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2023-2024學年
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模擬(二)物理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某駕駛員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時速110公里行駛了200公里.其中“時速110公里”、“行駛
200公里”分別是指()
A.速度、位移B.速度、路程C.速率、位移D.速率、路程
2.一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某時刻v>0,a>0,5>0,從某時刻把加速度均勻減小,則()
A.速度繼續(xù)增大,直到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
B.位移逐漸減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時,質(zhì)點靜止
C.位移繼續(xù)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時,質(zhì)點靜止
D.速度逐漸減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時,速度為零
3.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輕彈簧,將一小球壓在彈簧的上端;放手后,小球被豎直彈起,后
與彈簧o分開,上升至最高.空氣阻力不計,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小球與彈簧分開前,始終處于超重狀態(tài)
B.小球與彈簧分開前,始終處于失重狀態(tài)
C.小球與彈簧分開后的瞬間,其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小球與彈簧分開后,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4.如圖,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個相等的部分,一個物體由A點靜止釋放后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面結(jié)論
中正確的是()
A.經(jīng)過每一部分時,其速度增量均相同
B.物體通過AB、BC、CD、OE段所需的時間之比1:后:百:2
第1頁/共7頁
C.物體到達各點的速度大小之比為1:2:3:4
D.若該物體從A點運動到E點共用時4秒,則物體在第三秒初的速度等于物體在8點的速度
5.一輛汽車以某一速度在郊區(qū)的水平路面上行駛,因前方交通事故緊急剎車而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后靜
止,汽車在最初3s內(nèi)通過的位移與最后3s內(nèi)通過的位移之比為xi:X2=5:3,汽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a=5m/s2,則汽車制動的總時間t()
A.t>6sB.t=6s
C.4s<t<6sD.t=4s
6.甲、乙兩車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駛,其u-,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兩車在f=3s時并排行駛,則()
A.在f=ls時,甲車在乙車后
B.在『=0時,甲車在乙車前7.5m
C.兩車另一次并排行駛的時刻是f=2s
D.甲、乙車兩次并排行駛的位置之間沿公路方向的距離為45m
7.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石塊從塔頂自由下落,它在最后一秒內(nèi)的位移是30m(取g=10m/s2)則()
A.石塊的末速度是30m/s
B.石塊的末速度是35m/s
C.石塊的下落時間是3s
D.石塊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15m/s
8.在一根輕繩的兩端各拴一個小球,一人用手拿著繩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層樓的陽臺上,放手讓小球自由下
落,兩個球相繼落地的時間差為△£,如果站在四層樓的陽臺上,同樣放手讓小球自由下落,則兩球相繼
落地的時間差將會()
A.不變B.變大C.變小D.由于層高不知,無法比
較
9.如圖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如和,“2的木塊1和2,中間用一原長為/、勁度系數(shù)為
k的輕彈簧連接起來,兩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4?,F(xiàn)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塊2,當兩木塊一起勻
第2頁/共7頁
速運動時兩木塊之間的距離是()
1AWWWVWW2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714
A.B.Z+—
Kk
(\
D」+幺
C.l+^m2g
kl班+m,,
10.如圖所示,一物塊置于水平地面上。當用與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拉物塊時,物塊做勻速直線運
動;當改用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用推物塊時,物塊仍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大和鳥的大小相等,
則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C.D.l-@
A.V3-1B.2-6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意,選對但不全者得2
分,有錯選者不得分。
11.深圳地鐵6號線于2020年8月18日正式開通,極大地方便了沿線市民的出行。6號線一二期總長
49.35千米,共設(shè)27座車站,其中12座地下站,15座高架站,列車采用6節(jié)編組A型車(每節(jié)長度約
23m)。6號線穿過的最長隧道是羊臺山隧道,約長3.29km。下列關(guān)于6號線上某運行列車的描述,說法正
確的是()
A.計算列車在某兩站之間運行的平均速率時,可以把列車看做質(zhì)點
B.計算列車通過羊臺山隧道的時間,可以把列車看做質(zhì)點
C.列車進站時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D.列車出站時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12?一個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大小分別為2N和6N,當這兩個力的方向
發(fā)生變化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可能為()
A.1m/s2B.5m/s2C.3m/s2D.4m/s2
13.在軍事演習中,某空降兵從飛機上跳下,先做自由落體運動,在外時刻速度達到最大值環(huán)時.,打開降
第3頁/共7頁
落傘做減速運動.在f2時刻以較小速度吸著地.他的修圖象如圖所示.下列關(guān)于空降兵在0??;颉?
