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六文言文閱讀美麗語文精彩閱讀經(jīng)典素材當你在內(nèi)地生活久了,目睹一條條清澈河流被工業(yè)廢水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殆盡,人類入侵所有海洋使得鯨魚們涌到海灘自殺……當你聽到耕地以驚人的速度沙漠化,許多物種永遠消失,你絕望透頂,你覺得自然是如此脆弱,人類世界這樣輕易地就摧毀它占有它,地球毫無希望了。這時,你走上青藏高原,就會獲得一份嶄新的感覺,那高原以它自己獨有的方式隆升著,它博大、莽蒼、遒勁,什么也奈何不了,人類的侵占意識開拓意識只能貼近它,卻不能征服它。我知道高原上有許多城市,但更多的是地貌原始的廣闊土地和一座座人類難以逾越的雪山?!?jié)選自龐天舒《拜謁高原》點評賞析由于人類物質(zhì)文明的迅猛發(fā)展,人們物欲追求的迅速膨脹,人類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災難。這時,如果你走上青藏高原,情境、心境就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真心希望青藏高原永遠是人類物欲不能征服的一方凈土。真題在線一、(2011·課標全國高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武選登第,為河東從事。經(jīng)略使韓縝語之曰:“君奇士也,他日當據(jù)吾坐。”為府州、火山軍巡檢。遼人常越境而汲,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忿而舉兵犯我。灌迎高射之,發(fā)輒中,或著崖石皆沒鏃,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后三十年,契丹蕭太師與灌會,道曩事,數(shù)何巡檢神射,灌曰:“即灌是也?!笔捽侨黄鸢?。為河東將,與夏人遇,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至洞胸出背,疊貫后騎,羌懼而引卻。張康國薦于徽宗,召對,問西北邊事,以笏畫御榻,指坐衣花紋為形勢。帝曰:“敵在吾目中矣。”提點河東刑獄,遷西上門使、領威州刺史、知滄州。以治城鄣功,轉(zhuǎn)引進使。詔運粟三十萬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淺不勝舟,陸當用車八千乘,沿邊方登麥,愿以運費增價就糴之?!弊嗌?,報可。未幾,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閑田千頃,湟人號廣利渠。徙河州,復守岷,提舉熙河蘭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則人樂應募,而射士之額足矣?!睆闹8Π霘q,得善田二萬六千頃,募士七千四百人,為他路最。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fā)破的,再發(fā)則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禮讓客耳?!闭瓘椭兄?,觀者誦嘆,帝親賜酒勞之。遷步軍都虞候。金師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陽。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風迎潰。黃河南岸無一人御敵,金師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戰(zhàn)凡三日,被創(chuàng),沒于陣,年六十二。(節(jié)選自《宋史·何灌傳》)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遼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發(fā)輒中迎:面對。C.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斂:躲藏。D.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徹:穿透。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組是()。①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②或著崖石皆沒鏃③至洞胸出背,疊貫后騎④愿以運費增價就糴之⑤得善田二萬六千頃⑥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fā)破的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zhuǎn).③⑤⑥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何灌有軍事才能,射技震驚契丹。經(jīng)略使韓縝極為賞識他,認為終將取代自己;在守邊時,何灌大顯神威,以至于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師都驚恐起拜。B.何灌深諳西北邊事,受到徽宗贊許。他任河東將時奮勇?lián)敉送鈹?,?jīng)舉薦得到徽宗召問,他用笏板指畫以助講解,形象生動,徽宗很快明白了邊戰(zhàn)形勢。C.何灌善于治理政務,舉措得到皇上認可。為完成運糧任務,他建議將水運改為陸運;在招募射士時,又提出修渠引水,興造良田,使剩余勞力樂于應募。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敵,不幸陣亡。金兵南下,梁方平棄城逃遁,何灌阻止?jié)⑼宋闯?;金兵長驅(qū)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領命背城抗敵三日,受傷戰(zhàn)死。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整弓復中之,觀者誦嘆,帝親賜酒勞之。(2)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二、(2010·課標全國高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ㄔ?,懷遠人。貌偉而黑,驍勇絕倫。至正十三年杖劍謁太祖于臨濠。奇其才,俾將兵略地,所至輒克。太祖將取滁州,率數(shù)騎前行,云從。猝遇賊數(shù)千,云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賊驚曰:“此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北?,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濟。既克太平,以忠勇宿衛(wèi)左右。擢總管,徇鎮(zhèn)江、丹陽、丹徒、金壇,皆克之。過馬馱沙,劇盜數(shù)百遮道索戰(zhàn)。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殺之。太祖立行樞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趨寧國,兵陷山澤中八日,群盜相結(jié)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還駐太平,陳友諒以舟師來寇。云與元帥朱文遜結(jié)陣迎戰(zhàn),文遜戰(zhàn)死。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賊縛云,云奮身大呼,縛盡裂,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罵曰:“賊非吾主敵,盍趣降!”賊怒,碎其首,縛諸檣叢射之,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吳王位,追封云東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戰(zhàn)急,云妻郜祭家廟,挈三歲兒,泣語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義不獨存,然不可使花氏無后,若等善撫之?!痹票粓?zhí),郜赴水死。侍兒孫瘞畢,抱兒行,被掠至九江。孫夜投漁家,脫簪珥屬養(yǎng)之。及漢兵敗,孫復竊兒走渡江,遇僨軍①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逾年達太祖所,孫抱兒拜泣,太祖亦泣,置兒膝上,曰:“將種也?!辟n兒名煒。其五世孫請于世宗,贈郜貞烈夫人,孫安人,立祠致祭。(節(jié)選自《明史·花云傳》)注:①僨軍:潰敗的軍隊。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杖劍謁太祖于臨濠杖:拿著。B.猝遇賊數(shù)千,云翼太祖翼:保護。C.徇鎮(zhèn)江、丹陽、丹徒、金壇徇:掠取。D.賊非吾主敵,盍趣降趣:歸順。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藝高人膽大的一組是()。①拔劍躍馬沖陣而進②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③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④賊縛云,云奮身大呼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⑥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zhuǎn).④⑤⑥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賞識。至正十三年他拜見太祖,曾在遇險時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難;此后又多次帶兵打仗,建立顯赫戰(zhàn)功,得到太祖提拔。B.花云與賊寇奮力抗爭,至死不屈。花云駐守太平時,陳友諒率水師攻破城池,元帥朱文遜戰(zhàn)死,他被俘;花云臨危不懼,在被殺的當口,仍高聲痛罵賊寇。C.花云的妻子決心為丈夫殉節(jié)?;ㄔ破拮涌吹綉?zhàn)況緊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險,表示自己決不獨活,將三歲的兒子托付給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投水而死。D.花云的兒子花煒歷經(jīng)艱險后安全存活?;ㄔ破拮铀篮?,侍兒抱起花煒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兒將他托養(yǎng)在漁家,后來又帶他渡江,一年多后才來到太祖身邊。