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解析)_第1頁
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解析)_第2頁
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解析)_第3頁
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解析)_第4頁
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解析)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2分)

1.漢字積累——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中傷(zhōng)澄澈醞釀(liàng)咄咄逼人

B.縹緲(piāo)陛下抖擻(sǒu)人聲鼎沸

C.忙碌(lǜ)靜謐充沛(pèi)渾為一談

D.蜷伏(quán)苛刻笨拙(zhuó)花枝招綻

2.文化積累——下列有關名著的表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A.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先后獲得的名號依次為:美猴王——孫行者——弼馬溫——齊天大圣——孫悟空——斗戰(zhàn)勝佛。其中“齊天大圣”是自封的。

B.《阿長與?山海經?》中寫了一個“黃胖而矮”“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的保姆阿長,她記得“我”的心愿,給“我”買了《山海經》。

C.《朝花夕拾·父親的病》一文回憶了所謂“名醫(yī)”為父親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們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行徑。

D.《西游記》中,為試探師徒四人的禪心是否堅定,觀音菩薩等神幻化為母女四人假意要招他們?yōu)榉蛐?。唐僧不為所動,悟空識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隨師父,八戒卻動了凡心。

3.下列關于修辭手法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鼓動吧,風!咆哮吧,雷!閃耀吧,電!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里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排比、反復)

B.“我了解像世界一樣古老的河流,比人類血管中流動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

C.“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樹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保〝M人)

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保鋸垼?/p>

4.下列詞語書寫沒有錯別字一項是()

A.御聘瞟緲愚蠢孤苦伶仃

B.貯立贈送倏地迫不及待

C.斑蝥灌溉臃腫見異思遷

D.流淌狹溢長喙一塵不染

5.默寫名句名篇。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江春入舊年。

(3)《〈論語〉十二章》: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夜上受降城聞笛》: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5)《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_______________,尚思國戍輪臺。

(6)《潼關》:河流大野猶嫌束,_______________。

(7)《天凈沙·秋思》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論語〉十二章》中表明要珍惜時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詩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小題。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6.詩歌前兩句寫景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7.簡略分析“閑敲棋子落燈花”中“敲”“落”兩個動詞的妙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

(2)遂成枯落_____________

9.翻譯下列句子。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10.諸葛亮寫這封信以“君子”做榜樣,用意是什么?

11.本文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

三.現代文閱讀。(29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塑料花

路明

①上午最后一節(jié)課,班主任說,中午大家回家,換白襯衫、白球鞋,每人帶一束塑料花來,下午有外賓。

②我們都歡呼起來。外賓的到來意味著停課。那幾年,合資、獨資企業(yè)一家接一家入駐小鎮(zhèn),每年總有一兩次,有重量級外賓來我們小學訪問,我們穿上整齊的服裝,揮舞著手中的花束,在校門口列隊歡迎。

③和九十年代所有的家庭一樣,我爸媽臥室里掛著一幅結婚照。我媽身披婚紗,捧一束白色馬蹄蓮。這束馬蹄蓮,就插在照片底下的花瓶里。

④我抓起馬蹄蓮,有一支脫落了。我哇哇大叫,媽,花壞了。

⑤我媽皺眉說,要不,用膠帶粘一下?

⑥我大聲抗議。身為中隊學習委員,兩條杠的班干部,怎么可以帶一支傷兵一樣的花去學校?

⑦我媽為難地說,那怎么辦?

⑧辦法肯定有。問題是,讓我媽拿出近十分之一的月工資,去買一束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她要是同意,那就是本年度最大的童話。

⑨我媽靈機一動說,你去隔壁照相館借借看,他們一定有。

⑩我忐忑不安地走到振國照相館,很不幸,道具花已經被另一個小學生借走了。老板娘去倉庫翻了半天,總算又找出一束來。我向老板娘行了個隊禮,捧著花,喜笑顏開地去學校了。

學校后邊是一片農田,可以抄近路。我走在田埂上,風吹動我的頭發(fā)。春天,油菜花盛開,望去一片金黃。我看見咸菜瓶蹲在地里,我就喊,咸菜瓶,咸菜瓶,你在干嘛?

