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坡村清代至民國歷史源流_第1頁
平山坡村清代至民國歷史源流_第2頁
平山坡村清代至民國歷史源流_第3頁
平山坡村清代至民國歷史源流_第4頁
平山坡村清代至民國歷史源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平山坡村清代至民國歷史源流.doc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平山坡村清代至民國歷史源流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林氏尋得平山坡土地,未幾,林氏丹亭公元配徐氏病逝,葬于平山坡咀,其后,丹亭公與弟善芳公遷來開基立業(yè)。此前無人群居住記錄,因地處平坦山坡而得此名。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州設四鄉(xiāng)二十七都,以鄉(xiāng)統(tǒng)都,平山坡屬進二都。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署理化州知州王定玨贈匾額予丹亭公,上書“力任劻勷”四字,表彰其竭誠勤勉之功。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七月,丹亭公與族親仁山、喜亭、崇峻、邦任等人共建宗祠,接理嘗數(shù),后長子拔臣繼理之。咸豐初年,丹亭公出任進二都團練局練總。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正月,大洪國起義軍攻占壺垌圩,卅日,林可達(號通世邦達)殉難,因無子作槐(號直卿)入嗣。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拔臣公參與重修林氏大宗祠。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平山坡推行保甲制。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進二都含埇村何顏氏捐平山坡、六村左右等垌田共計十三石租充印金公產。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州署重修州志,林可達妻楊氏孀守事跡載入。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農歷四月廿二,作榮(號欣甫)終,未滿百日,七月廿七日,其父可逵(號鴻羽)卒。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上半年,鼠疫肆行,平山坡連喪5人。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林氏舉祀,宗親咸集,提議修譜,眾皆唯諾,遂興采訪撰寫事宜,以便付刊,豈料各懷私心,祖嘗租谷分丁,以絕刊譜之源,遂至中止,村人對此嘆息不已。清季,鼠疫連年流行,傷亡慘重。清代,平山坡人均壽命短,死亡率高,最高壽者乃拔臣公與善芳公之妻盧氏。民國前葉(公元1912年至1929年),時軍閥混戰(zhàn),盜寇四起,社會動蕩,村民在坡咀設置護攔,防御土匪劫掠,賊寇入村則躲于民堡(今林名東屋背,因是六村、平山坡村民為防寇避亂而構筑的城堡,故稱民堡)。民初,村民林圣三駐守民堡,因與豪紳林啟春交惡,逃往六馬灣投奔綠林,率眾攻打民堡,欲擒啟春以泄憤,春藏鍋底而避禍。三勇敢無畏、智勇兼具,遂為頭領。閑來無事傾心道法,苦心修煉,從事紅白,后赴某白戶,官差潛伏屋內,步入旋遭捕,訊后處決。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滿清政府垮臺,村中男子遵照新政府法令剪除發(fā)辮。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人丁凋零,林圣添(號登朝)出繼亡叔林作榮,續(xù)香火。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設立鄰里制度,平山坡五戶為一鄰,設鄰長一人。民國十九年后(公元1930年),地方上流行了113年的鼠疫宣告絕跡。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春,林圣行(號德齋)、林圣輝(號耀東)參修宗譜。同年,平山坡林氏四世祖嘗田租累積到八石二斗,嘗田由子孫輪流耕種。1930年代初期,林圣輝曾創(chuàng)辦書室,招收村中適齡兒童,教授四書五經(jīng),為時不長。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12月,區(qū)、鄉(xiāng)公所自訂的各項捐稅一律被廢除,切實減輕村民負擔。同年,縣政府實行征兵制,凡年滿20周歲的男子均可服現(xiàn)役,各鄉(xiāng)、保、甲長依照編制的適齡壯丁花名冊,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比例抽簽確定征集對象。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劃編保甲,每鄰為一牌,以鄰長為牌長,實行保甲連坐法。1930年代中期,林棣賢于荷塘北埇村頂替征兵,入伍服役,北上抗日,奮戰(zhàn)佛岡,后無音訊,遺孀黃氏矢志貞守,勤操作,孝養(yǎng)翁姑撫遺孤。民國中后期,村民赴水東挑鹽回村加工出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調整保甲編制,以10戶為甲,10甲為保,聯(lián)保連坐。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平山坡村高州中學在讀學生林林參加張炎將軍的抗日骨干訓練班,民國三十一年,與同鄉(xiāng)吳普田、黃日科等校友,被安排回鄉(xiāng)組織發(fā)動抗日救亡工作,內戰(zhàn)爆發(fā)后,積極投身革命。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林圣輝病故,遺孀卷走遺物,改嫁他人,于高州城開店經(jīng)營,見家兄林圣麟(號瑞祥)家境殷實,竟伙同歹人,以“受虐待”為由,狀告林圣麟一家,要求賠償30年之生活費,轟動一時。林氏各宗長齊聚六村,商議對策,后以對方“盜竊家產”為名,立狀起訴,捉拿奸人,由此擺脫官司,奪回家財。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春,竹子開花,饑荒嚴重,村民勉強度日。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無條件投降,消息傳來,村民挨家挨戶相告,皆大歡喜。民國三十五(公元194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