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6小題,共16.0分)

1.“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節(jié)選自《歸園田居?其三》)?詩中描寫的豆苗和雜草種

間關系為()

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C.種間競爭D.體表寄生

2.某同學使用高倍鏡觀察酵母菌細胞、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和菠菜葉的葉肉細胞,下列結構

在三種細胞中都能觀察到的是()

A.細胞核B.細胞壁C.葉綠體D.中心體

3.哺乳動物神經細胞內K+濃度大于細胞外,而Na+濃度小于細胞外。當神經細胞受到刺激

形成動作電位時,主要相關離子的跨膜運輸方式是()

A.自由擴散B.協(xié)助擴散C.主動運輸D.胞吞和胞吐

4.下列探究實踐中有關試劑的使用及其作用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試劑作用

A檢測生物組織中的化合物雙縮胭試劑檢測脂肪

B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卡諾氏液分離細胞

C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甲紫溶液使染色體著色

D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50%乙醇提取色素

A.AB.BC.CD.D

5.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lV)是一種RNA病毒,主要侵入和破壞人體的輔助性T細胞使免

疫系統(tǒng)癱瘓。如圖表示HlV進入宿主細胞發(fā)生的某一生理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RNA)

b(單鏈DNA)

原料”

A.RNA和DNA堿基組成不完全相同B.圖中所示的原料是脫氧核糖核昔酸

C.該過程遺傳信息從DNA流向RNAD.ATP為圖示信息流動過程提供能量

6.奠基者效應是生物進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現(xiàn)象:某種群少數(shù)個體由甲處遷移至乙處,經

過一段時間的繁衍,雖然個體數(shù)增加,但乙地區(qū)該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卻沒有提高。下列敘述

正確的是()

A.乙地區(qū)所有生物的全部基因構成種群基因庫

B.一段時間內遷移至乙處的種群可能沒有進化

C.遷至乙處的種群與原種群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D.遷至乙處的種群繁衍過程中個體間協(xié)同進化

7.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發(fā)了社會對慢粒白血病的關注,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第9號染色體的ABL

基因片段,插入到第22號染色體上BCR基因區(qū)域形成1個新的BCR-ABL3融合基因,導致

使細胞過度增殖。慢粒白血病病理涉及的變異類型是()

A.基因中堿基的替換B.染色體易位

C.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D.染色體部分缺失

8.某同學學習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后構建了如圖所示

的概念模型,其中甲、乙、丙代表三種植物激素。下列敘

述錯誤的是()

A.甲和乙對種子休眠的作用效果相反

B.甲和丙對植株的生長具有協(xié)同作用

C.甲可代表赤霉素能夠促進種子萌發(fā)

D.乙可能是乙烯能促進果實發(fā)育成熟

9.下丘腦是人體體溫調節(jié)中樞,損毀后體溫不能維持穩(wěn)定。已知藥物A作用于下丘腦體溫

調節(jié)中樞調控體溫,為探究藥物M是否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控體

溫,將A、M分別用生理鹽水溶解后,用發(fā)熱家兔模型進行了以下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分組處理方式結果

甲發(fā)熱家兔模型+生理鹽水發(fā)熱

乙發(fā)熱家兔模型+A溶液退熱

丙發(fā)熱家兔模型+M溶液退熱

T?發(fā)熱

A.安靜狀態(tài)下人體主要通過肝臟等器官活動提供熱量

B.甲組家兔體溫升高的過程中機體產熱量大于散熱量

C.丁組處理應為“損毀下丘腦的發(fā)熱家兔模型+M溶液”

D.甲、乙、丙三組結果說明藥物M的靶器官是下丘腦

10.2023年春季我國北方沙塵天氣頻發(fā),警示我們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歷史上的塞罕壩森林

茂密、禽獸繁集,后來由于過度砍伐變?yōu)榛脑W?962年起,建設者們摸索適合該地區(qū)的樹

種,進行合理搭配和混交,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創(chuàng)造了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跡。下列敘述

錯誤的是()

A.塞罕壩由荒原變?yōu)榱趾J谴紊萏娴慕Y果

B.種植合適樹種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整體原理

C.人類活動能夠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恢復為林海提高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

11.如圖是百合花粉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顯微照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C.同源染色體分離發(fā)生在②⑤D.細胞分裂順序為①③②⑤④

