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統(tǒng)編八年級上第24課《愚公移山》同步訓(xùn)練()《愚公移山》
一、填上空題
1.文學(xué)常識填上空。
《愚公移山》選自《》,體裁是,,名。鄭國人,戰(zhàn)國前期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方七百里()②懲山北之塞()
③出入之迂也()④聚室而謀曰()
⑤雜然相許()⑥如太行、王屋何()
⑦且焉置土石()⑧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
⑨寒暑易節(jié)()⑩固不可徹()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無隴斷焉()
二、選擇題
3.下列文段中加點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A.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荷:肩負(fù)、扛
B.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兩種裝土石的工具
C.寒暑易節(jié)易:更替
D.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4.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懲山北之塞懲:苦于
B.且焉置土石置:放置
C.無隴斷焉隴:同“壟”,高地
D.寒暑易節(jié)易:容易
5.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不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B.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D.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6.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河曲智叟(老人)B.汝心之固(思想)
C.何苦而不平(擔(dān)心)D.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經(jīng))
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以殘年余力
C.其妻獻(xiàn)疑曰其如土石何D.投諸渤海之尾告之于帝
8.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萬仞(rèn)窮匱(kuì)箕畚(jī)
B.豫南(yù)冀州(jì)荷擔(dān)(hè)
C.孀妻(shuāng)魁父(kuí)亡以應(yīng)(wú)
D.始齔(chèn)壟斷(lǒng)一厝朔東(xī)
9.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懲山北之塞懲:苦于B.畢力平險畢:盡、全
C.汝之不惠惠:仁愛D.寒暑易節(jié)易:更替
10.下列關(guān)于《愚公移山》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篇寓言故事相當(dāng)完整,有背景、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也寫出了一些生動的細(xì)節(jié)。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動形象,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qiáng)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奮斗的道理。
C.本文結(jié)尾寫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把山背走了,這是一種封建迷信思想,不應(yīng)以此結(jié)尾。
D.愚公跟智叟的矛盾是文中的主要矛盾,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人與自然關(guān)系這一問題上兩種對立的觀點。
1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始一反焉
C.懲山北之塞D.無隴斷焉
三、對比閱讀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選自《愚公移山》)
昔有愚人,適①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②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北∧褐良?,母已具食。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庇奕耸雏}不已,味?、?,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愚人食鹽》)
①適:到……去。②益:增加。③味?。嚎谖稊?。
12.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出入之迂也迂:
(2)達(dá)于漢陰陰:
(3)始一反焉反:
(4)遂自念曰遂:
13.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2)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14.文中愚公的“愚”和文中愚人的“愚”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一談。
閱讀下列短文,完成下面小題。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選自《愚公移山》)
項籍①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②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庇谑琼椓耗私碳?,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xué)?!?/p>
后劉、項相爭,劉邦智取,項籍以力斗,然終為劉所敗,乃智窮也。
(選自司馬遷《項羽本紀(jì)》,有改動)
①項籍:項羽,名籍,字羽。②項梁;項羽叔父。
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汝之不惠(2)何苦而不平
(3)項梁怒之(4)不足學(xué)
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而山不加增發(fā)于聲,而后喻B.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往送之門
C.以殘年余力以天下之所順D.其如土石何飛漱其間
17.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2)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xué)。
18.文中寫到山的險峻、智叟的阻止與神的幫助,對塑造愚公形象有什么作用?
