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 短文兩篇-課文全解講義_第1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 短文兩篇-課文全解講義_第2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 短文兩篇-課文全解講義_第3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 短文兩篇-課文全解講義_第4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 短文兩篇-課文全解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短文兩篇-課文全解講義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課文全解第三單元第十一課短文兩篇

本單元的文章多是寫山川美景。本單元4篇文言文,5首古詩,數(shù)量之多,實為罕見,目的是培養(yǎng)閱讀一類文體的能力,關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水的情感。

倡導要將文言文當成一篇文章進行教學,首先要對它進行整體把握。其次,閱讀任務布置更加明確具體,如“思考探究"中的問題多是如此。教材設置了不少的比較閱讀題。有整篇文章的比較,如《短文二篇》中:比較兩篇短文在句式、節(jié)奏、用詞等方面的不同之處,說說它們分別給你帶來什么樣的美感。有一詞多義的比較,如《三峽》:“自”“絕"“素”。拓展閱讀范圍更廣,有時突破了一般意義上的語言、語法、語文教學類知識的范圍,提供了文學、文化領域里的重要知識。如《唐詩五首》后面的通過品讀詩句,猜出其是描繪春天的哪個階段。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教材重視從閱讀中歸納寫作的策略,如從本單元的幾篇文章中總結出寫景的方法,歸納很細致,從面到點。布置作文題目后,都會跟著三個提示,從審題、選材、布局等方面講的細致入微,是一個很好的作前指導。

課文題目文體作者/出處整體感知每課一得

《三峽》山水散文酈道元本文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練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三峽雄奇險拔、清豳秀麗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通假字

《答謝中書書)書信陶弘景本文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傳達出作者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悅,以及酷愛自然、樂在林泉的志趣。文言句子翻譯

《記承天寺夜游》小品文蘇軾本文記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經歷,創(chuàng)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傳達出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文言文斷句

《與朱元思書》小品文吳均本文描繪了富陽至桐廬一百余里秀麗的山水景物。文章駢散相間,清新雋永,歷歷如繪,是六朝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篩選并提取文中的重點內容

(野望》五言律詩王績詩歌描寫田園風光,表達了詩人孤獨、彷徨、苦悶的心境。理解型默寫

《黃鶴樓)七言律詩崔顆詩歌寫的是登臨之景,抒發(fā)了詩人吊古傷今、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詩歌煉字

《使至塞上》五言律詩王維詩歌描繪了塞外雄渾壯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個人榮辱浮沉的達觀的感情。描述畫面內容

《渡荊門送別》五言律詩李白詩歌描寫了詩人辭親遠游時所見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依依惜別之情。借物抒情

《錢塘湖春行)七言律詩白居易詩歌點染西湖早春氣象,表現(xiàn)了詩人內心的喜悅。融情于景

作者名片

陶弘景(456~536),宇通明,自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思想家。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與父洵、弟轍,號稱“三蘇"。他擅長詩詞、散文,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蘇東坡全集》傳世。

背景解讀

《答謝中書書》南北朝時,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畫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友人的安慰。這類作品雖沒有表現(xiàn)積極進步的政治觀點,卻具有較高的鑒賞意義。

《記承天寺夜游》寫于蘇軾被貶黃州期間。蘇軾罹文字獄,被貶為團練副使,受到監(jiān)視,近乎流放,心中憂郁。但他仍有進取之心,月夜承天寺夜游正是這種心情的釋放。他那在政治漩渦中破損了的心靈只有在清涼無障礙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復,只有從大自然美景中才能尋求精神的寄托。

文體常識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書信。尺牘的文學可以抒情,可以寫景,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談論文學,談論政治,還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后生。

主題解說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信,信中稱贊江南的山水之美麗,傳達出與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xiàn)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

《記承天寺夜游》創(chuàng)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傳達出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表達了作者寄情自然美景以排遣憂郁的豁達寬廣的胸襟。

