。五半六月來看水,先看妹妹后看田………”他一直那么唱著,只是不像自己歌里唱的那樣,有妹妹可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歌聲變得斷斷續(xù)續(xù),嗓子里多了一種幽怨與綿長,還有說不清的蒼涼,不像以前那么明快,永遠不會明快了。風總將他的歌聲吹斷——那些來自命運深處的風,無人可以抵抗。英琪不能,我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更加不能。

(原載于2017年第8期《散文選刊》,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C

A.“我”聽風,也能聽風里的話,卻從未對人提起,因此村里人都說“我”笨。

B.“我”的老師英琪一直沒離開過大山,也從沒停止過唱山歌,他的歌聲一直那樣暢快、得勁,讓“我”覺得他應(yīng)該去唱戲,而不是當老師。

C.湘南的山里,也許只有風是自由的,它承載著山里人的秘密與苦悶,也承載著“我”的童年記憶。

D.民辦教師沒有資格讓國家安排出路,所以還處在代課階段的英琪就一直拖著自己的婚姻,一直單身。

(2)下列對文章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D

A.文章第一段有統(tǒng)攝全篇的作用,說“湘南的山都很乏味,每座山里的生活都差不多,有著相似的寧靜與落寞?!谶@里,大概只有風是自由的”,下文寫“風”和英琪的“孤獨而倔強”都印證了這一點。

B.“風在山谷中輾轉(zhuǎn)奔波,像一個迷失道路的人”“今天在你家屋檐蹲一晚,明天在他家墻根停半天”等語言,生動細致,極富生活氣息,同時也流露出對“風”的獨特感受。

C.第四段的“青萍之末”出自宋玉《風賦》,一般用于形容細微之處,也用于形容各種事物不知不覺地發(fā)生。這里指風是自由的,風的言語對人們有很大的影響。

D.“他的歌聲變得斷斷續(xù)續(xù),嗓子里多了一種幽怨與綿長,還有說不清的蒼涼”與之前明快的歌聲形成鮮明的對比,意味著職場的失意與生活的壓力沖擊著這個原本快活的人,唯有歌聲能疏解他的憤恨不平。

(3)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文中的“英琪”是怎樣的一個人。

(4)文章結(jié)尾,說“那些來自命運深處的風,無人可以抵抗。英琪不能,我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更加不能”,你如何理解又有怎樣的認識?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1)A.“從未對人提起”錯誤。據(jù)第五段可知“村里人都說我笨”是因為“我三歲不會說話,四歲摔斷了一條腿”,而非“我”從未對人提起“我”聽得懂風里的話。

B.“他的歌聲一直那樣暢快、得勁”錯誤。據(jù)第七、十二段可知,英琪的歌聲不都是暢快、得勁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斷斷續(xù)續(xù),嗓子里多了一種幽怨與綿長,還有說不清的蒼涼。

C.正確。

D.“民辦教師沒有資格讓國家安排出路”原因分析錯誤。據(jù)第九段可知,英琪一直單身是因為一開始他眼界高,看不上,就想找個吃國家飯的對象;后來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沒結(jié)婚。

