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一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5/17/wKhkGWXgW_-AdmJWAAIHM4i8ams035.jpg)
![山東省東營市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一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5/17/wKhkGWXgW_-AdmJWAAIHM4i8ams0352.jpg)
![山東省東營市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一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5/17/wKhkGWXgW_-AdmJWAAIHM4i8ams0353.jpg)
![山東省東營市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一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5/17/wKhkGWXgW_-AdmJWAAIHM4i8ams0354.jpg)
![山東省東營市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一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5/17/wKhkGWXgW_-AdmJWAAIHM4i8ams03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山東省東營市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一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山東省東營市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一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
一、選擇題
1.下列對課本文言文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舉:全窺父不在,竊發(fā)盆發(fā):打開
B.振之以威怒振:同“震”,威嚇不復一一自辨辨:同“辯”,分辯
C.刑于寡妻刑:做榜樣六王畢,四海一一:統(tǒng)一
D.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非常:意外的變故行李之往來行李:外交使者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①由是觀之②是非之心
B.①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②所以遣將守關者
C.①其安易持②不失其所者久
D.①商君,秦之賊②視人身若其身,誰賊
3.下列選項中實詞的意思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六藝經傳皆通習之(經文)作《師說》以貽之(贈送)
B.吾師道也(以……為師)其曲中規(guī)(合乎)
C.而絕江河(斷絕)其賢不及孔子(才德優(yōu)秀)
D.君子不齒(并列,排列)善假于物(借助)
4.下列文學常識表述錯誤的是
A.徐志摩,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作品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B.詞的標題和詞牌是有嚴格區(qū)別的,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詞的主要內容。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肚邎@春·長沙》這首詞,“沁園春”是詞牌,“長沙”是標題。
C.被劉知己稱為“著述罕聞,古今卓絕”的《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紀傳體史書,也是一部杰出的歷史散文著作,相傳為戰(zhàn)國初年左丘明所作。
D.《戰(zhàn)國策》是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它以雄辯的論說,鋪張的敘事,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標志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5.對下列各句中“師”字的意義和用法的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②吾從而師之③惑而不從師④而恥學于師⑤彼童子之師
⑥孔子師郯子⑦吾師道也⑧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C.①⑤/⑥⑦/②③④/⑧D.①③④⑤/②⑥/⑦/⑧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敏于事而慎于言死而不亡者壽
B.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C.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D.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且焉置土石?
7.《紅樓夢》第五回通過判詞的形式揭示了許多女子的命運?!办V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出自誰的判詞()
A.香菱B.巧姐C.紫娟D.晴雯
二、選擇類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活用現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譬如平地②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④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
⑤我樹之成而實五石⑥邪曲之害公也
⑦雖至大夫之相亂家⑧贏糧而景從
⑨武能網紡繳,檠弓弩⑩蟬蛻于濁穢
A.①②/③⑦/⑥/④⑤/⑨⑧⑩B.①②③/⑦/⑥/④⑤⑨/⑧⑩
C.①②/③⑦/⑥/④⑤⑧/⑨⑩D.①②/③⑦/⑥/④⑤⑨/⑧⑩
9.下列各項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人而不仁,如禮何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B.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C.欲以客往赴秦軍以其間諸侯得合從
D.若曹沫之與齊桓公遂與秦王會澠池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句是()
A.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
B.吾妻來歸
C.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D.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11.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是()
A.李伯元的小說《老殘游記》是晚清的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B.《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
C.左遷,即“升官”。猶言升遷。漢代貴左賤右,故將升官稱為左遷。
D.廣告文案一般包括標題、正文(開頭、主體、結尾)、附文(也稱隨文)三部分。
1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相同的一項是()
A.①帝鄉(xiāng)不可期②終期于盡
B.①況修短隨化②聊乘化以歸盡
C.①名我固當②余固笑而不信也
D.①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②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13.下列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方其破荊州(當)東望武昌(向東,朝東)
B.漁樵于江渚之上(江邊)舉匏樽以相屬(葫蘆)
C.寄蜉蝣于天地(一種小飛蟲,古人說它朝生暮死,這里用來比喻人生短促。)知不可乎驟得(數得,即多有所得)
D.駕一葉之扁舟(形容船?。┙辏ㄏ蛳拢?/p>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A.以吾一日長乎爾異乎三子者之撰
B.因之以饑饉毋吾以也
C.如或知爾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D.子路率爾而對曰鼓瑟希,鏗爾
15.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②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云
③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④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⑤凌萬頃之茫然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⑦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⑧而今安在哉
⑨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A.①⑧/②⑤/③⑥/④⑦/⑨B.①⑧/②⑤⑥/③⑦⑨/④
C.①⑧/②⑤⑥/③⑨/④⑦D.①⑧/②⑥/③④⑦/⑤⑨
16.下列選項中,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翻譯: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大概都出于這吧?
