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越中覽古》導學稿(教師版)編寫:趙坤審稿:黃豐收一、預習提示1、作者介紹李白(701 —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先世于隋時因罪徙居中亞。白于武后長安元年 (701)出生在安西都護府碎葉城(今蘇聯(lián)吉爾吉斯加盟共和國托克馬克城),約五歲時,隨父遷居蜀中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李白少年時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歲誦詩書,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愛好十分廣泛。十五歲左右就寫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歲以后,在蜀中漫游,飽覽了四川的壯麗景色,接觸了社會生活,開闊了視野,培養(yǎng)了熱愛祖國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愛自由的性格,也種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極思想的根苗。開元十四年(726),二十六歲的李白便“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開始了以安陸(今屬湖北)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歷兩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區(qū),足跡踏遍近半個中國。這一時期的詩歌多描寫自然山水和漫游生活,作品有《丁都護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越中覽古》《春夜洛城聞笛》等,風格已經(jīng)成熟。天寶元年(742),四十二歲的李白由友人推薦,應詔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異常興奮,寫下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這樣的詩句,以為將會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現(xiàn)實無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當時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縱情聲色,不理朝政,詩人“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志愿無法實現(xiàn),結(jié)果反被排擠,懷著失望與悲憤的心情離開了長安,結(jié)束了這前后不滿兩年的帝京生活。這一時期雖不長,但詩人接觸到宮廷生活的內(nèi)幕和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寫下了不少抨擊現(xiàn)實的詩歌,如《古風》的一部分,《行路難》《梁甫吟》等,這些詩,鞭撻了權(quán)貴,表現(xiàn)詩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天寶三年(744)春,李白離開長安,懷著理想幻滅的痛苦與悲憤,開始了以梁園(開封)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歷時^一年,“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但對國事仍然非常關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天寶三年秋,在洛陽和汴州分別遇見了杜甫和高適,三人便結(jié)伴同行,暢游了梁園和濟南等地,李杜從此便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同尋范十隱居》)。這一時期,是詩人創(chuàng)作最豐富的時期,代表作品有:《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北風行》《梁園吟》等等。深刻地揭露現(xiàn)實和強烈的反抗精神是這個時期作品的顯著特色。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亂起,李白懷著消除叛亂、恢復國家統(tǒng)一和安定的志愿,參加了永王李璘的隊伍,不料永王和肅宗爭奪帝位,肅宗消滅了李璘的隊伍,李白獲罪,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詩人含不白之冤,發(fā)出無聲的垂泣:“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江夏別宋之悌》)。幸好,中途遇大赦,得以放還?!冻l(fā)白帝城》一詩就記述了當時的心情。(761),已六十一歲的李白,聽說太尉李光弼率兵追擊史朝義,決定投軍,但行到金陵因病折回,“天奪壯士心,長吁別吳京”(《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翼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 寶應元年(762)十^一月,病死在他的族叔當涂縣令李陽冰家中,終年六十二歲。李白在政治上雖未能實現(xiàn)理想,但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卻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繼承并發(fā)揚了自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的詩歌傳統(tǒng),把浪漫主義精神和創(chuàng)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他常以奔放的激情表達搏擊風云,翼申所能的抱負和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詩人以強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馴的態(tài)度,抨擊社會,鞭笞權(quán)貴。李白雖然不像杜甫那樣和人民有廣泛的接觸,但他對勞動人民也是寄予同情的。在《丁都護歌》中寫出了船工的血淚。在《秋浦歌》中寫了漁民、冶工的艱辛。在《妾薄命》《長干行》《北風行》等詩中,寫出了對婦女命運的同情。安史亂后,他發(fā)出了“白骨成(一作“蔽”)丘山,蒼生竟何罪”(《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的慨嘆,表達了自己“申包惟慟哭,七日鬢毛斑”(《奔亡道中》)“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的愛國憂民的悲憤心情。他用大量的詩篇,歌詠祖國山河的壯美,寄托他愛國的深情。在詩人的筆下,險峻的蜀道,奇?zhèn)サ娜悍?,奔騰的江河,飛瀉的瀑布,都顯得壯美動人。無庸置疑,李白詩歌中也確有描寫求仙訪道、煉丹服藥以及宣揚人生如夢和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須加以鑒別。李白的詩縱放自如,想落天外,上天入地,真幻參雜。奇特的夸張,瑰麗的色彩,神話故事,軼聞傳說,熔鑄于詩篇中。然而他的詩句又如出水芙蓉,不假雕飾。構(gòu)成其飄逸豪放、雄奇灑脫的藝術風格。他最擅長七言歌行和絕句。他的絕句被后人奉為唐人絕句的典范。杜甫對李白極為傾服,對他的詩歌曾給予極高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十二白二十韻》)。有《李太白全集》 傳世,存詩九百九十余首。2、 背景介紹這是一首懷古之作,是詩人游覽春秋時期越國王城故址之后所寫,寄托了盛衰無常的感慨。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爭霸,成為世仇。越王勾踐于公元前 494年被吳王夫差打敗,臥薪嘗膽,誓報此仇。公元前 473年,越王勾踐果然把吳國消滅。本詩寫的就是這件事。全詩的基調(diào)是詠嘆兼嘲諷。3、 誦讀提示1、首句敘述歷史事件,“破吳”要重讀。2、 二、三兩句屬于“承”須連讀,中間停頓應短一些。3、最后一句寫詩人眼前的景象,在章法上是“轉(zhuǎn)” ?!爸唤裎┯小彼淖忠刈x,其后應作一頓,然后徐徐吐出“鷓鴣飛”三字,以示其中含無限感慨之意。