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復習資料】12580無線通信技術(江蘇復習資料)_第1頁
【自考復習資料】12580無線通信技術(江蘇復習資料)_第2頁
【自考復習資料】12580無線通信技術(江蘇復習資料)_第3頁
【自考復習資料】12580無線通信技術(江蘇復習資料)_第4頁
【自考復習資料】12580無線通信技術(江蘇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聯(lián)網工程專業(yè)無線通信技術復習資料考試題型及分值選擇題:25題每題1分填空題:10題每題1分名詞解釋:5題每題3分簡答題:5題每題6分論述題:1題10分六、應用題:1題10分第一章概述1.P2(簡答)物聯(lián)網是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及系統(tǒng)和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的短距離無線傳感器網絡,按約定的協(xié)議,把任何物體通過各種接入網與互聯(lián)網連接起來所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智能網絡,通過這一網絡可以進行信息交換、傳遞和通信,以實現(xiàn)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jiān)控和管理。2.P2(填空)IOT可以實現(xiàn)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通。3.P6(選擇)物聯(lián)網的系統(tǒng)結構4.P6(簡答)感知層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發(fā)生的物理事件和數(shù)據,包括各類物理量、標識。音頻、視頻數(shù)據。5.P7(填空)支撐層對數(shù)據進行智能化挖掘、管理、控制與存儲。6.P8(選擇)物聯(lián)網的關鍵技術:感知技術、傳輸技術、支撐技術、應用技術。7.P8(填空)感知技術包括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技術、GPS定位技術、多媒體信息采集技術級二維碼技術等。8.P10(簡答)支撐技術包括云計算技術、嵌入式系統(tǒng)、人工智能技術,數(shù)據庫與數(shù)據挖掘技術、分布式并行計算和多媒體與虛擬現(xiàn)實等。9.P10(填空)物聯(lián)網的發(fā)展離不開云計算技術的支持。10.P13(填空)移動通信就是指移動物體之間的通信,或移動物體與固定物體之間的通信。11.P14(選擇)三類損耗包括路徑傳播損耗、大尺度衰落損耗、小尺度衰落損耗。12.P14(選擇)多普勒效應:接收用戶處于高速移動中,如車載通信時傳播頻率的擴散而引起的,其擴散程度與用戶運行速度成正比。13.P14(填空)四種效應包括陰影效應、遠近效應、多徑效應、多普勒效應。14.p14(填空)遠近效應是移動用戶與基站之間的距離也是在隨機變化的,若各移動用戶發(fā)射型號功率一樣。15.P18(選擇)IEEE802無線標準體系圖1.616.P19(選擇)用于無線個域網的技術有藍牙、超寬帶、紅外、HomeRF、ZigBee等。17.P25(名詞)短距離無線通信:主要特點是通信距離短,覆蓋范圍一般在一般在幾十米或上百米之內;無線發(fā)射器的發(fā)射功率較低,一般小于100mW;工作頻率多為免付費、免申請的全國通用的工業(yè)科學醫(yī)學頻段。短距離無線通信的范圍很廣,通常是幾十米以內,就可以稱為短距離無線通信。18.P25(填空)低成本、低功耗和對等通信,是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三個重要特征和優(yōu)勢。19.P26(填空)無線傳感器網絡是由部署在監(jiān)測區(qū)域內的大量微型傳感網節(jié)點組成的。20.P33(選擇)IrDA無須專門申請?zhí)囟l率的使用執(zhí)照。21.P41(選擇)在表1.3中,ZigBee技術成本最低,耗電最少。

