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認識結構教案-高中通用技術粵科版必修技術與設計2_第1頁
1.1認識結構教案-高中通用技術粵科版必修技術與設計2_第2頁
1.1認識結構教案-高中通用技術粵科版必修技術與設計2_第3頁
1.1認識結構教案-高中通用技術粵科版必修技術與設計2_第4頁
1.1認識結構教案-高中通用技術粵科版必修技術與設計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用技術必修技術與設計2第一章結構及其設計第一節(jié)認識結構教學背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chuàng)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人才強國戰(zhàn)略、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通用技術是一門與科學技術息息相關的學科?;仡櫲祟惖陌l(fā)展歷程,從石器時代、青銅時代、蒸汽機時代直到當今的信息時代,技術進步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方式。我們的生活、工作、生產(chǎn)處處都要用到技術,例如我們手中拿的圓珠筆和鋼筆就是多次技術改造的結果,使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世界的電視機也是技術發(fā)明的成果。認識技術、善用技術,已成為現(xiàn)代人必須具備的素質。教學目標: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結構,了解結構的含義,學會把自然界的事物原理應用在技術設計中,提高學生技術意識。了解結構的受力特點,理解幾種結構受力時產(chǎn)生的形變,了解為滿足特定需求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并提出設計方案,提高學生能力。理解結構的分類,各種結構的形態(tài)和受力特點,感知結構和工程應用的關系,提高學生工程思維。逐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思想和方法分析技術問題。經(jīng)歷將基礎知識應用于技術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同學們會養(yǎng)成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習慣,能運用規(guī)范的技術語言和設計制作方法去解決一些實際的技術問題。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以提高同學們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主旨,以學習思想和方法為基礎,以設計和操作實踐為主要特征,培養(yǎng)同學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體現(xiàn)科技與人文相統(tǒng)一。學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到了很多結構,但是都沒有認真的對結構進行分析。教學重難點:重點:結構的含義,作用的構件上的力引起的各種形變。難點:理解各種結構的受力特點。教學策略:本節(jié)課教學主要由教師通過實物圖片和多媒體手段設置學習情境,并加以引導,讓學生在過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構設計原則知識并形成能力。教學準備:展示用的圖片、其他技術產(chǎn)品、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情景導入:老師: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通用技術必修技術與設計2第一章第一節(jié)認識結構。環(huán)視我們的周圍,大到摩天大樓、跨海橋梁,小至圖釘、回形計等,它們都有結構,結構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及人類創(chuàng)造的各種物體中。當人們進行物品設計時,結構設計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它既可以讓物品實用、美觀,也可以使其穩(wěn)固和安全。結構通常需要抵御外力的作用,所以穩(wěn)定性和強度是結構設計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各種結構展示了人類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耙粯蝻w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蔽覈谌f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武漢長江大橋(圖11),于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全橋總長1670m,共中正橋1156m,北岸引橋303m,南岸引橋211m。大橋的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復線鐵路,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m。橋梁的結構是鋼桁架三孔連續(xù)梁,鋼梁設計三聯(lián),每聯(lián)三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m,橋下可通萬噸巨輪。正橋的兩端建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高35m,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橋頭經(jīng)的堡亭設計為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紅珠圈頂,有電梯和扶梯供行人從底層直接上到大橋的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望大江東去,整個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盡收眼底。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連通了京廣線,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導學思考橋梁設計需要考慮結構問題,那么結構是什么?一、感知不同的結構結構是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結構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類創(chuàng)造的各種物體中,形式多種多樣。蜜蜂是自然界中卓越的建筑大師,蜂巢的結構精巧美觀。蜂巢由幾千甚至數(shù)萬間蜂房組成(圖12)。每間蜂房都是大小相等的六棱柱體,底面由3個全等的菱形面封閉起來,形成一個倒角的錐形。每排蜂房平行排列并相互嵌接。對于群居的蜜蜂而言,這種結構的居住空間用材最少且容積最大。搖搖板(圖13)由幾塊彎曲的木板插接而成,結構簡單,動感無窮。