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_第1頁
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_第2頁
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_第3頁
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_第4頁
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探究綜合實踐活動中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摘要】:我們借助地域資源、文化資源開發(fā)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確立了《西瓜的種植》和《繡球燈舞》兩個課題。在實踐活動中,我把學校周圍的資源作為一本豐厚博大的教科書,與教學密切聯(lián)系起來,引領學生主動學習,在實踐中探究、感悟,獲取知識。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各種能力,增長了知識,有力的促進了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從而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而達到教育目的。其核心價值是: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快樂成長?!娟P鍵詞】借助地域資源文化資源開發(fā)實踐活動促專業(yè)成長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它涉及的學科范圍很廣,沒有固定的教材,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程的開發(fā)者,教學方式的實踐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在這里教師可以盡情發(fā)揮水平,展現(xiàn)才華。課程的實施就是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密切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參與社會生活,使學生擁有盡量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改變過去那種與社會生活相脫離的教育現(xiàn)狀。祝阿鎮(zhèn)中心小學依托了當?shù)氐牡赜蛸Y源、文化資源選擇了《西瓜的種植》和《繡球燈舞》兩個課題進行研究。一、改革創(chuàng)新,走適合自己的路如何實現(xiàn)教學與當?shù)刭Y源的有機結合,走出一條適合學校、學生、有特色的道路呢?我也曾困惑、迷茫過。教材哪里來,教學怎么教,課程怎樣上?一系列的難題擺在面前。我校坐落在石屯村,石屯村種植西瓜遠近聞名,每年2-6月份學校、學生在濃濃的西瓜種植過程中生活,學生放學回家也參與其中,經(jīng)反復研究,我們把“西瓜的種植”作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題之一進行研究。二、目標確定,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開發(fā)課程目標確定了之后,我們又成立了課題組,制定實施方案,有不同特長的教師做兼職,我們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段鞴系姆N植》這一課題首先是實踐基地的建設:起初我們因地制宜采用的是教師家屬的責任田,由教師家屬臨時做為輔導員進行講解,我和學生共同參與。學校對基地的使用給予適當?shù)难a償,前提要保證學生的實踐要求。我雖在農村長大,但對西瓜的種植方法一竅不通,小時的記憶是適宜的季節(jié),把一顆種子埋到土里,發(fā)芽、開花、結果。不像現(xiàn)在立春前后,零下10攝氏度左右的天氣,人們便開始整理苗棚進行育苗。因此對實踐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非常感興趣。于是,便帶領學生深入探究其中且受益匪淺?,F(xiàn)在,我們取得了一點成績,當?shù)卮逦瘯o償劃撥給學校條件較好的地塊,作為學校的永久實踐基地實踐基地,給課題的實施奠定了基礎。三、在實踐中探究在探究中收獲在收獲中獲得快樂《西瓜的種植》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獲。作為實踐活動課的教師我感受到比在課堂教學的擔子更重一些,就拿我們的一節(jié)授粉課來說吧!西瓜的授粉是在農歷4月份。西瓜苗拖秧開出黃色的花朵。柔弱的小蜜蜂也趕來幫忙授粉,但僅靠它是不夠的,所以必須實施人工授粉。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辨認雄花與雌花,授粉的方法,知道授粉的最佳時間(早晨七至八點最好)。為了保證授粉效果,我與校長商議采取走班,爭取學生用最佳時間學會授粉技術。再就是授粉前我讓有經(jīng)驗的學生介紹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這時,同樣情況下應給學困生一個展示的機會,讓他給同學們介紹經(jīng)驗,指導做法。彌補課堂學習中不敢說,不愿講的不足。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張揚他們的個性。大家知道學困生上課像個小綿羊,下課又像小老虎,某種原因使他們成為學困生,我想這也許是開啟他們智慧的鑰匙吧!4、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突出西瓜秧在大田地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增長速度快,經(jīng)過授粉結出的果實多,長出許多叉子,必須及時整枝。但一顆秧只能留一個西瓜,選擇去還是留也是一個關鍵。必須選擇長得圓潤、周正的西瓜留下,多余的掐掉。學生從中感悟到,現(xiàn)在的學習也是人生的關鍵時期,關系到自己能否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另外,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種的西瓜被喜鵲啄了一個洞,非常心痛。