B.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翻譯:積累善行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神明的智慧,圣人的心懷(也就)完備了。
C.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翻譯:(我的情思)浩蕩,就如同憑空乘風,卻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飄飄然好像脫離了人世,升入仙境。
D.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翻譯: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云霧彌漫,依稀可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天邊云彩形成一條線(呈現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
三、名著閱讀
17.下列說法符合《紅樓夢》原著的是()
A.元妃下諭叫寶玉等去園中住。寶釵住了蘅蕪苑,黛玉住了瀟湘館,賈迎春住了綴錦樓,探春住了稻香村,惜春住了蓼風軒,李紈住了秋爽齋,寶玉住了怡紅院。
B.賈蕓從賈璉處打聽得鳳姐把和尚的事給了賈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準備向鳳姐行賄,但卜世仁拒絕了。最后,頗有義俠之氣的醉金剛倪二不要文約不要利錢借十五兩三錢多銀子給賈蕓。賈蕓才購得冰片麝香。
C.三月桃花開時,寶玉在大觀園里偷讀《牡丹亭》被黛玉發(fā)現,后來黛玉也認真閱讀。寶玉借《牡丹亭》里的詞句表白,自比柳夢梅,是那“多愁多病的身”,說黛玉正是“那傾國傾城的貌”——杜麗娘。
D.賈政等人為新建大觀園題匾額對聯(lián)。在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于石隙之下的地方,賈寶玉題匾“沁芳”,又擬對聯(lián)“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賈政頻搖頭嘆氣。
18.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紅樓夢》中,王熙鳳雖不是主角,但僅是“一笑”,似乎就能讓人知道王熙鳳是何許人也,其出彩之處,令讀者拍手稱絕。
材料一:鳳姐協(xié)助料理秦可卿喪事?!皝硗眿D獻茶漱口畢,鳳姐方起身,別過族中諸人,自入抱履內來,按名查點,各項人數都已到齊,只有迎送親客上的一人未到?!奔疵鼈鞯健D侨艘褟埢汤帧!傍P姐冷笑道:“我說是誰誤了,原來是你?。А?。
材料二:賈璉和鳳姐被告知鮑二媳婦上吊自盡時,鳳姐先是吃驚,后隱藏怯色。接著,只見林之孝家的進來悄回鳳姐道:“鮑二媳婦吊死了,他娘家的親戚要告呢?!兵P姐兒笑道:“這倒好了,我正想要打官司呢!”