第二章藍牙無線通信技術1.P47(選擇)藍牙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2.p47~49(簡答)藍牙的技術特點:①全球范圍使用②可同時傳輸語音和數(shù)據③可以建立臨時性的對等連接④具有很好的抗干擾能力⑤具有很小的體積⑥微小的功耗⑦開放的接口標準⑧低成本3.p47(名詞)微微網:微微網是藍牙最基本的一種網絡,由一個主設備和一個從設備所組成的點對點的通信是最簡單的微微網。4.P49(填空)跳頻每兩個相鄰頻點間隔1MHz。5.P49(選擇)藍牙設備休眠Park模式的功耗最低。6.P49(簡答)藍牙設備有4種工作模式:激活(Active)模式、呼吸(Sniff)模式、保持(Hold)模式和休眠(Park)模式。7.p49(簡答)藍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的ISM頻段,藍牙系統(tǒng)采用全雙工時分(TDD)傳輸方案實現(xiàn)全雙工傳輸8.P50(填空)藍牙系統(tǒng)由無線部分、鏈路控制部分、鏈路管理支持部分和主終端接口組成。9.P50(簡答)藍牙體系結構10.P50(填空)藍牙系統(tǒng)提供點對點連接方式或一對多連接方式。11.P50(填空)在一個微微網中最多可有7個活動從單元。12.P50(名詞)散射網絡結構:具有重疊覆蓋區(qū)域的多個微微網構成一個散射網絡結構,每個微微網只能有一個主單元,從單元可基于時分復用參加不同的微微網。13.P52(選擇)基帶協(xié)議還管理異步和同步鏈路、處理數(shù)據包、尋呼、查詢接入和查詢藍牙設備等。14.P52(填空)基帶可以處理兩種類型的鏈路:SCO和ACL(異步無連接)鏈路。15.P53~54(簡答)鏈路管理協(xié)議

(LMP)

有以下關鍵作用:

(1)鏈路管理協(xié)議(LMP)負責藍牙組件間連接的建立和斷開。(2)通過監(jiān)控信道特性、支持測試模式和出錯處理來維護信道。(3)通過連接的發(fā)起、交換、核實、進行身份鑒權和加密等安全方面的任務。(4)控制微微網內及微微網之間藍牙組件的時鐘補償和計時精度。(5)控制微微網內藍牙組件的工作模式。(6)其它功能。16.P53(選擇)鏈路管理協(xié)議負責藍牙組件間連接的建立和斷開。17.P53(簡答)鏈路管理協(xié)議(LMP)的作用:負責藍牙組件間連接的建立和斷開、通過監(jiān)控信道特性、支持測試模式和出錯處理來維護信道、通過連接的發(fā)起、交換、核實、進行身份鑒權和加密等安全方面的任務、控制微微網內及微微網之間藍牙組件的時鐘補償和計時精度。18.P55(選擇)使用服務發(fā)現(xiàn)協(xié)議(SDP),可以查詢到設備信息、服務和服務類型,從而在藍牙設備間建立相應的連接。19.P57(填空)主機控制器接口是通過包的方式來傳送數(shù)據。20.p60(名詞)完全可發(fā)現(xiàn)模式:一個設備使用通用查詢接入碼進入查詢掃描,而通用查尋接入碼是用48比特藍牙地址中特別保留的LAP“0x9E8B33”產生的查詢接入碼。21.P60(填空)有限可發(fā)現(xiàn)模式:可發(fā)現(xiàn)等級中一個設備使用有限查詢接入碼進入查詢掃描。22.P60(填空)不可發(fā)現(xiàn)模式:一個設備不響應任何查詢,所以它不能被其它的查詢設備發(fā)現(xiàn)。23.P61(選擇)當處于安全模式1時,藍牙設備不會發(fā)起安全進程。24.P66(應用)藍牙路由機制圖2.8(1)藍牙路由機制包括3個主要的功能模塊:信息交換中心、固定藍牙主設備、移動終端。(2)信息交換中心:負責跟蹤系統(tǒng)內個藍牙設備的蠻有,并在數(shù)據包路由過程中充當中繼器,它通過光纜或雙絞線直接與固定藍牙主設備(FM)連接。固定藍牙主設備:位置間隔是固定的,在信息交換中心與其他藍牙設備之間提供接口。移動終端:普通的藍牙設備,與其他藍牙設備或藍牙系統(tǒng)之間進行通信。(3)路由建立過程:藍牙設備箱MSC發(fā)出路由連接請求,該請求信息包含被請求連接藍牙設備的地址BD_ADDR(設備號),在路由連接中,發(fā)出連接請求的藍牙設備是源端,被請求連接的藍牙設備是目的端。源端可能是FM或MT,當MSC收到該路由連接請求時,它將會通知目的端。如果目的端是FM,MSC將直接把路由連接請求信息發(fā)給FM。如果目的端是MT,MSC將通過路由表找到該MT所屬的FM微微網,進而通過此FM轉發(fā)路由連接請示信息至目的端MT。當目的端收到路由請求信息時,將通知MSC,然后MSC通知源端可以進行通信。25.P67(選擇)信息交換中心是整個藍牙路由機制的核心部分。26.P68(論述)BRS系統(tǒng)與外部的路由連接當BRS系統(tǒng)與外部進行路由連接時,MSC起到網關的作用。在BRS系統(tǒng)之間,各BRS系統(tǒng)的MSC通過以太網連接構成一個非面向連接的系統(tǒng)。BRS與LAN/WAN之間的路由:源端的MSC在發(fā)送藍牙數(shù)據包時,加上TCP/IP包頭,然后通過LAN/WAN路由到目的端,

