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直擊詳解:肩關節(jié)精準觸診
目錄
??肩峰外側緣..................................................................1
??肩峰崎...................................................................2
??肩鎖關節(jié)一前方觸診.......................................................4
????肩鎖關節(jié)一后方觸診......................................................5
????肩鎖關節(jié)................................................................6
??肩部局部觸診一后側..........................................................13
??肩胛下角...............................................................13
??肩胛骨內側緣...........................................................17
????肩胛上角...............................................................18
????肩胛岡下緣.............................................................20
????肩峰角.................................................................21
????肩峰角觸診肩峰.........................................................21
????岡上肌肌腹.............................................................24
????岡下肌肌腱和附著點....................................................26
????肩部局部觸診一前外側.......................................................31
????喙突...................................................................31
????肱骨小結節(jié).............................................................35
??????肩胛下肌肌腱..........................................................36
??????結節(jié)間溝..............................................................37
??????肱骨大結節(jié)............................................................38
??????岡上肌--附著點.........................................................43
??????肩關節(jié)盂..............................................................46
????肩部局部觸診--前內側.......................................................47
????胸鎖乳突肌.............................................................47
????鎖骨內側端.............................................................48
??????胸鎖關節(jié)面............................................................49
??????胸骨上切跡............................................................51
肩峰外側緣
從肩峰角開始,治療師嘗試沿前方肩峰邊緣觸診。由于肩峰外側緣呈現(xiàn)起
第1頁共52頁
伏和參差不齊,并且位置變化很大,不太容易準確觸診到該邊緣。
這里可以使用垂直觸診技術,將手指尖或是整個手指置于肩峰邊緣。
肩峰邊緣觸診
肩峰崎
治療師只能沿著肩峰邊緣到達前方邊界,即肩峰崎。它呈一小而圓的尖端,
是觸診時定位肩關節(jié)前外側非常重要的參考點。
治療師可以通過肩峰崎來感知肩鎖關節(jié)的走行,以及準確定位當手臂預先
放在內旋最大角度時岡上肌附著點的位置。
第2頁共52頁
觸診岡上肌附著點初始體位
提示
當治療師向下牽拉上臂導致肱骨頭從肩峰邊緣或肩峰崎處分離時,肩峰邊
緣和前方尖端很容易觸診。
第3頁共52頁
肩峰邊緣觸診-肱骨向下分離
該方法可提高這些結構觸診的可靠性,并將它們與肱骨頭進行區(qū)分。當檢
查肱骨頭下滑時,手法治療師可以用肩峰邊緣來定位。
肩鎖關節(jié)--前方觸診
繼續(xù)沿著肩峰崎向內側觸診。首先能感受到一處小凹陷,接下來是骨性結
構。在該點,手指尖碰到鎖骨,指腹放松位于“前方V區(qū)”。該V區(qū)尖端通常
直接指向后方。肩鎖關節(jié)囊的前部止于此。
提示
定位這些結構的困難之處在于準確找到肩峰崎并且繼續(xù)沿著輪廓向內。最
第4頁共52頁
常見的錯誤是認為前方V區(qū)太靠近內側。已證實有效的觸診方法包括將示指內
側緣向下放在患者身上,使得指腹觸診到肩峰崎的尖端,指尖代表前方V區(qū)。
肩鎖關節(jié)--后方觸診
肩鎖關節(jié)的前方定位已經明確?!昂蠓絍區(qū)”可用于標記肩鎖關節(jié)的后方
走行。前文已經描述過從側方沿著肩胛岡上緣和鎖骨后緣直接觸診?;诨A
形態(tài)學解剖的知識,治療師將注意到鎖骨外側端比一般預想中要明顯增大。此
外,斜方肌降部常會非常緊張,阻礙后方邊緣的觸診。
鎖骨后緣
觸診從鎖骨中間偏內側開始??梢栽谶@里摸到鎖骨后緣,通過橫向觸診技
術可以系統(tǒng)有序地朝向外側定位。在這個過程中,觸診會因斜方肌降部的嵌入
而受到嚴重阻礙。為了減輕斜方肌緊張度和觸診難度,讓患者頭部向同側傾斜,
并轉向對側,使肌肉靠緊。
第5頁共52頁
鎖骨后緣觸診
提示
另一種可靠的鎖骨后緣定位方法是從肩胛岡上緣開始向前觸診。當出現(xiàn)堅
硬的抵抗時,下一個骨性結構就是鎖骨。
肩鎖關節(jié)
兩個V區(qū)尖端的連線與肩鎖關節(jié)基本成對線關系。在定位肩鎖關節(jié)時,僅
將該連線的前段(距前方V區(qū)后方0.5-lcm)用來定位。基于此,肩鎖關節(jié)間隙基
本位于前方,并常偏向外側少許。
第6頁共52頁
當胸廓形態(tài)正常時,肩鎖關節(jié)間隙的位置
在定位肩鎖關節(jié)間隙時,治療師需要注意個體間和個體內差異可能會很大。
其變異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姿勢、胸廓形狀和肩帶相對應的位置。如果脊柱過
度后凸畸形,肩帶在前方牽引的作用下更加下垂,并且肩鎖關節(jié)明顯傾斜,朝
當胸椎筆直(平背)時,肩胛骨常位于相對脊柱而言更加內側的位置。肩帶也
會偏離正常的位置。肩帶看上去呈內收狀,肩鎖關節(jié)間隙更多位于矢狀面上。
第7頁共52頁
當胸廓形狀扁平時,肩鎖關節(jié)間隙的位置
肩鎖關節(jié)囊
前面描述的肩鎖關節(jié)間隙定位方法可以用于快速定位,也可用于更加精準
的觸診。治療師從鎖骨后緣開始觸診,并沿著鎖骨向前彎曲的外側凸起端進行。
第8頁共52頁
鎖骨外側觸診,從頭側觀
治療師的指尖垂直于鎖骨緣觸診,接著會明顯感覺到一個臺階。手指指腹
平置于肩峰,手指尖抵住鎖骨。
第9頁共52頁
鎖骨外側觸診細節(jié)圖示
第10頁共52頁
鎖骨外側觸診,前面觀
當手指邊緣感到平滑并且傾斜卻不再像臺階一樣時,觸診的手指便直接定
