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4屆安徽省部分地區(qū)高三上學期10月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學類文本閱讀(解析)文學類文本閱讀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大聯(lián)考語文試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風箏仙女
鐵凝
①家居市區(qū)的邊緣,樓房前邊是一大片農(nóng)民的菜地。憑窗而立,眼前地闊天高,又有糞味兒、水味兒和土腥味兒相伴,才知道你每天吃下去的確是真的糧食,喝下去的也確是活的水。
②我們不必擔心再會有房子遮擋拋向遠處的視線了。有消息說市政建設部門在規(guī)劃把這片菜地變成一座公園。這使我們在僥幸的同時,又覺出一點兒失落,公園對于一座城市算不上什么奇跡,而一座城市能擁有一片菜地才是格外地不易。公園與生俱來地有一種刻意招引市民的氣質(zhì);菜地可沒打算招誰,菜們自管自安穩(wěn)地在泥土里成長。
③通常,四周的居民會在清晨和傍晚沿著田間土路散步,或者小心翼翼地踩著壟溝背兒在菜畦里穿行。只在正月里,當糞肥在地邊剛剛備足、菜地仍顯空曠、而頭頂?shù)娘L已經(jīng)變暖了的時候,才有人在開闊的地里撒歡兒似的奔跑,人們在這里放風箏。
④我的風箏實屬普通,價格也低廉,才兩塊五毛錢。這是一個面帶材氣的“仙女”,鼻梁不高,嘴有點鼓;一身的粉裙子黃飄帶,胸前還有一行小字,“河北邯鄲沙口村高玉修的風箏”批發(fā)優(yōu)惠“什么的。如此說這“仙女”的扎制者,便是這位名叫高玉修的邯鄲農(nóng)民了。雖說這位高玉修描畫“仙女”的筆法粗陋幼稚,選用的顏料也極盡單調(diào),但我相中了它。使我相中這風箏的,恰是“仙女”胸前的這行小字。它那表面的商業(yè)味道終究沒能遮住農(nóng)民高玉修骨子里的那點兒拙樸。他這種口語一般直來直去的句式讓我決定,我就要這個“仙女”。
⑤傍晚之前該是放風箏的好時光,太陽明亮而不刺眼,風也柔韌并且充滿并不野蠻的力。舉著我的“仙女”,小跑著將她送上天空,近處有放風箏的鄰人鼓勵似地督促著我“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啊……”
⑥放線呀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啊!
⑦這熱情有力的鼓動在我耳邊呼嘯,在早春的空氣里洋溢,絲線從手中的線拐子上撲簌簌地滑落著,我回過頭去仰望長天的“仙女”,快速而小心地松著手中的線,一時間只覺得世上再也愛有比這“風箏仙女”更像“仙女”的東西了。她那一臉的村氣忽然被高遠的藍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簡陋的衣裙忽然被風舞得格外絢麗、飄逸;她的態(tài)勢忽然就呈現(xiàn)出一種怡然的韻致。放眼四望,天空正飛翔著黑的燕子褐的蒼鷹,花的蝴蝶銀的巨龍……為什么這些紙扎的玩藝兒一旦逃離了人手,便會比真的還要逼真就好比天上的風給了它們?nèi)碎g所不解的自在的靈魂,又仿佛只有在天上,它們才會找到獨屬自己的活生生的呼吸。
⑧放線呀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啊!
⑨有些時候,在我們這尋常的風箏隊伍里,也會出現(xiàn)一些不同尋常的人。一輛“奧迪”開過來了,車上下來兩三個衣著時髦的男女,簇擁著一位手戴鉆戒的青年。青年本是風箏的主人,卻樂于兩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后專為他捧著風箏。那風箏是條巨大而華貴的“蜈蚣”,聽說由山東濰坊特意訂制而來,那線拐是一種結構復雜的器械,滑輪和絲線都閃著高貴的銀光。
⑩“蜈蚣”緩緩地迎風而起了,確是不同凡響地好看。四周爆發(fā)出一片叫好聲,善意的人們以這真誠的叫好原諒了“鉆戒”不可一世的氣焰。我卻有點為“鉆戒”感到遺憾,因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風箏線,只在隨員替他將“蜈蚣”放上藍天之后,他才從他們手中接過線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個舵手,更像一個被大人嬌縱的孩童。
我想起一個愛放風箏的同事。他曾告訴我,小時候在鄉(xiāng)下時,糊風箏買不起線,就用家里沒有用的碎棉線一段段接起來,代替風箏線。線的接頭太多,也不結實。有一次他的風箏正在天上飛著,線斷了,風箏隨風飄去,他就跑著追。為了那個風箏,他一口氣跑了七八里地。
我知道我開始走神兒,我的風箏線就在這時斷掉了。風把“仙女”兜起又甩下,“仙女”搖擺著身子朝遠處飄去。天色已暗,我開始追趕我的“仙女”,越過腳下的糞肥,越過無數(shù)條壟溝和畦背,越過土路上交錯的車轍,也越過“鉆戒”們不以為然的神色。我堅持著我的追趕,只因為這純粹是“仙女”和我之間的事,與別人無關。當暮色蒼茫、人聲漸稀時,我終于爬上一座豬圈,在圈頂找到了歪躺在上邊的“仙女”。我覺得這“仙女”本是我失散已久的一個朋友,這朋友有名有姓,她理應姓高,與邯鄲沙口村那個叫做高玉修的農(nóng)民是一家人。
大而圓的月亮突然就沉甸甸地懸在了天空,在一輪滿月的照耀下,我在想究竟什么叫做放風箏。我不知道。但是,有了風箏的斷線,有了“仙女”的失蹤,有了我追逐那“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復得,我方才明白,歡樂本是靠我自己的雙腳,靠我自己貨真價實的奔跑到達我心中的;聯(lián)接地上人類和天上“仙女”之間那和平心境的,其實也不是市場上出售的風箏線。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二段,從精神氣質(zhì)的角度對比“公園”和“菜地”的不同,窺探城市文明的異變。
B.“我”決定買下仙女風箏,因為“我”從“口語一般直來直去”的廣告中看出扎制者拙樸的本色。
C.甲、乙兩句獨立成段,構成間隔反復,充分抒發(fā)“我”對風箏自在高飛的贊嘆及對自然的熱愛等。
D.“我”用“鉆戒”“蜈蚣”代稱青年人和他的風箏,表述對被物質(zhì)享受包裹的青年人的厭惡。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一段用“你”的人稱代替“我”的口吻,更能激起讀者對自然原始的鄉(xiāng)土生活的情感共鳴。
B.文章第七段以疑問句寫出自然的神秘之感,讓人震驚、贊嘆。改寫為肯定句則效果不盡相同。
C.文章第十一段插敘的故事,雖不屬于中心內(nèi)容,不參與情節(jié)發(fā)展,但對表述主題有積極作用。
D.文章第十二段以排比連寫“我”追趕“仙女”的過程,凌亂的蹤跡突顯出“我”心無旁騖的執(zhí)著。
8.旁批點評是一種良好的自主閱讀方法。請以“風箏·生活·快樂”為關鍵詞,結合文本第⑩~段的相關內(nèi)容寫一則旁批點評。(4分)
9.有人認為,在這篇文章中所流露的對鄉(xiāng)村的情感與她在《哦,香雪》中的表述相矛盾。對此你怎么看簡要闡述理由。(6分)
安徽百校大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第一屆高三語文試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老屋的燈光
許道軍
父親去世后,我就開始特別地照顧母親,雖然那些年,她依舊健壯,一個人在家,種植了所有的莊稼,還新開了許多荒地,每年的農(nóng)作物收成,遠遠超過父親在世的時候。但我依舊怕她餓著,怕她凍著,怕她委屈,總是順著她的脾氣。她現(xiàn)在老了,我在城里給她買了房子,還給她開了銀行賬戶,存夠她根本用不上的錢,雖然她是文盲,連取錢都不會。
我時時怕她不好,怕她不測,最怕她死了。這種怕深入骨髓,甚至在夢里,現(xiàn)實中做的一切,我依舊在做。
事實上,母親對我所有的付出絲毫不領情。有一次她明明白白地告訴我,以后她不用我管,死了也不用。而我在青少年時期,也曾多次產(chǎn)生報復她的念頭:輟學,離家出走;或者去當兵,戰(zhàn)死沙場;或者出家,斷絕塵緣。之所以這么想,只是因為我是她唯一的兒子,毀掉我自己,就是斷絕她的希望。