以上兩段材料分別表現了王熙鳳怎樣的性格特點,請簡析。(總字數不超過120個字)
四、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登凌歊臺①
許渾
宋祖凌歊樂未回,三千歌舞宿層臺。
湘潭云盡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來。
行殿②有基荒薺合,寢園③無主野棠開。
百年便作萬年計,巖畔古碑空綠苔。
①凌歊臺:在安徽省黃山之巔,或云臺高可以凌滌暑氣。此詩題下注:“臺在當涂縣北五里,宋武帝所筑?!雹谛械睿禾熳有行业膶m殿。③寢園:墓陵之園。
1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極力渲染宋武帝南游筑臺的盛況,生動展現了宋武帝好大喜功、窮奢極欲的形象。
B.頷聯(lián)巧妙使用“盡”“消”“出”“來”四個動詞為詩人眼前的春景圖增添了流動感。
C.頸聯(lián)用行殿陳跡中長滿的薺菜和無主陵園中開著的野海棠花渲染了靜謐清幽的環(huán)境。
D.先通過藝術想象描寫前代之情景,再補寫眼前景物,這樣寫更便于抒發(fā)感情。
20.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這首詩蘊含的情感。
五、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笨鬃釉唬骸扒?!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僦苋斡醒栽唬骸惲土校荒苷咧??!6怀郑嵍环?,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②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笨鬃釉唬骸扒螅【蛹卜蛏嵩挥貫橹o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p>
(選自《論語》)
①周任:上古時期的史官。②兕(sì):獨角犀。
2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22.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夫子:季康子。春秋時,對長者,老師以及貴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稱為夫子。
B.有事:這里指軍事行動。古代把祭祀和戰(zhàn)爭稱為國家大事。
C.國:卿大夫統(tǒng)治的政治區(qū)域。家:諸侯統(tǒng)治的政治區(qū)域。
D.蕭墻:國君宮門內迎門的小墻,又叫做屏。因古時臣子朝見國君,走到此必肅然起敬,故稱“蕭墻”。蕭:古通“肅”。這里借指宮廷。
2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駁論文,圍繞“季氏將伐顓臾是錯誤的”這一觀點展開反駁,通過孔子與他的學生冉有、季路之間的對話,批駁了季氏兼并顓臾的企圖,闡明了“治國以理”“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
B.第1段孔子對弟子的批駁,語勢跌宕起伏,說理層層深入,表述非常豐富,令人嘆為觀止。
C.第3段語言的主要特點是形式整齊,音調和諧,氣勢貫通,層次性極強,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過對心態(tài)、表情、動作的刻畫,使人物的形貌和個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當仁不讓,直面邪惡,充分地顯示了出來。
24.孔子批評冉有,說了哪幾點道理,請做出簡要回答。
2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3)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六、情景默寫
2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個人的言談是其性格特點的外在流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公西華的謙虛,從他述志時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2)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總結歷史規(guī)律時指出,統(tǒng)治一個國家,如果光靠嚴刑和威懾的手段來對待老百姓,老百姓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利于國家的穩(wěn)定。
(3)《諫太宗十思疏》中用對比的手法來說明竭誠待人和輕視他人而帶來不同結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選擇簡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反思,是面對災難的應有態(tài)度①改變,是面對問題的最好回答。
——必須堅持.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的底線思維。疫情之下,既有難以預料的“黑天鵝”也有有跡可循的“灰犀?!?。最大的風險在于看不見風險,最大的問題在于無視問題。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嚴峻,各方面的挑戰(zhàn)前所未有。必須時刻保持()的謹慎、()的敏銳,正視最壞處,解決最難處,做在最實處,努力爭取最好結果。
