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九年歷史上冊考點歸納_第1頁
部編九年歷史上冊考點歸納_第2頁
部編九年歷史上冊考點歸納_第3頁
部編九年歷史上冊考點歸納_第4頁
部編九年歷史上冊考點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九年歷史上冊考點歸納

第1課古代埃及

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非洲東北角。

2.河流: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貫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認

為是“尼羅河的贈禮”)。

3.出現(xiàn)國家時間: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初步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的時間:

公元前3100年左右。

4.成為軍事帝國:在新王國時代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tǒng)治時期,埃及成為

強大的軍事帝國。

5.滅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吞并古埃及;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

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

6.古埃及的科學和文化成就: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7.金字塔是法老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體狀的陵墓。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

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8.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

是全國最高的統(tǒng)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認為

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

第2課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1.兩河: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地理位置:大體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為中心的狹長地帶。

3.建國:約從公元前3500年起。

4.初步統(tǒng)一:大約在公元前2400年,兩河流域?qū)崿F(xiàn)了初步統(tǒng)一。

5.統(tǒng)一:公元前18世紀,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完成了整個兩河流域中

下游地區(qū)的統(tǒng)一事業(yè),建立了統(tǒng)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6.制度: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加強中央集權。

《漢謨拉比法典》

7.評價:《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

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tǒng)源

遠流長。

8.古巴比倫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

格的社會等級。

第3課古代印度

三、知識闡釋

1、你認為尼羅河給埃及人民帶來哪些好處?

定期泛濫,留下肥沃土壤;為農(nóng)業(yè)灌溉提供水源;便于航行,為為古埃

及的統(tǒng)一提供有利的自然條件;古埃及人通過觀察尼羅河的漲落,發(fā)展了天

文學,如制定了太陽歷。

2、你認為金字塔有何意義?對金字塔的修建你有什么樣的認識?

(1)意義: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

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

(2)認識: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金字塔的越

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衰落。體現(xiàn)了奴隸主階級對奴隸的壓迫和剝削。很多

人為此失去了生命。

3、說說尼羅河對古代埃及文明的影響。(古埃及人民為什么要贊美尼羅

河?)

⑴尼羅河便于航行,成為加強埃及南北方交流的紐帶,促進了國家的統(tǒng)

O

(2)尼羅河定期泛濫,為古埃及的農(nóng)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農(nóng)業(yè)的

發(fā)展

(3)古埃及人觀察尼羅河水定期泛濫,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發(fā)展了天文學,制定了

第一部太陽歷。

⑷尼羅河洪水退卻后,對土地面積的重新測量使埃及人在幾何學方面有

突出成就

4、《漢謨拉比法典》的歷史價值

(1)《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它體現(xiàn)了古巴比倫實行君主專制統(tǒng)治,維護漢謨拉比的專制統(tǒng)治地

位;

(3)它全面維護奴隸主階級根本利益,保護社會成員的私有財產(chǎn),嚴格

規(guī)定了各個階層的義務,嚴厲懲罰各種社會犯罪,比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

倫王國的社會狀況,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倫王國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是古巴

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

5、種姓制度的影響(危害)

(1)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的統(tǒng)一和團結。種姓制度,使社會四分五裂,人

民之間缺乏團結。

(2)在歷史上,它為異族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印度的歷史是一部不斷

被外族征服的歷史,其原因與種姓制度造成的整個印度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

隔閡性和利己性不無關系。它妨礙了印度人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意識,在面臨外

族入侵時,不能組織起強有力的抵抗力量。

(3)獨立以后對各項事業(yè)同樣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

6、四大文明古國的相同點:

1、四大文明古國都源于大河流域,所以也可以叫大河文明、東方文明。

2、經(jīng)濟上都以農(nóng)業(yè)為主,所以也可以叫農(nóng)業(yè)文明。

3、政治上都產(chǎn)生了龐大的奴隸制國家。

第4課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

一、希臘城邦

1.希臘最早的文明產(chǎn)生于愛琴海地區(qū)(海洋文明)。

2.愛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

3.邁錫尼文明中斷后,希臘經(jīng)歷了荷馬時代和城邦時期。

4.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xiàn)幾百個城邦,突出特點是“小國寡民”。

5.居民分為公民和非公民。是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的關系。

6.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參與統(tǒng)治的權利,能占有土地,參軍打仗是公

民的義務,城邦的各種活動都是以公民為主。

7.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隸,沒有政治權利,不能占有土地。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統(tǒng)治時期,雅典達到全盛,民主政治發(fā)

