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制種工藝流程工藝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6/15/wKhkGWW_vbOAHzF_AAJmn4tv85Q804.jpg)
![食用菌制種工藝流程工藝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6/15/wKhkGWW_vbOAHzF_AAJmn4tv85Q8042.jpg)
![食用菌制種工藝流程工藝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6/15/wKhkGWW_vbOAHzF_AAJmn4tv85Q8043.jpg)
![食用菌制種工藝流程工藝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6/15/wKhkGWW_vbOAHzF_AAJmn4tv85Q8044.jpg)
![食用菌制種工藝流程工藝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6/15/wKhkGWW_vbOAHzF_AAJmn4tv85Q80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用菌制種工藝流程尤昌建隨著食用菌產業(yè)的蓬勃開展,菌種需要量隨之增加,而現有菌種生產單位明顯偏少,許多菇農不得不向外引種。長途購運菌種不僅花費大,本錢高而且菌種因破瓶而易引起雜菌污染,從而嚴重影響栽培食用菌的經濟效益。菇農假設能掌握菌種生產程序和制種技術,自行制種,逐步開展成制種專業(yè)戶,也是一項很好的致富門路。菌種生產程序,通常分為母種、原種和栽培種,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級、二級、三級菌種。其中母種的別離選育技術性強,要求精化;而原種和栽培種的制作那么比較簡單。一、母種的別離選育母種主要采用人工選擇、誘變育種、雜交育種和原生質融合等手段獲得。作為一般制種專業(yè)戶,可以采用人工選擇方式別離培育母種。1、采集種源
從野生或人工栽培群體中,選擇有代表性的優(yōu)良菇體作為種源。種菇的標準是:八成熟,朵形圓正、肉質肥厚,無病蟲害。采集1--2朵符合上述標準的種菇編上號碼,作為別離母種的材料。從栽培室采集的應標有原菌株代號。2、培養(yǎng)基配制瓊脂培養(yǎng)基〔PDA培養(yǎng)基〕馬鈴薯200--250克,瓊脂15--20克,葡萄糖20--25克,清水1000毫升。也可以加硫酸鎂1--1.5克,維生素B1微量,磷酸二氫鉀2--3克。先將馬鈴薯洗凈去皮,挖去芽眼,切成薄片,置于鋁鍋內加水煮沸30分鐘,撈起后用4層紗布過濾,取汁。然后將瓊脂參加汁內,邊加熱邊攪拌,讓瓊脂充分溶化;再將葡萄糖等參加,稍煮幾分鐘后,同樣用4層紗布過濾,取其汁液。將汁液趁熱裝入玻璃試管內。裝至管長的1/5,管口用棉花塞緊,或將汁液裝入玻璃三角瓶內,裝量20毫升。然后置于高壓鍋內,在98--108千帕/厘米的壓力下滅菌30分鐘左右。滅菌后及時取出,趁熱將試管斜排于桌面上,冷卻后即成為固體斜面培養(yǎng)基。3、母種別離方法(1)孢子彈射法。將種菇外表消毒,吸干水分后,將菇體懸掛于裝有瓊脂培養(yǎng)基的三角瓶內,讓菇體內的袍子自然散落在培養(yǎng)基上萌發(fā)菌絲。也可以剪取一小塊菇體,貼附在試管斜面培養(yǎng)基外表,讓孢子散落在培養(yǎng)基上萌發(fā)菌絲,即能獲得母種。(2)組織別離法。