——必須下足“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的功夫,依靠改革解決問題②推動進步?!暗秱幵俸?,不如不拉口子③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既應痛定思痛,更應(),聚焦公共衛(wèi)生、防災備災、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通過深化改革啃下“硬骨頭”鍛造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鐵肩膀”。把災難當作“磨刀石”把教訓當作“鋪路石”方能筑就發(fā)展進步的堅實階梯。
——必須涵養(yǎng)“出實招、干實事、求實效”的務實作風,把各項工作抓細抓實。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容有失,每一項任務都必須落實,充分證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細④推進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同樣需要始終保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動頭,舍得下“繡花”功夫,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踏踏實實干好工作,認認真真抓好落實。
27.分別填入語段中①②③④處的標點符號,正確的一項是()
A;,”。。”
B;、?!薄?。
C,,?!薄?。
D。、”。?!?/p>
A.AB.BC.CD.D
28.請在文中括號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29.有人認為,劃波浪線的句子存在重復累贅的語病,你是否贊同這個說法,請簡要說出理由。
30.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是比喻句,請分析其構成和表述效果。
八、材料作文
31.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解析:
1.A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舉:攻克,占領。句意:戰(zhàn)勝楚國、魏國的軍隊,攻取土地上千里。
故選A。
2.B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是:代詞,這;動詞,辨別正確。
B.所以:都是表原因,……的原因。
C.其:代詞,他;代詞,他的。
D.賊:名詞,指作亂判國危害人民的人;動詞,傷害。
故選B。
3.D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六藝經傳皆通習之”意思是“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傳”,解釋經書的文字。
B.“吾師道也”意思是“我是學習道理”?!皫煛?,學習。
C.“而絕江河”意思是“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敖^”,橫渡。
故選D。
4.C
編年史,春秋末年左丘明。
5.D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是說“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師:名詞,老師;
②“吾從而師之”是說“我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老師;
③“惑而不從師”是說“感到疑惑,卻不向老師討教”,師:名詞,老師;
④“而恥學于師”是說“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師:名詞,老師;
⑤“彼童子之師”是說“那些孩子們的老師”,師:名詞,老師;
⑥“孔子師郯子”是說“孔子以郯子為老師”,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老師;
⑦“吾師道也”是說“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師:動詞,學習;
⑧“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是說“巫醫(y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師:名詞,指一類人,是對職業(yè)的一種敬稱。
故選D。
6.B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而”,連詞,表并列關系。/連詞,表轉折關系。
B.“于”,介詞,均解釋為“到”。
C.“之”,助詞,不譯,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的”。
D.“焉”,于是。/疑問代詞,怎么,哪里。
故選B。
7.D
本題考查名著閱讀能力。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中晴雯的判詞為“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p>
故選D。
8.D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
①形作動,填平。句意:譬如填平洼地。
②形作動,彰明。句意: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
③形使動,使……端正。句意: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純正。
⑦形使動,使……亂。句意:即使大夫互相侵擾使封地混亂。
⑥形作名,品行不正的人。句意:品行不正的小人損害國家。
④名作動,傷害。句意:有了四種發(fā)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己傷害自己的人。
