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1探究題3年(2020-2022)中考化學真題(江蘇專用)_第1頁
專題11探究題3年(2020-2022)中考化學真題(江蘇專用)_第2頁
專題11探究題3年(2020-2022)中考化學真題(江蘇專用)_第3頁
專題11探究題3年(2020-2022)中考化學真題(江蘇專用)_第4頁
專題11探究題3年(2020-2022)中考化學真題(江蘇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1探究題1.(2022·江蘇宿遷)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做了以下兩個實驗。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應

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應(1)寫出實驗①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實驗結束后,將兩個實驗后的廢液倒入到同一干凈的燒杯中,充分混合后過濾,得到濾液呈無色。則濾液中一定不含的離子是______。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仍為紫色,則濾液呈______性(填“酸”、“堿”、“中”)。(3)該小組的同學對濾液中溶質成分繼續(xù)進行如下探究:【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小紅認為:只有NaCl;小亮認為:可能有NaCl、BaCl2;小明認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交流討論】從物質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認為______同學的猜想一定不正確。你的猜想是______?!驹O計實驗】請設計實驗證明誰的猜想正確。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______溶液無明顯現象小亮猜想不正確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BaC12溶液______你的猜想成立2.(2022·江蘇南通)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課本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完畢后集氣瓶中是否還含有氧氣產生質疑,于是同學們設計了如圖1裝置來探究磷在空氣中燃燒后氧氣濃度的變化情況?!咎岢鰡栴}】足量紅磷在密閉的四頸平底瓶內燃燒熄滅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氣剩余?【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氣剩余;猜想②:無氧氣剩余?!緦嶒烌炞C】該小組同學按圖1組裝好實驗裝置,利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燃燒匙上的紅磷,紅磷燃燒直至熄滅;待裝置完全冷卻后,將裝有白磷的燃燒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白磷居然也被點燃。(1)激光筆的作用是________。(2)紅磷燃燒產物與瓶底的熱水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磷酸,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實驗結論】(3)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猜想__________正確。(4)課本上用紅磷燃燒的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精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理由是_____?!就卣寡由臁繄D2是該小組同學從開始實驗到最后裝置冷卻后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用傳感器測量容器內氧氣濃度變化的曲線圖。(5)在圖2中_______(填“A、B、C、D、E”)點時紅磷燃燒熄滅;白磷開始燃燒至燃燒結束對應的曲線為________段(用圖2中字母表示)。【反思與評價】(6)興趣小組分析對比曲線BC段和DE段,得出了“不同物質燃燒,需要的氧氣濃度不一樣”的結論。同學們由此聯想到課本上的一個實驗:__________(填物質名稱)在空氣中不能點燃,但在氧氣中能點燃并劇烈燃燒。3.(2022·江蘇南通)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以“稀鹽酸與氫氧化鋇溶液能否反應”為課題進行了科學探究。他們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同學們在燒杯中加入10mL氫氧化鋇溶液,然后滴加無色酚酞試液,繼續(xù)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邊滴邊攪拌,觀察到______,從而得出稀鹽酸與氫氧化鋇能發(fā)生反應的結論。他們繼續(xù)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發(fā)現只有白色沉淀產生,無其它實驗現象。由此可知,溶液M中除了含有酚酞外,還含有的溶質是______(填化學式)?!咎岢鰡栴}】反應最終所得溶液N的溶質成分是什么(不考慮酚酞)?【猜想與假設】甲同學猜想:NaCl、BaCl2乙同學猜想:NaCl丙同學猜想:NaCl、Na2CO3【分析與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______同學的猜想。甲同學猜想溶液N中含有NaCl的依據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净顒优c探究】同學們取少量溶液N,向其中滴加______,觀察到______,即可確定乙同學的猜想正確?!究偨Y與提升】通過上述探究可知:一般我們都是從生成物和反應物兩個角度對反應后溶質成分做出猜想,并結合______排除不合理猜想。然后再設計實驗驗證猜想。4.(2022·江蘇徐州)含有銨根離子()的鹽屬于銨鹽,興趣小組對銨鹽及相關問題進行探究。【了解組成】(1)一種常見銨鹽的微觀模型示意圖為,則它表示的物質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2)碳酸氫銨的化學式為NH4HCO3,某種碳酸氫銨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21.8%,則該碳酸氫銨樣品屬于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比較性質】(3)已知硝酸銨溶液顯酸性,則該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有和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4)常見的銨鹽中,僅有碳酸氫銨在常溫下就能分解,放出氨氣,則常溫下鑒別碳酸氫銨與硫酸銨的最簡便方法是___________。(5)銨鹽與堿混合通常會放出氨氣,因此,施肥時要避免銨態(tài)氮肥與堿性物質混用。寫出加熱條件下硫酸銨與燒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咎岢鰡栴}】氨氣與氯化氫反應可以得到一種銨鹽,該反應常用于探究微粒的運動性。那么,微粒運動速率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有什么關系呢?【查閱資料】濃鹽酸靠近濃氨水時,會出現大量的白煙?!具M行實驗】將一根玻璃管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左右兩端同時塞入分別滴有濃鹽酸、濃氨水的脫脂棉,再塞緊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濃鹽酸的一端最先出現白煙,如圖甲。(6)濃鹽酸與濃氨水未直接接觸就產生白煙,是因為濃鹽酸和濃氨水都具有___________。(7)由圖甲實驗可知,相同條件下相對分子質量越小的氣體,其微粒運動速率越___________?!就卣寡由臁吭偃∫桓鵙型玻璃管,開口向上豎直放置,在左右兩端同時塞入分別滴有濃鹽酸、濃氨水的脫脂棉,再塞緊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濃氨水的一端最先出現白煙,如圖乙。(8)圖乙實驗中,最先出現白煙的位置與圖甲實驗相反,說明相同條件下___________。(9)實驗中發(fā)現V型玻璃管發(fā)熱,其原因是___________。5.(2022·江蘇泰州)某化學興趣小組時學對家中“管道疏通劑”進行下列探究:“管道疏通劑”包裝袋上相關信息如圖。查閱資料:鋁和氫氧化鈉固體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能加快氫氧化鈉對毛發(fā)等淤積物的腐蝕,同時產生的氣體能增加管道內的氣壓,利于疏通。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注:NaA1O2名稱為偏鋁酸鈉,溶液顯堿性,)(1)該疏通劑與水反應產生的___在空氣中遇到明火可能會引起爆炸。該疏通劑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成分中的___(填化學式)會與空氣中有關物質發(fā)生反應,其中發(fā)生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2)小華使用該疏通劑疏通某塑料軟管時發(fā)現軟管變形,原因可能是_____(寫出一個即可),活動二:探究成分作用(3)小夏取少量該疏通劑加入適量水,充分反應后,無固體殘留,說明疏通劑中____一定已完全反應。取少量反應后溶液,向其中滴入1滴酚酞試液,可觀察到溶液呈____色。(4)該疏通劑中含有硝酸鈉,硝酸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硝酸鈉與氫氧化鈉和鋁粉均不反應,同學們對于疏通劑中硝酸鈉的作用感到好奇。通過科學方法檢驗、該疏通劑與水反應前后硝酸鈉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均沒有改變。