將消毒過的種菇,在接種箱內用手從菇柄處對半掰開,或用刀片切開,使菇體形成對開。在菌蓋和菌柄交界處或菌褶處,用接種刀切取一小塊菇體,然后縱切成5毫米x10毫米的小薄片,用接種針挑取一小塊,接入斜面培養(yǎng)基的中央,待其萌發(fā)菌絲,即可得到母種;(3)基內別離法。選擇已長菇的木段,削去樹皮及表層木質部,用75%的酒精消毒后,鋸成1厘米厚的薄片,放入0.1%的升汞水中消毒1--2分鐘,再用滅菌水洗去殘液。然后再將小薄片劈成0.5--1厘米寬的小條,接入斜面培養(yǎng)基中央,待長出菌絲后即得母種。也可以在已長菇的菌袋中,經消毒處理后,用接種針鉤取袋內色澤純、長勢旺的菌絲體,接種在試管斜面培養(yǎng)基中央,待萌發(fā)菌絲后,同樣獲得菌種。4、適溫培養(yǎng)通過上述不同方式將菌種別離接種于試管后,要及時將試管移入已消毒的培養(yǎng)箱或培養(yǎng)室內培養(yǎng),溫度控制在25℃左右,使別離獲得的孢子或菌絲在適溫下發(fā)育。一般孢子彈射3--4天后孢子萌發(fā)成菌落,10天后菌絲長滿管;組織別離接種后2--3天,菌絲即萌發(fā),并在培養(yǎng)基上蔓延生長;菇木別離接種后,7天菌絲即恢復生長。5、選育提純
通過上述方法得到的菌絲,不一定都是優(yōu)質的,還需要選育提純。因此,在菌絲萌發(fā)后,要認真觀察,挑選色澤純、健壯、長勢正常、無間斷的菌絲,在接種箱內連同培養(yǎng)基鉤取菌絲,接入另備的試管培養(yǎng)基上。在23--25℃的恒溫條件下,培養(yǎng)7--10天,待菌絲長滿管后,再進行觀察,從中擇優(yōu)取用,即為“母代〞母種。6、轉管擴接母代母種可以轉管擴接成“子代〞母種。采用同樣的斜面培養(yǎng)基,每支可擴接30--50支子代母種。生產上供給的多為子代母種。它可以再次轉管擴接。一般每支可擴接成20--25支子代母種,但轉管次數不得超過5次。7、出菇試驗別離選育的母種,還必須進行出菇試驗。方法是:把母種接種于瓶或袋裝的木屑培養(yǎng)基上,根據各種菇耳種性對溫度的要求,進行適溫培養(yǎng),直至出菇才證實可用于生產。二、原種繁殖培養(yǎng)將母種接在瓶或袋的木屑培養(yǎng)基上,通過培養(yǎng),即成原種。1、原種木屑培養(yǎng)基配方雜木屑77.5%,麥麩20%,蔗糖1%,石膏粉1.2%,硫酸鎂0.3%。pH值(滅菌前)6.5--7,含水量調至60%。將上述原、輔料混合拌勻,裝入750毫升的玻璃菌種瓶內,裝料要求下松上緊。瓶口塞緊棉花,再用牛皮紙包住瓶頸與棉塞。然后置于高壓滅菌鍋內,在147千帕/平方厘米壓力下滅菌2--2.5小時。也可進行常壓滅菌,在100℃下保持10--11小時,達標后趁熱取出,讓其冷卻。2、接入菌種待料溫降至25℃以下時,在無菌條件下,將試管種分割成假設干決,通過酒精燈火焰迅速接入原種培養(yǎng)基上,每支母種可按4--6瓶原種。3、發(fā)菌培養(yǎng)接種后及時將玻璃菌種瓶移入25℃菌種培養(yǎng)室內進行培養(yǎng)??臻g相對濕度控制在70℃以上,防止強光照射。原種培養(yǎng)時間一般菇類需要40--50天,草菇、銀耳只需15--20天即可。4、去雜選優(yōu)原種培育過程中,要每天進行觀察,如發(fā)現有雜菌污染的,應立即淘汰三、栽培種擴大培育將原種再次擴接在同樣的木屑培養(yǎng)基上,在適溫條件下培養(yǎng)30--35天即為栽培種(又叫生產種),可用于生產栽培。栽培種可用750毫升菌種專用瓶,由于使用量大,所以通常多采用聚丙烯菌種袋。袋的規(guī)格有12厘米x24厘米、15厘米x28厘米、17厘米x33厘米等,可根據各種菇耳特性和當地習慣選擇使用。培養(yǎng)基滅菌采用常壓滅菌灶滅菌,要求滅菌溫度達100℃,保持8--10小時,達標后趁熱卸袋冷卻。待料溫降至25℃以下時,在無菌條件下接入選定品種的原種。每瓶原種可擴接成50--60瓶栽培種。菌種培育室要求潔凈,防強光,室溫掌握在23--25℃,并經常檢查,發(fā)現雜菌污染應及時淘汰,不斷選優(yōu)去劣。當菌絲長滿袋,尖端菌絲反轉上爬1--3厘米時,為適齡的栽培種
