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2化學反應速率_第1頁
專題02化學反應速率_第2頁
專題02化學反應速率_第3頁
專題02化學反應速率_第4頁
專題02化學反應速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2化學反應速率目錄考點聚焦:復習要點+知識網(wǎng)絡,有的放矢重點速記:知識點和關鍵點梳理,查漏補缺題型歸納:歸納??紵狳c題型,高效解題難點強化:難點內(nèi)容標注與講解,能力提升學以致用:真題感知+提升專練,全面突破復習要點聚焦1.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與測定。2.溫度、濃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3.基元反應活化能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4.外界條件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知識網(wǎng)絡聚焦一、化學反應速率1、化學反應速率:定量描述化學反應快慢程度的物理量。2、表示方法:用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1)表達式:V=Δc/Δt(2)單位:mol/(L·min)或mol/(L·s)3、化學反應速率的測定(1)測定原理:利用與化學反應中任何一種化學物質(zhì)的濃度相關的可觀測量進行測定。(2)測定方法①直接觀察測定:如釋放出氣體的體積和體系的壓強等。②科學儀器測定:在溶液中,當反應物或生成物本身有較明顯的顏色時,可利用顏色變化和顯色物質(zhì)與濃度變化間的比例關系測量反應速率。4、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1)公式法:v=eq\f(Δc,Δt)=eq\f(Δn,VΔt)v(反應物)=eq\f(-Δc反應物,Δt)v(生成物)=eq\f(Δc生成物,Δt)(2)運用同一反應中“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的規(guī)律進行計算。對于一個化學反應:mA+nB=pC+qD,v(A)=-eq\f(ΔcA,Δt),v(B)=-eq\f(ΔcB,Δt),v(C)=eq\f(ΔcC,Δt),v(D)=eq\f(ΔcD,Δt),且有:eq\f(vA,m)=eq\f(vB,n)=eq\f(vC,p)=eq\f(vD,q)。(3)“三段式”法①求解化學反應速率計算題的一般步驟: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找出各物質(zhì)的起始量、轉(zhuǎn)化量、某時刻量;轉(zhuǎn)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先根據(jù)已知條件列方程計算:反應:mA(g)+nB(g)=pC(g)起始濃度/mol·L-1:abc轉(zhuǎn)化濃度/mol·L-1:xeq\f(nx,m)eq\f(px,m)某時刻(ts)濃度/mol·L-1:a-xb-eq\f(nx,m)c+eq\f(px,m)再利用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式求算:v(A)=eq\f(x,t)mol·L-1·s-1;v(B)=eq\f(nx,mt)mol·L-1·s-1;v(C)=eq\f(px,mt)mol·L-1·s-1。②計算中注意以下量的關系。對反應物:c(起始)-c(轉(zhuǎn)化)=c(某時刻);對生成物:c(起始)+c(轉(zhuǎn)化)=c(某時刻);轉(zhuǎn)化率=eq\f(c轉(zhuǎn)化,c起始)×100%。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1、實驗Ⅰ:定性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因素實驗原理: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2H2O2eq\o(=,\s\up7(催化劑))2H2O+O2↑影響因素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濃度均出現(xiàn)渾濁,但后者出現(xiàn)渾濁更快增大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溫度混合后均出現(xiàn)渾濁,但70℃熱水一組首先出現(xiàn)渾濁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增大催化劑前者無明顯現(xiàn)象,后者出現(xiàn)大量氣泡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2、實驗Ⅱ:反應速率的定量測定和比較加入試劑反應時間(填“長”或“短”)反應速率(填“快”或“慢”)實驗結論40mL1mol·L-1硫酸長慢4mol·L-1硫酸與鋅反應比1mol·L-1硫酸與鋅反應的速率快。40mL4mol·L-1硫酸短快3、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其他因素(1)濃度:底物濃度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快。(2)溫度: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小。(3)催化劑:同一反應,用不同催化劑,反應速率不相同。(4)壓強:對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可簡化理解如下①對于氣體來說,在一定溫度下,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與壓強成反比,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氣體體積縮小,濃度增大。②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在相同溫度下,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增大;減小壓強,反應速率減小。三、活化能1、有效碰撞:能夠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碰撞。2、無效碰撞:不能夠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碰撞。3、活化分子:能夠發(fā)生有效碰撞的分子。