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學試題(語言學)-語言學概論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E/2F/wKhkGWW9gKGAZ9nvAAEoRD4npdk139.jpg)
![2024年大學試題(語言學)-語言學概論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E/2F/wKhkGWW9gKGAZ9nvAAEoRD4npdk1392.jpg)
![2024年大學試題(語言學)-語言學概論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E/2F/wKhkGWW9gKGAZ9nvAAEoRD4npdk1393.jpg)
![2024年大學試題(語言學)-語言學概論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E/2F/wKhkGWW9gKGAZ9nvAAEoRD4npdk1394.jpg)
![2024年大學試題(語言學)-語言學概論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E/2F/wKhkGWW9gKGAZ9nvAAEoRD4npdk13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大學試題(語言學)-語言學概論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25題)1.母語教學跟外語教學相比較有哪些不同的要求?2.試述語言發(fā)展的兩大特點。3.句子變換形式有哪些情況?4.復合詞5.句群6.簡述粘著語與屈折語的區(qū)別是什么?7.絕對反義詞和相對反義詞的區(qū)別是什么?8.同義詞有哪些特點?9.語境意義和語言意義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區(qū)分二者?10.語音的物理屬性包括哪幾個方面?音高和音強在漢語中是否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11.句法同義12.腭化規(guī)律13.謂詞性范疇14.元音和輔音的差別有哪些方面?15.社會語言學的主要內容。16.民族語言政策包括哪些主要內容?17.根據(jù)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可以把輔音再分成哪些類?18.索緒爾的貢獻有?19.結合實例說明述謂結構的構成和類型。20.簡答同音詞與同形詞的關系。21.如何理解音素和音位的區(qū)別?22.什么是共同語?現(xiàn)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什么?23.語音在語言中的作用是什么?24.請結合實例說明語法的抽象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25.詞和詞組的區(qū)別是什么?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25題)1.自由變體2.每個人說話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吃飯"說成"飯吃我"?不能把"失去生命"這意思說成"huo(活)",這是為什么?3.實詞4.為什么說語言符號在所有符號中是最重要、最復雜的一種?5.同義詞6.反切7.替代8.簡答語言符號的特點。9.語言符號的任意性特點是不是說我們可以任意運用不同的語音形式表示事物?從哪些地方能看出語言具有任意性?10.詞義的性質包括哪些方面?舉例說明。11.語體意義12.什么說文字是語言最重要的輔助性交際工具?13.簡答語言的理性意義和非理性意義。14.一般語匯15.要正確認識語言和思維的關系,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16.為什么說多義詞在交際中一般不會造成歧義而影響人們的交際?17.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有何區(qū)別?18.文字的改革有哪幾種類型?19.舉例說明語言演變的兩大原因。20.語言21.為什么說語言的發(fā)展會有漸變性的特點請結合教材有關內容談談你的看法.22.一般詞匯23.簡述語言和言語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并說明區(qū)分這兩者的意義?24.意音文字25.語法形式第3卷一.參考題庫(共25題)1.音質音位和非音質音位2.什么是國際音標?怎樣學習國際音標?3.情態(tài)意義4.條件變體5.舉例說明基本詞匯的特點。6.為什么說從音位到語素有性質上的飛躍?7.漢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有什么區(qū)別?8.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的層次及關系。9.怎樣認識人類的發(fā)音器官?10.文字11.人以外的動物有沒有語言?人類語言和動物“語言”的主要區(qū)別在哪里?12.樂音13.概念意義14.條件變體和自由變體15.簡述兒童習得語言的一般過程。16.結構主義語言學主要分支學派有哪些?其主要觀點是什么?17.歷時語法18.為什么要進行語言規(guī)劃?19.語氣意義20.什么叫復元音?復元音的發(fā)音特點是什么?21.借詞22.為什么人類會有如此多樣的語言?23.簡述發(fā)散思維和語言形式的關系?24.什么是隱喻和換喻?它們的基本區(qū)別是什么?25.語言學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1)從初步的要求看,母語語言教學首先需要打牢語言基礎和補充語言知識。 (2)從稍高的要求看,母語語言教學還應該培養(yǎng)閱讀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從更高的要求看,母語語言教學更重在提高文化素質和建設語言文明。2.參考答案: (一)語言發(fā)展的漸變性 漸變性是語言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指語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但語言不像社會變革那樣產生突變,而是逐漸發(fā)展變化的,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語言的發(fā)展變化,是由新質要素的長期積累和舊質要素的逐漸衰亡來實現(xiàn)的不會出現(xiàn)質的突變。這是由語言的社會功能所決定的,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社會成員相互聯(lián)系的紐帶和橋梁,是人們日常生活根本離不開的,人們無時無刻不使用語言,語言同社會的關系是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發(fā)生巨變、突變,只能逐漸變化,即使社會發(fā)生了劇烈變化,語言也不馬上巨變,大有我自巋然不動之勢。 (二)語言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語言的發(fā)展變化不是均衡的,勻速的,而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 第一,語言系統(tǒng)的各子系統(tǒng)發(fā)展不平衡。其中詞匯變化最快,語音和語法發(fā)展比較慢。語言各各子系統(tǒng)內部的發(fā)展變化也是不平衡的。比如在詞匯系統(tǒng)中,發(fā)展變化較快的是一般詞匯,基本詞匯卻是相對穩(wěn)定的。 第二,不同時期語言發(fā)展變化不平衡。當社會變革或社會動蕩較為劇烈、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極為快捷、社會思維較為活躍、不同文化的交往較為頻繁的時期,語言發(fā)展變化的速度就會快一些;反之,語言發(fā)展變化的速度就會慢一些。 第三,不同地域的語言發(fā)展變化不平衡。同一種語言現(xiàn)象,在有的地區(qū)變化,在有的地區(qū)不發(fā)生變化,有的地區(qū)是另一種變化,其結果是形成了不同地域方言。 第四,不同的社會方言的發(fā)展變化不平衡。比如青年人的語言發(fā)展變化較快,科技語言發(fā)展變化較快,各種語體的發(fā)展變化也不平衡3.參考答案: 語言中的特殊句式實際上都可以看作是基本句的變換形式,或者說是通過主謂結構中句法成分的位置變化或刪略添加等形式構造的。句子的變換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XY—YX變換”即成分移位造成的句式。例如“我認識這個人—這個人我認識”(賓語前移)。二是“XY—X變換”,即成分刪略造成的句式。三是“X—XY變換”,即成分添加造成的句式。四是“X—X’變換”,即成分替換造成的句式。漢語“你去上?!闳ゲ蝗ド虾!敝小叭ァゲ蝗ァ本褪且环N成分替換。這些變換也可以綜合運用。4.參考答案: 完全由詞根語素組成的合成詞叫復合詞5.參考答案: 是由句子與句子組成的,具有相對獨立性和完整性的,語法中的最大單位。6.參考答案: 粘著語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附加成分接在詞根或詞干上構成形態(tài)變化,但結合不緊,附加成分好象黏附在詞根上;一種語法形式只表示一種語法意義,一種語法意義由一個附加成分表示。屈折語主要用附加語素和屈折變化表示語法意義。 與粘著語的不同a屈折語常用內部曲折作為語法手段,如man(men)/foot(feet)等,b屈折語一個語法形式可表示多個語法意義,如helps→第三人稱單數(shù)、現(xiàn)在時、主動態(tài)c詞根與詞尾結合緊,詞根部分不能作為一個獨立形式使用,如俄語。英語是不典型的屈折語,俄語、德語、阿拉伯語等都是屈折語。7.參考答案: 絕對反義詞是指:兩個詞處于矛盾關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就必然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間沒有非此非彼的中間狀態(tài)存在。如“死—活”、“拒絕—接受”;相對反義詞是指:兩個反義詞處于反對關系之中,肯定一方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間存在著非此非彼的中間狀態(tài),如“多——少”、“熱情——冷漠”。8.參考答案: 同義詞的特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1)同義詞是就詞語之間的關系而言的,孤立的詞語無所謂同義詞 (2)要構成同義詞,不同詞語的詞義所概括反映的對象必須是相同的.或者是基本相同的,因而指稱某一大類的詞和指稱這一大類事物中的某一小類的詞不能構成同義詞指稱事物整體的詞和指稱事物某一部分的詞也不能構成同義詞 (3)同義詞是就特定的語言或方言的詞匯系統(tǒng)而言的我們不能跨越不同語言或方言來討論某個詞有哪些同義詞,因而不同語言或為言中表示同一意義的詞不能算是同義詞。9.參考答案: (1)語言形式所表達的意義有一般與個別、穩(wěn)定與臨時的分別語言形式本身所表達的一般的、穩(wěn)定的意義叫做語言意義。語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際場合和知識背景等語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達的個別的、臨時的意義叫做語境意義。如“書”表示“裝訂成冊的著作”,就是這個詞的語言意義。