故選C。

(2)D.“憤恨不平”錯誤,應(yīng)為憂郁苦悶。

故選D。

(3)由“山里很少有人說話像他那么斯文的,他幾乎不發(fā)脾氣,平常也樂呵呵的”可知,英琪外表斯文,性情溫和。由“英琪跟父親一樣,是從部隊回來的,同時,也跟父親一樣,因為家庭成分不好,轉(zhuǎn)業(yè)沒能安排工作”“縣里劇團曾來人考察過他,可惜因為當兵時受過傷,臉上破了相,劃出一條口子,從眼角一直劃到耳際,雖然不細看看不出來,可是影響臺風,沒能去成”可知,英琪是有點文化知識、有專業(yè)特長,但從部隊回來卻不被重用、沒有得到轉(zhuǎn)業(yè)安排的軍人。由“經(jīng)常聽見他的歌聲,暢快,得勁,興高采烈,無比快活。唱得好咧,我覺得”“英琪講課,調(diào)子婉轉(zhuǎn),高低錯落有致,還拖著長長的尾音,加上他在黑板上寫字時,喜歡隨著節(jié)奏手舞足蹈,像在唱戲”可知,英琪是熱愛唱歌,熱愛教師職業(yè),有趣快活、受學生喜歡的老師。由“他已經(jīng)在學校代了五年課,原本再代兩年,就可以轉(zhuǎn)正了,可如今村小沒了,轉(zhuǎn)正之事自然無疾而終,他能不惱嗎?如果村小遲解散兩年,他的命運就不是后來那個樣子。因為高不成低不就,他一直沒結(jié)婚,成了村里唯一一個單身漢。晴朗的日子,山谷里總飄蕩著英琪的歌聲,唱得孤獨而倔強”可知,英琪是一生坎坷,被命運、時代折磨的孤獨的單身漢。由“也許,他天生就是屬于大山的,所以三十年過去,他始終沒離開過大山,也沒想過告別單身”“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歌聲變得斷斷續(xù)續(xù),嗓子里多了一種幽怨與綿長,還有說不清的蒼涼,不像以前那么明快,永遠不會明快了”可知,英琪是職場失意、安于現(xiàn)狀、不愿改變自己、不愿改變命運的人。

(4)由“因為家庭成分不好,轉(zhuǎn)業(yè)沒能安排工作”“縣里劇團曾來人考察過他,可惜因為當兵時受過傷,臉上破了相,劃出一條口子,從眼角一直劃到耳際,雖然不細看看不出來,可是影響臺風,沒能去成”“他已經(jīng)在學校代了五年課,原本再代兩年,就可以轉(zhuǎn)正了,可如今村小沒了,轉(zhuǎn)正之事自然無疾而終”“因為高不成低不就,他一直沒結(jié)婚,成了村里唯一一個單身漢”可知,“來自命運深處的風”對于英琪來說,既指身處的環(huán)境,指他的坎坷的命運,也指他落寞的心境。由“我三歲不會說話,四歲還想吃奶,第一次看到汽車就要跟它賽跑,結(jié)果,摔斷了一條腿”“村里人都說我笨,從小就是呆瓜木頭”“他們不理解我,就像不理解一場風”可知,“來自命運深處的風”對于“我”來說,是指“我”從小命運坎坷,人們不理解“我”,說“我”是傻瓜。結(jié)合“三十年過去,他始終沒離開過大山,也沒想過告別單身”“既然他們一致認為我笨,我就笨給他們看,就算聽見什么消息也不告訴他們,讓他們栽跟頭、出亂子,然后躲在一邊偷著樂。我越樂,他們就越以為我是傻瓜,他們不理解我,就像不理解一場風”來看,“無人可以抵抗。英琪不能,我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更加不能”指的是對于自己的處境和命運,我們都無力去改變,同時暗示我們不可改變外部環(huán)境時,就要隨機應(yīng)變,改變自己,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不能只在風中苦苦等待。不幸的命運終將會過去的。

解析:

(1)C

(2)D

(3)①外表斯文,性情溫和。他說話斯文,幾乎不發(fā)脾氣,平??偸切呛堑?。

②有點文化知識、有專業(yè)特長,但從部隊回來卻不被重用、沒有得到轉(zhuǎn)業(yè)安排的軍人。英琪是從部隊回來的。因為家庭成分不好,轉(zhuǎn)業(yè)沒能安排工作。歌唱得好,曾被縣里劇團考察過,可惜因為臉上有疤,沒能去成。

③熱愛唱歌,熱愛教師職業(yè),有趣快活、受學生喜歡的老師。作為民辦教師,他愛唱山歌,也唱得好。講課和唱戲一樣的調(diào)子婉轉(zhuǎn),在黑板上寫字時還喜歡跟著節(jié)奏手舞足蹈。

④一生坎坷,被命運、時代折磨的孤獨的單身漢。他滿心期盼著自己轉(zhuǎn)正,能吃上國家糧,再找一個也是吃國家糧的對象,但是事與愿違,他不僅無法轉(zhuǎn)正,還單身了一輩子,只能帶著一腔幽怨與蒼涼,一個人在這大山里唱著孤獨而又倔強的山歌。