在自然界里,食用菌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和許多細菌、放射菌、霉菌等生活在一起的。所謂菌種別離,就是把這些和食用菌一起生活的雜菌別離出來,通過培養(yǎng),獲得純的優(yōu)良菌種。(一〕母種的別離培養(yǎng)食用菌母種的別離,可分為孢子別離法、組織別離法以及基內菌絲別離等。1.孢子別離法孢子別離法,是用食用菌的有性孢子或無性孢子萌發(fā)成菌絲,培養(yǎng)成菌種的方法。這種菌種生活力較強,但孢子個體之間有差異,且自然分化現象較嚴重,變異大,需經出菇試驗才能在生產上應用。
〔1〕單孢別離法是每次或每支試管只取一個擔孢子,讓它萌發(fā)成菌絲體來獲得純菌種的方法。蘑菇和草菇用單孢別離得到的菌絲,有結實能力,可采用此法別離生產純菌種。單孢別離生產上較少采用,而且技術復雜,一般采用多孢別離法?!?〕多孢別離法就是把許多孢子接種在同一培養(yǎng)基上,讓它們萌發(fā)、自由交配來獲得食用菌純菌種的一種方法。①種菇孢子彈射法選擇個體健壯、朵形圓正,無病蟲害、出菇均勻、高產穩(wěn)產,適應性強的八九分成熟的種菇,切去大局部,菌柄用無菌水沖洗數遍后再用已滅菌的紗布或脫脂棉、濾紙吸干外表水分。在接種箱或無菌室內,把種菇的菌褶朝下用鐵絲倒掛在玻璃漏斗下面,漏斗倒蓋在培養(yǎng)皿上面;上端小孔用棉花塞住。培養(yǎng)皿放在一個鋪有紗布的搪瓷盤上,靜置12~20小時,菌褶上的孢子就會散落在培養(yǎng)皿內。形成一層粉末狀孢子印〔平菇極淡紫色,蘑菇、草菇為褐色,香菇、金針菇孢子印白色〕。用接種針沾取少量孢子在試管中的瓊脂外面或培養(yǎng)皿上劃線接種。待孢子萌發(fā),生成菌落時,選孢子萌發(fā)早、長勢好的菌落進行試管培養(yǎng)。還可用孢子采集器收集孢子。方法是選好種菇后,按上述程序,輕輕掀開玻璃鐘罩,將種菇柄朝下插在孢子采收器的鋼絲架上,放在培養(yǎng)皿正中央。隨即蓋好玻璃罩,用紗布將鐘掌周圍塞好。并在紗布上倒少許升汞或無菌水。移入20℃左右恒溫箱培養(yǎng)。②褶上涂抹法按無菌操作別離時;應選擇成熟的種菇,用接種針直接插入褶片之間,輕輕抹取褶片外表子實體尚未彈射的孢子,再在培養(yǎng)基上劃線接種。③鉤懸法取成熟菌蓋的幾片菌褶或一小塊耳片〔黑木耳、毛木耳、白木耳〕,用無菌不銹鋼絲〔或鐵絲、棉線等其他懸掛材料〕懸掛于三角瓶內的培養(yǎng)基的上方,勿使接觸到培養(yǎng)基或四周瓶壁。置適宜溫度下培養(yǎng)、轉接即可。④貼附法按無菌操作將成熟的菌褶或耳片取一小塊,用溶化的瓊脂培養(yǎng)基或阿拉伯膠、漿糊等貼附在配管斜面培養(yǎng)基正上方的試管壁上。經6~12小時的培養(yǎng),待孢子落在斜面上,立即把孢子連同局部瓊脂培養(yǎng)基移植到新的試管中培養(yǎng)即可。孢子別離得到的母種、必須進一步提純復壯,當母種定植一星期左右,菌絲布滿斜面時,選擇菌絲健壯、生長旺盛無老化、無感染雜茵的母種試管,進而轉管擴大,一般到栽培種,轉管不宜超過5次。
孢子別離得到的母種,必須通過出菇試驗,鑒定為優(yōu)質菌種后,才可供生產使用。