由此,小夏猜測:硝酸鈉可能是鋁粉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催化劑。為判斷該猜測是否正確,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____。(實驗方案包括操作、現象和結論。可選用的試劑有:鋁粉、氫氧化鈉溶液,硝酸鈉粉末)活動三:開展定量分析(5)小文設計了圖1裝置測定該疏通劑樣品中鋁粉的質量分數。將300mg固體樣品和足量水分別放在Y形管兩側,傾斜Y形管,將水倒入左側: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室溫,利用量氣管和水準管測定反應生成的氫氣體積為100mL。已知該條件下氫氣密度為0.09mg/mL。請計算樣品中鋁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____。(6)小明設計了不同的實驗方案,裝置如圖2,精確稱量了該裝置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將其質量差作為生成氫氣的質量,由此計算出樣品中鋁粉的質量分數。小明和小文測定過程均操作規(guī)范,小明測定的樣品中鋁粉的質量分數卻比小文大,原因可能是_____。6.(2022·江蘇連云港)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干燥的CO2,并對CO2的部分性質進行探究。(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2)①裝置B中飽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②裝置C中試劑X應該選用_______(填字母)。a.稀H2SO4b.濃H2SO4c.KOH溶液(3)收集CO2并驗滿。將集滿CO2的錐形瓶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傳感器密封連接,緩慢的將NaOH溶液注入到錐形瓶中,采集信息形成圖像。見圖。①檢驗裝置D中CO2已經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②隨著反應的進行,錐形瓶中壓強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③反應結束后錐形瓶中的壓強保持在40kPa說明_______。(4)取2mL飽和澄清石灰水于試管中,用4mL蒸餾水稀釋,向其中緩慢通入足量CO2。測定反應體系的電導率變化如圖所示。(忽略反應前后溶液體積的變化)【查閱資料】材料一:溶液的導電力越強,溶液的電導率越大。材料二:單位體積溶液中某離子的個數越多,則該離子的濃度越大,溶液的導電能力越強。相同濃度的不同離子導電能力不同。材料三:Ca(OH)2溶于水能完全解離出Ca2+和OH-。CaCO3遇到溶有CO2的水時,能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Ca(HCO3)2在水中能完全解離出Ca2+和;。①石灰水中通入CO2氣體,溶液的電導率先逐漸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②反應最終電導率的穩(wěn)定值低于初始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7.(2021·江蘇鎮(zhèn)江)用如圖裝置對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進行實驗探究。步驟一:將打磨過的鎂條放入三頸燒瓶中,關閉K1、打開K2,加入一定量飽和NH4Cl溶液,觀察到鎂條溶解,形成無色溶液,產生大量氣泡。試管B中石蕊試紙變?yōu)樗{色。點燃E處氣體產生淡藍色火焰。①點燃E處氣體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②鎂條與NH4Cl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步驟二:已知:NH3+H2O=NH3?H2O。打開K1,通入少量NH3觀察到溶液變渾濁。過濾、洗凈、低溫烘干得白色固體。①某同學猜想此白色固體是Mg(OH)2,理由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②取少量白色固體,溶于適量的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觀察到______,則該同學猜想不正確。資料:此白色固體為堿式氯化鎂[Mg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與酸反應,加熱分解生成MgO、H2O和HCl。步驟三:取一定量白色固體,充分加熱,殘留2.40g固體,將生成的氣體用足量的AgNO3溶液吸收,生成5.74g沉淀。則白色固體的化學式為______。問題討論:若步驟三中生成的氣體未被AgNO3溶液完全吸收,則測得的Mgx(OH)yClz中y值______(填“偏大”“不變”或“偏小”)。8.(2021·江蘇南通)某學習小組對銅絲在空氣中灼燒后的產物進行探究。實驗1甲同學將螺旋狀銅絲灼燒至紅熱,冷卻后觀察到銅絲表面變?yōu)楹谏?,再伸入質量分數為25%的稀硫酸中,黑色固體消失,溶液出現藍色,將銅絲取出洗凈;重復上述實驗2~3次,溶液藍色逐漸加深。【實驗分析】灼燒銅絲生成黑色固體,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反應。溶液變?yōu)樗{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實驗2乙同學將螺旋狀銅絲灼燒至紅熱,迅速伸入質量分數為25%的稀硫酸中,觀察到溶液中有紅色固體產生,將銅絲取出洗凈;重復上述實驗2~3次,紅色固體逐漸增多,沉淀后濾出紅色固體,濾液呈淺藍色?!咎岢鰡栴}1】紅色固體是什么?【查閱資料1】①Cu與O2在高于900℃時會反應生成紅色的Cu2O。②Cu2O能與H2SO4發(fā)生反應:。③加熱條件下,Cu2O能與H2反應生成Cu和H2O。【提出猜想】丙同學認為紅色固體全部是Cu,不含Cu2O。【實驗驗證1】學習小組取經過干燥的紅色固體,采用如圖裝置驗證猜想。(1)儀器X的名稱為_________。(2)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3)實驗時,應先將產生的氫氣通入裝置C中,待_______________,再開始加熱。(4)實驗中觀察到__________(填實驗現象),說明紅色固體中含有Cu2O,丙同學猜想錯誤?!咎岢鰡栴}2】實驗2中有稀硫酸存在的情況下,為什么紅色固體中仍含有Cu2O?【查閱資料2】Cu2O與H2SO4反應的快慢與稀硫酸的濃度有關。稀硫酸的濃度越大,Cu2O與H2SO4反應越快?!緦嶒烌炞C2】請設計實驗驗證“稀硫酸的濃度越大,Cu2O與H2SO4反應越快”這一結論。簡述實驗過程(包括操作和現象):____________。(實驗中須使用的試劑:Cu2O、質量分數為5%和40%的稀硫酸)【問題解決】因實驗2中稀硫酸濃度變小,Cu2O與H2SO4反應變慢,Cu2O沒有完全反應,故紅色固體中仍含有Cu2O。9.(2021·江蘇常州)呼吸自救器是人在缺氧環(huán)境或出現高濃度有毒有害氣體環(huán)境中使用的一種安全防護裝置。如圖是某化學氧自救器的示意圖,其供氧裝置由“初期生氧器”和“生氧罐”組成同學們對其工作原理進行了如下探究:Ⅰ.探究“初期生氧器”【查閱資料1】①該化學氧自數器在工作初期,內部獨立的“初期生氧器”首先啟動,以解決初期供氧不足的問題?!俺跗谏跗鳌眱扔新人徕?、二氧化錳、鐵粉等成分。②Fe3O4能與硫酸反應,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Fe3O4+4H2SO4=Fe2(SO4)3+FeSO4+4H2O(1)“初期生氧器”主要依靠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小組成員為了解鐵粉的作用展開了研究?!緦嶒炋骄?】序號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①取“初生氧器”充分反應后的物質于紙上,將磁鐵靠近并接觸粉末有黑色物質被磁鐵吸引被吸引物質可能是Fe、Fe3O4或兩者都有②?、僦斜昏F吸引的物質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體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黃色溶液被吸引物質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學式)(3)“初期生氧器”中鐵粉與氧氣反應能__________,從而使氯酸鉀的分解反應能持續(xù)進行。Ⅱ.探究“生氧罐”【查閱資料2】①該化學氧自救器主體是由“生氧罐”供氧,內部裝有顆粒狀超氧化鉀作為“制氧劑”,其反應原理為:4KO2+2H2O=4KOH+3O2↑;4KO2+2CO2=2K2CO3+3O2②超氧化鉀能與硫酸反應,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4KO2+2H2SO4=2K2SO4+3O2↑+2H2O【實驗探究2】同學們對超氧化鉀是否變質展開了研究,取出久置的“生氧罐”內顆粒狀固體,稱得樣品質量為69.3g,進行如圖所示實驗,待實驗結束測得C裝置增重2.2g,E裝置內固體變黒色且增重19.2g(實驗前已排盡裝置內空氣,使用的藥品均足量)(1)反應開始后A裝置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2)E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3)超氧化鉀________(選填“未”“部分”或“全部”)變質。(4)生產該“生氧罐”時加入的超氧化鉀的質量為________克。10.(2021·江蘇宿遷)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展開探究。以下是教學片斷,請你參加學習并填寫空格?!狙菔緦嶒灐繉⒁欢ㄙ|量的稀鹽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咎岢鰡栴}】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某同學提出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猜憲與假設】針對疑問,大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請補上猜想二、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_______猜想三:NaCl和HC1