三十年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對她這么好。故鄉(xiāng)人人夸我孝順,這種道德上的加持,自然給了我鼓勵。我懊惱自己的軟弱,曾反復細數(shù)她在生活上與工作上帶給我的困擾,試圖形成新的怨恨,稍解我的糾結。大舅生前對我說過,大意是一切可以選擇,母親則不能,但她既然是這樣的人,我也不必太在意。但我做不到。
有天晚上,我又做了一個夢。這個夢,跟以前做過的無數(shù)次的夢有所不同。
依舊是在夜里。①一片漆黑,比棺材里還黑;一片安靜,比墳地里還安靜。我奔向村莊,是飛奔,要飛起來,奔向我的老屋。我飛奔至老屋房前,房子里外漆黑一片。我沖到母親臥室前,咣咣敲打窗戶,幾乎要將窗欞敲斷。好像過去了許多年,在我已經(jīng)絕望的時候,屋子里才有個聲音發(fā)問:“是誰?”聽到這個聲音,我感覺“轟”一聲巨響,周遭瞬間安靜下來,然后自己也突然平靜。我低聲說是我,母親“哦”了一聲,“啪”拉開電燈,屋子里頓時亮起昏黃的燈光。她起床抽開大門門栓,看也沒看我一眼,幾自轉身回臥室,繼續(xù)睡覺。她依舊沒有問我為什么深夜回家,我也沒有問她一個人在老屋是否害怕,好像什么也沒有發(fā)生,好像一切都是走程序。只是這次,夢醒后一個念頭突然冒出:我總是抱怨一次一次趕回老家的辛苦,假如有一天,我在夢中回來,老屋里再也沒有亮起燈光,再也沒有人給我開門,任我喊叫,敲破窗欞,天地間只剩下我一人,獨自站在無邊的黑夜與荒野,那又如何?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不是我怕母親害怕,而是我自己害怕;我在夢中深夜返回老屋保護母親,實際上我是在尋求母親的保護。一次一次地趕回老屋,其實也是在確證,老屋是否還在,老屋里的燈光是否能夠依舊亮起。
我們這個家族人丁不旺,命運多舛。大家庭在祖母帶領下,低眉順眼地過日子,與世無爭,極度隱忍。我母親來自另一個苦家庭。姥爺性格懦弱,舅舅不諳人情,母親被迫像男人一樣撐門戶。她嫁過來后,立刻與這個家族格格不入。②她從不認同“吃虧是?!?,只是問“為什么是我”或者“為什么不是我”。她曾獨自與一個健壯的族人死磕到底,這個族人先后打了我祖父,打了我二叔,也打了我,男人們都忍了,唯有她像憤怒的獅子,咆哮撕扯,奮不顧身,直到對方認錯。
我特別羨慕別的孩子,他們都有那么溫柔的母親,能夠享受那么充分的母愛。③我生病的時候,多么期望我的母親能用粗糙的大手撫摸我的頭;拿到獎狀的時候,夸我一聲真聰明;晚上入睡的時候,能夠在昏黃的油燈下,和顏悅色地講姥爺姥姥的故事。但這些場景似乎從來沒有出現(xiàn),倒是我的耳邊不時響起她用鋤柄敲我頭的“邦邦”聲。
我希望走出她的管控,擺脫她的陰影,直到一步一步成為另一個她。作為母親的反抗者,我最終成為她性格的繼承人。然而這種莫可奈何的繼承,卻讓我受益無窮,幫我度過許多人生關卡。之所以能夠多次堅持下來,完全是靠著身上流淌著的一股不管不顧的血性。這種血性,它只可能來自母親。
當我不知不覺走出母親的“威壓”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了她的弱小,尤其在父親去世的那一刻??吹剿裏o助的樣子,我手足無措。一座大山要傾倒了,我要把它扶起來,然后能夠繼續(xù)依靠。就這樣,我開始竭力保護母親。
我的被保護人——骨子里最依賴的人——我的母親,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一旦失去強悍,失去力量,需要我們保護的時候,她感到萬分羞愧。她接受不了這個現(xiàn)實,為了證明自己還強大,開始變本加厲地折騰,就像當初與鄰居死磕,不讓家人受人欺侮;就像父親去世后她死命地種莊稼,不讓孤兒寡母受人輕慢。
有一年年三十,我們讓她許個愿,她想了半天,認真地對我和愛人說:“我倒是也想多活幾年,但會拖累你們,丟人現(xiàn)眼,活到七十歲就算了吧。”
她突然的“服軟”讓我們措手不及,當時我就淚奔了?,F(xiàn)在我正式懇請:
不要啊,母親,您一定要強大,像過去一樣,不向苦難低頭,不向命運低頭,更不要向您的兒子低頭。您已經(jīng)在夢中給他亮了一千次燈,那就再亮一千零一次;您給他開了一千次門,那就再開一千零一次。
④您在,老屋的燈光就不滅;老屋燈光亮起,他就有家可歸!
(摘編自《上海文學》2023年第6期)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父親去世后,“我”之所以特別地照顧母親,既是履行自己作為兒子的責任,也是為了改變母親對“我”毫不領情的現(xiàn)狀。
B.大舅的話其實話里有話,一方面勸“我”接受現(xiàn)實,同時也隱含有開導“我”放下道德包袱,不必一味遷就母親的意味。
C.文中交代“我”和母親家族背景,揭示了造成母親強勢性格的客觀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這一性格存在的合理性。
D.母親年老后變本加厲地折騰,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不了失去力量、需要保護的現(xiàn)實,從中也可以看出母親骨子里的自尊。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選取“棺材”“墳地”作為類比對象,渲染了黑夜的沉寂氛圍,也體現(xiàn)了“我”害怕母親死亡的念頭已經(jīng)深入骨髓。
B.句子②將“為什么是我”與“為什么不是我”并舉,看似矛盾的表述傳遞出“我”對母親拒絕“吃虧是福”觀念的不滿。
C.句子③借助鋪排手法和豐富的細節(jié),把想象中的溫馨場景與現(xiàn)實中母親簡單粗暴的行為對比,表述了“我”對溫柔母愛的渴望。
D.句子④緊扣“老屋的燈光”這一兼有寫實和象征特點的關鍵意象,以兩個關系緊湊的復句收束全文,形象鮮明,情感充沛。
8.對母親的情感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梳理概括。
9.文中關于“夜回老屋”的夢境描寫,有著怎樣的表述效果?請簡要分析。
安徽省六安一中2024屆高三年級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歪毛兒
老舍
①小的時候,我們倆——我和白仁祿——下了學總到小茶館去聽評書。其實,我倆真不夠聽書的派兒:我那時腦后梳著個小墜根,結著紅繩兒;仁祿梳倆大歪毛。仁祿的臉像年畫上的白娃娃,雖然沒有那么胖。單眼皮,小圓鼻子,清秀好看。
②他不淘氣,可是也有背不上書來的時候。歪毛仁祿背不過書來本可以不挨打,師娘不準老師打他,他是師娘的歪毛寶貝??墒撬约赫掖颉C糠瓯巢簧蠒鴣?,他比老師的脾氣還大。他把小臉憋紅,鼻子皺起一塊兒,對先生說,“不背!不背!”不等老師發(fā)作,他又添上:“就是不背,看你怎樣!”老師磨不開臉了,只好拿板子吧。
③奇怪,這么清秀的小孩,脾氣這么硬。
④一直有十幾年的工夫,我們倆沒見面。聽說,他在大學畢了業(yè),到外邊去做事。
⑤去年舊歷年前的末一次集,天很冷。我想到集上看看。極南邊有個地攤,擺著幾本書,引起我的注意,這個攤子離別的買賣有兩三丈遠,而且地點是游人不大來到的??磿臅r候,我看見賣書人的腳,一雙極舊的棉鞋,可是緞子的,襪子還是夏季的單線襪。別人都踩跺著腳,天是真冷;這雙腳好像凍在地上,不動。他穿著件舊灰色棉袍,很單薄,頭上戴著頂沒人要的老式帽頭。身上有那么一股高傲勁兒,像破廟似的。
⑥我認得那兩只眼,單眼皮兒。“是不是仁祿哥?”我大著膽問。他沒說一個字,無聲地笑了笑。
⑦“走吧,我住得離這兒不遠?!蔽乙皇掷皇质捌鹉菐妆緯?。
⑧他叫了我一聲。然后待了一會兒,“我不去!”
⑨我抬起頭來,他的淚在眼內(nèi)轉呢。我松開他的手,把幾本書夾起來,假裝笑著,“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
⑩我拉著他,一路上,我直怕他和我轉了影壁。他坐在屋中了,問他什么呢?我開始告訴他我這些年的經(jīng)過,費了許多周折,我才用上了這個公式——“我說完了,該聽你的了。”
“從哪里說起呢?你記得咱們小的時候,我也不短挨打?那時候咱倆還都是小孩子,后來我才明白了,是我這兩只眼睛作怪。我能看見些——我叫不出名兒來。是一股神氣。你記得咱們小時候那位老師嗎?很好的一個人,是不是?我一犯病,他就非常的可惡,我所以跟他橫著來了。小的時候,看見那股神氣只鬧一陣氣就完了;后來,一旦看出誰可惡來,就是不打架,也不能再和他交往,連一句話也不肯過。現(xiàn)在,在我的記憶中只有幼年的一切是甜蜜的,因為那時病還不深。過了二十,凡是可惡的都記在心里!我的記憶是一堆丑惡的相片!”他愣起來了。