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2)遇僨軍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三、(2009·瓊寧高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朱昭字彥明,府谷人。以效用進,累官秉義郎,浮湛班行,不自表異。宣和末,為震威城兵馬監(jiān)押,攝知城事。金兵內(nèi)侵,夏人乘虛盡取河外諸城鎮(zhèn)。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為孤絕。昭率老幼嬰城,敵攻之力,昭募驍銳兵卒千余人,與約曰:“賊知城中虛實,有輕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潰?!庇谑且箍P兵出,薄其營,果驚亂,城上鼓噪乘之,殺獲甚眾。夏人設木鵝梯沖以臨城,飛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晝夜進攻不止。其酋悟兒思齊介胄來,以氈盾自蔽,邀昭計事。昭常服登陴,披襟問曰:“彼何人,乃爾不武!欲見我,我在此,將有何事?”思齊卻盾而前,數(shù)宋朝失信,曰:“大金約我夾攻京師,為城下之盟,畫河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諸壘悉已歸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誤國,改過不吝,己行內(nèi)禪,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獨未知邪?”乃取傳禪詔赦宣讀之,眾愕眙,服其勇辯。是時,諸城降者多,昭故人從旁語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輩背義偷生,不異犬彘,尚敢以言誘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罵引弓射之,眾走。凡被圍四日,城多圮壞,昭以智補御,皆合法,然不可復支。昭退坐廳事,召諸校謂曰:“城且破,妻子不可為賊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戰(zhàn),勝則東向圖大功,不勝則暴骨境內(nèi),大丈夫一生之事畢矣?!辈柯渥佑嘘幣c賊通者,告之曰:“朱昭與其徒將出戰(zhàn),人雖少,皆死士也?!辟\大懼,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眾于通衢接戰(zhàn),自暮達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躍馬從缺城出,馬蹶墜塹,賊歡曰:“得朱將軍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劍,無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節(jié)選自《宋史·朱昭傳》)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為震威城兵馬監(jiān)押,攝知城事攝:代理。B.昭率老幼嬰城,敵攻之力嬰:環(huán)繞。C.于是夜縋兵出,薄其營?。合魅?。D.城上鼓噪乘之,殺獲甚眾乘:追逐。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朱昭堅決主張抗敵的一組是()。①今天子圣政一新矣②取傳禪詔赦宣讀之③汝輩背義偷生,不異犬彘④妻子不可為賊污⑤大丈夫一生之事畢矣⑥昭躍馬從缺城出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⑤⑥D(zhuǎn).③④⑤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朱昭憑著功績官至秉義郎,他順從時俗,不刻意地表現(xiàn)自己。在震威期間,夏人乘虛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銳士卒,夜縋出城,乘勢殺敵,獲得勝利。B.夏人部隊晝夜進攻,其首領悟兒思齊邀請朱昭議事,數(shù)落宋朝失信,企圖招降宋軍。朱昭反駁說,宋朝國君內(nèi)部禪讓,新君政令一新;堅決拒絕投降。C.在眾多城池投降后,朱昭舊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厲聲斥罵,張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戰(zhàn),獲勝可再圖功業(yè),失敗陳尸境內(nèi)也問心無愧。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與敵人串通,透露了朱昭準備突圍的消息。敵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墜入溝塹,他怒目提劍,無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凡被圍四日,城多圮壞,昭以智補御,皆合法,然不可復支。(2)昭勒眾于通衢接戰(zhàn),自暮達旦,尸填街不可行。命題分析綜觀近三年新課標全國卷對文言文的考查,選材全部為人物傳記,且兩篇出自《宋史》,一篇出自《明史》,這樣來看,在選材上突破人物傳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且應關注《宋史》《明史》以及《新唐書》《舊唐書》《元史》等。從命題來看,主要考查的是實詞的文中意義,篩選文中重要的信息和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言語句翻譯等。為19分,其中三道選擇題各為3分,翻譯10分;翻譯題以兩個語句為主。一、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實詞的含義是高考文言文試題中最重要的一個考點,涵蓋了整個文言文考查內(nèi)容。既有單獨的實詞選擇題,又有主觀題中翻譯涉及的重要實詞。并且在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把握中,理解并掌握了重點實詞的含義,才能準確把握全文內(nèi)容,回答出相應的問題。理解實詞的含義重在認真復習課本,將課文中的文言文熟讀成誦,并結(jié)合相關練習題,將《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120個實詞認真落到實處。高考文言文閱讀對文言實詞的考查,一般采用選擇題的形式在第I卷中進行?!纠块喿x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敬翔,字子振,同州馮翊人也。少好學,工書檄。乾符中,舉進士,不中,乃客大梁。翔同里人王發(fā)為汴州觀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發(fā)無所薦引,翔客益窘,為人作箋刺,傳之軍中。太祖素不知書,翔所作皆俚俗語,太祖愛之,謂發(fā)曰:“聞君有故人,可與俱來。”翔見太祖,太祖問曰:“聞子讀《春秋》,《春秋》所記何等事?”翔曰:“諸侯爭戰(zhàn)之事耳?!碧嬖唬骸捌溆帽梢詾槲嵊煤??”翔曰:“兵者,應變出奇以取勝,《春秋》古法,不可用于今?!碧娲笙?,乃以為館驛巡官。太祖與蔡人戰(zhàn)汴郊,翔時時為太祖謀畫,多中,太祖欣然,以謂得翔之晚,動靜輒以問之。太祖已破趙匡凝,取荊、襄,遂攻淮南。翔切諫,以謂新勝之兵,宜持重以養(yǎng)威。太祖不聽。兵出光州,遭大雨,幾不得進,進攻壽州,不克,而多所亡失,太祖始大悔恨。太祖即位,以唐樞密院故用宦者,乃改為崇政院,以翔為使。翔為人深沉,有大略,從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細大之務,必關之。翔亦盡心勤勞,晝夜不寐,自言惟馬上乃得休息。而太祖剛暴難近,有所不可,翔亦未嘗顯言,微開其端,太祖意悟,多為之改易。太祖崩,友珪立。以翔先帝謀臣,懼其圖己,不欲翔居內(nèi)職,乃以李振代翔為崇政使。翔以友珪畏己,多稱疾,未嘗省事。末帝即位,趙巖等用事,頗離間舊臣,翔愈郁郁不得志。其后,梁盡失河北,與晉相拒楊劉。翔曰:“故時河朔半在,以先帝之武,猶不得志于晉。今晉日益強,梁日益削,陛下處深宮之中,所與計事者,非其近習,則皆親戚之私,而望成事乎?臣雖憊矣,受國恩深,若其乏材,愿得自效?!睅r等以翔為怨言,遂不用。其后,王彥章敗于中都,末帝懼,召段凝于河上。是時,梁精兵悉在凝軍,凝有異志,顧望不來。末帝遽呼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為懟①,卿其教我當安歸?”翔曰:“臣從先帝三十余年,今雖為相,實朱氏老奴爾,以臣之心,敢有所隱?陛下初用段凝,臣已爭之,今凝不來,敵勢已迫,欲為陛下謀,則小人間之,必不見聽。請先死,不忍見宗廟之亡!”君臣相向慟哭。翔與李振俱為太祖所信任,莊宗入汴,詔赦梁群臣。李振喜謂翔曰:“有詔洗滌,將朝新君。”邀翔欲俱入見。翔夜止高頭車坊,將旦,左右報曰:“崇政李公入朝矣!”翔嘆曰:“李振謬為丈夫矣!復何面目入梁建國門乎?”乃自經(jīng)而卒。(節(jié)選自《新五代史·梁臣傳第九》,有刪改)注:①懟:怨恨。1.(考點題)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少好學,工書檄工:擅長。B.翔亦未嘗顯言,微開其端微:不明顯。C.末帝即位,趙巖等用事用事:當權。D.則小人間之,必不見聽見:看見。名師指津正確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一定要注意詞語所處的具體語境,同時還要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在此基礎上進行推斷一般不會出現(xiàn)較大問題。本題D項中“見”很顯然不能理解為“看見”,因為前文為“小人間之”;所以這里的“見”應該是表被動的介詞。答案:D2.下列各組句中,分別表現(xiàn)敬翔“為太祖信任”和“有大略”的一組是()。A.B.C.D.名師指津本題要求選出分別表現(xiàn)人物不同方面的選項,這有別于一般六選四的題目形式,答題時要注意。B項,②句表現(xiàn)敬翔為國操勞;C項,①句從側(cè)面表現(xiàn)敬翔“為太祖信任”,②句表現(xiàn)敬翔愿為國效力;D項,①句說的是“末帝”,而不是“太祖”。答案:A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A.敬翔考進士不中后客居大梁,由于生活窘迫,就到軍隊里給人寫文書,因所寫文書采用民間通俗語言,深受太祖喜愛。B.太祖在取得接連的勝利后要進攻淮南,敬翔這時卻極力勸諫阻止太祖,認為剛剛?cè)俚能婈爲撋髦匦袆?,保持軍威。C.朱友珪稱帝后,因為敬翔是先帝的謀臣,害怕他有對自己不利的地方,沒有讓他擔任要職。敬翔就稱病退職,更加抑郁。D.后梁在失去河北之后,與后晉軍在楊劉對峙,敬翔在末帝面前說出怨言,指責趙巖等人的胡作非為導致國力一天天削弱。名師指津A項,錯在“到軍隊里”;C項,敬翔沒有“退職”,文中也沒有他“更加抑郁”的內(nèi)容;D項,“敬翔有怨言”只是趙巖他們認為的,并不是敬翔真的在皇帝面前說的。