猜想四:NaCl、NaOH和HC1乙組同學認為有一種猜想不合理,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緦嶒炋骄俊?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Cl2溶液,_______(填實驗現象),證明溶液中一定沒有NaOH。(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澆杯中的溶液,并選用了老師提供的pH試紙、K2CO3溶液、AgN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實驗方案測溶液的pH滴加K2CO3溶液滴加AgNO3溶液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試紙變色,對照比色卡,pH<7_______產生白色沉淀實驗結論溶液中有HC1溶液中有HC1溶液中有HC1【得到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認為猜想_______正確。【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的活動過程給予肯定,同時指出(2)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同學們經過反思發(fā)現以下兩處錯誤;①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_______。②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錯誤,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11.(2021·江蘇蘇州)石灰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為研究石灰石的性質和用途進行如下探究。Ⅰ.石灰石分解的探究取三塊形狀大小相近的石灰石(長寬厚約為),一塊不加熱,另兩塊分別在酒精燈和酒精噴燈(酒精化學式為C2H5OH)的火焰上加熱2min(假設雜質加熱時不發(fā)生變化)。探究過程如圖所示,實驗現象見表1。表1不同條件下的實驗現象組別實驗實驗條件試管B中的現象甲未加熱無明顯現象乙酒精燈加熱呈淺紅色丙酒精噴燈加熱呈紅色(1)通過甲、乙,丙三組對比實驗,得出影響石灰石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2)丙組實驗加熱石灰石時,在火焰上方倒扣一個用澄清石灰水潤濕的燒杯,石灰水變渾濁,出現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此實驗能否推斷石灰石煅燒產生二氧化碳,并說明理由:_______。(3)丙組實驗中,向試管B中逐滴滴入稀鹽酸,至紅色恰好褪去,輕輕晃動試管,溶液自下而上又變?yōu)榧t色。解釋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_______。(4)為檢驗丙組實驗中的石灰石部分分解,設計實驗:取研細后的粉末少許于試管中,_______(補充完整實驗方案)。Ⅱ.石灰石煅燒溫度的探究【查閱資料】生石灰質量的優(yōu)劣常采用“活性度”來衡量?!盎钚远取钡臏y定方法:取一定質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指定濃度的鹽酸中和,記錄所消耗鹽酸的體積數(單位為mL),消耗鹽酸的體積數越大,“活性度”越高。某研究小組在電爐內煅燒石灰石樣品,并測定煅燒產物(CaO)的活性度,數據見表2。表2不同條件下煅燒產物的活性度(mL)煅燒溫度活性度煅燒時間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2min79083686880845441216min79385687184555653020min795863873864617623(5)石灰石煅燒的最佳溫度范圍為1100~1200℃的證據是_______。Ⅲ.石灰石用途的探究(6)石灰石是高爐煉鐵的原料之一、石灰石能除去鐵礦石中的SiO2,同時能提高單位時間內生鐵的產率。分析加入石灰石能提高生鐵產率的原因:_______。12.(2021·江蘇淮安)氫氧化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學對氫氧化鈉的性質進行了如下探究:(1)將適量NaOH固體放入剛停止沸騰的水中,觀察到水重新沸騰,說明NaOH固體溶解時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2)?。?)中的溶液連入圖1電路中,閉合開關后,小燈泡發(fā)光,說明NaOH溶液具有導電性,NaOH以_____(填“分子”或“離子”)形式分散在水中。(3)在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稀鹽酸,邊滴加邊用玻璃棒攪拌,當溶液顏色剛好_____時,稀鹽酸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4)按圖2所示進行實驗,將H2O和NaOH溶液同時全部注入集氣瓶中,觀察到U形管內液面_____,說明CO2和NaOH可以發(fā)生反應。(5)探究NaOH溶液和FeSO4溶液的反應【進行實驗1】該同學將NaOH溶液滴入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中,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短時間內即變?yōu)榧t褐色。【查閱資料】FeSO4+2NaOH═Na2SO4+Fe(OH)2↓(白色);Fe(OH)2容易被氧氣氧化:4Fe(OH)2+O2+2H2O═4Fe(OH)3(紅褐色)。【提出問題】如何使白色沉淀長時間存在?【進行實驗2】改進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觀察到白色沉淀存在時間較長。【交流反思1】裝置中煤油的作用是_____?!景l(fā)現問題】上述白色沉淀放置一段時間后,又轉化為紅褐色沉淀?!具M行實驗3】分析原因后,再次改進實驗裝置如圖4所示,打開止水夾K1、K2;一段時間后,關閉K1,具支試管B中出現白色沉淀,待液面穩(wěn)定后關閉K2,所得白色沉淀能保持更長時間。【交流反思2】①具支試管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②H2的作用有:a.排出裝置中溶液上方的空氣;b._____;c.將A中溶液壓入B中?!練w納總結】NaOH溶于水,水溶液能導電,顯堿性,能與非金屬氧化物、酸和鹽等物質發(fā)生反應。13.(2021·江蘇泰州)碳酸鈣是初中階段化學學習中的常見物質,某化學興趣小組圍繞此物質展開探究。相關信息:一定體積的溶液中,離子數目越多,其離子濃度越大;電導率傳感器用于測定溶液的導電性強弱,在其他條件相同下,溶液中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電導率越大?!緦嶒炋骄竣瘛繉⑻妓徕}粉末在酒精噴燈上灼燒一段時間,再將灼燒后的固體物質投入盛水的燒杯中,滴加2滴酚酞試液,酚酞試液變紅。對此現象分析,得出結論。(1)碳酸鈣高溫發(fā)生了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分解后固體產物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此反應生成物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是因為在水溶液中產生______離子(填離子符號)。小組經過討論,對酚酞試液變紅是否存在其他因素產生了疑問,進行下列實驗?!緦嶒炋骄竣颉吭谠嚬苤屑尤肷倭刻妓徕}粉末,加入2mL水,振蕩搖勻,制成碳酸鈣懸濁液,滴加2滴酚酞試液,酚酞試液變紅。(1)酚酞試液變紅證明碳酸鈣懸濁液顯______性。(2)在相同實驗條件下,用電導率傳感器測得水的電導率為8.5,碳酸鈣懸濁液電導率為74.與水比較,碳酸鈣懸濁液中離子濃度較______(填“大”或“小”),證明在碳酸鈣懸濁液中有部分碳酸鈣溶于水,形成碳酸鈣的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小組繼續(xù)探究碳酸鈣懸濁液使酚酞試液變紅的微觀原因,做了下面的對照實驗:用pH傳感器分別測得在常溫下五種混合體系的pH,如下表所示?;旌象w系①Na2CO3溶液②NaCl溶液③CaCl2溶液④K2CO3溶液⑤CaCO3懸濁液pH11.67.07.011.610.1從上表可知,“鹽溶液一定顯中性”的說法是______(填“正確”或“錯誤”)的。結合①②③④的數據分析可知,Na2CO3溶液使酚酞試液變紅與碳酸鈉組成中______離子(填離子符號)有關。查閱資料可知碳酸鈉能與水發(fā)生一定程度的反應生成一種鈉鹽和另一種化合物,試寫出此反應兩種生成物的化學式:_______。結合⑤的數據分析。碳酸鈣懸濁液使酚酞試液變色原因與碳酸鈉溶液使酚酞試液變色原因本質上是一致的?!就卣寡由臁窟M一步探究,將碳酸鈣懸濁液滴加酚酞試液加熱,紅色會變淺,經測定pH減小。聯系所學知識,對此現象產生的原因猜測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碳酸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B.溫度升高增大了某離子與水作用的速率,堿性增強C.加熱時部分碳酸鈣發(fā)生了分解反應14.(2021·江蘇鹽城)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1)完成“探究某種鹽的性質”實驗,填寫下表。試管序號甲乙丙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紅色溶液白色沉淀無色氣體實驗結論該鹽是______(選填“NaCl”“Na2CO3”“Na2SO4”),其水溶液呈______性。實驗解釋丙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實驗計算全班同學完成試管乙實驗,共消耗質量分數為10.4%的BaCl2溶液50g,實驗后最多收集到______g白色沉淀。(2)處理“CO2的實驗室制取與檢驗”實驗廢液。全班同學完成該實驗共產生1000g含HCl廢液(固體已除,大理石中雜質未參加反應),不能直接排放?!緦嶒灧桨浮肯葴y定廢液中HCl的質量分數,再用熟石灰處理廢液至中性。【實驗操作】①稱量______NaOH固體,溶解,配制30g5%的NaOH溶液。②取100mL小燒杯,倒入20g廢液樣品,插入pH計測定溶液的pH,向廢液樣品中逐滴加入5%的NaOH溶液,實驗過程中溶液pH變化如圖所示。③投入______g熟石灰處理剩余廢液(寫出計算過程)?!緦嶒灧此肌坑型瑢W提出也可以根據鹽酸具有揮發(fā)性直接加熱廢液除去雜質HCl,并得到CaCl2。寫出你的觀點及理由:______。15.(2021·江蘇徐州)銅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應用。某同學對銅及某些含銅物質進行探究。[溫故如新](1)在①CuO②Cu(OH)2③CuCl2④Cu2(OH)2CO3[也可表示為CuCO3·Cu(OH)2]這4種物質中,屬于堿的有___________(填序號):除①CuO外,其余3種物質在常溫下易溶于水有___________(填序號)。(2)考古出土的春秋末期制造的青銅劍,歷經2500余年,其表面且有一層薄銹,但仍寒光逼人,劍刃鋒利。由此可知,青銅具有的特性有___________(任寫一條)。銅器表面的薄銹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___________等物質發(fā)生反應所形成。[提出問題]除H2、CO能還原CuO外,是否還有其他氣體能夠還原CuO得到金屬銅?怎樣從含CuCl2、FeCl3的某工業(yè)廢液中回收金屬銅和FeCl2溶液?[查閱資料]a、通常狀況下,氨氣極易溶于水形成溶液;加熱時,氨氣能與CuO反應生成氮氣和金屬銅等,可用如圖所示裝置驗證。b、在溶液中能發(fā)生反應2FeCl3+Fe=3FeCl2[進行實驗1](3)按圖示連接裝置,檢查氣密性后,加(通)入相關藥品,后續(xù)操作均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完成實驗。