便討論對付鳥的方法。做到既不傷害鳥,又保護了西瓜。于是他們想出很多方法如:用彩色布條系到竹竿制成彩旗來嚇鳥;把廢舊磁帶用細繩系在一起掛到竹桿上,風一吹發(fā)出“嗡嗡”的響聲來嚇鳥;還用錄音機錄下結婚用的禮炮聲到田邊放一放來嚇鳥;用他們穿小的衣服做成稻草人來嚇鳥等等。用他們的愛心做好了這件事情。再就是整枝時需把黑色的塑料薄膜鋪到畦壟上,再把生長中的西瓜放在上面。這一簡單的操作便包含很多知識,如為什么選用黑色薄膜?為什么把西瓜放在上面?等等。(這與植物的光合作用、遇雨水天氣西瓜不至于腐爛、防止雜草叢生與西瓜爭奪營養(yǎng)有關)5、體驗收獲與銷售的過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調查、訪問能力:在收獲西瓜時,我們采用接力的方式,有個女同學接到十來斤的一個大西瓜,沒抱緊“啪”西瓜掉到地上摔碎了。臉頓時緋紅慚愧的低下了頭。旁邊的同學在“唉”的嘆息中囑咐道:接著,抱緊。在一片歡笑中收獲著。臉上的汗珠不停的滴著。忽然售瓜的人不愿意了為什么呢?學生進行了采訪、明白了原因。在實踐中學生體會了豐收的喜悅;體會到家長的錢也是用科學知識和汗水換來的。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不隨便花錢的好習慣。綜合實踐課的實施過程中帶給我們的驚喜很多,收獲很多,只有實踐才有收獲6、我們還重視學科整合、學科拓展、學科滲透等活動,使這一課題的實施更加豐滿。如與美術學科想結合,學生把西瓜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舉辦美術作品展;與語文學科相結合,進行有關西瓜種植過程的作文習作,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是感人的。就像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實踐課我敢說了,也敢做了,實踐課讓我不再孤單。與數(shù)學學科相結合,上一堂有關西瓜知識的優(yōu)質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愛家鄉(xiāng)、愛大自然的綠色教育;與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相結合,打造學校新亮點等等。四、我實踐我快樂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給我?guī)淼臉啡ふf不盡道不完。如學生在嫁接成功后拿著自己嫁接好的西瓜苗笑得是那么的開心;把自己培育的西瓜苗栽種到實踐基地后,回學校時那戀戀不舍的樣子;從寫出的收獲中透露出心里的那種美真為他們高興。至今使我不能忘記的是有一天,天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我去五年級上實踐課,走進教室還沒來得及問好,幾個學生便站起來說:“老師,我們去實踐基地嗎?”其余的同學也異口同聲地說;“去嗎?”我?guī)缀躞@呆了,他們那種乞求的目光和眼神是發(fā)自內心的。我微微笑了笑說:“雨后地里有泥,我們今天就不去了,你們是不是牽掛你們授粉后的西瓜長大了沒有?”他們笑了,我也笑了。五、經(jīng)典孕育健康人生我認為,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是圍繞育人這一核心傳承優(yōu)秀文化,提高綜合素質,培養(yǎng)健全人格。課題《繡球燈舞》的實施需達到的目標。《繡球燈舞》發(fā)源于清代康熙初年的祝阿鎮(zhèn)官莊村。隨后逐漸成為社火表演中遠近文明的燈舞。2006年6月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近年來,年輕人外出打工,表演的機會越來越少。為了傳承學習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使之發(fā)揚光大,我校把“繡球燈舞”作為實踐的課題進行研究。官莊村離我校近在咫尺,學生家的長輩有的是舞燈人,有的是扎燈人,給課題的實施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在繡球燈舞這一課題研究中,我們帶領學生走訪、調查、了解繡球燈舞的知識及相關資料,聘請官莊村的老藝人到校進行指導,嚴格訓練學生的每一個動作,要求學生動作到位。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制作材料的創(chuàng)新和藝術的創(chuàng)新。如把傳統(tǒng)的繡球燈的竹坯改用細鋼絲;把裝飾用的彩紙改用色彩艷麗的拉花;把老粗布改用絲綢等。關鍵是制作出適合學生舞的繡球燈?,F(xiàn)在我校學生不但會制作繡球燈,還組成36人的方隊進行繡球燈舞的表演。表演過程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繡球燈舞的基本動作。第二部分是繡球燈舞的相關套路。音樂響起學生們個個精神抖擻,舞起來虎虎生威,充滿了活力,把人們的喜悅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繡球燈的制作過程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縫繡球。那時,我們學習繡球燈的基本動作與制作過程同時進行??p繡球需要把老師剪好的彩色布料,按繡球上的葉片縫上去,要求顏色搭配合理。孩子在家一般是不做針線活的尤其是男孩,實踐課要求人人動手,他們也不甘示弱,拿了針、取了線。坐在教室一針一線慢慢縫來,有的孩子手扎出血,用嘴吸一吸接著縫。這樣的情景很是感動!我領略了實踐課特有的魅力。春風已拂過腳下的這片土地,正如蕭瑟中所萌動的春意。祝阿鎮(zhèn)中心小學的課題研究正蓬勃的開展。官莊村的繡球燈舞這只扎根于民間的文化藝術沃土的奇葩將綻放出更加迷人的色彩?!段鞴系姆N植》和《繡球燈舞》這兩個課題的研究,從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培養(yǎng)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如動手操作能力;調查、訪問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等各方面的能力。我和學生一樣不僅體驗西瓜種植的整個過程,而且在整個實踐活動過程中提高了自己駕馭課內、課外雙向課堂的能力,尤其是我們的活動成果參加了山東省改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