19.簡析愚公成功和項羽失敗的原因,并談?wù)剢⑹尽?/p>
閱讀下面古文,完成后面各題。
[甲]
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陽,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缽④足矣”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解釋]①鄙:邊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h東的海上。③瓶:水瓶。④缽:和尚用來盛飯食的器皿。⑤顧:難道,反而。
2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
①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②汝之不惠惠:
③帝感其誠感:④越明年越:
2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其妻獻(xiàn)疑曰其如土石何
B.且焉置土石有子存焉
C.以殘年余力以君之力
D.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22.翻譯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23.對[甲]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愚公之妻“獻(xiàn)疑”,智叟“笑而止之”,這可看出兩人都堅決反對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見愚公移山受到眾人擁護(hù)。
C.文章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寫作手法來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qiáng)毅力。
24.甲乙兩文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是什么?兩文的結(jié)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歧路亡羊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①;又請楊子之豎②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③路?!奔确?,問:“獲羊乎?”曰:“亡之矣?!痹唬骸稗散芡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①黨:家屬親友。②豎:童仆。③歧:分岔。④奚:為什么。
2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年且九十()
(2)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3)楊子之鄰人亡羊()
(4)既率其黨()
26.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始一反焉既反
B.雖我之死雖乘奔御風(fēng)
C.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楊子之鄰人亡羊
D.漢之陰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27.翻譯下面的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2)歧路之中又有歧焉
28.甲乙兩個寓言故事,給我們共同的啟示是:要想要想做成功一件事,必須要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節(jié)選自《愚公移山》)
炎帝神農(nóng)氏,起于烈山①,亦曰烈山氏。長于姜水②,故為姜姓,以火德③王天下,故為炎帝。古者民不粒食,未知耕稼,于是因天時相地宜始作耒耜④,教民藝⑤五谷,故謂之神農(nóng)。民有疾病未知藥石⑥,乃味草木之滋,察寒溫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義。皆口嘗而身試之,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蛟粕褶r(nóng)嘗百藥之時,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應(yīng)周天之?dāng)?shù)⑦。
(節(jié)選自宋·鄭樵《通志》)
[注]①烈山:今隨州市曾都區(qū)厲山鎮(zhèn)。②姜水:在今岐山之東,為渭水的一條支流。③火德:古人認(rèn)為,自然與社會的變化,與五行(金木水火土)相關(guān),火德即五行之火性、火運。④耒耜:耒、耜,古代農(nóng)具。⑤藝:種植。⑥藥石:藥草。⑦數(shù):規(guī)律。
2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吾與汝畢力平險/險躁則不能治性
B.甚矣,汝之不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以火德王天下/大楚興,陳勝王
D.或云神農(nóng)嘗百藥之時/或異二者之為
3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2)乃味草木之滋,察寒溫之性。
3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列子》相傳由戰(zhàn)國列御寇所作,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杞人憂天》也出自《列子》。
B.甲文智叟的“笑”表述了對愚公不屑一顧的輕蔑,愚公的“長息”是對智叟無話可說的嘆息。
C.乙文炎帝“口嘗”“身試”表現(xiàn)為尋求治病良方,以身試藥、萬死不辭的精神。
D.乙文“于是/因天時/相地宜/始作耒耜”這句話的斷句是正確的。
32.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談?wù)勀銖挠薰脱椎凵砩戏謩e獲得了什么啟示。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④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愚公移山》)
3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
(2)始一反焉
(3)汝之不惠
3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缽④足矣。”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節(jié)選自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①鄙:邊遠(yuǎn)的地方。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h以東的海上。③瓶:水瓶。④缽:和尚用來盛飯食的器皿。⑤顧:難道,反而。
35.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其一富
(2)吾欲之南海