①將CuO粉末裝入玻璃管A中的具體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②實驗時,在試管B中能夠觀察到的現象是有液體出現,該液體是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③從環(huán)保角度看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進行實驗2](4)取適量含CuCl2、FeCl3的某工業(yè)廢液樣品,向其中加入過量鐵粉并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濾渣和足量___________(填“稀鹽酸”或“稀硫酸")充分反應,再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洗滌、干燥即可回收得到金屬銅;所得濾液中含有需要回收的FeCl2。[拓展延伸](5)已知:加熱時,葡萄糖溶液與氫氧化銅懸濁液能發(fā)生反應。實驗室可用CuSO4溶液等物質檢驗葡萄糖的存在,具體實驗過程為:在試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加5%CuSO4溶液5滴(每滴溶液按0.04mL計算。兩種溶液的密度均按1g/mL計算),混合均勻,充分反應,得混合物A.再向上述試管中加入幾滴10%葡萄糖溶液,并在酒精燈上加熱至沸騰,片刻后生成紅色沉淀B.檢驗完成。則混合物A顯___________(填“中性”或“堿性”);紅色沉淀B是___________[填“CuO”或“Cu2O”"或“Cu(OH)2”]。16.(2021·江蘇南京)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關性質進行探究?!練怏w制取】(1)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1: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稀鹽酸(1:2)是指濃鹽酸與水按體積比1:2進行混合所得的鹽酸。已知所用濃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7%,密度為1.19g/cm3;水的密度為1g/cm3。計算所得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寫出計算過程)______?!緦嶒炋骄俊坑脤嶒炞C明碳酸型飲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興趣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打開汽水瓶蓋,立即塞上帶導管的橡皮塞,將導管另一端伸入裝有試劑的試管中、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不同的試劑進行實驗。甲同學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觀察到試管內______,由此得到結論:該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乙同學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觀察到試管內______。乙同學認為也能得到甲同學的結論?!驹u價反思】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方案進行評價。(1)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方案比較合理,其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丁同學質疑乙同學的方案不夠嚴密,認為也可能是該汽水中的檸檬酸隨氣體進入試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變色。興趣小組的同學針對丁同學提出的質疑進行了如下探究:①查閱資料:檸檬酸為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溫穩(wěn)定,熔點153℃,熔化后沸騰前分解,分解溫度約為175℃;檸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檸檬酸。②乙同學在自己實驗的基礎上,未增加任何試劑,接著進行了一步實驗操作,該操作是______,可觀察到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梢源_認不是因為檸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變色。17.(2021·江蘇連云港)碳酸氫鈉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鹽,化學小組對其進行了探究。(1)NaHCO3可稱為鈉鹽或碳酸氫鹽,它是由Na+和_______(填離子符號)構成,醫(yī)療上能用于治療胃酸(含有鹽酸)過多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咎岢鰡栴}】實驗室中如何制取少量NaHCO3?【查閱資料】材料一:候氏制堿的原理:;。材料二:研究發(fā)現,NaHCO3溶于水時吸收熱量,Na2CO3溶于水時放出熱量。【實驗制備】根據候氏制堿原理設計如題圖-1所示裝置制取NaHCO3。反應結束后,將試管中的混合物過濾,洗滌,低溫烘干得白色固體。(2)燒杯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3)能進一步確認該白色固體是NaHCO3的實驗方案是_______(須用到的儀器和藥品:試管、溫度計、水)。(4)題圖-2中碳酸氫鈉的溶解度在60℃后無數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性質探究】常溫下,取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于燒杯中,插入pH傳感器,向燒杯中持續(xù)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當溶液的pH變?yōu)?.68時開始有無色氣體產生。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如題圖-3所示?!静殚嗁Y料】材料三:NaHCO3溶于水后,少量的HCO3-能同時發(fā)生如下變化:變化①:;變化②:。材料四:溶液的酸堿性與溶液中H+和OH-數目的相對大小有關。常溫下,當單位體積溶液中OH-的數目大于H+的數目時,溶液的pH>7,反之pH<7;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的H數目越大溶液的pH越小。【交流反思】(5)NaHCO3溶液顯_______(填“酸”“堿”或“中”)性結合材料三、四從微觀角度說明原因:_______。(6)根據本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填字母)。apH<6.68時生成的無色氣體為CO2b從0-30s,單位體積溶液中H+數目不斷增大c不能用CaCl2溶液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18.(2020·江蘇南通)鐵釘是生活中常見的鐵制品。學習小組對不同條件下鐵釘的銹蝕和鹽酸除銹時的反應進行了探究。Ⅰ探究不同條件下鐵釘的銹蝕取四枚鐵釘,按第圖1所示進行實驗。一天后觀察到的現象如下表所示。試管abcd實驗現象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蒸餾水和空氣交界處鐵釘出現輕微銹蝕食鹽水和空氣交界處鐵釘出現較多銹蝕(1)由試管a、b、c中的現象可知鐵釘銹蝕的條件是_____(2)由試管c、d中的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3)切過咸菜的菜刀不及時處理,易生銹。防止切過咸菜的菜刀生銹,處理的方法是_____Ⅱ探究鹽酸除銹時的反應步驟1將一枚表面部分銹蝕的鐵釘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稀鹽酸至浸沒鐵釘。觀察到鐵釘表面的鐵銹逐漸消失,無銹處有氣泡產生,溶液變?yōu)辄S色。步驟2將“步驟1”中裝有鐵釘和鹽酸的試管長時間放置后,觀察到鐵釘變細,溶液變?yōu)闇\綠色?!咎岢鰡栴}】①“步驟1”中鐵銹消失發(fā)生了什么反應?②“步驟2”中試管長時間放置后,溶液為什么會變色?【查閱資料】①鐵銹中主要含有Fe2O3;②FeCl3溶液呈黃色,FeCl2溶液呈淺綠色;③K3[Fe(CN)6]溶液為黃色,FeCl3溶液遇K3[Fe(CN)6]溶液不變色,FeCl2溶液遇K3[Fe(CN)6]溶液會生成藍色沉淀。【實驗分析】鐵銹消失是因為Fe2O3與鹽酸發(fā)生了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提出猜想】對于問題②,實驗小組提出如下兩個猜想:猜想1:溶液變色是FeCl3與鐵釘表面產生的氣體反應所致;猜想2:溶液變色是FeCl3與鐵釘反應所致?!緦嶒烌炞C1】對“猜想1”進行驗證的實驗過程用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1)儀器X的名稱為_____(2)實驗是驗證_____【實驗驗證2】請設計實驗對“猜想2”進行驗證,簡述實驗過程(包括操作、可能的實驗現象和對應的結論):_____19.(2020·江蘇泰州)酸堿中和反應是初中階段重要的一類反應,請你一起參與探究?!緦嶒炋骄竣瘛吭?0mL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50mL一定濃度的鹽酸,并用玻璃棒攪拌,觀察到溶液的溫度______,由此現象小李同學得出兩者能發(fā)生反應的結論。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后,小張同學發(fā)現此結論不夠嚴謹,設計了下列3個對比實驗:①50mL一定濃度的鹽酸與50mL蒸餾水混合,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②50mL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與50mL蒸餾水混合,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③50mL一定濃度的鹽酸與50mL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用數字化實驗技術測得3個實驗,溶液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1)由圖可知,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稀釋時均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但它們稀釋時溫度的變化量遠________兩溶液混合時溫度的變化量。(2)從微觀角度分析,此中和反應的溫度變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填離子符號)兩種離子發(fā)生反應放出熱量的緣故。【實驗探究Ⅱ】(1)在50mL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并用玻璃棒攪拌,溶液顏色由紅色剛好變?yōu)闊o色時,可說明兩者發(fā)生了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3)取一定量反應后的無色溶液加熱蒸發(fā),在蒸發(fā)的過程中,“意外”發(fā)現溶液由無色又變成紅色。同學們對紅色溶液中溶質的成分(酚酞除外)進行再探究。查閱資料: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無色,在8.2<pH<14的溶液中呈紅色。