時間內(nèi)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A.0?h空降兵的位移S=2二組4
2
空降兵的位移5<乜土"。2-:)
2
C.八?d空降兵的中間時刻速度小于乜土以
2
D.fi?々空降兵做減速運動,加速度越來越小
1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的木塊在質(zhì)量為nu的長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塊同時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
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內(nèi),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電,則()
mi
m2
A.木塊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Filing
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兇(mi+m2)g
D.無論怎樣改變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運動
15.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運動的車廂底部有一質(zhì)量為如的木塊,木塊和車廂通過一根輕質(zhì)彈簧相連
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在車廂的頂部用一根細線懸掛一質(zhì)量為牝的小球,某段時間內(nèi)發(fā)現(xiàn)細線始終與
豎直方向的夾角為仇在這段時間內(nèi)木塊與車廂保持相對靜止,木塊和車廂之間摩擦力可忽略不計,下列
判斷正確的是
A.小車加速度大小為a=gsind
第4頁/共7頁
B.彈簧的伸長量為嗎吧2
k
C.細繩對車廂項部拉力大小‘也
COS0
D.彈簧對車廂壁作用為壓力,大小是叫g(shù)tan。
三、非選擇題。16題4分,17題6分,18題8分,19題10分,20題10分,21題12分,
共50分。
16.某同學設(shè)計了測量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
A.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木塊重G=5.0N.
B.將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塊放在木板上,彈簧測力計的一端固定在墻上,另一端用細繩與木塊連接,如
圖所示.
C.用水平力廠向左拉木板,木板向左運動,此時測力計的穩(wěn)定示數(shù)如圖所示.
則,木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N,動摩擦因數(shù)為.
17.在“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為了測量某一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將該彈簧豎直懸掛起
來,在自由端掛上不同質(zhì)量的祛碼。
(1)要完成上述實驗,在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被拉伸時,不能超出它的彈性限度
B.用懸掛鉤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應(yīng)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
C.用直尺測得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
D.用幾個不同的彈簧,分別測出幾組拉力與伸長量,得出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相等
(2)實驗測出了祛碼的質(zhì)量〃?與彈簧長度/的相應(yīng)數(shù)據(jù),其對應(yīng)點已在圖上標出。請作出“一/的關(guān)系圖
線;
第5頁/共7頁
(3)請根據(jù)圖像得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N/m。(g=9.8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18.在一次低空跳傘訓練中,當直升機懸停在離地面229m高處時,傘兵離開飛機做自由落體運動,運動
一段時間后,打開降落傘,展傘后傘兵以12m/s2的加速度勻減速下降,為了傘兵的安全,要求傘兵落地
速度最大不得超過2m/s,g取lOm/s?,求:
(1)傘兵展傘時,離地面的高度至少為多少?
(2)傘兵在空中的最短時間為多少?
