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兩宋的政治與軍事一宋初集權背景1)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北宋先南后北消滅割據政權,結束割據局面。統(tǒng)治者吸取唐后期軍閥割據政治動蕩的教訓。中央集權派文官任知州。各州增設通判,牽制知州設轉運司統(tǒng)管地方財政,將地方賦稅收歸朝廷。4)設四監(jiān)司監(jiān)控各州。5)將地方精銳部隊編人禁軍,拱衛(wèi)京師。6)重文輕武,擴大科舉規(guī)模。君主集權設樞密院、三司、參知政事分割宰相軍權、財權、行政權。樞密院和禁軍管理機構“三衙”分割調兵和統(tǒng)兵權。影響預防了內亂,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強化了中央集權。權力分割過細,降低了行政效率。三冗兩積。(6)制度僵化,導致因循守舊。統(tǒng)治危機軍事契丹建立遼,占領燕云十六州。檀淵之盟遼宋兄弟相稱,北宋送遼歲幣。北宋送給覺項西夏歲賜。財政北宋募兵過濫,軍費龐大。2)機構重疊,官僚隊伍龐大,財政狀況惡化。三、改革1、慶歷新政宋仁宗、范仲淹。整頓官僚機構為宗旨。觸犯官僚集團利益,引發(fā)抵制,最終失敗。2、王安石變法1)時間、人物:1069年,宋神宗、王安石。2)內容?①農業(yè)商業(yè)軍事科舉教育多領域。②加強政府管理,以圖富國強兵③官府向農民提供貸款,撥巨資從事商業(yè)經營,以圖調控經濟增加收入。④對農民進行編制管理和軍事訓練,以兵農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3、影響①增加了政府收入,達到富國目的②加重了人民負擔③強兵效果不明顯。④引發(fā)激烈爭議,統(tǒng)治集團內部分裂。四、南宋1.1127年,靖康之變,趙構在臨安建南宋。2.1141年,南宋與金“紹興和議”。(1)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劃界。(2)南宋對金稱臣。(3)南宋向金納歲貢。岳飛被殺害。4.多次戰(zhàn)爭,地位略升,“世為侄國”拓展?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形成了長時間的穩(wěn)定統(tǒng)治,但兩宋時期自始至終未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宋代設立樞密院,既分割了宰相的軍權,又分割了禁軍管理機構“三衙”的調兵之權。?宋代四監(jiān)司與漢代刺史不同。四監(jiān)司自始至終都是地方行政機構,同時兼具監(jiān)察地方州縣之權;刺史最初是地方監(jiān)察官員,后來演變?yōu)榈胤叫姓L官。?宋初加強集權的措施是一把雙刃劍,在有效防范內部動亂的同時,也種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慶歷新政以整頓吏治為中心,側重政治方面;王安石變法以理財為中心,側重經濟方面。但兩者都因觸犯統(tǒng)治集團的既得利益而失敗。?宋代“以錢財換和平”的做法雖帶有屈辱性,但也換來了較長時期的邊境和平,總體上應當給予肯定。?三司與三司使:三司,三個機構的合稱;三司的長官,稱“三司使”。中國古代很多朝代都有“三司”,不過所指并不一樣。東漢:太尉、司徒、司空。唐代:御史大夫、中書、門下。唐末至宋:鹽鐵、戶部、度支。明代:各省的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清末:各省的提學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錢穆認為,宋代以前“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諫官,他只糾繩皇帝”。到宋代則實行“臺諫合一”制度,“諫官不準由宰相任用(
)A.加強了皇帝權力 B.加強了宰相權力 C.削弱了監(jiān)察制度 D.造成了冗官現(xiàn)象2.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記載:964年“始令諸州自今每歲受民租及筦榷(政府對鹽、鐵、酒的專賣)之課,除支度給用外,凡緡帛之類悉輦送京師?!瘪R端臨《文獻通考》記載:973年“令諸州舊屬公使錢物盡數系省(中央管理財物的機構),毋得妄有支費?!边@些舉措(
