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第4課《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_第1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4課《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_第2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4課《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_第3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4課《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_第4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4課《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辛丑條約》第4課知識回顧1、《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有哪些?2、它給中國帶來哪些嚴重危害?一、瓜分中國的狂潮甲午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加快爭奪中國的步伐;

爭先恐后掠奪在華權益,強租海港,劃分“勢力范圍”;

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甲午戰(zhàn)爭→《馬關條約》→資本輸出→瓜分狂潮→民族危機甲午戰(zhàn)敗,《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加緊資本輸出,主要通過政治貸款、投資設廠,開礦筑路,增設銀行四種形式,加緊控制中國的經(jīng)濟命脈。繼而掀起瓜分狂潮,步步擴大侵略權益。

《時局圖》是1898年謝纘泰先生創(chuàng)制的一副反映當時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漫畫。圖中,熊代表俄國,虎代表英國,腸(一說蛇)代表德國,蛙代表法國,太陽代表日本,鷹代表美國。原圖上有黃遵憲的題詩,現(xiàn)在原件藏于美國華盛頓國立檔案館。帝國主義的侵略二、八國聯(lián)軍侵華1.背景帝國主義的瓜分激起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風暴。2.目的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抗,維護其在華利益。4.組成英、俄、德、法、意、奧、日、美。5.路線大沽天津北京阻擊3.時間1900.6一、背景——(一)帝國主義的瓜分狂潮

1、政治性貸款

2、強占“租借地”(二)反帝的義和團運動的發(fā)展(借口)二、過程:開始時間:年月侵略者:19006英、法、美、俄、日、德、意、奧八國聯(lián)軍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完全淪為)借口:平定中國內亂C、罪行:3、經(jīng)過:燒、殺、搶、掠B、頭目:西摩爾A、時間:1900年6月二、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攻陷天津侵占北京1900年8月慈禧西逃嫁禍、“痛剿”義和團,派人與各國議和1900年6月大沽口德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英國意大利法國匈牙利猜一猜

八國聯(lián)軍統(tǒng)帥西摩爾

1852年加入英國海軍。1857年,他作為中尉見習生,參加英法侵華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62年在上海與太平軍作戰(zhàn)。1863年回英國。后升為中將。1897-1901年任英國東亞艦隊司令。1900年6月10日,各國以保護北京使館為名,由他率領一支英、俄、德、法、美、日、意、奧八國軍隊組成的侵略聯(lián)軍2000余人,從天津出發(fā),進犯北京。在楊村、廊坊等地受到義和團和清軍的狙擊,被迫后撤,退回大津。1901年歸國。著有《我的海軍生涯和旅行游記》。

1900年6月,八國聯(lián)軍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的率領下,從大沽登陸,挑起大規(guī)模的侵華戰(zhàn)爭.帝國主義的侵略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堅決反抗。圖為天津北倉義和團大破洋兵。被八國聯(lián)軍炮火轟毀的北京正陽門(前門)。八國聯(lián)軍為炫耀武力,在紫禁城舉行閱兵式。八國聯(lián)軍在紫禁城的乾清宮。

八國聯(lián)軍占領北京后張貼的屠殺中國人的告示。北京東交民巷西口駐扎的外國士兵。八國聯(lián)軍封鎖街道,逐戶進行搶劫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義和團戰(zhàn)士斗爭目標?口號?興起地點?組織成員活動地點帝國主義扶清滅洋山東失業(yè)民眾和下層百姓為主體山東,河南,直隸,京津思考;

義和團運動為什么在山東興起?原因:(1)甲午戰(zhàn)爭中山東受害最深;(2)瓜分狂潮從山東開始(3)山東外國教會勢力猖獗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議一議

1、義和團的興起反映了什么

問題?你如何評價義和團運動?一方面:義和團和部分清朝愛國官兵面對強敵,毫不畏懼,用血肉之軀奮起抵抗的頑強精神.另一方面:義和團以落后的組織形式、武器裝備、斗爭方式反抗,難以戰(zhàn)勝列強侵略.結論:舊式的民族反抗運動,難以擔當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中國革命必須尋找新的道路.議一議:

清政府在對待義和團問題上前后態(tài)度是否一樣?為什么會如此?這給我們以什么啟示?清政府主要是欲借義和團之手,發(fā)泄仇外心態(tài),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當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清政府目的破產(chǎn),必然從仇外到媚外,投向列強,絞殺義和團,出賣民族利益。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質。三、辛丑條約時間:1901年9月雙方:中國(李鴻章)與俄日英美等11國八國聯(lián)軍占領北京之后承認慈禧的統(tǒng)治權,圖為慈禧從西安返回北京。

清政府代表同11國的代表在辛丑條約》上的簽字。三、《辛丑條約》

內容1.清政府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稅收做擔保,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3.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任何反帝活動;4.從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一律拆毀,允許列強各國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各戰(zhàn)略要地駐兵。影響1.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經(jīng)濟命脈;2.在使館區(qū)監(jiān)控下,清政府的內政外交完全處于洋人控制之下;3.中國人民受中外反動勢力聯(lián)合鎮(zhèn)壓,清王朝成為洋人的朝廷;4.中國在軍事上失去了自主權。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議一議:

1、《辛丑條約》中的劃定使館區(qū)。與今天的使館區(qū)有何不同?

2、“條約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睂Υ耍闶侨绾卫斫獾??

3、《辛丑條約》簽訂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這句話是否有道理?為什么?挑戰(zhàn)自我,試一試完成以下表格: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條約簽定國時間內容影響1234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中日中英中與俄英美日德法意奧1842年1895年1901年中國____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中國____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中國____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進程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英貨進出口關稅,中國須同英國商定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賠日本白銀2億兩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賠白銀4.5億兩,本息共9.8億兩劃定使館界,不準中國人入內嚴禁人民反帝活動拆毀炮臺,不得設防,允許各國駐兵開始加深完成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開始加深完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堂上練習一、單選題1、在中國強占膠州灣為租借地的國家是A、英B、法C、俄D、德2、把長江流域劃為勢力范圍的國家是A、英B、日

C、俄D、德3、《時局圖》中的熊代表哪個國家A、英B、法C、俄D、德4、義和團的爆發(fā)是因為哪個矛盾的激化A、宗教矛盾B、階級矛盾C、民族矛盾D、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5、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在A、1840年B、1894年C、1900年D、1901年6、1900年8月,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挾持哪個皇帝倉皇西逃A、道光B、咸豐C、同治D、光緒7、《辛丑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賠款白銀A、2100萬B、2億兩C、2.3億兩D、4.5億兩8、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是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9、義和團運動的性質是A、農民反帝反封建運動B、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C、農民的反帝愛國運動D、反封建的農民運動

二、填空題1、義和團運動首先爆發(fā)的地點在

省。2、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俄、美、日、德、意、

、

、比等11國簽定《辛丑條約》。條約簽定后,

慈禧竟無恥地向列強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3、《辛丑條約》是一個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條約的簽定,表明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的

,中國完全淪為

社會。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瓜分中國的狂潮東北成為俄國的勢力范圍;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范圍;廣西、云南成為法國的勢力范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