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皇的奶牛的解放_第1頁
4教皇的奶牛的解放_第2頁
4教皇的奶牛的解放_第3頁
4教皇的奶牛的解放_第4頁
4教皇的奶牛的解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意義:人們開始走出中世紀的宗教愚昧和專制主義,追求人性、自由、民主與科學。蒙娜麗莎的微笑“教皇奶牛”的解放近代科學的誕生理性之光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第二課沖破思想的牢籠沖破思想的牢籠“教皇的奶?!钡慕夥诺诙n時宗教改革運動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上傳播最廣、信徒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紀中葉,基督教產(chǎn)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從猶太教中分裂出來成為獨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并逐漸成為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的主要精神支柱。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十六世紀中葉,公教又發(fā)生了宗教改革運動,陸續(xù)派生出一些脫離羅馬公教的新教派,統(tǒng)稱"新教",又稱"抗羅宗"或"抗議宗",在中國稱為"耶穌教"。所以,基督教是公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總稱。知識卡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國家——梵蒂岡,盡管面積僅有0.44平方公里,卻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圖為圣彼得大教堂

天主教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于當?shù)貢r間2005年4月2日21時37分因病在梵蒂岡去世,終年84歲。

4月8日,梵蒂岡教廷在圣彼得大教堂廣場舉行了追思彌撒和葬禮。300多萬人涌入羅馬送別教皇。來自教皇家鄉(xiāng)波蘭的人就達百萬之眾。由于圣彼得廣場只能容納30萬人,葬禮通過27個巨大的屏幕向全羅馬市主要的集會地點現(xiàn)場轉(zhuǎn)播。200多名世界各國政要及宗教領(lǐng)袖出席了彌撒及葬禮,包括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美國總統(tǒng)布什、英國首相布萊爾、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等。德國紅衣主教拉青格主持葬禮。他稱頌教皇保羅二世以其一生奉獻于上帝、教會和人類大家庭。宗教(天主教)在歐洲甚至世界各地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什么是“教皇的奶?!保聡?/p>

材料一:德國名義上是統(tǒng)一的”神圣羅馬帝國”,實際上長年處于四分五裂的諸侯割據(jù),這使得德國皇帝無法不依賴于教會的力量,同時由于神圣羅馬帝國大統(tǒng)一夢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國皇帝必然要和教會合作,教會的力量非常強大。每當羅馬教會出現(xiàn)財政問題的時候,就會想方設(shè)法從德國聚斂錢財,以至于德國被人們戲稱為“教皇的奶牛”。當時梵蒂岡計劃建造一座新的圣彼得教堂,于是在整個德國大量發(fā)行贖罪券。閱讀材料:探究:宗教改革為什么首先在德國爆發(fā)?經(jīng)濟因素:德國每年要向羅馬教廷交納大量苛捐雜稅。

材料二:這個時候的德國,卻已經(jīng)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完全蒙昧的日爾曼人國度,雖然比較意大利、法國,德國仍然屬于文化非常落后的國家,但是它已經(jīng)受到了歐洲人文主義思想的巨大影響。為了自己官員培養(yǎng)的需要,德國的諸侯也紛紛模仿意大利和法國的貴族,在自己的領(lǐng)地里面建立了大學,新的思想比比皆是。羅馬教會對德國人民的搜刮引起了強烈不滿的貴族的嫉恨;同時教會占有大量德國地產(chǎn)和財富,也引起一些諸侯的覬覦。探究:宗教改革為什么首先在德國爆發(fā)?

材料二:這個時候的德國,卻已經(jīng)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完全蒙昧的日爾曼人國度,雖然比較意大利、法國,德國仍然屬于文化非常落后的國家,但是它已經(jīng)受到了歐洲人文主義思想的巨大影響。為了自己官員培養(yǎng)的需要,德國的諸侯也紛紛模仿意大利和法國的貴族,在自己的領(lǐng)地里面建立了大學,新的思想比比皆是。羅馬教會對德國人民的搜刮引起了強烈不滿的貴族的嫉恨;同時教會占有大量德國地產(chǎn)和財富,也引起一些諸侯的覬覦。