結構圖示

答謝中書書

原文譯文閱讀技巧點撥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樹木,翠綠的竹林,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了猿猴、鳥兒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究傤I全文】文章以感慨發(fā)端,以“美"點明全文中心:“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庇懈哐徘閼训娜瞬趴赡芷肺冻錾酱ㄖ?,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這是人生一大樂事?!狙鲆?、俯察】峰高水清,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相映成趣。用筆洗練,寥寥八字,就寫出了仰視、俯察兩種視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風物,境界清新?!眷o態(tài)描寫】青翠的竹木與色彩斑斕的山石相映襯,呈現(xiàn)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以上寫的是靜景,作者通過仰觀、俯瞰、遠眺等視角進行描繪?!緞討B(tài)描寫】文章由靜景轉入對動景的描寫$這四句通過對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活動的描寫,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臼闱椤课恼乱愿锌Y束,“實是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從中發(fā)現(xiàn)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望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記承天寺夜游

原文譯文閱讀技巧點撥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看見月光照入堂屋的門戶,(于是我就)欣喜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我)于是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清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淡泊閑靜的人罷了。【敘事】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夜游”的起因?!靶廊?足見作者心中的興奮和喜悅,月色好似久違的老朋友?!拘睦砻鑼憽俊澳顭o與為樂者”是心理活動,由前句的“行"轉化而來,寫出心理活動的變化過程,感慨知音難尋,情緒因之蕩起波瀾?!八臁彼坪醪患偎妓?,但微露出只有張懷民才是賞月的相知好友之情?!皩?字又分明顯現(xiàn)出急切訪友的心意。“至”“尋"是作者“念”的結果,下筆十分輕淡,實則意味深長:一是寫出作者貶居后的寂寞寡歡,二是暗示共同賞月應是志同道合之人,那些庸俗勢利之徒,則不配與之共賞明月?!局攸c詞】“亦"字說明張懷民和詩人處境相同,情懷自然一致【敘事】信步漫游,其恬適的心緒又寄托在這相攜同步的輕快節(jié)奏中?!揪拔锩鑼憽俊胺e水空明”寫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苻交橫"寫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詩人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军c睛之筆】寥寥數(shù)語,意味雋永: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難言的感情盡在其中。最后一句名為解釋賞月是因為“閑",實際上含有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可謂點睛之筆。

答謝中書書

1.本文怎樣有聲有色有序地描寫自然之美的

答:

講究色彩搭配,表現(xiàn)四季之美。將聽覺、視覺結合,由靜入動,表現(xiàn)晨昏之美。

2.文章說“山川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

答:

①具有山水相映之美。②具有色彩配合之美。③具有晨昏變化之美。④具有動靜相襯之美。

3.全文抓住哪一個字去寫?共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

答:

【答案】“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鳥,魚兒;有靜有動,有聲有色。

4.“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北磉_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5。作者的“高雅情懷"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根據短文內容加以概括。

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比肩之情。

6.結合全文,簡要分析“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在文中的作用?

答:

①內容上:是作者針對眼前美景發(fā)出的感慨和展開的議論,突出了山水的奇絕。并表達了自己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心意。②結構上:總結前文,首尾呼應,將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

記承天寺夜游

1.為什么說作者是曠達之人請結合相關內容具體分析。

答:

此文為作者遭貶后所作,作者此時心情應抑郁才是,可作者卻“欣然起行",不但描繪了月景,還自詡“閑人”,可見其心胸之曠達。

2.從“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中的“閑人”兩字,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從“閑人"二字可以看出作者作為貶謫之人,仕途不得志,無所歸依,內心悲涼無可訴說,又有夜游時的空靈自在、悠閑自得的豁達,)既有自嘲、自慰之意,又有自許之感。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你對這句話有怎樣的理解

答:

明月和美景經常有,但人們的心情不同,欣賞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雖然被貶官,有職無事,是個閑人,卻能從隨處可見的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寫下如此充滿詩情畫意的好文。表現(xiàn)出作者豁達寬廣的胸襟。