“書”在不同的上下文和交際場合中又可以具體指稱不同內容、不用作者的具體的著作,這就是這個詞的語境意義 (2)-般說來語言學中的語義研究,具體地說就是以語義為研究對象的語義學研究,其研究范圍只包括語言意義而不包括語境意義。因而區(qū)分二者對明確語義學的研究對象有重要意義。10.參考答案: 音高、音強、音長、音色。 漢語的聲調主要由音高構成,因此在漢語中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音強一般沒有。11.參考答案: 指幾種句子格式表示相同相近的結構意義。例如“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被我打破了”這幾個句子就具有相同的意義。12.參考答案: 舌尖前塞擦音、擦音和齊、撮二呼相拼時,以及舌根音和齊撮二呼相拼時,都腭化為舌面前音(即普通話中的尖團合流現(xiàn)象)13.參考答案: 指動詞的詞形變化形式表示的意義。14.參考答案: 元音和輔音的區(qū)別有: ①發(fā)元音時氣流通過聲門使聲帶發(fā)生振動,發(fā)音器官不形成任何阻礙。發(fā)輔音時發(fā)音器官造成阻礙; ②發(fā)元音時發(fā)音器官的各個部分保持均衡的緊張,發(fā)輔音時只有形成阻礙的那部分器官緊張; ③發(fā)元音時呼出的氣流暢通無阻,而氣流較弱,發(fā)輔音時因為要克服阻力氣流較強。15.參考答案: 社會語言學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微觀研究和宏觀研究兩大部分。 1、微觀研究主要研究語言的社會變異,即各種社會群體使用語言的差異,包括不同社會區(qū)域、社會地位、文化程度、性別、年齡、社會關系,家庭環(huán)境等等的人在不同交際場合使用語言的差異,這些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規(guī)律,以及這些語言變異的交際作用和社會意義。微觀社會語言學主要研究三種語言變異:地域變體、社會變體和功能變體,而以社會變體為核心。早期的社會語言學主要進行微觀的研究,被稱為城市方言學派,它們主要研究大城市中各種社會群體的語言差異,以美國的拉波夫為主要代表。微觀社會語言學與歷史語言學有重合之處,因為二者都是研究語言變異的。不過歷史語言學主要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研究語言變異的形成原因和發(fā)展趨勢,重點是地域方言和親屬語言。社會語言學主要從社會功能的角度研究語言變體,研究各種語言變體的使用規(guī)律及其在語言交際中的不同作用,重點是社會變體和功能變體。 2、宏觀語言學主要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語言問題,又稱為語言社會學,以美國費希曼為主要代表。其主要的內容有,語言接觸、雙語(多語)現(xiàn)象、語言政策、語言規(guī)劃等問題。語碼轉換是和會語言學的一個研究重點。說話人之所以要進行語碼轉換,首先是因為不同的語碼具有不同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功能,說話人試圖通過語碼轉換實現(xiàn)一定的交際目的,如顯示自己的身份,突出交際雙方的某種社會關系等。16.參考答案: 民族語言政策一般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在處理公共事物中。少數(shù)民族語言是否平等地享有與主體民族語言相同的地位和法律效力,這是如何對待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一個根本問題,也是民族語言政策中最重要的內容. (2)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教育。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教育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少數(shù)民族是否有接受本民族語言教育的權利。二是少數(shù)民族在各級教育機構中使用哪一種語言來接受教育.17.參考答案: (一)按照輔音形成阻礙的部位,可以分成十三類:雙唇音、唇齒音、齒間音、舌尖齒背音、舌尖齒齦音、舌尖硬腭音、舌葉前腭音、舌面前腭音、舌面中腭音、舌面后腭音(舌根音)、小舌音、喉壁音、喉音 (二)根據(jù)發(fā)音方法分類 1.根據(jù)成阻和除阻的方式分類: 阻塞音(塞音、擦音、塞擦音);響音(鼻音、顫音、閃音、邊音、邊擦音、半元音) 2.根據(jù)發(fā)音時聲帶振動與否分類: 據(jù)此可以把輔音分為清輔音和濁輔音兩類。發(fā)音時聲帶不振動的為清輔音,發(fā)音時聲帶振動的為濁輔音。 3.根據(jù)氣流強弱分類: 據(jù)此可以把輔音分成送氣音和不送氣音。18.參考答案: 主要在于從語言本體的角度界定了“語言”,明確地限定了語學的研究對象、范圍和重點,使語言學脫離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難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對象相對單純,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學科特有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體系的現(xiàn)代化道路。20世紀語言學在索緒爾語言理論的影響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語言系統(tǒng)本身的內在規(guī)律。19.參考答案: (1)構成: ①從語義結構上看,一個句子包括情態(tài)和命題兩部分。情態(tài)部分包括時態(tài)、語態(tài)、語氣等方面的意義,情態(tài)以外的部分是命題。一個命題在語義結構上可以分析為一個述謂結構。 ②一個述謂結構由一個謂詞和若干個變元組成。