19.如圖所示,放在長木板上的木塊質(zhì)量為根=1kg,木板與水平方向夾角為動摩擦因數(shù)為〃=0.6,
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當6=30。時,木塊靜止在長木板上,求此時木塊所受的彈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2)當。=37。時,木塊沿長木板勻加速下滑,求木塊的加速度大小。
20.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為機=lkg的物體置于傾角為。=37°的固定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
[=10N作用于物體上,使其能沿斜面勻速上滑,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物體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汝口圖乙所示,若改用水平向右的推力工作用于物體上,也能使物體沿斜面勻速上滑,求居大小。
第6頁/共7頁
圖甲圖乙
21.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個質(zhì)量為5kg的物體,當它受到大小為F=25N與水平方向成族53°角斜
向上的拉力作用時,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g=10m/s2,sin53°=0.8,COS530=0.6。求:
(1)物體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
(2)當拉力的方向保持不變,大小變?yōu)镕I=50N時,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前2s內(nèi)物體的位移大小。
第7頁/共7頁
山東省濟寧市育才中學2023-2024學年
高一上學期開學考試模擬(二)物理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某駕駛員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時速110公里行駛了200公里.其中“時速110公里”、“行駛
200公里”分別是指()
A.速度、位移B.速度、路程C.速率、位移D.速率、路程
【答案】D
【解析】
【詳解】行駛200公里指的是經(jīng)過的路程的大小,時速為110公里是某一個時刻的速度,是瞬時速度的大
小,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2.一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某時刻v>0,a>0,5>0,從某時刻把加速度均勻減小,則()
A.速度繼續(xù)增大,直到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
B.位移逐漸減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時,質(zhì)點靜止
C.位移繼續(xù)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時,質(zhì)點靜止
D.速度逐漸減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時,速度為零
【答案】A
【解析】
【詳解】AD.由v>0、。>0、s>0可知,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質(zhì)點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均勻
減小時,速度繼續(xù)增大,直到加速度為零時,速度達到最大,所以A正確,D錯誤;
BC.因為質(zhì)點的速度一直增大,速度方向不變,則位移一直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時,速度達到最大,質(zhì)點
不靜止,位移繼續(xù)增大;故B錯誤,C錯誤。
故選A。
3.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輕彈簧,將一小球壓在彈簧的上端;放手后,小球被豎直彈起,后
與彈簧分開,上升至最高??諝庾枇Σ挥嫞铝蟹治稣_的是
A.小球與彈簧分開前,始終處于超重狀態(tài)
第1頁/共18頁
B.小球與彈簧分開前,始終處于失重狀態(tài)
C小球與彈簧分開后的瞬間,其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小球與彈簧分開后,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答案】D
【解析】
【詳解】AB.小球與彈簧分開前,小球的受到的彈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后向下,
小球先處于超重狀態(tài),后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AB錯誤。
CD.小球與彈簧分開后,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4.如圖,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個相等的部分,一個物體由A點靜止釋放后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面結(jié)論
中正確的是()
B.物體通過AB、BC、CD、OE段所需的時間之比1:夜:百:2
C.物體到達各點的速度大小之比為1:2:3:4
D.若該物體從A點運動到E點共用時4秒,則物體在第三秒初的速度等于物體在B點的速度
【答案】D
【解析】
【詳解】A.物體由A點靜止釋放后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相同位移所用時間。越來越小,由
經(jīng)過每一部分時,其速度增量不相同,故A錯誤;
1
B.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彳二一。/9,得
2
因為43、AC、A。、AE的位移之比為1:2:3:4,則有
tB:tc:tD:tE=\:V2:6:2
第2頁/共18頁
可知物體通過48、BC、CD、OE段所需的時間之比為
1:72-1:73-72:2-73
故B錯誤;
C.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聲=2or,得
v=\j2ax
因為AB、AC、AD.AE的位移之比為1:2:3:4,則有
vB:vc:vD:v£=1:V2:5/3:2
故C錯誤;
D.若該物體從4點運動到E點共用時?4秒,則物體在第三秒初的速度即為AE段的中間時刻點速度,由
可知,物體在第三秒初的速度等于物體在8點速度,故D正確。
故選D。
5.一輛汽車以某一速度在郊區(qū)的水平路面上行駛,因前方交通事故緊急剎車而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后靜
止,汽車在最初3s內(nèi)通過的位移與最后3s內(nèi)通過的位移之比為x,:X2=5:3,汽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a—5m/s2,則汽車制動的總時間t()
A.t>6sB.t=6s
C.4s<t<6sD.t=4s
【答案】D
【解析】
【詳解】設(shè)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a,運動總時間為t,把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看成反向的初
1,9
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有最后3s內(nèi)通過的位移52=—,"=一在最初3s內(nèi)通過的位移
1-1,1-
S]=—at——3)'=——9),又s1:&=5:3,解得r=4s>故ABC錯誤,D正確;
222
故選D.