4.“耳"常表示某種語氣,同時暗含情感。結合短文內容,說說其結尾的“耳”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答:

含有被貶謫的悲涼(不平)、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

5.本文可以分為幾層每層的表達方式有何不同

答:

三層。第一層敘事,交代賞月緣由;第二層描寫,寫庭下月景;第三層抒情,抒發(fā)既喜悅又苦悶的心情。

1.《答謝中書書》描寫的都是自然景觀,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答謝中書書》寫的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作者狀寫了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的情景,描摹了日光的色彩變化,這些都是一些常見之景,但寫得清麗自然,自有一股渾然天趣。

2.《記承天寺夜游》中“閑人"有何弦外之音?

“閑人”并非閑極無聊、無所事事,而包含著復雜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閑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在政治上雖有遠大抱負,但卻被一貶再貶,是一個被貶的閑人。

記承天寺夜游

1.層次分明,行文流暢。

文章雖然簡短,但從交代時間,到詩人的行為,到寫景,到抒情點題,脈絡清晰可見。按照所想所見所感來寫,一氣呵成,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雖然是寫景,但景中有情。詩人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歡欣之情溢于言表;“念無與為樂者",發(fā)岀知音難尋的感慨,情緒因之蕩起微瀾;“尋”字又分明顯現(xiàn)岀急切訪友的心意。在月光傾瀉下,二人“相與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適的心緒又寄托在這相攜同步的輕快之中。從“念無與為樂者"到“相與步于中庭”,詩人的款款情思經歷了幾多轉折,終于穩(wěn)定在平和的心境中。詩人尋友訪寺,寫月夜美景,然后將眼前之景推展開去,兼及身世。蘇軾因文字獄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憂郁。但是,他仍然有進取之心,月夜游寺正是消釋抑郁的具體行為。廣袤的時空對“吾兩人"的以大襯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見,情感深蓄在語句之中。而這種感情有其特定性,詩人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淵中,而是尋求解脫,這種曠達心胸反映了這個時期蘇軾的思想狀況。

3.文辭簡潔,描繪景物抓住其特點。

文章起筆就緊扣“夜游”,接著寫“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把夜色具體化。詩人抓住月夜這個特點入題,直接簡潔?!巴ハ氯绶e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全句無一“月"字,卻無一字不在寫“月",暗用“月光如水”的比喻,寫法巧妙,匠心獨運

答謝中書書

1,寫景之美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無水則無趣,有水無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則神采煥然,情味盎然。這里“高峰入云",山下溪流“清流見底”,峰高水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清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這里“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還有“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兩岸石壁五色爭輝,眾彩紛呈,熠熠生輝,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宛如五彩錦緞上綴以碧玉翡翠,頓成奇觀。兩岸猶如懸著兩幅錦嶂,上有藍天做背景,下有流水為襯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則更為絢麗動人。

其三,晨昏變化之美。前面寫了“四時俱備”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先是云霧繚繞,繼而是如絮如帶,再而是似煙似縷,最后不見霧紗,只見晨曦,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暮靄罩山,飛鳥歸林,猿猴息樹,山色蒼茫,這時原來潛游水底的魚飛躍而岀,靜中見動,寂中現(xiàn)響,別具意趣。詩人觀察極細,筆致極纖,把握了事物特征,描摹山水情態(tài),使人目隨筆轉,情偕意遷,晨景熱烈歡躍,暮象清靜幽寂,給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

其四,動靜相襯之美。首先是形體的動與靜:高峰為靜,流水為動;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日岀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以上各種景物交相作用,互為影響,構成了一幅怡神悅)的山水畫。

2.縝密的結構。

本文雖屬小品,可詩人仍精心結撰。開頭以“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以“共談”概說人人皆愛,以“美"點明全文中心。中間部分則具體敘寫山川之美。最后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總括,這樣首尾呼應,議敘結合,使文章主體部分更為鮮明突岀。文中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見底”,復平看“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曉"與“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結構如此經緯分明,脈絡貫通,十分難得。