⑤名作動,種植。句意:我將它種植起來后,結出的果實中間可容納五石的東西。
⑨名作動,用檠矯正弓弩。句意:蘇武會編織漁網,紡織繳絲,用檠矯正弓弩。
⑧名作狀,像影子一樣。句意:擔著干糧如影隨形地跟著。
⑩名作狀,像蟬脫殼那樣。句意:像蟬脫殼那樣擺脫污穢環(huán)境。
①②形容詞活用作動詞;③⑦形容詞的使動用法;⑥形容詞活用作名詞。④⑤⑨名詞作動詞;⑧⑩名詞作狀語。
故選D。
9.B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而,假設連詞,如果。句意:做人如果沒有仁德,怎么對待禮儀制度呢。/而,轉折連詞,可是,卻,句意:如今邯鄲危在旦夕,很快就要投降秦國,可是魏國救兵至今不來。
B.因,通過、依靠,句意:通過賓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因,通過、依靠,句意:希望通過老師而得以結交田先生。
C.以,動詞,率領,句意:打算帶著賓客趕到戰(zhàn)場上去同秦軍決一死戰(zhàn)。/以,趁、利用,句意:離間秦國君臣之間的信任關系,削弱秦國的國力,然后促成東方六國的合縱。
D.與,動詞,對付,句意:就像當年曹沫劫持齊桓公。/與,介詞,和,句意:于是就和秦王在澠池相會。
故選B。
10.A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掌握古今異義詞的能力。
A.古今義都是“修繕”之義。句意:我稍稍修補了一下,使上面不再掉土漏水。
B.古義:女子出嫁;今義:返回,還給。句意:我妻子嫁了過來。
C.古義:學習寫字;今義:學習讀書。句意:向我問問古代的事情,或者靠著幾案學寫字。
D.古義:一丈見方;今義:寺院的住持。句意:室內只有一丈見方,可以容納一個人居住。
故選A。
11.D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A.“李伯元”錯誤,應為劉鶚。
B.“編年體通史”錯誤,應是紀傳體通史。
C.左遷,降低官職,即“降官”,猶言下遷。漢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右遷則是升官的意思。
故選D。
12.B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實詞含義的能力。
A.①期,期求;句意:升入仙界也沒有希望。
②期,歸結;句意:最后歸結于消滅。
B.①化,自然;句意:況且壽命長短,聽憑造化。
②化,自然;句意:姑且順隨自然的變化,度到生命的盡頭。
C.①固,確實;句意:叫我這個名字實在很恰當。
②固,本來;句意:我當然覺得很好笑并不相信。
D.①矜,看重、推崇;句意:本來希圖宦達,不顧惜名聲節(jié)操。
②矜,憐惜、憐憫;句意: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尚且還受到憐憫?zhàn)B育。
故選B。
13.A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B.“渚:江邊”錯誤,“漁樵于江渚之上”的意思是“何況我和你在江中的小島上捕魚砍柴”,所以“渚”的意思是“水中小塊陸地”。
C.“驟:數得,即多有所得”錯誤,“知不可乎驟得”的意思是“知道這些不可能很輕易地得到”,所以“驟”的意思是“很輕易地”。
D.“下:向下”錯誤,“下江陵”的意思是“攻占江陵”,所以“下”的意思是“攻占”。
故選A。
14.D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和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個“乎”介詞,相當于“于”,比;第二個“乎”介詞,跟、和。句意:因為我比你們年長一些/我和他們三人的才能不一樣。
B.第一個“以”介詞,用、拿、把;第二個“以”,因為。句意:用荒年加在這個大國上。/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說話)。
C.第一個“如”,如果;第二個“如”,至于。句意:假如有人了解你們。/至于這個國家的禮樂教化,那就只有等待君子來施行了。
D.兩個“爾”均相當于“然”,表示什么的樣子。句意:子路輕率而急忙地回答說。/這時曾點彈瑟的聲音逐漸放慢,接著“鏗”的一聲。
故選D。
15.C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不知句讀,不解惑。句意: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決。
②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限當道(者)崖,世皆謂之天門云。句意:那些像門檻一樣橫在路上的山崖,世上的人都稱它們?yōu)樘扉T。
③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青,于藍取之,而于藍青。句意: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
④判斷句,“……也”表判斷。句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⑤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凌茫然之萬頃。句意:越過蒼茫萬頃的江面。
⑥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蚓無利之爪牙,強之筋骨。句意: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
⑦判斷句,“者……也”表判斷。句意:老師,是用來傳授道、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
⑧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而今在安哉?句意:而今天又在哪里呢?