答案:B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從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細大之務,必關之。(2)陛下處深宮之中,所與計事者,非其近習,則皆親戚之私,而望成事乎?(3)李振喜謂翔曰:“有詔洗滌,將朝新君?!泵麕熤附蛭难苑g是綜合考查文言實詞的含義、文言詞法、文言句法以及學生的翻譯與表達能力。(1)句的關鍵詞應該是“從”“關”;(2)句的關鍵詞應該是“所與”“計”“近習”;(3)句的關鍵詞應該是“洗滌”“朝”等。參考答案:(1)(敬翔)跟隨太祖作戰(zhàn)三十多年,大大小小的事務,一定參與。(2)陛下您處于深宮之中,和您一起商議政事的人,不是那些接近熟悉的人,就都是自己的親戚,難道還能指望他們成大事嗎?(3)李振高興地對敬翔說:“(莊宗)有詔書來免除我們的罪行,將要去朝見新皇帝了?!眳⒖甲g文:敬翔字子振,同州馮翊縣人。少年好學,擅長撰寫各種文書。乾符年間,參加進士考試,沒有考中,于是客居大梁。敬翔的同鄉(xiāng)王發(fā)當汴州觀察支使,就前往投靠。過了很久,王發(fā)一直沒有推薦他做官,敬翔的客居生活更加窘困,給別人書寫文書和公文,在軍隊中傳遞。后梁太祖一向沒有文化,敬翔所寫文書都是民間通俗語言,太祖很喜歡這類文字,對王發(fā)說:“聽說你有個朋友,可和他一塊來見我?!本聪璋菀娞?,太祖問他說:“聽說你讀《春秋》,《春秋》里面記的是什么事?”敬翔回答說:“都是諸侯征戰(zhàn)的事罷了?!碧嬲f:“書里用兵的方法可以為我所用嗎?”敬翔答說:“兵法,隨機應變,出奇制勝,《春秋》記的是古代的方法,不能適用于現(xiàn)在?!碧娣浅8吲d,就讓他擔任館驛巡官。太祖和蔡人在汴州城郊作戰(zhàn),敬翔常常給太祖出謀劃策,很多都取得成功,太祖非常高興,認為得到敬翔太晚了,有事往往咨詢他。太祖已經(jīng)擊敗趙匡凝,攻取荊、襄地區(qū),接著再進攻淮南。敬翔竭力諫阻,認為剛剛得勝的軍隊,應該行動慎重以保持軍威。太祖不聽。軍隊進到光州時,遇到大雨,幾乎無法前進,進攻壽州,未能攻克,而且兵士逃亡損失很多,太祖這才感到后悔。太祖即位稱帝,因為唐朝的樞密院原先任用的都是宦官,就改為崇政院,任命敬翔為崇政院使。敬翔為人穩(wěn)重,有雄才大略,跟隨太祖作戰(zhàn)三十多年,大大小小的事務,一定參與。敬翔也盡心操勞,晝夜不睡,自己說只有在馬上才能得到休息。太祖性情暴戾,難以接近,有的事情敬翔認為不當,也不曾直接勸諫,只是婉言開導,太祖心里明白過來,很多事都因此改正。太祖死后,朱友珪繼位稱帝。因為敬翔是父親時的謀臣,害怕他圖謀暗算自己,不想讓他擔任宮內(nèi)職務,就讓李振取代敬翔擔任崇政院使。敬翔也因為朱友珪提防自己,常常稱病,不理政事。末帝即位后,趙巖等人當權,猜疑離間舊臣很厲害,敬翔更加郁郁不得志。此后,后梁全部失去黃河以北的土地,與晉軍在楊劉對峙。敬翔說:“過去河朔地區(qū)一半在我們手中,憑借先帝的英武,尚且不能消滅后晉軍。現(xiàn)在后晉軍日益強大,后梁日益削弱,陛下您處于深宮之中,和您一起商議政事的人,不是那些接近熟悉的人,就都是自己的親戚,難道能指望他們成大事嗎?我雖然已感疲憊,但深受國恩,如果缺少合適的人選,我愿意效勞。”趙巖等人認為敬翔在發(fā)牢騷,末帝就沒有任用他。那以后,王彥章在中都戰(zhàn)敗,末帝很害怕,在河上召見大將段凝。當時,后梁的精兵都在段凝的軍中,段凝懷有二心,拖延觀望不來。末帝急忙召來敬翔對他說:“我平時忽視你的建議,現(xiàn)在情況危急,不要因此怨恨,你一定要告訴我應去向哪里?”敬翔說:“我跟隨先帝三十多年,現(xiàn)在雖然是宰相,實際是朱家的老奴才,憑我的忠心,怎么敢有隱瞞?陛下當初任用段凝,我就已反對,如今段凝不來,敵軍已經(jīng)迫近,想替陛下謀劃,就會有小人離間,肯定不被聽從。請讓我先死,我不忍心看見朱家的天下滅亡!”君臣面對面大聲痛哭。敬翔與李振都曾受到后梁太祖信任,后唐莊宗進入汴州城,下詔書赦免梁的群臣。李振高興地對敬翔說:“(莊宗)有詔書來免除我們的罪行,將要去朝見新皇帝了。”邀請敬翔一起去拜見莊宗。敬翔夜晚住在高頭車坊,天將亮的時候,身邊的人來報告說:“崇政院李公進朝晉見皇帝了?!本聪鑷@息說:“李振枉為大丈夫了!還有什么面目再進入后梁的建國門呢?”于是自縊而死。針對訓練(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笍┓?,字士則,潤州丹陽人。以門蔭調(diào)右翊衛(wèi),遷司衛(wèi)主簿,尋擢監(jiān)察御史,累遷中丞。張昌宗引妖人迎占,言計不軌。彥范諫曰:“昌宗謬橫恩,苞禍心,億測天命,皇神降怒,自擿其咎。逆而不誅,社稷懼亡。請付三司①考治?!辈患{。張柬之將誅易之等,引與定策。于是,以彥范、敬暉為左、右羽林將軍,屬以禁兵。神龍元年正月,彥范、暉率羽林兵與將軍李湛等千騎五百人討賊。令湛就東宮迎中宗至玄武門,彥范等斬關入,士皆鼓噪,時武后處集仙殿,斬易之等廡下。后聞變而起。彥范進曰:“天意人事歸李氏。臣等謹奉天意,惟陛下傳位,萬世不絕,天下之幸?!焙竽伺P,不復言。明日,中宗復位,以彥范為侍中,封譙郡公,賜實封五百戶。上書戒帝曰:“伏愿上以社稷為重,令皇后無居正殿,干外朝。深居宮掖,修陰教以輔佐天子。”帝孱昏,狃左右,不能有所省納。時武三思以遷太后銜恚,慮不利諸武,而韋后雅為帝寵畏,且三思與烝②亂,因為帝畫策。未幾,罷彥范等政事。五月,加特進,封扶陽郡王,令朝朔望。尋出為洺州刺史,改濠州。王同皎謀誅三思,事泄,三思陰令鄭愔上變,誣彥范等同逆,乃貶彥范瀧州司馬。三思又疏韋后隱穢,榜于道,請廢之。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彥范輩為之?!痹t有司議罪。大理卿裴談請即誅斬,家籍沒。帝業(yè)嘗許以不死,遂流瀼州,禁錮終身。三思又請夷彥范等三族,帝不從。三思乃遣周利貞矯制殺之,利貞至貴州,逢彥范,即縛曳竹槎上,肉盡,杖殺之,年五十四。睿宗即位,彥范等并追復官爵,賜實封二百戶,還其子孫,謚曰忠烈。(節(jié)選自《新唐書·桓彥范傳》,有刪改)注:①三司: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主刑獄。②烝:指和母輩通奸。1.(考點題)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請付三司考治考:審查,拷問。B.修陰教以輔佐天子修:講習。C.而韋后雅為帝寵畏雅:嫻雅。D.封扶陽郡王,令朝朔望朝:上朝,朝見。2.下列語句,能體現(xiàn)桓彥范以國事為重的一組是()。①以門蔭調(diào)右翊衛(wèi)②逆而不誅,社稷懼亡③惟陛下傳位,萬世不絕,天下之幸④令皇后無居正殿,干外朝⑤榜于道,請廢之⑥遂流瀼州,禁錮終身A.①④⑤B.②③④C.③⑤⑥D(zhuǎn).①②⑥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桓彥范向武則天彈劾張昌宗的不軌行徑,但是他的上疏,如同泥牛入海。B.桓彥范等率御林禁兵斬關而入,殺死易之等,逼武則天歸還帝位給中宗。C.桓彥范被加官特進封扶陽郡王,這是中宗對他作為匡復唐室功臣的一種嘉賞。D.桓彥范被貶為濠州刺史,又遭武三思陷害,被終身流放到瀼州,途中被武三思假托君命派人杖殺。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因為帝畫策。未幾,罷彥范等政事。(2)三思陰令鄭愔告變,誣彥范等同逆。二、篩選文中的信息“篩選”就是通過淘汰的方法挑選,它要求能夠識別和區(qū)分不同信息。本考點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能夠從全文的角度對有關信息材料進行辨別、篩選并提取組合,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和歸類,從而體現(xiàn)出對文章的理解程度。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是考生在讀懂文言語段的基礎上,作進一步分析的能力。高考設題要求學生根據(jù)題目的指令,篩選符合指令的信息。該考點采用的題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給出多個句子,交叉排列編為四組,要求考生選出全都表現(xiàn)或說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為特點等的一組?!纠块喿x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何真,東莞員岡人,八歲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奪。少英偉好書劍。至正間,嶺南盜起,焚掠州郡,真集義兵保鄉(xiāng)里,仕為河源務副使、淡水鹽場管勾。中原兵起,嶺海騷動,棄官歸鄉(xiāng)里,慨然以生民為念。歲乙未,邑民王成、陳仲玉構亂,真請于行省舉義兵除之。真躬擐甲胄,往擒仲玉以歸。歲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廣州,守將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聞之,率眾復廣州,號令明肅,廣人大悅。時中原大亂,南北阻絕,真益練兵據(jù)險,保障一隅。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為征南將軍,率舟師取廣東。時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書諭真,曰:“元君失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時而起,或假元之號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橫斂,蠶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謂極矣。今天子受天明命,肇造區(qū)夏,惟兩廣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順者撫,逆者誅??肿阆挛次?,輒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彼旌胶Z厪V東。三月甲戌,何真籍所部郡縣戶口、兵馬、錢糧,遣使奉表迎降。初,湯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請降,且遣人回報真。至是,征南將軍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詣京師。上賜詔褒之,曰:“天下分爭,所謂豪杰有二:易亂為治者上也,保民達變,識所歸者次也。負固偷安,荼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論矣。頃者,師臨閩、越,卿即輸誠來歸,不煩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謂識時達變者矣?!闭孢殿^謝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今主上除亂以安天下,天命人歸,四海景從。臣本蠻邦之人,邇者逢亂,不過結(jié)聚鄉(xiāng)民,為保生之計,實無他志。