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火災事故中的緊急搶救與復蘇技巧匯報人:XX2024-01-07目錄contents火災現(xiàn)場評估與安全意識緊急疏散與逃生技巧初級搶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心肺復蘇(CPR)技能培訓燒傷處理與疼痛緩解方法心理干預與康復指導01火災現(xiàn)場評估與安全意識觀察火焰高度、顏色及燃燒物類型,判斷火勢大小?;饎荽笮÷铀俣葻熿F濃度留意火勢蔓延方向和速度,以便預測火情發(fā)展趨勢。注意煙霧的顏色、氣味和濃度,判斷燃燒物是否有毒。030201觀察火勢蔓延情況評估建筑物結構的穩(wěn)定性,判斷是否存在坍塌風險。結構安全檢查現(xiàn)場是否有裸露的電線或電氣設備,避免觸電危險。電氣安全確認是否有燃氣泄漏,防止爆炸事故發(fā)生。燃氣安全判斷現(xiàn)場危險程度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或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煙霧。呼吸防護穿著長袖衣物、長褲和手套,避免皮膚直接接觸火焰或高溫物體。身體防護熟悉現(xiàn)場環(huán)境,規(guī)劃安全的逃生路線,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撤離。逃生路線確保個人安全防護措施02緊急疏散與逃生技巧
尋找安全出口和逃生路線觀察現(xiàn)場環(huán)境在進入陌生場所時,應首先觀察周圍環(huán)境,留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位置。避開濃煙和高溫區(qū)域在火災中,濃煙和高溫是致命的威脅,應盡量選擇遠離火源、煙霧較少的路線逃生。利用疏散指示標志在火災現(xiàn)場,應沿著疏散指示標志指引的方向逃生,這些標志通常會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利用濕毛巾等物品如果沒有防煙面罩,可以利用濕毛巾、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減少有毒氣體的吸入。佩戴防煙面罩在火災中,佩戴防煙面罩可以有效防止吸入有毒煙霧和顆粒物,保護呼吸道免受傷害。保持低姿勢逃生由于熱空氣上升,火災現(xiàn)場的下方空氣相對較為清新,因此應保持低姿勢逃生,避免吸入有毒煙霧。使用防煙面罩等呼吸保護裝備不貪戀財物在逃生過程中,不要貪戀財物、返回火場拿取物品或尋找親人等,以免延誤逃生時機。互相幫助、共同逃生在火災中,應互相幫助、共同逃生,尤其要關注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的安全。聽從指揮在火災現(xiàn)場,應聽從現(xiàn)場指揮人員的指揮,按照規(guī)定的疏散路線和程序撤離。遵循疏散指示,迅速撤離現(xiàn)場03初級搶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指壓止血法01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壓閉住,中斷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帶的部位,在身邊沒有器材或緊急情況下,可暫用指壓法。加壓包扎止血法02用消毒的紗布,棉花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此法應用普遍,效果也佳。止血帶止血法03用橡皮或布條纏繞扎緊傷口上方肌肉多的部位,其松緊以摸不到遠端動脈搏動、傷口止血為宜,過松無止血作用,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損害神經,造成肢體壞死。止血方法及注意事項就地取材,如毛巾、頭巾、衣服等,最好用無菌敷料或清潔布料。包扎材料選擇動作要輕巧、迅速、準確,松緊適宜。避免在受傷部位和坐臥時受壓的部位打結。包扎技巧如顱腦、胸、腹等部位的開放性傷口,應先用干凈的碗或盆等器具罩住傷口,防止污染。特殊傷口處理包扎技巧與材料選擇骨折固定原則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夾板長短與肢體長短相對稱,骨突出部位要加墊;先扎骨折上、下兩端,后固定兩關節(jié);四肢露指(趾)尖,胸前掛標志,迅速送醫(yī)院。操作方法使用夾板、繃帶等將骨折部位固定住,避免搬動過程中骨折端刺傷血管、神經或刺破皮膚。固定時動作要輕,不要震動傷肢或使傷肢再受牽拉。骨折固定原則及操作方法04心肺復蘇(CPR)技能培訓123在接近患者之前,首先要確保自身安全,避免成為火災事故的受害者。評估環(huán)境安全輕拍患者肩膀并大聲詢問,“你還好嗎?”,觀察患者是否有反應。檢查意識觀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傾聽是否有呼吸聲,感覺是否有氣息。若在10秒內未觀察到呼吸,應立即開始胸外按壓。判斷呼吸判斷意識和呼吸狀況將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半段,另一只手掌與之重疊,手指翹起不接觸胸壁。定位按壓點用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壓,每次按壓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過6厘米,按壓頻率保持在每分鐘100-120次。實施按壓在按壓30次后,開放患者氣道,一手按住額頭,另一手抬起下頜。開放氣道給予兩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氣時間持續(xù)1秒以上,確保胸部隆起。