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NaCl、NaOH和Na2CO3同學們討論后一致認為猜想__________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實驗驗證:取樣,滴加_______,無氣泡產生,猜想三錯誤。原因分析:反應后無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NaOH,加熱蒸發(fā),當溶液的pH在_______范圍內,溶液的顏色變紅??偨Y反思:向某堿性溶液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后溶液的顏色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變紅。20.(2020·江蘇徐州)某同學對Na2CO3、NaHCO3的組成及某些性質進行探究。【認識組成】由化學式Na2CO3、NaHCO3可知,兩者含有的元素差別是_____;從構成離子的層次看,酸根離子分別是CO、HCO,根據酸根離子,他們都可統稱為_______(填碳酸鹽或鈉鹽)?!颈容^性質】為比較室溫是20oC時Na2CO3、NaHCO3與水混合的變化,按如圖進行實驗,先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約1克Na2CO3、NaHCO3,再分別滴入幾滴水,振蕩后將溫度計插入其中,發(fā)現盛有Na2CO3的試管中溫度計的示數高于20oC,盛有NaHCO3的試管中溫度計的示數低于20oC,再向兩試管中各加入約五毫升水和兩滴酚酞試液振蕩后,液體均呈紅色。則NaHCO3與水混合時____(填放出或吸收熱量),NaHCO3溶液顯_______(填酸性或堿性)?!咎岢鰡栴}】Na2CO3、NaHCO3還有什么不同性質?【查閱資料】NaHCO3受熱易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Na2CO3受熱不易分解。可用如圖裝置驗證?!具M行實驗】按上圖鏈接裝置,檢查氣密性后,分別裝入相關藥品(試管甲、乙中的固體質量應相等)。后續(xù)試驗均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完成實驗。①若要使實驗效果更理想,則甲中應裝入_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②完成試驗后,待試管冷卻至室溫,加甲、乙試管里剩余固體的質量分別用m(甲)、m(乙)表示,則m(甲)______(填>或<或=)m(乙)【拓展應用】①若把碳酸和NaHCO3比較,受熱容易分解的是______(填碳酸或NaHCO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________。②研究表明Na2CO3在水中溶解時能生成自由移動的離子,且Na2CO3溶液中還含有很少的HCO離子,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的帶負電荷的離子有HCO、_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21.(2020·江蘇淮安)我國塑料購物袋的年消耗量很大,廢棄塑料的處理亟待解決?;卮鹣铝袉栴}。(1)購物袋等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可能會造成的一種環(huán)境污染是____________。(2)小林嘗試用焚燒法對某類塑料購物袋(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進行處理,并將燃燒產物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吸收?!静殚嗁Y料】I.聚氯乙烯的化學式為(C2H3C1)nⅡ.氯化氫氣體會污染環(huán)境Ⅲ.①聚氯乙烯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如下:,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②將完全燃燒后的產物,全部通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得到吸收液,寫出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化氫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林對吸收液的溶質成分產生了興趣,進行如下探究:【提出問題】吸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進行實驗1】取吸收液少許置于試管中,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發(fā)現酚酞變紅色,說明溶液呈_____性?!静孪搿坎孪?:NaCl、NaOH、Na2CO3猜想2:____________。猜想3:NaCl、Na2CO3、NaHCO3猜想4:NaCl、NaHCO3【進行實驗2】向實驗1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小林觀察到____________。(填實驗現象),最終得出結論:猜想1正確?!窘涣鞣此肌繉嶒灲Y束后,小林對吸收液進行無害化處理,其方案是____________,然后倒入廢液缸。咨詢老師后,小林獲悉廢棄塑料的資源化回收是減少環(huán)境危害的最好方法。(3)聚氯乙烯的生產需要用到氯氣。工業(yè)上獲取氯氣的方法是電解飽和食鹽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某工廠需生產14.2t氯氣(Cl2),至少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多少噸?________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22.(2020·江蘇鹽城)設計實驗、動手操作、觀察現象、記錄信息、提煉證據、進行推理、形成結論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1)學習化學概念“飽和溶液”——實驗“KNO3溶于水”[實驗用品]KNO3(研磨處理)、水、玻璃棒、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燒杯等。[實驗探究]在室溫20℃下,向小燒杯中加入20mL水,按下表中設計的操作步驟進行實驗。實驗序號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推理實驗結論I加入2gKNO3,攪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無限制地溶解溶質Ⅱ再加入5gKNO3,攪拌部分溶解_____Ⅲ加熱,攪拌____不一定形成飽和溶液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_Ⅳ再加入5gKNO3,攪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飽和溶液Ⅴ放在冷水的大燒杯中冷卻析出晶體一定形成飽和溶液KNO3可用__________的方法結晶增加溶劑的質量,可將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Ⅵ_______,攪拌全部溶解一定形成不飽和溶液[實驗反思]①KNO3預先研磨處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下同)中KNO3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③比較實驗步驟___________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經分析推理,可得出將KNO3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的另一種方法,即升高飽和溶液的溫度。(2)應用化學知識“身邊的化學”——體驗“家庭燃料的變遷”[文獻資料]①天然氣和煤都是___________(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學式)。②我國近50年來家庭燃料變遷:煤或木柴→液化石油氣或管道煤氣→天然氣③CO2能產生___________效應,SO2易導致酸雨。④充分燃燒天然氣和煤各1kg產生CO2和SO2的質量如下圖所示。[證據推理]各級政府推廣“利用天然氣代替煤作家庭燃料”,分析文獻資料可知實施該項舉措的科學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聯系實際]為防止燃氣泄漏造成危險,使用天然氣的家庭“將報警器安裝位置確定在燃氣灶附近墻壁的上方”,這是基于天然氣具有_______________的性質。[反思拓展]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科學家正在利用和開發(fā)H2等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請再列舉一例可利用的新能源:______________。23.(2020·江蘇)可燃冰是甲烷與水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無色冰狀固體,極易燃燒,其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可燃冰開采過程中,甲烷容易泄漏,會加重溫室效應。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興趣,進行了如下探究?!咎岢鰡栴}】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生成CO2,不充分燃燒生成CO;CO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會造成人體缺氧和中毒;無水CuSO4遇水變藍。【猜想與假設】猜想一:CO、H2O;猜想二:___;猜想三:CO2、CO、H2O?!緦嶒炋骄俊繛榱蓑炞C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純凈氧氣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驗證。(1)實驗開始時,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序號)。①通入甲烷燃燒產物②加熱(2)實驗中觀察到A中____,B、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D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猜想____成立。(3)B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4)實驗過程中C裝置的作用是____?!痉此寂c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燃氣熱水器一定要注意通風,防止_____中毒。24.(2020·江蘇無錫)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選擇的裝置組合是________(填序號)。(3)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若要控制反應的發(fā)生或停止,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利用D裝置收集氫氣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4)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表所示的對比實驗來比較MnO2、CuO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序號過氧化氫溶液催化劑實驗15mL

