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桃花源記陶淵明學習目標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1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現象。2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回環(huán),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34了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并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導入:我國東晉末年,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戰(zhàn)爭頻繁。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tǒng)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zhàn),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元代詩人張養(yǎng)浩在《潼關懷古》一詩中發(fā)出了這樣的慨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以說,和平,是每一個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個成語就是這一社會理想的集中體現,它就是——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出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它描述的是一個與世隔絕、沒有戰(zhàn)禍,安樂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新課導入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陶淵明(約365—427),名潛,字元亮,東晉詩人,自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開創(chuàng)了文人詩歌創(chuàng)作的新領域——田園詩,被稱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長于詩文辭賦,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練,具有獨特風格,代表作有《飲酒》《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作者名片本文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面的“序”。寫作年代大約是421年,當時陶淵明已經歸隱田園16年了。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fā),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chuàng)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與美好情趣。知識備查背景資料古代常用文體記:主要用來記載事物,通過寫人記事、描景狀物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悟或見解的文體說:《愛蓮說》《馬說》書:《答謝中書書》《與朱元思書》序:《送東陽馬生序》銘:《陋室銘》表:《出師表》桃花源記記述在桃花源的見聞和感受邑人間隔儼然屋舍黃發(fā)垂髫繽紛怡然自樂阡陌豁然開朗讀一讀預習檢查yìjiànyǎnshètiáobīnyíqiānmòhu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初讀課文,理解文意為:動詞,作為。緣:順著,沿著。夾岸:溪水的兩岸。落英繽紛:落花繁多的樣子。異:對……感到詫異。窮: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到頭了。便:于是,就。得:看到。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舍:舍棄,丟棄,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才,僅僅,只。行:行走?;砣婚_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敞亮。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屬:類。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相聞:可以互相聽到。悉:全,都。黃發(fā)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黃發(fā),舊說是長壽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fā),用來指小孩子。并:都。怡然:愉快、高興的樣子。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乃:于是,就。具:詳細。要:通“邀”,邀請。咸:副詞,都,全。問訊:詢問消息,打聽消息。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率:率領。妻子:妻子兒女。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絕,絕處。復:再,又。焉: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此”,從這里。遂與外人間隔:于是就同外界的隔絕了。遂:于是、就。間隔:隔絕,不通音訊。乃:竟,竟然。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詳細地說出。為:對、向。嘆惋:感嘆惋惜。惋,驚訝,驚奇。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毖樱貉堈Z(yù)云:告訴(漁人)說?!罢Z”后面省略“之”,代漁人。不足:不必,不值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既:已經。便扶向路:就順著舊的路(回去)。扶:沿著、順著。向,先前的。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標記。志,動詞,做標記。處處,到處。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達???,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詣(yì):到。特指到尊長那里去。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志,名詞,標記。遂:終于。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末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規(guī):計劃。未果:沒有實現。果,實現。尋:隨即,不久。終:死亡。問津:詢問渡口。這里是“訪求、探求”的意思。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可以分為:理清結構
一(1)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fā)現桃花林的經過。
二(2、3)寫漁人進訪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三(4、5)寫漁人離開桃源后,太守派人再尋桃源未果的情形。▲通假字:便要還家▲古今異義:1、緣溪行2、鮮美古:鮮艷美麗。今:指食物味道好。3、儼然
今:形容很像,如:這孩子儼然是個大人。4、交通古:交錯相通。今: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知識歸類(要,通“邀”,邀請)古:沿,沿著。今:緣故、緣分。古:整齊的樣子?!沤癞惲x:5、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古:詢問消息。今:詢問。6、妻子古:妻子和兒女。今:專指男子的配偶。7、絕境古: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地方。8、遂與外人間隔古:隔斷,隔開。今:距離。知識歸類▲古今異義:9、無論古:更不用說。今:表條件關系的連詞,不管。10、各人復延至其家古:邀請。今:延長,延伸。11、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滿。12、如此古:像這樣。今:這樣。知識歸類讀課文,完成下面的線索順序圖。進入桃花源
桃花源再尋桃花源
桃花源