【點睛】把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看成反向的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位移公式求出最后3s內(nèi)
通過的位移和最初3s內(nèi)通過的位移的關(guān)系,求汽車制動的總時間.
6.甲、乙兩車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駛,其丫-,圖像如圖所示。已知兩車在,=3s時并排行駛,則()
第3頁/共18頁
A.在f=ls時,甲車在乙車后
B.在t=0時,甲車在乙車前7.5m
C.兩車另一次并排行駛的時刻是t=2s
D.甲、乙車兩次并排行駛的位置之間沿公路方向的距離為45m
【答案】B
【解析】
【詳解】D.對甲車y=10f,對乙車y-10=5f,1?3s時間里甲車位移由圖像面積可得,即
=—x3x30m——xlxlOm=40m
22
故D錯誤;
AC.v-f圖像的面積表示位移,先由1~3s時圖像判斷出
x乙=gx3x(10+25)m-〈xlx(10+15)m=40m
則兩車在該段時間里位移相同,兩車在3s并行,所以在1s時兩車也并行,故AC錯誤;
B.u-,圖像的斜率為加速度,可得
/曲=5曲
2
20.2.,2
〃甲二——m/s-=1n0m/s-
2
且由A項知1s時兩車也并行,則可用O~ls乙車VT圖像的面積減去甲車的UT圖像的面積,得到
△s=x相即=;x1x(10+15)m一;x1xlOm=7.5m
故B正確。
故選B。
7.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石塊從塔頂自由下落,它在最后一秒內(nèi)的位移是30m(取g=10m/s2)則()
A,石塊的末速度是30m/s
B.石塊的末速度是35m/s
C.石塊的下落時間是3s
第4頁/共18頁
D.石塊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15m/s
【答案】B
【解析】
【詳解】C.設(shè)塔頂距地面的高度為/?,下落時間為3根據(jù)位移公式/2=]g/得
/L3o=y1i)2,
解得
t=3.5s,h=61.25m
故C錯誤;
AB.石塊的末速度是
v-gt-10x3.5m/s=35m/s
故A錯誤,B正確;
D.石塊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17.5m/s
t3.5
故D錯誤。
故選Bo
8.在一根輕繩的兩端各拴一個小球,一人用手拿著繩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層樓的陽臺上,放手讓小球自由下
落,兩個球相繼落地的時間差為ZV,如果站在四層樓的陽臺上,同樣放手讓小球自由下落,則兩球相繼
落地的時間差將會()
A.不變B.變大C.變小D.由于層高不知,無法比
較
【答案】C
【解析】
【詳解】設(shè)細線的長度為L,第一個小球著地后,另一個小球運動的位移為L在L內(nèi)運行的時間,即為
兩球落地的時間差,第一個球著地的速度為另一個小球在位移L內(nèi)的初速度。高度越高,落地的速度越
大,則可知高度越高,另一個小球在位移L內(nèi)的初速度越大,根據(jù)
r12
L=vot+-gf
初速度越大,時間越短。即如果站在四層樓的陽臺上,同樣放手讓小球自由下落,則兩球相繼落地的時間
差將會變小。
故選Co
第5頁/共18頁
9.如圖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如和恤的木塊1和2,中間用一原長為/、勁度系數(shù)為
火的輕彈簧連接起來,兩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F(xiàn)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塊2,當兩木塊一起勻
速運動時兩木塊之間的距離是()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A./+£"4gB./+:(〃4+嗎)g
KK
C./+加2gD./+
km.+
【答案】A
【解析】
【詳解】對木塊1,它受到重力、彈簧的彈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木塊1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
可知,在水平方向彈力與它受到的摩擦力平衡,即
kAl=pmig
所以當兩木塊一起勻速運動時兩木塊之間的距離是
1=/+△/=/+/班g
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10.如圖所示,一物塊置于水平地面上。當用與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耳拉物塊時,物塊做勻速直線運
動;當改用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瑞推物塊時,物塊仍做勻速直線運動。若耳和尸2的大小相等,
則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A.V3-1B.2-V3C.3」D.1-走
222
【答案】B
【解析】
【詳解】試題分析:對兩種情況下的物體分別受力分析,如圖
第6頁/共18頁
將Fl正交分解為F3和F4,F2正交分解為F5和F6,則有:FS=F3
mg=F4+FN;
F/=F5
mg+F6=FN,
而F滔=JIFN;F泊'『FN'
則有Ficos60°=p(mg-F|sin60°)①
F2cos30°=[i(mg+F2sin30°)②
又根據(jù)題意F|=F2③
聯(lián)立①②③解得:n=2-百;
故選B