12.安全、有效的疫苗和實現(xiàn)功能性治愈是艾滋病治療尚待攻克的兩大難題。廣譜抗HIV單

克隆抗體CbNAbs)可攻擊HIV表面蛋白質來阻止HlV感染宿主細胞,人們從HIV感染治愈

者體內采取相應免疫細胞,使之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得到細胞M,生產bNAbs過程如圖所示。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回+

HIV?愈者

免疫細胞

A.圖中HIV治愈者的免疫細胞是指B細胞B.過程①可用胰蛋白酶處理誘導細胞融

C.M既能大量增殖又能產生特定的抗體D.可將M細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內進行增殖

13.如圖是某海參養(yǎng)殖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示意圖,海參以底棲藻類、生物遺體殘骸等為食M、

N表示營養(yǎng)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史玲呼吸作用

217

2?呼啜作用

A.海參屬于M營養(yǎng)級,N是第二營養(yǎng)級

B.輸入M營養(yǎng)級的能量為3281kJ∕(m2?a)

C.M和N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6.3%

D.N用于生長、發(fā)育、繁殖能量為386kJ∕(m2?a)

14.神經元利用多巴胺傳遞愉悅感,其作用原理如圖1所示??煽ㄒ蚴且环N毒品,能夠使人

持續(xù)產生愉悅的感覺,但可卡因藥效失去之后機體正常的神經活動會受到影響,服藥者必須

服用可卡因來維持,毒癮難戒。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結構①可使多巴胺在短時間內大量釋放以高效完成信息的傳遞

B.結構③為受體蛋白能夠與多巴胺結合引起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

C.可卡因阻礙突觸前膜回收多巴胺能夠使人持續(xù)產生愉悅的感覺

D.可卡因成癮的原因是多巴胺釋放減少導致突觸后神經元難以興奮

15.2023年春季汕頭市各中小學迎來了甲型HlNl流感高峰,使用甲型流感試劑盒對甲流的

檢測確診并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有重要意義。檢測原理如圖所示:在金墊中含有可以移動的

紅色膠體金標記的抗HINl病毒抗體;T線處固定的抗體用于檢測是否存在HINl病毒,存在

時會出現(xiàn)紅色條帶;C線處固定的抗體用于檢測層析過程是否正常,正常時出現(xiàn)紅色條帶。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PVC底板層析方向檢測線硝酸纖維素膜

(T線)

A.試劑盒的C線處應固定有抗HNl抗體的抗體

B.T線處固定的抗體能與多種流感病毒特異性結合

C.T線和C線都未出現(xiàn)紅色條帶說明未感染HlNi

D.檢測時最少會出現(xiàn)三處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

16.醋是我國具有歷史傳承特色的發(fā)酵制品,某同學篩選發(fā)酵能力強的自然菌種制作果醋。

他從醋表面吸取菌膜獲得IOml樣液,隨后加入到含90ml無菌水的錐形瓶中(見下圖),按

圖示進一步稀釋后涂布在添加有碳酸鈣的培養(yǎng)基上,統(tǒng)計平板上菌落數(shù)平均為110,其中外

圍有透明圈的菌落數(shù)為2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無菌水無菌水無菌水無菌水

A.果酒制作完成后進一步發(fā)酵成果醋時需要提高發(fā)酵的溫度

B.該同學應該選擇透明圈較大的菌落作為發(fā)酵菌種制作果醋

C.推測從醋表面吸取的樣液每毫升含醋酸菌活菌數(shù)為2x106

D.稀釋過程未振蕩從試管上層菌液取樣會使醋酸菌統(tǒng)計數(shù)偏小

二、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75.()分)

17.谷饒獅頭油甘是廣東汕頭特產,是一種藥食兩用水果。明《本草綱目》曾記載:“余甘

果子,主補益氣,久服輕身,延年益壽?!笨蒲腥藛T設置0?20000OLX系列梯度的光照強度,

測定和計算出油甘葉片光合特征參數(shù)如下表,其中AQY反映了葉片利用弱光的能力,其值

越大表明植物利用弱光能力越強。(LX表示光照強度的單位)

光合特征參數(shù)冬季夏季

表觀量子效率AQY(mol?mol1)0.050.02

最大凈光合速率PmaX(mmol?m-2?s1)9.598.73

呼吸速率Rd(mmol?m_2?s^l)0.101.00

光補償點LCP(Lx)86.002470.00

光飽和點LSP(Lx)8770.00138000.00

(1)油甘葉片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在光反應階段,光能轉化成儲存在

中的化學能。

(2)當夏季光照為3500LX時,油甘葉片的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光合速率。生產實踐中,油甘冬季仍能維持較高產量,據(jù)表推測可能原因是O

