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 短距離跑同課異構(gòu)_第1頁
四年級 短距離跑同課異構(gòu)_第2頁
四年級 短距離跑同課異構(gòu)_第3頁
四年級 短距離跑同課異構(gòu)_第4頁
四年級 短距離跑同課異構(gòu)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短距離跑第一頁,共三十一頁。主要內(nèi)容1232323441短距離跑發(fā)展概況短距離跑基本技術世界短距離跑紀錄短距離跑簡介第二頁,共三十一頁。一、短距離跑簡介短距離跑,簡稱短跑,是田徑徑賽項目中的一類,一般包括: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4×100米接力跑、4×400米接力跑等。其中60米短跑曾是1900年及1904的奧運比賽項目之一。但現(xiàn)在60米跑一般只作為室內(nèi)田徑比賽的項目。第三頁,共三十一頁。運動特性:是人們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在確定的跑道上跑完規(guī)定的距離,并以最先跑完者為優(yōu)勝的項目。機能供能:無氧代謝供能第四頁,共三十一頁。二、短距離跑發(fā)展概況

“站立式”起跑“踏步式”跑法“蹲踞式”起跑“擺動式”跑法成績迅速提高

第五頁,共三十一頁。1896年現(xiàn)代第1屆奧運會設男子100米和400米比賽,美國運動員布克分別以12″0和54″2獲得兩項冠軍。第2屆奧運會增設200米比賽項目,美國的邱克斯貝利以22″2的成績?nèi)〉霉谲姟E訁⒓佣膛鼙荣愂菑?928年第九屆奧運會開始的,當時100米紀錄是12″2。到1977年創(chuàng)造了10″88的世界紀錄(電計)。直到1948年第十四屆奧運會才開始有女子200米比賽。在1964年才增設了女子400米比賽。

第六頁,共三十一頁。1932年劉長春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唯一成員,首次參加了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他代表中國向世界宣告:奧運會,中國人來了。第七頁,共三十一頁。三、短距離跑基本技術基本技術組成部分:跑的全過程由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終點跑等四個部分組成。

第八頁,共三十一頁。(一)100米跑的技術1、起跑起跑是全程跑的開始部分,起跑技術對起跑后加速跑有直接影響。短距離跑采用蹲踞式起跑,起跑時使用起跑器。

第九頁,共三十一頁。(1)起跑器的安裝目的:使腳有牢固的支撐,形成良好的用力姿勢,有利于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第十頁,共三十一頁。第十一頁,共三十一頁。(2)起跑的技術起跑技術包括“各就位”、“預備”和“跑”(一般比賽中為“鳴槍”)三個階段。第十二頁,共三十一頁。第十三頁,共三十一頁。聽到“各就位”口令后,走到起跑器前,俯身,兩手撐地,兩腳依次蹬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腳尖應觸及地面,后腿膝關節(jié)跪地,通常將有力腿放在前起跑器上。接著兩臂收回到起跑線后支撐地面,兩臂伸直,兩手間距離與肩同寬或比肩稍寬,四指并攏或稍分開與拇指成有彈性的“人字”形支撐,身體重心稍前移,肩約與起跑線齊平,頭與軀干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頸部自然放松,身體重量均勻地落在兩手、前腿和后膝之間,注意聽“預備”口令。第十四頁,共三十一頁。聽到“預備”口令后,逐漸抬起臀部,臀部要稍高于肩部約10--20厘米,同時使身體重心向前上方移動。此時,身體重心落在兩臂和前腿上,身體重心投影點在距起跑線15--20厘米處,兩小腿趨于平行,前腿膝角約為90-100度,后腿膝角約為110--130度。兩腳貼緊在前后起跑器抵足板上,注意力集中聽槍聲。第十五頁,共三十一頁。聽到槍聲(或“跑”)后,兩手迅速推離地面,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擺動,同時兩腿快速用力蹬起跑器。后腿快速蹬離起跑器后,便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擺出,擺出時腳不應離地面過高,這有利于擺動腿迅速著地并過渡到下一步。前腿有力地蹬伸,后蹬角約為42—45度。第十六頁,共三十一頁。2、起跑后的加速跑短跑要求在較短的距離內(nèi)發(fā)揮較高的速度,較快地過渡到途中跑,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步長和步頻,隨跑速增大而增大。