⑤職場失意、安于現(xiàn)狀、不愿改變自己、不愿改變命運的人。當他失業(yè)后,身處逆境,只是借助山歌排解滿心的愁悶,卻沒有主動改變自己。

(4)這里“來自命運深處的風”對于英琪來說,既指身處的環(huán)境,也指他的心境。英琪處在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交替的時代環(huán)境中,有太多的意外和變故。但在這樣不可抵抗的時代環(huán)境里英琪沒有及時應(yīng)變,只是一味地等待,最后只能被命運打敗。對于“我”來說,是指人們不理解“我”,說“我”是傻瓜,對“我”指指點點,“我”無力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不想去改變?!坝㈢鞑荒?,我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更加不能”暗示我們不可改變外部環(huán)境時,就要隨機應(yīng)變,改變自己,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不能只在風中苦苦等待,風總會在途中會受阻、終將會停,命運終能被改變。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恭帝義寧元年春二月,李密說翟讓曰:“今東都空虛,兵不素練,越王沖幼,留守諸官政令不壹,士民離心。段達、元文都暗而無謀,以仆料之,彼非將軍之敵。若將軍能用仆計,天下可指麾而定也?!蹦饲财潼h裴叔方覘東都虛實。留守官司覺之,始為守御之備,且馳表告江都。密謂讓曰:“事勢如此,不可不發(fā)。兵法曰‘先則制于己,后則制于人’。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余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如拾遺耳比其聞知,吾已獲之。發(fā)粟以振窮乏,遠近孰不歸附?百萬之眾,一朝可集,枕威養(yǎng)銳,以逸待勞,縱彼能來,吾有備矣。然后檄召四方,引賢豪而資計策,選驍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將軍之政令,豈不盛哉!”讓曰:“此英雄之略,非仆所堪。惟君之命,盡力從事,請君先發(fā),仆為后殿?!备?、讓將精兵七千人出陽城北,逾方山,自羅口襲興洛倉,破之;開倉恣民所取,老弱襁負,道路相屬。

朝散大夫時德睿以尉氏應(yīng)密,前宿城令祖君彥自昌平往歸之。君彥,珽之子也,博學強記,文辭贍敏,著名海內(nèi)。吏部侍郎薛道衡嘗薦之于高祖,高祖日:“是歌殺斛律明月人兒邪?朕不須此輩?!睙奂次?,尤疾其名,依常調(diào)選東平郡書佐,檢校宿城令。君彥自負其才,恒郁郁思亂。密素聞其名。得之,大喜,引為上客,軍中書檄,悉以委之。

讓于是推密為主,上密號為魏公。庚子,設(shè)壇場,即位,稱元年,大赦。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唐平東都》)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

A.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余/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如拾遺耳

B.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余/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如拾遺耳。

C.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余/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如拾遺耳。

D.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余/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如拾遺耳。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D

A.饑饉,也就是災荒,指因為糧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嚴重缺乏的狀況,谷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

B.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曉諭或聲討的文書。另有移文多用于曉喻或責備,二者合稱“檄移”。

C.侍郎,古代官名,屬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宮廷的近侍。自唐以后,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之副,官位漸高。

D.高祖,古代帝王的謚號,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稱號,常用“祖”與“宗”區(qū)分。開國皇帝一般稱“祖”,后繼皇帝稱“宗”。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

A.李密認為越王年幼,留守東都的官員們政令不統(tǒng)一,朝廷不得民心,可以趁機進攻。

B.李密審時度勢,做事有遠見。百姓鬧饑荒,他認為進攻洛口倉,開倉救濟貧民,可贏得民心。

C.翟讓在面對李密的建議時,深思熟慮后任命李密為先鋒率先出發(fā),自己帶隊伍殿后。

D.李密知人善任,重用、信任祖君彥,軍隊里的文書機密等,全部放心地交給他管理。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乃遣其黨裴叔方覘東都虛實。留守官司覺之,始為守御之備,且馳表告江都。