“人人都可惡?”我問。
“在我犯病的時節(jié),沒有例外。父母兄弟全可惡。慢慢地,我成了個無家無小沒有一個朋友的人。干嗎再交朋友呢怎能交朋友呢?明知有朝一日便看出他可惡!其實不用我這對眼也能看出點來,你不信這么試試,你也能看出一些,不過不如我的眼那么強就是了。你不用看人臉的全部,而單看他的眼、鼻子,或是嘴,你就看出點可惡來。特別是眼與嘴,有時一個人正和你講道德說仁義,你能看見他的眼中有張活的春畫正在動。那嘴,露著牙噴糞的時節(jié)單要笑一笑!越是上等人越可惡。上等人會遮掩。假如我沒有這么一對眼,生命豈不是個大騙局?有一回我去看戲,旁邊來了個三十多歲的人,很體面,穿得也講究。我的眼一斜,看出來,他可惡。我的心中冒了火。正在這么個當兒,查票了。這位先生沒有票,瞪圓了眼向查票員說:“我姓王,沒買過票,就是日本人查票,我姓王的還是不買!’我沒法管束自己了。我要把他的原形真面目打出來。我給了他一個頂有力的嘴巴。你猜他怎樣?他嘴里嚷著,走了。要不怎說他可惡呢。他的原形是追著叫花子亂咬的母狗。
“那么你很愿意犯???”我故意地問。
“不犯病的時候更難堪——明知人們可惡而看不出,明知是夢而醒不了。病來了,你看,說打就打,多少有點意思。最有趣的是打完了人,人們還不敢當面說我什么,只在背后低聲地說。我沒遇上一個可惡而硬正的人,都是些虛偽的軟蛋。久而久之,我怕不犯病了。有一回,半年多沒犯病。好了,我心里說,既然不愿放火,煙還是由煙筒出去好。我回了家,老老實實去做孝子賢孫。既然看不見人中的狗臉,我假裝看見狗中的人臉,我與世界復合了。人家世界本是熱熱鬧鬧地混,咱干嗎非硬拐硬碰不可呢??捎幸惶欤诼飞衔矣址噶瞬?。我看見車夫的臉,非常的可惡。在事實上他停住了車,心里很愿意把那個小女孩軋死,軋,來回地軋,軋碎了。我的世界是個丑惡的。我忽然地覺到,焉知我自己不可惡呢,不更可惡呢?這一疑慮,把硬氣都跑了。以前,我見著可惡的便打,至少是瞪他那么一眼,使他哆嗦半天。我雖不因此得意,可是非常的自信——信我比別人強。及至一與世界共同敷衍,壞了,我原來不比別人強,不過只多著雙病眼罷了。我再沒有勇氣去打人了,只能消極地看誰可惡就躲開他。很希望別人指著臉子說我可惡,可是沒人肯那么辦。普通人只能軟,不能硬,所以世界沒有骨氣。我只能硬,不能軟,現(xiàn)在沒法安置我自己。人生真不是個好玩意?!?/p>
他把酒喝凈,立起來。
空中飛著些雪片,天已遮滿了黑云。我送他出去,誰也沒說什么,一個陰慘的世界,好像只有我們倆的腳步聲兒。到了門口,他連頭也沒回,探著點身在雪花中走去。
1933.10.1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部分寫仁祿梳倆大“歪毛”和我梳著個“小墜根”,既符合人物的身份,也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B.小時候仁祿背不上書時脾氣比老師還大,后來他明白是因為那時自己已能看到老師身上那股可惡的神氣。
C.十幾年后兒時的伙伴偶遇,我非常熱情,而歪毛仁祿卻有些閃躲,就是因為他自覺混得不好內(nèi)心有些慚愧。
D.仁祿因看到可惡現(xiàn)象而把自己置于困境之中,找不到合適的出路;無論是敷衍還是反抗,他都是孤獨的。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語言通俗樸實、生動鮮明;北京方言的使用也頗具韻味,例如“派兒”“轉了影壁”“這么個當兒”等。
B.“既然不愿放火,煙還是由煙筒出去好”形象地寫出了主人公既然不去抗爭,不如敷衍一切與世界復合的心理。
C.小說結尾處的環(huán)境描寫隱喻著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主人公將何去何從,他的命運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均引人深思。
D.小說取材于市民平常生活,多用人物對話的形式,以歪毛仁祿的視角來講述故事,情節(jié)集中緊湊,不蔓不枝。
8.小說運用了多種手法來刻畫仁祿的“硬氣”,請分析畫線的兩處是如何刻畫這一特點的。
9.當阿Q因摩著小尼姑新剃的頭皮、擰了伊的臉頰而十分得意的笑時,酒店里的人也在九分得意的笑,若仁祿正好看到這一場景,他可能會有什么反應?請根據(jù)文本評析其舉動。
安徽省六安市二中2023-2024學年高三10月月考語文試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小題。
月下槳聲
韓少功
雨后初晴,水面長出了長毛,有千絲萬縷的白霧牽繞飛揚。
一條小船近了,船上的一點紅也近了。原來是一件紅色上衣,穿在一個女孩身上。女孩在船邊小心翼翼地放網(wǎng)。一個更小的男孩撅著屁股在船頭劃槳。
我多次在黃昏時分看見這條小船,小小年紀的兩個漁夫在遠處忙碌,總是不說話,也不看我一眼。我想起靜謐的月夜里,常有一線槳聲飄入我夢中,莫非就是這條船?
在這里住了兩年多,我早已熟悉張家李家的孩子,但不認識那兩張面孔。他們的家也許不在附近。
剛好城里有客人要來,得買點魚。我朝小船吆喝一聲。他們望了我一眼。
你們有魚賣嗎?大魚小魚都行。我指了一下院子的方向,我就住在那里。
他們并未回話,隔了好半天,女孩朝這邊搖了搖手。
也許,前段時間把魚打光了。水管所雇來的人們張好大網(wǎng),敲擊著船舷,把魚往網(wǎng)里趕。接連鬧騰好幾個日夜,木棒敲出三拍的歡樂,兩拍的焦急,慢板的憂傷以及若有所思……久違的山歌,在半夜里會偶爾鬼鬼祟祟地冒出來:
“第一先把父母孝,
有老有少第二條,
第三為人要周到……”
我只好去水管所買了魚,看到一些沒收來的漁網(wǎng)。水管所的人說,附近有農(nóng)民偷偷違禁打魚,有時還用密網(wǎng),把小魚也打了。
城里的客人來了,駕著剛買的日本轎車。一起吃著魚,我說到有農(nóng)民用密網(wǎng)打魚。他痛心地說,農(nóng)民就是覺悟低,一點環(huán)保意識也沒有。又說,如今民風實在刁悍,有一次他的汽車陷進坑里,路邊有農(nóng)民抄著手,不給錢就不幫忙。
客人走后,第二天一早,院子里響起一陣狗吠。開門一看,紅衣女孩手里提著一只泥水糊糊的塑料袋,被狗嚇得進退兩難。她赤裸的雙腳在石板上留下水淋淋的腳印,腳踝還沾著一片草葉。
我愣了一下,好容易才記起幾天前的問購。塑料袋里有一二十條魚,大的約摸半斤,小的只有指頭那么粗,鯽魚草魚雜得有點不成樣子。從她疲憊的神色來看,大概這就是他們忙了半個夜晚的收獲吧。
估計這女孩用的也是密網(wǎng),沒有放過小魚,下手有些嫌狠。但我沒有說什么。我已經(jīng)從鄰居那里知道了他們的來歷。他們是姐弟倆,住在十幾里之外的大山,弟弟欠了學費,兩人借了條小船出來打魚。他們的父親一年前病逝,母親也變得神志不清,不久前走失了。
我收下魚。在完成交易的過程中,她始終拒絕坐下,說話時總看著狗,聽我說狗不咬人,仍怯怯地不時朝桌下看一眼。
“你很怕狗么?”我妻子問。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
“你家沒有養(yǎng)狗么?”
她搖搖頭。
“你喝茶?!?/p>
她點點頭,卻沒有喝。
她才走不久,狗又叫了起來。窗外橘紅色一晃,她氣喘吁吁地返回來。
“對不起,剛才錯了……”她大聲說。
“錯了什么?”妻子問。
“把錢算錯了?!?/p>
“不會錯吧?不是兩斤四兩么?”
“真算錯了?!?/p>
“剛才是你看的秤,你報的價,你說多少就多少,我并沒有……”妻子說。我也覺得我們沒有什么責任。
“不是,是你們多給了?!?/p>
她紅著臉,說剛才回到船上,弟弟一聽錢的數(shù)字,就一口咬定算錯了。他們又算了一次,果然是我們多給了一塊錢。弟弟很生氣,要她趕快來退還。
我看著她沾著泥點的手,撩起橘紅色衣襟,取出緊緊埋在腰間的一個布包,十分復雜地打開它,十分復雜地分揀布包中的大小紙票,心里有些過意不去。一塊錢怎值得她這樣急匆匆地趕來并且做出這么多復雜的動作?
“一塊錢就算是你的腳力錢吧?!蔽艺f。
“不行不行……”她把頭搖成了撥浪鼓。
“以后還要找你買魚,一塊錢就先存你那里?!?/p>
“不行不行……”撥浪鼓還在搖。
“你們還會打魚吧?”
“不一定。水管所不準我們下網(wǎng)了……”
“弟弟的學費賺夠了嗎?”
“他不打算讀了?!?/p>
“為什么?”