謂詞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謂語動詞或形容詞,變元是與謂詞有直接語義關系并受謂詞支配的語義成分,變元一般都是名詞性的詞語,在句子中經(jīng)常充當主語或賓語。例如,“天氣熱”這個句子中,“天氣”是謂詞“熱”的變元。 (2)類型: ①簡單述謂結構。例如,“他給我一張票”是由一個謂詞和三個變元構成的簡單述謂結構,其中的變元“他”“我”“一張票”都是名詞性成分。 ②復合述謂結構。例如,“他去買東西”是由“他去”和“買東西”兩個述謂結構組成的復合述謂結構,后一個述謂結構是前一個述謂結構的目的。 ③從屬述謂結構。例如,“我希望他去”中“他去”是一個從屬述謂結構,充當謂詞“希望”的變元。 ④降級述謂結構。例如,“他在看我寫的文章”中,“我寫”是一個降級述謂結構,充當變元“文章”的限定成分,其作用相當于變元的一個語義特征,又被稱作“特征化了的述謂結構”。20.參考答案: 同音詞指語音相同的詞,同形詞指字形相同的詞,它們的關系主要有三種情況 (1)同音不同形; (2)同形不同音; (3)同音又同形。21.參考答案: 音素是從音質角度劃分出來的最小的語音單位,音質不同便可以看作不同的音素。音位則是從辨義功能的角度劃分出來的語音單位,這種劃分只關注那些與意義的區(qū)別有關的語音差別,而對那些與意義的區(qū)別無關的音質上的細微差別則可以忽略不計。 由于劃分角度和關注焦點不同,功能方面的語音單位與音質方面的語音單位也就不會一一對應。因此若干音質略有不同的音素,只要彼此之間的差別不能起區(qū)別意義的作用,就可以把它們看作是同一個音類的成員,歸并為一個音位,當作一個功能單位來使用。比如漢語普通話中的[ A]、[a]、[B],它們都不能從音質角度繼續(xù)進行切分,所以它們是三個不同的音素。同時,它們與其他元音的差別能起區(qū)別意義的作用,因此從功能角度看,這些差別可以忽略不計,這樣,就可以把它們看作是同一個音類的成員,并歸在同一個/a/里。22.參考答案: ①共同語是在一種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通用的語言。 ②現(xiàn)代漢民族的共同語就是普通話,它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位語法規(guī)范。23.參考答案: (1)語音是由人的發(fā)音器官發(fā)出的負載著一定的意義,并作為語言符號系統(tǒng)載體的聲音 (2)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交際工具,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語言借助聲音這種可以被感知的物質形態(tài),才能使語言成分物質化,無形的意義才能夠被傳遞、接受、辨別和理解。 (3)人們在進行言語交際時說話人借發(fā)音器官發(fā)出的聲音把某種思想和信息傳遞給聽話人.聽話人則憑借聽覺器官接受到的這些聲音來辨別和理解對方的意思.語言借助聲音把說話人和聽話入的大腦聯(lián)結起來。 (4)離開語音這個物質外殼.語言就無法發(fā)揮其社會交際工具的作用。24.參考答案: (1)所謂“抽象”即對具體的東西進行類的概括。語法規(guī)則就是對人們說的話中的單位、結構和關系的某種類的概括。 (2)語法單位類別的抽象。如以從詞的用法建立詞類為例。 (3)語法關系類別的抽象。如以從結構形式建立語法結構為例。 (4)語法意義類別的抽象。如以從形態(tài)或格式建立時態(tài)意義、句式意義等為例。25.參考答案: 詞:特定語音形式和特定的語義內容相結合的能自由運用的最小的造句單位。 詞組:詞與詞組合而成的能自由運用的有意義的語法單位。 (1)作為語法的結構單位,詞是最小的造句單位;詞組是由詞組合而成的; (2)作為有意義的造句單位,詞是不能擴展的;詞組則可以擴展,且擴展后的意義和組合關系基本不變。第2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音位的自由變體就是能出現(xiàn)在同樣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而不能區(qū)別意義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2.參考答案: “每個人說話都是自由的”:是說,每個人都有說話、發(fā)言的權利,其他人不能干涉,是自由的. 但不能把“我看書”說成“書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這意思說成“活”:說的是,我們說話要符合中華民族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不能說不符合規(guī)矩的話,不能說產生歧義的話.所以說,語言也不是可以隨便亂說的.3.參考答案: 表示詞匯意義,表示一個完整的、確定的和其它詞組相對立的概念。4.參考答案: (1)語言符號是聲音和意義的結合體,是說的和聽的。語言符號的形式選擇的是聲音,即語音,而不是色彩、線條一類作為形式。 (2)一般符號的構成比較簡單,而語言符號卻是非常復雜的,可分不同的層級。 (3)一般符號由于構造簡單,因而只能表達有限的內容,而且這種內容是簡單而固定的,語言符號則可以表達豐富多彩的意義,人類任何復雜的思想,以及思想感情的微妙之處,都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出來。 (4)語言符號具有以少馭多的生成機制,具有生成新的結構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開放性。一般符號表達的意義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義。5.參考答案: 同義詞指一種語言或方言中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6.