⑨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況吾與子于江渚之上漁樵。句意: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捕魚砍柴。
①⑧為賓語前置句,②⑤⑥為定語后置句,③⑨為狀語后置句,④⑦為判斷句。
故選C。
16.B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B.“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應譯為:積累善行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高度的智慧,圣人的心懷(也就)完備了。其中,“神明”指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此處未譯準確。
故選B。
17.B
本題考查學生對經典名著基本內容的整體把握能力。
A.“探春住了稻香村……李紈住了秋爽齋”錯誤,二者顛倒了,應該是探春住秋爽齋,李紈住稻香村。
C.“……《牡丹亭》……自比柳夢梅……說黛玉正是……杜麗娘”錯誤,他們看的是《西廂記》,寶玉自比張生,比黛玉為鶯鶯。
D.“賈政頻搖頭嘆氣”錯誤,書中說的是“賈政聽了,點頭微笑”。
故選B。
18.材料一的“冷笑”:可看出她對仆人懲治,是“殺一儆百”,精明能干;這一笑寫出了鳳姐盛氣凌人,富有心機。
材料二的“笑”:表現王熙鳳笑里藏刀,包藏禍心;一針見血點出她的壞,可看出其不把小人物放在眼里的驕橫、狠毒的心態(tài)。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名著人物特點的能力。
由題干可知,考生需要結合具體的情境分析人物特點。
先看材料一,這里是鳳姐協(xié)助料理秦可卿喪事時候的事情,鳳姐面對的是寧國府的下人,結合“按名查點,各項人數都已到齊,只有迎送親客上的一人未到”可知,此人來遲,鳳姐處罰“來遲者”,這是殺雞儆猴,以此來威懾其他的下人,這里的“笑”是冷笑,體現出鳳姐的心機之深和盛氣凌人。
再看材料二,這里是鳳姐得知鮑二媳婦吊死以及其娘家親戚要上告時候的表現,面對“鮑二媳婦上吊自盡”這一事件,王熙鳳卻“笑道:‘這倒好了,我正想要打官司呢’”,可見完全沒有把小人物的生死放在眼里,這里的“笑”體現出王熙鳳的驕橫毒辣。
19.C20.①對宋武帝好大喜功,窮奢極欲的深沉感慨。在首聯(lián)渲染宋武帝南游筑臺和歌舞升平的景況,飽含了詩人深沉的感觸。②登臺攬勝的懷古之意。詩人在凌歊臺上,看到遠處的暮山,腳下的春水,聯(lián)想到宋武帝南游之事,不禁生發(fā)歷史滄桑、人事變幻之感。③對前朝帝王的嘲諷,對當代統(tǒng)治者的勸誡。功蓋當世的宋武帝已被這荒薺野棠所掩沒,當代統(tǒng)治者要秉持“百年應作萬年計”的原則執(zhí)政,方能不重蹈前朝的覆轍。(意思對即可)
19.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
C.“渲染了靜謐清幽的環(huán)境”錯,應是“渲染了寂寥荒涼的環(huán)境”,此句表述了詩人憑吊歷史的感慨之情。
故選C。
20.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情感的能力。
“宋祖凌歊樂未回,三千歌舞宿層臺”,宋高祖劉裕奪得天下后,游歷南方,在黃山之上筑凌歊臺,并在此建離宮。在離宮中聚集三千宮女,高歌起舞,鑼鼓喧天,以表現自己赫赫勛勞與凜凜皇威。全詩以此發(fā)端,極力渲染南游筑臺的盛況。然而在這盛況的背后,宋武帝好大喜功、窮奢極欲的情景清楚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詩人那深沉的感慨也隱約地透露出來。
第三、四句寫登臺以后極目遠望之景?!跋嫣对票M”、“巴蜀雪消”,境界已經闊大,繼之以“暮山出”、“春水來”,更顯得曠達高遠。二句中用了“盡”、“出”、“消”、“來”四個動詞,又給這種曠達高遠的氛圍增添了流動的形態(tài)。從表面上看,第三、四句好象與宋武之事無關,其實寫的既是實景,又有雙關寓意。詩人在凌歊臺上,看到遠處的暮山,腳下的春水,聯(lián)想到劉裕南游之事,不禁生發(fā)歷史滄桑、人事變幻之感:昔日皇帝漫游的神威,宮女歌舞的盛況以及多少朝代的繁華不正象眼前的云盡雪消一樣嗎?表面上是寫景,實際上暗寓了上下千年社會歷史的巨大變化及詩人內心的無窮感慨。
正因如此,詩人由極目遠望中奔馳的想象又折回到腳下的古臺:“行殿有基荒薺合,寢園無主野棠開。”行宮的陳跡已長滿了薺菜,無主的陵園只開著荒野的海棠花。功蓋當世的宋武帝不正是給這些荒薺野棠所埋沒了嗎?那古老的荒臺僅僅成為后人憑吊歷史的陳跡而已。于是詩人發(fā)出了第七句的議論“百年應作萬年計”,人生百年,豈能一朝得勢即奢侈荒淫,僅顧眼前的快樂,應為子子孫孫、千秋萬代打算??!清人王士禎《香祖筆記》卷八說:“‘百年便作萬年計’,富貴中人不悟此語者多矣。釋氏六如之喻,正為此輩棒喝?!闭谴司渥詈玫淖⒛_。
詩的最后一句既是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又是對前朝帝王的諷刺。詩人生活在唐王朝走向沒落的晚唐時代,著目于歷史的陳跡,俯仰今古的興衰,感慨深沉。既對當政者提出了“百年應作萬年計”的警戒,也隱約地透露出對現實的失望與苦悶的心情。
21.C22.C23.D24.(1)首先揭示謊言可惡(2)其次闡明政治主張(3)最后指出錯誤嚴重25.(1)(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
(2)質樸勝過文采就會粗野鄙俗,文采勝過質樸就會虛飾浮夸。
(3)凡是有這四種發(fā)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涌出。