4%粉末狀MnO20.2g實驗25mL

4%粉末狀CuO0.2g①實驗1中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②實驗需要測量并記錄的數據有:氧氣體積和______________。③實驗時,分別將過氧化氫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劑的小試管中,測量并記錄數據,實驗過程中發(fā)現U型管內右側液面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④結論:MnO2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該結論的依據是____________。25.(2020·江蘇常州)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天氣瓶”(如圖)是否可預測天氣很好奇。他們自制了“天氣瓶”,并對其晶體析出的影響因素展開了探究。步驟:(1)稱取10.0g樟腦丸溶解于40.0mL無水酒精中得溶液a。(2)向35.0g水中依次加入2.5gKNO3和2.5gNH4Cl,制得溶液b。(3)將a、b兩種溶液倒入容器中混合,密封即制得“天氣瓶”。(4)模擬不同的天氣情況,將制得的“天氣瓶”置于不同的溫度和大氣壓的環(huán)境中,并記錄析出晶體情況如下:0℃20℃40℃101.3kPa100.5kPa99.7kPa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配制溶液a時,為加快樟腦丸的溶解,可以采用攪拌、微熱、______________等方法。溶液a中的溶質以分子形式分散,所以該溶液___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導電。(2)溶液b中NH4Cl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_。(3)為進一步探究析出的晶體中是否含有銨鹽,需要的實驗用品有______________(填序號)。a.稀鹽酸b.氫氧化鈉溶液c.藍色石蕊試紙d.紅色石蕊試紙(4)從表格信息中可知,______________條件對“天氣瓶”晶體析出的影響較大。26.(2020·江蘇南京)溶液在生產、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對溶液的性質進行探究。【引發(fā)思考】生理鹽水是醫(yī)療上常用的一種溶液,100mL生理鹽水(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cm3)中含有0.9g醫(yī)用氯化鈉,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一瓶合格的生理鹽水密封放置一段時間后,不會出現渾濁現象,原因是______?!咎岢鰡栴}】溶液的某些性質是否可以通過定量實驗進行驗證?【查閱資料】電導率傳感器用于測量溶液的導電性強弱;一定條件下,電導率的大小能反映離子濃度的大小?!緦嶒炋骄?】氯化鈉溶于水形成溶液的過程中氯離子濃度、電導率的測定。第一步:讀取室溫為26℃,取100mL蒸餾水,加入燒杯中,放入磁力攪拌器磁珠;第二步:校準傳感器,組裝儀器,設定攪拌檔位;第三步:用氯離子傳感器和電導率傳感器同時采集數據,迅速將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加入燒杯中。實驗數據如圖所示。分析圖1實驗數據:(1)a-b段曲線呈這種形態(tài)的原因是______。(2)請說明實驗過程中液體的電導率變化的原因_________?!窘涣鞣此?】如何通過實驗驗證氯化鈉溶液是均一的?請簡要說明。___________?!緦嶒炋骄?】用氯離子傳感器和電導率傳感器同時采集數據,向一定體積、一定濃度的氯化鈉溶液中慢慢加入等體積、一定濃度的硝酸銀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部分實驗數據如圖所示?!窘涣鞣此?】推測c點時溶液的電導率是否為零,并說明理由。_____27.(2020·江蘇連云港)中和反應是化學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中和反應展開了探究?!緦嶒災康摹孔C明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發(fā)生化學反應?!緦嶒灢襟E】步驟一:取一定量稀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滴加2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步驟二:用儀器A吸取稀鹽酸向燒杯中逐滴加入,邊滴加邊用玻璃棒攪拌,紅色變淺直至消失。步驟三:向溶液中繼續(xù)滴加稀鹽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燈上加熱至蒸干,有白色固體產生?!舅伎纪卣埂?1)從下列儀器中選擇步驟二中的“儀器A”,名稱是_________。(2)興趣小組認為僅從上述步驟二的現象,難以證明鹽酸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查閱資料:(i)酚酞試液在不同的pH時變化情況如下:pH0~8.28.2~10.010.0~14.0顏色無色粉紅色紅色(ⅱ)氫氧化鈉溶液的pH隨濃度的降低而減小。興趣小組據此形成了對比實驗方案以排除干擾,該對比實驗方案是_____。(3)為確認步驟三中的白色固體是氯化鈉而不是氫氧化鈉,進行如下實驗:步驟現象結論將白色固體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兩等份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蕩、靜置①無___色沉淀生成白色固體不是NaOH。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蕩、靜置出現白色沉淀②白色固體是Na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繼續(xù)探究】(4)如圖是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從微觀角度分析,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5)興趣小組認為上述實驗對反應實質缺少直觀的驗證。查閱資料:(ⅲ)變色硅膠為藍色,吸水后呈紅色。(ⅳ)變色硅膠與NaOH固體充分混合,無明顯現象;變色硅膠與無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無明顯現象。興趣小組據此設計了如圖實驗,驗證中和反應有水生成:將無水醋酸迅速倒入裝有NaOH固體和變色硅膠的試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試管中不斷攪拌,觀察到變色硅膠由藍色逐漸變?yōu)榧t色,U型管內液面左低右高。①U型管內液面左低右高說明該反應____熱量(填寫“放出”或“吸收”)。②無水醋酸由CH3COO-和H+構成。變色硅膠由藍色變成紅色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8.(2020·江蘇)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根據如圖實驗,回答問題?!緦嶒炓弧?1)?、裰猩倭渴宜?,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_______色。(2)Ⅲ中為Ca(HCO3)2澄清溶液,則渾濁消失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緦嶒灦康渭覯gCl2溶液后錐形瓶中出現渾濁且有氣泡放出。(1)V中石灰水變渾濁說明Ⅳ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2)Ⅳ中反應后的混合物經過濾、洗滌、干燥得白色固體。資料:Mg(OH)2、MgCO3、CaCO3均為不溶性白色固體,在一定溫度下均能分解生成相應的氧化物,發(fā)生分解時的溫度見表。不同物質分解時的溫度表物質Mg(OH)2MgCO3CaCO3分解溫度260℃540℃900℃【探究】白色固體的組成稱取實驗二中白色固體樣品3.68g,控溫加熱至該溫度下固體質量不再減小,測得剩余固體質量與溫度關系如表。剩余固體的質量與溫度的關系表實驗組序號①②③溫度/℃2805601000剩余固體質量/g3.682.801.92(1)根據表中第_______組(填序號)數據可判斷樣品中無Mg(OH)2。(2)樣品中MgCO3、CaCO3的質量比是_______。結論:實驗二中MgCl2和Ca(HCO3)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就卣埂繉嶒灦蠱gCl2溶液改為澄清石灰水,則錐形瓶中出現白色沉淀,無氣泡,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專題11探究題1.(2022·江蘇宿遷)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做了以下兩個實驗。①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應