思想因素:人文主義的熏陶。1)經(jīng)濟因素:德國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國家統(tǒng)一,天主教會阻撓德國統(tǒng)一。2)政治因素:德國各階層對教會普遍不滿,為實現(xiàn)統(tǒng)一也需擺脫天主教會的控制。3)現(xiàn)實因素:德國每年要向羅馬教廷交納大量苛捐雜稅,德國成為“教皇的奶?!?。4)思想因素:人文主義的熏陶。5)導火線:“贖罪券”的兜售6)路德立志改革(主觀)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國爆發(fā)的原因論從史出

1517年,通過行賄當上大主教的亞爾伯特為了償還行賄欠下的巨款,自愿充當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銷“贖罪券”。他宣揚道,只要支付金錢,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親屬的罪孽,死者的靈魂就能升入天堂。兜售“贖罪券”教皇利奧十世

歐洲在16、17世紀時候,教會大量向民間出售“免罪符”,即購買免罪符的人,靈魂可以直升天堂。欺騙民眾也罷了,還把他們尊崇的圣人不當人看:隨便拿一塊破毯子,胡說是基督用過的,隨便找一塊破頭巾,說是圣母瑪利亞戴過的,最無恥的是用豬,羊等畜生的骨頭冒充圣彼德的遺骨,5個金幣出售一塊。至于用一堆雞毛冒充天使的羽毛出售,他們就更不難做出。(1)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2)天主教會對歐洲特別是德意志的壓榨。(3)教皇出售贖罪券(導火線)宗教改革興起于:16世紀的德國

誰是這次運動的領(lǐng)導人?

馬丁路德

路德堅決拒絕放棄所發(fā)表的主張,他理直氣壯地說,“除非圣經(jīng)或理由清楚的說服我(我不信任教皇,也不相信總議會,因為他們時常錯誤,也自相矛盾),我受所引用的圣經(jīng)約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話捆綁。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見,因為違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當。我不能那樣作。這是我的立場,求神幫助我?!弊詈笏嵵匦迹骸拔也荒芤苿樱@是我的立場。但求上帝幫助,阿們”,令全場震驚?!斑@是我的立場”甲:人生來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實地履行七種圣禮:洗禮、圣餐、悔罪等,通過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乙:只要虔誠地信仰耶穌就可靈魂得救,無須經(jīng)過煩瑣的儀式。這些儀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錢財?shù)亩嘤嘀e,皆可廢除。1他們各代表誰的觀點?2二者主張有何不同?甲:上帝是不與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們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聽到上帝的福音;否則,就要受到永世懲罰。乙:每個教徒,只要自己面對《圣經(jīng)》,真誠懺悔,就可直接與上帝心靈溝通,無須你們所謂尊貴的教士,凡信徒皆為祭司。教皇與路德的主要分歧天主教主張除了信仰外,必須通過天主教的神職人員,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各級神職人員是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介;新教則認為,人只憑信心即可得救,人人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

第27條有人說當錢幣一投入錢柜中叮當作響時,靈魂就超脫煉獄飛入天堂,這是宣傳者的捏造。

Theypreachmanwhosaythatassoonasthepennyjinglesintothemoney-box,thesoulfliesout[ofpurgatory].

第36條每一個真誠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沒有贖罪券,也同樣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EverytrulyrepentantChristianhasarighttofullremissionofpenaltyandguilt,evenwithoutlettersofpardon.

第86條教皇的財富今日遠超過最富有者的財富。他為建筑一個圣彼得堂,為何不用自己的錢,而要用貧窮信徒的錢呢?

Whydoesnotthepope,whosewealthistodaygreaterthantherichestoftheriches,buildjustthisonechurchofSt.Peterwithhisownmoney,ratherthanwiththemoneyofpoorbelievers?《九十五條論綱》節(jié)選只要支付金錢,就可以被上帝赦免罪孽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獲得救贖信仰面前人人平等,每個基督徒都可以直接與上帝對話除了信仰外,必須通過天主教的神職人員,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各級神職人員是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介。馬丁·路德的其他主要思想主張:(了解)簡化宗教儀式,僧侶可婚配和還俗。堅持《圣經(jīng)》高于教皇和教會。君主的權(quán)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