參考答案: 是我國傳統(tǒng)的注音方式,是用兩個漢字相拼來標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是由上字取聲,下字去韻和調想拼和而得出的。7.參考答案: 替代是用代詞替換某些詞語。8.參考答案: (1)符號和語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夠指稱某種意義的成分,所指是給符號所指的意義內容創(chuàng)制了一個專門術語。 (2)語言符號的“任意性”。符號的物質實體和表示的意義之間沒有必然的理據(jù)關系,語言符號的物質實體和表示的意義之間也沒有必然的理據(jù)關系,完全是任意的,約定俗成的。 (3)語言符號的強制性和可變性。在同一社會、同一時代,對使用同一種語言的每一個社會成員來說是強制性的,而語言又是發(fā)展變化著的。 (4)語言符號的離散特性和線性特性。話只能一個字一個字,一句話一句話地說,因此語言符號是離散的,而且在時間這根軸上是成線性排列的。9.參考答案: 所謂任意性,是指語言的聲音形式和意義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是任意的,沒有必然的、本質的聯(lián)系。語言的任意性僅僅指語言產生時具有某種任意性成分,那時用什么語言形式表示客觀事物是任意的,或者說是偶然的,但是一定的聲音形式一旦和一定的意義內容聯(lián)系在一起,約定俗成了,得到社會全體成員的認可,那么它就具有強制性。社會的全體成員都得用這樣用一個相對固定語音表示某個事物,個人無權更改。符號的任意性是指單個符號音與義之間的相互關系而言的,符號與符號的組合就不是這樣任意的了。10.參考答案: 詞義的性質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⑴概括性 詞義是通過人的抽象思維的活動,提取某一類客觀事物的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征。例如“車”的本質特性是“陸地上有輪子的交通工具”,不僅使這類客觀事物同其他非“車”類的客觀事物的區(qū)分有了可能,而且也避免了有無數(shù)的“車”就要起無數(shù)個名稱的麻煩,從而使人們的信息交流能夠順利進行。而且,“車”在語義上具有的概括性特征,也使“車”這類事物無論其外觀、構造等發(fā)生何種改變,都始終保持著基本的屬性。 ⑵模糊性 詞所指稱的事物的外延往往是游移的、不確定的,反映到詞義上來就是詞義所概括的事物、現(xiàn)象或關系在性態(tài)上的彈性或相對性,即模糊性。由于客觀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和連續(xù)運動的,而一個一個的詞卻是孤立的、離散的,因此由人類思維概括反映出的客觀事物邊界不清、亦此亦彼,形成詞義的模糊性特征。例如“上午”“中午”“晚上”這三個詞之間,很難劃出確切的分界,因而也就很難確定“中午”這一詞的所指范圍,造成這個詞的模糊性。 ⑶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人在文化傳統(tǒng)、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會在對同一客觀事物進行概括反映時體現(xiàn)出來,由此便使詞義具有了民族性的特征。 ①在音義的結合上,不同的民族用什么語音去標志什么樣的語義內容是有差異的。例如,同樣是表示“水”這一意義,漢語用“[shuǐ]”這一語音形式表意,而英語則用“water”的語音形式來表示這一意義。 ②在詞義的范圍上,不同民族的語言在相應事物的詞義概括上,范圍有所不同。例如,“姨”和“姑姑”,這兩個詞在漢語中意義區(qū)別明顯,而在英語中都用一個“aunt”表示。 ③在詞義的色彩上,不同民族的語言即使理性意義相同,其色彩意義也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漢民族對“狗”持有厭惡的感情色彩,漢語中凡帶有“狗”的詞大都含有貶義。而英吉利民族對dog(狗)情有獨鐘,英語中凡帶有dog的詞語一般都含褒義。11.參考答案: 語體意義,又稱語體色彩或風格意義,是某些詞語由于常常用于某種特定的語體而形成的某種風格色彩。一般分口語風格和書面語風格兩大類。12.參考答案: 文字記錄語言,打破了語言交際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中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就是教學生識字、閱讀、寫作。但是,文字在交際中的重要性遠不能和語言相比。一個社會可以沒有文字,但是不能沒有語言;沒有語言,社會就不能生存和發(fā)展。文字是在語言的基礎上產生的,只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文字產生以前,語言早已存在,估計有幾十萬年。今天世界上沒有文字的語言比有文字的語言多得多。文字產生以后要隨著語言的發(fā)展而演變,它始終從屬于語言,是一種輔助的交際工具。13.參考答案: 語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語義也就必然包含這兩方面的內容,即一是思想,就是所謂的“理性意義”,二是情感,就是所謂的“非理性意義”。理性意義也叫邏輯意義或指稱意義,是對主客觀世界的認識。在詞語平面上,它是與概念相聯(lián)系的那一部分語義,在句子平面上它是與判斷和推理相聯(lián)系的那一部分語義。理性意義是語義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義是說話人的主觀情緒、態(tài)度以及語體風格等方面的內容,它一般總是附著在特定的理性意義之上。14.參考答案: 語匯中除去基本語匯以外的那一部分即一般語匯,它包括古語詞、方言詞、外來詞、新造詞等。15.參考答案: 要真正搞清楚語言與思維的關系,需要從以下三個具體問題入手:一個問題是,從起源和發(fā)生上說,語言和思維是同時出現(xiàn)的,還是有先有后,甚至各有各的產生過程?