2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譯文是“君子厭惡那種不說自己想去做卻偏要編造借口(來搪塞態(tài)度)的人。我聽說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們不怕財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民眾不多而怕不安定”。
“而”表轉折,連接“舍曰欲之”“必為之辭”,中間不停頓,“辭”后停頓,“丘”為后面句子的主語,排除ABD。
故選C。
22.本題考查古代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
C項,在古代,諸侯的封地為“國”,卿大夫的統(tǒng)治區(qū)域叫“家”。
故選C。
23.本題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D項,“通過對心態(tài)、表情、動作的刻畫”錯誤,本文是通過語言刻畫人物,并非“通過對心態(tài)、表情、動作”刻畫人物。
故選D。
24.本題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是揭示謊言可惡,“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是闡明政治主張,“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是指出錯誤嚴重。
25.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點:(1)“?!?,盲人遇到危險;“顛”,將要跌倒;焉,為什么,何必。(2)“質”,質樸;“文”,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虛飾浮夸。(3)“凡”,凡是;“有四端于我者”,有這四種發(fā)端的人;“始然”,剛剛開始燃燒;“達”,涌出。
課外文言文的閱讀理解題目四步驟:
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于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后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留意并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解釋速讀全文。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于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解釋。這些解釋有助于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千萬別忽略這些解釋,而應結合解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xù)閱讀??傊?,速讀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對癥下藥”解答問題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解題方法。答題時需要根據具體的題型選擇對應的答題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譯文:
季孫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季路拜見孔子說:“季孫氏準備對顓臾采取軍事行動?!笨鬃诱f:“冉有!我恐怕該責備你了。那顓臾,從前先王把他當作主管東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處魯國境內。這是魯國的臣屬,為什么要討伐它呢?”
冉有說:“季孫要這么干,我們兩個做臣下的都不愿意?!笨鬃诱f:“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這樣做則不擔任那職務。’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冉有說:“如今顓臾城墻堅固而且靠近費城,現在不奪取,后世一定會成為子孫們的憂慮。”孔子說:“冉有!君子厭惡那種不說自己想去做卻偏要編造借口(來搪塞態(tài)度)的人。我聽說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們不怕財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民眾不多而怕不安定。財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沒有貧窮;上下和睦,就不必擔心人少;社會安定,國家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依照這個道理,原來的遠方的人不歸服,就發(fā)揚文治教化來使他歸服;使他來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來。如今由與求兩人輔佐季孫,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使他們來;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穩(wěn)定統(tǒng)一;反而在境內策劃興起干戈。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慮,不在顓臾,而是在魯國內部。”
26.非曰能之愿學焉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茍”“恭”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