她沒有回答,只是固執(zhí)地要尋找一塊錢??墒切♀n票湊不夠一塊錢。最后我們滿足她的要求,好歹收了七角。她做了什么虧心事似地,渾身不自在,猶猶豫豫地低頭而去。
傍晚我們回家,發(fā)現(xiàn)院門前有一把蔥。路邊鋤草的婦人說,一個穿紅衣的姑娘來過,見我們不在,就把蔥留在門前。
妻子嘆了口氣,說如今的社會,難得還有這樣的誠實。她清出一個舊挎包,一支水筆,說要給那位上學的弟弟,替他們省兩個錢。但是我再也沒有遇上姐弟倆。后來從一位船夫口里得知,水管所加強禁漁,他們被收了漁網(wǎng),回山里種田去了。
學費湊足了嗎?弟弟還能繼續(xù)讀書嗎?人世間許多事,我們并不知道,萍水相逢之際,連對方名字也不知道。
每天早上,推窗眺望,遠處一兩葉小船如發(fā)夾別在青山綠水之中。只是那些船上沒有一點紅。每天晚上,偶爾聽到竹林那邊傳來槳聲,是一條小船的足跡,在水面播出了月光的碎片,還有一個個夢境。只是槳聲粗重,不像孩子的腕力。有時月夜太靜,刪除了聲音傳遞的距離,晚風一吹,遠在天邊的槳聲翻過院墻,滾落階前,七零八落的,引來小狗一次次尋找。它當然找不到什么,鼻子抽縮著,叫了兩聲,回頭看我,眼里全是困惑。
我也不明白,是何處的槳聲,悠悠飄落到我家的墻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再出現(xiàn)的紅色上衣成為女孩的特定標志,加深了讀者的印象,而紅色的顯眼與女孩的內(nèi)向少言又形成了反差。
B.城里來的客人認定農(nóng)民覺悟低、民風十分刁悍,“我”的妻子卻沒有這種成見,對姐弟兩人的態(tài)度比較親和友善。
C.小男孩很懂事,在船頭幫忙劃槳;也很聰明,一聽錢的數(shù)字就知算錯了;催促姐姐趕緊退還錢,又可見他的誠實。
D.狗的兩次吠叫引出女孩的出場,巧妙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狗讓女孩提心吊膽的描寫,又使女孩的形象變得更加立體。
7.關于文中人們拉網(wǎng)趕魚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段文字交代女孩搖手的原因,也為姐弟忙了半晚卻收獲不豐這一情節(jié)做好鋪墊。
B.趕魚時的熱鬧場面與月夜的柔美景象形成鮮明對照,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鄉(xiāng)野的氛圍。
C.擊舷的節(jié)拍蘊含著歡樂、焦急、憂傷等復雜情愫,與后文姐弟情緒的變化相呼應。
D.民歌含有較明顯的教化意味,暗示姐弟成長的環(huán)境,增強女孩堅持還錢的合理性。
8.小說開頭、結尾兩次寫“月下槳聲”,蘊含不同的思想感情。請結合文本分析。
9.小說在敘述姐弟的故事時,送魚和還錢等內(nèi)容從正面詳寫,打魚、送蔥、回山里等內(nèi)容則以其他方式呈現(xiàn)。這樣敘述有什么效果?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小說的氣味
莫言
出生于中俄界河烏蘇里江的大馬哈魚,在大海深處長成大魚,當它們進入產(chǎn)卵期時,能夠洄游萬里,沖破重重險阻,回到它們的出生地繁殖后代。對大馬哈魚這種不可思議的能力,我們不得其解。近年來,魚類學家找到了問題的解析:大馬哈魚盡管沒有我們這樣突出的鼻子,但有十分發(fā)達的嗅覺和對于氣味的記憶能力。母河的氣味,不但為它們指引了方向,也是它們戰(zhàn)勝苦難的力量。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馬哈魚的一生,與作家的一生很是相似。作家的創(chuàng)作,其實也是一個憑借著對故鄉(xiāng)氣味的回憶,尋找故鄉(xiāng)的過程。蘇聯(lián)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說《靜靜的頓河》里,也向我們展示了他的特別發(fā)達的嗅覺。他描寫了頓河河水的氣味,他描寫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還有馬匹身上的汗味,當然還有哥薩克男人和女人們身上的氣味。頓河的氣味,哥薩克草原的氣味,其實就是他的故鄉(xiāng)的獨特氣味。
我喜歡閱讀那些有氣味的小說。我認為有氣味的小說是好的小說,有自己獨特氣味的小說是最好的小說。能讓自己的書充滿氣味的作家是好的作家,能讓自己的書充滿獨特氣味的作家是最好的作家。
一個作家也許需要一個靈敏的鼻子。獵狗的鼻子是最靈敏的,但獵狗不是作家。許多好作家其實患有嚴重的鼻炎,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寫出有獨特氣味的小說。一個作家應該有關于氣味的豐富的想象力。一個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好作家,在寫作時,應該讓他筆下的人物和景物,放出自己的氣味。即便是沒有氣味的物體,也要用想象力給它們制造出氣味。馬爾克斯小說《百年孤獨》中的人物,放出的臭屁能把花朵熏得枯萎,能夠在黑暗的夜晚,憑借著嗅覺,拐彎抹角地找到自己心儀的對象。??思{的小說《喧嘩與騷動》里的一個人物,能嗅到寒冷的氣味。其實寒冷是沒有氣味的,但是??思{這樣寫了,我們也并不感到他寫得過分,反而感到印象深刻,十分逼真。
在有了錄音機、攝像機、互聯(lián)網(wǎng)的今天,小說的狀物寫景、描圖畫色的功能,已經(jīng)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你的文筆無論如何優(yōu)美準確,也寫不過攝像機的鏡頭了。但唯有氣味,攝像機還沒法子表現(xiàn)出來。這是我們這些當代小說家最后的領地,但我估計好景不長,因為用不了多久,那些可怕的科學家就會把錄味機發(fā)明出來。能夠散發(fā)出氣味的電影和電視也用不了多久就會問世。趁著這些機器還沒有發(fā)明出來之前,我們應該趕快寫出洋溢著豐富氣味的小說。
作為一個除了寫小說別無它能的人,即便我看到了小說的絕境,我也不愿意承認;何況我認為,小說其實是任何別的藝術或是技術形式無法取代的,即便是發(fā)明了錄味機也無法代替。作家的想象力可以無中生有。作家借助于無所不能的想象力,可以創(chuàng)作出不存在的氣味,可以創(chuàng)造出不存在的事物。這是我們這個職業(yè)永垂不朽的根據(jù)。當年,德國作家托馬斯·曼曾經(jīng)把一本卡夫卡的小說送給愛因斯坦,但是愛因斯坦第二天就把小說還給了托馬斯·曼。他說,人腦沒有這樣復雜。我們的卡夫卡戰(zhàn)勝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這是我們這個行當?shù)尿湴痢?/p>
然而,僅僅有氣味還構不成一部小說。作家在寫小說時應該調(diào)動起自己的全部感覺器官,你的味覺、視覺、聽覺、觸覺,或者是超出了上述感覺之外的其它神奇感覺。這樣,你的小說就會具有生命的氣息。它不再是一堆沒有生命力的文字,而是一個有氣味、有形狀、有聲音、有感情的生命活體。我們在初學寫作時常常陷入這樣的困境,即許多在生活中真實發(fā)生的故事,本身已經(jīng)十分曲折、感人,但當我們?nèi)鐚嵉匕阉鼈儗懗尚≌f后,讀起來卻感到十分虛假,絲毫沒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許多優(yōu)秀的小說,我們明明知道是作家的虛構,但卻能使我們深深地受到感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因為我們在記述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時,忘記了我們是創(chuàng)造者,沒有把我們的全部感覺調(diào)動起來。而那些偉大作家的虛構作品,讓我們感到真實,關鍵就在于,他們寫作時調(diào)動了自己的全部感覺,并且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奇異的感覺。這就是我們明明知道人不可能變成甲蟲,但我們卻被卡夫卡的《變形記》中人變成了甲蟲的故事打動的根本原因。
那就讓我們膽大包天地把我們的感覺調(diào)動起來,來制造一篇篇有呼吸、有氣味、有聲音,當然也有神奇思想的小說吧!讓我們化身為烏蘇里江的大馬哈魚,溯流而上,英勇無畏地前進吧!
當然,作家必須用語言來寫作自己的作品,氣味、色彩、聲音、形狀,都要用語言描述或者是以語言為載體。沒有語言,一切都不存在。文學作品之所以可以被翻譯,就因為語言承載著具體的內(nèi)容。所以從方便翻譯的角度來說,小說家也要努力地寫出感覺,營造出有生命感覺的世界。有了感覺才可能有感情。沒有生命感覺的語言,是打動不了人心的。
我國臺灣的布農(nóng)族流傳著一個故事,在一個村莊的地下,居住著一個嗅覺特別發(fā)達的部落。這個部落的人善于烹調(diào),能夠制作出氣味芬芳的食物。但他們不吃,他們做好了食物之后就擺放在一個平臺上,然后,全部落的人就圍著食物,不斷地抽動鼻子。他們靠氣味就可以維持生命。地上的人們,經(jīng)常潛入地下,把嗅味部落的人嗅過的食物偷走。我已經(jīng)把這個故事寫成了一部短篇小說。在這篇小說中,我是一個經(jīng)常下到地下去偷食物的小孩子。小說發(fā)表之后,我感到很后悔,我想我應該站在嗅味部落的立場上來寫作,而不是站在常人的立場上來寫作。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嗅味部落的孩子,那這篇小說,必然會十分神奇。
(取材于莫言2001年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演講辭)
5.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大馬哈魚這種不可思議的能力不可思議:無法想象,難以理解
B.拐彎抹角地找到自己心儀的對象拐彎抹角:委婉含蓄,故作神秘
C.這是我們這個職業(yè)永垂不朽的根據(jù)永垂不朽:永遠流傳,價值長存
D.那就讓我們膽大包天地把我們的感覺調(diào)動起來膽大包天:不受束縛,大膽敢為
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家不一定有靈敏的鼻子,但一定要有氣味想象力,可讓無氣味的事物有氣味。
B.在信息時代,小說受到極大沖擊,但仍信心滿滿,認為小說是無可取代的。
C.讀者明知故事是虛構的,也能為之感動,在于作家創(chuàng)作時調(diào)動了自己全部感覺。
D.第⑩段發(fā)表一篇小說后感到后悔,因為覺得自己寫作時的情感傾向有問題。
7.文章說“有自己獨特氣味的小說是最好的小說”。一個作家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小說具有“獨特氣味”?請聯(lián)系全文,分條概括。
8.但凡經(jīng)典的小說,往往具有“獨特氣味”。請在《紅樓夢》《吶喊》《邊城》《平凡的世界》《老人與?!分腥芜x一部,結合原著內(nèi)容談談你的理解。
文學類文本閱讀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大聯(lián)考語文試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風箏仙女
鐵凝
①家居市區(qū)的邊緣,樓房前邊是一大片農(nóng)民的菜地。憑窗而立,眼前地闊天高,又有糞味兒、水味兒和土腥味兒相伴,才知道你每天吃下去的確是真的糧食,喝下去的也確是活的水。
②我們不必擔心再會有房子遮擋拋向遠處的視線了。有消息說市政建設部門在規(guī)劃把這片菜地變成一座公園。這使我們在僥幸的同時,又覺出一點兒失落,公園對于一座城市算不上什么奇跡,而一座城市能擁有一片菜地才是格外地不易。公園與生俱來地有一種刻意招引市民的氣質(zhì);菜地可沒打算招誰,菜們自管自安穩(wěn)地在泥土里成長。
③通常,四周的居民會在清晨和傍晚沿著田間土路散步,或者小心翼翼地踩著壟溝背兒在菜畦里穿行。只在正月里,當糞肥在地邊剛剛備足、菜地仍顯空曠、而頭頂?shù)娘L已經(jīng)變暖了的時候,才有人在開闊的地里撒歡兒似的奔跑,人們在這里放風箏。
④我的風箏實屬普通,價格也低廉,才兩塊五毛錢。這是一個面帶材氣的“仙女”,鼻梁不高,嘴有點鼓;一身的粉裙子黃飄帶,胸前還有一行小字,“河北邯鄲沙口村高玉修的風箏”批發(fā)優(yōu)惠“什么的。如此說這“仙女”的扎制者,便是這位名叫高玉修的邯鄲農(nóng)民了。雖說這位高玉修描畫“仙女”的筆法粗陋幼稚,選用的顏料也極盡單調(diào),但我相中了它。使我相中這風箏的,恰是“仙女”胸前的這行小字。它那表面的商業(yè)味道終究沒能遮住農(nóng)民高玉修骨子里的那點兒拙樸。他這種口語一般直來直去的句式讓我決定,我就要這個“仙女”。
⑤傍晚之前該是放風箏的好時光,太陽明亮而不刺眼,風也柔韌并且充滿并不野蠻的力。舉著我的“仙女”,小跑著將她送上天空,近處有放風箏的鄰人鼓勵似地督促著我“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啊……”
⑥放線呀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啊!