②Cu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應(1)寫出實驗①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實驗結束后,將兩個實驗后的廢液倒入到同一干凈的燒杯中,充分混合后過濾,得到濾液呈無色。則濾液中一定不含的離子是______。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仍為紫色,則濾液呈______性(填“酸”、“堿”、“中”)。(3)該小組的同學對濾液中溶質成分繼續(xù)進行如下探究:【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小紅認為:只有NaCl;小亮認為:可能有NaCl、BaCl2;小明認為:可能有NaCl、BaCl2、Na2SO4【交流討論】從物質共存的角度分析,你認為______同學的猜想一定不正確。你的猜想是______?!驹O計實驗】請設計實驗證明誰的猜想正確。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______溶液無明顯現象小亮猜想不正確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BaC12溶液______你的猜想成立【答案】

Cu2+##銅離子

小明

NaCl、Na2SO4

Na2CO3或Na2SO4或含可溶性雜質或或的可溶性物質

有白色沉淀生成【詳解】(1)實驗①發(fā)生反應是硫酸銅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氯化銅,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實驗結束后,將兩個實驗后的廢液倒入到同一干凈的燒杯中,充分混合后過濾,得到濾液呈無色,則濾液中一定不含的離子是銅離子,含有銅離子的溶液為藍色;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中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不變色以及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則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仍為紫色,則濾液呈中性;(3)交流討論:從物質共存的角度分析,小明的猜想不成立,原因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當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氯化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氫氧化銅沉淀,則由此我認為的猜想是氯化鈉和硫酸鈉;設計實驗:小亮的猜想為氯化鈉和氯化鋇,檢驗溶液中是否有氯化鋇,可以滴加碳酸鈉或者硫酸鈉溶液,若觀察到白色沉淀,則小亮猜想成立,若無白色沉淀,則小亮猜想不成立,當滴加碳酸鈉或者硫酸鈉溶液,觀察到無明顯現象,則溶液中無氯化鋇,小亮的猜想不成立;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滴加氯化鋇溶液,可以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2.(2022·江蘇南通)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課本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完畢后集氣瓶中是否還含有氧氣產生質疑,于是同學們設計了如圖1裝置來探究磷在空氣中燃燒后氧氣濃度的變化情況?!咎岢鰡栴}】足量紅磷在密閉的四頸平底瓶內燃燒熄滅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氣剩余?【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氣剩余;猜想②:無氧氣剩余?!緦嶒烌炞C】該小組同學按圖1組裝好實驗裝置,利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燃燒匙上的紅磷,紅磷燃燒直至熄滅;待裝置完全冷卻后,將裝有白磷的燃燒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筆照射,白磷居然也被點燃。(1)激光筆的作用是________。(2)紅磷燃燒產物與瓶底的熱水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磷酸,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緦嶒灲Y論】(3)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猜想__________正確。(4)課本上用紅磷燃燒的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精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理由是_____?!就卣寡由臁繄D2是該小組同學從開始實驗到最后裝置冷卻后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用傳感器測量容器內氧氣濃度變化的曲線圖。(5)在圖2中_______(填“A、B、C、D、E”)點時紅磷燃燒熄滅;白磷開始燃燒至燃燒結束對應的曲線為________段(用圖2中字母表示)。【反思與評價】(6)興趣小組分析對比曲線BC段和DE段,得出了“不同物質燃燒,需要的氧氣濃度不一樣”的結論。同學們由此聯想到課本上的一個實驗:__________(填物質名稱)在空氣中不能點燃,但在氧氣中能點燃并劇烈燃燒?!敬鸢浮?/p>

點燃白磷或紅磷

五氧化二磷+水→磷酸

不能

紅磷不能把裝置中的氧氣耗盡

C

DE

鐵【詳解】(1)激光筆的作用是使溫度達到紅磷、白磷的著火點,即點燃白磷或紅磷。(2)紅磷燃燒產物與瓶底的熱水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磷酸,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五氧化二磷+水→磷酸;(3)白磷燃燒,說明紅磷燃燒后氧氣有剩余,即猜想①正確。(4)課本上用紅磷燃燒的方法不能精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理由是:因為當氧氣濃度小到一定程度時,就不能支持燃燒,即紅磷不能把裝置中的氧氣耗盡。(5)在圖2中C點時紅磷燃燒熄滅;白磷開始燃燒至燃燒結束對應的曲線為DE段,因為此段氧氣濃度急劇減少。(6)鐵在空氣中不能點燃,但在氧氣中能點燃并劇烈燃燒、火星四射,說明不同物質燃燒,需要的氧氣濃度不一樣。3.(2022·江蘇南通)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以“稀鹽酸與氫氧化鋇溶液能否反應”為課題進行了科學探究。他們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同學們在燒杯中加入10mL氫氧化鋇溶液,然后滴加無色酚酞試液,繼續(xù)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邊滴邊攪拌,觀察到______,從而得出稀鹽酸與氫氧化鋇能發(fā)生反應的結論。他們繼續(xù)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發(fā)現只有白色沉淀產生,無其它實驗現象。由此可知,溶液M中除了含有酚酞外,還含有的溶質是______(填化學式)?!咎岢鰡栴}】反應最終所得溶液N的溶質成分是什么(不考慮酚酞)?【猜想與假設】甲同學猜想:NaCl、BaCl2乙同學猜想:NaCl丙同學猜想:NaCl、Na2CO3【分析與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______同學的猜想。甲同學猜想溶液N中含有NaCl的依據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净顒优c探究】同學們取少量溶液N,向其中滴加______,觀察到______,即可確定乙同學的猜想正確?!究偨Y與提升】通過上述探究可知:一般我們都是從生成物和反應物兩個角度對反應后溶質成分做出猜想,并結合______排除不合理猜想。然后再設計實驗驗證猜想。【答案】

