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利辛縣高三12月五校聯考歷史試題2_第1頁
安徽省利辛縣高三12月五校聯考歷史試題2_第2頁
安徽省利辛縣高三12月五校聯考歷史試題2_第3頁
安徽省利辛縣高三12月五校聯考歷史試題2_第4頁
安徽省利辛縣高三12月五校聯考歷史試題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利辛縣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五校聯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8分)1.距今約1.32萬年的山東臨淄趙家徐姚遺址,出土遺物1000余件,火塘3處。這些遺物以動物骨骼為主,陶片、陶塑次之,還有少量石制品、蚌殼制品。其中陶片有穿孔痕跡,穿孔內壁較平整,蚌器上也見有規(guī)整的穿孔痕跡。該遺址的發(fā)現()A.為研究舊新石器時代過渡提供佐證B.表明當時制陶技術領先世界C.實證了新石器時代開始的準確時間D.印證漁獵是食物的唯一來源2.據文獻記載:漢初,天子之相,號為丞相,黃金之?。恢T侯之相,號為丞相,黃金之印,而尊無異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諸侯列卿秩二千石,則臣已同矣……天子衛(wèi)御,號為大仆,銀印,秩二千石;諸侯之御,號曰大仆,銀印,秩二千石,則御已齊矣。這表明漢初()A.已埋下王國叛亂的隱患 B.官僚政治已取代貴族政治C.完全繼承秦朝政治制度 D.中央與地方實行分權制衡3.明代沿海地區(qū)有七大防區(qū),大規(guī)模海防所城建設逐漸形成布局框架。如圖為明代各防區(qū)海防所城總量示意圖。這種海防布局反映出()A.東南地區(qū)海疆形勢嚴峻 B.政府放松對海外貿易的限制C.政府海防意識開始增強 D.沿海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4.如圖出自英國人伯納德于1845年倫敦出版的《復仇神號親歷記》,其被收納進中國近代史學者張海鵬編著的《簡明中國近代史圖集》,并配以文字:英軍占領廣州期間到鄉(xiāng)下劫掠的情形。該圖片()A.侵略者記載史料價值較低 B.作者意在抨擊西方殖民侵略C.直觀地再現了歷史事件原貌 D.有助于厘清歷史事件的性質5.某時期創(chuàng)辦的軍事院校,在財政、武器和制度創(chuàng)建等方面均得到俄國的支持,俄方亦派員充任顧問并幫助籌建學校。在學校開學典禮上,有人致辭說:組織革命軍,以后著著(逐漸地)進行,所以能夠消滅舊黨和外來的敵人,大告成功。據此可知,該軍校()A.踐行了中共一大的最高綱領 B.豐富了國民革命三大政策的實踐C.助推了打土豪,分田地開展 D.體現了新中國一邊倒的外交政策6.1940年4月,共產黨的機關報《新華日報》在10天之內對郭沫若、衛(wèi)聚賢等人在重慶發(fā)現漢墓并主持發(fā)掘的工作進行了6次報道,而國民黨僅以一篇新聞帶過?!缎氯A日報》此舉旨在()A.服務于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 B.表明了共產黨對考古工作的重視C.凸顯重慶漢墓在考古中的價值 D.向世界展示中國考古取得的成就7.我國外交政策的調整經歷了從建國初的“一邊倒”到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六十年代的“兩個拳頭打人”再到改革開放后的“不結盟”,這種調整主要基于()A.維護世界和平 B.形勢發(fā)展變化 C.加強國際合作 D.國家力量增強8.下圖為新華社記者于20世紀80年代初拍攝的一張珍貴照片——實行包產到戶的安徽鳳陽小崗村帶頭人嚴宏昌在村里第一個買了拖拉機。這張照片()A.體現了土地所有制變革的成效 B.反映了農業(yè)機械化的基本實現C.釋放了農村政策延續(xù)性的信號 D.見證了我國農村小康社會建成9.農業(yè)在西亞地區(qū)的最早起源大概不晚于8000年,在公元前6000年成為該地區(qū)人民的主要生存方式。公元前5000前后,東亞和中美洲地區(qū)的農業(yè)也得以傳播開來。下列有關世界農業(yè)起源的說法正確的是()A.農業(yè)文明由西亞地區(qū)傳播到世界各地 B.農業(yè)起源是三個地區(qū)不斷交流的結果C.從世界范圍看農業(yè)主要有三大起源地 D.人類從食物生產者轉變?yōu)槭澄锊杉?0.中世紀中后期,歐洲封建主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為擴大貨幣收入,他們把勞役地租轉換為貨幣地租,同時加強對自營地的經營管理,出售產品以獲得貨幣收入。這些現象反映出當時歐洲()A.封建莊園經濟已經崩潰 B.商業(yè)革命正迅速開展C.農業(yè)經濟轉型趨勢明顯 D.莊園農產品獲利豐厚11.1832年議會改革以后,國王雖然還保有任命首相和內閣大臣的權力,但議會對內閣的政策和提案具有否決權,一旦國王任命的首相不是議會多數黨的領袖,議會就會否決內閣首相的提案,拒絕與內閣合作,導致內閣只能選擇辭職。這反映出()A.責任內閣制開始形成 B.君主立憲制進一步完善C.民主政治的基礎擴大 D.三權分立構想付諸實踐12.作家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雙城記》中寫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仰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這段材料可以用來闡述()A.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 B.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本質特征C.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影響 D.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13.電影《精武風云·陳真》中,甄子丹飾演的陳真等一群中國勞工冒著炮火往戰(zhàn)場運送彈藥。當德軍沖上英軍陣地,中國勞工勇敢的與德軍廝打在一起。整個戰(zhàn)爭期間有十四萬中國勞工奔赴歐洲,死亡人數有9900余人,兩萬人下落不明。對該材料認識正確的是()A.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做出巨大貢獻B.該戰(zhàn)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C.