)A.增強抵御邊疆民族襲擾的實力 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的地位C.導致機構重疊和行政效率低下 D.可以有效地預防內部動亂3.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即在青黃不接時,官府向有需要的農民提供貸款,以抑制兼并,為官府開辟財源。大臣韓琦報告青苗法實施的情況:所有農戶都必須從官府貸款,富人可以多貸,窮人只能少貸,貸款利率較高,到期后農民又面臨官府強制催收。韓琦認為青苗法(
)A.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收入 B.增加農民的經濟負擔C.有利于限制民間高利貸剝削 D.加強對農民編制管理4.北宋蘇轍說:“昔仁祖之世,元昊叛命,邊臣失律,敗亡相繼,然而四方士民裹糧奔命,唯恐在后,雖捐軀中野,不以為怨,兵民競勸,邊守卒固,而中國(宋)徐亦自定,無土崩之勢?!蔽飨膭t是“久不通和市,國人仇怨”。這說明(
)①北宋軍民的愛國情緒高漲
②西夏失敗激化國內矛盾③北宋承受戰(zhàn)爭的潛力更強
④西夏挑起邊釁不得人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宋史》記載:“祖宗(指宋太祖趙匡胤)之時,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維持軍政,萬世不易之法。”這一制度的實行意在(
)A.整頓軍隊加強地方軍事力量 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權力C.分權設職防止武將權力膨脹 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會地位6.“事為之防,曲為之制”被認為是宋朝祖宗家法的實質精神。這種精神首先貫徹到制度的設計之中。以下官職或機構的設置與上述精神相符的是(
)①知州與通判
②樞密院與“三衙”③三司使與提點刑獄司
④同平章事與參知政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諸鎮(zhèn)節(jié)度會于京師,賜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號權知軍州事(官職名稱),軍謂兵,州謂民政焉”“太祖始削外權……令文官權知”。材料表明宋初(
)A.放松社會管控 B.機構權力分散C.加強地方控制 D.邊防壓力減輕8.錢穆認為,宋代以前“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諫官,諫官的職責是專門諫諍皇帝的過失?!G官不監(jiān)察政府,他只糾繩皇帝”。到宋代則實行“臺諫合一”制度,“諫官不準由宰相任用,于是臺官諫官同為須由皇帝親擢了”。這一變化(
)A.加強了皇帝權力 B.加強了宰相權力C.削弱了監(jiān)察制度 D.造成了冗官現(xiàn)象9.讀下圖,在①②③④處填寫對應的內容,正確的是(
)A.道一府州軍監(jiān)一郡守一轉運司 B.路一參知政事一郡守一節(jié)度使C.路一府州軍監(jiān)一轉運司一通判 D.省一參知政事一節(jié)度使一巡撫10.如圖為山西絳州大堂墻上鑲嵌的“文臣七條”碑。碑刻立于北宋后期的宋徽宗期間,碑文內容為北宋初期宋真宗頒布的廉政戒律“文臣七條”:一曰清心,二曰奉公,三曰修德,四曰貴實,五曰明察,六曰勸課,七曰革弊。該碑文內容能夠說明宋代A.實行崇文抑武的方針 B.注重官員的監(jiān)察考核C.門閥士族勢力的衰落 D.市民生活的豐富多彩11.盛唐以前實行的是三省六尚書二十四司加卿監(jiān)的官僚體制,尚書省戶部是財政的首腦。到盛唐時鹽鐵使、轉運使、度支使、三司使等使職出現(xiàn),理財體制發(fā)生了根本改變。經五代至宋初形成的理財體制,在神宗元豐年間進行了改革,收奪地方財權,恢復了省部司監(jiān)舊體制,一直延續(xù)到南宋后期。觀察唐朱財政體制的演變歷程,下列幾個理解中準確的是①出現(xiàn)使職的固定化三司成為宋初理財首腦②王安石整頓財政體制的思路保持近200年③唐宋財政體制的終點回到起點是歷史的倒退④理財體制經歷否定之否定演變歷程強化集權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12.盛唐以前實行的是三省六尚書二十四司加卿監(jiān)的官僚體制,尚書省戶部是財政的首腦。到盛唐時鹽鐵使、轉運使、度支使、三司使等使職出現(xiàn),理財體制發(fā)生了根本改變。經五代至宋初形成的理財體制,在神宗元豐年間進行了改革,收奪地方財權,恢復了省部司監(jiān)舊體制,一直延續(xù)到南宋后期。觀察唐宋財政體制的演變歷程,下列幾個理解中準確的是①出現(xiàn)使職的固定化三司成為宋初理財首腦②王安石整頓財政體制的思路保持近200年③宋財政體制的終點回到起點是歷史的倒退④理財體制經歷否定之否定演變歷程強化集權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13.