27.B28.如履薄冰見葉知秋(一葉知秋)舉一反三29.(1)贊同?!昂谔禊Z”意為非常難以預測的不尋常事件,前面再加“難以預料”,重復?!盎蚁!北扔鞔蟾怕是矣绊懢薮蟮臐撛谖C,前面加上“有跡可循”,累贅。(2)不贊同。“黑天鵝”意為非常難以預測的不尋常事件,“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這兩個詞語含義偏僻,作為面向公眾的新聞報道,前面加上“難以預料”“有跡可循”,看似重復,實則強調,也便于普通民眾的理解。30.本句把“災難”“教訓”和“發(fā)展進步的過程”分別比作“磨刀石”“鋪路石”“階梯”,生動形象的指明了改革路上我們要把“災難”當作歷練,從“教訓”中總結經驗,方能讓發(fā)展如登梯,步步高升。三個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更易于讀者接受。
27.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第一處,“反思”與“改變”構成并列分句,句子內部有逗號,大并列之間用分號,排除CD。
第二處,“解決問題”與“推動進步”共同受“依靠改革”的修飾限制,停頓較短,應用頓號;第三處,引文獨立,句號放在后引號里面;第四處,引文不獨立,作了句子成分,句號放在后引號外面,排除A。
故選B。
2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處,語境強調謹慎小心,可用“如履薄冰”。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
第二處,語境形容人敏銳,有預見性,可用“見葉知秋(一葉知秋)”。見葉知秋(一葉知秋):比喻由細微的跡象可以預料出事物的發(fā)展趨向。
第三處,語境強調由這次疫情暴露的問題進行類推,增強風險挑戰(zhàn)意識,可用“舉一反三”。舉一反三: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29.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分析句子表述效果的能力。
如果贊同,認為有重復累贅的語病,要結合“黑天鵝”和“灰犀牛”詞語背后的事件分析。“黑天鵝”,一般是指那些出乎意料發(fā)生的小概率高風險事件,一旦發(fā)生影響足以顛覆以往任何經驗,具有不可預測性?!盎蚁!?,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這個危機有發(fā)生變化或改變的可能,是可預測的。
如果不贊同,認為沒有重復累贅的語病,一是從兩個詞語的角度分析,“黑天鵝”和“灰犀?!北容^不常見,詞義偏僻,不為人知,前面加上“難以預料”“有跡可循”,有強調突出的必要性;二是從文體角度分析,本文屬于新聞報道,面向大眾,生僻的詞語不利于宣傳和了解,所以有必要加上修飾語進行強調。
3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和表述效果的能力。
比喻句,首先指出本體、喻體。畫線句有三組比喻:本體是“災難”,喻體是“磨刀石”;本體是“教訓”,喻體是“鋪路石”;本體是“發(fā)展進步的過程”,喻體是“階梯”。
比喻的表述效果是形象生動。本句中,把抽象的“災難”“教訓”和“發(fā)展進步的過程”用比喻的形式,用“磨刀石”“鋪路石”“階梯”這樣形象可感的事物來表現,化抽象為具體,使語言更具表現力。
31.例文:
大格局才有大作為
漫畫材料中有三位正在砌墻的工人,右側工人說自己在砌墻,中間工人說自己在蓋一幢高樓,左側工人說自己正在建設一個新城市。三位工人對自己從事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有不同的認知,這體現出他們格局、視野、境界的不同。相比而言,左側工人格局更大,境界更高,視野更寬闊。我認為做人應有大格局,大格局才有大作為。
擁有大的格局能夠奠定人生發(fā)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木工承包合同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硬件知識產權授權與保密合同
- 健身房整裝清包合同樣本
- 風力發(fā)電葉片運輸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門套定制與建筑節(jié)能改造合同
- 港口物流居間合同委托書
- 電子設備采購合同
- 法院判決離婚協(xié)議書
- 醫(yī)療器械外包合同
- 設備維護管理作業(yè)指導書
- 【政治】法律保障生活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智研咨詢-2025年中國生鮮農產品行業(yè)市場全景調查、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尼康D7000簡體中文說明書
- 員工賠償金保密協(xié)議書(2篇)
- 《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工作指引》專題知識培訓
- 2023年貴州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新疆區(qū)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體育賽事招商服務收費方案
- 2025年高考數學總復習: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教師卷)
- 肌力分級護理課件
- 第三章-自然語言的處理(共152張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