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BaCl2

碳酸鈉溶液

沒有白色沉淀生成

實驗現象【詳解】氫氧化鋇稀釋溶液始終為堿性,不能使酚酞變紅。而氫氧化鋇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恰好完全反應或酸過量,溶液變?yōu)橹行曰蛩嵝钥墒狗犹優(yōu)闊o色。所以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從而得出稀鹽酸與氫氧化鋇能發(fā)生反應的結論。繼續(xù)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發(fā)現只有白色沉淀產生,無其它實驗現象。說明溶液M中沒有鹽酸,因為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溶液M中沒有氫氧化鋇,因為氫氧化鋇溶液呈堿性,酚酞遇到堿性溶液變紅,所以溶液M中只有生成的氯化鋇化學式BaCl2。分析與交流:上述猜想中不合理是丙同學的猜想。向溶液M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發(fā)現只有白色沉淀產生,無其它實驗現象,說明沒有碳酸鈉,因為碳酸鈉溶液呈堿性,酚酞遇到堿性溶液變紅。甲同學猜想溶液N中含有NaCl的依據是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顒优c探究:乙同學的猜想正確,說明沒有氯化鋇,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取少量溶液N,向其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觀察到沒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確定乙同學的猜想正確。總結與提升:通過上述探究可知:一般我們都是從生成物和反應物兩個角度對反應后溶質成分做出猜想,并結合實驗現象排除不合理猜想。然后再設計實驗驗證猜想。4.(2022·江蘇徐州)含有銨根離子()的鹽屬于銨鹽,興趣小組對銨鹽及相關問題進行探究。【了解組成】(1)一種常見銨鹽的微觀模型示意圖為,則它表示的物質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2)碳酸氫銨的化學式為NH4HCO3,某種碳酸氫銨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21.8%,則該碳酸氫銨樣品屬于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颈容^性質】(3)已知硝酸銨溶液顯酸性,則該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有和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4)常見的銨鹽中,僅有碳酸氫銨在常溫下就能分解,放出氨氣,則常溫下鑒別碳酸氫銨與硫酸銨的最簡便方法是___________。(5)銨鹽與堿混合通常會放出氨氣,因此,施肥時要避免銨態(tài)氮肥與堿性物質混用。寫出加熱條件下硫酸銨與燒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咎岢鰡栴}】氨氣與氯化氫反應可以得到一種銨鹽,該反應常用于探究微粒的運動性。那么,微粒運動速率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有什么關系呢?【查閱資料】濃鹽酸靠近濃氨水時,會出現大量的白煙?!具M行實驗】將一根玻璃管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左右兩端同時塞入分別滴有濃鹽酸、濃氨水的脫脂棉,再塞緊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濃鹽酸的一端最先出現白煙,如圖甲。(6)濃鹽酸與濃氨水未直接接觸就產生白煙,是因為濃鹽酸和濃氨水都具有___________。(7)由圖甲實驗可知,相同條件下相對分子質量越小的氣體,其微粒運動速率越___________。【拓展延伸】再取一根V型玻璃管,開口向上豎直放置,在左右兩端同時塞入分別滴有濃鹽酸、濃氨水的脫脂棉,再塞緊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濃氨水的一端最先出現白煙,如圖乙。(8)圖乙實驗中,最先出現白煙的位置與圖甲實驗相反,說明相同條件下___________。(9)實驗中發(fā)現V型玻璃管發(fā)熱,其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1)(2)混合物(3)(4)聞氣味(5)(6)揮發(fā)性(7)快(8)氯化氫氣體的密度大于氨氣的密度(9)反應放熱【解析】(1)銨鹽是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由結構示意圖可知它表示的物質是;(2)碳酸氫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21.8%,所以該碳酸氫銨樣品屬于混合物;(3)已知硝酸銨溶液顯酸性,所以溶液中含有,則該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有和;(4)常見的銨鹽中,僅有碳酸氫銨在常溫下就能分解,放出氨氣,則常溫下鑒別碳酸氫銨與硫酸銨的最簡便方法是聞氣味,有刺激性氣味的是碳酸氫銨,沒有的是硫酸銨;(5)根據題意可知:硫酸銨與氫氧化鈉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硫酸鈉、氨氣和水,反應方程式為;(6)濃鹽酸和濃氨水都具有揮發(fā)性,會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和氨氣,當兩種氣體相遇會生成氯化銨,出現白煙;(7)由圖可知:白煙靠近濃鹽酸,說明氨氣運動的速率比氯化氫氣體快,且氯化氫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36.5)比氨氣(17)大,可得相同條件下相對分子質量越小的氣體,其微粒運動速率越快。(8)因為氯化氫分子向下運動的距離更大,所以氯化氫氣體的密度大于氨氣的密度。(9)實驗中發(fā)現V型玻璃管發(fā)熱,其原因是氯化氫與氨氣反應放熱。5.(2022·江蘇泰州)某化學興趣小組時學對家中“管道疏通劑”進行下列探究:“管道疏通劑”包裝袋上相關信息如圖。查閱資料:鋁和氫氧化鈉固體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能加快氫氧化鈉對毛發(fā)等淤積物的腐蝕,同時產生的氣體能增加管道內的氣壓,利于疏通。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注:NaA1O2名稱為偏鋁酸鈉,溶液顯堿性,)(1)該疏通劑與水反應產生的___在空氣中遇到明火可能會引起爆炸。該疏通劑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成分中的___(填化學式)會與空氣中有關物質發(fā)生反應,其中發(fā)生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2)小華使用該疏通劑疏通某塑料軟管時發(fā)現軟管變形,原因可能是_____(寫出一個即可),活動二:探究成分作用(3)小夏取少量該疏通劑加入適量水,充分反應后,無固體殘留,說明疏通劑中____一定已完全反應。取少量反應后溶液,向其中滴入1滴酚酞試液,可觀察到溶液呈____色。(4)該疏通劑中含有硝酸鈉,硝酸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硝酸鈉與氫氧化鈉和鋁粉均不反應,同學們對于疏通劑中硝酸鈉的作用感到好奇。通過科學方法檢驗、該疏通劑與水反應前后硝酸鈉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均沒有改變。由此,小夏猜測:硝酸鈉可能是鋁粉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催化劑。為判斷該猜測是否正確,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____。(實驗方案包括操作、現象和結論。可選用的試劑有:鋁粉、氫氧化鈉溶液,硝酸鈉粉末)活動三:開展定量分析(5)小文設計了圖1裝置測定該疏通劑樣品中鋁粉的質量分數。將300mg固體樣品和足量水分別放在Y形管兩側,傾斜Y形管,將水倒入左側: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室溫,利用量氣管和水準管測定反應生成的氫氣體積為100mL。已知該條件下氫氣密度為0.09mg/mL。請計算樣品中鋁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____。(6)小明設計了不同的實驗方案,裝置如圖2,精確稱量了該裝置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將其質量差作為生成氫氣的質量,由此計算出樣品中鋁粉的質量分數。小明和小文測定過程均操作規(guī)范,小明測定的樣品中鋁粉的質量分數卻比小文大,原因可能是_____。【答案】

氫氣

NaOH、Al

鋁和氫氧化鈉固體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塑料軟管變形

+5

操作:取兩支相同的試管甲和乙,分別裝入等量的鋁粉,乙試管還要加入適量硝酸鈉粉末,然后,同時加入等量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現象:觀察到乙試管產生氣泡的速率比甲試管快;結論:硝酸鈉能加快鋁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合理即可)

設樣品中鋁粉的質量分數為x。答:樣品中鋁粉的質量分數是27%。

鋁和氫氧化鈉固體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水分蒸發(fā)跑出裝置,裝置的質量差除了氫氣、還有水蒸氣,所以結果偏大【詳解】(1)根據題目信息,該疏通劑與水反應產生氫氣,氫氣可燃,氫氣和空氣混合遇到明火可能爆炸;該疏通劑中含有鋁、氫氧化鈉,NaOH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產生碳酸鈉、水;Al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產生氧化鋁,該反應是兩種物質反應產生一種物質的化合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所以要密封保存;(2)塑料軟管變形,原因可能是鋁和氫氧化鈉固體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塑料管變形(合理即可);(3)疏通劑中硝酸鈉溶于水,氫氧化鈉溶于水,鋁不溶于水;氫氧化鈉和鋁反應產生的偏鋁酸鈉也溶于水,充分反應后,無固體殘留,說明鋁一定已完全反應;反應后溶液含有偏鋁酸鈉,其溶液顯堿性,堿性溶液使酚酞試液變紅;(4)硝酸鈉中,鈉是+1價,氧是-2價,設氮的化合價是x,則:(+1)+x+(-2)×3=0,x=+5;通過科學方法檢驗、該疏通劑與水反應前后硝酸鈉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均沒有改變;所以只要證明硝酸鈉能改變鋁粉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速率,即可證明硝酸鈉可能是鋁粉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催化劑,因為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均沒有改變;則設計實驗:操作:取兩支相同的試管甲和乙,分別裝入等量的鋁粉,乙試管還要加入適量硝酸鈉粉末,然后,同時加入等量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現象:觀察到乙試管產生氣泡的速率比甲試管快;結論:硝酸鈉能加快鋁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合理即可);(5)見答案。(6)小明的實驗方案是利用差量法,測定氫氣的質量;但是鋁和氫氧化鈉固體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此時水分蒸發(fā)跑出裝置,則反應前后裝置的質量差除了氫氣、還有水蒸氣,得出的氫氣的質量偏大,所以結果偏大。6.(2022·江蘇連云港)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干燥的CO2,并對CO2的部分性質進行探究。(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2)①裝置B中飽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②裝置C中試劑X應該選用_______(填字母)。a.稀H2SO4b.濃H2SO4c.KOH溶液(3)收集C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