⑦這熱情有力的鼓動在我耳邊呼嘯,在早春的空氣里洋溢,絲線從手中的線拐子上撲簌簌地滑落著,我回過頭去仰望長天的“仙女”,快速而小心地松著手中的線,一時間只覺得世上再也愛有比這“風箏仙女”更像“仙女”的東西了。她那一臉的村氣忽然被高遠的藍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簡陋的衣裙忽然被風舞得格外絢麗、飄逸;她的態(tài)勢忽然就呈現(xiàn)出一種怡然的韻致。放眼四望,天空正飛翔著黑的燕子褐的蒼鷹,花的蝴蝶銀的巨龍……為什么這些紙扎的玩藝兒一旦逃離了人手,便會比真的還要逼真就好比天上的風給了它們?nèi)碎g所不解的自在的靈魂,又仿佛只有在天上,它們才會找到獨屬自己的活生生的呼吸。
⑧放線呀放線呀快放線呀,多好的風??!
⑨有些時候,在我們這尋常的風箏隊伍里,也會出現(xiàn)一些不同尋常的人。一輛“奧迪”開過來了,車上下來兩三個衣著時髦的男女,簇擁著一位手戴鉆戒的青年。青年本是風箏的主人,卻樂于兩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后專為他捧著風箏。那風箏是條巨大而華貴的“蜈蚣”,聽說由山東濰坊特意訂制而來,那線拐是一種結構復雜的器械,滑輪和絲線都閃著高貴的銀光。
⑩“蜈蚣”緩緩地迎風而起了,確是不同凡響地好看。四周爆發(fā)出一片叫好聲,善意的人們以這真誠的叫好原諒了“鉆戒”不可一世的氣焰。我卻有點為“鉆戒”感到遺憾,因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風箏線,只在隨員替他將“蜈蚣”放上藍天之后,他才從他們手中接過線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個舵手,更像一個被大人嬌縱的孩童。
我想起一個愛放風箏的同事。他曾告訴我,小時候在鄉(xiāng)下時,糊風箏買不起線,就用家里沒有用的碎棉線一段段接起來,代替風箏線。線的接頭太多,也不結實。有一次他的風箏正在天上飛著,線斷了,風箏隨風飄去,他就跑著追。為了那個風箏,他一口氣跑了七八里地。
我知道我開始走神兒,我的風箏線就在這時斷掉了。風把“仙女”兜起又甩下,“仙女”搖擺著身子朝遠處飄去。天色已暗,我開始追趕我的“仙女”,越過腳下的糞肥,越過無數(shù)條壟溝和畦背,越過土路上交錯的車轍,也越過“鉆戒”們不以為然的神色。我堅持著我的追趕,只因為這純粹是“仙女”和我之間的事,與別人無關。當暮色蒼茫、人聲漸稀時,我終于爬上一座豬圈,在圈頂找到了歪躺在上邊的“仙女”。我覺得這“仙女”本是我失散已久的一個朋友,這朋友有名有姓,她理應姓高,與邯鄲沙口村那個叫做高玉修的農(nóng)民是一家人。
大而圓的月亮突然就沉甸甸地懸在了天空,在一輪滿月的照耀下,我在想究竟什么叫做放風箏。我不知道。但是,有了風箏的斷線,有了“仙女”的失蹤,有了我追逐那“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復得,我方才明白,歡樂本是靠我自己的雙腳,靠我自己貨真價實的奔跑到達我心中的;聯(lián)接地上人類和天上“仙女”之間那和平心境的,其實也不是市場上出售的風箏線。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二段,從精神氣質(zhì)的角度對比“公園”和“菜地”的不同,窺探城市文明的異變。
B.“我”決定買下仙女風箏,因為“我”從“口語一般直來直去”的廣告中看出扎制者拙樸的本色。
C.甲、乙兩句獨立成段,構成間隔反復,充分抒發(fā)“我”對風箏自在高飛的贊嘆及對自然的熱愛等。
D.“我”用“鉆戒”“蜈蚣”代稱青年人和他的風箏,表述對被物質(zhì)享受包裹的青年人的厭惡。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第一段用“你”的人稱代替“我”的口吻,更能激起讀者對自然原始的鄉(xiāng)土生活的情感共鳴。
B.文章第七段以疑問句寫出自然的神秘之感,讓人震驚、贊嘆。改寫為肯定句則效果不盡相同。
C.文章第十一段插敘的故事,雖不屬于中心內(nèi)容,不參與情節(jié)發(fā)展,但對表述主題有積極作用。
D.文章第十二段以排比連寫“我”追趕“仙女”的過程,凌亂的蹤跡突顯出“我”心無旁騖的執(zhí)著。
8.旁批點評是一種良好的自主閱讀方法。請以“風箏·生活·快樂”為關鍵詞,結合文本第⑩~段的相關內(nèi)容寫一則旁批點評。(4分)
9.有人認為,在這篇文章中所流露的對鄉(xiāng)村的情感與她在《哦,香雪》中的表述相矛盾。對此你怎么看簡要闡述理由。(6分)
6.D(“蜈蚣”是風箏本來的樣子,代稱“蜈蚣”不足以看出“表述對被物質(zhì)享受包裹的青年人的厭惡”;另外原文中有“我卻有點為‘鉆戒’感到遺憾”等相關記敘,寫出“我”旁觀青年人時的平和心境,并沒有“厭惡”的情感。)
7.C(“不參與情節(jié)發(fā)展”錯誤。文章第十一段以聯(lián)想的方式插敘同事放風箏、追風箏的故事,“走神”“斷線”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同事的“追逐”也自然引出我對“仙女”的追逐并產(chǎn)生思考。)
8.示例:青年人擁有巨大而華貴的風箏,但他不曾碰那風箏,物質(zhì)生活的富足滋生了傲慢,使他無緣體會生活中真正的快樂;同事小時候親手制作風箏,放飛風箏,追逐風箏,生活的匱乏讓他更懂得珍惜平凡而美好的事物,于貧苦中也能腳踏實地地創(chuàng)造并獲得真實的快樂。(每點2分,其他解析言之有理亦可)
9.示例:不存在根本性矛盾。本文和《哦,香雪》都贊美了鄉(xiāng)村生活的自然、清新,贊美了鄉(xiāng)村人身上淳樸、沉穩(wěn)、內(nèi)斂的氣質(zhì)。(2分)兩篇文章是從不同角度,表述了不同時期對現(xiàn)代文明的思考:《哦,香雪》創(chuàng)作于八十年代改革初期,是站在山村姑娘的視角,表述她們對現(xiàn)代文明的向往、對改變山村封閉落后現(xiàn)狀的渴望;(2分)本文是站在現(xiàn)代都市人的視角,對高速發(fā)展的都市文明的審視,對物質(zhì)發(fā)展之后所產(chǎn)生的功利、浮躁的心態(tài)的反思,在此基礎上也表述了對鄉(xiāng)村、對土地的親近,意在呼喚心靈的回歸。(2分)(其他解析言之有理亦可)
安徽百校大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第一屆高三語文試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老屋的燈光
許道軍
父親去世后,我就開始特別地照顧母親,雖然那些年,她依舊健壯,一個人在家,種植了所有的莊稼,還新開了許多荒地,每年的農(nóng)作物收成,遠遠超過父親在世的時候。但我依舊怕她餓著,怕她凍著,怕她委屈,總是順著她的脾氣。她現(xiàn)在老了,我在城里給她買了房子,還給她開了銀行賬戶,存夠她根本用不上的錢,雖然她是文盲,連取錢都不會。
我時時怕她不好,怕她不測,最怕她死了。這種怕深入骨髓,甚至在夢里,現(xiàn)實中做的一切,我依舊在做。
事實上,母親對我所有的付出絲毫不領情。有一次她明明白白地告訴我,以后她不用我管,死了也不用。而我在青少年時期,也曾多次產(chǎn)生報復她的念頭:輟學,離家出走;或者去當兵,戰(zhàn)死沙場;或者出家,斷絕塵緣。之所以這么想,只是因為我是她唯一的兒子,毀掉我自己,就是斷絕她的希望。
三十年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對她這么好。故鄉(xiāng)人人夸我孝順,這種道德上的加持,自然給了我鼓勵。我懊惱自己的軟弱,曾反復細數(shù)她在生活上與工作上帶給我的困擾,試圖形成新的怨恨,稍解我的糾結。大舅生前對我說過,大意是一切可以選擇,母親則不能,但她既然是這樣的人,我也不必太在意。但我做不到。
有天晚上,我又做了一個夢。這個夢,跟以前做過的無數(shù)次的夢有所不同。
依舊是在夜里。①一片漆黑,比棺材里還黑;一片安靜,比墳地里還安靜。我奔向村莊,是飛奔,要飛起來,奔向我的老屋。我飛奔至老屋房前,房子里外漆黑一片。我沖到母親臥室前,咣咣敲打窗戶,幾乎要將窗欞敲斷。好像過去了許多年,在我已經(jīng)絕望的時候,屋子里才有個聲音發(fā)問:“是誰?”聽到這個聲音,我感覺“轟”一聲巨響,周遭瞬間安靜下來,然后自己也突然平靜。我低聲說是我,母親“哦”了一聲,“啪”拉開電燈,屋子里頓時亮起昏黃的燈光。她起床抽開大門門栓,看也沒看我一眼,幾自轉身回臥室,繼續(xù)睡覺。她依舊沒有問我為什么深夜回家,我也沒有問她一個人在老屋是否害怕,好像什么也沒有發(fā)生,好像一切都是走程序。只是這次,夢醒后一個念頭突然冒出:我總是抱怨一次一次趕回老家的辛苦,假如有一天,我在夢中回來,老屋里再也沒有亮起燈光,再也沒有人給我開門,任我喊叫,敲破窗欞,天地間只剩下我一人,獨自站在無邊的黑夜與荒野,那又如何?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不是我怕母親害怕,而是我自己害怕;我在夢中深夜返回老屋保護母親,實際上我是在尋求母親的保護。一次一次地趕回老屋,其實也是在確證,老屋是否還在,老屋里的燈光是否能夠依舊亮起。
我們這個家族人丁不旺,命運多舛。大家庭在祖母帶領下,低眉順眼地過日子,與世無爭,極度隱忍。我母親來自另一個苦家庭。姥爺性格懦弱,舅舅不諳人情,母親被迫像男人一樣撐門戶。她嫁過來后,立刻與這個家族格格不入。②她從不認同“吃虧是?!?,只是問“為什么是我”或者“為什么不是我”。她曾獨自與一個健壯的族人死磕到底,這個族人先后打了我祖父,打了我二叔,也打了我,男人們都忍了,唯有她像憤怒的獅子,咆哮撕扯,奮不顧身,直到對方認錯。