②逾方山,自羅口襲興洛倉,破之;開倉恣民所取,老弱襁負,道路相屬。

(5)“博學強記,文辭贍敏,著名海內(nèi)”的祖君彥為什么要歸附李密?請結(jié)合文本做簡要說明。

(1)句意為:現(xiàn)在老百姓鬧饑荒,洛口倉積蓄了很多米糧,距離東都只有一百多里,將軍如果能親自率領(lǐng)大軍,輕裝前進迅速襲擊,他們在遠處無法救援,事前又沒有防備,攻取洛口倉就十分容易了。根據(jù)句意“洛口倉多積粟”后要斷開,排除BD?!拜p行掩襲”意為輕裝前進迅速襲擊,其后要斷開,排除C。

故選A。

(2)D.“高祖,古代帝王的謚號”有誤,高祖是廟號。

故選D。

(3)C“任命”一詞表述不當。根據(jù)原文“惟君之命,盡力從事,請君先發(fā),仆為后殿”可知,翟讓的態(tài)度比較謙恭,他是“請”李密做先鋒的,而不是“任命”。

故選C。

(4)①黨:同鄉(xiāng);覘:窺探;馳表:快馬加鞭上報。譯文:于是(翟讓)派他的同鄉(xiāng)(或黨羽)裴叔方窺探東都的虛實。(東都的)留守官員發(fā)覺了此事,開始加強防御準備,而且飛馬上報(巡游)江都(的隋煬帝)。

②逾:越過;恣:隨意,任憑;相屬:屬,連綴,絡(luò)繹不絕。譯文:翻過方山,由羅口襲擊興洛倉,獲得成功。(他們下令)打開糧倉,任憑百姓去領(lǐng)?。Z食),背糧的男女老少,沿途絡(luò)繹不絕。

(5)“君彥自負其才,恒郁郁思亂。密素聞其名。得之,大喜,引為上客,軍中書檄,悉以委之。”“高祖日:‘是歌殺斛律明月人兒邪?朕不須此輩’。煬帝即位,尤疾其名”等句子可知,隋高祖和隋煬帝兩代君主都未曾重用祖君彥;祖君彥自認為有才,因為不得重用,有了作亂之心;李密起事,故祖君彥前去歸附。

解析:

(1)A

(2)D

(3)C

(4)①于是(翟讓)派他的同鄉(xiāng)(或黨羽)裴叔方窺探東都的虛實。(東都的)留守官員發(fā)覺了此事,開始加強防御準備,而且飛馬上報(巡游)江都(的隋煬帝)。

②翻過方山,由羅口襲擊興洛倉,獲得成功。(他們下令)打開糧倉,任憑百姓去領(lǐng)?。Z食),背糧的男女老少,沿途絡(luò)繹不絕。

(5)①隋高祖和隋煬帝兩代君主都未曾重用祖君彥;②祖君彥自認為有才,因為不得重用,有了作亂之心;③李密起事,故祖君彥前去歸附。

參考譯文:

隋恭帝義寧元年春季二月,李密勸翟讓說:“現(xiàn)今東都(兵力)空虛,軍隊平時不加訓練,越王年紀還小,留守(洛陽)的眾官員政令不統(tǒng)一,官員和百姓離心離德。段達、元文都(二人)昏昧且沒有謀略,依我的分析,他們(都)不是將軍您的對手。如果將軍能用我的計策,天下就可以在揮手示意間平定?!庇谑牵ǖ宰專┡伤耐l(xiāng)裴叔方窺探東都的虛實。(東都的)留守官員發(fā)覺了此事,開始加強防御準備,而且飛馬上報(巡游)江都(的隋煬帝)。李密對翟讓說:“形勢已經(jīng)如此,不能不發(fā)起進攻了。兵法說‘先動手的,(局面)就會由自己控制;后動手的,(局面)就會被別人控制’?,F(xiàn)在老百姓鬧饑荒,洛口倉積蓄了很多米糧,距離東都只有一百多里,將軍如果能親自率領(lǐng)大軍,輕裝前進迅速襲擊,他們在遠處無法救援,事前又沒有防備,攻取洛口倉就十分容易了。等洛陽守軍聽到消息,我們已經(jīng)攻取了洛口倉。打開糧倉救濟貧民,遠近的人還有誰不歸附(我們)呢?上百萬的軍隊,很快就能征集起來,憑著(我們的)威勢,養(yǎng)精蓄銳,采取守勢,等待來攻的敵人疲勞后再出擊,縱然他們能來進攻,我們也有防備。這樣之后發(fā)布戰(zhàn)書號召四方,接引賢良豪杰出謀劃策,選拔英勇強悍的人授予兵權(quán),消滅隋朝的政權(quán),發(fā)布將軍的政令,豈不是很偉大的事業(yè)嗎?”翟讓說:“這是英雄人物的策略,不是我能勝任的。我聽從您的命令,盡力去做,請您先出發(fā),我做后衛(wèi)?!备?,李密、翟讓率精兵七千人從陽城北面出發(fā),翻過方山,獲得成功。(他們下令)打開糧倉,任憑百姓去領(lǐng)?。Z食),背糧的男女老少,沿途絡(luò)繹不絕。