36.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37.兩文告訴了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南陽楊二相公精于拳術(shù),每至演武場傳授槍棒,觀者如堵。一日,有賣蒜叟咳嗽不絕聲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楊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磚墻,陷入尺許,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墻,不能打人?!睏盍R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縛于樹,解衣露腹。楊故取勢于十步外,奮拳擊之。老人寂然無聲,但見楊雙膝跪地,叩頭曰:“晚生知罪矣?!卑纹淙褗A入老人腹中,堅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縱之,已跌出一石橋外矣。老人徐徐負(fù)蒜而歸,卒不肯告人姓氏。
《賣蒜老叟》
①睨:眼睛斜著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諷刺。
38.(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年且九十()②觀者如堵()
(2)選出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面山而居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敏而好學(xué)C.朝而往D.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39.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語段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有賣蒜叟/咳嗽不絕聲/旁睨而揶揄之
B.有賣蒜叟咳嗽/不絕聲旁/睨而揶揄之
C.有賣蒜叟咳嗽不/絕聲旁睨/而揶揄之
D.有賣蒜叟咳/嗽不絕聲/旁睨而揶揄之
40.翻譯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
(1)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2)奮拳擊之。
41.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42.你從兩文獲得了哪些啟示?請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
參考解析:
1.列子·湯問寓言列子御寇道
學(xué)生應(yīng)積累一定文學(xué)常識,每課涉及的文學(xué)常識應(yīng)加強(qiáng)記憶?!队薰粕健肥且粍t家喻戶曉的寓言,選自《列子·湯問》。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傳是戰(zhàn)國前期的道家,鄭國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xué)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今本《列子》八篇,內(nèi)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
2.古代計量面積用語阻塞曲折,繞遠(yuǎn)家紛紛地把……怎么樣放置、安放肩負(fù)、扛更替通達(dá),這里指改變窮盡隔絕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現(xiàn)象。
①句意:方圓七百里。方:古代計量面積用語。后面加上表示長度的數(shù)字或數(shù)量詞,表示縱橫若干長度。
②句意:(他)苦于大山北面的阻塞。塞:阻塞。
③句意:出來進(jìn)去(都得)繞道行走。迂:曲折,繞遠(yuǎn)。
④句意:集合全家來商量說。室:家。
⑤句意:紛紛表示贊同。雜然:紛紛地。
⑥句意: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么樣呢?如……何:把……怎么樣。
⑦句意:況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置:放置、安放。
⑧句意:于是(愚公)帶領(lǐng)兒孫中(能)挑擔(dān)子的三個人。荷:肩負(fù)、扛。
⑨句意:冬夏換季。易:更替。
⑩句意: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徹:通達(dá),這里指改變。
句意:子子孫孫是無窮無盡的。窮匱:窮盡。
句意:再也沒有高山的阻隔了。斷:隔絕。
3.B
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B.有誤,句意:用箕畚裝土石,(順河而下)把土倒在渤海邊上?;危河没窝b土石;
故選B。
4.D
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
D.句意為:冬夏換季,指一年的時間。易:變換,交換。
故選D。
5.B
考查句子節(jié)奏劃分。
B.句意:連魁父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霸荒堋北硎痉穸?。“損”是動詞?!翱钢稹笔恰皳p”的對象。節(jié)奏劃分應(yīng)為“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故選B。
6.D
考查詞語釋義。
D.本句句意為: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霸庇迷凇安弧鼻埃矸穸ㄕZ氣,可譯為“連……都……”。
故選D。
7.B
考查一詞多義。
A.副詞,將近/副詞,況且;
B.都是介詞,憑借;
C.指示代詞,他的/起加強(qiáng)反問語氣的作用;
D.助詞,的\代詞,這件事;
故選B。
8.D
本題考查漢字的注音。
D.一厝朔東(xī)——cuò;
故選D。
9.C
C.句意:你太不聰明了?;?,同“慧”,聰明。
故選C。
10.C
C.本文結(jié)尾主要反映了當(dāng)時人們“人定勝天”的強(qiáng)烈愿望和改造大自然的雄偉氣魄。故選C。
11.C
A.“惠”同“慧”,聰明;
B.“反”同“返”,往返;
D.“隴”同“壟”,田??;
故選C。
12.曲折,繞遠(yuǎn)南面同“返”,往返于是,就13.(1)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男孩,剛剛換牙的年紀(jì),蹦蹦跳跳地前去幫助他。
(2)天下的事情都這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深受其害。14.示例:文中的愚公不懼艱險,面對質(zhì)疑和嘲諷無所畏懼,所以愚公的“愚”是不怕吃苦、不怕困難的執(zhí)著信念;而文中的愚人則是在朋友家吃飯時發(fā)現(xiàn)菜中加了鹽才美味,回去后過度食鹽導(dǎo)致口味敗壞,從中可以看出,愚人的“愚”是不懂得把握分寸,過猶不及。
12.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詞語的理解。
(1)句意:出來進(jìn)去都要繞道。迂:曲折,繞遠(yuǎn)。
(2)句意:到達(dá)漢水南岸。陰:南面。
(3)句意:才能往返一次。反:同“返”,往返。
(4)句意:就自言自語道。遂:于是,就。
13.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此句中重點的詞有:
(1)孀:孀妻,寡婦。遺男:遺孤,單親孤兒,遺腹子。齔:兒童換牙齒,乳齒脫落后重新長恒齒。這里始齔表示年齡,約七八歲。齔,換牙。
(2)皆:都。然:這樣。非唯:不僅。
14.本題考查對比閱讀。