咸菜瓶揮揮手,朝我走過來。她的左手攥著一把鮮花,有野菊,有蒲公英,有牽牛,有太陽花,還有幾支我叫不上名字,用橡皮筋箍在一起,五彩斑斕的。她的右手提著幾支油菜。咸菜瓶不好意思地說,我在找最好看的油菜花。

她松開橡皮筋,把油菜插進花束,調整好位置,再重新扎起來。

我說,老師不是講要塑料花嗎?

咸菜瓶小聲說,我家沒塑料花……她結結巴巴地解釋,全村只有兩戶人家有塑料花,不巧的是,這兩家都有小學生,所以,她就只好采一些野花來代替了。

我說,咸菜瓶,老師會罵你的。

我的同學顯然被嚇到了。我不滿地說,你這樣做,是給我們的班級抹黑。

咸菜瓶看看手里的花束,又看看我的,可憐兮兮地問,是不是……也差不多?

差多了,我搖搖頭,一點都不像。

我不再理會咸菜瓶,自顧自走了。

(21)黃瀟瀟也沒帶塑料花。黃瀟瀟聲稱,她家里的花是在上海南京路買的,拿出來容易弄臟。她大搖大擺地走到我們跟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喂,你,抽一支給我。不行,要這支。

(22)我們乖乖照做了,黃瀟瀟一下子擁有了一束最大最好看的花。黃瀟瀟有資格這么做,她是班上最好看的女生,還是大隊長、三條杠,級別比我還高。何況這一回,本來安排黃瀟瀟給外賓獻紅領巾的,臨時換成高年級的兩個女生。此刻,黃瀟瀟正憋著一肚子的火,誰還敢惹她?

(23)我們列隊集合,咸菜瓶小心地把花藏在身后,成功地躲開了班主任的眼睛。大家在校門口集合完畢。外賓快到了,教音樂的小周老師走過來,指揮大家最后的練習。她用好聽的聲音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該舉起花束,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喊口號。突然,小周老師快步走到咸菜瓶身邊,嚴彩萍同學,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給老師看看。

(24)操場一下子安靜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咸菜瓶手上。咸菜瓶漲紅了臉,嘴巴扁啊扁,像要哭出來。

(25)哇!小周老師叫起來,好美的花!

(26)小周老師高高舉起花束,瞇起眼睛,欣賞那含苞的牽牛、怒放的野菊和飽滿的油菜。她的臉上蕩漾著春天般的笑容。這是老師今天看見的最漂亮的花了,她大聲地問咸菜瓶,一會結束后,可以送給老師嗎?可以嗎?

(27)可以的,咸菜瓶用力地點頭。然后她蹲了下去,緊緊捂住自己的臉。

(選自2019年5月5日《文匯報》,有刪改)

12.根據文章內容,補全故事情節(jié)。

班主任要求帶塑料花→我借塑料花→嚴彩萍__________→黃瀟瀟__________→小周老師贊美野花

13.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4.根據句式特點賞析第(21)段畫線的句子。

喂,你,抽一支給我。不行,要這支。

15.小周老師為什么說嚴彩萍花“最漂亮”?從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16.文末嚴彩萍“蹲了下去,緊緊捂住自己的臉”,請具體分析她此刻的復雜心情。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籠子里的花

①遇見那只籠子的時候,正是春末,在我們小興安嶺深處,溫暖才剛剛開始。我走在一個小小的山坡上,稀稀疏疏的林木正吐出嶄新的葉,滿眼是一片片嫩嫩的綠。那個籠子就在一棵樹下不遠處,竹制,底部已經散碎,直插入泥土里。它可能是曾經掛在樹上,里面曾經困囿著一只美麗的鳥,然后忽然墜落,鳥兒飛向了高空。

②然后我看到籠子里的地面上,有一棵小小的植株。纖細柔弱,一陣風來都會搖曳得很劇烈。似乎有籠子的阻擋,它才不至于倒下?;\子不寂寞,在失去了一只鳥兒后,又有這樣的一株植物自投羅網。植物沒有翅膀,沒有腿腳,也許這樣的桎梏對它并沒有什么限制,反而會是一種保護和陪伴。