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區(qū)大量設置稅場,五代十國至宋初又將很多稅場升為縣,其分布狀況見如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由場升縣絕大部分發(fā)生在宋代②增置新縣與移民聚集密切相關③該地區(qū)西部經濟比東部更繁榮④國家對該地區(qū)的控制漸趨深入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4.歐陽修編撰的《新唐書》云:“夫惡危亂而欲安全者,庸君常主之能知,至于措置之失,則所謂困天下以養(yǎng)亂也。唐之置兵,既外柄以授人,而末大本小?!辫b于唐朝的上述問題,北宋初年統(tǒng)治者①實行保甲法,加強軍隊訓練
②派文官擔任地方行政長官③削弱地方的軍隊,充實禁軍
④地方賦稅交由中央來掌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王安石變法中將公使錢(用作宴請及饋送過往官員的費用)由原來的中央追撥付或預留系省錢,改為由系省錢與不系省錢合并支付,“謂如本州額定公使錢一千貫,則先計其州元收坊場、園池等項課利錢若干,卻以不系省錢貼足額數”。這一變法舉措有利于A.整治官場貪腐之風 B.緩解中央財政壓力C.壓縮地方財權空間 D.強化公使錢的管理16.宋代筆記《玉壺清話》記載,一次宋太祖派遣武將黨進戍邊,依例應出行前向皇帝致辭,但宋太祖念其“本出溪戎,不識一字”,便破例讓他“不須如此”。但黨進性格剛強,堅決要求致辭,便使人將內容寫在“笏”(手板)上,并反復背誦。結果當天由于緊張,黨進“不能道一字”,最后只說出一句“臣聞上古其風樸略,愿官家好將息”,引發(fā)哄堂大笑。后來他自己解釋說“也要官家知道我讀書來”。這反映出北宋初年A.程朱理學盛行,引導朝廷政治風向B.重視科舉考試,成為唯一晉升途徑C.提倡武將讀書,文官群體得到推崇D.設置二府三司,樞密院只負責軍事17.程顥指出:“青苗取息、京東轉運司剝民希寵……設令由此僥幸,事小有成,而興利之臣日進,尚德之風浸衰,尤非朝廷之福?!彼J為王安石變法A.重利輕義敗壞社會風氣 B.注重人才的選拔和使用C.發(fā)展生產減輕農民負擔 D.沒有改變宋代積貧局面18.史書記載,宋真宗遣使持手詔來見宰相李沆,欲封劉氏為貴妃。李沆讓使者傳話:“但道臣沆以為不可!”此事遂罷。元豐年間,呂公著上書宋神宗告誡道:“人君一言一動,史官必書。若身有失德,載之史冊,將為萬代譏!”。上述現(xiàn)象反映了宋代A.君主專制遭受沖擊 B.實現(xiàn)了君臣共治C.民主制度初現(xiàn)端倪 D.士大夫忠君思想19.唐朝人認為導致安史之亂的重要原因是:“天寶末,天子以中原太平,修文教,廢武備,銷鋒鏑,以弱天下豪杰……子弟為武官者,父兄擯之不齒。唯邊州(邊境地區(qū))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復用?!贬槍ι鲜鰡栴},宋朝吸取唐朝的教訓,實行的政策是A.抽調地方精兵強將,充實中央禁軍 B.推行保甲法,戰(zhàn)時將保丁編入軍隊C.采用重文輕武政策,貶低武官地位 D.實施將兵法,加強軍隊的管理訓練20.中國古代某一時期,政事堂是中樞部門的首腦官署,也是正副宰相集體處理政事的最高權力機構。民政、軍政、財政分屬不同部門,主管財政的機構由鹽鐵、度支、戶部組成。上述機構設置出現(xiàn)在A.秦朝咸陽 B.東漢洛陽 C.唐朝長安 D.北宋汴梁二、材料分析題21.杯酒釋兵權“杯酒釋兵權”是一則著名的歷史典故,但在史學界卻存在著疑與信兩大派。有學者認為“杯酒釋兵權”“來自傳聞,不可置信”。首先,如此重大事件,在北宋官修的《太祖實錄》和《三朝國史》中不見片語。丁謂(966~1037年)的《談錄》可謂最早記載解除石守信、王審琦兵權的文獻,但《談錄》只講罷二人兵權,并無宴請情節(jié)。隨后王曾(978~1038年)的《筆錄》則增添了太祖設宴與宿將“道舊相樂”的場景。后世所謂“杯酒釋兵權”一說,基本皆出于此。至神、哲宗時司馬光的《速水紀聞》更是大事鋪張“設宴道舊”情節(jié),繪聲繪影,恍如身歷其境。據載“杯酒釋兵權”發(fā)生于建隆二年(961年)七月,但當年六月初二杜太后病逝,七月初屬國喪期間,不準宴飲。更多學者認為,“杯酒釋兵權”基本可信。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的軍權確是在建隆二年七月后罷免的,北宋的官方文獻,如《國史》《實錄》對此均有明確記載。王曾與丁謂基本是同時代人,且王氏成書在先,論者指責王氏《筆錄》所載為擅增情節(jié),非穩(wěn)妥之論。注重政治運作技巧,盡力營造便于解決問題的氛圍,正是宋初政治的一大特色。