甲文中愚公之“愚”在于他決定畢生平險、挖山不止,他不怕困難。這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他目光長遠(yuǎn),且認(rèn)為子孫延續(xù),而山不加增,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實為明智之舉。愚者實智。譯文中“愚人”在朋友家吃飯時發(fā)現(xiàn)菜中加了鹽才好吃,回去后一直不停地吃鹽,口味敗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過與不及都不合度,食鹽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蓳?jù)此作答。
參考譯文:
甲: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jì)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于山區(qū)北部的阻塞,出來進(jìn)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dá)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再說,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于是愚公率領(lǐng)兒孫中能挑擔(dān)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乙: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有一天到朋友家里去,主人和這位客人(一起)吃飯。這位客人嫌棄(這些菜都)淡了一點,都沒有味道。主人已經(jīng)聽到了(他的話),于是加入了鹽。愚笨的人嘗了之后,特別好吃,就自言自語道:“菜這么好吃,是因為放了鹽?!秉S昏時回到家,母親已備好了飯菜。(他)說:“有鹽嗎?有鹽嗎?”母親取出鹽,對此感到有點奇怪,只看到自己兒子唯獨吃鹽不吃飯菜。母親問:“怎么可以這樣呢?”他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鹽中?!庇奕艘恢辈煌5爻喳},口味敗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15.同“慧”,聰明愁對……感到憤怒值得16.C17.(1)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2)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xué)到結(jié)束。18.從側(cè)面襯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難的決心、堅韌不拔的毅力與造福子孫的宏愿。19.愚公能不怕困難,堅持不懈;項羽他學(xué)什么都不能一心一意,不能堅持到底,缺乏恒心和毅力。示例:我們在今后的學(xué)習(xí)中,只有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才能學(xué)有所成。
15.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平時注意多積累歸納,加強(qiáng)對文言文中重點實詞、重點虛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xiàn)象的理解與識記,并學(xué)會遷移運用。
(1)句意為:你真是太不聰明了?;荩和盎邸保斆?。
(2)句意為:為什么還擔(dān)心挖不平呢?苦:愁。
(3)句意為:項梁對他很生氣。怒,對……感到憤怒。
(4)句意為:不值得學(xué)。足,值得。
16.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連詞,表轉(zhuǎn)折,卻/連詞,表承接,不譯;
B.助詞,的/動詞,到;
C.介詞,憑借/介詞,憑借;
D.表反問語氣/代詞,它的;
故選C。
17.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zhǔn)確。注意:
(1)之,用在主謂之間,不譯。徹,通達(dá),這里指改變。
(2)略,大略、一點點。其,代詞,指兵法。竟,完成、結(jié)束。
18.本題考查寫作手法作用的分析。甲文寫作對象是愚公,其余的人或物都是為塑造愚公形象服務(wù)的,寫山的高峻,突出了移山的不易,烘托了愚公決心之大。智叟的阻止烘托了愚公的智慧之高與毅力之大。神的搬山烘托了愚公精神的感人。這些都是從側(cè)面烘托愚公的形象,使愚公直面困難、堅持不懈、為子孫造福的形象更加形象生動。
19.本題考查學(xué)生的比較閱讀能力,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nèi)容。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分析。
根據(jù)甲文“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知,愚公成功是因為目標(biāo)堅定、不懼困難、長期堅持,有恒心和毅力;
根據(jù)乙文“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又不肯竟學(xué)”可知,項羽干什么都沒有堅持到底,沒有愚公那樣的恒心和毅力;項羽的失敗固然有深層的歷史原因,但項羽自身的性格缺陷,也應(yīng)是原因之一。根據(jù)兩者一正一反兩個實例,可從恒心或毅力談啟示。
示例:作為學(xué)生,我們在學(xué)習(xí)上也應(yīng)目標(biāo)堅定,持之以恒,遇到困難,不氣餒、不逃避,勇敢面對,克服困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參考譯文:
甲: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這時開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乙:項籍少年時,學(xué)習(xí)認(rèn)字寫字沒有完成,便放棄了;又學(xué)習(xí)擊劍等武藝,也沒有學(xué)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shù),只能抵擋一個人,不值得學(xué),要學(xué)習(xí)能抵擋成千上萬人的本領(lǐng)(即兵法)。”于是項梁就傳授項籍軍事知識,項籍非常高興,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學(xué)業(yè)?!?/p>
后來,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劉邦憑借智取,而項羽則用蠻力拼斗,然而最終被劉邦打敗,是智力不足啊。
20.①用箕畚②通“慧”,聰明③被……感動④到、及21.C22.從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23.A24.①人要立志,并付諸行動。②甲文以神話結(jié)尾,乙文以議論結(jié)尾。
20.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chǔ)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
①句意: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危河没?。
②句意:你簡直太愚蠢了!惠:通“慧”,聰明。