4、活化能: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與反應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5、反應物、生成物的能量與活化能的關系圖活化能越小,普通分子就越容易變成活化分子。如圖所示:反應的活化能是E1,反應熱是E1-E2。6、有效碰撞理論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解釋(1)濃度:反應物濃度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增多→單位時間內(nèi)有效碰撞的次數(shù)增加→反應速率增大;反之,反應速率減小。(2)壓強:增大壓強→氣體體積縮小→反應物濃度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增多→單位時間內(nèi)有效碰撞的次數(shù)增加→反應速率增大;反之,反應速率減小。(3)溫度: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大→單位時間內(nèi)有效碰撞的次數(shù)增加→反應速率增大;反之,反應速率減小。(4)催化劑:使用催化劑→改變了反應的歷程(如上圖),反應的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大→單位時間內(nèi)有效碰撞的幾率增加→反應速率加快。題型一化學反應速率含義、單位典例11.(2022上·湖北十堰·高二校聯(lián)考期中)在一定溫度下,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C(g)A(g)+2B(s)

△H>0,若0~10s內(nèi)c(C)由0.1mol/L降到0.08mol/L,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10s內(nèi)用B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B)=0.002mol?L1?s1B.c(C)由0.05mol/L降到0.04mol/L所需的反應時間小于5sC.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D.減小反應體系的體積,化學反應速率加快【答案】D【解析】A.B為固體,不能用固體的濃度變化表示反應速率,A錯誤;B.濃度越小,反應速率越慢,所以(C)由0.05mol/L降到0.04mol/L所需的反應時間大于5s,B錯誤;C.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C錯誤;D.減小反應體系的體積,各氣體的濃度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加快,D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D。題型二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典例22.(2023上·云南楚雄·高三云南省楚雄東興中學校考階段練習)一定條件下,在盛有和且容積為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當反應進行到時,生成,則平均反應速率為A. B.C. D.【答案】C【分析】利用經(jīng)計算得:再根據(jù)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反應計量數(shù)之比計算?!窘馕觥?,,,C項正確;故答案選C題型三化學反應速率計算典例33.(2023上·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计谥校┰?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min末的物質(zhì)的量由2mol減小到0.8mol,則2min末的反應速率為A.1.2mol/(L?min) B.0.8mol/(L?min) C.0.6mol/(L?min) D.0.4mol/(L?min)【答案】A【解析】由2min末的物質(zhì)的量由2mol減小到0.8mol,則的反應速率為,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得,,故選A。題型四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shù)之間的關系典例44.(2023上·上海浦東新·高二上海市進才中學??计谥校┰诿荛]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在內(nèi)用X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是,則時W增加的物質(zhì)的量是A.mol B. C. D.【答案】A【解析】不同物質(zhì)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它們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X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W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則Δn(W)=×2L×2s=mol。故選A。題型五測定某些反應的反應速典例55.(2023上·河北石家莊·高三石家莊精英中學期中)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用甲裝置定量測定H2O2的分解速率B.用乙裝置驗證稀硝酸的還原產(chǎn)物為NOC.用丙裝置除去NaCl固體中的NH4ClD.用丁裝置鑒別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答案】B【解析】A.生成的氧氣會從長頸漏斗中逸出,無法通過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氧氣的體積測定H2O2的分解速率,A錯誤;B.先利用稀硝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排盡裝置內(nèi)空氣,然后Cu與稀硝酸反應生成NO,NO不溶于水,試管及集氣瓶中均出現(xiàn)無色氣體,則可驗證稀硝酸的還原產(chǎn)物為NO,B正確;C.加熱固體時不能用蒸發(fā)皿,應該用坩堝,C錯誤;D.向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滴入Ca(OH)2溶液時均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用Ca(OH)2溶液鑒別二者,D錯誤;故選:B。題型六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典例66.