3.凝練的語言。

這篇文章的語言極富特色,言簡意賅,無一句之虛,無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給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給人以具象。同樣,先以“清流"給人初感,“見底”則給人以實感?!拔迳惠x"“猿鳥亂鳴。沉鱗競躍"“交”“亂""競”幾個詞語的運用,使顏色、聲音、動作的狀態(tài)表露無遺。文章以四言句為主,很是整飭,最后以長句收束,猶如滔滔急流,瀉入大海。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懷民亦未寢(qǐng)夕日欲頹(tuí)

B.遂至承天寺(suí)沉鱗競躍(lín)

C.藻、荇交橫(xìng)能與其奇者(yù)

D.蓋竹柏影也(bái)相與步于中庭(yǔ)

2.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四時俱備(全,都)曉霧將歇(消散)

B.夕日欲頹(墜落)沉鱗競躍(指魚)

C.念無與為樂者(懷念)相與步于中庭(互相扶持)

D.五色交輝(輝映)四時俱備(四季)

3.下列詞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之:山川之美_甚矣,汝之不惠

B.是:實是欲界之仙都問今是何世

C.與:念無與為樂者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D.尋:尋張懷民尋病終

4.下列對兩篇短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山川之美,古來共談"一句總領全文,內含了作者有高雅情懷的自豪感以及對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的不屑一顧。

B.“實是欲界之仙都”,這歸納之句又回首反顧,使得全文前后呼應,上下貫通。

C.“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話,沒有一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動靜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方法。

D.“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绷攘葦?shù)語,感慨深長。它包含作者宦海沉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種慰藉的心情。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

(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_____)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_____)

(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_____)

(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_____)

6.判斷下列說法的正確與否,對的打“√",錯的打“×”。

(1)“月色入戶"把月光擬人化,寫得自然而生動。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的寂寞無聊,主動地與他作伴,有意慰藉我們這位失意的詩人。(______)

(2)“念無與為樂者”寫出作者被貶期間難尋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著的叫張懷民的人。(______)

(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話,沒有寫一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動靜結合,正面形容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方法。(______)

(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绷攘葦?shù)語,感慨深長。它包含著作者宦海沉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種慰藉的心情。(______)

一、1.C

【解析】A.qǐnB.suìD.bǎi

2.C

【解析】

這道題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點字詞的解釋,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只有對重點字詞解釋正確了,才能進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C項“念"指的是想到,考慮的意思?!跋嗯c”意思是和....一起的意思。

3.B

【解析】A.的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C.和欣賞、領悟D.找不久B.都是判斷動詞

4.A

【解析】期望與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并沒有不屑。

5.(1)對偶(2)借代(3)比喻(4)反問

【解析】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修辭手法的理解和應用。要求考生自己審讀文句,獨立體會出作者所運用的修辭。(1)句中“曉霧"與“猿鳥”相對,“歇"與“鳴”相對,這句話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2)句中“鱗"指代魚,這句話運用了借代的修辭。(3)句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由此可知,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4)句的意思是: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這句話運用了反問的修辭。

6.(1)√(2)×(3)√(4)√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1)(3)(4)正確,(2)錯誤?!澳顭o與為樂者”:想到夜晚沒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根據后文“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表明作者當時有一位知己張懷民。張懷民在這一年也被貶到黃州??梢钥闯?,作者并不是沒有知己迫不得已去找張懷民,而是想趁著大好月色出去走走,想到去找張懷民。故“錯誤”。

【答案】

【甲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乙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7.用“/"為文中畫線句子標出停頓。

解衣欲睡月色人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曉霧將歇(______)(2)未復有能與其奇者(______)

(3)懷民亦未寢(______)(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______)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沉鱗競躍。

(2)相與步于中庭。

10.填空。

(1)甲文寫景動靜相襯,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為景增添動感的語句是“___”和“__"。乙文寫景的名句是“____”。