③句意: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感:被……感動。
④句意:到了第二年。越:到、及。
21.考查一詞多義及用法的理解。
A.代詞,他/助詞,加強(qiáng)反問語氣;
B.疑問代詞,哪里/加強(qiáng)語氣;
C.均為介詞,憑借;
D.助詞,將要,快要/連詞,況且;
故選C。
22.考查文言句子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bǔ)充完整。
本句重點詞:自此,從此;陰,水的南岸;隴斷,即壟斷,山岡高地。
23.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nèi)容。
A.根據(jù)文“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可知,愚公的妻子對愚公“移山”的計劃,提出了合理化的疑問,想知道如何處置在移山過程產(chǎn)生的土石,并未體現(xiàn)“愚公妻子反對移山”;
故選A。
24.考查分析主旨及表述方式的能力。
第一問:根據(jù)甲文中的“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可知,愚公不僅有移山的志向,而且有實際的行動,打算世世代代挖下去。根據(jù)乙文中的“吾一瓶一缽足矣”“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可知,貧者不僅有去南海的志向,而且有實際的行動,果真到了南海,第二年自南?;貋?。所以兩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人一定要樹立遠(yuǎn)大的志向,還要有實際的行動。
第二問:根據(jù)甲文“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可知,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了,派神將山背走了,愚公的愿望實現(xiàn)了,是以神話結(jié)尾;
根據(jù)乙文“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可知,在敘寫蜀之鄙二僧之南海的故事后,用議論的方式,闡述了其中的道理和看法;可知,是以議論結(jié)尾。
據(jù)此作答即可。
參考譯文:
甲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河陽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jì)快到九十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于山區(qū)北部的阻塞,出來進(jìn)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dá)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再說,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庇谑怯薰暑I(lǐng)兒孫中能挑擔(dān)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手中拿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邊,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邊。從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乙
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其中一個富裕。窮和尚對有錢的和尚說:“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樣?”富和尚說:“您憑借著什么去呢?”窮和尚說:“我只需要一個盛水的水瓶一個盛飯的飯碗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guī)啄陙硐胍痛刂L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沒有成功。你憑借著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貋砹?,把到過南海的這件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的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情。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dá)可是窮和尚到達(dá)了。一個人立志求學(xué),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25.將近草木丟失已經(jīng)26.C27.(1)你的思想太頑固了,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2)岔道之中又有岔道。28.堅持不懈,不要受外界影響(或克服困難,有頑強(qiáng)毅力;做事專一;目標(biāo)明確,不迷失自我。)
25.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1)句意:年齡將近九十歲了。且:將近;
(2)句意: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毛:草木
(3)句意:楊子的鄰居家丟失了一只羊。亡:丟失;
(4)句意:這位鄰居已經(jīng)帶領(lǐng)了他的家屬親友等人去追尋。既:已經(jīng)。
26.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均為通假字,同“返”,均理解為:返回;
B.均為連詞,均譯為:即使;
C.通假字,同“無”,沒有/動詞,丟失;
D.均為結(jié)構(gòu)助詞,均譯為:的;
故選C。
27.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
(1)心之固:指思想頑固;徹:通達(dá),這里指改變;
(2)歧路:岔道。
28.本題考查文言文中的道理。
甲文第二段“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結(jié)尾段“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等語句可知,愚公年紀(jì)將近九十還有“移山”之志,他與眾人挖山不止,認(rèn)為子孫后代綿延無休定會將山移走,天帝被愚公“移山”的壯舉感動,命令夸娥氏二子移山;啟發(fā)我們要信念堅定,目標(biāo)明確,不受外界影響,毅力頑強(qiáng),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乙文“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點明丟羊的原因,岔道之中又有岔道導(dǎo)致不知道羊去了哪里,不知道從哪個方向去尋找羊,結(jié)果半途而廢沒有找到羊;從反面啟發(fā)我們遇到困難,不能半途而廢,克服困難,要有頑強(qiáng)毅力,做事專一,目標(biāo)明確,不要受外界影響而迷失自我。據(jù)此總結(jié)概括即可。