③再次去那里的時候,已是半個月后。這一次,我改變了原來的看法。此時草木已經繁茂,覆蓋了天空也覆蓋了大地。那個籠子幾乎淹沒于雜草間?;\子里的那棵植物高大粗壯了許多,頂部的細干和周圍的枝丫,紛紛從籠子柵欄的間隙鉆出來,或旁逸斜出,或扭曲向上,看起來像是它把籠子纏繞圍困起來。

④可是即使如此,我也覺得那個偶然的籠子限制了這株植物的生長,使它不能恣意于風雨之中盡情舒展。它身畔的那些花花草草,都已經躥得老高,仿佛爭相努力著,去搶從高樹間泄落的陽光。

⑤于是我心里便有了一份牽念??偸窃诓唤浺忾g,想起山坡上籠子里那株不知名的植物。再見它時,已是十多天后。夜里一場雨悄悄地路過,把山色濯洗得清亮無比。踩著一地的微滑與松軟,來到那棵樹下,一眼看去,竟然沒有發(fā)現那個籠子。

⑥用目光細細地梳理過去,才在一叢綠色中發(fā)現那個籠子。它比原來高了許多。那棵植物已經更高大粗壯,而且枝繁葉茂,像許多只臂膀,把籠子拖離了地面?;\子就像它腰間的一條短裙,被枝枝丫丫托舉著,被密密層層的葉子遮掩著,身形完全被植物包裹住。枝丫間結了許多細小的花蕾,向著四面八方,自由而奔放。在風行雨過中,植物越發(fā)茁壯,而籠子卻越發(fā)破敗了。

⑦再次去的時候,那株植物的花兒已經競相綻放,在林間斑斑點點的陽光下,花兒雖不十分鮮艷,但是攢攢簇簇,也很惹人注目?;\子依然可憐地吊在植物的身上,已經松松散散,仿佛是想拼命抓住那一縷芬芳。“籠里開花籠外香”,而此刻,花與香都在籠外?;\子破敗無比,只是仗著一些細竹條勾掛在花枝上;一些花兒已經開敗,可更多的花兒還在開放的過程中。淡香氤氳,讓人幾乎會忘了籠子的存在。

⑧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那一株不知名的花兒,終是打破了牢籠,在無人的山間盡情地釋放美麗與芳香。于是我便不再想起它。生活重復而匆匆,我的心剛剛伸出樊籠一角,便又收了回來,繼續(xù)在塵世里輾轉奔波。

⑨再次與那株植物相遇,已是秋日。也是無意間散步,就到了舊處。想起春夏里的種種,目光依然細細撫過熟悉的地方。那株植物依然存在,更高大了一些,葉片已經稀疏黯淡,花兒也早已謝落。那個籠子已經沒有了蹤影,我蹲下來,看著地上,籠子已散碎成一些竹條,半入塵埃,和它們在一起的,還有花謝后成熟脫落的種子。

⑩籠子終會被泥土所化,而種子,明年依然會破土而出。

(來源:《意林》,有刪改)

17.文章寫了“我”和籠子及一株植物的幾次遇見?第四次遇見時,看到的籠子和植物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請簡要概括。

18.第⑧段中“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句中的“心事”指什么?

19.請從修辭手法和寫作意圖兩方面比較第④段劃線句與鏈接材料有什么不同?

鏈接材料: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濟南的冬天》老舍)

20.請說說你對結尾段“籠子終會被泥土所化,而種子,明年依然會破土而出”的理解,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悟。

四、作文(50分)

21.請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長”這三個詞語,以“在幽深的峽谷里”為開頭,發(fā)揮想象,寫一篇故事。題目自擬。

要求:(1)請將作文題目鈔寫在答題卡上。

(2)字數在600-800之間。

(3)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2分)

1.漢字積累——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中傷(zhōng)澄澈醞釀(liàng)咄咄逼人

