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參考課件2_第1頁
《楊修之死》參考課件2_第2頁
《楊修之死》參考課件2_第3頁
《楊修之死》參考課件2_第4頁
《楊修之死》參考課件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三國演義》----楊修之死

聰明楊德修,時代繼簪纓。

筆下走龍蛇,胸中錦繡成。

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

身死因才誤,非關(guān)欲退兵。思考讀詩后思考:這首詩寫的人物是誰?講了什么樣的內(nèi)容?這首詩評價歷史人物楊修,認為楊修才能卓著,最終招致殺身之禍,楊修他到底因何而死?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楊修之死》。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號湖海散人多媒體。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是施耐庵的得意門生,才華出眾,但時局動亂,政治腐敗,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羅貫中郁郁不得志,轉(zhuǎn)而編著《三國演義》,以古鑒今,抨擊時弊。他是繼施耐庵之后,又一個以小說創(chuàng)造流芳百世的小說家。他參考陳壽的《三國志》對三國的故事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以史實為基礎(chǔ),融合了大膽合理的想象和虛構(gòu),創(chuàng)作了“七實三虛”的歷史小說巨著《三國演義》。羅貫中在這部巨著,借述魏蜀吳三國征戰(zhàn)的歷史故事,對暴政作了憤怒的抨擊,提出了自己的鮮明政治理想——仁政。這個觀點形成全書的鮮明的擁劉反曹的傾向,使曹操和劉備兩個藝術(shù)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互相襯托,以強烈譴責暴政,熱烈頌揚仁政思想。巾幗須眉大比拼

競賽規(guī)則:全班分為兩大組,男子和女子,每組底分100分。文言知識每小題5分;語言表達題每小題10分;復述故事每個故事滿分10分,要求內(nèi)容得當,表達流暢,否則酌情扣分;辯論勝出者加50分,要求口齒清楚,思路明晰,說理充分,有理可依。1、給下列劃線字詞注音并解釋其意義雞肋()恃才放曠()

數(shù)犯曹操三忌()叱退()心惡之()佯驚()曹丕()麾軍()高阜()拈弓()

2、按拼音填漢字并解釋其意義①竟取匙與眾食qì()

②操因疑修zèn()害曹丕。③延棄弓chāo()刀。訖譖綽lèishìshuòchìwùyángpīhuīfùniān

必答題(男生必答)必答題(女生必答)數(shù)犯曹操之忌()()適庖官進雞湯()人皆不曉其意()丕如其言()植然其言()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正逢屢次禁忌明白依照認為對只要

就3、解釋畫線部分意義

搶答題3、翻譯下面句子。①

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②

操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③

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p>

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復述故事看看課文寫了楊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幾件事?對每一次犯忌,曹操各有怎樣的心理反應?開端:楊修被殺事件

曹操的反應園門改闊雖稱美,心甚忌之眾人分酥雖喜笑,而心惡之夢中殺人聞而愈惡之吳質(zhì)事件

愈惡之

計出鄴城大怒為植答教大怒,有殺修之心結(jié)局:失利葬修精彩辯論賽男生女生代表抽題,辯題:楊修恃才放曠,遭到殺身之禍(正方)曹操忌才妒賢,處死楊修以消禍患(反方)兩組給選四名成員擔任主辯、第一副辯、第二副辯、第三副辯要求提出自己的觀點,擺事實,講道理。精彩辯論賽總結(jié)發(fā)言兩組主辯總結(jié)發(fā)言,總結(jié)楊修、曹操的性格特征。楊修:恃才放曠狂妄輕率何謂“恃才放曠”?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

曹操

曹操:虛偽狡詐,老謀深算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1、楊修建議工匠們改造好園門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楊修之意后,為何”心甚忌之”?他發(fā)現(xiàn)楊修能參透自己心意,而曹操本就自負多疑,處處防備別人,因而“甚忌之”。2、曹操兵敗,卻又厚葬楊修,這是為什么?可看出曹操的什么性格?堵眾人之口,表現(xiàn)出知錯就改,以籠絡人心。表現(xiàn)曹操陰險虛偽的性格。

楊修之死楊修之死的原因內(nèi)因:楊修之死,一方是由于楊修恃才放曠,終于招致殺身之禍。外因:楊修被殺的根本原因還是他在大是大非和重大問題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