4、這首詩沒有“合”,也可以說是把“合”留給了讀者,。因此,讀完這句后應當繼續(xù)沉浸在詩的境界里一小會兒,再作結(jié)束表示。二、 鑒賞要點今昔對比的描寫明確詩歌不是歷史小說,絕句又不同于長篇古詩,所以詩人只能選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來寫。1、詩人著重渲染的是昔日的繁榮(前三句) ,而以今日的凄涼反襯(末句)。2、 第一句寫勾踐破吳,眾所周知,勾踐之所以能破吳復國,是因為他臥薪嘗膽,發(fā)奮圖強,而吳王勝利后卻驕奢淫逸,自尊自大,勝負的教訓可謂深刻。第二句寫越勝吳后戰(zhàn)士衣錦還鄉(xiāng)的得意,這回輪到新的勝利者驕傲了。要問越軍為什么這么快就忘了教訓,且看第三句,原來宮中夜夜笙歌,勾踐本人也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第四句點題,揭示了在永恒的自然面前,歷史上不可一世的勝利者是多么可笑可悲。李白在這里寄予了“勿使后人而復哀后人”的深沉憂思。三、 比較閱讀詠史李商隱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注1、 埭(dai):堤、壩,多用于地名2、 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雞鳴埭,都是六朝帝王尋歡作樂的地方。3、鐘山即紫金山。傳說諸葛亮看到金陵形勢之雄,曾說“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 ”然而在李商隱看來,三百年間,孫吳、東晉、宋、齊、梁、陳,曾先后定都在此,并沒有因此而免于亡國,可見“國之存亡,在人杰而不在地靈”(屈復)分析同:詠懷歷史,寄托盛衰興亡無常的感慨。異:1、李商隱《詠史》第一句寫景,六朝帝王尋歡作樂的地方,而今卻是一片汪洋,滿目荒涼。第二句敘事,以竿掛降旗,形象地說明六朝相繼覆滅。第三句說,從孫吳到陳亡,紛紛更迭,只不過是一場“曉夢”,這是在感嘆。末句深化題意:說什么“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六朝都不免興亡,哪里有什么“龍蟠”?這是諷刺,是議論。意思是,國家的存亡,不再天險而在人杰。2、李白的《越中覽古》首句表明所懷古的內(nèi)容,越王破吳雪恥凱旋。這是首“篇終出人意表”的好詩。四、全詩小結(jié)李白的《越中覽古》將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對照極為強烈,前面寫得愈著力,后面轉(zhuǎn)得也就愈有力。為了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前三句一氣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轉(zhuǎn)到反面,就顯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這種寫法,不是筆力雄健的詩人,是難以揮灑自如的。五、鞏固訓練(一)、下面是對李白的《蘇臺覽古》的內(nèi)容和藝術手法進行的總體鑒賞。請仿照這段鑒賞文字寫一段對李白的另一首詩歌《越中覽古》的鑒賞文字。蘇臺覽古(李白)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傮w鑒賞:《蘇臺覽古》著重描繪姑蘇臺今日的荒涼,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襯托人事的變幻無常,抒寫了詩人內(nèi)心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人事變化、盛衰無常的感慨,對功名富貴的否定。在借古諷今之中還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13、總體鑒賞:《越中覽古》(二)、比較鑒賞晚唐詩人杜荀鶴的《小松》與元代詩人王冕的《墨梅》之后,回答問題。墨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小松(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這兩首詩共同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就兩詩各自的內(nèi)容將此手法的運用加以簡析,并指出兩詩各自抒發(fā)的不同情感。參考答案(一)《越中覽古》著重渲染越宮昔日的繁華,結(jié)句聚焦在今日荒涼的遺址,以強烈的反差抒寫了姑蘇臺今日的荒涼,表達了作者對人事變化、盛衰無常的感慨。同樣是借古諷今之作,古今對比凸顯主題。(二)1、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2、《墨梅》詩中一、二兩句運用白描手法寫梅花的形態(tài),“淡”字刻畫出梅花樸素淡雅、傲立于嚴寒的風骨。末句“滿”字,不僅傳神地寫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蕩,而且使得詩人人格魅力的凸現(xiàn)與輻射分外的耀眼!《小松》作者對于在小松由小得可憐到超出蓬蒿以至成長為參天大樹過程中,“時人不識”到“直待凌云始道高”,深深地慨嘆:有多少小松,由于“時人”眼光短淺而被摧殘!杜荀鶴出身寒微,才華畢露,但屢試不中,報國無門。埋沒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3、《墨梅》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抒發(fā)了王冕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小松》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輕微而難成大業(yè)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不論何時,都要盡可能讓思考與反省預見到突發(fā)的激情,這于審慎者可輕而易舉做到。心煩意亂之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識到這一點。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下決心不再使之加劇。有了這種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終止怒氣。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當止之時:奔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密鋪》(教案)2024-2025學年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
-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7.12 觀察物體-青島版(五年制)
- 2025年汽車美容員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學習雷鋒精神62周年主題活動方案 (匯編3份)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閱讀分享課《灰塵的旅行》 表格式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期末檢測(二)2022-2023學年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
- 《第5課 網(wǎng)上搜索》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小學信息技術人教版三起四年級下冊
- 2024年UV無影膠水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夫妻財產(chǎn)共管與家庭責任分擔協(xié)議
- 2025年度影視演員安全防護與保險賠償合同
- 按摩師培訓協(xié)議書
- 落地式腳手架安全技術措施
- 開心麻花《白蛇前傳》劇本
- 常州市旅游資源調(diào)查與評價
- 中職物理課件
- 分子生物學課件:緒論-細胞生物學發(fā)展簡史
- 光伏支架安裝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完整
- 波普解析PPT質(zhì)譜教案資料
- YS/T 431-2000鋁及鋁合金彩色涂層板、帶材
- 球墨鑄鐵管安裝規(guī)范及圖示課件
- ERCP講義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