B.縹緲(piāo)陛下抖擻(sǒu)人聲鼎沸

C.忙碌(lǜ)靜謐充沛(pèi)渾為一談

D.蜷伏(quán)苛刻笨拙(zhuó)花枝招綻

B

這道題目考查學生對漢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況,是語文學習中最基礎的知識。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多讀、多記、多寫,才能夠準確無誤書寫出來。特別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錯漢字、多音字更應引起注意。A項“中”應讀作“zhòng”,“釀”應讀作“niàng”;C項“碌”應讀作“l(fā)ù”,“渾”應改為“混”;D項“拙”應讀作“zhuō”,“綻”應改為“展”。

2.文化積累——下列有關名著的表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A.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先后獲得的名號依次為:美猴王——孫行者——弼馬溫——齊天大圣——孫悟空——斗戰(zhàn)勝佛。其中“齊天大圣”是自封的。

B.《阿長與?山海經?》中寫了一個“黃胖而矮”“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的保姆阿長,她記得“我”的心愿,給“我”買了《山海經》。

C.《朝花夕拾·父親的病》一文回憶了所謂“名醫(yī)”為父親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們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行徑。

D.《西游記》中,為試探師徒四人的禪心是否堅定,觀音菩薩等神幻化為母女四人假意要招他們?yōu)榉蛐?。唐僧不為所動,悟空識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隨師父,八戒卻動了凡心。

A

此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的閱讀。閱讀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內容:①:姓名、國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內容:主要內容、主要人物、故事情節(jié)等。③作品主題及現實意義。此類題中,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名著、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題的了解。A項表述錯誤,孫悟空先后獲得的名號依次為:美猴王——孫悟空——弼馬溫——齊天大圣——孫行者——斗戰(zhàn)神佛。

3.下列關于修辭手法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鼓動吧,風!咆哮吧,雷!閃耀吧,電!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里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排比、反復)

B.“我了解像世界一樣古老的河流,比人類血管中流動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

C.“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樹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保〝M人)

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夸張)

B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修辭手法的理解和應用。要求考生自己審讀文句,獨立體會出所運用的修辭。不僅如此,還要求考生對修辭手法運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斷。作答時首先應該明確修辭手法的種類,注意修辭手法與表現手法的區(qū)別。B項中象征不是修辭方法,是表現手法。

4.下列詞語書寫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御聘瞟緲愚蠢孤苦伶仃

B.貯立贈送倏地迫不及待

C.斑蝥灌溉臃腫見異思遷

D.流淌狹溢長喙一塵不染

C

此題考查學生對字形的掌握情況,對漢字字形的正確書寫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形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時的積累,也要聯(lián)系整個詞語的意思。A項“瞟”應為“縹”;B項“貯”應為“佇”;D項“溢”應為“隘”。

5.默寫名句名篇。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江春入舊年。

(3)《〈論語〉十二章》: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夜上受降城聞笛》: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5)《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_______________,尚思為國戍輪臺。

(6)《潼關》:河流大野猶嫌束,_______________。

(7)《天凈沙·秋思》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論語〉十二章》中表明要珍惜時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聞道龍標過五溪②.海日生殘夜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④.不知何處吹蘆管⑤.僵臥孤村不自哀⑥.山入潼關不解平⑦.夕陽西下⑧.斷腸人在天涯⑨.逝者如斯夫⑩.不舍晝夜

本題考查名篇默寫

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溪、僵、哀、潼、涯、晝”等字詞容易寫錯。

二.古詩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小題。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6.詩歌前兩句寫景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7.簡略分析“閑敲棋子落燈花”中“敲”“落”兩個動詞的妙處。

6.營造了單調、寂寞的氛圍。(意對即可)

7.①“敲”寫出了客人遲遲不來的焦急,“落”寫出了客人不來的失落與無耐。(意對即可)②“敲”與“落”銜接緊密,將等待客人到來的心境刻畫得極為生動。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意境的把握能力。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耙磺芯罢Z皆情語”,鑒賞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寫景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挖掘其社會屬性(借以抒發(fā)的感情、表述的寓意等)。本詩前兩句突出了黃梅時節(jié),陰雨連綿,池塘邊青草茂盛,傳來陣陣蛙鳴,能聽到蛙聲和雨聲,體現其寂靜的氛圍,但是在等人,所以更多的孤寂的氛圍。