(2023上·四川宜賓·高二四川省興文第二中學校??计谥校┠撤磻姆磻獧C理可以分成如下兩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反應機理第一步反應第二步反應(慢反應)(快反應)A.在條件相同時,該反應的速率由第一步反應速率決定B.該反應的總反應方程式為NO2+CO=NO+CO2C.升高溫度只會影響第一步反應速率,對第二步反應速率無影響D.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答案】C【解析】A.在條件相同時,該反應的速率由慢反應決定,故由第一步反應速率決定,A正確;B.反應Ⅰ+反應Ⅱ可得反應的總反應方程式為:NO2+CO=NO+CO2,B正確;C.升高溫度對第一步反應速率和第二步反應速率均有影響,都會加快,C錯誤;D.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加快反應速率,D正確;故選C。7.(2023上·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校考期中)已知:

,不同條件下反應過程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反應的B.過程b使用了催化劑,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比C.過程b提高S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D.過程b發(fā)生兩步反應,第一步為吸熱反應【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反應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反應是放熱反應,△H<0,A正確;B.過程b使用了催化劑,降低了活化能,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比,B正確;C.過程b是使用了催化劑,改變了反應的路徑,提高了反應速率,不能提高S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C錯誤;D.由圖可知過程b發(fā)生兩步反應,第一步反應生成物能量高,為吸熱反應,D正確;答案選C。強化一化學反應速率大小的比較方法(1)歸一法按照化學計量數(shù)關系換算為同一物質(zhì)、同一單位表示,再比較數(shù)值大小。(2)比值法比較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shù)的比值。如aA(g)+bB(g)cC(g),即比較eq\f(vA,a)與eq\f(vB,b),若eq\f(vA,a)>eq\f(vB,b),則用A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比用B表示的大。強化二關于“控制變量法”題目的解題策略真題感知1.(2023·海南·統(tǒng)考高考真題)《齊民要術》中記載了酒曲的處理,“乃平量一斗,臼中搗碎。若浸曲,一斗,與五升水。浸曲三日,如魚眼湯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搗碎”目的是促進混合完全B.“曲”中含有復雜的催化劑C.“斗”和“升”都是容量單位D.“魚眼”是水蒸氣氣泡的擬像化【答案】D【解析】A.“搗碎”可以增大接觸面積,提升發(fā)酵速率,也能促進混合完全,A正確;B.“曲”中含有多種酶、細菌和真菌,具有催化作用,因此含有復雜的催化劑,B正確;C.“斗”和“升”都是容量單位,C正確;D.浸曲三日,如魚眼湯沸是讓酒曲充分發(fā)酵,淀粉水解產(chǎn)生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轉(zhuǎn)化為乙醇和二氧化碳,因此,“魚眼”是二氧化碳氣泡的擬像化,D錯誤;故選D。2.(2022·北京·高考真題)CO2捕獲和轉(zhuǎn)化可減少CO2排放并實現(xiàn)資源利用,原理如圖1所示。反應①完成之后,以N2為載氣,以恒定組成的N2、CH4混合氣,以恒定流速通入反應器,單位時間流出氣體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如圖2所示。反應過程中始終未檢測到CO2,在催化劑上有積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①為CaO+CO2=CaCO3;反應②為CaCO3+CH4CaO+2CO+2H2B.t1~t3,n(H2)比n(CO)多,且生成H2速率不變,可能有副反應CH4C+2H2C.t2時刻,副反應生成H2的速率大于反應②生成H2速率D.t3之后,生成CO的速率為0,是因為反應②不再發(fā)生【答案】C【解析】A.由題干圖1所示信息可知,反應①為CaO+CO2=CaCO3,結合氧化還原反應配平可得反應②為,A正確;B.由題干圖2信息可知,t1~t3,n(H2)比n(CO)多,且生成H2速率不變,且反應過程中始終未檢測到CO2,在催化劑上有積碳,故可能有副反應,反應②和副反應中CH4和H2的系數(shù)比均為1:2,B正確;C.由題干反應②方程式可知,H2和CO的反應速率相等,而t2時刻信息可知,H2的反應速率未變,仍然為2mmol/min,而CO變?yōu)?~2mmol/min之間,故能夠說明副反應生成H2的速率小于反應②生成H2速率,C錯誤;D.由題干圖2信息可知,t3之后,CO的速率為0,CH4的速率逐漸增大,最終恢復到1,說明生成CO的速率為0,是因為反應②不再發(fā)生,而后副反應逐漸停止反應,D正確;答案選C。3.(2023·浙江·高考真題)標準狀態(tài)下,氣態(tài)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對能量與反應歷程示意圖如下[已知和的相對能量為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B.可計算鍵能為C.相同條件下,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歷程Ⅱ>歷程ⅠD.歷程Ⅰ、歷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答案】C【分析】對比兩個歷程可知,歷程Ⅱ中增加了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加快了反應速率?!窘馕觥緼.催化劑能降低活化能,但是不能改變反應的焓變,因此,A正確;B.已知的相對能量為0,對比兩個歷程可知,的相對能量為,則鍵能為,B正確;C.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因此相同條件下,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歷程Ⅱ=歷程Ⅰ,C錯誤;D.