因記錄者未能身臨其境,“杯酒”一事在某些細節(jié)的記載上可能不無渲染,卻并非后人編造?!端问贰ざY志》載:“皇太后杜氏崩……合隨皇帝以日易月(注:一天等于一月)之制,二十五日釋服?!奔捶蕰r間實際只需二十四天,六月二十五日后已不禁宴飲。(1)閱讀材料,說明“疑”與“信”兩派爭論的角度及其與之對應的論據。(2)談談你對“杯酒釋兵權”的看法。三、論述題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如表為唐宋科舉制中進士科的不同。唐朝宋朝考試頻率及錄取人數每年一舉,每舉一二十人為常每四年一舉,太宗時每舉常一二百人,后來增至四五百人考試及錄取方式進士考試不彌封,不糊名,考官可憑試卷并參考舉子平日的聲譽錄取自真宗(一說太宗)時定糊名制后,考官只能憑舉子試卷錄取進士及第方式經禮部錄取后即為及第禮部錄取后,要到殿庭復試。及第與否及及第等級由皇帝決定出仕方式及第后,出仕要經吏部再定期考選,“吏部之選,十不及一”一經及第,即行授職,名次高的可以得到通判、知縣或其他同等級官職材料二
宋朝官吏“任子”(子孫不經“選舉”,特準宦仕)的權利特別大。臺省官六品以上,他官五品以上,每三年南郊大禮時,都有一次“任子”機會,每次品級最低的蔭子或孫一人,品級最高的可蔭六人,不拘宗人、外戚、門客以至“醫(yī)人”(家庭醫(yī)生)。此外大臣致仕時有“致仕恩澤”,可蔭若干人;死后有“遺表恩澤”,可蔭若干人?!陨喜牧暇鶕埵a麟《兩宋史綱》結合所學知識,評述材料所反映的宋代立國特色。(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邏輯嚴密)參考答案:1.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糾正皇帝的諫官的任命權由宰相變?yōu)榛实郏f明皇權的加強,A項正確。據材料諫官不準由宰相任用可知削弱了宰相的權力,排除B項;材料只是對諫官的任命權做了改變,沒有改變監(jiān)察的制度,排除C項;諫官任命權的改變不會增加官僚的數量,排除D項。故選A項。2.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據材料可知,北宋建立后,要求地方將賦稅及財富上交中央,削弱地方,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有效地預防內部動亂,D項正確;材料中描述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沒有體現(xiàn)邊疆危機,也沒有描述提高了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排除AB項;材料中沒有描述機構重疊和行政效率的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3.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時期。根據“所有農戶都必須從官府貸款”、“貸款利率較高,到期后農民又面臨官府強制催收”可知,韓琦認為所有農戶必須貸款,而且貸款利率較高,還要面臨官府的強制催收,這其實是增加了農民的經濟負擔,B項正確;韓琦認為青苗法加重了農民的經濟負擔,并沒有認為增加政府收入和有利于限制民間高利貸,排除AC項;青苗法并不是對農民進行編制管理,排除D項。故選B項。4.C【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宋代(中國)。據材料“然而四方士民裹糧奔命,唯恐在后”可知,北宋軍民的愛國情緒高漲,①符合題意,據材料“而中國(宋)徐亦自定,無土崩之勢”和“久不通和市,國人仇怨”可知,北宋承受戰(zhàn)爭的潛力更強,②符合題意,據材料“四方士民裹糧奔命,唯恐在后”和“久不通和市,國人仇怨”可知,西夏挑起邊釁不得人心,甚至西夏內部都有仇怨,④符合題意,①③④符合題意,C項正確;據材料“昔仁祖之世,元昊叛命,邊臣失律,敗亡相繼”可知,失敗的并非西夏,而是北宋,②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5.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代中國。