再一個問題是,從范圍和功能上說,語言和思維是始終對應的,還是既有交叉又有區(qū)別,或者各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還有一個問題是,語言和思維是相互作用的,還是思維決定語言或語言決定思維?16.參考答案: (1)詞語總是在一定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會使多義詞只體現(xiàn)出一個意義如在“吃米飯”中“吃”的意義是“把食物放到嘴里經(jīng)過咀嚼咽下去”,而在“這種紙不吃墨”里“吃”的是“吸收(液體)”的意思 (2)人們的言語交際總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特定的交際環(huán)境也可以使多義詞只體現(xiàn)出一個意義.17.參考答案: 共時語言學研究的重點是同時存在的語言結構要素及其相互關系,是語言的關系性。歷時語言學研究的重點是歷時變化著的語言現(xiàn)象,是語言要素從古到今演變的連續(xù)性。18.參考答案: 文字改革有三種類型:在原有基礎上的改進、字母體系的改換和文字類型的更換。 ⑴在原有基礎上的改進是一種改良辦法,多是正字法規(guī)則和字形的調整使文字在運用中更合理更方便,有利于學習和掌握。 ⑵字母體系的改換是指文字類型的性質不變,由一種字母體系改換成另一種字母體系。 ⑶文字類型的更換,主要是表意類型的文字換為表音類型的文字。19.參考答案: A、社會原因 B、語言內部原因20.參考答案: 就其本質而言,語言是一種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就其社會功能來說,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xiàn)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維工具。21.參考答案: 漸變性是語言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指語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但語言的發(fā)展變化不像社會變革那樣產生突變,而是逐漸發(fā)展變化的,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語言發(fā)展的漸變性特點是由語言的社會功能所決定的,語言作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社會成員相互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是人們日常生活根本離不開的,人們無時無刻不使用語言,語言同社會的關系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老處于急劇的變化之中,更不可能發(fā)生巨變,突變,只能逐漸變化,即使社會發(fā)生了劇烈變化,語言也不馬上巨變,大有我自巋然不動之勢.這樣才能與人們的需要想適應,不至于影響人們的使用.22.參考答案: 現(xiàn)代漢語中出去基本詞匯以外的詞匯叫一般詞匯,一般是由基本詞匯和詞根派生出來的。VS詞根:構詞能力強的詞,它的穩(wěn)定性不強,但有很大的靈活性。23.參考答案: 這兩個概念是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提出的。索緒爾認為:我們首先應該在口頭交際活動或者說從語言活動這樣的社會現(xiàn)象中區(qū)分出兩個因素,也就是“語言”和“言語”;語言等于“言語活動”減去言語;語言是使一個人能夠理解和被人理解的全部語言習慣。即,語言是言語活動中社會成員約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質的,是言語活動的社會部分;言語則具有個人特色,因為每個人說話的嗓音、每個音的具體發(fā)音、每個人使用的詞語和句子結構等方面都具有個人的特色,而且每個人每一次說話都是不同的,這些都是言語現(xiàn)象和言語要素,不屬于全社會約定俗成的語言。簡單的說,語言是言語活動中同一社會群體共同掌握的,有規(guī)律可循而又成系統(tǒng)的那一部分。語言是一個抽象的實體,是從言語活動中抽象出來的全社會約定俗成的均質系統(tǒng),而在抽象過程中,就必須把所有的個人要素或個人雜質全排除出去。但,言語是很難找到規(guī)律的。它們的聯(lián)系在于:一方面,語言是從言語中概括出來的詞語和規(guī)則的總和。語言存在于言語當中,言語是語言的存在形式。沒有言語就無所謂語言。 另一方面,言語是個人說的行為和結果。也就是說,言語總是以語言為活動基礎的,語言在言語中起著規(guī)范作用。區(qū)分語言和言語有重大歷史意義。正如索緒爾所說:把語言和言語分開,我們一下子就把(1)什么是社會的,什么是個人的;(2)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從屬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開了。因此,語言、言語概念的提出,明確了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問題,這在歷史比較語言學大行其道的階段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語言學的對象應該限于有內在一致規(guī)律并且成系統(tǒng)的語言,而排除無規(guī)律可循的言語因素。這樣,語言學才能成為一門真正的現(xiàn)代意義上的科學。至于跟言語活動有關部分的其他各種因素,不是不重要,也不是不需要研究,只是不屬于語言的本體部分,可以另行研究。24.參考答案: 一部分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25.參考答案: 表現(xiàn)語法作用(意義)的形式,是語法意義的外部標志。