展到了高峰。

民主政治的表現(xiàn):

1、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在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chǎn)生。

2、代表各地的10個主席團輪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務,召集公民大會。主

席臺主席也經(jīng)抽簽產(chǎn)生。

3、為了保證公民參政議政,還建立了津貼制度。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利機

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三、亞歷山大帝國

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帝國發(fā)展稱為軍事強國。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開始進攻波斯帝國,公元前330年波

斯帝國滅亡。

亞歷山大帝國范圍: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

跨歐亞非三洲。

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

弊:具有侵略性,給東方人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shù)財

曷。

利: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和貿(mào)易

往來

第5課《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

一、羅馬城邦

公元前1000前,羅馬城邦興起于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

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的統(tǒng)治:

國家統(tǒng)治決策權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利機關。

平民選出來的保民官有權否決執(zhí)政官和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

《十二銅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jù),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

法律的曲解和濫用。

羅馬共和國的征服與奴隸反抗:

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三次戰(zhàn)勝迦太基(布匿戰(zhàn)爭),公元前2世紀,羅

馬稱為整個地中海的霸主。

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發(fā)動奴隸起義,多次打敗羅馬軍團,但最終被鎮(zhèn)

壓。起義沉重打擊了奴隸制,加速了羅馬共和國的衰落。

二、羅馬帝國

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了羅馬帝國,首創(chuàng)“元首制”,采取許多措施

解決矛盾,鞏固之間的獨尊地位。

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的版圖跨歐亞非三洲。

羅馬帝國的衰亡

原因:羅馬的政治、經(jīng)濟發(fā)危機。

公元前375年,日耳曼人入侵羅馬帝國。

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

476年,西羅馬對日耳曼人消滅。

第6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文學:希臘神話《荷馬史詩》特點是“神人同形同性”,是了解早期希臘

社會的主要文學。

雕塑藝術

《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

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

建筑藝術

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神廟。

特點:四周以廊柱環(huán)繞,柱身有粗有細。

代表:雅典帕特農(nóng)神廟

羅馬建筑特點:有石拱門、穹頂?shù)龋瑘怨探Y實,又華麗宏偉。

代表:大競技場、凱旋門、方尖碑和萬神廟。

哲學(古希臘)

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論”。

蘇格拉底思考轉向人類社會,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主張

“人應該認識你自己”。

亞里士多德)創(chuàng)立邏輯學,他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法學(古羅馬)

《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

學的淵源。

公歷

公歷是古羅馬人創(chuàng)設的,羅馬的歷法來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陽歷。

凱撒時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儒略歷”,成為今天人

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

三、單元總結

四、知識闡釋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

①“人民主權”

②“輪番而治”主要體現(xiàn)在抽簽選舉I輪流執(zhí)政。

③“法律至上”

④“公民內(nèi)部的平等”

2、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

①對當時:民主的氛圍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

②對后世:開民主政治先河

3、亞歷山大東征成功原因:

①對手波斯帝國太過腐朽(外因)

②馬其頓軍隊的超強戰(zhàn)斗力(內(nèi)因)

③亞歷山大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內(nèi)因)

4、亞歷山大大帝開創(chuàng)的亞歷山大帝國地跨東南歐、西亞、北非、中亞、

南亞,鼎盛時期國土面積達到52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2020萬人。然而,

這位年輕的帝王卻在33歲生日到來前突然連續(xù)高燒死了。他的死亡成了千古

之謎。但亞歷山大東征卻為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消極影響:給東方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shù)財

曷O

積極影響:

①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

②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和貿(mào)易往來;

③亞歷山大建造的新城后來成為新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

5、羅馬帝國衰落原因:

①3世紀時,羅馬在政治,經(jīng)濟方面發(fā)生了全面危機.奴隸制度不再繁盛,反

而制約了發(fā)展。

②當時的奴隸飽受摧殘,貧困絕望.只得以怠工,破壞工具來泄憤.而貴族,

官吏,富商驕奢淫欲,連平民也不愿勞動,視勞動為恥。人民起義不斷,農(nóng)業(yè)生

產(chǎn)受到破壞,工商業(yè)衰落,財政危機。

③帝國當局為了支付日益擴大的軍事,行政開支.濫發(fā)貨幣,加重賦稅.結果

物價飛漲,貨幣貶值,經(jīng)濟衰退.西部尤為嚴重。

④日耳曼人大舉入侵,中央政府無力干涉,導致帝國最終分裂。

第7課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

一、基督教的興起

1.背景: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qū),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