活化能越低,反應速率越快,由圖像可知,歷程Ⅱ中第二步反應的活化能最低,所以速率最快的一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D正確;故答案為:C。4.(2023·湖南·統(tǒng)考高考真題)是一種強還原性的高能物質(zhì),在航天、能源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我國科學家合成的某(Ⅱ)催化劑(用表示)能高效電催化氧化合成,其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Ⅱ)被氧化至(Ⅲ)后,配體失去質(zhì)子能力增強B.M中的化合價為C.該過程有非極性鍵的形成D.該過程的總反應式:【答案】B【解析】A.(Ⅱ)被氧化至(Ⅲ)后,中的帶有更多的正電荷,其與N原子成鍵后,吸引電子的能力比(Ⅱ)強,這種作用使得配體中的鍵極性變強且更易斷裂,因此其失去質(zhì)子()的能力增強,A說法正確;B.(Ⅱ)中的化合價為+2,當其變?yōu)?Ⅲ)后,的化合價變?yōu)?3,(Ⅲ)失去2個質(zhì)子后,N原子產(chǎn)生了1個孤電子對,的化合價不變;M為,當變?yōu)镸時,N原子的孤電子對拆為2個電子并轉(zhuǎn)移給1個電子,其中的化合價變?yōu)?,因此,B說法不正確;C.該過程M變?yōu)闀r,有鍵形成,是非極性鍵,C說法正確;D.從整個過程來看,4個失去了2個電子后生成了1個和2個,(Ⅱ)是催化劑,因此,該過程的總反應式為,D說法正確;綜上所述,本題選B。提升專練1.(2024·全國·高二假期作業(yè))某反應可有效降低汽車尾氣污染物的排放,其反應熱。一定條件下該反應經(jīng)歷三個基元反應階段,反應歷程如圖所示(TS表示過渡態(tài))。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B.三個基元反應中只有③是放熱反應C.該化學反應的速率主要由反應③決定D.該過程的總反應為【答案】B【解析】A.由圖可知,△E=248.3[620.9199.2(513.5)]=554.9kJ?mol1,故A正確;B.由圖可知,三個基元反應中,反應②和反應③的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屬于放熱反應,故B錯誤;C.正反應活化能最大的是反應③,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整個反應由最慢的一步?jīng)Q定,則該化學反應的速率主要由反應③決定,故C正確;D.由始態(tài)和終態(tài)可知,該過程的總反應為2CO+2NO=N2+2CO2,故D正確;故選B。2.(2024·全國·高二假期作業(yè))亞硫酸鈉和碘酸鉀在酸性溶液中發(fā)生以下反應:。該反應的過程和機理較復雜,一般認為發(fā)生以下①~④反應:①(反應速率慢);②(反應速率快)③(反應速率快);④(反應速率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①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④B.該反應總的反應速率由反應③決定C.若預先加入淀粉溶液,SO消耗完全時,才會有使淀粉變藍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D.若反應中有5mol電子轉(zhuǎn)移,則生成【答案】B【解析】A.反應①是慢反應,反應④是快反應,則反應①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④,A正確;B.反應③是快反應,該反應總的反應速率由慢反應反應①決定,B錯誤;C.由反應機理可知,該反應①是IO和SO反應,且為慢反應,而反應④是I2和SO反應,為快反應,由此說明I2和SO反應比IO和SO反應更快,故若預先加入淀粉溶液,由反應過程看必在SO離子消耗完時,才會使淀粉變藍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C正確;D.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配平總方程式為:,其中氧化劑是KIO3,反應中KIO3中I的化合價由+5價變?yōu)?價,故若反應中有5mol電子轉(zhuǎn)移,則生成碘是0.5mol,D正確;故選B。3.(2023上·天津南開·高二天津市天津中學??茧A段練習)把下列四種溶液分別加入四個盛有鹽酸的燒杯中,均加水稀釋到,此時,和鹽酸緩慢地進行反應,其中反應最快的是A.的溶液 B.的溶液C.的溶液 D.的溶液【答案】B【解析】A.的X溶液與鹽酸混合稀釋后,X的濃度為1.2mol/L;B.的X溶液與鹽酸混合稀釋后,X的濃度為2.4mol/L;C.的溶液與鹽酸混合稀釋后,X的濃度為0.8mol/L;D.的溶液的X溶液與鹽酸混合稀釋后,X的濃度為0.4mol/L;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對比四個選項可知B的溫度最高,X的濃度最大,則反應最快,答案為B。4.(2023上·廣東深圳·高二翠園中學??计谥校┫铝袑嶒灢荒苓_到目的的是A.圖①:探究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B(tài).圖②: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C.圖③:測定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反應速率D.圖④:探究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答案】A【解析】A.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和相等,則改變壓強,平衡不移動,則不能探究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故A錯誤;B.只有溫度不同,熱水中顏色深,可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故B正確;C.秒表可測定時間,針筒測定氣體的體積,圖中裝置可測定反應速率,故C正確;D.分別使用塊狀碳酸鈣和粉末狀碳酸鈣與等量且等濃度的鹽酸反應,則探究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故D正確;故選:A。5.(2023上·廣東廣州·高二廣州市第五中學校考期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增大反應物濃度,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B.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大,分子運動速率加快C.