目的端的MSC收到包后再去掉TCP/IP包頭。

第三章ZigBee無線通信技術1.P77(選擇)每個ZigBee設備可以與另外254臺設備相連接。2.P77(填空)ZigBee最顯著的技術特性是它的低功耗和低成本。3.P78(選擇)ZigBee和藍牙共同工作在2.4GHz的頻率上。4.P79(填空)網絡層以上的協(xié)議由ZigBee聯(lián)盟負責。5.P81(選擇)周期性數(shù)據傳感器中傳遞的數(shù)據,數(shù)據速率是根據不同的應用定義的。6.P81(選擇)反復性的低反應時間的數(shù)據,如無線鼠標傳輸?shù)臄?shù)據,數(shù)據速率根據分配的時隙定義。7.P82(選擇)廣播幀和確認幀不需要接收方的確認。8.P82(論述)ZigBee網絡層功能及三種角色網絡層為ZigBee協(xié)議棧的核心部分,實現(xiàn)節(jié)點接入或離開網絡路由查找及傳送數(shù)據等功能,其功能是ZigBee的重要特點。ZigBee定義了3種角色:第1個是網絡協(xié)調器,負責網絡的建立,以及網絡位置的分配;第2個是路由器,主要負責找尋、建立,以及修復信息包的路由路徑,并負責轉發(fā)信息包;第3個是末端裝置,只能選擇加入他人已經形成的網絡,可以收發(fā)信息,但不能轉發(fā)信息,不具備路由功能。9.P83(名詞)路由器:主要負責找尋、建立,以及修復信息包的路由路徑,并負責轉送信息包。10.P83(名詞)末端裝置:只能選擇加入他人已經形成的網絡,可以收發(fā)信息,但不能轉發(fā)信息,不具備路由功能。11.P83(填空)星狀網絡為網狀網。12.P86(填空)ZigBee采用3種基本密鑰,分別是網絡密鑰、鏈路密鑰和主密鑰,它們在數(shù)據加密過程中使用。13.P87(簡答)FFD、RFDZigBee網絡采用IEEE82.15.4定義的兩種無線設備:全功能設備(FFD)和精簡功能設備(RFD)。FFD可以與其他FFD或者RFD通信,而RFD只能與FFD通信。RFD只需要極少的資源和存儲空間,相對于FFD具有較低的成本。14.P87(名詞)ZigBee協(xié)調點:是整個網絡的主要控制者,它通常具有相對于網絡中其他相對于網絡中其他類型節(jié)點更強大的功能,主要負責發(fā)起建立新的網絡、設定網絡參數(shù)、管理網絡中的節(jié)點等。15.P87(選擇)ZigBee終端節(jié)點不允許其他任何節(jié)點通過它加入網絡。16.P93(名詞)匯節(jié)點:主要用于接受傳感器節(jié)點上報的數(shù)據,并將其進行數(shù)據融合處理,通過公共網絡或專用線路傳遞給中央信息處理控制中心。17.P94~96(論述)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工作模式(1)ZigBee通信傳輸模塊初始化過程ZigBee通信傳輸模塊進行通信之前需要進行有效的初始化。在初始化通信過程中,匯節(jié)點主動廣播連接信令,在傳感器節(jié)點成功地接收到信息,向匯節(jié)點返回確認幀,從而使該傳感器節(jié)點加入該網絡之中。該傳感器節(jié)點的ZigBee通信傳輸模塊被置于STOP工作模式,周期性地喚醒以主動方式向匯節(jié)點上報數(shù)據信息。(2)信息處理過程傳感器節(jié)點中的ZigBee通信傳輸模塊對信息進行簡單處理后,主動發(fā)起連接,將處理后的信息傳送給匯節(jié)點,以期得到匯節(jié)點信息應答的一個通信過程,ZigBee模塊在STOP模式下其電流為幾微安,而在其他工作模式下,ZigBee模塊的電流為毫安量級的。

第四章WLAN無線通信技術P105(簡答)無線局域網是利用射頻技術使得無線局域網絡能利用簡單的存取架構讓用戶透過它,達到“信息隨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P106(選擇)WLAN標準主要是針對物理層(PHY)和媒質訪問控制層(MAC)。P106(填空)802.11是目前居于主導地位的無線局域網標準。P109(簡答)WLAN具有以下特點①安裝便攜②使用靈活③經濟節(jié)約④易于擴展⑤安全性5.p110(填空)無線局域網采用的傳輸媒體:微波與紅外線。6.P111(名詞)點對點模式:無中心拓撲結構,由無線工作站組成,由于一臺無線工作站和另一臺或多臺其他無線工作站的直接通信,該網絡無法接入到有線網絡中,只能獨立使用,無須AP,安全由各個客戶端自行維護。7.P111(選擇)APCllient客戶端模式也稱為主從模式,在此模式下工作的AP會被主AP看成一臺無線客戶端,其地位和無線網卡等同。