(1)主要思想(“九十五條論綱”):信仰上帝就可獲得救贖;信仰面前人人平等,每個基督徒都可直接與上帝對話。

3.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及評價(2)評價: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馬丁·路德甘冒生命危險所說的“這是我的立場”,成為流傳幾百年的名句。改革的推動往往在于領(lǐng)袖人物的付出。盡管教會改革的行動不是始自馬丁·路德,但他是第一位成功者。他有何成功的秘訣?感悟歷史改革家的戰(zhàn)斗精神和意志品質(zhì);是德意志和歐洲社會向近代過渡的必然要求(歷史潮流)宗教改革順應了人民和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斗爭的需要(群眾基礎(chǔ))“物必先腐而后生蟲,教會之所以出現(xiàn)改革的訴求,皆因自身的腐敗”——摘自《西方宗教史》1、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條件相同:都發(fā)生在西歐封建制度衰亡、資本主義萌芽和發(fā)展的歷史年代;2、它們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質(zhì),并把矛頭對準了天主教會。3、兩者都向古代尋求和吸取養(yǎng)料,尋找經(jīng)典依據(jù)。人文主義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馬丁·路德借助了《圣經(jīng)》中的原始教義;

O路德的主張和文藝復興的人文精神有什么相通之處?看圖5-15分析新教分布的區(qū)域特征及影響。影響:

德國宗教改革運動席卷了全國,各地的教會紛紛獨立。這一時期,瑞士、英國等西歐國家也掀起了波瀾壯闊的宗教改革運動,相繼擺脫了羅馬教會的控制,走上了獨立發(fā)展的道路。4.宗教改革的擴展路德教派加爾文教英國國教新教(2)內(nèi)容:簡化宗教儀式;否定羅馬教廷權(quán)威;堅持國家權(quán)力高于教會。(1)過程:發(fā)生地主要主張影響相同點文藝復興運動路德宗教改革課堂小結(jié)意大利德國以人為本信仰平等,自己得救解放思想宗教獨立發(fā)展歷史背景相同,都針對封建教會,具有反封建性質(zhì)。自我測評:1、這兩段話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前者是對神權(quán)的維護,后者是對人性的肯定。(1)對人的認識不同:前者以人文主義為指導,以人為中心,而后者卻強調(diào)神的偉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為中心;(2)對信仰與宗教的態(tài)度不同:文藝復興主張信仰與思想自由,容忍異教文化,而宗教改革雖形成多個新教,但是以另一個權(quán)威來取代羅馬教皇的權(quán)威。文藝復興認識并揭露教會的腐朽、罪惡,但還是對教會勢力抱和解的態(tài)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3)波及領(lǐng)域不同:文藝復興主要在思想領(lǐng)域和社會的上層,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現(xiàn)為一場政治運動,群眾基礎(chǔ)也更為廣泛。(4)性質(zhì)和影響不同:不同點:一、單項選擇題1.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時間是

[]A.12至14世紀

B.13至15世紀C.14至16世紀

D.15至17世紀2.被稱為意大利文藝復興先驅(qū)的是[]A.但丁

B.達·芬奇C.彼特拉克

D.米開朗琪羅3.大型壁畫《雅典學院》的作者是[]A.蘇格拉底

B.拉斐爾C.阿基米得

D.彼特拉克CA課后練習:B

4.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的核心的觀點是[]

A、廢除修道院制度

B、《圣經(jīng)》代表人的理性

C、反對贖罪

D、信仰得救D5.人文主義的內(nèi)容不包括()

A、肯定人的價值

B、提倡現(xiàn)世生活的享樂

C、反對蒙昧主義

D、號召消滅專制王權(quán)

D二、填空題1.________世紀,意大利出現(xiàn)了手工工場,企業(yè)主和富商開始演變成________階級。2.但丁的長詩《神曲》,分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14資產(chǎn)地獄煉獄天堂3.達·芬奇的名畫《________》是佛羅倫薩一個富有的女市民的畫像,另一幅名畫《

》,畫的是耶穌在遇難前夕他的門徒共進晚餐的情景。4.米開朗琪羅創(chuàng)作的壁畫《______》,是一幅畫在教堂天花板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