一般菌類如蘑菇、平菇、鳳尾菇、香菇、冬菇和草菇等,都可用多孢別離法獲得母種。例:銀耳孢子別離按無菌操作獲取種耳后,懸掛種耳的三角瓶經12小時培養(yǎng)后,瓶底培養(yǎng)基外表就有“孢子印〞。取出種耳,置20℃—25℃溫箱培養(yǎng)2~3天,培養(yǎng)基外表會出現乳白色透明的糊狀小菌落,就是銀耳的酵母狀分生孢子形成的少量銀耳菌絲。此時移接入試管斜面培養(yǎng)基上,待長滿斜面后,再移接入營養(yǎng)豐富,且外表比較枯燥的培養(yǎng)基上。經30天左右,菌落長出白色菌絲。
銀耳的酵母狀分生孢子、菌絲只有與羽毛狀菌絲的子囊菌〔香灰菌絲〕混合培養(yǎng)時,由后者幫助分解木材及其他一些纖維物質,提供營養(yǎng),才能利于銀耳孢子萌發(fā),菌絲的定植和子實體的形成。在兩種菌絲交會時,先選出兩種純菌絲。
羽毛狀菌絲要純化選育,一般要選取生長迅速,爬壁力強的試管斜面或種瓶,取先端菌絲,轉管移接,置25℃—28℃上培養(yǎng),重復轉管幾次即可得到優(yōu)良純種銀耳菌絲的特點,菌絲生長緩慢,擔孢子也不易萌發(fā)。在進行兩菌混合時,先取經8~IO天培養(yǎng)的銀耳菌絲斜面,按無菌操作方法在該斜面上距銀耳菌絲約0.5厘米處接入一小塊羽毛狀菌絲。置25℃下培養(yǎng)1周即得到混合好的銀耳母種。2.組織別離培養(yǎng)法利用子實體內部組織,進行無性繁殖而獲得母種的簡便方法,即組織別離。該法操作簡便,菌絲生長發(fā)育快,品種特性易保存下來,特別是雜交育種后,優(yōu)良菌株用組織別離法能使遺傳特性穩(wěn)定下來。〔1〕子實體別離種菇要選朵大蓋厚,柄短,八九分成熟的優(yōu)良品種。切去菇兩基部,在無菌箱內以0.1%的升汞水浸幾分鐘,再用無菌水沖洗并揩干或用75%酒精棉球擦拭菌蓋與菌柄2次,進行外表消毒。接種時,只要將種菇撕開,在萌蓋和菌柄交界處或菌褶處,挑取一小塊組織;移接到PDA培養(yǎng)基上。置25℃左右溫度下培養(yǎng)3-5天,就可以看到組織上產生白色絨毛狀菌絲,轉管擴大即得到菌種。如香菇、平菇等可以用此方法?!?〕菌核別離茯苓、豬苓、雷丸等菌的子實體不易采集。而常見的是它貯藏營養(yǎng)的菌核。用菌核別離,同樣可以獲得菌種。方法是將菌核外表洗凈,用酒精或升汞消毒后,切開菌核,取中間組織一小塊,約黃豆大小,接種在PDA培養(yǎng)基斜面上,保溫培養(yǎng)。應注意的是,菌核是貯藏器官,大局部是多糖類物質,只含有少量的菌絲,因此挑取的組織塊要大一些,如果組織塊過小,那么不易分出菌種?!?〕菌素別離有一局部子實體不易找到,也沒有菌核,可以用菌素進行別離。如蜜環(huán)菌、假蜜環(huán)菌。其操作方法是先用酒精或升汞將菌素外表黑色皮層輕輕擦拭2~3次,然后去掉黑色外皮層〔菌鞘〕,抽出白色菌髓局部;用無菌剪刀將菌髓剪一小段,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上,保溫培養(yǎng),即得該菌菌種。菌素別離要注意:因菌素比較細小,別離素也比較細小,別離時極易污染雜菌,所以要嚴格操作。3.基內菌絲別離培養(yǎng)法利用食用菌生育的基質作為別離材料,來得到純菌種的一種方法,叫基內菌絲別離法。
此種別離方法是適宜只有在特定的季節(jié)才出現,而且是朝生暮死,不易采得的子實體?;鶅葎e離法與組織別離法不同之點是,枯燥的菇木或耳木中的菌絲常呈休眠狀態(tài)。接種后有時并不立刻恢復生長。因此,有必要保存較長的時間〔約1個月〕,以斷定菌絲是否能成活?;鶅染z別離法又可分為,材中菌絲別離〔即菇木或耳木別離法〕及土中菌絲別離法等?!?〕材中菌絲別離法就是菇木或耳木別離法,為了減少雜菌的感染,菇〔耳〕木在別離之前,必須進行無菌處理??梢园压健捕乘獗碛镁凭珶艋鹧孑p輕燒過,以燒死霉菌的孢子,或再用0.1%的升汞水浸孢幾分鐘,然后用無菌水沖洗后用無菌濾紙吸干。接種塊切取時應注意。