(3)某研究小組開展“茶皂素(TS)和殼聚糖(CT)復合保鮮劑對油甘保鮮效果”的相關

研究,測定油甘果實抗壞血酸(VC)含量,結果如圖所示。

a80ι

L

a

y

*

^

>

061116212631K瞰網町d

茶皂素復合保鮮劑的油甘,含量的影響

本實驗的自變量是。為了使實驗更加嚴謹,應增加一組的實驗作為對照。

(4)果實褐化是酚類物質被多酚氧化酶(PPO)氧化成褐色醍類物質所致,果實褐化程度是

油甘保鮮測量標準之一??蒲腥藛T發(fā)現(xiàn)復合保鮮劑正是通過維持較高的VC含量來減緩果實

褐化的,為了解VC減緩果實褐化的作用機理,你認為可以從什么方面進一步進行探究?

18.我國堅持綠色、循環(huán)、低碳的發(fā)展理念,校園作為相對獨立完整的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合

理的管控與現(xiàn)代技術的支持下,可以提高綠色清潔能源的應用比例,降低碳排放,改善局部

小型氣候群。因此校園生態(tài)建設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tài)理念的重要一環(huán)。請

回答下列問題。

(1)小葉榕枝葉茂盛、四季常青,綠化效果好,是汕頭常見的校園景觀植物,對調節(jié)校園氣

溫、降低噪音有良好的作用,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2)碳源是指向大氣中釋放碳的過程,碳匯是指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過程。中國政府向

世界承諾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即碳匯量等于碳源量。下表為某學生興趣小組對本

校年度碳排放量的統(tǒng)計,從統(tǒng)計項目來看,他們忽略了,這是校園的主要碳源。校

園碳匯的主要途徑是O

項目內容碳排放量(噸)所占比例

日常生活食物、垃圾、衣服等20448.9680.1%

用水646.232.5%

交通4432.5017.4%

(3)碳足跡是指吸收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面積。乘坐私家車上下學與公共交通、步行相比碳

足跡更(填大/?。?,原因是。

(4)近日國內首個風電臨海試驗基地落戶汕頭濠江,“風從海上來、風能變綠電”正成為汕

頭推動廣東加快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的生動寫照。開發(fā)可再生能源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必然選擇,試

根據(jù)實際為學校開發(fā)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源提供可行的建議:。

19.2021年東京奧運會男子4x100米接力賽中,英國隊因興奮劑檢測為陽性被取消成績,亞

洲飛人蘇炳添領銜的中國隊遞補獲得銅牌,創(chuàng)造歷史。運動員違反奧林匹克反興奮劑條例,

使用雄激素衍生物加速肌肉增長來提高比賽成績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

(I)雄激素是一類(填化學本質)物質,除能夠促進肌肉增長外,還具有(答

一點即可)作用。

(2)研究發(fā)現(xiàn)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進性腺的發(fā)育以及性激素的分泌,而下丘腦分泌的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能促進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在如圖中完善雄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jié)過程。

要求:在口中填結構名稱,在()中填激素名稱。

L睪丸?雄激素

(3)長期使用雄激素衍生物的男性運動員會出現(xiàn)睪丸萎縮、精子生成減少的現(xiàn)象,猜測原因

可能與雄激素的分泌存在調節(jié)機制。這一猜測可通過檢測運動員血液中的促性腺激

素等含量驗證,這是因為激素的作用具有的特點。

20.趨化因子能吸引免疫細胞,并刺激它們做出特定免疫反應,稱為趨化性反應。近日,科

學家人工改造大腸桿菌使其能夠識別癌細胞表面CD47蛋白,然后利用基因工程將表達趨化

因子CXCL16的基因導入具有靶向功能的大腸桿菌中,使其能夠定向轉移至腫瘤細胞并裂解

釋放CXCLI6招募細胞毒性T細胞攻擊腫瘤細胞,該大腸桿菌菌群被科學界稱為“細菌自殺

小隊”。目前該方案己在多種小鼠腫瘤模型(如卵巢癌、腸癌等)中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請回答下列問題。