8.P112(名詞)FHSS是通過收發(fā)雙方設備無線傳輸信號的載波頻率按照預定算法或者規(guī)律進行離散變化的通信方式。9.P112(簡答)DSSS技術的工作原理:它直接用偽噪聲序列對載波進行調制,要傳送的數(shù)據信息需要經過信道編碼后,與偽噪聲序列進行模2和生成復合碼去調制載波。接收機在收到發(fā)射信號后,首先通過偽碼同步捕獲電路來捕獲發(fā)送的偽碼精確相位,并由此產生跟發(fā)送端的偽碼相位完全一致的偽碼作為本地解擴信號,以便能夠及時恢復出原始數(shù)據信息,完成整個直擴通信系統(tǒng)的信號接收。10.P113(選擇)DSSS使用PSK調制技術對發(fā)送數(shù)據進行調制。11.P114(填空)在OFDM技術中,允許將FDM各個子載波重疊排列,同時保持子載波之間的正交性。12.P115(選擇)IEEE802.11n是IEEE較新的無線局域網傳輸技術標準,其關鍵技術多為輸入多輸出MIMO。13.P115(填空)IEEE802.11使用的MAC技術為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避免(CSMA/CA)。14.p116(簡答)幀間隔包括以下幾類(1)短幀間隔(2)點協(xié)調功能幀間隔(3)分布式協(xié)調功能幀間隔(4)擴展幀間隔。15.P120(論述題)TKIP加密過程首先把TA(發(fā)送站點地址)、TK(臨時KEY)和報文序列號(高32位)進行一次處理得到TTAK(TKIP傳輸?shù)刂稫EY);然后把TTAK、TK和報文序列號(低16位)再進行一次計算得到最終RC4加密算法要求的128位秘鑰。一致性校驗(MIC)是附在MSDU上的,即MIC不屬于分片報文,對MIC的計算不僅包括數(shù)據負載,同時也包括部分協(xié)議頭字段。13.P128(名詞)無線Mesh網絡:它是一種與傳統(tǒng)無線網絡完全不同的新型無線網絡技術。

第五章IrDA無線通信技術1.P133(填空)紅外線數(shù)據傳輸就是利用紅外線作為傳播介質。2.P133(選擇)紅外波長為850~900nm。3.P134(名詞)紅外通信:是利用900m近紅外波段的紅外線作為傳遞信息的介質,即通信信道。4.P134(填空)小角度(30°以內),短距離,點對點直線數(shù)據傳輸,保密性強。5.P135(選擇)IrDA是一種視距傳輸技術。6.P137(選擇)FIR采用4PPM編譯碼機制。7.P137(簡答)IrDA標準包括3個強制性規(guī)范:物理層IrPHY、連接建立協(xié)議層IrLAP,以及鏈接管理協(xié)議層IrLMP。8.P137(選擇)紅外通信通過數(shù)據電脈沖和紅外光脈沖之間互相轉化實現(xiàn)無線數(shù)據的收發(fā)。9.P138(選擇)UART包含一個起始位,8個數(shù)據位,一個停止位10.P139(選擇)與SIR相比,由于FIR不再依托UART,其最高通信速率可達到4Mbps。11.P140(選擇)每個比特只有一份包含光脈沖,每一個“1”靠一個光脈沖傳送。12.P141(簡答)IrLAP對不同的數(shù)據傳輸速率定義了三種幀結構:①異步幀(速率在916~115.2kbps之間);②同步HDLC幀(速率為0.576Mbps1.152Mbps);③同步4PPM幀(速率為4Mbps)。13.P141~142(選擇)核心協(xié)議包括紅外物理層,定義硬件要求和低級數(shù)據幀結構,以及幀傳送速度;紅外鏈路建立協(xié)議,在自動協(xié)商好的參數(shù)基礎上提供可靠的、無故障的數(shù)據交換;紅外鏈路管理協(xié)議提供建立在IRLAP連接上的多路復用及數(shù)據鏈路管理。14.P142(選擇)微型傳輸協(xié)議,對每通道加入流控制來保持傳輸順暢。15.P142(選擇)紅外對象交易協(xié)議,負責文件和其他數(shù)據對象的交換服務。16.P142(選擇)紅外物理層規(guī)范覆蓋了紅外收發(fā)器、數(shù)據位的編/解碼。17.P144(選擇)標志字段標記每一幀的開始和結束,并且包含了特殊的位模式01111110。18.P147(選擇)TTP是IRDA協(xié)議棧的可選層之一。