今幸遇大明麗天,無幽不燭,臣愚豈敢上違天命?!鄙显唬骸胺蚰懿毁Z禍于生靈者,必世享其澤。朕嘉卿忠誠,念江西地近廣東,是用特授爾江西行省參政,以表來歸之誠。古云:令名,德之輿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輔我國家?!保ü?jié)選自《國初群雄事略》,有刪改)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邑民王成、陳仲玉構亂構:集結(jié)、構成。B.先遣人以書諭真諭:上對下的文告。C.何真籍所部郡縣戶口、兵馬、錢糧籍:登記。D.征南將軍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詣京師詣:前往。名師指津判斷文言詞語的解釋是否正確,也可以將題目給出的解釋代入原句中進行驗證,如本題的B項,如果理解為“上對下的文告”那就是一個名詞,代入句子后這個句子就應該理解為“先派人用(通過)書信上對下的文告何真”,顯然是講不通的。這里應該理解為“告訴、告知”比較準確。答案:B2.(考點題)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何真“保民達變”的一組是()。①仕為河源務副使、淡水鹽場管勾②練兵據(jù)險,保障一隅③少英偉好書劍④受命南征,順者撫,逆者誅⑤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請降⑥率眾復廣州,號令明肅A.①④⑥B.②⑤⑥C.③④⑥D(zhuǎn).①③⑤名師指津進行信息篩選,一定要明確題目的具體要求。本題要求選擇全部表現(xiàn)何真“保民達變”的一組,首先要準確把握“達變”的含義,根據(jù)前后文的聯(lián)系,我們可以推斷“達變”應該是達到變化(平安)的意思。①說何真曾任官職;③說何真的外貌和愛好;④說的是廖永忠。答案:B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何真年少不幸,八歲便死了父親,母親含辛茹苦撫育孤兒,始終沒有改嫁。B.何真曾率兵收復廣州。他的隊伍軍紀嚴明,深得廣州百姓歡迎。C.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辭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軍投降。D.明太祖褒獎了何真,對其在動亂時節(jié)組織武裝保境安民的舉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名師指津C項,“何真不得已”一說誤。對何真而言,只要是正統(tǒng)的政權即可,在這個前提下,投降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安居、安寧(這也正是朱元璋最看重他的地方)。正因為如此,所以何真的一個小小使者就可以改動降表,就可以決定向誰投降。答案:C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恐足下未悟,輒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2)今主上除亂以安天下,天命人歸,四海景從。名師指津?qū)τ诰渥拥姆g一定要按照常規(guī)的要求進行,不可憑自己的主觀意識進行翻譯,否則,在考場上是要丟分的。參考答案:(1)怕您尚未明白,就先派個使者報個信,希望您注意。(2)現(xiàn)如今,皇上平息動亂以使天下安定,此舉上應天命下順民意,天下百姓如影隨形。參考譯文:何真,是東莞員岡人,八歲亡父,母親守節(jié)不再嫁人。何真年少時就身材魁偉,喜好書法和劍術。至正年間,嶺南強盜四起,在州郡放火搶劫,何真組織起義兵保衛(wèi)鄉(xiāng)里,后來做官擔任河源務副使、淡水鹽場管勾。中原地區(qū)元明交戰(zhàn),從嶺南到南海都隨之動蕩不安,何真棄官回歸鄉(xiāng)里,他滿腹感慨,心里只有老百姓。乙未年,鄉(xiāng)民王成、陳仲玉作亂,何真請得行省同意,組織義兵剿滅了他們。此役,何真親自披掛上陣,把陳仲玉活捉回來。癸卯年,南海三山的邵宗愚攻陷了廣州,廣州守將何深戰(zhàn)死,邵宗愚部在城里瘋狂燒殺搶掠。何真聽說后,率眾收復了廣州,他的軍隊軍紀嚴明,廣州民眾非常高興。此時,中原局勢一片混亂,南北交通斷絕,何真更加努力地演練士卒,他們占據(jù)關隘,保住了一方的安寧。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日,大明太祖高皇帝任命廖永忠為征南將軍,率水軍直取廣東。廖永忠到了福州了,事先派人送信告知何真說:“元朝皇帝已經(jīng)喪失了駕馭政權的能力,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趁勢而起,有的假借元朝廷的號令指揮一方,有的干脆倚仗強大的軍隊,橫征暴斂,割據(jù)一方,百姓生靈涂炭,可以說是痛苦到了極點。如今大明皇帝受命于天,正在開創(chuàng)華夏大業(yè),只有兩廣,遙遠荒僻,從未蒙受圣明君主的教化,我奉命南征,歸順者會受到安撫,違逆者將處以極刑。怕您尚未明白,就先派個使者報個信,希望您注意?!庇谑菑暮B分比V東。三月甲戌日,何真登記轄區(qū)各郡縣的人口、兵馬、錢糧的數(shù)目,派使者捧著降表投降。早先,在明將湯和等人平定福建的時候,何真就派使者從海路捧著降表準備向元朝廷投降,正好遇到湯和的軍隊,于是使者改動了降表,請求向明軍投降,并且派人回去向何真匯報。到了此時,征南將軍廖永忠派專人護送何真的使者帶著降表到京城?;噬舷略t褒獎他,詔書說:“天下動蕩的時候,所謂的豪杰有兩種:變動亂為安定的屬上等,保護百姓直到天下安定,并且知道應當歸順誰的屬次一等。至于據(jù)險茍活,殘害人民,死不悔改的,就不值一提了。當初,我大軍兵臨閩、越之時,你就誠心歸順,沒讓我費鞍馬之勞,沒有流血犧牲,使民眾得以安居,你真可謂是識時務者啊。”何真叩頭謝恩,說:“當年周武王討伐殘暴,救民于水火,沒有預約就前來會盟的諸侯有八百?,F(xiàn)如今,皇上平息動亂以使天下安定,此舉上應天命下順民意,天下百姓如影隨形。臣本蠻荒之人,近來恰逢動亂,我聚集鄉(xiāng)民,只為保命,并無其他意思。現(xiàn)在有幸逢大明的朗朗乾坤,皇上的光輝無處不在;臣駑鈍,又怎敢違背天意?!被噬险f:“不禍害百姓的人,他的后人一定能夠享受他的福澤。朕欣賞你的忠誠,考慮到江西地鄰廣東,因此特授你江西行省參政一職,以表彰你歸順的誠心。古語說:好名聲,是用來承載美德的。你的好名聲已經(jīng)夠大的了,還需努力提升品德,以輔佐國家?!贬槍τ柧殻ǘ╅喿x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長涉書史,善騎射。金貞祐間,邊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中者拔為將。獨俊一發(fā)破的,遂將所募兵迎敵。太祖十年,國王木華黎南下,俊迎降。十四年,以勞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將武仙據(jù)真定,諸城皆應仙??÷时娨谷胝娑ǎ鹣勺咧?。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叛應仙??》酵颓?,仙來攻,敗之黃山下,獻捷于木華黎。及仙以眾降,木華黎承制授俊龍虎衛(wèi)上將軍,行元帥府事,屯藁城。俊謁木華黎曰:“武仙奸黠,終不為我用,請備之?!蹦救A黎然其言,以俊為左副元帥,升藁城縣為永安州,號其眾為匡國軍,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二十年,仙果殺都元帥史天倪,據(jù)真定叛。俊以孤軍居反側(cè)間,戰(zhàn)士不滿千人。仙攻之,不能下,乃縱兵蹂民禾??『粽Z之曰:“汝欲得民,而奪之食,無道賊不為也!”仙慚而去。久之,俊復夜入真定,仙敗走,乃納史天倪弟天澤為帥。太宗四年,會諸軍圍汴。明年,金主棄汴奔歸德,追圍之。金兵夜出薄諸軍于水,俊力戰(zhàn)死之。時年四十有八??≡鐔矢?,事母以孝聞,待親故皆有恩意。克汴時,以侍其軸①為賢,延歸教諸子。嘗曰:“射,百日事耳。《詩》《書》,非積學不通?!睂艺]諸子曰:“吾一農(nóng)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義事人,僅立門戶,深愿汝曹力田讀書,勿求非望,為吾累也?!迸R陣,勇氣懾眾,立矢石間,怡然若無事者,雖中傷亦不為動。每慕馬援為人,曰:“馬革裹尸,援固可壯?!惫蕬?zhàn)必持矛先士卒?;蛑G,俊曰:“我人臣也,敵在前,不死,乃就安避危乎!”初,太宗即位,朝于行在,諸將獻戶口,各增數(shù)要利。吏請如眾,俊曰:“民實少,他日需求無應,必重斂以承命,是我獨利,而民日困也?!鞭怀怯腥儆嗳丝似谧鱽y,事覺,戮其渠魁,余并釋之。深、冀二州妖人惑眾,圖不軌,連逮者數(shù)萬人,有司議當族。俊力請主者,但誅首惡。節(jié)度使劉成叛降武仙,俊下令曰:“叛者成一人,余能去逆,即忠義士,吾畀其資產(chǎn),仍奏官之?!北姽嗦蕘斫?。沃州天臺寨既降,他將利其子女,欲掠之??≡唬骸俺墙刀浼?,仁者不為也?!绷χ怪?。為政寬明,見人善治田廬,必曲加褒獎,有惰者,則怒罰之。故所部完實,民惟恐其去也。(節(jié)選自《新元史》,有刪改)注:①其軸:人名。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十四年,以勞擢知中山府事擢:提拔。B.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一:全部。C.以侍其軸為賢,延歸教諸子延:延請。D.余能去逆,即忠義士去:除去。2.(考點題)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xiàn)董俊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組是()。A.B.C.D.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金朝貞祐年間,藁城縣令比武招兵,董俊因箭術高超而被提拔為將領。元太祖十年,他迎降國王木華黎。B.金將武仙被打敗后率眾投降,但后來又殺害元帥史天倪,憑借真定叛亂,董俊再次夜襲真定,打跑了他。C.董俊特別孝順母親,對親戚朋友也都有恩惠。他獎賞善治田廬者,處罰懶惰者,所以百姓都不愿他離任。D.董俊在處理藁城人預謀作亂、深、冀二州妖人惑眾以及劉成反叛的案件中,都主張嚴辦首惡,不問脅從。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俊謁木華黎曰:“武仙奸黠,終不為我用,請備之?!保?)吾一農(nóng)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義事人,僅立門戶,深愿汝曹力田讀書,勿求非望,為吾累也。三、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近幾年文言文閱讀對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對文本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從命題的角度看,設置錯誤的角度相對比較穩(wěn)定。