“救世主”的到來。

2.創(chuàng)立:1世紀,耶穌創(chuàng)立。

3.主張:耶穌就是“救世主”。耶穌教導人們?nèi)淌芸嚯y,死后可以升入

“天堂”。

4.傳播:4世紀末,羅馬皇帝確定基督教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

二、法蘭克王國

5.建立:481年,日耳曼人克洛維在高盧地區(qū)建立法蘭克王國。

6.統(tǒng)治措施(1)目的: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統(tǒng)治(2)內(nèi)容:克洛維皈依了

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

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教會和部下。(3)作用:在他的帶動

下,整個法蘭克王國都信仰了基督教;取得了羅馬教會、信基督教的高盧羅

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實力強大

7.擴張:到克洛維去世時,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已經(jīng)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qū)

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qū),實力強大。三、封君與封臣

8.形成: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

將土地無償賞賜給貴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賜地的

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

9.權利義務⑴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無償?shù)貫榉饩?/p>

兵役、提供金錢等。(2)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當

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

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

10.影響:11世紀時,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

歐已經(jīng)普遍存在。

11、西歐封建制度的特點:①等級森嚴,但在不同等級貴族之間,逐級

保護和負責,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制約關系;②層層分封;③契約關系;④以

土地封賜為紐帶。四、查理曼帝國

12.繼位:8世紀,查理成為法蘭克國王。

13.擴張:800年前后,法蘭克王國的版圖擴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

西班牙北部和德國西部的廣大地區(qū),與原來西羅馬帝國的歐洲部分基本相當,

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

14.統(tǒng)治措施:繼續(xù)實行鼓勵基督教發(fā)展的政策,把王國劃分為很多教

區(qū),命令每個教區(qū)的人民向教會交納“什一稅”。影響:教會變得富有起來,

勢力越來越大;為王權與教權之間的矛盾埋下了隱患。

15.加冕:800年的圣誕節(jié),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了加冕禮,稱查理

為“羅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tǒng)治

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

16.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

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

第8課西歐莊園

一、莊園的領主與佃戶

1、形成:9世紀開始形成,大約到11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

2、特點(性質(zhì)):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和政治單位.

3、莊園居民:領主與佃戶(佃戶包括自由的農(nóng)民和缺少自由的農(nóng)奴)

4、莊園土地的構成:“直領地”、“份地”、“公用地”。

5、生產(chǎn)關系(土地劃分):(1)莊園的居民均為領主的佃戶;(2)土地

分為領主的“直領地”和佃戶的''份地”;莊園周圍土地被稱為“共用地”;(3)

自由農(nóng)民是獨立的小生產(chǎn)者,擁有自己的生產(chǎn)工具和財產(chǎn),有份地保有權,

領主不能隨意沒收他們的土地。

6、領主與佃戶之間的關系:領主與佃戶之間是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剝削與被

剝削的關系。佃戶有義務為領主勞動,領主也不能隨意沒收佃戶的土地,它

們之間具有一定的契約關系。

二、莊園法庭

1、權利:有司法權,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佃戶在勞役中侵犯

領主利益的行為都會受到起訴與處罰。

2、開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時間為解決一批問題而開庭一次,地點不固定。

3、懲罰手段:通常是處以罰金,罰金全部歸領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戶

的義務,無故缺席的佃戶也會被罰款。

4、審判依據(jù):依據(jù)習慣法或村法,領主可以憑借法庭奴役佃戶,佃戶也

可以利用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甚至有權參與案件的審理。

5、會受到法庭制裁的行為:佃戶在勞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勞役、家畜誤

入領主的園子、到莊園以外磨面粉、侵犯全體村民權益的行為等。

6、作用:莊園法庭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

權;也有利于維護佃戶的權益,同時莊園也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

7、比較中世紀西歐莊園與中國古代社會的農(nóng)民的異同:同:都是獨立的

小生產(chǎn)者,擁有自己的生產(chǎn)工具和財產(chǎn),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都受到封建

主的剝削。異:①西歐莊園的農(nóng)民要以勞役的方式受領主的剝削,而中國古

代的農(nóng)民則主要以實物地租的形式向地主交租;②西歐莊園農(nóng)民的土地權利

受到法庭保護,佃戶可以利用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領主與佃戶之間存在契

約關系,而中國古代的農(nóng)民幾乎沒有土地,對地主的依附性極強。

第9課中世紀城市的和大學的興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城市興起

1.背景: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起來,農(nóng)業(yè)技術提高,農(nóng)業(yè)剩余產(chǎn)

品增加,商業(yè)貿(mào)易發(fā)展,人口增長,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chǎn)生。