朝散大夫時德睿在尉氏縣起兵響應(yīng)李密,前任宿城縣令祖君彥也從昌平前往歸附李密。祖君彥是祖珽的兒子,學識淵博,記憶力強,文章寫得華美精敏,名聞四海。吏部侍郎薛道衡曾經(jīng)把他推薦給隋高祖,隋高祖說:“就是使用歌謠害死斜律明月的那個人的兒子嗎?我不需要這種人?!彼鍩奂次缓?,更是嫉恨祖君彥的名聲,按照常規(guī)選拔任他為東平郡書佐,檢校宿城令。祖君彥對自己的才學很有信心,時常郁郁寡歡,想著作亂。李密平素知道他的名聲,得到他后十分高興,待他為上賓,軍中的軍事文書,全都交給他辦理。

翟讓于是推舉李密為領(lǐng)袖,尊李密為魏公。庚子日,設(shè)立壇場,(李密)即魏公位,改年號為元年,大赦天下。

一、(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

冬夜即事

曾鞏

印奩封罷閣鈴閑,喜有秋毫免素餐。

市粟易求倉廩實,邑尨①無警里閭安。

香清一榻氍毹②暖,月淡千門霿凇寒③。

聞?wù)f豐年從此始,更回籠燭卷簾看。

[注]①尨(mánɡ):毛多色雜的狗。②氍(qú)毹(shū),一種織有花紋圖案的毛毯。③諺曰:“霿凇重霿凇,窮漢置飯甕?!币詾樨S年之兆。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A.首聯(lián)寫理罷公事,收起官印,頓感輕松,因為百姓免于僅吃素食而欣喜。

B.頷聯(lián)寫糧食充足、里閭安定,透露出作為治理一方的父母官的欣慰之情。

C.頸聯(lián)由室內(nèi)寫到室外,霿凇兆年豐,虛實相生,詩韻趣味俱存,境界由小及大。

D.頸聯(lián)通過“一”與“千”“暖”與“寒”的對比,寄情于物,借景抒懷,突出國泰民安的景象。

(2)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常離不開細節(jié)描寫,請結(jié)合詩歌的尾聯(lián)對此簡要賞析。

(1)“百姓免于僅吃素食而欣喜”中“僅”表述有誤,應(yīng)為“自己免于尸位素餐而欣喜”。

故選:A。

(2)“聞?wù)f豐年從此始,更回籠燭卷簾看”表明詩人感到了瑞雪兆豐年的美好征兆,情不自禁起身挑起燈卷起簾子向外面看去。其中“回籠燭卷簾看”三個動作連接緊密,將詩人盼望來年豐收的急切心情展現(xiàn)出來,詩人作為官員,這樣的描寫,塑造出忠于職守、心系國家與百姓的形象。

解析:

(1)A

(2)尾聯(lián)寫感到豐年的征兆,不禁起身挑燈卷簾向外望去。這個動作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對來年豐收的期盼和對民生的關(guān)切,塑造了一個忠于職守,心系國家人民的官員形象。