【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江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也。革幼而聰敏,六歲便解屬文。九歲丁父艱,與弟觀同生,少孤貧,自相訓勖,讀書精力不倦。十六喪母,以孝聞。服闋,與觀俱詣太學,補國子生,舉高第。齊吏部謝朓雅相欽重。朓嘗宿衛(wèi),還過候革,時大雪,見革弊絮單席,而耽學不倦,乃脫所著襦,并手割半氈與革充臥具而去。除少府卿,出為鎮(zhèn)北豫章王長史,隨府王鎮(zhèn)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馬,乃泛舟而還,途經(jīng)下邳,遂為魏人所執(zhí)。魏徐州刺史元延明聞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稱患腳不拜,延明將加害焉,見革辭色嚴正,更相敬重。延明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辭以囚執(zhí)既久,無復心思.延明逼之逾苦,將加箠撲。革厲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殺身報主,今日得死為幸,誓不為人執(zhí)筆?!毖用髦豢汕?,乃止。日給脫粟三升,僅余性命。值魏主討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還朝。時武陵王在東州,頗自驕縱,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為行事。”乃除武陵王長史、會稽郡丞。革門生故吏,家多在東州,聞革應至,并赍持緣道迎候。革曰:“我通不受餉,不容獨當故人筐篚?!敝伶?zhèn),惟資公俸,食不兼味??ぞ骋髲V,辭訟日數(shù)百,革分判辨析,曾無疑滯。功必賞,過必罰,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府王憚之,遂雅相欽重。將還,民皆戀惜之,贈遺無所受。送故依舊訂舫,革并不納,惟乘臺所給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臥。或謂革曰:“船既不平,濟江甚險,當移徙重物,以迮輕艚。”革既無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實之,其清貧如此。征入為度支尚書。時尚書令何敬容掌選,序用多非其人。革性強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貶,以此為權勢所疾,乃謝病還家。大同元年卒。革歷官八府長史,四王行事,傍無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節(jié)選自《梁書·列傳第三十》,有刪改)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自相訓勖,讀書精力不倦勖:勉勵。B.聞革應至,并赍持緣道迎候赍:攜帶。C.府王憚之,遂雅相欽重相:互相。D.傍無姬侍,家徒壁立徒:僅僅。名師指津高考對于重要實詞的考查,一向遵循試題在課外,答案在課內(nèi)的原則。所以平時下工夫?qū)W好課內(nèi)知識,牢記一些重要實詞的含義對于推斷課外文言語段中文言實詞的含義大有裨益。本題中“相”的用法在《孔雀東南飛》中涉及的比較多,在這里,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答案:C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江革性格剛強的一組是()。①稱患腳不拜②辭以囚執(zhí)既久,無復心思③今日得死為幸,誓不為人執(zhí)筆④我通不受餉,不容獨當故人筐篚⑤分判辨析,曾無疑滯⑥每至朝宴,恒有褒貶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⑥D(zhuǎn).②④⑤名師指津認真閱讀原句,明確其重點表明的角度,對照題干可以正確篩選信息組。本題④是說江革為官廉潔,⑤是說江革為官干練。答案:C3.(考點題)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江革敏而好學。他六歲便能寫文章。父親去世后,與弟弟在貧困中仍能堅持讀書,不知疲倦。母喪結(jié)束后,又與弟弟一起赴太學學習,成績很優(yōu)秀。B.江革臨危不撓。他曾隨府王鎮(zhèn)守彭城,彭城失守后,被魏人俘獲。北魏徐州刺史元延明軟硬兼施,江革始終不從。元延明見不能使他屈服,只好放他還朝。C.江革為官剛正。武陵王年少驕縱,高祖讓江革輔佐他。江革任武陵王長史、會稽郡丞時,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民安吏畏,百城畏服,連武陵王也怕他。D.江革清正廉潔。他將要離開會稽時,百姓贈送的禮物江革概不接受,只乘坐官府給的一條小船返京,由于船不平穩(wěn),渡江危險,便在岸邊搬取十多塊石頭來壓艙。名師指津江革被放還朝,是作為魏帝請梁朝放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的交換條件,而非“元延明見不能使他屈服”。答案:B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l)見革弊絮單席,而耽學不倦,乃脫所著襦,并手割半氈與革充臥具而去。(2)革性強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貶,以此為權勢所疾,乃謝病還家。名師指津翻譯文言語句,一定要與重要詞語的多義現(xiàn)象、活用現(xiàn)象、通假字、偏義復詞等有機結(jié)合。力求能找出采分點并將其翻譯準確。參考答案:(1)(謝朓)看見江革穿著破舊的棉衣,鋪著一層坐席,卻沉迷于學習不知疲倦,便脫下所穿短襖(給江革披上),并親手把氈子割下一半給江革充當臥具,然后才離開。(2)江革性格剛強正直,每到朝宴的時候,經(jīng)常對此加以貶斥,因此被有權勢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稱病返回家鄉(xiāng)。參考譯文:江革字休映,是濟陽考城人。江革自幼聰明敏捷,六歲便能寫文章。九歲時父親去世,與弟江觀孿生,年少孤苦貧窮,兄弟互相勉勵,讀書的精力始終沒有表現(xiàn)出疲倦。十六歲時母親又去世,因服喪有孝行而聞名。服喪期滿后,與江觀一起前往太學,補為國子生,成績很優(yōu)秀。齊朝吏部謝朓十分欽佩器重他。謝朓曾在宮中宿衛(wèi),回來時去探望江革,當時下著大雪,看見江革穿著破舊的棉衣,鋪著一層坐席,卻沉迷于學習不知疲倦,便脫下所穿短襖(給江革披上),并親手把氈子割下一半給江革充當臥具,然后才離開。江革被授少府卿,出任鎮(zhèn)北豫章王長史,并隨府王鎮(zhèn)守彭城。彭城失守后,江革因一向不熟習騎馬,就乘船而回,途經(jīng)下邳時,竟被魏人俘獲。北魏徐州刺史元延明聽說過江革的才名,對他厚加接待。江革稱患有腳病不向他施禮參拜,元延明想要加害他,見江革辭色嚴正,就更加敬重他。元延明讓江革寫祭彭祖的文章,江革以被囚日久,沒有心思寫作為由推辭。于是元延明逼他更加厲害,將要對他施以鞭杖之刑。江革厲色說道:“我年已六十,不能殺身報效君主,今日以死為幸事,誓不替人執(zhí)筆?!痹用髦啦荒苁顾?,就取消了鞭杖。每天只給糙米三升,僅能維持性命而已。正值魏帝請求梁朝讓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于是就釋放江革還朝。這時武陵王在東州,極為驕縱,高祖召見江革當面吩咐他說:“武陵王年少(驕縱),而臧盾性情軟弱,不能盡其輔佐之責,想讓你替代臧盾(輔佐武陵王)?!庇谑鞘诮镂淞晖蹰L史、會稽郡丞。江革的門生故吏,家多在東州,聽說江革將要到來,都攜帶禮物沿途迎候。江革說:“我一概不接受饋贈,我不能成為故人的禮品筐。”到任之后,江革只依靠官俸過日子,吃得也很簡單。會稽郡殷實富裕,地廣人眾,訴訟案件每天多達數(shù)百起,江革分類判案,從無疑案積案。江革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百姓安居,官吏畏懼,百城畏服。武陵王也忌憚他,于是極為敬重他。江革將要返回京都時,百姓都戀戀不舍,贈送的禮物江革一概不接受。送行故吏,按舊例要訂做新船,江革一并不收,只乘坐官府給的一條小船。船艙已經(jīng)偏斜,不能安臥。有人對江革說:“船不平穩(wěn),渡江極其危險,應當搬重物來壓住船艙?!苯餂]有財物,便在西陵岸邊搬取十多塊石頭來使船只充實加重。他就是如此清貧。入朝任度支尚書。當時尚書令何敬容掌管選拔人才,錄用的人多不是合適的人。江革性格剛強正直,每到朝宴的時候,經(jīng)常對此加以貶斥,因此被有權勢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稱病返回家鄉(xiāng)。大同元年去世。江革歷任八府長史,四王行事,身旁卻沒有侍妾,家徒四壁,世人因此敬重他。針對訓練(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李膺字元禮,潁川襄城人也。膺性簡亢,無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陳寔為師友。初舉孝廉,為司徒胡廣所辟,舉高第,再遷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風棄官。轉(zhuǎn)護烏桓校尉。鮮卑數(shù)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虜甚憚懾。以公事免官,還居綸氏,教授常千人。南陽樊陵求為門徒,膺謝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為節(jié)志者所羞。荀爽嘗就謁膺,因為其御,既還,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逼湟娔饺绱恕S缐鄱?,鮮卑寇云中,桓帝聞膺能,乃復征為度遼將軍。自膺到邊,皆望風懼服,先所掠男女悉送還塞下。自是之后,聲振遠域。延熹二年征,再遷河南尹。時宛陵大姓羊元群罷北???,臧罪狼藉,郡舍溷軒有奇巧,乃載之以歸。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賂宦豎,膺反坐輸作左校①。再遷,復拜司隸校尉。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破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自此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宮省。帝怪問其故,并叩頭泣曰:“畏李校尉?!表曋?,帝崩。陳蕃為太傅,與大將軍竇武共秉朝政,連謀誅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為長樂少府。及陳、竇之敗,膺等復發(fā)。后張儉事起,收捕鉤黨,鄉(xiāng)人謂膺曰:“可去矣。”對曰:“事不辭難,罪不逃刑,臣之節(jié)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將安之?”