戰(zhàn)后中國以戰(zhàn)勝國身份參加巴黎和會D.體現了中國人民為了支持正義而戰(zhàn)14.1948年,英國的工黨政府宣布建成了“福利國家”,所有家庭都享受津貼,病人不必向醫(yī)生付錢即可得到治療,貧困群體的生活因而大為改善,因肺炎、白喉和結核病而死亡的人數也大大下降。工黨的政策()A.促進社會主義陣營的擴大 B.反映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加強C.使工人階級實現當家作主 D.利于擺脫經濟“滯脹”現象15.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傾倒核廢水入海,中國政府強烈譴責并宣布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奇怪的是,西方媒體集體失聲,這與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時遭遇西方猛烈譴責完全不同。該現象反映出()A.國家利益主導輿論方向 B.意識形態(tài)斗爭日益嚴重C.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代主題 D.國際環(huán)境保護意識淡漠16.在英國,其內部紀律禁止文官參加政治活動。如文官不得兼任議員,也不得作為議員候選人或為議員候選人從事競選活動,除非先辭去文官職務;不得參加政黨,擔任政黨政治機構官員,或為政黨從事政治活動。這些規(guī)定()A.體現了文官的政治中立 B.提高了官員的參政熱情C.避免了官員的推諉扯皮 D.保證政黨活動不受干擾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說:“士必愨(què,恭謹)而后求智能者焉,不愨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邇?!备嬲]人們:“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宋代司馬光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睎|漢思想家王符著《潛夫論》,廣論古今,提出選拔人才一定要“不棄疏遠,不輕幼賤,又參而任之”。李世民出身于關隴地主集團,但貞觀年間居相位者25人,非關隴集團占18人。李世民曾說:“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只有放寬眼界,才能得到較為理想的人才。——摘編自韓丹、鐘素芬《中國古代人才觀探析》材料二與古代傳統的人才觀相比,洋務派更加傾向于在“西學”中,而不是在“經史”中尋找治世的實用知識和本領。早期維新派如馮桂芬、王韜等人,認為西方的實用技藝之學較之傳統的經史之學是中國更急需的知識。維新變法失敗后,康、梁等維新派人士拓寬了人才視野,如梁啟超在撰成的《新民說》中,將“新民”應具備的素質概括為18種之多,諸如:國家思想、權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險精神、盡性主義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尊、尚武、合群、生利、民氣等。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在建立中華民國后,明確指出,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需要的是具有民主共和精神與健全人格的新型人才,并確立了“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幾宰吨袊缙谒枷爰业娜瞬庞^》(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人才觀體現的原則。(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古代相比,近代中國人才觀出現的新變化,并談談對當今社會的啟示。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波峰、波谷反映一個周期內經濟增長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為正值、負值。落差是一個周期內波峰與波谷的差值,反映一個周期內經濟增長的幅度,通過綜合比較不同時間段內經濟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顯看出經濟波動的劇烈與平緩狀況??偟膩碚f,二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經濟周期的波動比以前更加溫和,有的學者稱之為“被燙過了的曲線”(如圖3)。18862002年美國GDP增長率波動——摘編自【英】麥迪森《世界經濟二百年回顧》等材料二1928—1937年,蘇聯經濟發(fā)展速度年遞增16%;1917—1940年,國民收入增長了814%,年均增長率高達9.6%,而同期美國GNP只增長了68%,年均增長率只為2.3%。1981—1985年蘇聯的國民收入、工業(yè)產值、農業(yè)產值、投資額、社會勞動生產率分別為3.2%、3.6%、1.0%、3.7%、2.7%,1986—1990年分別為1.8%、2.6%、0.5%、0.3%、2.0%,1990年分別為4%、1.2%、2.3%、19%、3%。——摘編自楊榮、季正矩《經濟建設的成敗與蘇聯的興衰》(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促使1917—1940年蘇美兩國經濟均出現增長的相似因素,并對二戰(zhàn)以來美國經濟周期波動為“被燙過了的曲線”進行解讀。(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981—1990年蘇聯經濟發(fā)展的態(tài)勢及其原因。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照湯因比的說法,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有20多種文明已經消逝了,今天存在于世界上的幾種古老文明;都是在長期歷史中經過篩選淘汰而傳衍下來的。那些已經“消逝”或衰落下去的文明,現在都不能獨立存在,有的已經成為“化石”了。然而對于人類文明的繁衍和發(fā)展,都曾是有功之臣。文明,總是不停地運動著的,各個民族之間自有了接觸以來,從來沒有停止過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