參考譯文: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河陽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齡將近九十歲了,面對著山居住。他苦于山區(qū)北部的阻塞,出來進(jìn)去都要繞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全力鏟除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達(dá)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再說,挖下來的土和石頭又安放在哪里?”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庇谑怯薰暑I(lǐng)兒孫中能挑擔(dān)子的幾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男孩,剛剛換牙的年紀(jì),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灣上聰明的老頭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真的太愚蠢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一聲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手中拿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邊,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邊。從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楊子的鄰居家丟失了一只羊。這位鄰居已經(jīng)帶領(lǐng)了他的家屬親友等人去追尋,又來請求楊子的童仆幫忙去追尋。楊子問道:“嘻,丟了一只羊。為什么要這么多人去追呢?”鄰居回答說:“岔路太多了?!弊费虻娜嘶貋砗?,楊子問鄰居:“找到羊了嗎?”鄰居回答說:“(還是)讓它跑掉了?!睏钭訂枺骸盀槭裁磿屗艿裟兀俊编従踊卮鹫f:“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它到底從哪條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來了?!?/p>
29.C30.(1)你的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能改變的地步。(2)于是(炎帝)品嘗草木的味道,考察它們的寒溫屬性。31.B32.①愚公為子孫后代著想,立志鏟平大山,啟示我們:目光長遠(yuǎn),堅持不懈;敢想敢干,不畏艱難;腳踏實地,依靠群眾。②炎帝指導(dǎo)人們種植農(nóng)作物、遍嘗百草,推動文明進(jìn)步,啟示我們:敢于嘗試,不怕失敗;堅韌頑強(qiáng),百折不撓。
29.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字詞。
A.險峻的大山/冒險草率;
B.很,非常/如,像;
C.都是名詞作動詞,稱王的意思;
D.有的人/或者。
故選C。
30.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合。
(1)句中注意重點詞語“汝(你)、固(頑固)、徹(改變)”要理解正確;
(2)句中注意重點詞語“乃(于是,就),味(品嘗),滋(味道),察(考察)”要理解正確。
31.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nèi)容。
C.“為尋求治病良方”的說法不正確。結(jié)合文“民有疾病未知藥石,乃味草木之滋,察寒溫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義”可知,炎帝“口嘗”“身試”表現(xiàn)為尋求治病的藥物,以身試藥、萬死不辭的精神。
故選C。
32.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與閱讀啟示。
結(jié)合“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知,愚公為子孫后代著想,立志鏟平大山,鄰人小孩都來助他一臂之力;他相信人力是無窮的,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只要堅持不懈,終有一天能夠鏟平大山;這啟示我們目光要長遠(yuǎn),達(dá)成理想要堅持不懈;敢想敢干,不畏艱難;要腳踏實地,依靠群眾;
結(jié)合文“古者民不粒食,未知耕稼,于是因天時相地宜始作耒耜,教民藝五谷,故謂之神農(nóng)。民有疾病未知藥石,乃味草木之滋,察寒溫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義。皆口嘗而身試之,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可知,炎帝指導(dǎo)人們種植農(nóng)作物、遍嘗百草,推動了華夏文明的進(jìn)步,這啟示我們:要敢于嘗試,不怕失敗;要有堅韌頑強(qiáng),百折不撓的精神。
參考譯文: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紀(jì)將近九十歲,面對著山居住。(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堵塞,出來進(jìn)去(都要)繞路,就聚集全家來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全力鏟除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達(dá)漢水南岸,可以嗎?”(大家)紛紛表示贊成。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借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鏟平,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山怎么樣呢?況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眾人紛紛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去,隱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領(lǐng)子孫中(能)挑擔(dān)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掘土,用箕畚裝了(土石)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才七八歲,也跳跳蹦蹦前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他們)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知道這件事后)嘲笑并阻止愚公,說:“你太不聰明了!就憑你殘余的年歲和剩下的力量,甚至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棵草木,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還不如寡婦、孤兒。即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在;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然而山卻不會增加高度,何必?fù)?dān)憂挖不平?”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炎帝,為神農(nóng)氏。他在烈山出生,所以也叫烈山氏;在姜水長大,所以以姜為姓;憑借火運而稱王于天下,所以稱炎帝。古代的人不吃糧食,不知道耕稼,于是炎帝順應(yīng)天時,考察合適的土地,發(fā)明了耒和耜,并教人民如何種植五谷,所以被稱為神農(nóng)。人民生了疾病,但不知道治病的藥物,于是炎帝品嘗草木的味道,考察它們的寒溫屬性,從而知道了用藥的君臣佐使的意義。他找藥都是用口嘗,用身體試,曾一日之內(nèi)遇到七十種有毒的藥物。也有人說神農(nóng)嘗百藥的時候,一日內(nèi)死了一百次,又活了一百次。他共找到三百六十種藥物,正好對應(yīng)周天之?dāng)?shù)。
