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閱讀復(fù)習(xí)題_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閱讀復(fù)習(xí)題_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閱讀復(fù)習(xí)題_第3頁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閱讀復(fù)習(xí)題_第4頁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閱讀復(fù)習(xí)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閱讀專題復(fù)習(xí)題

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

自古以來,人們每逢秋天就都悲嘆寂寞凄涼,

我卻說秋天要勝過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鶴沖破云層,一飛沖天,

把我的賦詩情趣也帶到了碧藍的九霄。

1.下列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首句中的“自古”一詞,明確指出人們悲嘆秋日寂寞蕭索的

看法由來已久。

B.第二句中詩人運用對比手法,通過直抒對春朝的厭惡來突出

對秋日的喜愛。

C.第四句寫出了秋的“神韻”,與前一句詩虛實融合,產(chǎn)生強

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D.全詩氣勢雄渾,意境開闊,融情、景、理于一爐,唱出了非

同凡響的秋歌。

答案:B.表述有誤,“我言秋日勝春朝”沒有運用擬人手法,而

是直抒胸臆,態(tài)度鮮明,“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這鮮明的對

比表現(xiàn)了表露了詩人樂觀、豁達的心境。本句并沒有表達對春朝的厭

惡。故選B。

2.“晴空一鶴排云上”中的“排”字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請你說

說它的妙處。

答案:“排”,在這里是“排開、推開”的意思,形象地寫出了

鶴一飛沖天,仿佛沖破白云阻隔的氣勢,表現(xiàn)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的豪情

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考查詩歌煉字。首先,明確“排”字的詞性特征,“排”是一個

動詞。在解釋含義時,不要單獨分析,要放在句中,這句話說的是“萬

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上”,所以“排”在這里是排開、推開的意思;

其次,動詞的表達效果是生動形象,在這里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萬

里晴空,一只黃鶴一飛沖天,勢要沖破白云”的景象;最后,要注意

評價作者情感,“排”字展現(xiàn)了一種沖破阻隔、積極向上的力量感。

在這里表達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3.請你概括詩中“鶴”這一形象的特點。

孤獨卻氣勢非凡。

4.詩歌前兩句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請簡要分析。

用對比手法,作者熱情贊美秋天,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

榮的春天更勝過一籌,這是對自古以來那種悲秋的論調(diào)的有力否定,

表現(xiàn)了詩人的自信。

5.閱讀全詩,請你概括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表達了詩人樂觀向上的心境和積極豪邁的氣概。

6.一、二句表露了劉禹錫怎樣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現(xiàn)的?

答:表現(xiàn)了作者樂觀豁達的心境。用了對比的手法,即將古人的

悲秋和自己的頌秋進行對比。

7.秋天可寫的景物有很多,劉禹錫在詩中為什么只寫沖天而上的

一鶴?有什么深意?

答:借托鶴沖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運面前不低頭、奮發(fā)

向上的精神。

8.請描述“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你腦海中浮現(xiàn)

出的畫面。

答案:秋高氣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鶴沖破秋天的肅殺,滿載詩

人的詩情,在云間遨游,將秋日的寂寥一掃而空。說明:語言要

生動、優(yōu)美。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采用了什么寫法?采用

什么表達方式?旗幟鮮明的表明了自己怎樣的觀點?

答:對比寫法;議論的表達方式;表達了“秋日勝春朝”的觀點。

10.后兩句描繪了怎樣的圖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描繪了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鶴形象,抒發(fā)了詩人豪邁樂觀的

情懷。

11.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你認為詩人眼中“秋日勝

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全詩表達了詩人一種激越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氣

爽的天氣,看見黃鶴直沖云霄,詩人心情豁然開朗,詩情廣闊,于是

說“我言秋日勝春朝”。

12.詩人勾畫了一幅什么樣的“勝春朝”的秋景圖?請具體描寫一

下。

答:詩人勾畫了一幅秋高氣爽、一群白鶴在藍天白云之上翱翔,

令人頓生詩情到碧霄的秋景圖。

13.理解性默寫。

(1)《秋詞》中直接表達秋日勝春朝的詩句是:(自古逢秋悲

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2)《秋詞》中表達詩人豪邁樂觀之情、抒發(fā)志向的詩句是: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3)《秋詞》中一反過去文人悲秋傳統(tǒng)的句子是:(自古逢秋

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歸期難定,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已漲滿

秋池。什么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

思念之情。

1.文學(xué)常識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學(xué)史上有“大李杜”

之稱,而本詩的作者(李商隱)和(杜牧)則有“小李杜”之稱。

2.結(jié)合全詩內(nèi)容填空

(1)詩人想像什么時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邊剪去燃

盡的燭芯,一邊回味這巴山的綿綿夜雨。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渴望

和妻子團聚)的心情。

(2)本詩共28個字,兩次出現(xiàn)“巴山夜雨”就占據(jù)了8個字。

后人對重復(fù)使用“巴山夜雨”評價極高,不僅是在聲韻上回環(huán)和諧,

朗朗上口,在表達上更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第一個表現(xiàn)的是(眼前對現(xiàn)

