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講 課標古詩詞曲40首分類鑒賞(一)-2023年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真題檢測_第1頁
第十五講 課標古詩詞曲40首分類鑒賞(一)-2023年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真題檢測_第2頁
第十五講 課標古詩詞曲40首分類鑒賞(一)-2023年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真題檢測_第3頁
第十五講 課標古詩詞曲40首分類鑒賞(一)-2023年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真題檢測_第4頁
第十五講 課標古詩詞曲40首分類鑒賞(一)-2023年中考語文詩歌鑒賞真題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講課標古詩詞曲40首分類鑒賞

第一類送別懷人詩——多情自古傷高別,一種分別多樣情

送別詩是抒發(fā)詩人離別之情的詩歌。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皭蹌e離,怨憎會”,是佛家所說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來,

許多文人墨客對于離別總是歌吟不絕。

在這濃濃的感傷之外,往往還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抒發(fā)友情,或用于寄托詩

人自己的理想抱負。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別詩往往洋溢著積極向上的青春氣息、,充滿希望和夢想,反映盛唐的精神

風貌。

(-)送別詩的特點

1、種類繁多,領域廣泛

(1)抒寫親情、愛情。

杜甫的《新婚別》寫的是夫妻間的離別,那份離別的幽怨與痛苦,是感人至深的:李益的《喜

見外弟又言別》和柳宗元的《別舍弟宗一》則是兄弟間的骨肉分離,難舍之情溢于言表;孟郊的《古

怨別》、杜牧的《贈別》寫的是情人間的纏綿俳惻。

(2)友情、同僚情。

有的寫送好友到外地做官,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

的《送友人入蜀》等,好友外出做官,詩人擺酒相送,其間充滿了殷殷的叮囑和深深的情誼;有的

也寫送好友到外地做官,但他們的友人或同僚卻都是被貶的,這些詩毫無悲酸之態(tài),也不故作豪放

語,意境高遠,情深意濃。

2、手法多樣,情深意長

(1)直抒胸臆。

如高適的《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嚅,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途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前兩句直寫落日之景,后兩句直寫真誠情誼,全是肺腑之言,慷慨悲歌,一吐為快。

(2)借景抒情。

這是唐人送別詩一個相當顯著的特點。

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

日故人情。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首聯(lián)寫送別的地點,青山白水、景色如畫,但一''橫"一“繞”

便把惜別之情借助山水表達出來。

中間兩聯(lián)更寫離別的深情:頷聯(lián)想像別后友人的行程,表達了對友人的殷切關懷,頸聯(lián)“浮云”

象征友人行蹤不定,“落日”隱喻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聯(lián)情真意切,馬猶如此,人何以堪?整首詩借景抒情,新穎別致不落俗套,感情真摯而感人.

(3)傷感曠放,各有千秋。

“多情自古傷離別”,這是柳永式的、帶著濃重傷感情緒的離別,這類詩不重惜別之情,而寫

悲切的身世之感和政治上的挫折,失意、哀傷情緒很濃。

如盧綸的《送李端》:“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

多難識君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全詩以一個“悲”字貫穿全篇,首聯(lián)寫送別的環(huán)境,從

衰草筆,大大加重了離愁別緒,給全詩定下了深沉感傷的基調(diào);次聯(lián)寫送別的情景,仍是緊扣悲字,

融入依依難舍的惜別之情;頸聯(lián)感嘆身世,仍是緊扣悲字,感情沉郁,將惜別、感世與傷懷合在一

起,心境更顯悲涼。

作為唐代詩歌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唐人的送別詩在其思想內(nèi)容上,大大豐富了唐代詩歌的題

材和內(nèi)容;在藝術表現(xiàn)上,格調(diào)或豪放或含蓄,或曠達或深婉,或直露或蘊籍,或借景或托物,用

語淺近,不事雕琢,真正體現(xiàn)了“境近意遠,詞淺情深”的藝術特點。

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1)寓情于景,以景

不與家人、情人或親朋襯情,情景交融。

送別詩涉及的范圍極廣,有

內(nèi)好友離別,送別之際,內(nèi)(2)烘托:不直接寫人

君臣官場贈別,有市井朋友相別,

涵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容的離情別緒,而是通

有親人情人送別。

柳相送,吟詩贈別,表過寫眼中物有傷離

達依依不舍之情。之意來烘托人的傷

①依依惜別的不舍與傷感;離之深。

①標題中往往有

②離別后的思念與牽掛;(3)以樂景襯哀情(也

“送”“別”“贈”“酬

③對友人的安慰與勉勵;叫樂景寫哀或反

②常見意象:“柳”“酒”