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宋太祖之所以將軍權分散,就是吸取五代以來藩鎮(zhèn)割據,武將專權的教訓,通過分權設職來防止武將權力膨脹,C項正確;宋太祖實行這一制度是為了防止武將專權,而不是為了加強地方軍事力量,排除A項;這些制度是為了削弱武將權力,和削弱宰相權力無關,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涉及提高文官地位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6.B【詳解】“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的大意是對任何需要考慮的方面都事先制訂了完善的制度,對于需要預防的隱患都有了妥善的準備和安排,根據“官職或機構的設置與上述精神相符”可知,材料是要求回答宋朝為了預防分裂、割據,加強中央集權、君主專制而采取的措施,結合所學可知,宋朝在地方設置知州,又設置副知州即通判來監(jiān)督知州,體現(xiàn)了材料精神,①正確;結合所學可知,宋朝樞密院有調兵權,而“三衙”有統(tǒng)兵權,二者互不統(tǒng)屬,相互牽制,加強了君主專制,體現(xiàn)了材料精神,②正確;三司使為中央掌財機構,而提點刑獄司是宋代中央派出的“路”一級司法機構,一個是中央財政機構,一個是地方司法機構,二者不存在牽制的特點,排除③;結合所學可知,同平章事為正宰相,又設參知政事為副宰相,分割宰相行政權,體現(xiàn)了材料精神,④正確,綜上,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7.C【詳解】根據“號權知軍州事(官職名稱)”“太祖始削外權……令文官權知”可得出宋代派文臣擔任地方的長官,削弱地方軍事武將的權力,從而加強中央集權,C項正確;材料強調削弱武將,并沒有放松社會管理,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并沒有體現(xiàn)機構權力分散,排除B項;當時邊防壓力仍然大,遼、西夏威脅邊疆,排除D項。故選C項。8.A【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宋代以前諫官直屬于宰相,專門諫諍皇帝的過失。到宋代則實行“臺諫合一”制度,諫官由皇帝任用,主要監(jiān)察宰相,這一變化加強了皇帝權力,A項正確;宋代諫官由皇帝任用,主要監(jiān)察宰相,這一變化削弱了宰相權力,排除B項;宋代實行“臺諫合一”制度,對宰相和政府的監(jiān)察力度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皇帝的監(jiān)察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削弱了監(jiān)察制度”說法不恰當,排除C項;“臺諫合一”制度并未造成官員數量的大幅增加,不是造成冗官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9.C【詳解】通過觀察圖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時期,地方行政區(qū)劃中,縣的上一級為府州軍監(jiān),地方最高一級的行政區(qū)劃為路,路一級設置安撫司、提點刑獄司、提舉常平司和轉運司四個機構,府州一級設置通判監(jiān)督知州或知府,故表中①②③④處對應的內容依次為,路一府州軍監(jiān)一轉運司一通判,C項正確;道是隋唐時期地方行政區(qū)劃,并且北宋時期,地方上并未設置郡和郡守,排除A項;參知政事是中央官員,與地方權力分配無關,排除B項;行省制度和巡撫分別產生于元代和明代,排除D項。故選C項。10.B【詳解】北宋初期,宋真宗頒布“文臣七條”,要求官員時刻按照清心、奉公、修德等原則做人做官、廉政自律,并將其鑲嵌在大堂內,讓官員接受社會監(jiān)督,說明宋代注重官員的監(jiān)察考核,B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xiàn)宋代抑武的治國方針,排除A項;門閥士族勢力的衰落與北宋政府要求官員廉政自律無關,排除C項;“文臣七條”碑不能說明北宋市民生活的豐富多彩,排除D項。故選B項。11.A【詳解】根據材料“到盛唐時鹽鐵使、轉運使、度支使、三司使等使職出現(xiàn)”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時期三司使管理財政的機構,因此宋朝三司成為宋朝初期理財首腦,①正確;根據材料“在神宗元豐年間進行了改革,收奪地方財權,恢復了省部司監(jiān)舊體制,一直延續(xù)到南宋后期?!