考點:物體的平衡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意,選對但不全者得2
分,有錯選者不得分。
11.深圳地鐵6號線于2020年8月18日正式開通,極大地方便了沿線市民的出行。6號線一二期總長
49.35千米,共設(shè)27座車站,其中12座地下站,15座高架站,列車采用6節(jié)編組A型車(每節(jié)長度約
23m)。6號線穿過的最長隧道是羊臺山隧道,約長3.29km。下列關(guān)于6號線上某運行列車的描述,說法正
確的是()
A.計算列車在某兩站之間運行的平均速率時,可以把列車看做質(zhì)點
B.計算列車通過羊臺山隧道的時間,可以把列車看做質(zhì)點
C.列車進站時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D.列車出站時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第7頁/共18頁
【答案】ACD
【解析】
【詳解】A.當計算列車在某兩站之間運行的平均速率時,列車的長度與大小可以忽略不計,可以把列車看
做質(zhì)點,故A正確;
B.當計算列車通過羊臺山隧道的時間,列車的長度不能忽略,所以不能把列車看做質(zhì)點,故B錯誤;
C.列車進站時要做減速運動,此時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確;
D.當列車出站時要做加速運動,此時列車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故D正確。
故選ACDo
12.一個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大小分別為2N和6N,當這兩個力的方向
發(fā)生變化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可能為()
A.lm/s2B.5m/s2C.3m/s2D.4m/s2
【答案】CD
【解析】
【詳解】兩個力的大小分別為2N和6N,合力范圍為
8NM%N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尸=,w,故加速度的范圍為
4m/s2>i7>2m/s2
故選CD。
13.在軍事演習中,某空降兵從飛機上跳下,先做自由落體運動,在八時刻速度達到最大值以時,打開降
落傘做減速運動.在時刻以較小速度也著地.他的X圖象如圖所示.下列關(guān)于空降兵在0?八或“?f2
時間內(nèi)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A.0?力空降兵的位移s=乜二a/
2
B.ti*空降兵的位移
?自空降兵的中間時刻速度小于空殳
D.?f2空降兵做減速運動,加速度越來越小
第8頁/共18頁
【答案】BCD
【解析】
【詳解】A.根據(jù)速度時間圖象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在0?小時間內(nèi)空降兵的位移:
$=山八
21
故A錯誤;
B.在人?內(nèi)空降兵如果做的是勻減速直線運動,則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為:
S號(…)
由圖可知空降兵做的是加速度逐漸減小的減速運動,所以圖線圍成的面積小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面積,
故在〃?乃時間內(nèi),空降兵的位移:
故B正確;
C.在八?介時間內(nèi)空降兵如果做的是勻減速直線運動,則空降兵的中間時刻速度等于:
匕+彩
2
由圖可知空降兵做的是加速度逐漸減小的減速運動,所以圖線圍成的面積小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面積,
故空降兵的中間時刻速度小于:
匕+匕
2
故C正確.
D.由圖可知空降兵做的是加速度逐漸減小的減速運動,故D正確.
1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的木塊在質(zhì)量為1W的長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塊同時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
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內(nèi),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電,則()
加2
A.木塊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mmig
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中(m,+m2)g
D.無論怎樣改變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運動
【答案】BD
【解析】
第9頁/共18頁
【詳解】試題分析:A、對”分析可得,受到長木板給的摩擦力力和拉力F的作用,由于,力受到的是滑動
摩擦力,所以fA錯誤;
B、對木板:水平方向受到木塊向右的滑動摩擦力/;和地面的向左的靜摩擦力工,因為/:和工是一對相
互作用力,所以麻口海U檔廖牖,由平衡條件得:渡口扁口產(chǎn)期圈,故B正確;
C、由于木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內(nèi)mig.不一定是3(ml+m2)g,C錯
誤;D、無論F多大時,mi給長木板的摩擦力都不可能超過力,所以長木板不會發(fā)生運動,D正確;
故選BD.