④借送別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態(tài);襯)。

標“月”情

⑤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慨。要注意,⑷想象(也叫虛擬或

志“水”四大意象。(“長感

每首詩表達的情感往往不是單一虛實結(jié)合)。送別詩

亭”“短亭”“陽關”

的,而是多種情感交雜在一起的常借助想象表達自

“舟”“濡橋”等意象

集合體,它豐富復雜卻不雜亂無己對朋友的留戀和

也在送別懷人詩中出現(xiàn))

章。關切。

答題技法,方法歸納

1.要掌握其結(jié)構(gòu)寫法。一般是即景抒情,開頭是敘事,或?qū)懢?,然后是抒情表意。就律詩(絕句)而言,

首聯(lián)敘題寫意,頷聯(lián)寫人事,或敘別,或議論;頸聯(lián)寫景,或帶思慕之情,或說事;(頷、頸聯(lián)或顛倒并說

亦可)尾聯(lián)說何時再會,或囑托,或期望。

2.把握詩的常見意象,如楊柳、長亭、短亭、勞勞亭、酒、月、陽關、舟、if橋等.

3.掌握詩的情感內(nèi)容。送別懷人詩表達的情感很豐富復雜,一般的情感有:①依依惜別的不舍與傷感,

②離別后的思念與牽掛,③對友人的安慰與勉勵,④借送別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態(tài),⑤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詩表達的情感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情緒交雜在一起的集合體,它豐富復雜卻不雜亂無

章。

4.掌握常用的手法。這類詩常用的手法有: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想象、虛實相生,③比喻,④襯托、

烘托?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教材出處:統(tǒng)編七上第4課(P15)

原文呈現(xiàn)賞析

寫作手法:寓情于景。詩人借用“楊花”“子規(guī)”兩種意象,點明時節(jié):暮春,

楊花?落盡子規(guī)②啼,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diào)。“楊花”飄忽不定,行游無蹤,暗喻征人前途命運未卜,

聞道龍標第過五溪。給人以飄零流落之感;“子規(guī)”常鳴“不如歸去”,借以用來關懷跋山涉水、遠

走他鄉(xiāng)的友人王昌齡,希望他早日歸來。

寫作手法:借景抒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知人意、

我寄愁心與明月,

達人情的友好使者,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與無奈,抒發(fā)了對被貶友人的同情

隨君直到夜郎西。

和關切之情。

主旨:這首詩通過對暮春景物的描寫,奠定了全詩悲涼的基調(diào),再借景抒情,借“明月”表達了詩人對

被貶友人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課下重點注釋:①楊花:柳絮。②子規(guī):即布谷鳥,又稱“杜鵑”。③龍標:指王昌齡。古代常用官職

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第2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教材出處:統(tǒng)編八下課外古詩詞誦讀(P76)

原文呈現(xiàn)賞析

內(nèi)容:點出了送別地點和友人的去向,描繪出一幅壯闊的景象?!拜o”字形象

城闕①輔三秦,

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wèi)著長安的景象,氣勢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巴?/p>

風煙望五津。

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lián)系起來,不但營造出開闊的意境,而且奠定了全

詩豪壯的感情基調(diào)。

與君離別意,情感: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借以減輕友人的悲涼和孤獨之

同是宦游人。感。惜別之中顯現(xiàn)出詩人曠達的胸襟。

海內(nèi)存知己,情感:全詩的哲理句,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的心態(tài)、寬廣的胸襟及與友人真摯深厚

天涯若比鄰。的友誼。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的哲理。

無為在歧路z,情感:“歧路”照應送別,以豪邁之語相送,以勸慰之語作別?;ハ嗝銊睿M

兒女共沾巾曳顯開朗豪氣。

主旨:詩人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勸勉好友樂觀面對離別,抒發(fā)了詩人與友人的惜別之情,體現(xiàn)了詩人積

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課下重點注釋:①城闕:指長安。②歧路:岔路口。③沾巾:淚沾手巾,指揮淚告別。

酬8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教材出處:統(tǒng)編九上第13課(P54)

原文呈現(xiàn)賞析

巴山楚水凄涼地,內(nèi)容:一個“凄涼地”,一個“棄置身”,把詩人長年被貶偏遠之地,虛度年

二十三年棄置身。華的苦悶寂寞委婉地表達出來,表現(xiàn)了詩人的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情感。

用典:詩人借“聞笛賦”的典故(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表達了因故人

懷舊空吟聞笛賦,

已逝而生發(fā)的傷痛:借“爛柯人”的典故(指晉人王質(zhì))表達世事滄桑,物是人

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非之感。抒發(fā)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