我特別羨慕別的孩子,他們都有那么溫柔的母親,能夠享受那么充分的母愛。③我生病的時候,多么期望我的母親能用粗糙的大手撫摸我的頭;拿到獎狀的時候,夸我一聲真聰明;晚上入睡的時候,能夠在昏黃的油燈下,和顏悅色地講姥爺姥姥的故事。但這些場景似乎從來沒有出現(xiàn),倒是我的耳邊不時響起她用鋤柄敲我頭的“邦邦”聲。
我希望走出她的管控,擺脫她的陰影,直到一步一步成為另一個她。作為母親的反抗者,我最終成為她性格的繼承人。然而這種莫可奈何的繼承,卻讓我受益無窮,幫我度過許多人生關卡。之所以能夠多次堅持下來,完全是靠著身上流淌著的一股不管不顧的血性。這種血性,它只可能來自母親。
當我不知不覺走出母親的“威壓”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了她的弱小,尤其在父親去世的那一刻??吹剿裏o助的樣子,我手足無措。一座大山要傾倒了,我要把它扶起來,然后能夠繼續(xù)依靠。就這樣,我開始竭力保護母親。
我的被保護人——骨子里最依賴的人——我的母親,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一旦失去強悍,失去力量,需要我們保護的時候,她感到萬分羞愧。她接受不了這個現(xiàn)實,為了證明自己還強大,開始變本加厲地折騰,就像當初與鄰居死磕,不讓家人受人欺侮;就像父親去世后她死命地種莊稼,不讓孤兒寡母受人輕慢。
有一年年三十,我們讓她許個愿,她想了半天,認真地對我和愛人說:“我倒是也想多活幾年,但會拖累你們,丟人現(xiàn)眼,活到七十歲就算了吧?!?/p>
她突然的“服軟”讓我們措手不及,當時我就淚奔了。現(xiàn)在我正式懇請:
不要啊,母親,您一定要強大,像過去一樣,不向苦難低頭,不向命運低頭,更不要向您的兒子低頭。您已經(jīng)在夢中給他亮了一千次燈,那就再亮一千零一次;您給他開了一千次門,那就再開一千零一次。
④您在,老屋的燈光就不滅;老屋燈光亮起,他就有家可歸!
(摘編自《上海文學》2023年第6期)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父親去世后,“我”之所以特別地照顧母親,既是履行自己作為兒子的責任,也是為了改變母親對“我”毫不領情的現(xiàn)狀。
B.大舅的話其實話里有話,一方面勸“我”接受現(xiàn)實,同時也隱含有開導“我”放下道德包袱,不必一味遷就母親的意味。
C.文中交代“我”和母親家族背景,揭示了造成母親強勢性格的客觀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這一性格存在的合理性。
D.母親年老后變本加厲地折騰,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不了失去力量、需要保護的現(xiàn)實,從中也可以看出母親骨子里的自尊。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選取“棺材”“墳地”作為類比對象,渲染了黑夜的沉寂氛圍,也體現(xiàn)了“我”害怕母親死亡的念頭已經(jīng)深入骨髓。
B.句子②將“為什么是我”與“為什么不是我”并舉,看似矛盾的表述傳遞出“我”對母親拒絕“吃虧是?!庇^念的不滿。
C.句子③借助鋪排手法和豐富的細節(jié),把想象中的溫馨場景與現(xiàn)實中母親簡單粗暴的行為對比,表述了“我”對溫柔母愛的渴望。
D.句子④緊扣“老屋的燈光”這一兼有寫實和象征特點的關鍵意象,以兩個關系緊湊的復句收束全文,形象鮮明,情感充沛。
8.對母親的情感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梳理概括。
9.文中關于“夜回老屋”的夢境描寫,有著怎樣的表述效果?請簡要分析。
6.A7.B
8.①少年時,反感母親對自己的“威壓”,心有怨恨甚至產(chǎn)生報復念頭。②成年后,對母親情感糾結,努力孝順母親內(nèi)心卻難以釋懷。③歷經(jīng)坎坷后,感謝母親,繼承母親不管不顧的血性讓自己度過許多人生關卡。④當下,體諒母親,竭力保護母親,并期待母親永恒的保護。
9.①夢境描寫把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情境化,折射出“我”對母親微妙復雜的情感,擔心牽掛又心存嫌隙。②“夢回老屋”是“我”對母親情感態(tài)度轉變的關鍵,夢醒后“我”意識到內(nèi)心深處對母親的依賴。③夢境與現(xiàn)實相互照應,虛實結合,錯落有致,使得敘事更有波瀾,行文更有張力。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也是為了改變母親對我毫不領情的現(xiàn)狀”屬于強加關聯(lián),不合文意。父親去世后,“我”特別地照顧母親,一是履行自己作為兒子的責任,還有就是對母親的依賴和愛。
故選A。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章語句的能力。
B.“看似矛盾的表述傳遞出‘我’對母親拒絕‘吃虧是?!^念的不滿”于文無據(jù)。畫線句強調(diào)母親以個人利害為行事標準,拒絕“吃虧是福”的觀念,并不能從中看出“我”的態(tài)度。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梳理情感脈絡、概括情感內(nèi)涵的能力。
依據(jù)“我在青少年時期,也曾多次產(chǎn)生報復她的念頭:輟學,離家出走;或者去當兵,戰(zhàn)死沙場;或者出家,斷絕塵緣。之所以這么想,只是因為我是她唯一的兒子,毀掉我自己,就是斷絕她的希望”“但這些場景似乎從來沒有出現(xiàn),倒是我的耳邊不時響起她用鋤柄敲我頭的‘邦邦’聲”可概括為:少年時,反感母親對自己的“威壓”,心有怨恨甚至產(chǎn)生報復念頭。
依據(jù)“三十年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對她這么好。故鄉(xiāng)人人夸我孝順,這種道德上的加持,自然給了我鼓勵。我懊惱自己的軟弱,曾反復細數(shù)她在生活上與工作上帶給我的困擾,試圖形成新的怨恨,稍解我的糾結”可概括為:成年后,對母親情感糾結,努力孝順母親內(nèi)心卻難以釋懷。
依據(jù)“作為母親的反抗者,我最終成為她性格的繼承人。然而這種莫可奈何的繼承,卻讓我受益無窮,幫我度過許多人生關卡”可概括為:歷經(jīng)坎坷后,感謝母親,繼承母親不管不顧的血性讓自己度過許多人生關卡。
依據(jù)“一旦失去強悍,失去力量,需要我們保護的時候,她感到萬分羞愧。她接受不了這個現(xiàn)實,為了證明自己還強大,開始變本加厲地折騰,就像當初與鄰居死磕,不讓家人受人欺侮;就像父親去世后她死命地種莊稼,不讓孤兒寡母受人輕慢”“不要啊,母親,您一定要強大,像過去一樣,不向苦難低頭,不向命運低頭,更不要向您的兒子低頭。您已經(jīng)在夢中給他亮了一千次燈,那就再亮一千零一次;您給他開了一千次門,那就再開一千零一次”可概括為:當下,體諒母親,竭力保護母親,并期待母親永恒的保護。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情節(jié)、段落作用的能力。
作答時要兼顧內(nèi)容與形式,注意在整體中把握局部。其一,要梳理這部分夢境描寫的具體內(nèi)容,分析夢境與情感表述的關系,文中寫“我”急切地奔回老屋,表現(xiàn)出對母親的牽掛擔心,在夢中見面后又形同陌路,寫出了母子間的心理隔閡,折射出“我”對母親微妙復雜的情感,借助夢境描寫把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形象地展示出來;
其二,要關注這段夢境描寫所處的位置,結合上下文語境分析夢境描寫的功能,夢醒后“我”意識到內(nèi)心深處對母親的依賴,正是這一認知促成了“我”對母親情感態(tài)度的重大轉變;
其三,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敘事特色和行文節(jié)奏,全文敘寫母子之間的關系大部分為寫實,中間穿插“夜回老屋”的夢境描寫,虛實相生,有起有伏,使得敘事節(jié)奏有變化,行文更有張力。
安徽省六安一中2024屆高三年級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歪毛兒
老舍
①小的時候,我們倆——我和白仁祿——下了學總到小茶館去聽評書。其實,我倆真不夠聽書的派兒:我那時腦后梳著個小墜根,結著紅繩兒;仁祿梳倆大歪毛。仁祿的臉像年畫上的白娃娃,雖然沒有那么胖。單眼皮,小圓鼻子,清秀好看。
②他不淘氣,可是也有背不上書來的時候。歪毛仁祿背不過書來本可以不挨打,師娘不準老師打他,他是師娘的歪毛寶貝。可是他自己找打。每逢背不上書來,他比老師的脾氣還大。他把小臉憋紅,鼻子皺起一塊兒,對先生說,“不背!不背!”不等老師發(fā)作,他又添上:“就是不背,看你怎樣!”老師磨不開臉了,只好拿板子吧。
③奇怪,這么清秀的小孩,脾氣這么硬。
④一直有十幾年的工夫,我們倆沒見面。聽說,他在大學畢了業(yè),到外邊去做事。
⑤去年舊歷年前的末一次集,天很冷。我想到集上看看。極南邊有個地攤,擺著幾本書,引起我的注意,這個攤子離別的買賣有兩三丈遠,而且地點是游人不大來到的??磿臅r候,我看見賣書人的腳,一雙極舊的棉鞋,可是緞子的,襪子還是夏季的單線襪。別人都踩跺著腳,天是真冷;這雙腳好像凍在地上,不動。他穿著件舊灰色棉袍,很單薄,頭上戴著頂沒人要的老式帽頭。身上有那么一股高傲勁兒,像破廟似的。
⑥我認得那兩只眼,單眼皮兒?!笆遣皇侨实摳??”我大著膽問。他沒說一個字,無聲地笑了笑。
⑦“走吧,我住得離這兒不遠?!蔽乙皇掷皇质捌鹉菐妆緯?。
⑧他叫了我一聲。然后待了一會兒,“我不去!”