考點:力的平衡、靜摩擦力
【名師點睛】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大小按照滑動摩擦力公式計算.長木板處于靜止狀
態(tài),木板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大小按照平衡條件計算.無論F多大時,mi給長木板的滑動摩
擦力都不可能超過工,所以長木板不會發(fā)生運動.
15.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運動的車廂底部有一質(zhì)量為如的木塊,木塊和車廂通過一根輕質(zhì)彈簧相連
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上在車廂的頂部用一根細線懸掛一質(zhì)量為,吸的小球,某段時間內(nèi)發(fā)現(xiàn)細線始終與
豎直方向的夾角為仇在這段時間內(nèi)木塊與車廂保持相對靜止,木塊和車廂之間摩擦力可忽略不計,下列
判斷正確的是
A.小車加速度大小為。=gsin。
11
B.彈簧的伸長量為叫g(shù),’
k
C.細繩對車廂項部拉力大小生與
cos6*
D.彈簧對車廂壁作用為壓力,大小是叫g(shù)tan。
【答案】BC
【解析】
【詳解】A.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
第10頁/共18頁
F,、=tn,gtan9,T=
cos。
由牛頓第二定律:
m
加速度方向向左,故車向左加速或向右減速,A錯誤;
B.對小物體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彈簧彈力,合力等于彈簧彈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塾
F=rt\a=m1gtan0
物體受向左的彈力,所以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結(jié)合胡克定律可知,彈簧的伸長量為:
Ax=tan0,
k
B正確;
C.繩子對小球的拉力為T=1,故繩子對車廂項部拉力大小為T'=3號,C正確;
cos0cos0
D.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兩端都是拉力,即彈簧對車廂的作用力為拉力,大小等于耳=//gtan6,D錯
誤;
故選BC。
三、非選擇題。16題4分,17題6分,18題8分,19題10分,20題10分,21題12分,
共50分。
16.某同學設(shè)計了測量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
第11頁/共18頁
A.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木塊重G=5.0N.
B.將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塊放在木板上,彈簧測力計的一端固定在墻上,另一端用細繩與木塊連接,如
圖所示.
C.用水平力廠向左拉木板,木板向左運動,此時測力計的穩(wěn)定示數(shù)如圖所示.
則,木塊與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N,動摩擦因數(shù)為.
【答案】?.1.4②.0.28
【解析】
【分析】實驗中我們是根據(jù)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的原理,才通過測力計讀出摩擦力大小的;而通過拉
動木板就能讓木塊受滑動摩擦力,這是比較好控制的一種方案.
【詳解】拉動木板后,彈簧測力計與木塊一直靜止受力平衡,故拉力與滑動摩擦力一直相等,測力計的最小
刻度為0.2N,估讀在同一位,則與=/=L4N;由滑動摩擦力的定義式/=聯(lián)立解得
fj.-0.28.
【點睛】
通過此實驗主要考查了對科學探究實驗過程的熟悉、對控制變量法的運用以及對實驗操作過程的合理改進
等.在對動摩擦因數(shù)的計算中,要依據(jù)題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活學活用,在這里關(guān)鍵
是要分析出/與N的大小.