乃詣詔獄。考死,妻子徙邊,門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錮。時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顧為膺門徒,而未有錄牒,故不及于譴。毅乃慨然曰:“本謂膺賢,遣子師之,豈可以漏奪名籍,茍安而已!”遂自表免歸,時人義之。(節(jié)選自《后漢書·黨錮列傳》,有刪改)注:①輸作左校:東漢政府對犯罪官員的懲罰,服勞役刑。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無所交接接:接待。B.每破走之破:打敗。C.膺表欲按其罪按:查辦。D.考死,妻子徙邊考:父親。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李膺有威懾力的一組是()。①無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陳寔為師友②鮮卑數(shù)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虜甚憚懾③南陽樊陵求為門徒,膺謝不受④自膺到邊,皆望風懼服⑤自此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宮?、匏熳员砻鈿w,時人義之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⑤⑥3.(考點題)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膺為官威嚴清明,所以升遷為青州刺史后,當?shù)乜な乜h令聽說消息,多棄官不做。B.李膺擔任護烏桓校尉,在對敵作戰(zhàn)之時英勇善戰(zhàn),每每使敵人敗退,敵人非常怕他。C.李膺為官清廉,做度遼將軍時在與鮮卑大戰(zhàn)之后,將所擄掠的人口全都送還塞下。D.張儉事件發(fā)生之后,李膺敢于擔當,沒有像鄉(xiāng)人勸說的那樣逃走,而是主動前往詔獄。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荀爽嘗就謁膺,因為其御,既還,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保?)毅乃慨然曰:“本謂膺賢,遣子師之,豈可以漏奪名籍,茍安而已!”四、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是語文高考《考試大綱》明確規(guī)定的一個重要考點。所謂“理解”,就是準確把握詞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確意義;而“翻譯”則是將所提供的文言句子以直譯為主翻譯為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所謂“直譯”就是指將原文的字字句句都在譯文中得到具體的對應和落實。只有在難以直譯或者直譯不能準確表達原文意思的時候,才依據(jù)原文意義進行意譯。理解文言文句子的意義,是將文言文句子準確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的重要前提。眾所周知,文章是由段落構成的,段落是由句群構成的,句群是由句子構成的,而句子則是由短語和詞語構成的。我們閱讀一篇文章,是由閱讀句子開始的,甚至可以說是由一個一個的詞語的閱讀開始的,但是,正如我們理解一段話的意義就必須從理解全文的整體意義入手一樣,要準確理解一個句子的意義,也就必須從理解該句上下文的段落意義入手。所以說,“宏觀把握”“語境著手”是準確理解文言文句子意義的基礎。當我們由文章整體意義的把握而局部理解了文章中具體句子的意義以后,就可以進行文言句子的翻譯了。就具體方法而言:1.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詞匯、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年號、政區(qū)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稱等,均不必翻譯,原樣保留。2.對,就是對譯、對換。①將已由單音節(jié)發(fā)展為雙音節(jié)的詞對譯出來;②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固定結(jié)構等都要換成與現(xiàn)代漢語相應的說法;③用現(xiàn)代詞語替換古代詞語。3.拆,文言文中有時連用的兩個單音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恰好是一個雙音詞,對這類詞語,需要拆成兩個詞來進行翻譯,而不能用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詞的詞義去解釋。4.增,增補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詞語活用后的新增加的內(nèi)容。①補出省略成分。②詞類發(fā)生活用時,必須根據(jù)活用的類型增補活用后的有關內(nèi)容。5.刪,就是刪去文言文中某些虛詞。有些文言虛詞在句中只起語法作用,在翻譯時不必也不能落實,只要不影響語氣,就可以刪去。6.調(diào),就是調(diào)整語序,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要求調(diào)整過來。如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主謂倒裝等,在翻譯時要把這些倒置的成分調(diào)整過來,否則就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7.還,即還原。對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互文見義、互文同義)還原成原來的樣子。8.貫,就是貫通。古人在文章中經(jīng)常使用典故,翻譯時要將用典的地方,根據(jù)上下文靈活、貫通地譯出。【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昭義節(jié)度副大使盧從史有賢佐曰孔君,諱戡,字君勝。從史為不法,君陰爭,不從,則于會肆言以折之。從史羞,面頸發(fā)赤,抑首伏氣,不敢出一語以對,立為君更令改章辭者,前后累數(shù)十。坐則與從史說古今君臣父子道,順則受成福,逆輒危辱誅死,曰:“公當為彼,不得為此。”從史常聳聽喘汗。居五六歲,益驕,有悖語,君爭,無改悔色,則悉引從事,空一府往爭之。從史雖羞,退益甚。君泣語其徒曰:“吾所為止于是,不能以有加矣!”遂以疾辭去,臥東都之城東,酒食伎樂之燕不與。當是時,天下以為賢,論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會宰相李公鎮(zhèn)揚州,首奏起君,君猶臥不應。從史讀詔,曰:“是故舍我而從人耶!”即誣奏君前在軍有某事。上曰:“吾知之矣?!弊嗳?,乃除君衛(wèi)尉丞,分司東都。詔始下,門下給事中呂元膺封還詔書,上使謂呂君曰:“吾豈不知戡也,行用之矣?!泵髂辏臀迥暾?,將浴臨汝之湯泉,壬子,至其縣食,遂卒,年五十七。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處士相吊于家。君卒之九十六日,詔縛從史送闕下,數(shù)以違命,流于日南。遂詔贈君尚書司勛員外郎,蓋用嘗欲以命君者信其志。君于為義若嗜欲,勇不顧前后;于利與祿,則畏避如怯夫然。始舉進士第,自金吾衛(wèi)錄事為大理評事,佐昭義軍。軍帥死,從史自其軍諸將代為帥,請君曰:“從史起此軍行伍中,凡在幕府,唯公無分寸私。公茍留,唯公之所欲為?!本坏靡?,留一歲,再奏自監(jiān)察御史至殿中侍御史。從史初聽用其言,得不??;后不聽信,惡益聞。君棄去,遂敗。(節(jié)選自《全唐文》,有刪改)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酒食伎樂之燕不與與:參與。B.數(shù)以違命,流于日南數(shù):列舉。C.唯公之所欲為唯:希望。D.后不聽信,惡益聞聞:傳布。名師指津推斷文言語句中加點詞語意義的題目中,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一些選項對重點虛詞的含義進行考查,所以平時的復習中對一些重點詞語(包括虛詞)的含義一定要牢記在心。本題中,C項“唯公之所欲為”是“唯公之所欲為是聽”的省略,句中的“唯”是句首語氣詞,無實義。答案:C2.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現(xiàn)孔戡聲望高的一組是()。①立為君更令改章辭者,前后累數(shù)十②論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③上使謂呂君曰:吾豈不知戡也,行用之矣。④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處士相吊于家⑤凡在幕府,唯公無分寸私⑥從史初聽用其言,得不敗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③⑤D.④⑤⑥名師指津本題中的①⑤⑥均與表現(xiàn)孔戡“聲望高”的品性無關。①句說的是盧從史的行為;⑤句是盧從史贊美孔戡品格高,與自己無私怨的話;⑥句主要側(cè)面表現(xiàn)孔戡的才能。答案:B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為了規(guī)勸盧從史,孔戡曾讓整個節(jié)度使府的僚屬都去勸諫,盧從史雖然當時羞慚,但等眾人退下后,不忠之言卻更加厲害,孔戡于是借口生病退隱而去。B.孔戡命運不濟,雖被皇上任命為尚書司勛員外郎,但因盧從史多次向朝廷奏章誣告,一直未能到任,后來在臨汝進餐時猝然而死,享年五十七歲。C.孔戡從進士出身進而輔佐昭義軍,前任軍帥死后,經(jīng)代理軍帥盧從史苦苦挽留而做他的輔臣,他不計個人得失,堅持道義,贏得了人們的敬重。D.盧從史原為一般將領,后為昭義節(jié)度副大使,他起初很重視孔戡,曾一年中兩次上奏為孔戡升官,但后來不聽孔戡規(guī)勸,導致最終的失敗。名師指津皇上是在孔戡死后追任他為尚書司勛員外郎的。本題犯了時態(tài)錯誤。答案:B4.(考點題)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從史為不法,君陰爭,不從,則于會肆言以折之。(2)是故舍我而從人耶!(3)于利與祿,則畏避如怯夫然。名師指津翻譯時一定要注意雙音節(jié)詞和多音節(jié)詞的特點,如果是復合詞注意古今異義;如果不是復合詞,翻譯時要注意運用“拆”的方面正確翻譯。參考答案:(1)盧從史有不合法度之舉,孔戡暗中勸諫,如果盧從史不聽從,孔戡就在集會上無所顧忌地發(fā)言指責他。(2)這是故意舍棄我而去侍奉別人?。。?)面對財利,卻畏懼躲避像懦夫的樣子。參考譯文:昭義節(jié)度副大使盧從史有一位賢明的輔臣孔戡,字君勝。盧從史有不合法度之舉,孔戡暗中勸諫,如果盧從史不聽從,孔戡就在集會上無所顧忌地發(fā)言指責他。