實的愁苦感受),第二個表現(xiàn)的是(他日對此時此地此景的回味),

作用是(突出思親念歸)。

(3)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詩人想象了(與親人團聚)的

情景,表達了詩人(渴望與親人離別重逢)的感情。

(4)本詩的一個耳熟能詳?shù)某烧Z是:(剪燭西窗)。成語的含

義是(在西窗下剪燭用以表達思念親友,渴望團聚的情感)。

3.簡析詩中“漲”字的妙處。

答:漲”既寫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羈旅之愁與

不得歸之苦,從而襯托出詩人深重綿綿的愁思?!皾q”字一詞,用詞

準(zhǔn)確,富于動態(tài)感。

4.“秋”在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兩個“期”字,表達作者怎樣

的情感?

答:點明了季節(jié),同時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問一答,

一揚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的愁苦躍然紙上。

5.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詩人今夜的心境。

答: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歸期無期的無奈、相見

共語的期盼。

6.這首詩寫了哪兩種不同的時間和空間?

答:時間:分離的現(xiàn)在和會面的將來;空間:詩人獨處的巴山與親

人團聚的北方(長安)。

7.“何當(dāng)”體現(xiàn)出主人公一種怎樣的心情?

答:體現(xiàn)主人公當(dāng)時急切回家見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

悶、孤寂和內(nèi)心的相思之苦。

8.從寫法的角度賞析“君問歸期未有期”的表達效果。

答:這句采用對比的寫法,將“問歸期”的滿懷希望與“未有期”

的無限失望相對照,突出的表現(xiàn)了思念無邊的沉重和悲愴。

9.想象一下,“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所描繪的場

景,并寫下來。

詩人和思念的人在長久的分離后終于得以團聚,相談甚歡,直至

秉燭,他們談?wù)撔┦裁茨??原來談?wù)摰木褪乾F(xiàn)在彼此思念的情狀。

10.結(jié)合詩境體會“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一虛

寫的妙處。

答:這兩句是想象兩人相逢后暢談的景象,以相見的歡樂來襯托

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轉(zhuǎn)化為重聚的希冀,更顯得思念情深。

11.成語“剪燭西窗”源自本詩。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說說“剪燭西

窗”的含義是什么?

答:表達思念親友,渴望團聚的感情。

12.第二句除明寫漂泊異鄉(xiāng)時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還暗示了

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暗示了詩人孤燈聽雨、長也難眠的離情別緒,也像這秋雨一

樣,綿綿密密,漲滿了秋池。

13.詩中“巴山夜雨”重逢出現(xiàn)有什么藝術(shù)效果?

答:前一個是現(xiàn)在的夜雨,后一個是將來回味的夜雨,時空交替,

回環(huán)往復(fù),纏綿曲折。

14.“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兩句詩,作者想象了

怎樣的情景?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想象與親人歡聚,共剪蠟燭西窗之下,向家人訴說巴山夜雨

時想念家人的情景。今日的愁苦夾雜著渴望團聚時的歡樂。

15.詩人在巴山夜雨時是怎樣的心情?這種心緒是怎樣表達出來

的?

答:羈旅他鄉(xiāng),思歸不得的抑郁愁思之情。這種心情是通過描寫

眼前所見的水漲秋池的景物表達出來的。

16.賞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答:這兩句是實寫,兩個“期”寫出了作者思念親人的惆悵和無

奈,漲”既寫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羈旅之愁與不得

歸之苦,這兩句詩用巴山夜雨的景象表達愁思之深重,情景交融。

17.賞析“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答:這兩句是虛寫,想象與親人歡聚,共剪蠟燭西窗之下,向家

人訴說巴山夜雨時想念家人的重逢情景?!昂萎?dāng)”突出今夜的心境之

郁悶、孤寂和內(nèi)心的相思之苦。這兩句詩表達思念與渴望團聚之深情。

18.理解性默寫

(1)《夜雨寄北》詩中寫思歸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詩句是:(君

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2)寫出了對未來歡聚的向往之情的詩句是:(何當(dāng)共剪西窗

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3)詩中表達作者渴望團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何當(dāng)共剪

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9.選擇題

(1)對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A.第一句之中兩個“期”字,先停頓后轉(zhuǎn)折,一問一答,一揚

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的愁苦躍然紙上。

B.一個“漲”字,富于動態(tài)形象,既寫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

雨景象,又表現(xiàn)出詩人愁思的綿綿深重。

C.后兩句超越時空,把當(dāng)前的時間推移到未來,以未來想象中

的歡聚許諾友人,不僅是暫且寬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fù)出現(xiàn),令人的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