笨芍紊褡谠S年間是在1078年,而南宋后期是在1279年左右,說明王安石整頓財政體制的思路將近保持了200年,②正確;根據材料“收奪地方財權,恢復了省部司監(jiān)舊體制”所學知識可知,宋朝時期實行二府三司制度,雖然恢復了省部司監(jiān)舊體制,但不能表述為歷史的倒退,③錯誤;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時期實行二府三司制度,三司是管理財政,主要是為了適應加強專制主義的需要,④正確;綜上所述,①②④正確,A項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12.A【詳解】根據材料“到盛唐時鹽鐵使、轉運使、度支使、三司使等使職出現(xiàn)”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時期三司使管理財政的機構,因此宋朝三司成為宋朝初期理財首腦,①正確;根據材料“在神宗元豐年間進行了改革……一直延續(xù)到南宋后期”可知,宋神宗元豐年間是在1078年,而南宋后期是在1279年左右,說明王安石整頓財政體制的思路將近保持了200年,②正確;根據材料“收奪地方財權,恢復了省部司監(jiān)舊體制”所學知識可知,宋朝時期實行二府三司制度,雖然恢復了省部司監(jiān)舊體制,但不能表述為歷史的倒退,③錯誤;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朝時期實行二府三司制度,三司是管理財政,主要是為了適應加強專制主義的需要,④正確;綜上所述,①②④正確,A項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13.C【詳解】由圖示材料可知,由場升縣絕大部分發(fā)生在五代十國時期,①錯誤;由所學知識可知,唐末五代時期,北方戰(zhàn)亂不斷,南方相對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遷,所以增置新縣與移民聚集密切相關,②正確;由圖示材料可知,榷場主要分布于東部地區(qū),可知該地區(qū)東部經濟比西部更繁榮,③錯誤;五代十國至宋初將很多稅場升為縣,朝廷派遣官吏到此治理,說明國家對該地區(qū)的控制漸趨深入,④正確;因為②④符合題意,所以C項正確;因為①錯誤④正確,所以排除A項;因為③錯誤②正確,所以排除B項;因為①③錯誤,所以排除D項。故選C項。14.D【詳解】根據“唐之置兵,既外柄以授人,而末大本小”可知歐陽修認為唐代設置的藩鎮(zhèn)制度嚴重威脅了中央集權。結合學內容可知,鑒于這個問題,北宋設置轉運使掌控地方財政,派文官擔任地方行政長官,削弱地方軍隊,充實禁軍,②③④符合題意,選擇D項;保甲法是北宋中期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不屬于北宋初期,①錯誤。排除ABC項。故選D項。15.B【詳解】根據材料“王安石變法中將公使錢由原來的中央追撥付或預留系省錢,改為由系省錢與不系省錢合并支付”可知,中央不再撥付公使錢,而是由地方籌集,這有利于減少中央財政支出,緩解當時財政困難的局面,故B項正確;公使錢全由地方籌集,易造成地方盤剝百姓,加劇貪污腐敗之風,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地方財政權力問題,故C項錯誤;強化公使錢的管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項錯誤。故選B項。16.C【詳解】材料體現(xiàn)的是宋朝時期的武將黨進因為文化素養(yǎng)較低而受到文官的嘲笑,說明的是當時武將地位較低,這主要和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有關,C正確;材料與程朱理學的發(fā)展無關,A排除;科舉考試并未是晉升的唯一途徑,B排除;二府三司制是皇權強化的產物,與材料無關,D排除。故選C。17.A【詳解】根據“青苗取息、京東轉運司剝民希寵……而興利之臣日進,尚德之風浸衰,尤非朝廷之?!笨芍?,程顥認為青苗法造成轉運司盤剝人民,逐利風氣日興,尚德之風漸衰,故選A;材料無法體現(xiàn)選拔和使用人才的問題,排除B;材料反映青苗法破壞了社會風氣,CD兩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军c睛】18.D【詳解】皇帝“欲封劉氏為貴妃”遭到宰相抵制,“人君一言一動,史官必書。若身有失德,載之史冊,將為萬代譏!”說明史官對皇權有一定制約,兩則史料反映士大夫的社會責任感,希望君主做明君,體現(xiàn)了忠君思想,故選D;我國古代政治制度呈現(xiàn)出封建君主專制不斷強化的趨勢,排除A;“君臣共治”不符合史實,排除B;我國民主制度出現(xiàn)于近代,排除C。【點睛】19.A【詳解】據題意可知,唐朝人認為安史之亂爆發(fā)的原因是因為中央軍事力量薄弱而邊鎮(zhèn)軍事力量過強,所以宋代吸取唐朝的教訓,抽調地方精兵以充實中央禁軍,削弱了地方實力,故選A;BCD都和充實中央軍事實力,削弱地方軍事力量不符,排除。