盧從史感到羞慚,臉紅到脖子根,低頭屏氣,不敢回應一句話,馬上更改命令、修改文書詞句的情況前后累計有幾十次。閑暇時就和盧從史談論自古以來的君臣父子之道,行六順就能享大福,行六逆就危險屈辱甚至遭殺戮,說:“您應當那樣做,而不能這樣做。”盧從史常常聽得害怕而喘氣流汗。過了五六年,盧從史更加驕橫,有不忠之語,孔戡規(guī)勸,他沒有悔改之色,孔戡就讓整個節(jié)度使府的僚屬都去勸諫。盧從史雖然當時羞慚,但等眾人退下后,不忠之言卻更加厲害??钻拗鴮δ切┤苏f:“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不能再做什么了!”于是,借口生病告辭離開,隱居在洛陽城東面,有酒食歌舞的宴飲也不參加。這時,天下人都認為他賢明,談到應該被皇帝重用的士人時,都說“孔戡”。恰逢宰相李吉甫鎮(zhèn)守揚州,首先奏請起用孔戡,孔戡還是隱居不應詔。盧從史看了詔書說:“這是故意舍棄我而去侍奉別人?。 本湍笤熳锩蚓醺姘l(fā)孔戡在軍中有不法之事?;噬险f:“我知道了?!北R從史多次向朝廷上奏章,才改任孔戡為衛(wèi)尉丞,分管東都洛陽。詔書剛下,門下省屬官呂元膺把起草好的詔書駁回,皇上讓人對呂元膺說:“我難道不了解孔戡嗎?將會任用他的?!钡诙辏ㄔ臀迥辏┱?,將到臨汝縣溫泉洗浴,壬子日,剛到臨汝進餐時就去世了,時年五十七歲。公卿士大夫在朝堂上悼念,無官職的士人在家中悼念??钻篮缶攀欤噬舷略t把盧從史綁送京城,列舉他違背朝命的罪行,流放到日南郡。皇上于是下詔追贈孔戡為尚書司勛員外郎,大概是想用曾經(jīng)擬任命的職位伸張他的志愿??钻瑢猿值懒x好像有偏好,奮勇而不瞻前顧后,面對財利,卻畏懼躲避像懦夫的樣子。剛中舉時,從金吾衛(wèi)錄事做到大理評事,輔佐昭義軍。后昭義軍帥死,盧從史以一般將領代理為節(jié)度副大使,請求孔戡說:“我由一般將士出身,在幕府中只有你沒有絲毫私人糾葛。如果你留下來,你想做什么都任隨你。”孔戡沒辦法,留任一年,盧從史兩次奏遷其官,從監(jiān)察御史升至殿中侍御史。盧從史起初聽從采用孔戡的話,得以不??;后來不再聽從相信他,惡名日益?zhèn)鞑肌?钻瑮壦?,就徹底失敗了。針對訓練(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張順,民兵部將也。襄陽受圍五年,宋闖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輕舟百艘,以三舟聯(lián)為一舫,中一舟裝載,左右舟則虛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賞募死士,得三千。求將,得順與張貴,俗呼順曰“矮張”,貴曰“竹園張”。俱智勇,素為諸將所服,俾為都統(tǒng)。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輩或非本心,宜亟去,毋敗吾事?!比巳烁袏^。漢水方生,發(fā)舟百艘,稍進團山下。越二日,進高頭港口,結(jié)方陳,各船置火槍、火炮、熾炭、巨斧、勁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紅燈為識。貴先登,順殿之,乘風破浪,徑犯重圍。至磨洪灘以上,北軍舟師布滿江面,無隙可入。眾乘銳凡斷鐵纟恒攢杙數(shù)百,轉(zhuǎn)戰(zhàn)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絕援,聞救至,踴躍氣百倍。及收軍,獨失順。越數(shù)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執(zhí)弓矢,直抵浮梁,視之順也,身中四槍六箭,怒氣勃勃如生。諸軍驚以為神,結(jié)冢斂葬,立廟祀之。張貴既抵襄,襄帥呂文煥力留共守。貴恃其驍勇,欲還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數(shù)日不食,使持蠟書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連鎖數(shù)十里,列撒星樁,雖魚蝦不得度。二人遇樁即鋸斷之,竟達郢,還報,許發(fā)兵五千駐龍尾洲以助夾擊??倘占榷?,乃別文煥東下,點視所部軍,洎登舟,帳前一人亡去,乃有過被撻者。貴驚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復不能銜枚隱跡,乃舉炮鼓噪發(fā)舟,乘夜順流斷纟恒破圍冒進,眾皆辟易。既出險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擊,以死拒戰(zhàn)。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燭天如白晝。至勾林灘,漸近龍尾洲,遙望軍船旗幟紛披,貴軍喜躍,舉流星火示之。軍船見火即前迎,及勢近欲合,則來舟皆北兵也。蓋郢兵前二日以風水驚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報,據(jù)龍尾洲以逸待勞。貴戰(zhàn)已困,出于不意,身被數(shù)十槍,力不支見執(zhí),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識矮張乎?此是也?!笔刳鹫呓钥?,城中喪氣。文煥斬四卒,以貴祔葬順冢,立雙廟祀之。(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二百九》)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漢水方生,發(fā)舟百艘,稍進團山下稍:稍微。B.諸軍驚以為神,結(jié)冢斂葬,立廟祀之祀:祭拜。C.乘夜順流斷纟恒破圍冒進,眾皆辟易破:突破。D.貴戰(zhàn)已困,出于不意意:料想。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張順張貴英勇無畏的一組是()。①貴先登,順殿之②此行有死而已,汝輩或非本心,宜亟去③身中四槍六箭,怒氣勃勃如生④眾乘銳凡斷鐵纟恒攢杙數(shù)百,轉(zhuǎn)戰(zhàn)百二十里⑤二人遇樁即鋸斷之,竟達郢⑥身被數(shù)十槍,力不支見執(zhí),卒不屈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zhuǎn).②④⑤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宋朝將領將三條小船連在一起成為一艘舫,用中間一艘小船裝載兵士,左右兩艘則將其底鑿空并蓋上蓋子來作為掩飾。B.張貴率軍突圍時,元軍“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賣,使得元軍占據(jù)龍尾洲以逸待勞,才導致突圍失敗,自己被擒,被殺。C.張貴突圍前派遣兩名士兵赴郢求援。這兩名士兵,在重圍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圍,最后竟然到達了郢,兩名士兵表現(xiàn)得無比英勇。D.在各船中裝備各種作戰(zhàn)工具,入夜過了三刻后才啟航出江,并用紅燈作為信號,能看出張順張貴在率軍解救襄陽之前是作了充分準備的。4.(考點題)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俱智勇,素為諸將所服,俾為都統(tǒng)。(2)刻日既定,乃別文煥東下,點視所部軍,洎登舟,帳前一人亡去,乃有過被撻者。五、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指的是一個文言虛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或者作用。近年高考對虛詞的考查呈逐漸淡化的趨勢,課標全國卷已經(jīng)取消了專門的虛詞考查題,但虛詞在文言文閱讀理解以及翻譯句子中的作用不容小覷,有必要進行分類歸納、比較鑒別。理解文言虛詞,要十分注重語境的作用,而且在平時的復習中更要重視虛詞的用法比較:一是遵循先“用法”后“意義”的原則。從判斷所給出的虛詞的詞性入手,確認它在句子中所起到的功能;從虛詞在句子中的位置推斷疑難虛詞的用法和意義。二是揣摩語氣,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起承轉(zhuǎn)合的關鍵性詞語,在推斷的時候注意區(qū)分虛詞的語法義和邏輯義,減少偏差。另外,要關注虛詞表對象、工具、方法、時間、位置、處置手段等用法,盡量聯(lián)系上下文作出準確比較和判斷。(由于課標全國卷已經(jīng)取消專門的虛詞考查題,故本考點不設置例題和針對訓練)一、文言實詞備考方略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要緊緊圍繞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以前后文的意思為依據(jù),認真推敲,仔細辨別。根據(jù)教學實際,我們可按照以下方法進行理解和判斷:1.語境分析法詞義是不確定的,但上下文的語境是相對穩(wěn)定的,我們可以結(jié)合上下文來判斷文言實詞的含義。如“視其沼,則淺混而污;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甚蕪,堂廡甚殘”中的“膠”,可以從“膠”出現(xiàn)的語句的前后環(huán)境去分析。上文的“視其沼,則淺混而污”意思是說這個地方的水位很淺并且很臟;下文“庭除甚蕪,堂廡甚殘”則寫庭院荒蕪、房子殘破。由上下文的理解可以看出,中間一句是說舟船破并擱淺在河邊。由此可推斷出“膠”是“擱淺”的意思。2.結(jié)構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句等對舉的語言現(xiàn)象很多,在對舉句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或相反,這樣通過對已知詞語的詞義、詞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詞語的詞性、詞義。如“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中的“諫”和“追”,從結(jié)構上對舉分析,可推知是“挽回、補救”的意思。3.語法分析法句子的結(jié)構是固定的,組合是有規(guī)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我們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jù)。主語、賓語常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狀語大多由副詞充當。如“六王畢,四海一”中的“一”所處的語法位置是在名詞的后面,應該是謂語,所以它不是數(shù)詞,而是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是“統(tǒng)一”的意思。4.