位在肩鎖關節(jié)間隙之上。該傾斜的“斜坡”由關節(jié)囊及其充填韌帶臺階強化部
分構成。
第11頁共52頁
肩鎖關節(jié)囊觸診,近頭側觀
第12頁共52頁
肩鎖關節(jié)囊觸診,前面觀
肩部局部觸診--后側
肩胛下角
為評估肩胛骨旋轉,治療師首先應觸診休息位時的肩胛下角。
第13頁共52頁
休息位的肩胛下角位置
然后引導患者手臂上抬。觀察肩胛活動時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在屈曲還是外展
位肩胛都沒有明顯活動。
第14頁共52頁
(a,b)肩關節(jié)前屈和外展時的肩峰移動
一旦肩胛骨開始盡可能上抬,治療師應再次觸診肩胛下角的位置,并評估
其活動范圍。
第15頁共52頁
手臂最大程度上抬時肩胛下角的位置
另一側應進行同樣的評估作為對照。背闊肌非常強健時,肩胛下角會很難
定位。
在評估肩胛骨時,不能只關注活動范圍。肩胛下角活動可以幫助手臂上抬,
所以當其出現(xiàn)不對稱甚至震顫樣的活動時,提示協(xié)調性欠佳和前鋸肌可能無力。
應該區(qū)分開這兩種活動,尤其在手臂上抬的開始和結束時一一翼狀肩胛和肩胛
傾斜。
第16頁共52頁
翼狀肩胛是指肩胛骨內側緣在橫斷面上向外打開。
肩胛傾斜是指肩胛下角在矢狀面上抬高。如果缺少肩胛骨支撐,不僅限制
手臂上抬的整個過程,也會造成各種類型的肩關節(jié)內部或外部撞擊征。
肩胛骨內側緣
使用指尖從內緣的下方很容易定位,因為此處覆蓋的肌肉較少,不會妨礙
評估。如果從頭側開始評估肩胛骨內側緣,準確評估則會非常困難。
肩胛骨內側緣觸診
提示
如果出現(xiàn)難以觸診到內側緣的特殊情況,可以讓肩關節(jié)放松并置于內旋位,
使肩胛骨內側緣呈翼了能夠在不同的組織情況下發(fā)現(xiàn)任何肩關節(jié)的骨狀展開。
第17頁共52頁
手臂內旋時的肩胛骨移動
但是,該觸診練習的實際目的是為了能夠在不同的組織情況下發(fā)現(xiàn)任何肩
關節(jié)的骨性邊緣。
肩胛上角
將手指置于斜方肌降部的肌腹后方,作為肩胛骨內側緣的延續(xù),從頭側向
第18頁共52頁
肩胛上角觸診。
提示
觸診肩胛上角非常困難。斜方肌穿過肩胛上角并且止于此的肩胛提肌常呈
緊張狀態(tài),使得治療師很難區(qū)分緊張度增高的肉和肩胛上角。此外,第一肋橫
突關節(jié)一般很敏感,直接位于頭側。治療師可以通過被動上抬肩胛帶來避免這
一問題??梢栽谌魏纬跏俭w位執(zhí)行該動作。治療師沿著手臂下垂時的軸向推動
和上抬肩胛帶,通過感覺朝向頭側的對抗觸診手指的壓力來分辨肩胛上角。
第19頁共52頁
肩胛上角觸診
肩胛岡下緣
肩胛岡下緣可以從內側向外側觸診。由于肌肉附著點牽拉的原因,肩胛岡
的外形呈旋轉的波浪形,例如,斜方肌升部。
為了精準定位肩胛岡下緣,治療師可在肩胛骨后方使用指腹推擠,抵抗皮
膚和肌肉的彈性阻力,并逐漸朝上移動觸診的手指,直到指腹碰到堅硬的阻力。
肩胛岡下緣觸診
第20頁共52頁
岡下肌肌腹位于肩胛岡下緣、肩下角和肩胛骨外側緣之間。
肩峰角
當手臂下垂時,肩胛岡下緣的外側有一處明顯突出的角一一肩峰角。在該
處,肩胛岡下緣幾乎成直角彎曲,并向前內側繼續(xù)走行,作為肩峰的邊緣。
、$、、,<
■
..?、/,
、、、-,4、:Y必及心祥點Z產
:設滿瞬苑,
.「—;—:豺―幽猶V:,.
肩峰角觸診肩峰
休息位時的肩峰高度可以提示是否存在肩關節(jié)抬高現(xiàn)象。在手臂上抬過程
中,肩峰也可以用來定位,以評估肩帶上抬的范圍和速度,以及從側面觀察和
第21頁共52頁
評估肩帶撤回的范圍和速度。
(a,b)肩關節(jié)前屈和外展時的肩峰移動
提示
肩峰外側緣的整體位置朝向前內側和輕微向上。在不同的個體間,肩峰的
形狀和大小差異極大,所以必須精確觸診。肩胛岡上緣
觸診時同樣使用垂直觸診手法,用指腹從頭側推擠直到碰到肩胛骨邊緣,
并沿著該邊緣從肩胛骨內側起點朝向外側觸診。
第22頁共52頁
肩胛岡上緣觸診
觸診肩胛岡時可以沿著基底部朝向肩峰方向進行。觸診終止于外側,當指
腹碰到另一個堅硬的結構時,即鎖骨后緣。這兩個骨性邊緣(肩胛岡上緣和鎖骨
后緣)逐漸靠攏呈錐形并最后相連接,形成后方V區(qū)。
第23頁共52頁
后方V區(qū)觸診
岡上肌肌腹
通常使用橫向摩擦進行觸診。該技術可用于評估和確定肌腹的癥狀。也可