第六章RFID無線通信技術1.p158(名詞)自動識別技術是應用一定的識別裝置,通過被識別物品和識別裝置之間的接近活動,自動獲取被識別物品的相關信息,并提供給后臺的計算機來完成相關后續(xù)處理的一種技術。2.p158(選擇)完整的自動識別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包括自動識別系統(tǒng)、應用程序接口、以及應用系統(tǒng)軟件。3.p158(選擇)電存儲器:觸摸式存儲、RFID射頻識別、存儲卡、視覺識別、能量擾動識別。4.p159(名詞)條碼技術。條形碼是由寬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條和空,按照一定的編碼規(guī)則編織成的。5.p163(應用題)RFID的工作原理及耦合方式:工作原理:射頻識別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射頻標簽與射頻讀寫器之間的射頻信號及其空間耦合、傳輸特性,實現(xiàn)對靜止的、移動的待識別物品的自動識別。耦合方式:電感耦合方式的RFID系統(tǒng)中,電子標簽一般為無源標簽,其工作能量通過電感耦合方式從讀寫器天線的近場中獲得。電子標簽與讀寫器之間傳送數(shù)據時,電子標簽需要位于讀寫器附近,通信和能量傳輸由讀寫器和電子標簽諧振電路的電感耦合來實現(xiàn)。在這種方式中,讀寫器和電子標簽的天線是線圈,讀寫器的線圈在它周圍產生磁場,當電子標簽通過時,電子標簽線圈上會產生感應電壓,整流后可為電子標簽上的微型芯片供電,使電子標簽開始工作。6.p165(填空)最基本的RFID系統(tǒng)由標簽、讀寫器、天線三部分組成。7.p165(選擇)主動標簽自身帶有電池供電,與被動標簽相比成本更高,也稱為有源標簽。8.p166(選擇)被動電子標簽在接收到讀寫器發(fā)出的微波信號后,將部分微波能量轉化為直流電供自己工作,一般可做到免維護,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長的使用壽命,比主動標簽更小也更輕,讀寫距離則較近,也稱為無源標簽。9.p166(選擇)按照存儲的信息是否被改寫,標簽可分為只讀式標簽和可讀寫標簽。10.p167(選擇)通常讀寫器發(fā)送時所使用的頻率被稱為RFID系統(tǒng)的工作頻率。11.p168(應用題)RFID系統(tǒng)工作過程:接通讀寫器電源后,高頻振蕩器產生方波信號,經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輸送到天線線圈,在讀寫器的天線線圈周圍會產生高頻強電磁場。當應答器線圈靠近讀寫器線圈時,一部分磁力線穿過應答器的天線線圈,通過電磁感應,在應答器的天線線圈上產生一個高頻交流電壓,該電壓經過應答器的整流電路整流后再由穩(wěn)壓電路進行穩(wěn)壓輸出直流電壓作為應答器單片機的工作電源,實現(xiàn)能量傳送。應答器單片機在通電之后進入正常工作狀態(tài),會不停地通過輸出端口向外發(fā)送數(shù)字編碼信號。單片機發(fā)送的有高低電平變化的數(shù)字編碼信號到達開關電路后,開關電路由于輸入信號高低電平的變化就會相應地在接通和關斷兩個狀態(tài)進行改變。開關電路高低電平的變化會影響應答器電路的品質因素和復變阻抗的大小。通過這些應答器電路參數(shù)的改變,會反作用于讀寫器天線的電壓變化,實現(xiàn)ASK調制(負載調制)。12.p169(簡答)RFID的技術特點:讀取方便快捷、識別速度快、數(shù)據容量大、使用壽命長、標簽數(shù)據可動態(tài)更改、更好的安全性,動態(tài)實時通信。13.p173(選擇)由于RFID標簽放置方向不可控,讀寫器天線的極化方式必須采用圓極化。14.p176(選擇)頻分多路(FDMA)是把若干個使用不同載波頻率的傳輸通路同時供給通信用戶使用的技術。15.p177(選擇)空分多路(SDMA)可以理解為在分離空間范圍內重新使用確定資源的技術。16.p177(選擇)時分多路(TDMA)在通信形式、功耗、系統(tǒng)復雜性及成本等多個方面有著優(yōu)勢。17.p179(選擇)RFID面臨的攻擊類型分類:圖6.15物理層——標簽永久失活:除去標簽、損毀標簽、kill命令網絡傳輸層——標簽攻擊:克隆、欺騙應用層——非授權讀?。簶撕瀾?zhàn)略層——競爭情報18.p181(簡答)解決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主要有三種方式,即物理保護機制、基于密碼技術的軟件安全機制,以及兩種安全機制的結合。19.p182(選擇)靜電屏蔽機制。靜電屏蔽的工作原理是使用FaradayCage來屏蔽標簽,使標簽不能接受來自任何讀寫器發(fā)出的信號。20.p182(選擇)主動干擾。主動干擾也是一種屏蔽標簽的方法,基本原理是使用一個電子設備持續(xù)不斷地發(fā)送信號,以干擾任何靠近標簽的讀寫器所發(fā)出的信號。