聯(lián)想推斷法有些文言實詞,雖然我們沒有見過,但是其意義和用法在課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因此,我們要善于利用所學過的知識來解決試卷中的問題,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每獨處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嘗傾邪”中的“容止”一詞,結(jié)合我們平時熟悉的“音容笑貌”和“言行舉止”,即可理解其義為“容貌舉止”。5.成語對應法在現(xiàn)代漢語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我們在理解成語的基礎上,便可推知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如“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中的“從”字,由成語“言聽計從”可知其義為“聽從”。6.代入檢驗法對于選擇、判斷類的詞語解釋題,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將所給的義項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貫通文意,解釋準確而無滯礙之處者即為正確答案。如“孔子如審先知,當早易道”中的“審”字,其義項有“自知”“詳細”“審察”“確實”等,分別代入檢驗后,可知其應為“確實”之意。二、篩選文中信息的解題策略1.注意陳述主體是否一致在文言文信息篩選題中,經(jīng)常存在某些被選文句的陳述主體與題干不一致的情況,而這些文句大多數(shù)恰恰是應被排除的選項。因此,在篩選信息時,一定要看所選文句的陳述主體是否與題干一致。2.注意主體關涉的對象是否一致題干要求篩選的信息與所選文句透露的信息的契合不僅表現(xiàn)在陳述對象的一致性上,也表現(xiàn)在兩處關涉對象的一致性上。3.明確信息的意義指向?qū)χ黧w和對象的確認,是為準確篩選信息打下的兩個漂亮的外圍殲滅戰(zhàn),要最終選出正確答案,還要理解表達信息的概念內(nèi)涵,明確所要篩選的信息的意義指向。4.梳理文意句意對所選文句所在文段大意的準確把握,對所選文句與相鄰文句間語意關系的正確理解,可以幫助我們排除錯誤選項的干擾。5.辨明行為、品質(zhì)與功績、影響等有些題干要求篩選的信息與所選文句透露的信息有相符相似之處,但題干要求選出的是行為、品質(zhì),而文句反映的卻是結(jié)果,遇到這種情況要認真辨析。三、分析綜合應試策略對于文言文,可以采用分步閱讀的方法。第一步,粗讀全文,不求甚解。這一步只是概覽全文(段),不追究難詞難句,只圖明白文中寫的時、地、人、事、作者的看法。閱讀時要始終帶著如下幾方面的問題思考:(1)文章寫了什么人、什么事;(2)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jié)局如何;(3)文章說了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為說理依據(jù)的。具體說,對記敘性文字,要理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傳記文,要弄清作者記了哪幾件事,表現(xiàn)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點和精神風貌。議論性文字要理清論點、論據(jù)及論證方法等。說明性文字要理清說明對象、說明內(nèi)容和說明方法。只有整體閱讀,總體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駕馭閱讀材料,才能準確,完整地去分析、評價人物和事件。第二步,排除死字,分析關系,以求理解。所謂“死”字,即不需要翻譯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職名、時間名詞等,要邊讀邊用鉛筆在其下邊一一標出,表時、地的詞可作為轉(zhuǎn)換敘述事件的標志。接著再讀原文,分析關系,加深理解。即分析文中人與人、人與事、事與事之間的關系,理清孰主孰次,孰善孰惡,分析事件的原因結(jié)局,分析人物的命運歸宿,從而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這一步仍不要深究難字難句,要從宏觀上著眼。第三步,掃清障礙,篩選概括,準確答題。文段中的加點字和畫線的句子一般都是難字難句,它也正是文后的命題依據(jù),通過前三遍的閱讀分析,不少已經(jīng)“理解”,但還需再讀第四遍,在珍視“第一印象”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印證,以徹底解決所有難點。(1)可搜尋“記憶”,重溫課文中學過的類似的字詞的用法和句式;(2)可借助語境,瞻前顧后,疏通“文氣”;(3)可借助四個選項,進行比較,驗證選優(yōu);(4)可借助“注釋”,理解相關的文化常識和寫作背景;(5)有的還可以大膽猜測??傊?,在解決難點的基礎之上,篩選信息,提取要點,歸納概括。第四步,回文查對。將選項中現(xiàn)代文敘述文字與文言原文對應文字比照判斷。要堅持把選項中諸如事情的發(fā)展、因果,人物行為的程度、實效等方面內(nèi)容,細細從原文詞句中查出核對;迅速從原文中找出與題目相對應的內(nèi)容。分析、評價選項敘述與文中用詞造句的細微差別,這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四、文言文翻譯“四重奏”最近幾年高考對文言文翻譯的考查由選擇正誤改為筆譯。這就增加了答題難度,而且所出試題均出于課外,仿佛無跡可求,無從下手。其實,還是可以講究一些技巧的,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1.翻譯要注意補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現(xiàn)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語、省略謂語動詞、省略介詞、省略賓語等。在大家做翻譯題時,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補充完整,否則譯文易句意不清、不通。2.翻譯要注意調(diào)整語序文言文中變式句時常出現(xiàn),有定語后置、介詞結(jié)構后置、賓語前置等幾種類型。翻譯時調(diào)整好語序,才便于翻譯,否則譯文易顛三倒四,給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3.翻譯要注意活用現(xiàn)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實詞可以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改變它的詞性和用法,這就是活用。主要有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動詞,名詞作狀語等。翻譯時要抓住詞語的臨時含義。4.翻譯要抓住關鍵詞,聯(lián)系語境,重點突破在文言文閱讀中,有些句子往往因為個別詞而影響全句的理解。這個詞就是一個關鍵詞。對于它,我們要聯(lián)系語境去理解、參悟。答案與解析真題熱身體驗真題在線一、1.C解析:斂:這里是“約束”“退縮”的意思。2.D解析:①“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是制敵措施,但下文說“忿而舉兵犯我”可見措施沒有效果,因此不合題干要求。④由“愿”字可知,表達一種愿望、建議,不合題干“行事有成”的要求。由此可排除A、B、C三項。3.D解析:“何灌阻止?jié)⑼宋闯伞笔菍υ摹肮嘁嗤L迎潰”的誤解。4.(1)參考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觀看的人贊嘆,皇上親自賜酒犒勞他。解析:注意關鍵詞即得分點的翻譯。實詞:整,整理;勞,犒勞。虛詞:第一個“之”,指靶心;第二個“之”,指何灌。(2)參考答案:何灌來到,請求入見,皇上不允許,而命令他把守西部邊角。解析:注意關鍵詞即得分點的翻譯。乞,請求;控,把守;隅,邊角。參考譯文: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何灌因為武選登第,擔任河東從事。當時的河東經(jīng)略使韓縝曾對他說:“你是一位奇士,以后會坐上我今天的位置。”后來何灌擔任府州、火山軍巡檢的軍職。遼人經(jīng)常越過邊境來取水,何灌就親自劃定邊界并設定瞭望敵情的土堡,阻遏遼人來取水,遼人憤怒了舉兵來進犯。何灌迎面射箭,都能射中敵人,有的箭頭射進山崖的石頭里,敵人驚異,認為是神靈現(xiàn)世,心神不安地退去了。三十年后,契丹的蕭太師與何灌會面,提及當年何巡檢神明射術。何灌就說:“何巡檢,就是我何灌!”蕭太師驚異地起身行禮。何灌隨后在河東路帶兵,與西夏軍隊相遇,敵人的騎兵追了過來,何灌射出的箭都能射穿敵人的鎧甲,從胸前射進去,從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敵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張康國把何灌推薦給徽宗,徽宗召見了他,詢問起西北邊境的敵我態(tài)勢。何灌用笏板在御榻上畫出(形勢圖),以衣服上的花紋作為敵我態(tài)勢來向皇上講解?;噬蠞M意地說:“敵人都在我的眼里了?!焙髞砗喂嗌翁狳c河東刑獄,遷西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合伙投資合同范本
- 上海市租賃合同模版:商業(yè)租賃專用
- 2025年大學生實習與就業(yè)跟蹤評估協(xié)議
- 2025年城市工業(yè)租賃協(xié)議示范文本
- 臨時施工協(xié)作合同范本()
- 專業(yè)版音樂劇全國巡回演出合同模板
- 產(chǎn)品分銷與代理合同樣本
- 專利申請代理服務合同模板(版)
- 產(chǎn)權清楚的車位買賣正式合同
- 中小企業(yè)員工勞動合同模板
- 文藝演出排練指導服務合同
- 人教版(2024新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一單元《數(shù)學游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魏寧海超買超賣指標公式
- (正式版)FZ∕T 80014-2024 潔凈室服裝 通 用技術規(guī)范
- 新起點英語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材料投放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定量論文)8700字】
- 剪映專業(yè)版:PC端短視頻制作(全彩慕課版) 課件 第3章 短視頻剪輯快速入門
-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
- 漢密爾頓抑郁和焦慮量表
- 風電場事故案例分析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初中數(shù)學《平行四邊形》單元教材教學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