接種塊必須在該菌菌絲分布的范圍內切取。所以,菌絲生長緩慢的種類應淺取;菌種生長快的種類可以深取。同時。還應根據菇菌的種類、木材質地、菇〔耳〕木粗細、發(fā)育時間的長短來確定菌絲分布的范圍。然后用一把利刀進行切取。接種塊應盡量小些,以減少雜菌感染時機,提離菌種的純度。接種塊移到培養(yǎng)基上,就應該放到適合菌絲生長的22℃~26℃的溫室或溫箱中培養(yǎng),使菌絲恢復生長?!?〕土中菌絲別離食用菌種類很多,許多土生的食用菌;孢子不易萌發(fā)。組織別離也不易成功,用土中菌絲別離獲得純種的方法,叫土中菌絲別離。土中菌絲別離時要注意,由于土中菌絲體的周圍生活著多種多樣的土壤微生物,因此別離時必須盡可能避開這些微生物的干擾,盡可能批取清潔菌絲素的尖端、不帶雜物的菌絲接種,反復用無菌水沖洗,在培養(yǎng)基中參加一些抑制細菌生長的藥物,如40微克/升的鏈霉素或金霉素。如發(fā)現感染細菌,可以把菌落邊緣的菌絲挑出來,接種到木屑培養(yǎng)基中。因細菌沒有分解木質素的能力,因此在木屑培養(yǎng)基中不易擴展;只局限于接種處。待菌絲長出感染區(qū)后,就可以再進行擴大提純了。
〔3〕子實體基局部離從瓶栽、袋栽或大床栽培的子實體基局部離出新菌絲的方法,叫子實體基局部離,例:袋栽銀耳從出耳早、出耳率離、無病蟲害的栽培室中;選擇生活力最強的幼耳5袋,移到氣候溫和,有散射光的野外場所進行后期培養(yǎng),以增強菌絲體的生活力。經培養(yǎng)7~10天后,待子實體直徑達4~5厘米時便可取回,作為別離的母體。再從中篩選最理想的一朵,用利刀割掉銀耳子實體,放置于0℃的冰箱或有敵敵畏的容器中過夜,以便殺死瓶中的害蟲。然后用75%酒精或升汞擦洗耳基和袋子外邊的雜質,連同接種工具、接種培養(yǎng)基等移進無菌室。經滅菌后,用接種刀把袋口上部約15毫米厚的老菌根挖除,并進行培養(yǎng)。待袋口露出白色菌絲時,用接種針挑取一塊半粒米大的白色菌結體,迅速移入母種試管培養(yǎng)基的中央,輕輕地脫去接種針,塞上棉塞。為了能夠獲得較多的母種,一次接種量要有100—200支試管,以便從中選擇。別離后應及時移入22℃—24℃恒溫箱或溫室中培養(yǎng)。由于培養(yǎng)基內水分較多,菌絲恢復要比耳木別離得快。經2-3天后,別離物的邊緣就可看到白色菌絲。每天要至少觀察兩次,以便提純。觀察、提純方法與耳木別離法擔同。經適溫培養(yǎng)10-15天后,當接種塊扭結團出現紅、黃色水珠時,即可擴大原種。
〔二〕原種和栽培種的接種培養(yǎng)母種獲得以后,為了滿足菌種生產的需要。應選出優(yōu)良、純度高的母種進一步擴大為原種。原種培養(yǎng)基一般采用棉籽殼、木屑、草類等培養(yǎng)基。瓶裝或袋裝的原種培養(yǎng)基滅菌后,可送入滅過菌的接種箱內,待瓶中的培養(yǎng)基冷至30℃以下,可按照無菌操作程序進行接種。菌種瓶〔袋〕放入培養(yǎng)室時,要經常進行檢查,一經發(fā)現雜菌污染,立即取出。培養(yǎng)成的原種,菌絲體必須健壯有力,緊貼瓶壁而不干縮,顏色純粹,具有一定清香味,生活力強,擴制成栽培種時吃料快。栽培種就是將原種進一步擴大培養(yǎng)成三級種,它和原種的接種及培養(yǎng)相同。一般香菇、平菇、冬菇、猴頭、木耳、銀耳的栽培種多用鋸木、棉皮作培養(yǎng)基。蘑菇多用糞草做培養(yǎng)料。栽培種要求料塊不脫水干縮。菌絲體健壯有力、顏色純粹,有清香味,無老化現象,無雜菌污染,有的種許可有少量原基,接入栽培料后,發(fā)菌快,長勢好,生活力強。原種在接栽培種時,原種瓶口的一層菌絲體應挖去不用?!踩骋后w種的簡單培養(yǎng)目前,用液體深層發(fā)酵法生產菌種,具有生產量大、周期短、菌齡整齊、本錢低廉、接種方便等特點,是實現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目標?,F將液體種培育過程簡述于后,供參考。