內(nèi)容:“沉舟”和“病樹”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千帆”和“萬木”比

喻仕途得意的新貴們。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

哲理:全詩的哲理句,道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社會總是向前發(fā)展的,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曾

未來肯定會比現(xiàn)在好。

病樹前頭萬木春。

情感:沉舟側(cè)畔,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正萬木逢春,詩人用異常達觀的態(tài)

度來應對世變,勸誡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同情、憂傷,表現(xiàn)了詩人

豁達的胸襟。

今日聽君歌一曲,

內(nèi)容:點明酬贈題意,表現(xiàn)出詩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暫憑杯酒長②精神。

主旨:這首酬答詩,詩人感慨身世,抒寫半生懷才不遇和政治失意,在憤慨中化沉郁為通達,變悲怨

為樂觀,表現(xiàn)了對仕宦浮沉和世事變遷的豁達樂觀的胸襟。

課下重點注釋:①酬,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②長(Zhdng):增長,振作。

第4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教材出處:統(tǒng)編九下第23課(P132)

原文呈現(xiàn)賞析

內(nèi)容:這兩句突出了西北邊塞環(huán)境氣候的特點?!熬怼薄罢邸倍址謩e從正面和側(cè)

北風卷地白草折,

面寫出了風勢之猛。一個“即”字,表明這里與內(nèi)地相比,冬天來得格外早,不免

胡天八月即飛雪。

使人驚異。

內(nèi)容:描寫冬雪的名句?!昂鋈纭睂懗隽恕昂臁钡淖兓脽o常,寫出了雪之驟和雪

之大,也寫出了詩人驚異好奇之感。詩人發(fā)揮神奇的想象,運用新穎奇特的比喻手

忽如一夜春風來,

法,將北風看作春風,把雪花比作梨花,比喻新奇,格調(diào)豪邁。

千樹萬樹梨花開。

情感:這兩句呈現(xiàn)出一派春意盎然、梨花滿樹的春天景象,是詩人的想象和主觀感

受。體現(xiàn)了詩人化苦為樂、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懷。

散入珠簾濕羅幕,寫作手法:詩人用這些邊塞將士身邊的用品來側(cè)面烘托邊塞氣候的寒冷,同時也寫

狐裘不暖錦衾薄。出了邊塞將士生活的艱苦。

將軍角弓不得控為,內(nèi)容、寫作手法:這兩句從軍旅生活方面寫天氣的寒冷。側(cè)面烘托大雪天氣之寒冷。

都護鐵衣冷難著久極顯邊塞苦寒,角度新穎。

內(nèi)容:寫邊塞之景,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詠雪過渡到送別,以百丈堅冰點綴大環(huán)

瀚?!蜿@干④百丈

境,以萬里愁云引出送別的氛圍?!俺睢薄皯K”二字,寫出了詩人對友人長途跋涉

冰,

的擔憂之情?!俺钤啤奔仁菍懢耙彩鞘闱?,為下文的送別提供了一個奇異壯觀、廣

愁云慘淡.萬里凝。

漠遼闊的背景.

中軍置酒飲◎歸客,

內(nèi)容:用“胡琴”“琵琶”“羌笛”三種典型的西域樂器演染送別的熱烈和隆重。

胡琴⑦琵琶與羌笛。

內(nèi)容、寫作手法:從視覺角度寫紅旗的“靜”與飛雪的“動”,動靜結(jié)合,表現(xiàn)邊

紛紛暮雪下轅門?,塞的寒冷?!凹娂姟睒O言雪之大;“暮”字點明時間是傍晚;“掣”字真實地表現(xiàn)

風掣⑨紅旗凍不翻了紅旗被凍住,任風吹也不飄動的情狀。后一句運用夸張的修辭,不僅寫出了邊塞

O的奇寒,而且用紅旗在風中堅強挺立的畫面,側(cè)面描寫了邊塞將士不屈的斗志,寫

出了詩人心中奔涌的豪情。

輪臺東門送君去,內(nèi)容:寫送友人離去時的情景,雪大風狂,歸途遙遠,既有惜別的深情,又有隱隱

去時雪滿天山路。的擔憂。

內(nèi)容:從壯麗的雪景回到送行的主旨?!翱铡弊謱懗隽诉吶諘缟n涼之景,表明了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

處境的惡劣;“不見”表現(xiàn)出詩人依依惜別和無限惆悵的心情。情感:寫友人離去

雪上空留馬行處。

以后的情景,表達了詩人送友人歸去時依依不舍的深情。

主旨:這首詩從塞外冰天雪地的綺麗風光著筆,通過描繪特殊的環(huán)境背景,襯托出詩人與友人的依依惜

別之情;從側(cè)面反映出西北邊塞軍旅生活的艱苦,表現(xiàn)了邊塞將士和詩人的豪邁氣概與壯烈情懷。

課下重點注釋:①控:拉開(弓弦)。②著(ZhU6):穿。③瀚海:指沙漠。④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⑤