20.D【詳解】根據“民政、軍政、財政分屬不同部門,主管財政的機構由鹽鐵、度支、戶部組成”可得出,這與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有關,“鹽鐵、度支、戶部”即三司的內容,故D項正確;秦、漢、唐并沒有三司,故排除ABC項。故選D。21.(1)【答案示例】觀點角度疑信史料來源和價值官修史書和檔案缺乏記載;記載此事的《筆錄》、《涑水紀聞》等都是個人筆記,屬于二手史料,缺乏權威性官修史書對罷免宿將兵權有明確記載,客觀性和真實性較高內容(情節(jié))最早記載無宴請情節(jié),時代愈晚記載愈生動詳細,有后世擅增之嫌王氏成書更早,并非擅增情節(jié);置于宋初特定的政治環(huán)境下,“杯酒釋兵權”合乎情理時間事件發(fā)生于國喪期間,不合禮制依“以日易月”之制,事件發(fā)生時已不禁宴飲(2)綜合材料信息,一方面可知“釋兵權”是史實,但是否以“杯酒”的方式“釋兵權”,如果沒有新的更有說服力的證據出現(xiàn),則很難形成定論;另一方面,有關“杯酒釋兵權”的記載中,雖然可能會有一些戲劇性的夸張和渲染,但大致可推斷宋初應該是以一種較為寬緩的方式解決了皇帝與開國功臣之間的矛盾??蓴R置“杯酒”的細節(jié),更關注“釋兵權”的本質。宋初罷免宿將兵權等措施,有效預防了內部動亂,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和安定;同時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宿將兵權問題,也營造了一種較為寬松的政治氛圍,并對北宋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產生一定影響??傊跉v史研究過程中,如果僅依據單方面材料進行該主題的研究,則難免偏頗。應盡量占有各類史料,并辨析史料作者的主觀意圖、價值取向和時代背景等,當不同史料對同一史實的記載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應當對史料進行綜合辨析,堅持多源互證,闕聞則疑,才能得出更接近史實的結論?!驹斀狻浚?)本題是特點類、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時空:北宋時期(中國)。兩派爭論的角度根據材料“在北宋官修的《太祖實錄》和《三朝國史》中不見片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至2030年中國干濕式除塵器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至2030年中國塑料線槽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4至2030年中國合金鑄棒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至2030年中國冷凍陳列柜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絞磨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氣眼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新疆2020年中考化學真題(含答案)
- 2024年中國家庭影院功放音響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單孔雙聯(lián)龍頭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交流變頻柜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酒旅餐飲商家直播間通用話術大全10-46-16
- 王陽明心學及其影響-王陽明心學及其當代意義共93課件
- 2023高一上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范文(3篇)
- 自治區(qū)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申請書
- 違法建筑處置法律解讀培訓PPT
- 《加氫裂化工藝》加氫裂化技術講義
- 現(xiàn)行校長負責制的弊端探析
- 管道熱損失的計算方法
- 九招致勝課件完整版
- 2023年北京師范大學實驗小學教師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3年白銀有色集團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