第3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音位可以分為音質音位和非音質音位兩大類。一般把從音素的音質角度分析歸并岀來的音位叫做音質音位,因為它占有一個時段,所以也叫音段音位。除了音質以外,音高、音強、音長這些非音質形式也能區(qū)別詞的語音形式,由這些韻律(音律)形式構成的音位叫做非音質音位。2.參考答案: 國際音標是國際上通用的記錄人類語音的符號系統(tǒng),國際音標是以拉丁字母為基礎構成的,1888年由國際語音協(xié)會公布使用,提供了一套記錄語音的國際標準方法。后來幾經(jīng)補充修訂完善,是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記音符號。國際音標最初由斯威特(H.sweet)設計出草案,1886年帕西(P.Passy)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設計出來的,目前已經(jīng)在世界上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是我們學習語言、研究語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學習語言學,尤其是學習語音,必須掌握國際音標的相關知識。 國際音標的特點: 1)一音一符,即一個音由一個符號標記。為了準確鮮明,一般不能借用符號,記音的符號也不能隨意變化。 2)形體簡單清晰,音標符號大部分采用了拉丁字母小寫的印刷體。小部分用希臘字母或新制造的符號。 3)能比較精確地記錄世界各種語言的語音。 學習和使用國際音標時要注意的問題: 1)要注意將國際音標與拼音方案的字母區(qū)別開來。在國際音標中,一個字母的不同形體就是不同的音標,代表不同的音素。為了和一般的字母相區(qū)別,國際音標在世勇時通常要在符號外加上方括號[]。(注意:圓括弧里標記的是現(xiàn)代漢語拼音方案的符號。) 2)要注意將形體相似的音標區(qū)別開來。國際音標中有些音標符號是對同一個字母進行不同的變形而產生的,各自表示不同的音素。 3)要了解用國際音標記錄語音有寬式與嚴式的區(qū)別。嚴式記音要求只要一個音素有區(qū)別就要使用不同的符號,它是一種詳盡記錄發(fā)音特征和差別的標音,又叫做“音素標音”。寬式記音對于沒有意義區(qū)別的幾個音素使用一個符號記錄,實際上記錄的是音位,是“音位標音”。例如英語中基本上沒有不送氣的清塞音,送氣與否并不區(qū)別意義,所以英語中的送氣音也沒有使用附加的送氣符號,如person.tool、kind中的p、t、k是送氣的,而spring、stand、sky中的p、t、k是不送氣的,但它們都用[p]、[t]、[k]來表示,這就屬于寬式記音。我們要求掌握嚴式記音。嚴式和寬式是相對而言的,二者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記錄語音時是采用寬式標音還是嚴式標音,則視需要而定。3.參考答案: 反映語法形式與說話人的感情態(tài)度及表述意圖的關系。4.參考答案: 在一定條件下出現(xiàn)的音位變體叫條件變體。5.參考答案: 基本詞匯具有全民常用、穩(wěn)固、具有構詞能力三個特點?;驹~是人民日常都離不開的,時刻都要使用的無論男女老少都要使用,而且基本詞從古到今十分穩(wěn)固,很少變化,很多基本詞都具有很強的構詞能力。例如“電”,就是一個基本詞,它已經(jīng)使用數(shù)千年,還能構成“電力、電動、電話、電線、電視、電流、電腦、電能、放電、發(fā)電”等詞。 基本詞匯的三個特點的互相聯(lián)系,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由于基本詞匯具有全民常用性的特點,在使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階層、不同的地域的人們運用語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所以客觀上就要求基本詞匯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不能經(jīng)常變動,以利于運用;當新的事物現(xiàn)象出現(xiàn),需要新詞記錄時,人們又首選現(xiàn)成的基本詞匯作為構詞材料,使得基本詞匯又具有了很強的構詞能力,這又反過來強化了基本詞匯的全民常用性特點和穩(wěn)固性特點。6.參考答案: 1)音位與音位的組合,還只是單純的聲音組合,只是構成了符號的形式部分,而形式是要依托一定的意義內容才有存在的意義,所以音位組合一經(jīng)同相關的語素結合,代表一定的意義,既具有形式部分,又具有意義部分,這樣才真正構成了完整的符號; 2)一種語言里的音位,往往只有幾十個,而音位與音位的組合構成表示意義的語素,多達數(shù)千,在數(shù)量上也是一個飛躍。7.參考答案: 漢字合體字中形旁是表意字符,但是跟獨體字中的表意字符不完全相同。由意符構成的獨體字是跟語言中確定的詞語相聯(lián)系的,而合體字中的形旁只表示某個語義類別不跟語言中具體的詞語相聯(lián)系,只是起一種語義分類的區(qū)別作用。8.參考答案: (1)年輕的我們意氣風發(fā)的走進了不同凡響的新時代。 (2)再買兩把椅子你認為有沒有必要? (3)我懂得應該怎樣對付那一幫家伙。9.參考答案: 人體發(fā)音器官由動力部分、發(fā)音部分、共鳴部分構成,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作用。 1)動力部分包括肺和氣管,主要是發(fā)音時呼出氣流,為發(fā)音提供動力。 2)發(fā)音部分是喉頭和聲帶,聲帶是主要的發(fā)音體。人類所有的響音,都是由聲帶振動發(fā)出來的。發(fā)音時,聲帶隨著氣流的沖擊,開合振動,發(fā)出清音或濁音,人們還可以自如地控制聲帶,隨著聲帶的長短變化而發(fā)出高低不同的音來。 3)共鳴部分包括口腔、鼻腔和咽腔,主要作用是調節(jié)氣流,改變發(fā)音器官的形狀,人類的各個不同的音素,主要是通過這部分的調節(jié)形成的,否則,人類就只能發(fā)出清音或濁音兩種音,不可能發(fā)出現(xiàn)在這樣豐富的音來。