第十七頁,共三十一頁。(1)技術要求

起跑后的加速跑第一步的著地應盡量靠近身體重心投影點,腳著地后迅速轉(zhuǎn)入后蹬。身體的前傾隨著步長和跑速的增加逐漸減小,最后接近途中跑的姿勢。

加速跑最初幾步的支撐點是處在身體重心投影點的后面,這可以使后蹬的大部分力量用于提高水平速度。加速跑過程中,最初幾步兩腳著地點并非在一條直線上,隨著速度的加快,兩腳著地點逐漸合于一條直線(約在起跑后10--15米處)。

第十八頁,共三十一頁。(2)技術特點:隨著跑速的增大,支撐腿著地點位置逐漸向前移,直至在身體重心投影點前面著地。在加速跑中兩臂動作與途中跑基本相同,但開始幾步大腿前擺幅度較大,與此相適應擺臂的幅度也較大。逐漸抬高上體接近途中跑姿勢。第十九頁,共三十一頁。3、途中跑途中跑是各項跑的主要段落。途中跑的任務是繼續(xù)發(fā)揮和保持最高跑速。起跑后加速跑結(jié)束即進入途中跑。途中跑的技術,跑的速度和體力分配等對成績起決定性的作用。途中跑的段落比較長,要善于放松對抗肌和不參加工作的肌肉群,以節(jié)省能量的消耗。

第二十頁,共三十一頁。跑的完整動作是由下肢動作、上肢動作、軀干和頭部姿勢等組成,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后蹬與前擺階段騰空階段著地緩沖階段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一頁。(1)后蹬與前擺階段后蹬的用力首先從伸展髖關節(jié)開始,依次蹬伸膝、髖關節(jié),直到腳掌蹬離地面。隨著支撐腿的蹬地,擺動腿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擺出,并帶動同側(cè)髖前移。支撐腿與擺動腿的協(xié)調(diào)配合是途中跑技術的關鍵,正確完成蹬擺技術,特別是加快擺動腿前擺的幅度和速度,對于增大支撐反作用力、減小支撐腿的后蹬角度、增大水平速度和減小身體重心上下波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一頁。(2)騰空階段在大腿擺落過程中,應強調(diào)前后兩大腿做快速“剪絞”動作,以便加快步頻。擺臂動作應自然、有力地前后擺動。向前擺動速度要快,幅度要大,手稍超過下頦;后擺時,肘稍朝外,不能聳肩,上臂擺到與地面接近平行。

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一頁。(3)著地和緩沖階段擺動腿積極著地,然后迅速屈膝屈踝緩沖,隨著跑動慣性,擺動腿大小腿折疊,迅速向前擺動并與支撐腿靠攏。

在支撐腿緩沖過程中,另一側(cè)擺動腿的大小腿折疊角處于最小狀態(tài),折疊越好,越能縮短擺動半徑,減小擺動阻力,加快擺動速度,從而增大后蹬效果。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一頁。4、終點跑終點跑的技術,要求運動員在離終點線15--20米處時,盡力加快兩臂擺動速度和力量,保持上體前傾角度。當運動員離終點線前一步距離時,上體急速前傾,雙手后擺,用胸部或肩部撞終點線,跑過終點后逐漸減速。

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一頁。(二)200米和400米跑的技術1、彎道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為了便于彎道起跑后能有一段直線距離進行加速跑,應將起跑器安裝在彎道的跑道的右側(cè),起跑器對著彎道的切線方向。

彎道起跑后前幾步應沿著內(nèi)側(cè)分道線的切線跑進。在進入彎道時,應盡可能地沿著跑道內(nèi)側(cè)跑,身體及時向內(nèi)側(cè)傾斜。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一頁。2、彎道跑技術彎道跑時,身體應向圓心方向傾斜。后蹬時,右腿用前腳掌的內(nèi)側(cè),左腳用前腳掌外側(cè)蹬地。兩腿擺動時,右腿膝關節(jié)稍向內(nèi)擺動,左腿膝關節(jié)稍向外擺動。兩臂擺動時,右臂前擺稍向左前方,后擺時肘關節(jié)稍偏向右后方;左臂稍離軀干做前后擺動。

從彎道跑進直道時,應在彎道最后幾步,身體逐漸減小內(nèi)傾程度,自然跑幾步,然后全力向前跑。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一頁。四、世界短距離跑世界紀錄女子短跑世界紀錄100米10″49喬伊納(美國)1988-07-16200米21″34喬伊納1988-09-29400米47″60科赫1985-104×100米40″82美國2012-8-10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一頁。男子世界紀錄100米9″58博爾特2009-08-17200米19″19博爾特2009-08-20400米43″18邁克爾·約翰遜1999-8-264×100米36″84牙買加2012-08-11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一頁。第三十頁,共三十一頁。課后習題1、起跑技術包括哪幾個環(huá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