抗牛素義"夕”"HI?表小眉動「

抗性樹衫■灰示終止廣

Smal-Jl質粒If-ZfcoR1—∣

轉求方向

小組大腸桿菌腫栩模型

//∕7>dl∏SmaIBamllI

(1)圖中將重組質粒導入大腸桿菌,一般先用處理大腸桿菌細胞。重組質粒中啟動

子的作用是O

(2)為防止DNA片段反向拼接和自身環(huán)化,需用限制酶同時處理質粒和含目的基

因的外源DNA,并用進行連接。

(3)PCR擴增CXCLI6基因(5,-CGAGCTCAAGC???GGTCGCCACCA-3,),需在PCR

反應體系中添加一對序列為5'-CGAGCTCAAGC-3'和的引物(請從下列選項中選

擇)。

A.5,-GGTCGCCACCA-3,

B.5,-TGGTGGCGACC-3,

C.5'-GCTTGAGCTCG-3,

(4)為確定是否成功培育“細菌自殺小隊”,研究人員將重組大腸桿菌通過靜脈注射至卵巢

癌模型小鼠中,一段時間后若卵巢中,而其他健康器官中幾乎未檢測到重組大腸桿

菌的存在,則基本能確定培育成功。

21.某種兔子的毛色與毛囊中黑色素細胞合成的色素種類有關。色素合成機制如圖1所示,

a基因無法表達酪氨酸激酶,使兔子呈白色;b基因無法表達黑色素合成酶,多巴醍會轉化成

棕黃色素。此外,基因A和基因B還與胚胎發(fā)育有關,兔子胚胎必須有酪氨酸激酶或者黑色

素合成酶才能成活。請回答下列問題。

A基因B基因

酪氨酸1激脾黑色素1合成睥

酪級酸——-_?多巴解——!一??黑色素

圖2

(1)由題意可知,基因A不表達而B基因表達時兔子毛色為(填“黑色”、“棕

黃色”或“白色”),由此可見基因可通過從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基因與性狀之

間并非總是呈線性關系。

(2)如圖2的I?III表示兔子細胞內部分染色體及基因的位置關系。為了確定BZb基因在染

色體上的位置,選用兩只純種的棕黃色雌兔和白色雄兔雜交,產生出足夠多的子代(不考慮

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并統(tǒng)計子代的性狀及比例。預測結果及結論:

①若B中,則能判斷B/b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圖HI所示;

②若F1中雌雄兔都是黑色,則需進一步將F1中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F2:

F2中小鼠的性狀及比例B/b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若F2中黑兔;棕黃色兔:白兔=______則B/b基因位置如圖I所示

若F2中黑兔:棕黃色兔:白兔=______則B/b基因位置如圖∏所示

(3)若實驗結果與①預測結果相符,將B中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后,理論上F2中出現(xiàn)棕黃色

雄兔的概率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種間競爭是不同物種之間為爭奪生活空間、資源、食物等而產生的一種直接或間接

抑制對方的現(xiàn)象。在種間競爭中常常是一方取得優(yōu)勢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滅,草盛豆苗稀是

指雜草取得優(yōu)勢,而豆苗受抑制,所以豆苗和雜草屬于種間競爭。

故選:Co

常見的種間關系(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與根瘤菌;人體中的有些細菌;地衣是真菌和藻類的共

生體。

(2)捕食(此長彼消、此消彼長):如:兔以植物為食;狼以兔為食。

(3)競爭(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蟲;水稻與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勞而獲):如:人與蛔蟲、豬與豬肉絳蟲。

(5)原始合作:如寄居蟹和海葵。

本題考查種間關系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兒種常見的種間關系及實例,能根據(jù)題干信息做出

準確的判斷。

2.【答案】A

【解析】解:酵母菌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和各種復雜的細胞器,但不含葉綠體、中

心體等;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含有細胞核、中心體等細胞結構,但不含細胞壁和葉綠體等結構;菠

菜葉的葉肉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和各種復雜的細胞器,但不含中心體,因此在三種

細胞中都能觀察到的是細胞核,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原核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沒有核膜、

核仁和染色體);原核細胞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本題考查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結構的異同點,要求考生識記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結構特點,意

在考查學生識記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解:動作電位的形成與鈉離子內流有關,神經細胞內Na+濃度小于細胞外,因此鈉離子

內流是順濃度梯度運輸,需要鈉離子通道蛋白參與,屬于協(xié)助擴散,B正確,ACD錯誤。

故選:Bo

靜息時,K+外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內負外正;受刺激后,Na+內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

表現(xiàn)為內正外負。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跨膜運輸?shù)闹R,識記和理解動作電位的形成機理是解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4.【答案】C

【解析】解:A、雙縮胭試劑檢測蛋白質,脂肪可用蘇丹HI染液鑒定,A錯誤;

B、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實驗中,卡諾氏液的作用是固定染色體形態(tài),分離細胞時應用解

離液,B錯誤;

