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牛頓第一定律_第1頁
30-1牛頓第一定律_第2頁
30-1牛頓第一定律_第3頁
30-1牛頓第一定律_第4頁
30-1牛頓第一定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運動和力的關系1牛頓第一定律基礎過關練題組一對運動和力的理解1.(2019山西太原高一上期末)在物理學的發(fā)展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的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在對以下幾位物理學家所做的貢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亞里士多德認為較重物體與較輕物體下落得一樣快B.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認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維持C.笛卡兒認為如果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同一方向運動下去D.牛頓認為力不僅可以維持物體的運動,而且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2019山東泰安四中高一上月考)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如果物體在運動,那么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力是物體獲得速度的原因C.力只能改變物體速度的大小D.力是使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3.(2019黑龍江哈爾濱三中高二上期中)關于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C.運動的物體合力一定不等于零D.運動越快的物體所受力的合力一定越大題組二伽利略理想實驗4.(2019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在探究物體運動的原因時,伽利略利用兩個對接的斜面,一個斜面固定,讓小球從固定斜面上滾下,又滾上另一個傾角可以改變的斜面,斜面傾角逐漸改變至零,如圖所示。伽利略設計這個實驗是為了說明()A.如果沒有摩擦,小球?qū)⑦\動到與釋放時相同的高度B.即使沒有摩擦,小球最終也一定會停下來C.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D.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就不會運動5.(2019江西上饒中學高一上期中)伽利略對運動的研究,不僅確立了許多用于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而且創(chuàng)立了一套對近代科學的發(fā)展極為有益的科學方法,這套科學方法包含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其中排序最合理的是()①運用數(shù)學推理②合理外推③對現(xiàn)象的一般觀察④提出猜想⑤通過實驗對推理進行驗證⑥推廣應用A.④②③①⑤⑥ B.③④①⑤②⑥C.③④①②⑤⑥ D.④③①②⑤⑥6.(2019安徽池州高一上期末)安徽宿松籍科學家吳宜燦獲2018年歐洲聚變核能創(chuàng)新獎。物理學史上許多物理學家的科學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關于科學家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才會改變B.胡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得出了彈簧的伸長與外力的關系C.牛頓做了著名的斜塔實驗,得出輕重物體自由下落一樣快的結論D.伽利略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結論:運動物體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7.(2019遼寧沈陽實驗中學高一上期中)(多選)關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是假想的,沒有科學依據(jù)B.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所用到的方法是在可靠事實基礎上進行抽象思維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科學推理方法,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C.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有力地否定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D.現(xiàn)在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已不再是理想實驗,是可以完成的實驗了題組三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8.(2019天津和平高一上期末)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不受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故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毫無意義B.牛頓第一定律是從實驗現(xiàn)象歸納總結出來的C.牛頓第一定律表明,物體在任何狀態(tài)下都具有慣性D.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外力的作用會改變物體的慣性9.(2019寧夏銀川一中高一上期末)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運動不停止,因為受到動力作用B.要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必有外力作用C.撤去外力,運動物體會逐漸停下D.牛頓第一定律只是反映慣性大小的,因此也叫慣性定律10.(2019重慶八中高一上期末)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A.沒有力作用,物體只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因此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物體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本領”是慣性C.馬拉車一起勻速前行,說明馬和車的慣性是一樣的D.觀察和實驗表明,對于任何物體,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時,決定它們運動狀態(tài)變化難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就是它們的速度11.(2019寧夏育才中學高三上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B.在水平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是沒有外力維持木塊運動的結果C.慣性就是物體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性質(zhì),運動的物體慣性大,靜止的物體慣性小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和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題組四對慣性概念的理解12.(2020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關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具有慣性B.物體的速度越大則慣性越大C.若物體所受的合力不為零則物體沒有慣性D.若兩物體質(zhì)量相等則它們的慣性相同13.在高速公路上乘坐汽車時,駕乘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其目的是()A.防止汽車急剎時駕乘人員慣性消失B.防止汽車加速時駕乘人員慣性變大C.防止汽車減速時駕乘人員慣性變小D.防止在緊急情況時駕乘人員由于慣性飛離座椅,從而造成傷害14.冰壺是冬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如圖所示,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后,冰壺在滑行途中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有()A.推力 B.阻力C.向前的慣性力 D.推力和阻力15.