簡言之就是將純粹優(yōu)良的菌種,接入液體培養(yǎng)基〔固體培養(yǎng)基不加凝固劑〕,使菌絲繁殖形成大量小菌球,然后將這種培養(yǎng)基拌入木屑或棉籽皮料內,制成菌塊、培養(yǎng)其形成子實體。還可用于制原種、栽培種。
培養(yǎng)液體菌種,可將培養(yǎng)液裝入三角瓶中,約占空瓶的五分之一重量。用搖瓶機〔也稱搖床〕來培養(yǎng)。搖瓶機有旋轉式和往復式兩種,一般多用往復式。液體培養(yǎng)基可用馬鈴薯汁〔加糖〕,麥芽汁配制,也可用玉米粉、豆餅粉、糖、無機鹽等配制。可以混合培養(yǎng)基,因適用于多種食用菌和藥用菌的培養(yǎng),均有好效果。組分:豆餅粉2%,玉米粉1%,葡萄糖3%,酵母粉0.5%,磷酸二氫鉀0.1%,碳酸鈣0.2%,pH自然,12℃滅菌半小時。然后接種培養(yǎng)。
如果生產量較大,在三角瓶的根底上,再逐級擴大種子缸,發(fā)酵罐中進行液體深層通氣發(fā)酵,產生大量菌種。但由于生產中要求設備繁多,技術性強,我們還應創(chuàng)造條件;實現食用菌栽培的現代化。
〔四〕菌種質量的鑒定菌種質量鑒定最好的方法是,做出菇試驗。但是時間比較長。在購置菌種時,或在菌種生產中,如何能知菌絲生長情況,快速判斷菌種質量?我們介紹幾種方法1.肉眼觀察優(yōu)良菌種菌絲濃白,絨狀,粗壯密集,生長整齊,速度快,香味濃厚。2.優(yōu)良菌種標準可歸納為:"純、香、正、壯、潤"五個字。檢查時,翻開瓶塞,從菌種瓶中部取出小塊菌絲體,觀察色澤,聞其氣味,手捏料塊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產品公共檢測與溯源體系建設作業(yè)指導書
- 質量管理工具與方法應用作業(yè)指導書
- 平面設計聘用合同
- 2025年廣西貨運考試題目
- 小學六年級下冊口算試題
- 2025年湖南貨運上崗證考試題答案
- 2025年云南從業(yè)資格證500道題速記
- 2025年漳州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系統(tǒng)
- 電力租賃合同(2篇)
- 電機購銷合同(2篇)
- 長江委水文局2025年校園招聘17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湖南韶山干部學院公開招聘15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不可切除肺癌放療聯(lián)合免疫治療專家共識(2024年版)j解讀
- 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14《設計塔臺模型》課件
- 智研咨詢發(fā)布:2024年中國MVR蒸汽機械行業(yè)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法規(guī)解讀丨2024新版《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及其應用案例
- IF鋼物理冶金原理與關鍵工藝技術1
- JGJ46-2024 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
- 信息安全意識培訓課件
- 家譜、宗譜頒譜慶典講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