C、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甲紫溶液是堿性染料,可使染色體著色,C正確;

D、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用無水乙醇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D錯誤。

故選:Co

1、蛋白質可與雙縮(S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2、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步驟:解離(解離液由鹽酸和酒精組成,目的是使細胞分散開來)、

漂洗(洗去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便于染色)、染色(用甲紫、醋酸洋紅等堿性染料)、制片

(該過程中壓片是為了將根尖細胞壓成薄層,使之不相互重疊影響觀察)和觀察(先低倍鏡觀察,

后高倍鏡觀察)。

3、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實驗(1)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實驗的原理:低溫能抑制紡錘體

的形成,使子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2)該實驗的步驟為選材T固定T解離T漂洗T染色T制片。

(3)該實驗采用的試劑有卡諾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紅染液(染色),體積分數(shù)為15%的鹽

酸溶液和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溶液(解離)。

4、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機溶劑中,所以可用無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離色素原理: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從而分離色素。溶解度大,擴散速

度快;溶解度小,擴散速度慢。

本題考查蛋白質的檢測、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實驗、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葉綠體中色素

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5.【答案】C

【解析】解:A、組成RNA的堿基為A、U、C、G,組成DNA的堿基為A、T、C、G,兩者的

堿基組成不完全相同,A正確;

B、圖中是以RNA為模板形成DNA的逆轉錄過程,原料是脫氧核糖核甘酸,B正確;

C、該過程遺傳信息從RNA流向DNA,C錯誤;

D、ATP是生物體內直接的能源物質,能為圖示信息流動過程提供能量,D正確。

故選:Co

分析題圖:圖示生理過程中以RNA為模板形成DNA,為逆轉錄過程,圖中酶表示逆轉錄酶。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中心法則及其發(fā)展,要求考生識記中心法則的主要內容及后人對其進行的補

充和完善,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6.【答案】B

【解析】解:A、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乙地區(qū)所有

生物形成多個種群,所有生物的全部基因不是種群基因庫,A錯誤;

B、種群中少數(shù)個體由甲處遷移至乙處,遺傳多樣性沒有提高,說明遷移的這些個體所含基因在

乙處的種群中也存在,遷移到乙處后,種群基因頻率可能沒有改變,種群可能沒有進化,B正確;

C、遷移至乙處的種群與甲處的種群之間存在地理隔離,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離,C錯誤;

D、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為協(xié)同進化,遷移至乙處

的種群個體之間為同一物種,不能協(xié)同進化,D錯誤。

故選:Bo

1、協(xié)同進化指生物的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一個種

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

2、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

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

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本題主要考查生物進化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夠結合題干信息和所學

知識進行分析應用。

7.【答案】B

【解析】解: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由第9號染色體的一部分(ABL基因

片段)移接到第22號染色體(BCR基因區(qū)域)上造成的,說明發(fā)生了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染色

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B正確,ACD錯誤。

故選:Bo

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改變.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

種類型.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

內染色體數(shù)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并結合題

干信息進行推理、解答問題。

8.【答案】D

【解析】解:A、根據(jù)植物激素的功能可知,甲是赤霉素,能解除休眠,乙是脫落酸,促進種子

休眠,對種子休眠的作用效果相反,A正確;

B、甲是赤霉素,能促進生長;丙是生長素,也能促進植株生長,對植株的生長具有協(xié)同作用,B

正確;

C、甲是赤霉素,具有解除種子、塊莖的休眠并促進萌發(fā)的作用,C正確;

D、乙的作用是促進種子休眠和抑制生長,故乙是脫落酸,D錯誤。

故選:D0

據(jù)圖可知:甲是赤霉素,除了在圖中能解除休眠外,還能促進生長:乙的作用是促進種子休眠和

抑制生長,故乙是脫落酸;丙能促進植株生長和果實發(fā)育,表示生長素。

本題考查了生長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

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9.【答案】D

【解析】解:A、人體主要通過肝臟、骨骼肌等器官活動產熱,在安靜狀態(tài)下人體主要通過肝臟

產熱,A正確;

B、甲組家兔體溫升高的過程中,機體產熱量大于散熱量,使熱量積累升高體溫,B正確;

C、題目“為探究藥物M是否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控體溫”“下丘腦

是人體體溫調節(jié)中樞,損毀后體溫不能維持穩(wěn)定”,所以丁組處理應為損毀下丘腦,為與甲、乙、

丙組對照,探究藥物M是否具有解熱作用,所以是“損毀下丘腦的發(fā)熱家兔模型+M溶液”,C

正確;