第七章NFC無線通信技術1.p193(名詞)NFC的概念:近場通信(NFC)技術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shù)據傳輸和交換數(shù)據。NFC技術是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和互連技術二者整合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2.p197(選擇)RFID的傳輸范圍可以達到幾米、甚至幾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獨特的信號衰減技術,相對于RFID來說NFC具有距離近、寬帶高、能耗低等特點。3.p197(選擇)NFC與傳統(tǒng)近距離通信技術比較:表7.1NFC——頻率:13.56MHz藍牙——頻率:2.4~2.5GHz4.p198(論述)NFC工作原理主動模式下,每臺設備要向另一臺設備發(fā)送數(shù)據時,都必須產生自己的射頻場,如圖7.1所示,發(fā)起設備和目標設備都要產生自己的射頻場,以便進行通信。在被動模式下,啟動NFC設備,也稱為NFC發(fā)起設備,在整個通信過程中提供射頻場,如圖7.2所示,它可以選擇106kbps、212kbps和424kbps任一種傳輸速度,將數(shù)據發(fā)送到另一臺設備。另一臺設備稱為NFC目標設備(從設備),不必產生射頻場,而使用負載調制(LoadModulation)技術,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將數(shù)據傳回發(fā)起設備。5.p198(填空)在被動模式下,啟動NFC通信的設備,也稱為NFC發(fā)起設備。6.p199(選擇)標準規(guī)定NFC技術支持三種不同的應用模式:卡模式、讀寫模式、NFC模式。7.p200(填空)標準規(guī)定了NFC編碼技術包括信源編碼和糾錯編碼兩部分。8.p200(名詞)短幀:用于通信的初始化過程,由起始位、7位指令碼和結束位三部分順序組成。9.p200(名詞)標準幀:用于數(shù)據的交換,由起始位、n字節(jié)指令或數(shù)據和結束位順序組成。10.p200(填空)檢測幀:用于多個設備同時進行通信的沖突檢測。11.p201(填空)NFC設備的默認狀態(tài)均為目標狀態(tài),目標設備不產生射頻場,保持靜默以等待來自于發(fā)起者的指令。12.p201(選擇)數(shù)據交換協(xié)議為半雙工工作方式,以數(shù)據塊為單位進行傳輸,包含錯誤處理機制。13.p202(選擇)NFC的工作模式:卡模擬模式、點對點模式、讀卡器模式。(根據圖7.4、7.5、7.6判斷其工作模式)14.p204(選擇)鏈路層安全:鏈路層的安全即NFC設備硬件接口間通信的安全。15.p205(選擇)中間人攻擊:由于在NFC的通信環(huán)境下,無線信號能被參與通信的各方檢測到,故試圖對消息進行截取和發(fā)送的動作都將暴露無遺。16.p205(選擇)應用層安全:應用層安全包括除鏈路層外,所有NFC中開發(fā)使用的安全問題。

第八章UWB無線通信技術1.p213(填空)UWB是一種無載波通信技術,即它不采用載波,而是利用納秒至微微秒級的非正弦波窄脈沖傳輸數(shù)據,因此其所占的頻譜范圍很寬。2.p214(選擇)美國聯(lián)邦通信委員會(FCC)對于UWB信號進行了重新定義,規(guī)定UWB為任何相對寬帶大于20%或-10dB絕對帶寬大于500MHz。3.p214(選擇)針對室內、室外不同應用,對UWB系統(tǒng)的輻射譜密度進行了嚴格限制,規(guī)定UWB系統(tǒng)的最高輻射譜密度為-41.3dBm/MHz。4.p215(選擇)UWB技術與其他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比較藍牙——功耗/mW:1~100頻段/GHz:2.402~2.48UWB——功耗/mW:≤1頻段/GHz:3.1~10.65.p215(簡答)UWB的技術特點:①傳輸速率高,空間容量大;②適合短距離通信;③具有良好的共存性和保密性;④多徑分辨力強,定位精度高;⑤體積小、功耗低;⑥系統(tǒng)結構的實現(xiàn)比較簡單。6.p215(選擇)UWB的特點之一:傳輸速率高,空間容量大。7.p219(選擇)對于UWB通信系統(tǒng),成形信號g(t)的寬帶必須大于500MHz。8.p219(選擇)按照FCC對UWB的新定義,必須采用4階以上的亞納秒脈沖方能滿足輻射譜要求。9.p221(簡答)UWB調制技術:①脈位調制;②脈幅調制;③波形調制;④正交多載波調制10.P222(名詞)跳時多址。跳時多址(THMA)是可以方便地與PPM調制、BPSK調制相結合形成跳時-脈位調制(TH-PPM)、跳時-二進制相移健控系統(tǒng)方案。