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檢驗》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8/3C/wKhkGWXXJzGAHqiKAAIZ9IAYduM583.jpg)
![《食品理化檢驗》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8/3C/wKhkGWXXJzGAHqiKAAIZ9IAYduM5832.jpg)
![《食品理化檢驗》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8/3C/wKhkGWXXJzGAHqiKAAIZ9IAYduM5833.jpg)
![《食品理化檢驗》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8/3C/wKhkGWXXJzGAHqiKAAIZ9IAYduM5834.jpg)
![《食品理化檢驗》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8/3C/wKhkGWXXJzGAHqiKAAIZ9IAYduM5835.jpg)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品理化檢驗》課程教學大綱課程名稱:食品理化檢驗/FoodPhysicalandChemicalexamination課程類別:專業(yè)課課程性質(zhì):必修課 適用專業(y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學時數(shù):32 其中實驗/上機學時:0學分數(shù):2 考核方式:考試預修課程:無機與分析化學教學參考書:張水華編.食品分析.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王世平編.食品理化檢驗技術(高).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9劉紹編.食品分析與檢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開課單位: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課程簡介:《食品理化檢驗》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食品理化檢驗課程是研究各類食品組成成分的檢測方法及其理論,進而評定食品品質(zhì)的一門技術性學科。它是綜合運用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及各種科學技術,對食品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物料的質(zhì)量進行分析檢測。課程重點介紹國家標準分析方法和國外先進分析方法,內(nèi)容涉及到食品營養(yǎng)成分、食品風味成分、限制性成分、有害有度成分的分析與檢測。本門課程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目標:掌握食品理化檢驗的理論知識、能夠正確選擇分析方法和討論結(jié)果。培養(yǎng)綜合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食品生產(chǎn)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和食品科研水平。第一章 緒論 (2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理化檢驗的性質(zhì)任務和檢驗方法、檢驗內(nèi)容和檢驗方法依據(jù)來源、檢驗方法遵循的法規(guī)與標準來源。要求:了解理化檢驗的性質(zhì)任務和檢驗方法,熟悉檢驗內(nèi)容和檢驗方法依據(jù)來源,掌握檢驗方法遵循的法規(guī)與標準來源。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理化檢驗所必須了解的基本概念和檢驗必須遵循的法規(guī)與標準。教學內(nèi)容一、食品理化檢驗概述二、食品理化檢驗任務與內(nèi)容三、食品理化檢驗方法四、食品理化檢驗法規(guī)與標準五、常用測定基本操作技術第二章 食品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2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采樣基本知識、樣品預處理技術。要求:了解采樣的基本概念、采樣原則和應注意的事項;熟悉樣品采集和預處理的方法,掌握處理技術。教學重點和難點樣品制備與提取樣品試劑、樣品預處理技術。教學內(nèi)容一、樣品的采集、制備及保存二、樣品的預處理技術第三章 物理檢驗法 (2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檢驗法中常見的物理檢驗方法的種類、特點和基本使用方法;基本儀器使用方法與要求。要求:了解物理檢測法的種類,熟悉方法特點和要求,掌握不同儀器原理和特性及操作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檢測原理和測定要求以及注意事項。難點:使用原理理解。教學內(nèi)容一、方法概述二、物理檢測的幾種方法三、食品物性測定第四章 常用儀器操作與要求 (2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基本儀器使用方法與要求。要求:熟悉儀器特點和要求,掌握不同儀器原理和特性及操作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檢測原理和測定要求以及注意事項。難點:使用原理理解。教學內(nèi)容一、概述二、基本儀器操作方法與要求第五章 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測定 (4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水分和水分活度測定原理、特點、要求和操作方法。要求:了解水分和水分活度方法種類,熟悉干燥法特點和使用范圍,掌握不同方法對樣品的測定原理和特性及操作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干燥法原理和測定要求。難點:方法選擇。教學內(nèi)容一、概述二、水分測定三、水分活度值的測定第六章 灰分及幾種重要礦物元素含量的測定 (2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灰分測定方法原理、特點、要求和操作技術。要求:熟悉方法特點和要求,掌握不同樣品的特性及操作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方法原理和測定方法及注意事項。難點:加速灰化方法。教學內(nèi)容一、概述二、灰分的測定基本原理、特點與分類三、加速灰化方法四、總結(jié)第七章 酸度的測定 (2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酸度檢驗原理、特點、要求、操作。要求:熟悉方法特點和要求,掌握測定基本原理和特性及操作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基本原理。教學內(nèi)容一、概述二、酸度分類與測定三、滴定法操作基本要求第八章 脂類的測定 (4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脂類檢驗方法原理、特點與要求要求:了解理化檢驗中生物法操作基本方法,掌握測定原理和特性和使用范圍。熟悉操作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方法原理、特性及注意事項。難點:脂類分離方法。教學內(nèi)容一、概述二、脂類的測定方法三、食用油脂幾項理化特性的測定第九章 糖類的測定 (4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糖類檢驗方法原理、特點與要求要求:了解糖類檢驗操作基本方法,掌握測定原理和特性和使用范圍。熟悉操作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方法原理、特性及注意事項。難點:糖類分離方法。教學內(nèi)容一、概述二、可溶糖類的預處理方法三、還原糖的測定方法四、其它糖類的測定第十章 蛋白質(zhì)與氨基酸的測定 (4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蛋白質(zhì)與氨基酸檢驗方法原理、特點與要求要求:了解理化檢驗的基本方法,掌握測定原理和特性和使用范圍。熟悉操作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方法原理、特性及注意事項。難點:樣品處理與濃度選擇。教學內(nèi)容一、概述二、蛋白質(zhì)的定性反應三、常量蛋白質(zhì)的凱氏定氮法四、微量蛋白質(zhì)的分光光度測定法第十一章 維生素類的測定 (2學時)教學目的和要求目的:學習維生素檢驗方法原理、特點與要求要求:掌握測定原理和特性和使用范圍。熟悉操作方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方法原理、特性及注意事項。難點:樣品處理。教學內(nèi)容一、概述二、脂類維生素的測定方法三、維生素C的測定方法第十二章 食品添加劑的測定 (2學時)教學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聯(lián)邦學習應用-深度研究
- 文學城市與都市癥候-深度研究
- 云計算在農(nóng)村信息服務-深度研究
- 時空數(shù)據(jù)融合與處理-深度研究
- 投影機產(chǎn)業(yè)鏈分析-深度研究
- 氣候變化對食品產(chǎn)業(yè)影響-深度研究
- 社交網(wǎng)絡數(shù)據(jù)融合-深度研究
- 數(shù)字貨幣合規(guī)監(jiān)管-深度研究
- 新建年產(chǎn)10000臺工業(yè)機器人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年快手短視頻項目提案報告
- 2025年湖南九嶷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農(nóng)產(chǎn)品貯運與加工考試題(附答案)
- 幼兒園開學教職工安全教育培訓
- 學校財務年終工作總結(jié)4
- 生態(tài)安全課件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讀書筆記
- 2025年汽車加氣站作業(yè)人員安全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 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導則安全儀表管理課件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解讀全篇
- 2024年監(jiān)控安裝合同范文6篇
- 2024年山東省高考政治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