10.參考答案: 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文字在語言的基礎上產生,其本質是用“形”通過“音”來表達“義”,因而是音形義的統(tǒng)一體。11.參考答案: 1、沒有語言 2、A功能方面 B、構造方面 C、習得方面12.參考答案: 指基音與陪音的頻率之間保持整數(shù)倍的比例關系,具有周期性重復的復合波形的聲音。所有的元音都是樂音。13.參考答案: 又稱理性意義、指稱意義等,是人們對所指對象的區(qū)別性特征的概括認識。14.參考答案: 音位的條件變體是指那些出現(xiàn)條件受環(huán)境限制的音位變體,即一個音位的各個變體從不在相同的語音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只出現(xiàn)在不同的語音環(huán)境中,處于互補分布的狀態(tài)。音位的自由變體是指那些在相同的語音環(huán)境中可以無條件地變讀的音位變體,即一個音位的各個變體可以自由替換而不會造成意義的改變。15.參考答案: 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是考察語言與思維的關系的一條很好的途徑。嬰兒呱呱落地,就墮入一個現(xiàn)成的語言環(huán)境里,他要花幾年時間才能學會周圍的這種語言。整個學話的過程簡單說來是這樣的:開始的時候發(fā)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一周歲左右會說一些單個詞的句子,后來發(fā)展到會說兩個詞的句子,只有實詞的句子(類似電報的電文),大致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就能自由運用各種語言成分造出各種各樣的句子來了。16.參考答案: 結構主義語言學形成后,出現(xiàn)了5個流派: (1)布拉格學派。創(chuàng)始人是馬德修斯,代表人物是特魯別茨科伊、雅克布遜等人。這一學派發(fā)展了索緒爾的語言社會觀,重視語言的社會功能,認為語言結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功能。他們突出的成就是音位學研究。 (2)哥本哈根學派。代表人物是布龍達爾和葉爾姆斯列夫。其主要特點是把索緒爾的語言符號說發(fā)展到極端,認為語言是一種語音和語義構成的符號,因而他們研究的不是語言事實,而是抽象的關系結構。語言學應按照語言成分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對言語進行分析,以便得出語符這種不變單位。這一學派也被稱作語符學派。 (3)美國學派。代表人物是布龍菲爾德和薩丕爾。特點是重視實際語言的描寫,在描寫中注重分布,并在此基礎上強調對語言各單位進行切分、歸并、分類與組合。排斥語言的意義,認為闡明語義不是語言學的任務。 (4)倫敦學派。代表人物是弗斯和韓禮德。特點是重視語言的社會功能,主張把語言放到社會環(huán)境中去研究。這個學派分為兩個時期,前一個時期以弗斯為代表,后一個時期以韓禮德為代表。 (5)莫斯科學派。代表人物是邵勉。其主要特點是把語言看作一種控制裝置,認為這種控制裝置能把一種語言信息改造為另一種語言信息,很重視語言的模式化的研究。又稱控制學派。17.參考答案: 從語法發(fā)展變化角度縱向地、動態(tài)地研究語法,研究的重點是某些語法現(xiàn)象在特定時間過程中產生和消失的原因及其規(guī)律。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牙釉質粘結劑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塑料用群青紫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健康飲食膳食計劃應用程序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大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螯合鋅鉀硼尿素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化學鍍化學品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危險區(qū)域軌道衡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磁性長度和角度測量系統(tǒng)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食用菌滅菌設備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軍用航空平視顯示器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沐足店長合同范例
- 《旅游資料翻譯》課件
- 《既有軌道交通盾構隧道結構安全保護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心尖球形綜合征
- DBJT 13-460-2024 既有多層住宅建筑增設電梯工程技術標準
- 中國證監(jiān)會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監(jiān)控系統(tǒng)證券公司接口規(guī)范
- 2025屆天津市部分學校高三年級八校聯(lián)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微項目 探討如何利用工業(yè)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2025年高考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