17.在“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為了測量某一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將該彈簧豎直懸掛起
來,在自由端掛上不同質(zhì)量的祛碼。
(1)要完成上述實驗,在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被拉伸時,不能超出它的彈性限度
B.用懸掛鉤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應(yīng)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
C.用直尺測得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
D.用幾個不同的彈簧,分別測出幾組拉力與伸長量,得出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相等
(2)實驗測出了祛碼的質(zhì)量m與彈簧長度/的相應(yīng)數(shù)據(jù),其對應(yīng)點已在圖上標出。請作出機一/的關(guān)系圖
線:
第12頁/共18頁
(3)請根據(jù)圖像得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N/mo(g=9.8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①.AB③.0.248?0.262之間
的任一值均正確
【解析】
【詳解】彈簧被拉伸時,不能超出它的彈性限度,否則彈簧會損壞,故A正確;
B,用懸掛鉤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要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使鉤碼的重力等于彈簧的彈力,要待
鉤碼平衡時再讀讀數(shù),故B正確;
C.彈簧的長度不等于彈簧的伸長量,伸長量等于彈簧的長度減去原長,故C錯誤:
D.拉力與伸長量之比是勁度系數(shù),由彈簧決定,同一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是不變的,不同的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
不同,故D錯誤。
故選AB;
(2)[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描出的點,基本上在同一條直線上??梢耘卸?,”和/間是一次函數(shù)關(guān)系。畫
一條直線,使盡可能多的點落在這條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點均勻地分布在直線兩側(cè)。如圖所示
第13頁/共18頁
由于作圖和讀數(shù)誤差,所以0.248?0.262之間的任一值均正確。
18.在一次低空跳傘訓練中,當直升機懸停在離地面229m高處時,傘兵離開飛機做自由落體運動,運動
一段時間后,打開降落傘,展傘后傘兵以12m/s2的加速度勻減速下降,為了傘兵的安全,要求傘兵落地
速度最大不得超過2m/s,gMX10m/s2,求:
(1)傘兵展傘時,離地面的高度至少為多少?
(2)傘兵在空中的最短時間為多少?
【答案】(1)〃=104m;(2)f=9s
【解析】
【詳解】(1)設(shè)傘兵展傘時,離地面的高度至少為〃,此時速度為%,著地時速度為片=2m/s,在勻減速
運動階段
V1—VQ———2ali
在自由落體運動階段
*=2g(H-h)
聯(lián)立解得
A=104m
v0=50m/s
(2)設(shè)從離開直升機到達地面需用時間r,在自由落體運動階段
%=g。
-5s
在勻減速運動階段
則傘兵在空中的最短時間為
z=z,+?2=9s
19.如圖所示,放在長木板上的木塊質(zhì)量為機=1kg,木板與水平方向夾角為。,動摩擦因數(shù)為〃=0.6,
第14頁/共18頁
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當。=3()。時,木塊靜止在長木板上,求此時木塊所受的彈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2)當。=37。時,木塊沿長木板勻加速下滑,求木塊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1)&=56N;r=5N;(2)a=1.2m/s2
【解析】
【分析】
【詳解】(1)當。=3()。時,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受力平衡,則有
F^=mgcos0
f-mgsin0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懸掛系統(tǒng)設(shè)計與性能評估考核試卷
- 玉米淀粉在制藥工業(yè)中的藥物載體與控釋系統(tǒng)考核試卷
- 一年級語文拼音過關(guān)練習題三篇
- 印刷項目管理與執(zhí)行考核試卷
- 竹材采運市場趨勢預(yù)測與決策支持考核試卷
- 介紹春節(jié)初二語文作文
- 珠寶首飾企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考核試卷
- 生物多樣性展示教具考核試卷
- 糧油節(jié)能減排技術(shù)考核試卷
- 洗浴養(yǎng)生食療搭配考核試卷
- 《基于機器視覺的激光焊縫跟蹤系統(tǒng)研究》
- 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海外垂類AI專題(8):AI激發(fā)SAAS新一輪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周期美股軟件板塊反轉(zhuǎn)確立
- UL1059標準中文版-2020接線端子UL標準中文版
- 消化道疾病護理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 第三單元 全面依法治國 第八課 法治中國建設(shè) 1 法治國家教案 部編版必修3
- 解讀功能性食品研發(fā)
- 2024年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shù)資格考試衛(wèi)生檢驗技術(shù)(初級(師)211)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試題及答案指導(dǎo)
- 急性胰腺炎護理查房-5
- 公務(wù)用車分時租賃實施方案
- 湖北公務(wù)員面試模擬87
- 學校職稱評審工作自查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