33.(1)肩負(fù)、扛;(2)才;(3)同“慧”,聰明34.憑您的力量,連魁父這樣的小山丘都不能削減,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樣?況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35.(1)其中;(2)去36.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37.人要立志,并付諸行動。(言之有理即可)
33.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于是愚公率領(lǐng)兒孫中能挑擔(dān)子的三個人上了山。荷:肩負(fù),扛;
(2)句意為: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始:才;
(3)句意為:你簡直太不聰明了!惠:同“慧”,聰明。
34.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
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本題要關(guān)注的重點詞語:
以:憑;君:敬稱,您;之:的;曾:連……也;損:削減;如……何:對……怎么樣;且:況且;焉:哪里;置:放置。
35.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1)句意:其中一個富有。其:其中;
(2)句意:我想去南海。之:去。
36.本題考查文言斷句。
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jìn)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
“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句意為:富和尚說:“我?guī)啄陙硐胍痛刂L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沒有成功。你憑借著什么去!”“富者曰”主謂結(jié)構(gòu),應(yīng)在“曰”后停頓;“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主謂結(jié)構(gòu),應(yīng)在“下”后停頓;“猶未能也”偏正結(jié)構(gòu),應(yīng)在“也”后停頓;因此斷句為: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37.本題考查主旨理解。
[甲]文講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的故事,告訴人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乙]貧富僧的故事及的議論“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告訴我們,我們只有立下了目標(biāo),努力去實現(xiàn),才會獲得成功。主觀努力是成敗的關(guān)鍵。據(jù)此,兩文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是:人要有理想、有目標(biāo),并要為之付諸行動,才能成功。
參考譯文:
[甲]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jì)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于山區(qū)北部的阻塞,出來進(jìn)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dá)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再說,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庇谑怯薰暑I(lǐng)兒孫中能挑擔(dān)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這時開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乙]四川的邊境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么樣?”富和尚說:“你憑借什么前往?”窮和尚說:“我只要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缽就夠了?!备缓蜕姓f:“我?guī)啄晗胍I舟順江而下,(到現(xiàn)在)還不能去(南海),你憑什么前往!”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他把自己的這件事講給富和尚聽,富和尚露出慚愧的神色。
四川西部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遠(yuǎn),富和尚無法到達(dá)然而窮和尚卻到達(dá)了。一個人樹立宏偉大志,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這個和尚么?
38.將近墻C39.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企業(yè)vi設(shè)計合同
- 2024年度XX影視作品制作合同
- 2024烏魯木齊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bǔ)償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工廠設(shè)計與建設(shè)合同
- 公司員工試用期轉(zhuǎn)正個人工作總結(jié)
- 會計專業(yè)頂實習(xí)報告錦集五篇
- 中秋節(jié)晚會精彩致辭范文(6篇)
- 2024年二手房買賣合同模板(含裝修情況)
- 2024年度健身服務(wù)承包經(jīng)營合同協(xié)議書
- 2024年度知識產(chǎn)權(quán)許可使用合同:含許可范圍、許可費用、使用期限
- 社會體育導(dǎo)論教學(xué)教案
- 廠房物業(yè)管理服務(wù)合同
- 心理健康家長會(課件)-小學(xué)生主題班會通用版
- 新生適應(yīng)性成長小組計劃書
- 08SS523建筑小區(qū)塑料排水檢查井
- 教學(xué)評一體化的教學(xué)案例 課件
- 父親去世訃告范文(通用12篇)
- 人教版八年級上Unit 2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A(Grammar Focus-3c)
- 導(dǎo)讀工作總結(jié)優(yōu)秀范文5篇
- SB/T 10851-2012會議中心運營服務(wù)規(guī)范
- GB/T 6587-2012電子測量儀器通用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