鑒賞:

《冬夜即事》是宋代曾鞏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歌首聯(lián)寫詩人作為官員處理好公事,收起官印,因為自己能恪盡職守而欣慰;頷聯(lián)寫市場和官倉均糧食充足,冬夜里縣閭?cè)嗣衿桨?;頸聯(lián)寫室內(nèi)自己披毯臥榻身暖心安,戶外淡月照著千家萬戶,呈現(xiàn)豐年之兆;尾聯(lián)寫聽說豐年從現(xiàn)在開始,不禁欣喜地提著燈籠卷起風簾向外看去。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中,直接抒情,追懷往事,抒寫對前人吊古、懷古不滿之情的詩句是: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

(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面對統(tǒng)治者的嚴酷刑法和威聲怒嚇,人們的態(tài)度是“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3)自從《詩經(jīng)王風》“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的經(jīng)典出現(xiàn)之后,后世詩人表述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就往往運用類似的意象,姜夔就在他的《揚州慢》中說:“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p>

故解析為:

(1)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重點字:辱)

(2)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重點字:貌)

(3)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重點字:薺)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9分)

6.(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人世間》形象而直觀地向我們展示了近50年中國的百姓生活和時代發(fā)展。這對于今天的人們回望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和普通百姓的心路歷程,有著_____的認知和審美功效。這是年代寫作的必然意義,更是《人世間》的價值所在。

我們看到,《人世間》體現(xiàn)了駕馭生活的非凡能力。小說沒有_____的懸念設(shè)計,沒有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安排,沒有人物命運的大起大伏。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使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平實而真切地展現(xiàn),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也從百姓生活中得以體現(xiàn)。不能不說,這是一次有著相當難度的寫作。寫作的難度,更在于對我們_____、如影隨形的諸多社會事件和生活現(xiàn)象,做出有分寸的把握和有邊界的掌控。在《人世間》里,體現(xiàn)出了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深厚功力。梁曉聲所具備的駕馭能力,在于他對這個時代充滿感情,在于他立足民間,_____,更在于他始終堅持著對人性正能量的高揚和張舉。“文學應(yīng)該具備引人向善的力量?!闭菑倪@樣質(zhì)樸平實的文學理念出發(fā),他去正視筆下的人人事事,寫好筆下的人人事事。在《人世間》里,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閃現(xiàn)的善良、正直、擔當和誠信。即便生活再艱辛,也要將心比心,為他人著想;就算身陷困境,也要互助互幫,自立自強。()。社會越發(fā)展,時代越進步,作為人本身,更應(yīng)該向善、向上、向美??梢哉f,《人世間》是梁曉聲“好人文化”的形象表述。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荂

A.彌足珍貴扣人心弦耳熟能詳感同身受

B.不可或缺引人入勝耳濡目染感同身受

C.彌足珍貴扣人心弦耳濡目染身臨其境

D.不可或缺引人入勝耳熟能詳身臨其境

(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

A.無論社會如何變遷,時代怎樣變化,都要努力做一個好人

B.無論社會如何變化,時代怎樣變遷,都要努力做一個好人

C.無論時代怎樣變遷,社會如何變化,都要努力做一個好人

D.無論時代怎樣變化,社會如何變遷,都要努力做一個好人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荁

A.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被平實而真切地描述出來,從百姓生活中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也得以體現(xiàn)。

B.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平實而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從百姓生活中去體現(xiàn)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

C.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被平實而真切地描述出來,從百姓生活中去體現(xiàn)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

D.通過自己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閱歷,平實而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社會時代的巨大變化也從百姓生活中去體現(xiàn)。

(1)彌足珍貴:形容十分珍貴,非常珍貴。不可或缺:不能缺少。根據(jù)語境“這對于今天的人們回望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和普通百姓的心路歷程”,可知,此處在講《人世間》的意義與價值。此空應(yīng)該填“彌足珍貴”。

扣人心弦:形容文藝作品或表演、比賽等使人心情激動,引起共鳴。引人入勝:引導人進入美妙的境界,形容藝術(shù)作品或風景等特別吸引人。語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