搖搖板的結構設計要求能夠承載兒童的重力,能搖晃但不傾覆,也不發(fā)生明顯的變形,以保證安全。建筑物的結構必須堅固、穩(wěn)定性好,還要能夠抵御強風、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破壞。長城(圖141)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建筑奇跡之一,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長城由磚筑實體結構構成。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河北山海關,全長約6300km。長城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著稱于世。佛宮寺木塔又名佛宮寺釋迦塔(圖15),是我國現(xiàn)存最高的一座木結構塔式建筑。始建于1056年,塔高67m,1961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經(jīng)歷了近千年的風雨和地震的考驗仍然完整地屹立著。橋梁的結構則必須能承受其自身的重力,橋上人、車輛的荷載以及風力和水流的沖擊力等,如武漢長江大橋等。圖16自承式橋是一座不需要任何繩索、釘子或其他緊固件就能支撐起來,而且能保持平衡和承載一定重量的橋。它最早出現(xiàn)在達·芬奇500多年前的手稿中。這座橋完全依靠自身的交叉排列結構,讓每一個部件環(huán)環(huán)相連,通過摩擦力和重力支撐起來。討論1.用這兩類材料搭建自承式橋時,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可來用什么方法解決?2.分別對兩座橋加同樣的荷載(如書等),討論觀察到的現(xiàn)象。自然界中的物體都有其特定的結構。人們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理念。通過對自然界中結構的分析和研究。將其應用于技術領域。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立即行動為什么荷葉(圖18)能出污泥而不染?科學家用顯微鏡觀察后發(fā)現(xiàn),荷葉表面上有許多微小的絨毛和蠟質凸起物。雨水落在荷葉上面,撬不開、滲不進,只化作一粒粒水珠滾落下來,還順道兒帶走了荷葉表面的灰塵,從而使葉面始終一塵不染??蒲腥藛T對荷葉的“自凈”結構進行研究,并將這項技術應用于生產(chǎn)建筑涂料、服裝面料、廚房面板等需要耐臟的產(chǎn)品。荷葉的這科結構還能應用到哪些領域中?人們還根據(jù)自然界中物體的結構設計了不同的產(chǎn)品,如圖19所示。二、認識結構與力從力學的角度看,結構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物體形態(tài),結構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狀和大小改變的力。在各種各樣的結構設計中,人們都需要考慮力的作用,那么結構與力的關系是怎樣的呢?椅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家具之一,當人坐在椅子上時(圖110),椅子面需要承受人的重力。椅腿承受椅子自身和人的重力,椅背要能夠承受人體向后的壓力,并保持結構基本不變。為了使椅子在力的作用下,不發(fā)生幾何形狀的過分改變,常用的方法是在椅腿之間增加橫檔,以保持其穩(wěn)固。由此可知,在椅子的設計中,其結構必須要能夠承受其功能所對應的外力。在工程中,將組成各類結構的部件和零件稱為構件,如椅面、椅背、椅腿和橫檔就是椅子的構件。立即行動1.如圖111所示。橋在承受外力時。它的形狀有明顯的變化嗎?從受力的角度比較圖110椅子和圖111橋的共同之處。2.根據(jù)組成椅子的構件及構件的含義,分析圖112鋼結構雨棚的構件有哪些,這些構件的功能是什么,并填入表11中。表11鋼結構雨棚的構件功能鋼結構雨棚的構件功能通過對椅子、橋梁和鋼結構雨棚受力情況的討論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結構都具有一定的形狀,都需要承受外力的作用,在一定范圍內都具有抵御其形狀改變的能力。物體的結構由其構件組成。下面我們通過實踐活動了解構件在受到外力作用時的5種變形形式,即拉伸變形、擠壓變形、剪切變形、彎曲變形和扭曲變形。實踐請同學們取出一張紙,折疊成條狀,將紙條看成一個結構的構件。觀察在進行以下操作時,紙條產(chǎn)生的變形。1.兩手抓住紙條兩端。如圖113a所示同時向外拉伸。2.兩手抓住紙條兩端。如圖113b所示同時向內擠壓。3.兩手抓住紙條兩端。如圖113c所示分別向不同的方向旋轉。4.將紙條兩端放在分開的兩摞書上,如圖113d所示,將手指放在紙條上,向下用力。5.用兩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紙條(紙條與地而平行),并緊貼在一起,如圖113e所示,兩手分別向上、向下(與地面垂直)用力。合理的結構設計,一般要求構件能夠承受一定范圍內相應的力而不至于使構件受到破壞。如單杠橫桿要能承受彎曲變形的力(圖114)、桌子要能承受壓力(圖115)、螺絲刀要能承受扭曲變形的力(圖116)、拔河用的繩子要能承受拉力《圖117)。我們使用剪刀時,剪刀的剪切能力越強,則剪切效果越好(圖118)。在我們剛開始設計結構時,往往較難確定作用在每一個構件上的力的形式。而對于一些簡單的結構,我們可試著利用學過的知識找出哪些力正在起作用。立即行動墻壁懸臂固定籃球架實物如圖119a所示,從它的簡圖(圖119b)可觀察到拉桿構件承受拉力,撐桿構件承受壓力。根據(jù)墻壁懸臂固定籃球架構件的受力情況,分析圖120索拉橋簡圖的構件分別受到什么力。三、了解結構的分類結構的分類多種多樣。從形態(tài)方面考慮,通常可以將結構分成三種基本類型:實體結構、框架結構和殼體結構。平遙古城(圖121)、橋墩、鉛球等都是實體結構,木屋(圖122)、懸索橋鐵架、幼兒學步車等都是框架結構,汽車車身外殼(圖123)、悉尼歌劇院等都是殼體結構。不同的結構類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受力特點。實踐通過下列技術試驗,分別歸納實體結構、框架結構和殼體結構的受力特點。1.將木塊壘成墻的形狀(圖125).用手分別壓和推木墻。觀察木墻的變形,分折其受力情況。實體結構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木條制作三角形木框和四邊形木框,并采用相同的方法固定。分別對它們進行按壓和拉伸試驗(圖126),觀察框架的變形,分析兩種框架結構的受力情況??蚣芙Y構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兩張具有一定厚度的紙。一張平放在高度相同的兩摞書上,另外一張彎成弧形,并將紙邊固定(圖127)。分別在這兩種形狀的紙上放相同重物。比較它們受力時的變形情況。殼體結構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溫馨提示實體站構利用自身來承受荷載,主要承受壓力。框架結構通過條狀物的連接來承受荷載,既能承受壓力又能夠承受拉力。殼體結構通過殼形來傳遞力和承受荷載,特別是當殼形頂部受到壓力時它能將力均勻打散。立即行動1.大連貝殼博物館外部為鋼結構殼體,呈現(xiàn)半橢球形(圖128)。試分析殼體結構是如何承受和傳遞力的,可以結合貝類和硬殼類果實的形狀進行討論。2.圖129為混凝土重力壩。試分析大壩的結構為什么是底寬頂窄的。3.許多結構住往是實體、框架、殼體等基本結構的組合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