加入適宜的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增大D.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縮小容器容積,增大壓強,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增多【答案】A【解析】A.增大反應物濃度,單個分子的能量并沒有變化,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不變,故A錯誤;B.升高溫度,分子能量變高,活化分子百分率增大,分子的熱運動加快,故B正確;C.加入催化劑后,活化能降低,原本能量不足的分子也成為了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故C正確;D.縮小容積,單位體積內(nèi)的分子數(shù)增多,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數(shù)增多,故D正確;故選A。6.(2023上·廣東廣州·高二廣州市第五中學??计谥校┤?0mL過氧化氫水溶液,在少量存在下分解:。在一定溫度下,測得O2的放出量,轉(zhuǎn)換成H2O2濃度(c)如下表:t/min0204060800.800.400.200.100.05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10min時,測得O2體積為112mL(標準狀況)B.反應速率先快后慢,100min時,過氧化氫分解完全C.20~40min,消耗H2O2的平均速率為D.用MnO2代替也可催化H2O2的分解,降低反應活化能,但不改變反應歷程【答案】C【解析】A.前20min產(chǎn)生氧氣為,V=0.112L=112ml,,故A錯誤;B.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每過20分鐘濃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因?00min時過氧化氫剩余0.025mol/L,故B錯誤;C.20~40min,消耗H2O2的平均速率為,故C正確;D.催化劑改變,反應歷程是變化的,故D錯誤;故選C。7.(2023上·北京順義·高二楊鎮(zhèn)第一中學??计谥校┌焰V條(去除氧化膜)投入到盛有鹽酸的敞口容器中,產(chǎn)生H2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影響AB段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H+的濃度 B.反應時溶液的溫度C.體系的壓強 D.Cl的濃度【答案】B【解析】A.反應開始氫離子濃度就一直處于下降狀態(tài),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故A錯誤;B.反應放熱,使體系的溫度升高,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故B正確;C.氫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極小,因此氫氣逸出到反應體系外,對反應速率幾乎沒有影響,故C錯誤;D.在反應過程中氯離子濃度幾乎沒有變化,對反應速率幾乎沒有影響,故D錯誤;故選B。8.(2023上·湖北武漢·高二博白縣中學校聯(lián)考期中)芬頓試劑是以和組成的水溶液體系,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其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中起到催化作用B.基元反應1為決速步驟C.基元反應1的活化能比基元反應2的低D.基元反應1的方程式為:【答案】C【解析】A.是由基元反應1產(chǎn)生的,在基元反應2被消耗,是中間產(chǎn)物,不是催化劑,不起催化作用,A項錯誤;B.基元反應的慢反應為決速步驟,所以基元反應2為決速步驟,B項錯誤;C.基元反應1為快反應,活化能較低,而基元反應2為慢反應,活化能較高,則基元反應1的活化能比基元反應2的低,C項正確;D.由圖可知,基元反應1的方程式為:,D項錯誤;故選C。9.(2024上·全國·高二假期作業(yè))對于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降低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 B.增加NO的濃度能加快反應速率C.使用恰當?shù)拇呋瘎┠芗涌旆磻俾?D.加入足量的活性炭可以實現(xiàn)NO的100%轉(zhuǎn)化【答案】BC【解析】降低溫度,減小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則反應速率減慢,A錯誤;增加NO濃度,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個數(shù),化學反應速率加快,B正確;催化劑能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則化學反應速率加快,C正確;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轉(zhuǎn)化為生成物,D錯誤。10.(2024·全國·高二假期作業(yè))某學生為探究鋅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變化,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反應放出的氫氣。所用稀鹽酸濃度有1.00mol·L1、2.00mol·L1兩種濃度,每次實驗稀鹽酸的用量為25.00mL,鋅有細顆粒與粗顆粒兩種規(guī)格,用量為6.50g。實驗溫度為25℃、35℃。(已知Zn2+對該反應速率無影響)(1)請在實驗目的一欄中的空白項處填出對應的實驗編號:編號t/℃鋅規(guī)格鹽酸濃度/mol·L1實驗目的①25粗顆粒2.00I.實驗①和②探究鹽酸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Ⅱ.實驗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Ⅲ.實驗探究鋅規(guī)格(粗、細)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②25粗顆粒1.00③35粗顆粒2.00④25細顆粒2.00(2)實驗①記錄如下(換算成標況):時間/s102030405060708090100氫氣體積/mL16.839.267.2224420492.8520.8543.2554.4560①計算在30~40s范圍內(nèi)鹽酸的平均反應速率ν(HC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