以聯(lián)合其他技術來治療肌肉-肌腱連接處的肌腱炎或肌腱變性,或者肌腹損傷。
比較合適的方法是從側方使用中指平行于肌肉纖維并施壓。示指位于中指上方
用于支撐。
第24頁共52頁
橫向摩擦觸診岡上肌肌腹,初始位置
橫向摩接觸診時,檢查者下臂后旋,從后向前深壓。在肩胛上角和后方V
區(qū)之間可以使用該方法觸診整個肌肉長度。
第25頁共52頁
橫向摩擦觸診岡上肌肌腹,結束位置
肌肉在外側移行為肌腱,附著于大結節(jié),這是臨床關鍵點,但在手臂位于
中立位時不易觸及,此時肌腱位于肩峰下。
岡下肌肌腱和附著點
觸診始于我們已經熟悉的肩峰角后方。
第26頁共52頁
肩峰角觸診
寬大的岡下肌肌肉-肌腱移行處位于距肩峰角朝向腋窩方向約2cm處。
第27頁共52頁
岡下肌的解剖結構
觸診的手指能感覺到肌肉-肌腱移行處平滑而緊張的狀態(tài),產生一種堅實但
仍有彈性的阻力來對抗橫向觸診。為了觸及肌腱,采用橫向摩擦的方法,平行
于肩胛岡向外側繼續(xù)移動約2cm。為了確定大結節(jié)中間面的附著點,
第28頁共52頁
中間面觸診
沿著肌腱觸診,逐漸感覺變平,再繼續(xù)朝向外側,直到感覺到堅實的阻力。
這是肌腱-骨性結構的連接處,即岡下肌附著點。觸診的路線會被三角肌的粗纖
維束反復干擾。該肌肉組織的走行呈典型的傾斜狀,逐漸上升至上外側。
岡下肌表面的范圍可以精確觸及。如果觸診手指向外側進一步移動,將會
滑過肱骨表面邊緣。如果手指朝向肩峰移動,會向前滑大約45°并到達岡上肌
表面。
第29頁共52頁
前面觸診
如果手指滑向內側,且仍然傾斜45。,則到達小圓肌表面。
第30頁共52頁
后面觸診
在肌腱炎或肌腱變性的患者中,為了觸及附著點周圍更多的淺表組織,治
療應重點關注岡上肌的外側部分。
??.肩部局部觸診--前外側
??.1.喙突
患者坐在椅子或治療床上。手臂靠近身體,前臂充分放松置于大腿上。治
第31頁共52頁
療師站在患者后方。以患者的右側肩膀為例,治療師用左手觸診,右手引導患
者的手臂,讓患者將肩關節(jié)置于要求的體位或產生不同程度的抵抗。
圖示鎖骨下窩
通過內收時的肌肉活動,很容易直接觀察到鎖骨下窩。喙突是鎖骨下窩的
外側深部骨性邊界。建議采用以下觸診方式來定位該突出結構。
在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時,觸診的手指(最好是中指)放于鎖骨下窩內,甚至當
手臂放松回到休息位的初始位置時仍保持在此位置。
第32頁共52頁
鎖骨下窩觸診
此時,中指從外側方向逐漸增加壓力,可以即刻感到喙突內側邊的骨性抵
抗。
喙突觸診,內側緣
第33頁共52頁
當把左手的示指直接置于中指旁邊時,示指指腹即位于喙突之上。
喙突觸診
接著,沿外側方向觸診。左手中指仍然保持位于鎖骨下窩。
在適度的壓力作用下,示指向外側移動大約一個手指的寬度。在該處可以
感覺到一個可明顯觸及的凹陷,位于喙突外側緣和肱骨小結節(jié)之間。
第34頁共52頁
喙突內側緣和外側緣
接下來,可以從各個方向來確定喙突尖端的邊界:從上方、下方和外側。
顯然,喙突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較大的結構。
喙突上緣和下緣
提示
建議關注觸診過程中施加的壓力,因為在喙突上施壓常會讓患者覺得不舒
服。
??.2.肱骨小結節(jié)
肱骨小結節(jié)的形狀呈倒淚滴狀。其尖端在下方變得更薄,并合并呈一個崎
狀的附著點,此為小結節(jié)頂端。結節(jié)間溝構成小結節(jié)外側緣。
第35頁共52頁
肱骨小結節(jié)的位置和大小
??.3.肩胛下肌肌腱
喙突外側緣有一個肉眼可見的凹陷,示指觸診時在其下方可以感覺到。肱
骨小結節(jié)緊挨其外側。肌腱附著于小結節(jié)上。通過被動內旋和外旋下垂的手臂
可以定位肩胛下肌肌腱。在這個活動過程中,示指下方僅感覺到小結節(jié)移動。
喙突處沒有任何活動。
當肩關節(jié)位于最大范圍外旋時,肩胛下肌肌腱處于緊張狀態(tài),并且抵抗觸
診的手指,并朝向皮膚表面向前突出。當觸診的手指在該處緊張的肌腱上施以
第36頁共52頁
更多的壓力時,會發(fā)現(xiàn)肌腱非常堅固,有時也會有彈性。
肱骨小結節(jié)定位
??.4.結節(jié)間溝
中指可以取代示指的位置。通過繼續(xù)向外側移動示指并越過小結節(jié),可以