11.p223(名詞)跳頻多址。跳頻多址(FHMA)是結合多個頻分子信道使用的一種多址方式。12.P224(填空)UWB系統(tǒng)定時同步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數(shù)據輔助的定時同步和盲定時同步。13.P224(填空)在搜索策略上又分為線性搜索、隨機搜索、反碼跳序搜索等。線性搜索實現(xiàn)最簡單,但平均捕獲時間最長,后兩種搜索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捕獲速度,但要付出一定的復雜度作為代價。14.P225(選擇)UWB信道是典型的頻率選擇性衰落信道。15.P225(選擇)盲信道估計不需要訓練符號,利用信號自身的結構特點或數(shù)據信息內在的統(tǒng)計特征進行信道估計,旦計算復雜度很高,收斂速度通常很慢。16.P226(填空)目前在UWB無線通信系統(tǒng)單頻帶和多頻帶兩種體制中。17.P226(選擇)在單頻帶系統(tǒng)中,僅使用單一的成形脈沖進行數(shù)據傳輸,信號頻譜覆蓋免授權頻譜3.1~10.6GHz的一部分或全部,通常信號寬帶高達幾吉赫。18.P228(簡答)多帶系統(tǒng)與單帶系統(tǒng)相比:由于每個子帶比單信道的帶寬小得多,數(shù)字接收機對A/D轉換采樣速率和DSP計算速度降低了要求。較小的子帶信號帶寬使系統(tǒng)抗衰落性能有所下降,但捕獲多徑信號能量所需的瑞克接收機叉指數(shù)較少。多帶系統(tǒng)在共存性和規(guī)則適應性方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19.P228(選擇)跳頻速率可分為慢跳和快跳兩種方式。慢跳是指跳頻速率低于符號傳輸速率,連續(xù)幾個符號在同一子帶上傳輸??焯侵柑l速率高于符號傳輸速率,每個符號在幾個子帶上傳輸。20.P228(選擇)采用瑞克接收機對抗多徑信道引起的頻率選擇性衰落。21.P231(選擇)MB-OFDM-UWB使用多個頻率子帶,MB-OFDM-UWB方案具有兩大特點:抗多徑、捕獲多徑信號的能力強;頻譜靈活性強共存性好。

第九章60GHz無線通信技術1.P239(填空)60GHz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是指通信載波頻率為60GHz附近的無線通信技術。2.P239(選擇)中國目前也開放了59~64GHz的頻段。3.P240(簡答)60GHz信號傳播特性:①路徑損耗極大;②氧氣吸收損耗高;③繞射能力差、穿透性差。4.P240(選擇)路徑損耗極大。電磁波的傳播損耗隨波長成二次方變化,因此同樣傳輸距離下,60GHZ電磁波比2.4GHZ要多出28dB的路徑消耗。5.P240(選擇)氧氣吸收損耗高。電磁波在發(fā)送和接收天線之間傳輸時存在的另一種損耗地大氣吸收,水蒸氣和氧氣是產生這種衰減的主要因素。6.p241(簡答)60GHz無線通信技術特點:①定向發(fā)射和接收,定向發(fā)射和接收為60GHz;②多跳中繼;③空間復用;④單載波調制7.P242(選擇)定向發(fā)射和接收。為了對抗信號傳輸過程中面臨的高路徑損耗和吸收損耗,可以加大發(fā)射功率、減小接收端噪聲或者增加收發(fā)天線增益,但是實際設備在提高發(fā)射功率和抑制噪聲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一般只能采用高增益的定向天線來大幅補償60GHz信號額外增加的20dB損耗。8.P242(填空)空間復用。定向鏈路之間的低干擾特性意味著60GHz無線通信網絡具有很大的空間復用潛力,即允許多條同頻通信鏈路在同一空間內共存,從而有效提升網絡容量。9.P242(填空)在60GHz無線通信系統(tǒng)物理層技術方案上,目前有單載波調制與OFDM兩大備選技術。10.P242(簡答)60GHz無線通信的優(yōu)勢:①干擾能力強和安全性高;②帶寬大、傳輸速率高。11.P242(選擇)帶寬大、傳輸速率高。60GHz無線通信網絡具有帶寬大、允許的最大發(fā)射功率高等固有特性,可以滿足高速無線數(shù)據通信(>1Gbps)的需求。12.P242(選擇)免許可特性:各國相繼開放了57~66GHz范圍內劃分7GHz連續(xù)的免允許頻譜資源。13.P243(選擇)信道容量極限隨著信道帶寬和有效傳輸功率的增加而增加,60GHz的最大數(shù)據傳輸率遠大于802.11n和UWB。14.P243(選擇)免許可特性:歐美日等國相繼在57~66GHz范圍內劃分7GHz連續(xù)的免允許頻譜資源。