本題考查煉字。分析詩歌中重要字詞要緊緊抓住詩句內容,可從情感、意境、主題等角度分析其作用。閱讀理解詩歌,“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jié)描寫,詩人約客久候不到,燈芯很長,詩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黑白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而篤篤的敲棋聲又將燈花都震落了。這種姿態(tài)貌似閑逸,其實反映出詩人內心的焦躁。“敲”“落”兩個動詞,是動作描寫,體現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及人物的心情:焦急,失落與無耐。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

(2)遂成枯落_____________

9.翻譯下列句子。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10.諸葛亮寫這封信以“君子”做榜樣,用意是什么?

11.本文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

8.①.操守、品德②.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

9.①.不內心恬淡、不慕名利,無法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平和清靜、集中精神,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②.放縱懈怠就不能夠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夠修養(yǎng)性情。

10.因為古代的君子是指品德高尚、學有所成的人,是一般人學習效仿的榜樣。諸葛亮希望兒子也能成為一名君子。

11.就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無論做人還是學習,都強調一個“靜”字,修身要靜,學習要靜,獲得成功也取決于靜,把失敗歸結于“躁”字,把靜、躁加以對比,增強了論述的效果

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翱萋洹痹谶@里是比喻的用法,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

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句子的翻譯。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只要字字對譯,不丟關鍵字,然后語句通順就可以拿滿分了。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切忌漏翻關鍵詞語。如:“致遠”在這里的意思是達到遠大的目標?!耙敝傅氖欠潘尚傅 ?/p>

本題考查歸納文章論點的能力。根據文中信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可知,諸葛亮告誡兒子要注重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熬印敝傅氖瞧返赂呱?、學有所成的人,也是諸葛亮對孩子的希望。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就學習和修身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無論做人;還是學習,強調的是一個“靜”字:修身須要靜,學習須要靜,獲得成就也取決于靜。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把“靜”與“躁”加心對比,增強了論述效果。

三.現代文閱讀。(29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塑料花

路明

①上午最后一節(jié)課,班主任說,中午大家回家,換白襯衫、白球鞋,每人帶一束塑料花來,下午有外賓。

②我們都歡呼起來。外賓的到來意味著停課。那幾年,合資、獨資企業(yè)一家接一家入駐小鎮(zhèn),每年總有一兩次,有重量級外賓來我們小學訪問,我們穿上整齊的服裝,揮舞著手中的花束,在校門口列隊歡迎。

③和九十年代所有的家庭一樣,我爸媽臥室里掛著一幅結婚照。我媽身披婚紗,捧一束白色馬蹄蓮。這束馬蹄蓮,就插在照片底下的花瓶里。

④我抓起馬蹄蓮,有一支脫落了。我哇哇大叫,媽,花壞了。

⑤我媽皺眉說,要不,用膠帶粘一下?

⑥我大聲抗議。身為中隊學習委員,兩條杠的班干部,怎么可以帶一支傷兵一樣的花去學校?

⑦我媽為難地說,那怎么辦?

⑧辦法肯定有。問題是,讓我媽拿出近十分之一的月工資,去買一束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她要是同意,那就是本年度最大的童話。

⑨我媽靈機一動說,你去隔壁照相館借借看,他們一定有。

⑩我忐忑不安地走到振國照相館,很不幸,道具花已經被另一個小學生借走了。老板娘去倉庫翻了半天,總算又找出一束來。我向老板娘行了個隊禮,捧著花,喜笑顏開地去學校了。

學校后邊是一片農田,可以抄近路。我走在田埂上,風吹動我的頭發(fā)。春天,油菜花盛開,望去一片金黃。我看見咸菜瓶蹲在地里,我就喊,咸菜瓶,咸菜瓶,你在干嘛?

咸菜瓶揮揮手,朝我走過來。她的左手攥著一把鮮花,有野菊,有蒲公英,有牽牛,有太陽花,還有幾支我叫不上名字,用橡皮筋箍在一起,五彩斑斕的。她的右手提著幾支油菜。咸菜瓶不好意思地說,我在找最好看的油菜花。

她松開橡皮筋,把油菜插進花束,調整好位置,再重新扎起來。

我說,老師不是講要塑料花嗎?