觸診到結節(jié)間溝。繼續(xù)被動內旋和外旋手臂時,結節(jié)間溝在手指下方向前向后
移動,治療師可以確定結節(jié)間溝中細長的凹陷位置,并可以感覺到結節(jié)間溝的
邊緣(大小結節(jié)當三角肌部分非常發(fā)達時,該方法會比較困難。
第37頁共52頁
初始體位觸診,結節(jié)間溝
結節(jié)間溝觸診細節(jié)圖示
??.5.肱骨大結節(jié)
肱骨大結節(jié)提供了三個小平面(附著面)作為肩袖肌肉的附著點:
前面一岡上肌
第38頁共52頁
中間面一岡下肌
后面----小圓肌
以下觸診是為了描述大結節(jié)的范圍,并精確定位這三組肩袖肌肉的附著點。
物理治療技術(例如,橫向摩擦)可以用在其他初始體位上,使得在臨床中更多有
問題的結構可以更容易地處理。
初始體位-岡下肌觸診
觸診岡上肌附著點初始體位
前文已經闡述了可以通過結節(jié)間溝找到大結節(jié)內側緣。所有的三個關節(jié)面
第39頁共52頁
相對于肱骨干的經典定位如下:
?前面垂直于結節(jié)間溝
?中間面在結節(jié)間溝后下方大約45°
?后面相對中間面成45°角,因此在矢狀面上再次平行于肱骨干
大結節(jié)幾個平面的位置
示指伸直,靠其橫側支撐并抵住肩峰邊緣,與結節(jié)間溝成適當角度。由于
肩峰大小的個體差異,該平面的可及性也存在差異。前面與結節(jié)間溝毗鄰。示
第40頁共52頁
指感受到這個邊緣并滑向結節(jié)間溝內。當示指滑落到一側時,外側邊界明顯可
見。
前面觸診
中間面
從結節(jié)間溝后方超過前面大概2cm左右觸診,當手指滑過45°角到后下方
時,即到達中間面。為了感受到這個平面,也可以用拇指指腹觸診。觸診過程
提示中間面的內側與肩峰邊緣毗鄰,外側與滑向下方的圓平面毗鄰。
第41頁共52頁
中間面觸診
后面
與上述方法相同,大約2cm后,拇指在后下方以45°角滑過一個邊緣,進
而落在大結節(jié)后面。此時拇指平行于結節(jié)間溝。
第42頁共52頁
后面觸診
??.6.岡上肌--附著點
在該測試中,患者上身位于某一角度(仰臥位抬起約60。),斜靠在治療床
的尾部。為了觸及岡上肌附著點,大結節(jié)的前平面應向前方移動。因此,患者
的手臂應后伸(約30°-40°)、輕微外展和最大程度內旋(約90°)。此時,手背
可碰到腰椎。
第43頁共52頁
觸診岡上肌附著點初始體位
為了找到附著點,治療師沿著肩峰邊緣從后角觸診至前方的肩峰崎。
第44頁共52頁
第45頁共52頁
肩峰邊緣觸診
此時示指應該呈如下位置,手指指腹位于骨性踝上,指甲呈水平方向,示
指邊緣正推擠肩峰尖端。
患者和治療師初始體位,手的位置
??.7.肩關節(jié)盂
治療師需要可以準確定位關節(jié)盂位置的標志。此時只能通過一條連線來確
認,該連線的兩端分別為:肩峰角和喙突下方。
右手拇指置于肩峰后角上方(肩峰角),示指置于喙突下方。這兩點的連線可
以確定肩關節(jié)盂的位置。
從上方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場種菜出租合同樣本
- 凈水項目售后合同標準文本
- 農村換工雇工合同標準文本
- pvc管子供應合同標準文本
- 倉庫租賃搬家合同樣本
- 秋季學期師生關系改善項目計劃
- 婦產科產前檢查流程完善計劃
- 二手房屋轉讓合同樣本
- 2025掌握合同翻譯關鍵英語詞匯:輕松看懂英文合同
- 農田建設項目合同樣本
- 2025保安證考試模擬試卷及答案
- 湖南水泥倉施工方案
- 肺栓塞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
- 老人預防電信詐騙
- 2024年11月-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含反思】
- 《經濟學原理》課件
- 第16課《有為有不為 》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5年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節(jié)奏與旋律》課件
- 2025年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