(2019遼寧沈陽新民一中高一上期中)火車在直軌道上勻速運動,車內(nèi)有一物體被豎直丟到窗外,發(fā)現(xiàn)物體仍在和火車一起向前運動,這是因為()A.物體被丟出后,空氣給它一個向前的推力,使它向前運動B.物體被丟出后,在水平方向上和車始終有相同的速度C.物體被丟出的瞬間,手給它一個向前的力,推動它向前運動D.物體被丟出后,慣性消失16.(2019廣東惠州高一上期末)某人乘坐列車時觀察車廂里水平桌面上一個裝水玻璃容器。列車在水平直線運動過程中,當他觀察到的水面形狀如圖中所示時,可以判斷()A.列車向前加速行駛B.列車向前減速行駛C.列車向前勻速行駛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17.如圖所示是一種汽車安全帶控制裝置的示意圖。當汽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擺錘豎直懸掛,鎖棒水平,棘輪可以自由轉(zhuǎn)動,安全帶能被拉動;當汽車突然剎車時,擺錘由于慣性繞軸擺動,使得鎖棒鎖定棘輪,安全帶不能被拉動。若擺錘從圖中實線位置擺到虛線位置,汽車可能的運動方向和運動狀態(tài)是(深度解析)A.向右行駛、突然剎車B.向左行駛、突然剎車C.向左行駛、勻速直線運動D.向右行駛、勻速直線運動能力提升練題組一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2020重慶高一上期中,)中國古代科技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很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例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在《墨經(jīng)》中,就已對力做了比較科學的闡述:“力,刑(形)之所以奮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力能使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或使運動的物體運動得越來越快。下列說法中,與墨翟對力的闡述最接近的是()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力是物體位移變化的原因C.力是物體位置變化的原因D.力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2.(2020河南鄭州高一檢測,)(多選)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深度解析)A.牛頓第一定律反映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guī)律B.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C.在水平地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是由于沒有外力維持木塊運動D.飛跑的運動員遇到障礙而被絆倒,這是因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變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3.(2020河北石家莊高一上期末,)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yè)運營速度最快的國家。一乘客在一列勻加速直線行駛的“復興號”車廂里相對車廂以一定的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則小球()A.在最高點對地速度最大B.在最高點對地速度為零C.拋出時車廂速度越大,落點位置離乘客越遠D.落點位置與拋出時車廂的速度大小無關題組二對慣性的理解和應用4.(2020安徽蕪湖高一上期末,)如圖所示,一個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個小車上,在容器中分別用繩懸掛和拴住一只鐵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鐵球、乒乓球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容器隨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時,兩球的運動狀況是(以小車為參考系)()A.鐵球向左,乒乓球向右B.鐵球向右,乒乓球向左C.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左D.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右5.(2020重慶渝中校級期末,)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有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小球(m1>m2)隨車一起勻速運動。當車突然停止時,如不考慮其他阻力,設車無限長,則兩個小球()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 D.難以確定6.(2020河北衡水武邑中學高一上月考,)如圖所示為月球車示意圖,當該月球車分別在地面以較小的速率和在月面以較大的速率行駛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在地面運動時的慣性較大B.在月面運動時的慣性較大C.在地面和月面慣性一樣大D.在地面運動時的質(zhì)量較大7.(2020湖北襄陽四中高一上月考,)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體的慣性的是()①跳遠運動員在起跳前盡可能高速助跑②跳傘運動員在落地前打開降落傘③自行車輪胎制成不平整的花紋④鐵餅運動員在擲出鐵餅前快速旋轉(zhuǎn)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8.(2020湖北安陸一中高一上月考,)在谷物的收割和脫粒過程中,小石子、草屑等雜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癟粒。為了將它們分離,農(nóng)民常用一種叫作“風谷”的農(nóng)具分選,如圖所示,對它的分選原理描述錯誤的是()A.石子質(zhì)量大慣性大,飛得最遠B.草屑和癟谷粒質(zhì)量小,飛得最近C.草屑和癟谷粒的慣性最大,飛得最近D.空氣阻力作用使它們速度變化快慢不同

答案全解全析基礎過關練1.B亞里士多德認為較重的物體比較輕的物體下落得快,故A錯誤;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B正確;笛卡兒認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下去,故C錯誤;牛頓提出牛頓第一定律,指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D錯誤。2.D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即物體運動時不一定受力,故A錯誤;力是使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產(chǎn)生速度的原因,故B錯誤,D正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即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既能改變速度的大小,也能改變速度的方向,故C錯誤。3.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但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A錯誤,B正確;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所受的合力等于零,故C錯誤;物體運動越快,說明速度越大,但所受的合力不一定大,比如當物體以很大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所受的合力為零,故D錯誤。4.C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即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C正確。5.B物理規(guī)律探究的一般過程為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疑問、科學猜想、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理論推廣,對照可知排序最合理的是:③對現(xiàn)象的一般觀察、④提出猜想、①運用數(shù)學推理、⑤通過實驗對推理進行驗證、②合理外推、⑥推廣應用。故B正確。6.D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而不是有力作用在物體上,運動狀態(tài)才會改變,故A錯誤;胡克用實驗的方法得出了彈簧的伸長與外力的關系,故B錯誤;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斜塔實驗,得出輕重物體自由下落一樣快的結論,故C錯誤;伽利略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結論:一旦物體具有某一速度,如果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故D正確。