咸菜瓶小聲說,我家沒塑料花……她結結巴巴地解釋,全村只有兩戶人家有塑料花,不巧的是,這兩家都有小學生,所以,她就只好采一些野花來代替了。

我說,咸菜瓶,老師會罵你的。

我的同學顯然被嚇到了。我不滿地說,你這樣做,是給我們的班級抹黑。

咸菜瓶看看手里的花束,又看看我的,可憐兮兮地問,是不是……也差不多?

差多了,我搖搖頭,一點都不像。

我不再理會咸菜瓶,自顧自走了。

(21)黃瀟瀟也沒帶塑料花。黃瀟瀟聲稱,她家里的花是在上海南京路買的,拿出來容易弄臟。她大搖大擺地走到我們跟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喂,你,抽一支給我。不行,要這支。

(22)我們乖乖照做了,黃瀟瀟一下子擁有了一束最大最好看的花。黃瀟瀟有資格這么做,她是班上最好看的女生,還是大隊長、三條杠,級別比我還高。何況這一回,本來安排黃瀟瀟給外賓獻紅領巾的,臨時換成高年級的兩個女生。此刻,黃瀟瀟正憋著一肚子的火,誰還敢惹她?

(23)我們列隊集合,咸菜瓶小心地把花藏在身后,成功地躲開了班主任的眼睛。大家在校門口集合完畢。外賓快到了,教音樂的小周老師走過來,指揮大家最后的練習。她用好聽的聲音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該舉起花束,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喊口號。突然,小周老師快步走到咸菜瓶身邊,嚴彩萍同學,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給老師看看。

(24)操場一下子安靜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咸菜瓶手上。咸菜瓶漲紅了臉,嘴巴扁啊扁,像要哭出來。

(25)哇!小周老師叫起來,好美的花!

(26)小周老師高高舉起花束,瞇起眼睛,欣賞那含苞的牽牛、怒放的野菊和飽滿的油菜。她的臉上蕩漾著春天般的笑容。這是老師今天看見的最漂亮的花了,她大聲地問咸菜瓶,一會結束后,可以送給老師嗎?可以嗎?

(27)可以的,咸菜瓶用力地點頭。然后她蹲了下去,緊緊捂住自己的臉。

(選自2019年5月5日《文匯報》,有刪改)

12.根據文章內容,補全故事情節(jié)。

班主任要求帶塑料花→我借塑料花→嚴彩萍__________→黃瀟瀟__________→小周老師贊美野花

13.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4.根據句式特點賞析第(21)段畫線的句子。

喂,你,抽一支給我。不行,要這支。

15.小周老師為什么說嚴彩萍的花“最漂亮”?從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16.文末嚴彩萍“蹲了下去,緊緊捂住自己的臉”,請具體分析她此刻的復雜心情。

12.①.采摘野花②.索要同學的塑料花

13.交代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或“交代事件發(fā)生的時代背景”“突出時代風尚”);寫出了塑料花在當時的貴重,為下文“借花”作鋪墊。

14.一連貫的短句,呈現命令的語氣,表現了黃瀟瀟對同學傲慢無禮的態(tài)度(或“既要同學的塑料花,又不屑與同學說話的心理”)。

15.嚴彩萍的花是充滿生機的真花,富有自然美,其他的花是塑料的假花(答出“真花”即可,若只答“其他的花都是假花”也可);小周老師為了鼓勵嚴彩萍。小周老師具有正確的審美觀(或“善于發(fā)現真正的美”“是一個愛美的人”);尊重學生(或“愛護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富有教育藝術(或“善于通過贊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善于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美的啟蒙教育”)。

16.嚴彩萍本來擔心帶野花會被批評,現在竟然得到贊揚,倍感驚訝;自己認為很漂亮的野花,卻無人認同,此刻得到贊賞,內心充滿了對小周老師的感激;因無塑料花受到指責,在得到小周老師的贊賞后,壓力頃刻釋放,激動不已;不想讓人看見自己的失態(tài)。