人工呼吸實施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觀察呼吸和脈搏及時清理患者口鼻分泌物和異物,確保呼吸道通暢。保持呼吸道通暢尋求專業(yè)救援在施救的同時,撥打急救電話并告知患者情況和所在位置,以便專業(yè)救援人員盡快趕到現(xiàn)場。在施救過程中,持續(xù)觀察患者的呼吸和脈搏情況。若患者出現(xiàn)自主呼吸且脈搏有力,可逐漸減少按壓頻率和力度。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05燒傷處理與疼痛緩解方法一度燒傷僅傷及表皮淺層,生發(fā)層健在,再生能力強。表面紅斑狀、干燥,燒灼感,3-7天脫屑痊愈,短期內有色素沉著。處理:無需特殊處理,能自行消退。二度燒傷傷及表皮的生發(fā)層、真皮乳頭層。局部紅腫明顯,大小不一的水皰形成,內含淡黃色澄清液體,水皰皮如剝脫,創(chuàng)面紅潤、潮濕、疼痛明顯。處理:小水皰可自行吸收,大水皰需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水皰液,消毒創(chuàng)面并涂抹燒傷膏,用無菌紗布包扎。三度燒傷全層皮膚燒傷甚至達到肌肉或骨骼。創(chuàng)面呈蠟白或焦黃色甚至炭化,硬如皮革,干燥,無滲液,發(fā)涼,針刺和拔毛無痛覺。處理:需通過手術削痂、植皮等方式進行治療。燒傷程度識別及分類處理03包扎保護用無菌紗布或棉墊覆蓋創(chuàng)面,并用繃帶包扎固定。注意包扎不宜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和創(chuàng)面愈合。01創(chuàng)面清潔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創(chuàng)面,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異物。注意水溫不宜過高,以免加重燒傷深度。02創(chuàng)面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棉球輕輕擦拭創(chuàng)面及周圍皮膚,進行消毒處理。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消毒劑。清潔創(chuàng)面,預防感染措施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可緩解輕度至中度疼痛。注意需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用??诜雇此幦缋嗫ㄒ蚰z等,可涂抹在創(chuàng)面上緩解疼痛。注意需遵醫(yī)囑使用,避免過量使用或長期使用導致耐藥性增加。外用止痛藥對于重度疼痛患者,可通過靜脈注射止痛藥如嗎啡等進行治療。注意需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并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藥物反應。靜脈注射止痛藥合理使用藥物緩解疼痛06心理干預與康復指導傾聽與理解積極傾聽受災者的心聲,理解他們的感受和需求,給予關心和支持。安全保障確保受災者的安全,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減輕他們的恐懼和不安。情緒安撫通過溫暖的話語、安慰和鼓勵,幫助受災者穩(wěn)定情緒,緩解緊張和恐懼。了解受災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情緒宣泄鼓勵受災者表達內心感受,提供情感宣泄的途徑,如談話、寫日記等。放松訓練教授受災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松弛等,以緩解緊張和焦慮。認知重構幫助受災者理性看待火災事故,調整對災難的認知,減少過度擔憂和恐慌。開展心理疏導,減輕焦慮情緒對受災者進行全面評估,了解他們的身心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產品開發(fā)的總結與反思計劃
- 如何制定適應市場變化的財務計劃
- 在新的年里實現(xiàn)職業(yè)突破計劃
- 新產品開發(fā)的實施戰(zhàn)略計劃
- 明確市場定位的年度策略計劃
- 網絡編輯師證書試題及答案奪冠策略
- 引導學生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計劃
- 2024年小語種考試與社會需求的契合試題及答案
- 小語種學習的未來展望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yè)資格證考試的線上形式試題及答案
- FUJI-FLEXA編程流程-課件
-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fā)展(一)
- 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賽題庫(附答案)
- 平頂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語文》備考試題庫(含答案)
- (中職)ZZ017數(shù)字產品檢測與維護賽項規(guī)程(師生同賽)(5月10日更新)
- 塔式起重機司機及指揮安全知識教育培訓
- 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信息平臺操作手冊及填報詳情
- 【頸椎病的推拿病例分析及心得體會1700字】
- 語法專題 非謂語動詞重難點分類強化及練習答案 -2022屆高考英語總復習
- 《種樹郭橐駝傳》說課稿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完整版)手機維修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