根本原因: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2.興起:以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為中心的城市發(fā)展的更快。

(二)城市自治

1.斗爭原因: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領主的領地上,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

對城市居民任意征稅,甚至要求居民像佃農(nóng)一樣履行義務。

2.斗爭手段: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

3.典型代表:法蘭西的瑯城

4.結果:許多城市取得了某種程度的自由和特權,成為自由城市。部分

城市還取得選舉市長、市政官員和設立城市法庭的權力,成為自治城市。

5.形式: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

6.影響:國王給城市頒發(fā)“特許狀”,既削弱了割據(jù)勢力,又獲得城市的

擁護。

7.局限性: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

城市貴族一般也都是國王的支持者。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享有一定的自由權利。

2.居民來源:來自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和農(nóng)奴。農(nóng)奴在自由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

就獲得市民的身份,從此享有自由。

3.從事活動:手工業(yè)者主要從事小商品生產(chǎn),家庭既是生產(chǎn)作坊,也是

店鋪。商人專事商業(yè)和貿(mào)易,通常比手工業(yè)者富裕。

4.影響: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和工商業(yè)的繁榮,市民階層逐漸形成。手工業(yè)

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xiàn)了富裕的大手工業(yè)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他們成

為早期的資產(chǎn)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三、大學的興起

1.背景:11世紀后,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

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斷傳入西歐。

2.大學的地位: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興起: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xiàn)了新氣象

4.國王與教皇對待大學的態(tài)度:國王尊重大學自治;教皇支持大學,但

不允許異端言論。

5.發(fā)展:12世紀,出現(xiàn)了許多教會學校和教師私人辦的學校;巴黎的教

師組成教師行會,選舉會長管理學校;13世紀,巴黎教師行會得到羅馬教皇和

國王的支持,自治權利得到了保證。

6.自治地位: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

7.課程設置:

基礎性課程:文法、修辭、邏輯、算數(shù)、幾何、天文和音樂,學完基礎

性課程之后進入專業(yè)課程。專業(yè)性課程:法學、醫(yī)學、和神學。特點(評價):

課程設置一方面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反映了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8、比較古代中國城市與西歐城市

第10課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東羅馬帝國

1.繁榮的原因:版圖涵蓋希臘及西亞北非;農(nóng)業(yè)有比較發(fā)達的埃及、敘

利亞,有許多大城市和國際貿(mào)易港口。

2.繁榮表現(xiàn):經(jīng)濟活躍,社會穩(wěn)定,進入黃金時代。

3.滅亡過程:7世紀起,阿拉伯人進攻;9世紀以后,外族入侵;11世紀

西歐封建主組建十字軍東征;14世紀,受到奧斯曼土耳其的不斷進攻;1453

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

4、滅亡原因:長期對外戰(zhàn)爭導致財政枯竭;封閉保守,不思進取。

5、啟示:封閉保守文明衰,開放寬容文明昌等。

6、歷史影響:(1)地位: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2)積極意

義:它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tǒng),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

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chuàng)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chǎn)生過重大影

響;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

神營養(yǎng)。

二、《查士丁尼法典》法律名稱:《羅馬民法大全》:時間:529年人物:

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目的:為了穩(wěn)固帝國的統(tǒng)治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

權利。組成:①2世紀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并剔除其

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②歷代羅馬法學家有關法律問

題的論文和著作匯編為《法學匯纂》:③指導學習法律文獻的《法理概要》;

③查士丁尼執(zhí)政時期的法令匯編為《新法典》。評價:局限性:仍然承認奴

隸制;進步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對財產(chǎn)、買賣、債務、契約

關系作出明確規(guī)定,標志羅馬法律體系的最終完成;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九上歷史第4單元《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考點歸納

第11課古代日本

一、6世紀前的日本

1、建國:1—2世紀,日本有100多個小國。5世紀初,大和政權統(tǒng)一

了日本。

2、統(tǒng)治:大和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稱“大王”,依靠貴族統(tǒng)治全國;王室和

貴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領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組織生產(chǎn);部民是貴族的私有

民,地位近似于奴隸。二、大化改新

3、背景:6—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統(tǒng)治者進

行改革。

4、概況: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史稱“大化改新”。

5、內(nèi)容:(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

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2)經(jīng)濟上:A、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

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B、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

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不能買賣;C、統(tǒng)一賦稅。

6、影響: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三、武士和武士

集團

7、背景:(1)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

兼并土地,組成莊園,大莊園還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2)大化改新

百余年后,莊園制在地方開始形成,中央對地方逐漸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