本題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題關鍵要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據人物及事件內容概括出切題的解析。一般形式為: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結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簡潔通順。本文主要故事情節(jié)是:班主任要求帶塑料花→我借塑料花→咸菜瓶采摘野花→黃瀟瀟索要同學的塑料花→小周老師贊美野花。補全故事情節(jié)時,一定要注意故事情節(jié)概述的主謂賓結構,所補情節(jié)部分是動賓短語結構。

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文章句段的作用要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來分析。一般來說,文章中的段落,在結構上,往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內容上,交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時間、地點、原因等;為下文埋下伏筆或做鋪墊等。文章第3段“九十年代”交代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九十年代所有的家庭一樣,我爸媽臥室里掛著一幅結婚照。我媽身披婚紗,捧一束白色馬蹄蓮”交代事件發(fā)生的時代背景,突出時代風尚;聯(lián)系全文可知“這束馬蹄蓮”是當時比較貴重的塑料花,在此突出塑料花在當時的貴重,為下文“借花”作鋪墊。

本題考查從句式特點角度賞析句子的能力。鑒賞文章中的句式特點及其表述效果,一般遵循“句式+效果+情感”這六個字的原則,但是,無論運用什么句式,在分析效果時,都必須與人物的形象與情感聯(lián)系起來,同時還要有全局意識,即聯(lián)系全文來鑒賞要分析的句子。本此句“喂”“你”“不行”很顯然用的是連貫的短句,其效果是:使命令的語氣更強烈,使人物的態(tài)度更鮮明,同時也微妙地傳達出人物不屑與同學說話的心理。

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把握。分析一個人的形象時,一定要根據文章內容、故事情節(jié)、人物的言行舉止來整體感知。概括時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小周老師在其他同學都拿來較貴重的塑料花,而嚴彩萍卻拿來一把鮮花(野菊、蒲公英、牽牛、太陽花、油菜花)時,大贊“好美的花!”凸顯小周老師的教育藝術和愛心;小周老師說嚴彩萍的花“最漂亮”,實際上是鼓勵,嚴彩萍的花在那特定的年代實屬無奈之舉,但卻是本真的體現。由此可見,小周老師是一個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有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的人。據此概括作答。

本題考查對文中人物情感的探究,屬于開放性試題。文末嚴彩萍“蹲了下去,緊緊捂住自己的臉”中的“蹲”“捂”這兩個動作都是她得到小周老師的表揚后激動的表現。聯(lián)系上下文,可知嚴彩萍感情的波動,從怕挨批評到被表揚,從同學的不認同到老師的充分肯定,其內心定感到驚訝并且是對老師非常感激的?!熬o緊”一詞又表現其本真的一面,表現了她激動失態(tài)又不想被人看到的樣子。據此分析人物的心理。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籠子里的花

①遇見那只籠子的時候,正是春末,在我們小興安嶺深處,溫暖才剛剛開始。我走在一個小小的山坡上,稀稀疏疏的林木正吐出嶄新的葉,滿眼是一片片嫩嫩的綠。那個籠子就在一棵樹下不遠處,竹制,底部已經散碎,直插入泥土里。它可能是曾經掛在樹上,里面曾經困囿著一只美麗的鳥,然后忽然墜落,鳥兒飛向了高空。

②然后我看到籠子里的地面上,有一棵小小的植株。纖細柔弱,一陣風來都會搖曳得很劇烈。似乎有籠子的阻擋,它才不至于倒下?;\子不寂寞,在失去了一只鳥兒后,又有這樣的一株植物自投羅網。植物沒有翅膀,沒有腿腳,也許這樣的桎梏對它并沒有什么限制,反而會是一種保護和陪伴。

③再次去那里的時候,已是半個月后。這一次,我改變了原來的看法。此時草木已經繁茂,覆蓋了天空也覆蓋了大地。那個籠子幾乎淹沒于雜草間?;\子里的那棵植物高大粗壯了許多,頂部的細干和周圍的枝丫,紛紛從籠子柵欄的間隙鉆出來,或旁逸斜出,或扭曲向上,看起來像是它把籠子纏繞圍困起來。