15.P249(選擇)ECMA。ECMA組織在官方網站上發(fā)布了超高速短距離無線應用60GHz標準ECMA-387。16.P250(選擇)IEEE802.15.3c協(xié)議是對IEEE802.15.3所做的修改,以適用于60GHz無線通信。17.P251(簡答)為了適應于不同的應用,IEEE802.15.3c中定義了三種物理層模式:①單載波模式(SC);②高速率接口模式(HSI);③音/視頻模式。18.P251(選擇)單載波模式:是為了WPAN便攜式設備進行視距通信設計的,它支持以普通的速率來傳輸所有的信標和信號并且支持一個強制的1.5Gbps的傳輸速率。19.P251(選擇)高速率接口模式:高速率接口模式是為非可視距的操作設計。20.P252(選擇)信標的位置是在每一個超幀的開始,主要用于設定時間分配和交互管理信息。21.p252(填空)全向模式是指設備使用全向天線進行通信。22.p252(選擇)準全向模式是分辨率最低的模式。23.P252(填空)準全向信標是指在準全向模式時,PNC采用循環(huán)的方式在不同的方向上發(fā)送同樣的信標,使得在不同方向的設備均可加入同一個微微網。24.p253(選擇)頻段規(guī)劃。ECMA-387指定了4個頻段,每個頻段的寬度為2.160GHz。25.P253(選擇)B類設備提供較短距離點對點可視距鏈路的視頻和數(shù)據應用。26.P253(選擇)C類設備提供1M以內的可視距點對點鏈路的數(shù)據應用。27.P254(簡答)60GHz無線通信關鍵技術:①信道研究;②收發(fā)機結構;③天線技術;④調制技術;⑤電路集成技術。

第十章可見光無線通信技術1.P263(選擇/填空)VLC在利用LED照明的同時,將信號調制在LED光源上,以可見光波段作為載體傳輸數(shù)據。2.P263(填空)可見光通信技術可分為室內可見光通信和室外可見光通信兩大類。3.p263(填空)白光LED具有響應時間短、高速調制的特性,因此可以設計出基于白光LED的室內可見光無線通信系統(tǒng)和網絡(也稱“白光通信”)4.P263(名詞)白光通信技術:是指利用LED器件高速點滅的發(fā)光響應特性,將LED發(fā)出的用肉眼察覺不到的高速速率調制的光載波信號來對信息進行調制和傳輸,然后利用光電二極管等光電轉換器件接收光載波信號并獲得信息。5.P264(簡答)可見光通信的性質:LED照明燈實現(xiàn)的無線通信凸出了三個特殊性質:第一就是完全避免了射頻接入的電磁干擾,所以在飛機、醫(yī)院等射頻敏感領域比較適用;第二,半導體照明通信網內,在LED燈的光照射范圍內才能通信,所以該技術具有高度保密性;第三,LED燈發(fā)光效率高,綠色、環(huán)保,更加凸顯了其節(jié)能減排的優(yōu)越性。6.P268(選擇)PHYI為室外低速通信運用,其傳輸速率為12~267kbps;PHYII用RGB作為傳輸源和接收器,其傳輸速率為12~96Mbps。7.P269(選擇)該標準提出“可見光波長帶寬計劃”,將可見光劃分為7段光帶,用3bit標識不同的光帶ID號。8.P269(選擇)在這三種結構中,需確保光的可見性,這將通過在媒體訪問控制子層的信道分配中引入可見時隙來實現(xiàn)。9.P269(選擇)PHY層包括:①可見光收發(fā)器與底層管理模塊;②MAC層中的MLME-SAP。10.p269(選擇)PHYI時鐘頻率小于400kHz,適合高直流驅動的LED11.P269(選擇)PHYII適合以短幀形式近距離發(fā)送,采用CSK調制。12.P269(選擇)PHYIII時鐘頻率小于24MHz,適合短幀發(fā)送。13.P272(選擇)LED光源設計成白光LED的陣列形式,組成每個LED陣列所需的白光LED的總個數(shù)取決于LED間隔的大小。間隔的取值,應平衡中心區(qū)域光強度與所需LED個數(shù)。14.P273(選擇)可見光通信標準IEEE802.15.7的PHYI層使用的信道編碼是卷積碼作為外碼、RS碼作為內碼的級聯(lián)碼。15.P273(選擇)OFDM在光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的缺點是直流成分導致的功效低。OFDM在高效調制的同時,也會導致帶寬通信系統(tǒng)復雜及影響照明均勻等問題。16.P274(填空)基于分集技術的光接收機技術可以用來克服碼間干擾和陰影的影響。17.P274(選擇)分集接收電路的設計根據信號傳輸速率的不同分為兩類。

第十一章Adhoc網絡無線通信技術1.P283(名詞)Adhoc技術:是一種特定的無線網絡結構,強調的是多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