7.BC伽利略在研究力與運動的關系時,是在斜面實驗的基礎上,設想出理想斜面實驗,他是以實際的實驗為依據(jù),抓住了客觀事實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從而能夠更深刻地揭示自然規(guī)律。因此,理想實驗是實際實驗的延伸,而不是實際的實驗,是建立在實際事實基礎上的合乎邏輯的科學推斷,故A錯誤,B正確。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有力地否定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故C正確。斜面實驗中,不可能觀察到小球不受阻力時以恒定速度運動的現(xiàn)象,這一點即使是現(xiàn)在也做不到,故D錯誤。8.C雖然不受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但牛頓第一定律給出了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規(guī)律,是整個牛頓力學的基礎,是有意義的,故A錯誤;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在伽利略等前人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邏輯推理得出的,是以實驗為基礎,但又不是完全通過實驗得出的,故B錯誤;慣性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即不論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物體都具有慣性,故C正確;慣性僅由物體的質(zhì)量決定,與外力無關,故D錯誤。9.B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A錯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即要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必有外力作用,故B正確;運動時撤去外力,物體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牛頓第一定律表明物體具有慣性,但沒有反映慣性大小,故D錯誤。10.B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如果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慣性是物體具有的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即物體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性質(zhì)是慣性,故B正確;慣性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與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無關,馬拉車一起勻速前行,如果馬和車的質(zhì)量不一樣,則馬和車的慣性是不一樣的,故C錯誤;決定運動狀態(tài)變化難易程度的唯一因素是質(zhì)量,故D錯誤。11.A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等效于合力為零,一定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A正確;在水平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是因為木塊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而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錯誤;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是使物體能夠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的一種性質(zhì),即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性質(zhì),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慣性的大小由質(zhì)量來決定,質(zhì)量大慣性大,質(zhì)量小慣性小,故C、D均錯誤。12.D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的大小僅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所受合力是否為零無關;不只是靜止的物體具有慣性,運動的物體也有慣性;若兩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則它們的慣性相同,故A、B、C錯誤,D正確。13.D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屬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故A、B、C錯誤;駕乘人員和汽車一起向前運動,緊急剎車時,汽車由運動突然變成靜止,而駕乘人員由于具有慣性,會向前傾倒,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所以駕車時必須系好安全帶,故D正確。14.B冰壺被推出后不再受推力,水平方向受到空氣阻力與冰面的阻力;而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并不是力,故B正確,A、C、D錯誤。15.B由于慣性,物體被丟出后,在水平方向上與車有共同的速度,所以物體仍在和火車一起向前運動,故B正確。16.B當列車向前減速時,容器內(nèi)的水由于慣性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水向前涌,呈現(xiàn)圖示狀態(tài),所以列車向前減速行駛,故B正確。17.A由題圖可知,擺錘向右擺動,所以若汽車運動方向向左,則向左做加速運動;若汽車運動方向向右,則向右做減速運動。故A正確。解題模板解答慣性現(xiàn)象的思路(1)明確研究的物體原來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2)當外力作用在物體的某一部分時,這一部分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情況。(3)明確物體由于慣性要保持怎樣的運動狀態(tài),然后判斷物體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能力提升練1.D由題意可知:“力,刑(形)之所以奮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力能使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或使運動的物體運動得越來越快,即力起到了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作用,與力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最接近,故D正確。2.ABD牛頓第一定律描述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狀態(tài),即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A、B正確;牛頓第一定律還揭示了力和運動的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在水平地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是由于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而改變了運動狀態(tài),飛跑的運動員遇到障礙而被絆倒,是因為他受到外力作用而改變了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C錯誤,D正確。知識鏈接力和運動的關系(1)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或速度發(fā)生改變,而速度的改變就意味著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因此,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也可以說“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2)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不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