④可是即使如此,我也覺得那個偶然的籠子限制了這株植物的生長,使它不能恣意于風雨之中盡情舒展。它身畔的那些花花草草,都已經躥得老高,仿佛爭相努力著,去搶從高樹間泄落的陽光。

⑤于是我心里便有了一份牽念??偸窃诓唤浺忾g,想起山坡上籠子里那株不知名的植物。再見它時,已是十多天后。夜里一場雨悄悄地路過,把山色濯洗得清亮無比。踩著一地的微滑與松軟,來到那棵樹下,一眼看去,竟然沒有發(fā)現那個籠子。

⑥用目光細細地梳理過去,才在一叢綠色中發(fā)現那個籠子。它比原來高了許多。那棵植物已經更高大粗壯,而且枝繁葉茂,像許多只臂膀,把籠子拖離了地面。籠子就像它腰間的一條短裙,被枝枝丫丫托舉著,被密密層層的葉子遮掩著,身形完全被植物包裹住。枝丫間結了許多細小的花蕾,向著四面八方,自由而奔放。在風行雨過中,植物越發(fā)茁壯,而籠子卻越發(fā)破敗了。

⑦再次去的時候,那株植物的花兒已經競相綻放,在林間斑斑點點的陽光下,花兒雖不十分鮮艷,但是攢攢簇簇,也很惹人注目?;\子依然可憐地吊在植物的身上,已經松松散散,仿佛是想拼命抓住那一縷芬芳。“籠里開花籠外香”,而此刻,花與香都在籠外。籠子破敗無比,只是仗著一些細竹條勾掛在花枝上;一些花兒已經開敗,可更多的花兒還在開放的過程中。淡香氤氳,讓人幾乎會忘了籠子的存在。

⑧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那一株不知名的花兒,終是打破了牢籠,在無人的山間盡情地釋放美麗與芳香。于是我便不再想起它。生活重復而匆匆,我的心剛剛伸出樊籠一角,便又收了回來,繼續(xù)在塵世里輾轉奔波。

⑨再次與那株植物相遇,已是秋日。也是無意間散步,就到了舊處。想起春夏里的種種,目光依然細細撫過熟悉的地方。那株植物依然存在,更高大了一些,葉片已經稀疏黯淡,花兒也早已謝落。那個籠子已經沒有了蹤影,我蹲下來,看著地上,籠子已散碎成一些竹條,半入塵埃,和它們在一起的,還有花謝后成熟脫落的種子。

⑩籠子終會被泥土所化,而種子,明年依然會破土而出。

(來源:《意林》,有刪改)

17.文章寫了“我”和籠子及一株植物的幾次遇見?第四次遇見時,看到的籠子和植物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請簡要概括。

18.第⑧段中“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句中的“心事”指什么?

19.請從修辭手法和寫作意圖兩方面比較第④段劃線句與鏈接材料有什么不同?

鏈接材料: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濟南的冬天》老舍)

20.請說說你對結尾段“籠子終會被泥土所化,而種子,明年依然會破土而出”的理解,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悟。

17.籠子:松松散散,破敗無比。植物:花兒已經競相綻放。

18.擔心花會因為籠子的束縛而死亡。

19.第四段劃線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在對比中突出了籠中花的孱弱。鏈接材料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了對山坡雪景的喜愛之情。

20.理解: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而希望與信心將永存。

感悟:在學習中,我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我從來沒有放棄,而是積極去解決,最終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總能戰(zhàn)勝困難。

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掌握。文中與籠子和花相遇一共有五次。第一段和第二段是第一次相遇。第三段和第四段是第二次相遇。第五段和第六段是第三次相遇。第七段和第八段是第四次相遇。第九段是第五次相遇。根據第七段中的“那株植物的花兒已經競相綻放”“已經松松散散”“籠子破敗無比”可知第四次相遇時花和籠子的狀態(tài)。

本題考查對重點句子理解掌握。根據第八段中的“那一株不知名的花兒,終是打破了牢籠,在無人的山間盡情地釋放美麗與芳香”,逆向推理可知,心事是擔心花會因為籠子的束縛而死亡。

本題考查比較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