慘淡:暗淡。⑥飲(yin):宴請。⑦胡琴:泛指西域的琴。⑧轅門:領兵將帥的營門。⑨掣(ch?):拉,

扯。⑩翻:飄動。

第二類羈旅思鄉(xiāng)一一他鄉(xiāng)村樹似吾鄉(xiāng),愁煞天涯斷腸人

思鄉(xiāng)懷遠(人)詩(羈旅思鄉(xiāng)詩)主要寫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漂泊凄涼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xiāng)、親

人的思念。

(-)思鄉(xiāng)懷遠(人)詩分類

K羈旅(指客居異鄉(xiāng)的人)愁思。例孟浩然《宿建德江》、張繼《楓橋夜泊》、王建《十五夜

望月》

2、思親念友。例杜甫《月夜憶舍弟》、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

死兩茫?!?/p>

3、邊關思鄉(xiāng)。例王涯《秋思贈遠二首(其一)》

4、閨中懷人。例沈如筠《閨怨》、李清照《一剪梅》、李白《子夜吳歌》

(二)思鄉(xiāng)詩情感表現(xiàn)及其寄托方式

1、物象:月、雁、杜鵑(又叫子規(guī)、杜宇、布谷鳥)鵬鵑、柳、笛等。

2,時空:黃昏、春秋、年關、佳節(jié)、鄉(xiāng)人鄉(xiāng)音鄉(xiāng)景、夢等。

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

內(nèi)詩人因長期客居在內(nèi)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

涵外,滯留他鄉(xiāng),或嘆,表達思親懷鄉(xiāng)之情。主題有潦倒意,于景”),情景交融。

漂泊異地等,對所漂泊哀傷,思念親人等。(2)樂景襯哀情(樂景寫

見所聞有所感,借哀)。

此抒發(fā)對家鄉(xiāng)、親(3)側(cè)面落筆。詩人在表現(xiàn)

人的無盡思念和人懷遠、思歸之情時,不是

生感嘆、漂泊愁苦。直接抒發(fā)思念之情,而是

(1)標題中多含有情感(1)天涯漂泊羈旅愁。敘寫客居他鄉(xiāng)的艱從對方著筆,想象對方思

志“客舍”“登高”難,抒發(fā)漂泊無定的孤苦。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詩

“望月”“憶”“寄”(2)望盡天涯懷人愁。感念親情之深,表人的苦恨離情。

“行”“思”等詞達對親人的思念。(4)因夢寄情,虛實結(jié)合。

語以及元宵、中秋、(3)羈旅他鄉(xiāng)的幽怨之情。或表達人生感

重陽、除夕等節(jié)日嘆,流露年華易逝的苦悶:或抒發(fā)獨居他

名。鄉(xiāng),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

(2)常見意象:月怨憤慨之情。

亮、秋風、秋霜、

杜鵑、猿啼、沙鷗、

孤雁、浮云、梧桐

葉落、西樓、高樓、

危樓、危欄等。

第5首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教材出處:統(tǒng)編七上第4課(P15)

原文呈現(xiàn)賞析

內(nèi)容:對偶點題?!翱吐贰秉c明自己客游在外,為全詩營造了悲傷氛圍.“青山”

客路。青山外,

即題目中的“北固山”,寫詩人要走的道路正沿青山向遠方延展,表明前路遙遠。

行舟綠水前。

這兩句明寫青山與綠水,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兩岸闊內(nèi)容:“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詩句通過“風

風正一帆懸。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大景表現(xiàn)了出來。

內(nèi)容:全詩的哲理句.寫海日東升將驅(qū)盡黑暗,春意萌動,闖入舊年之景,且蘊含

海日生殘夜②,

著舊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舊交替的變化規(guī)律。

江春入舊年。

情感: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的藝術鼓舞力量。

鄉(xiāng)書何處達?內(nèi)容:遙應首聯(lián),運用設問,詩人在自問自答中借用“雁足傳書”的故事寄托思鄉(xiāng)

歸雁洛陽邊。之情,使全篇籠罩著思鄉(xiāng)愁緒。

主旨: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客游他鄉(xiāng)的羈旅情狀,表現(xiàn)出詩人放眼山川、寬闊博大的胸襟,表達了詩人對

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課下重點注釋:①客路:旅人前行的路。②殘夜:指夜將盡未盡之時。

第6首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教材出處:統(tǒng)編七上第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