⑨我抬起頭來,他的淚在眼內(nèi)轉呢。我松開他的手,把幾本書夾起來,假裝笑著,“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
⑩我拉著他,一路上,我直怕他和我轉了影壁。他坐在屋中了,問他什么呢?我開始告訴他我這些年的經(jīng)過,費了許多周折,我才用上了這個公式——“我說完了,該聽你的了?!?/p>
“從哪里說起呢?你記得咱們小的時候,我也不短挨打?那時候咱倆還都是小孩子,后來我才明白了,是我這兩只眼睛作怪。我能看見些——我叫不出名兒來。是一股神氣。你記得咱們小時候那位老師嗎?很好的一個人,是不是?我一犯病,他就非常的可惡,我所以跟他橫著來了。小的時候,看見那股神氣只鬧一陣氣就完了;后來,一旦看出誰可惡來,就是不打架,也不能再和他交往,連一句話也不肯過。現(xiàn)在,在我的記憶中只有幼年的一切是甜蜜的,因為那時病還不深。過了二十,凡是可惡的都記在心里!我的記憶是一堆丑惡的相片!”他愣起來了。
“人人都可惡?”我問。
“在我犯病的時節(jié),沒有例外。父母兄弟全可惡。慢慢地,我成了個無家無小沒有一個朋友的人。干嗎再交朋友呢怎能交朋友呢?明知有朝一日便看出他可惡!其實不用我這對眼也能看出點來,你不信這么試試,你也能看出一些,不過不如我的眼那么強就是了。你不用看人臉的全部,而單看他的眼、鼻子,或是嘴,你就看出點可惡來。特別是眼與嘴,有時一個人正和你講道德說仁義,你能看見他的眼中有張活的春畫正在動。那嘴,露著牙噴糞的時節(jié)單要笑一笑!越是上等人越可惡。上等人會遮掩。假如我沒有這么一對眼,生命豈不是個大騙局?有一回我去看戲,旁邊來了個三十多歲的人,很體面,穿得也講究。我的眼一斜,看出來,他可惡。我的心中冒了火。正在這么個當兒,查票了。這位先生沒有票,瞪圓了眼向查票員說:“我姓王,沒買過票,就是日本人查票,我姓王的還是不買!’我沒法管束自己了。我要把他的原形真面目打出來。我給了他一個頂有力的嘴巴。你猜他怎樣?他嘴里嚷著,走了。要不怎說他可惡呢。他的原形是追著叫花子亂咬的母狗。
“那么你很愿意犯?。俊蔽夜室獾貑?。
“不犯病的時候更難堪——明知人們可惡而看不出,明知是夢而醒不了。病來了,你看,說打就打,多少有點意思。最有趣的是打完了人,人們還不敢當面說我什么,只在背后低聲地說。我沒遇上一個可惡而硬正的人,都是些虛偽的軟蛋。久而久之,我怕不犯病了。有一回,半年多沒犯病。好了,我心里說,既然不愿放火,煙還是由煙筒出去好。我回了家,老老實實去做孝子賢孫。既然看不見人中的狗臉,我假裝看見狗中的人臉,我與世界復合了。人家世界本是熱熱鬧鬧地混,咱干嗎非硬拐硬碰不可呢。可有一天,在路上我又犯了病。我看見車夫的臉,非常的可惡。在事實上他停住了車,心里很愿意把那個小女孩軋死,軋,來回地軋,軋碎了。我的世界是個丑惡的。我忽然地覺到,焉知我自己不可惡呢,不更可惡呢?這一疑慮,把硬氣都跑了。以前,我見著可惡的便打,至少是瞪他那么一眼,使他哆嗦半天。我雖不因此得意,可是非常的自信——信我比別人強。及至一與世界共同敷衍,壞了,我原來不比別人強,不過只多著雙病眼罷了。我再沒有勇氣去打人了,只能消極地看誰可惡就躲開他。很希望別人指著臉子說我可惡,可是沒人肯那么辦。普通人只能軟,不能硬,所以世界沒有骨氣。我只能硬,不能軟,現(xiàn)在沒法安置我自己。人生真不是個好玩意?!?/p>
他把酒喝凈,立起來。
空中飛著些雪片,天已遮滿了黑云。我送他出去,誰也沒說什么,一個陰慘的世界,好像只有我們倆的腳步聲兒。到了門口,他連頭也沒回,探著點身在雪花中走去。
1933.10.1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部分寫仁祿梳倆大“歪毛”和我梳著個“小墜根”,既符合人物的身份,也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B.小時候仁祿背不上書時脾氣比老師還大,后來他明白是因為那時自己已能看到老師身上那股可惡的神氣。
C.十幾年后兒時的伙伴偶遇,我非常熱情,而歪毛仁祿卻有些閃躲,就是因為他自覺混得不好內(nèi)心有些慚愧。
D.仁祿因看到可惡現(xiàn)象而把自己置于困境之中,找不到合適的出路;無論是敷衍還是反抗,他都是孤獨的。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語言通俗樸實、生動鮮明;北京方言的使用也頗具韻味,例如“派兒”“轉了影壁”“這么個當兒”等。
B.“既然不愿放火,煙還是由煙筒出去好”形象地寫出了主人公既然不去抗爭,不如敷衍一切與世界復合的心理。
C.小說結尾處的環(huán)境描寫隱喻著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主人公將何去何從,他的命運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均引人深思。
D.小說取材于市民平常生活,多用人物對話的形式,以歪毛仁祿的視角來講述故事,情節(jié)集中緊湊,不蔓不枝。
8.小說運用了多種手法來刻畫仁祿的“硬氣”,請分析畫線的兩處是如何刻畫這一特點的。
9.當阿Q因摩著小尼姑新剃的頭皮、擰了伊的臉頰而十分得意的笑時,酒店里的人也在九分得意的笑,若仁祿正好看到這一場景,他可能會有什么反應?請根據(jù)文本評析其舉動。
6.C7.D
8.第一處:
①直接描寫。直接寫高傲勁兒,寫出他的硬氣。
②比喻。將仁祿身上的高傲勁兒比喻成破廟,形象地寫出他即便歷經(jīng)種種、潦倒落魄依然沒有跟世界的可惡妥協(xié),骨子里的硬氣令人生敬。
第二處:
①語言描寫:這段話就是他的個性化語言,寫出他的硬氣。
②動作描寫和超現(xiàn)實的手法:看出體面人的不體面時,仁祿一巴掌要將他“追著叫花子亂咬的母狗”原形打出來,通過動作描寫和超現(xiàn)實的手法刻畫了仁祿與世界之惡的對抗,彰顯其疾惡如仇的硬氣。
9.可能會有兩種反應:
①仁祿可能會沖過去打阿Q一巴掌,會大聲呵斥現(xiàn)場的人;
②也可能會躲開他們,但內(nèi)心一定會不安。
評析:
第一種反應是因為他能洞悉邪惡,看到這些可惡的神氣,他可能會去與之對抗。
第二種反應是因為面對社會現(xiàn)實已沒有勇氣去進行激烈抗爭,卻也無法向這些可惡妥協(xié),只能將自己陷于無法安置的困境中。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就是因為他自覺混得不好內(nèi)心有些慚愧”錯誤。從文本所呈現(xiàn)的歪毛仁祿的人生經(jīng)歷和性格特點來看不能做出這一推斷。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D.“以歪毛仁祿的視角來講述故事”錯誤。小說是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來敘述故事的。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人物描寫手法的能力。
第一處:
“身上有那么一股高傲勁兒”,運用直接描寫的手法,寫出仁祿的高傲勁兒和硬氣。
“像破廟似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仁祿身上的高傲勁兒比喻成破廟,形象地寫出他即便歷經(jīng)種種、潦倒落魄依然沒有跟世界的可惡妥協(xié),骨子里的硬氣令人生敬。
第二處:
“我要把他的原形真面目打出來。我給了他一個頂有力的嘴巴。你猜他怎樣?他嘴里嚷著,走了。要不怎說他可惡呢。他的原形是追著叫花子亂咬的母狗”,運用語言描寫,這段話就是他的個性化語言,寫出他的硬氣。
“我給了他一個頂有力的嘴巴……他的原形是追著叫花子亂咬的母狗”,運用動作描寫和超現(xiàn)實的手法,看出體面人的不體面時,仁祿一巴掌要將他“追著叫花子亂咬的母狗”原形打出來,通過動作描寫和超現(xiàn)實的手法刻畫了仁祿與世界之惡的對抗,彰顯其疾惡如仇的硬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的能力。
可能會有兩種反應:
由“后來我才明白了,是我這兩只眼睛作怪。我能看見些——我叫不出名兒來。是一股神氣。你記得咱們小時候那位老師嗎?很好的一個人,是不是?我一犯病,他就非常的可惡,我所以跟他橫著來了”分析可知,因為他能洞悉邪惡,看到阿Q等人可惡的神氣,他可能會去與之對抗。故仁祿可能會沖過去打阿Q一巴掌,會大聲呵斥現(xiàn)場的人。
由“好了,我心里說,既然不愿放火,煙還是由煙筒出去好。我回了家,老老實實去做孝子賢孫。既然看不見人中的狗臉,我假裝看見狗中的人臉,我與世界復合了……及至一與世界共同敷衍,壞了,我原來不比別人強,不過只多著雙病眼罷了。我再沒有勇氣去打人了,只能消極地看誰可惡就躲開他”分析可知,仁祿面對社會現(xiàn)實已沒有勇氣去進行激烈抗爭,卻也無法向這些可惡妥協(xié),只能將自己陷于無法安置的困境中。故仁祿也可能會躲開他們,但內(nèi)心一定會不安。
無論哪一種反應皆因為他特立獨行、憤世嫉俗的性格特點。他能看到阿Q以欺負弱小來達到心理上的滿足這一陰暗心理,也能看到眾人面對弱小被欺負不但沒有同情心反而為沒有像阿Q樣親自動手調(diào)戲尼姑而遺憾的可惡心理。文章通過仁祿這個形象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的虛偽黑暗。
安徽省六安市二中2023-2024學年高三10月月考語文試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小題。
月下槳聲
韓少功
雨后初晴,水面長出了長毛,有千絲萬縷的白霧牽繞飛揚。
一條小船近了,船上的一點紅也近了。原來是一件紅色上衣,穿在一個女孩身上。女孩在船邊小心翼翼地放網(wǎng)。一個更小的男孩撅著屁股在船頭劃槳。
我多次在黃昏時分看見這條小船,小小年紀的兩個漁夫在遠處忙碌,總是不說話,也不看我一眼。我想起靜謐的月夜里,常有一線槳聲飄入我夢中,莫非就是這條船?