D、由甲、乙、丙三組實驗結果,能得出M具有解熱作用,這三組中下丘腦不是自變量,所以得

不到與下丘腦有關的結論,D錯誤。

故選:D。

1、代謝產熱是機體熱量的主要來源。在安靜狀態(tài)下,人體主要通過肝、腦等器官的活動提供熱量;

運動時,骨骼肌成為主要的產熱器官。而皮膚是人體最主要的散熱器官,皮膚散熱主要通過輻射

(如以紅外線等形式將熱量傳到外界)、傳導(機體熱量直接傳給同它接觸的物體)。對流(通

過氣體來交換熱量)以及蒸發(fā)(如汗液的蒸發(fā))的方式進行。

2、在寒冷環(huán)境中,散熱加快,當局部體溫低于正常體溫時,冷覺感受器受到刺激并產生興奮,興

奮傳遞到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通過中樞的分析、綜合,再使有關神經興奮,進而引起皮膚血

管收縮,皮膚的血流量減少,散熱量也相應減少。寒冷的刺激使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興奮后,

該中樞通過傳出神經控制骨骼肌不自主地戰(zhàn)栗,使產熱增加。在炎熱的環(huán)境中時,皮膚中的熱覺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將興奮傳遞至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通過中樞的調節(jié),使皮膚的血管舒張,

皮膚血流量增多,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從而增加散熱。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體溫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10.【答案】B

【解析】解:A、塞罕壩人通過植樹造林將”昔日的茫?;脑?yōu)榱值暮Q蟆?,該過程中因為具

有一定的土壤條件,故屬于次生演替,A正確;

B、種植合適樹種遵循了生態(tài)工程的協(xié)調原理,B錯誤;

C、塞罕壩的奇跡是將北方沙漠演變?yōu)榱謭龅倪^程,此過程說明人類的活動可以改變演替的速度

和方向,C正確;

D、恢復為林海過程中生物種類增多,營養(yǎng)結構更加復雜,提高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D

正確。

故選:Bo

1、群落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其主要類型有初生演替和

次生演替。人類的活動往往會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是指生態(tài)系統(tǒng)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wěn)定的能力。抵抗力

穩(wěn)定性的大小取決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物種的多少和營養(yǎng)結構的復雜程度?生物種類越多,營養(yǎng)

結構越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高。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生態(tài)系統(tǒng)自

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jié)。

本題考查群落的演替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

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解:A、細胞分裂前的間期發(fā)生DNA復制和有關DNA的合成,即染色體復制,①細胞

處于減數(shù)分裂前間期,因此染色體復制發(fā)生在①,A錯誤;

B、④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不處于減數(shù)分裂I,B錯

誤;

C、同源染色體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圖中②細胞中,C錯誤;

D、由以上分析可知,①細胞處于減數(shù)分裂前間期,②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細胞處

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因

此細胞分裂順序為①③②⑤④,D正確。

故選:D0

分析題圖:圖示是在相差顯微鏡下拍到的二倍體百合某個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圖像。其中

①細胞處于減數(shù)分裂前間期;②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

④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正確分析

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12.【答案】B

【解析】解:A、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需要將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結合,因此圖中HIV治愈者

的免疫細胞是指B細胞,A正確;

B、由于該細胞(漿細胞)沒有增殖能力,所以需要與能無限增殖的骨髓瘤細胞融合,動物細胞

融合常用到滅活的病毒進行誘導,胰蛋白酶不能誘導細胞融合,B錯誤;

C、M是雜交瘤細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產生特定的抗體,C正確;

D、可將M細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內進行增殖,也可以體外培養(yǎng),D正確。

故選:Bo

分析題圖,①表示誘導動物細胞融合,常用滅活的病毒;②表示篩選雜交瘤細胞。

本題考查單克隆抗體制備的有關知識,要求學生識記其制備過程和制備過程中的相關注意點,意

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13.【答案】C

【解析】解:A、由題干可知,海參以底棲藻類(生產者)、生物遺體殘骸等為食,故海參屬于

M營養(yǎng)級,由圖可知,N是第三營養(yǎng)級,A錯誤;

B、輸入M營養(yǎng)級的能量為3281+2826=6107kJ/(m2?a),B錯誤;

C、由M到N的能量傳遞效率為386÷(3281+2826)×100%≈6.3%,C正確;

D、N用于生長、發(fā)育、繁殖的能量等于N的同化量減去N的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即為