(2)甲乙兩文都寫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繪了“___之美",乙文描寫了“___之美”。但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則把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復雜的思想感情濃縮在文中“________"的語句中。

二、7.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8.(1)消散(2)參與,這里指欣賞(3)睡覺(4)只是

9.(1)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2)我們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10.(1)猿鳥亂鳴沉鱗競躍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山川月色(月夜)熱愛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對即可)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解析】

7.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本題根據句意來句讀,句意是:(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據此,正確的句讀是: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8.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歇"是“消散”;“但"是古今異義詞,“只”的意思。

9.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1)句中的“鱗、競、躍"幾個詞是賦分點;(2)句中的“相與、于”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10.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1)甲文中“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采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其中,“猿鳥亂鳴"“沉鱗競躍”寫猿鳥和游魚,是動態(tài)描寫。乙文語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以竹、柏之影與月光兩種事物互相映襯、比擬手法精當且新穎,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肅穆,更體現(xiàn)出了月光清涼明凈的特點。據此理解可填寫作答。(2)根據甲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可知,描繪的山川之美。依據“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可知,乙文所描繪的是月色之美。雖然兩文都描繪了自然之美,但兩篇文章表達的情感是不同的,《答謝中書書》一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娛情山水贊美自然的思想情感。乙文則把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復雜的思想感情都濃縮在“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據此理解填寫作答。

參考譯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譯),(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可以與我)共同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光景)清閑的人罷了。

考點精練

【2022★廣西賀州市】

7.文言文閱讀。(13分,10-12題,每題2分,共6分)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①者如彼,而卒莫消②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③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節(jié)選自蘇軾《前赤壁賦》)

[注釋]①盈虛:盈,指月圓;虛,指月缺。②消:消失。③造物者:自然界,原意指“天”。

10.下列加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念無與為樂者念:考慮,想到。___B.相與步于中庭相與:共同,一起。

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但是。___D.而卒莫消長也長:增長。

1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惟江上之清風

A.何陃之有《陋室銘》

B.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說》)

C.已而之細柳軍(《周亞夫軍細柳》)

D.公與之乘(《曹劌論戰(zhàn)》)

12.下列對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13..請把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沒小題2分,共4分)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4.[甲][乙]兩文都是蘇軾寫于貶官黃州時期,都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得到

啟示。

【答案】(1)C(2)B(3)D

(4)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

②這是自然界的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東西。

(5)表現(xiàn)了作者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啟示:我們應學習作者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敢于面對困,和挫折,樂觀生活,積極進取。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文字詞解釋。

ABD.正確;

C.有誤,“但”這里的意思是只是。

故選:C。

(2)本題考查文言文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例句“之"是結構助詞,解釋為“的”。

A.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

B.結構助詞,的;

C.動詞,到;

D.代詞。

故選:D。

(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ABC.正確;

D.有誤,甲文不是赤壁,是承天寺。

故選:D。

(4)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①重要詞語有:庭下,庭院中;如,像;空明,澄澈透明;交橫,交錯縱橫;蓋,大概是。整句的意思是: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

②重要詞語有:是,這是;造物者,大自然;藏,寶藏;子,你;共適,共同享受。整句的意思是:這是自然界的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東西。

(5)本題考查比較性閱讀。甲文通過對月夜景色的美妙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蘇軾)被貶黃州的一個生活片段,也體現(xiàn)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與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同時表達了他壯志難酬的苦悶及自我排遣,表現(xiàn)了他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乙文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給我們的啟示則要從積極樂觀的面對人生,敢于直面困難角度去解答。

【解析】參考譯文: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透過窗戶灑入屋內,(于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可以與我)共同游樂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滿著月光,像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橫錯雜,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松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從容流連光景)清閑的人罷了。

【乙】我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時間流逝就像這水,其實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終究沒有增減??梢?,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同我們來說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萬物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