在這里住了兩年多,我早已熟悉張家李家的孩子,但不認識那兩張面孔。他們的家也許不在附近。
剛好城里有客人要來,得買點魚。我朝小船吆喝一聲。他們望了我一眼。
你們有魚賣嗎?大魚小魚都行。我指了一下院子的方向,我就住在那里。
他們并未回話,隔了好半天,女孩朝這邊搖了搖手。
也許,前段時間把魚打光了。水管所雇來的人們張好大網(wǎng),敲擊著船舷,把魚往網(wǎng)里趕。接連鬧騰好幾個日夜,木棒敲出三拍的歡樂,兩拍的焦急,慢板的憂傷以及若有所思……久違的山歌,在半夜里會偶爾鬼鬼祟祟地冒出來:
“第一先把父母孝,
有老有少第二條,
第三為人要周到……”
我只好去水管所買了魚,看到一些沒收來的漁網(wǎng)。水管所的人說,附近有農(nóng)民偷偷違禁打魚,有時還用密網(wǎng),把小魚也打了。
城里的客人來了,駕著剛買的日本轎車。一起吃著魚,我說到有農(nóng)民用密網(wǎng)打魚。他痛心地說,農(nóng)民就是覺悟低,一點環(huán)保意識也沒有。又說,如今民風實在刁悍,有一次他的汽車陷進坑里,路邊有農(nóng)民抄著手,不給錢就不幫忙。
客人走后,第二天一早,院子里響起一陣狗吠。開門一看,紅衣女孩手里提著一只泥水糊糊的塑料袋,被狗嚇得進退兩難。她赤裸的雙腳在石板上留下水淋淋的腳印,腳踝還沾著一片草葉。
我愣了一下,好容易才記起幾天前的問購。塑料袋里有一二十條魚,大的約摸半斤,小的只有指頭那么粗,鯽魚草魚雜得有點不成樣子。從她疲憊的神色來看,大概這就是他們忙了半個夜晚的收獲吧。
估計這女孩用的也是密網(wǎng),沒有放過小魚,下手有些嫌狠。但我沒有說什么。我已經(jīng)從鄰居那里知道了他們的來歷。他們是姐弟倆,住在十幾里之外的大山,弟弟欠了學費,兩人借了條小船出來打魚。他們的父親一年前病逝,母親也變得神志不清,不久前走失了。
我收下魚。在完成交易的過程中,她始終拒絕坐下,說話時總看著狗,聽我說狗不咬人,仍怯怯地不時朝桌下看一眼。
“你很怕狗么?”我妻子問。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
“你家沒有養(yǎng)狗么?”
她搖搖頭。
“你喝茶?!?/p>
她點點頭,卻沒有喝。
她才走不久,狗又叫了起來。窗外橘紅色一晃,她氣喘吁吁地返回來。
“對不起,剛才錯了……”她大聲說。
“錯了什么?”妻子問。
“把錢算錯了。”
“不會錯吧?不是兩斤四兩么?”
“真算錯了?!?/p>
“剛才是你看的秤,你報的價,你說多少就多少,我并沒有……”妻子說。我也覺得我們沒有什么責任。
“不是,是你們多給了。”
她紅著臉,說剛才回到船上,弟弟一聽錢的數(shù)字,就一口咬定算錯了。他們又算了一次,果然是我們多給了一塊錢。弟弟很生氣,要她趕快來退還。
我看著她沾著泥點的手,撩起橘紅色衣襟,取出緊緊埋在腰間的一個布包,十分復雜地打開它,十分復雜地分揀布包中的大小紙票,心里有些過意不去。一塊錢怎值得她這樣急匆匆地趕來并且做出這么多復雜的動作?
“一塊錢就算是你的腳力錢吧?!蔽艺f。
“不行不行……”她把頭搖成了撥浪鼓。
“以后還要找你買魚,一塊錢就先存你那里?!?/p>
“不行不行……”撥浪鼓還在搖。
“你們還會打魚吧?”
“不一定。水管所不準我們下網(wǎng)了……”
“弟弟的學費賺夠了嗎?”
“他不打算讀了?!?/p>
“為什么?”
她沒有回答,只是固執(zhí)地要尋找一塊錢??墒切♀n票湊不夠一塊錢。最后我們滿足她的要求,好歹收了七角。她做了什么虧心事似地,渾身不自在,猶猶豫豫地低頭而去。
傍晚我們回家,發(fā)現(xiàn)院門前有一把蔥。路邊鋤草的婦人說,一個穿紅衣的姑娘來過,見我們不在,就把蔥留在門前。
妻子嘆了口氣,說如今的社會,難得還有這樣的誠實。她清出一個舊挎包,一支水筆,說要給那位上學的弟弟,替他們省兩個錢。但是我再也沒有遇上姐弟倆。后來從一位船夫口里得知,水管所加強禁漁,他們被收了漁網(wǎng),回山里種田去了。
學費湊足了嗎?弟弟還能繼續(xù)讀書嗎?人世間許多事,我們并不知道,萍水相逢之際,連對方名字也不知道。
每天早上,推窗眺望,遠處一兩葉小船如發(fā)夾別在青山綠水之中。只是那些船上沒有一點紅。每天晚上,偶爾聽到竹林那邊傳來槳聲,是一條小船的足跡,在水面播出了月光的碎片,還有一個個夢境。只是槳聲粗重,不像孩子的腕力。有時月夜太靜,刪除了聲音傳遞的距離,晚風一吹,遠在天邊的槳聲翻過院墻,滾落階前,七零八落的,引來小狗一次次尋找。它當然找不到什么,鼻子抽縮著,叫了兩聲,回頭看我,眼里全是困惑。
我也不明白,是何處的槳聲,悠悠飄落到我家的墻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再出現(xiàn)的紅色上衣成為女孩的特定標志,加深了讀者的印象,而紅色的顯眼與女孩的內(nèi)向少言又形成了反差。
B.城里來的客人認定農(nóng)民覺悟低、民風十分刁悍,“我”的妻子卻沒有這種成見,對姐弟兩人的態(tài)度比較親和友善。
C.小男孩很懂事,在船頭幫忙劃槳;也很聰明,一聽錢的數(shù)字就知算錯了;催促姐姐趕緊退還錢,又可見他的誠實。
D.狗的兩次吠叫引出女孩的出場,巧妙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狗讓女孩提心吊膽的描寫,又使女孩的形象變得更加立體。
7.關于文中人們拉網(wǎng)趕魚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段文字交代女孩搖手的原因,也為姐弟忙了半晚卻收獲不豐這一情節(jié)做好鋪墊。
B.趕魚時的熱鬧場面與月夜的柔美景象形成鮮明對照,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鄉(xiāng)野的氛圍。
C.擊舷的節(jié)拍蘊含著歡樂、焦急、憂傷等復雜情愫,與后文姐弟情緒的變化相呼應。
D.民歌含有較明顯的教化意味,暗示姐弟成長的環(huán)境,增強女孩堅持還錢的合理性。
8.小說開頭、結尾兩次寫“月下槳聲”,蘊含不同的思想感情。請結合文本分析。
9.小說在敘述姐弟的故事時,送魚和還錢等內(nèi)容從正面詳寫,打魚、送蔥、回山里等內(nèi)容則以其他方式呈現(xiàn)。這樣敘述有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門診設備設施租賃與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與供應分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財產(chǎn)分割與子女撫養(yǎng)權分配合同4篇
- 2025年度美團特色團購合作合同范本細則4篇
- 2 24-全國護理專業(yè)教學 資源庫-1738309514230
- 診斷與改進“應知應會”50問
- 2025年度特色培訓學校股份合作發(fā)展合同3篇
- 2025年度校園春游活動團隊旅游合同
- 二零二五年企業(yè)員工出差通訊費用報銷及標準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信用借款合同隱私保護措施2篇
- 三年級數(shù)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附答案
- 中醫(yī)診療方案腎病科
- 2025年安慶港華燃氣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1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中藥飲片培訓課件
-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早產(chǎn)兒姿勢管理與擺位》
- 《論文的寫作技巧》課件
- 空氣自動站儀器運營維護項目操作說明以及簡單故障處理
- 2022年12月Python-一級等級考試真題(附答案-解析)
- T-CHSA 020-2023 上頜骨缺損手術功能修復重建的專家共識
- Hypermesh lsdyna轉動副連接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