386-217=169kJ/(m2?a),D錯誤。

故選:C0

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長發(fā)育、繁殖的能量(以有機物形式儲存起來)。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能量流動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14.【答案】D

【解析】解:A、結構①是突觸小泡,含有大量的神經遞質多巴胺,通過與突觸前膜融合結合以

胞吐的方式釋放,可使多巴胺在短時間內大量釋放以高效完成信息的傳遞,A正確;

B、結構③為神經遞質多巴胺的受體蛋白,能夠與多巴胺結合引起鈉離子通道打開,進而引起突

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B正確;

C、據(jù)圖可知,可卡因能阻礙多巴胺轉運載體的作用,阻礙突觸前膜回收多巴胺能夠使人持續(xù)產

生愉悅的感覺,C正確;

D、可卡因成癮的原因是阻礙突觸前膜回收多巴胺,導致突觸間隙多巴胺含量較多,使人持續(xù)產

生愉悅的感覺,但可卡因藥效失去之后機體正常的神經活動會受到影響,服藥者必須服用可卡因

來維持,毒癮難戒,D錯誤。

故選:D。

興奮在神經元之間需要通過突觸結構進行傳遞,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其具

體的傳遞過程為: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

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

本題考查興奮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

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5.【答案】A

【解析】解:A、C線處固定的抗體用于檢測層析過程是否正常,故試劑盒的C線處應固定有抗

HlNl抗體的抗體,A正確;

B、T線處固定的抗體用于檢測是否存在HINl病毒,故T線處固定的抗體只能與HNl病毒特異性

結合,B錯誤;

C、若被檢測者尚未感染HNl病毒,應該是T線不顯色,而C線顯色,若C線也不顯色,說明該

試紙無效,C錯誤;

D、檢測時,若沒有被HINl病毒感染,這不存在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D錯誤。

故選:Ao

新型冠狀病毒抗原自檢試劑盒原理(膠體金法)將樣本滴加到樣品墊處,樣本中如果有新型冠狀

病毒抗原,就會和結合墊上帶有膠體金標記的新冠抗體1結合,繼續(xù)向前擴散,到達T線時,結

合了膠體金標記的新冠抗體1的抗原又與T線處固定的新冠抗體2結合,膠體金在此處沉積,T

線顯紅色。

本題考查單克隆抗體和免疫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

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6.【答案】C

【解析】解:A、果酒發(fā)酵的適宜溫度是18?3(ΓC,而果醋的菌種是醋酸菌,適宜溫度是30~35oC,

因此果酒制作完成后進一步發(fā)酵成果醋時需要提高發(fā)酵的溫度,A正確;

B、在碳酸鈣的培養(yǎng)基上醋酸菌的菌落會產生醋酸溶解碳酸鈣因而出現(xiàn)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說明

產生的醋酸量越多,因此選擇產生醋酸量多的菌落作為菌種有利于產生更多的醋酸,B正確;

C、根據(jù)平板上的菌落數(shù)為IlO個,可根據(jù)CM÷V(C為菌落數(shù),M是稀釋倍數(shù),V是接種體積)

計算得知,樣液中的活菌數(shù)為(20個X105)÷0.1mL=2×107φ∕mL,C錯誤;

D、稀釋過程中未振蕩試管從上層菌液中取樣,由于菌體多數(shù)沉淀在菌液的下層,因此得到的結

果會少于正常值,D正確。

故選:C0

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當氧氣、糖

原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本題主要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識記和理解

層次的考查。

17?【答案】類囊體薄膜ATP、NADPH小于呼吸作用速率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較強,凈光

合作用速率較高貯藏時間和加入藥物的種類及含量沒有加入CT和TS,加入等量的蒸儲水VC

是否抑制褐色醍的合成提高保鮮效果

【解析】解:(1)光合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光反應過程中,光能轉變?yōu)榛钴S的化

學能,儲存在ATP和NADPH中。

(2)夏季,油甘葉片的光補償點在2470Lx,當夏季光照為3500LX時?,油甘葉片的呼吸速率小于

光合速率。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油甘葉片在冬季呼吸作用速率較低,同時AQY較高,即利用弱

光的能力較強,凈光合作用速率較高,所以能夠維持較高產量。

(3)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實驗的自變量是貯藏時間和加入藥物的種類及含量;為了使實驗更加嚴

謹,需要設置一組,沒有加入CT和TS,加入等量的蒸儲水作為空白對照。

(4)根據(jù)題干信息“果實褐化是酚類物質被多酚氧化醉(PPO)氧化成褐色醛類物質所致,復合

保鮮劑正是通過維持較高的VC含量來減緩果實褐化的",因此可以研究VC是否抑制褐色醍的合

成提高保鮮效果。

故答案為:

(1)類囊體薄膜ATP、NADPH

(2)小于呼吸作用速率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較強,凈光合作用速率較高

(3)貯藏時間和加入藥物的種類及含量沒有加入CT和TS,加入等量的蒸儲水

(4)VC是否抑制褐色釀的合成提高保鮮效果

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捕獲光能的色素就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綠葉中,類囊體的

總面積巨大,有利于分布更多的光合色素和相關酶,極大地擴展了受光面積,以便吸收更多光能。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

適中。

18.【答案】間接價值、直接校園內所有生物的細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校園內綠色植物的光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大坐私家車上下學比公共交通、步行產生的二氧化碳更多建立太陽能發(fā)

電系統(tǒng)

【解析】解:(I)小葉榕枝葉茂盛、四季常青,綠化效果好,降低噪音有良好的作用,是對人類

有用的直接價值,調節(jié)校園氣溫屬于生態(tài)功能,是間接價值。

(2)校園的主要碳源應為校園所有生物的細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校園碳匯的主要途徑是綠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

(3)“碳足跡是指吸收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面積”,即排放二氧化碳越多,那么吸收二氧化碳所

需的森林面積越大,碳足跡就越大,所以乘坐私家車上下學與公共交通、步行相比碳足跡更大,

原因是乘坐私家車上下學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

(4)學??梢越⑻柲馨l(fā)電系統(tǒng),產生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

故答案為:

(1)間接價值、直接價值

(2)校園內所有生物的細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校園內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大坐私家車上下學比公共交通、步行產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4)建立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

關于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科學家一般概括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人類尚不清楚的潛在價值:二

是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起到重要調節(jié)功能的間接價值(也叫做生態(tài)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對水土的保持作用,

濕地在蓄洪防旱、調節(jié)氣候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yè)原料等實用意義的,

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等非實用意義的直接價值。需要指出的是,直到近幾

十年來,人類才認識到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明顯大于它的直接價值。

本題主要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

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難度適中。

19.【答案】脂質在男性青春期時促進第二性征發(fā)育和促進性器官的形成和發(fā)育(負)反饋通

過體液運輸

【解析】解:(1)雄激素屬于固醇類激素,化學本質是脂質,由性腺分泌,其作用有促進肌肉增

長、在男性青春期時促進第二性征發(fā)育和促進性器官的形成和發(fā)育。

(2)下丘腦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能促進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能促進

睪丸分泌雄激素,則雄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jié)過程為:

(隹性魁索

下由>蝌素2_J垂體------------睪丸------>≡f

(3)男性運動員長期服用雄激素衍生物會使血液中雄激素含量過高,從而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

動,導致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減少,進而引起自身雄激素分泌異常,嚴重

時甚至會出現(xiàn)睪丸萎縮、精子生成減少的現(xiàn)象,猜測原因可能與雄激素的分泌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機

制。這一猜測可通過檢測運動員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等含量驗證,這是因為激素的作用具有通過

體液運輸?shù)奶攸c。

故答案為:

(1)脂質

在男性青春期時促進第二性征發(fā)育和促進性器官的形成和發(fā)育

侑性就索

②I下由d放版LJf?-------------睪丸——^油素

(3)(負)反饋通過體液運輸

激素的作用的特點: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細胞、靶器官和微量、高效。

本題綜合考查動物激素調節(jié)與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分析圖形和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

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0.【答案】Ca?+供RNA聚合酶識別、結合,以驅動目的基因的轉錄HindnI、EcoR1DNA連

接酶B檢測到重組大腸桿菌,且卵巢癌細胞死亡

【解析】解:(1)將重組質粒導入大腸桿菌,一般先用Ca?+處理大腸桿菌細胞,使細胞處于一種

能吸收周圍環(huán)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狀態(tài)?;虮磉_載體的組成成分包括目的基因、標記基因、

啟動子、終止子等,其中啟動子的本質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A片姝,其作用是供RNA聚合酶

的識別、結合以驅動目的基因的轉錄。

(2)BamHl將質粒上終止子破壞,Smal將抗生素抗性基因破壞,均不能用于切割質粒,所以

只能用Hind山、ECoR[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然后用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和質粒連接。

(3)DNA聚合酶只能在3'端加上脫氧核糖核甘酸,所以引物與DNA的模板鏈的3'端能夠配

對,CXCU6基因的序歹為(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