桃花源發(fā)現做客離開整體感知合作探究1.找出描寫桃花林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漁人進入桃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第二段主要寫哪些內容?表現了桃花源怎樣的生活環(huán)境?桃源的田園風光,土地富饒,氣氛寧靜桃源里的人民安居樂業(yè)桃花源中的生活環(huán)境美好、寧靜而和平。人們和睦相處,生活幸福。這樣的景象和當時的黑暗現實形成鮮明對比。3.第三段主要寫什么的內容?表現桃花源人的什么?這一段主要描寫漁人與桃花源人之間的交往表現了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淳樸風尚和人與人之間和睦融洽的關系,表明他們對戰(zhàn)亂的厭惡,對和平寧靜生活的追求。——因為桃源與世隔絕久遠,從來沒有見過陌生人。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處的原因是:——避秦時亂。4.桃花源中的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一是重大歷史事件,如陳勝、吳廣起義,楚漢相爭,劉邦建立漢朝,三國鼎立,赤壁之戰(zhàn),三國歸晉……。二是當時動亂、黑暗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痛苦的生活。哪個更重要?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漁人對桃花源人說了些什么?請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和對課文的理解推測。為桃源外的世界動亂、社會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過著痛苦的生活而嘆惋。6.“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碧以慈藶槭裁磭@惋?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描繪了一個幽美、神秘的世外桃源,表現了作者對黑暗社會現實的不滿,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主題歸納
1.層層設疑,虛實結合
文章開頭雖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但比較模糊。寫進入桃花源的通道更為奇特,宛如“洞天福地”。這些似真似幻的介紹給人一種虛幻的神秘感。待漁人進入桃花源,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圖景,其中的所見所聞皆是人間鄉(xiāng)村可見之物,而且桃源人來到這里的原因——“避秦時亂”也真實可信。可是,后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鏢紗的世界。最后一筆,說南陽劉子驥“欣然規(guī)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又“未果”。這種層層設疑,虛實結合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寫作借鑒2.語言簡潔,清新自然
本文僅用三百余字就形象地描繪出一個理想中的社會,從桃花源的土地、屋舍一直寫到男女老少的衣著以及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井然有序,沒有一句多余的話。陶淵明的文章不事雕飾,樸素自然,接近口語,讀后卻令人有清新如畫、詩意盎然之感。寫作借鑒
本文中有一些至今仍彰顯著生命力的成語,請你找出積累下來。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環(huán)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現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
1.形容環(huán)境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敞亮;
2.形容心胸突然轉為開闊或情況、表情等一下子轉為明朗;
3.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砣婚_朗成語積累
生活在東晉的陶淵明描繪了這樣美好的境界,卻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們,已經擁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對明天有著更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來社會是什么樣的呢?請用美麗的語言加以描繪。拓展延伸
找出本文當中至今仍有生命力的成語,并理解其意思。找一找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環(huán)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F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
1.形容環(huán)境由狹隘幽暗一變而為開闊明亮;
2.形容心胸突然轉為開闊或情況、表情等一下子轉為明朗;
3.比喻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豁然開朗
這節(jié)課,我們走近了陶淵明,了解了陶淵明。雖然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這樣那樣的局限性,但他對理想的追求,對黑暗現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的。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多少年過去了,于東晉時代相比,如今的中國已經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毛澤東同志有這樣的詩句:“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痹瓉碜哉J為遙不可及的愿望,經過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實現的。同學們,讓我們?yōu)榻ㄔO自己心目中和諧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結語翻譯文言文的方法:留——保留原有的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年號、官職名等,均保留不譯。刪——文言虛詞在句中無實在意義,可刪去不譯。換——將單音節(jié)實詞替換為雙音節(jié)詞語。補——添加出容易省略的主語、介詞或賓語等。調——倒換原句顛倒的語序,按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適當調整?!短一ㄔ从洝芬詽O人行蹤為線索發(fā)現桃花源:進入桃花源:離開桃花源:發(fā)現的時間、經過、景色所見所聞所歷尋向所志…后遂無問津者環(huán)境良好幽靜美麗與世隔絕民風淳樸似有若無所感和平安寧安居樂業(yè)一個與黑暗現實相對照的美好社會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反映人民愿望
板書:1.下列句中畫線的詞不是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A.芳草鮮美,落英繽紛B.仿佛若有光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D.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窘馕觥緼項,“鮮美”古義是鮮艷美麗,今義是形容食物的味道好;B項,“仿佛”古義是隱隱約約,今義是指差不多,好像的意思。C項,“妻子”古義是指妻子和兒女,今義指男子的配偶。D課堂檢測2.對下列語句中畫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遂與外人間隔(隔斷,隔絕)B.阡陌交通(互相通達)C.乃不知有漢(副詞,竟,竟然)D.不足為外人道也(介詞,對,向)【解析】B項,“交通”意思是“交錯相通”。B課堂檢測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芳草鮮美,落英繽紛B.便要還家,設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真題匯編】
- 2025年公司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解析
- 貴陽五年級理綜試卷及答案
- 古藺初一月考試卷及答案
- 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招聘考試真題2024
- 洛陽市中小學招聘教師考試真題2024
- 湖南省現代投資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4年池州市貴池區(qū)城區(qū)小學選調教師真題
- 社區(qū)戒毒幫教協(xié)議書
- 測試設備轉讓協(xié)議書
- 北大A計劃在線測評題
- 2024年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中考英語二模試卷
- 《體育精神》-體育故事與體育精神培養(yǎng)教案
- 投資合同:有限公司投資協(xié)議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院臨床研究醫(yī)學倫理審查申請表【模板】
- 鍋爐安裝改造維修質量保證體系文件(手冊+程序文件+表格+工藝文件匯編)-符合TSG 07-2019特種設備質量保證管理體系
-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課件
- 拖欠房租通知書范文
- 年產萬噸的氯乙烯合成工段的工藝設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歷史試卷附答案
- 民法典之合同篇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