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要點及體會_第1頁
制作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要點及體會_第2頁
制作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要點及體會_第3頁
制作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要點及體會_第4頁
制作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要點及體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制作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要點及體會

01一、實驗材料準備三、要點及體會二、實驗步驟參考內容目錄030204內容摘要在生物醫(yī)學研究中,制作動物模型是研究人類疾病機制和藥物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制作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模型,主要用于模擬人類腦梗塞和腦缺血等疾病。本次演示將介紹制作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要點及體會。一、實驗材料準備一、實驗材料準備1、實驗動物:選擇健康成年大鼠,體重在250-300g之間。2、實驗器材:線栓、顯微鏡、顯微操作器、注射器、動脈夾等。二、實驗步驟二、實驗步驟1、麻醉與固定:將大鼠稱重后,用3%戊巴比妥鈉溶液腹腔注射進行麻醉。將大鼠固定在操作臺上,將其頭部皮膚剝離,露出右頸總動脈。二、實驗步驟2、頸總動脈分離:用顯微操作器分離右頸總動脈,在分叉處插入動脈夾以防止血液流入大腦。二、實驗步驟3、線栓的制作:用顯微鏡觀察大鼠右頸總動脈,確認動脈完全閉塞。之后將預先準備的肝素化溶液滴在自制線栓的絲線上,絲線的另一端則插入肝素化的玻璃針筒中,利用壓力平衡原理調整絲線上的力度。二、實驗步驟4、頸總動脈插入線栓:在顯微操作器的輔助下,將絲線插入到大鼠右頸總動脈中,直至絲線完全插入,然后將絲線另一端固定在自制線栓上。二、實驗步驟5、缺血再灌注: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空氣,將空氣注入到自制線栓中,使大鼠腦部血管發(fā)生缺血。等待一定時間后,將空氣抽出,使腦部血管再灌注。三、要點及體會三、要點及體會1、實驗前準備:實驗前需要充分了解大鼠的生理特征和實驗操作步驟,準備好實驗器材和試劑。此外,還需要對實驗室環(huán)境進行消毒和清潔,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三、要點及體會2、麻醉與固定:在麻醉過程中,需要注意觀察大鼠的反應情況,如果大鼠出現(xiàn)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等情況,應立即停止麻醉并進行相應的處理。在固定過程中,需要注意大鼠的身體姿勢和頭部位置,避免因不正確的姿勢導致操作困難。三、要點及體會3、頸總動脈分離:在分離頸總動脈時,需要注意保持動作輕柔,避免損傷血管和神經。同時,需要注意保持動脈通暢,避免血液凝固堵塞血管。三、要點及體會4、線栓的制作:線栓是制作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關鍵步驟之一。在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絲線的清潔和干燥,避免絲線受潮和污染。同時,需要注意調整絲線上的力度,確保絲線能夠順利插入血管中。三、要點及體會5、缺血再灌注:在缺血再灌注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缺血時間和再灌注時間。缺血時間過長會導致腦組織損傷嚴重,而再灌注時間過短則可能導致腦組織無法恢復正常的血流供應。因此,需要合理控制缺血再灌注的時間和程度。三、要點及體會6、實驗后處理:在實驗結束后,需要對大鼠進行相應的處理。例如,可以在缺血后的一段時間內進行血漿腦組織特異性蛋白質含量的測定、病理切片等檢查,以評估模型的效果和判斷模型的成功程度。參考內容內容摘要腦缺血再灌注模型是研究腦缺血疾病的重要工具。本次演示對傳統(tǒng)的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方法進行了改良,旨在提高模型的穩(wěn)定性和成功率。一、材料和方法1、實驗材料1、實驗材料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體質量250~300g。2、實驗方法2、實驗方法改良線栓法制作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將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腦立體定位儀上,暴露前囟,調整顱骨固定桿,使大鼠頭部位于合適位置。用顯微手術顯微鏡將左側頸總動脈和頸外動脈暴露,結扎頸總動脈,用線栓(直徑為0.26mm,長為2cm)插入頸總動脈,并沿頸外動脈插入至大腦中動脈起始處。2、實驗方法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線栓前端進入大腦中動脈起始處后,用縫線將線栓扎緊,以保證其固定。拔出導引鋼絲后,縫合切口,縫合皮膚。2h后拔出線栓,即實現(xiàn)再灌注。二、結果二、結果改良的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改良前后的成功率分別為58.6%和93.8%。模型組和假手術組之間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三、討論三、討論本實驗對線栓法制作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步驟進行了改進,采用了新的操作方法。該方法在原有方法的基礎上增加了縫合頸總動脈和頸外動脈的步驟,提高了模型的穩(wěn)定性。由于在顯微鏡下操作,能夠更準確地控制線栓插入的位置和深度,避免了傳統(tǒng)方法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穩(wěn)定情況。此外,改良后的模型制作時間更短,操作更簡單,能夠顯著提高實驗效率。三、討論總之,改良的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操作方法、成功率、穩(wěn)定性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yōu)勢。本實驗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方法進行了改良和評價,提高了模型的穩(wěn)定性和成功率。為進一步研究腦缺血疾病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參考內容二內容摘要腦缺血再灌注損傷(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是腦組織在長時間缺血后血流再通時引發(fā)的病理生理過程,其機制復雜,涉及眾多細胞、分子和信號通路的級聯(lián)反應。為了研究這一現(xiàn)象,建立穩(wěn)定、可靠的動物模型是關鍵步驟。本次演示介紹了一種改良的線栓法制備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該方法具有操作簡便、重復性好、損傷程度易于控制等優(yōu)點。一、材料與方法1、實驗材料1、實驗材料選用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體重250-300g。以青霉素和地塞米松腹腔注射進行抗感染和抗炎處理。2、線栓法建立腦缺血再灌注模型2、線栓法建立腦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大鼠麻醉后,通過頸部手術暴露出右側頸總動脈(CCA)和頸外動脈(ECA)。將一根預先制備好的線栓(由不銹鋼絲制成)插入CCA,直到感覺到輕微阻力為止,這表明線栓已到達大腦中動脈(MCA)。隨后,將線栓取出,實現(xiàn)再灌注。二、結果與分析1、大鼠行為及體征觀察1、大鼠行為及體征觀察在缺血期間,大鼠出現(xiàn)明顯的神經功能缺陷,包括側偏癱、站立不穩(wěn)和協(xié)調能力下降。再灌注后,這些癥狀有所緩解,但仍然存在明顯的缺陷。這些行為和體征的變化表明了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的建立成功。2、腦組織病理學變化2、腦組織病理學變化通過組織切片和染色觀察到,缺血區(qū)域的腦組織出現(xiàn)明顯的病理變化,包括細胞水腫、神經元壞死和炎性細胞浸潤。再灌注后,這些變化更加明顯。這些結果表明,建立的模型符合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特點。三、結論三、結論本實驗成功地通過改良的線栓法建立了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這種模型可以模擬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病理生理過程,為研究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然而,這種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完全模擬人類疾病的復雜性。因此,未來的研究應致力于進一步完善模型,提高其與人類疾病的相似性。四、討論與展望四、討論與展望本次演示介紹了一種改良的線栓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的建立方法。該方法具有操作簡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