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中鐵國際城校區(qū)2016-2017學年七下期中歷史試卷(解析版)_第1頁
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中鐵國際城校區(qū)2016-2017學年七下期中歷史試卷(解析版)_第2頁
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中鐵國際城校區(qū)2016-2017學年七下期中歷史試卷(解析版)_第3頁
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中鐵國際城校區(qū)2016-2017學年七下期中歷史試卷(解析版)_第4頁
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中鐵國際城校區(qū)2016-2017學年七下期中歷史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2017學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中鐵國際城校區(qū)七年級(下)期中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學習隋唐史后,四位同學作了主題演講,你認為能準確地概括這段歷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走向統一C.繁榮與開放 D.封建國家陷入危機2.圖示法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北宋與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示意圖是()A. B. C. D.3.后人仿照杜甫憑吊諸葛亮的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所寫的“出師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淚滿襟”的詩句表達了后人對誰的痛惜、懷念和敬仰之情()A.岳飛 B.文天祥 C.寇準 D.秦檜4.郭靖和楊康是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兩個重要人物。你知道他們的名字與以下哪一事件有直接的聯系()A.西夏建立 B.金滅北宋 C.澶淵之盟 D.元朝建立5.南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是()A.汴京 B.成都 C.臨安 D.中都6.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是在何時完成的()A.兩宋時期 B.隋唐時期 C.秦漢時期 D.明清時期7.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說明唐太宗()A.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 B.認識到崇尚節(jié)儉的重要性C.認識到重視人才的必要性 D.認識到虛心納諫的好處8.唐朝負責審核的部門是()A.丞相 B.中書省 C.尚書省 D.門下省9.“統契丹,建政權,都上京,為太祖”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歷史上的哪一位君主()A.松贊干布 B.元昊 C.阿保機 D.阿骨打10.詩句“吳國晚蠶初斷葉,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創(chuàng)作于下列哪個朝代()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二、填空題(大題共2小題;每空3分,共18分.)11.請寫出相對應書籍文獻的名稱(1)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翔實記錄玄奘西行天竺的見聞:。(3)孫思邈第一次記錄火藥配方:。12.人物追蹤:請結合圖片及文字信息回答問題(1)按時間寫出以上人物的序號是。(2)被“唐宗”喻為自己“知得失”的鏡子的人物是。(3)“宋祖”于年建立北宋。三、辨析改錯(本大題6小題;每小題18分,共18分)13.判斷以下史實的正誤。正確的在橫線里打√,錯誤的在橫線里打×并改正,格式為A改為B的形式。(1)唐朝創(chuàng)立三省六部制。改正:(2)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則天。改正:(3)科舉制度被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其通過推舉的方式選拔人才。改正:(4)貞觀初年,鑒真從長安出發(fā),到達天竺,研習佛法。改正:(5)“詩仙”是白居易。改正:(6)“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淮河流域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改正:。四、材料解析(14題18分,15題16分共34分)14.文學和科技是國家繁榮的重要表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辈牧隙骸按蠼瓥|去浪淘盡……亂石穿孔,驚濤拍案,卷起千堆雪”材料三:李約瑟:“宋代是我國科技發(fā)展的黃金時代”。請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中國古代哪兩種文學形式?(2)材料一反映了的盛世被稱為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從制度的角度談一談唐朝繁榮的原因?(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請用史實說明李約瑟觀點的正確性?15.宋代是我國經濟高度繁榮的時代,結合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南宋詩人陸游說“朝廷在古都時,實仰東南財富”(1)從材料一反映了我國經濟發(fā)生了怎樣重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初,蜀民以鐵重,私為券……,以便貿易”圖1(2)材料二中券指的是什么?最早在什么地方出現?有什么意義?材料三:“宋朝積極鼓勵海外貿易,海外貿易發(fā)達”(3)圖片2反映了宋代我國海外貿易最遠到達什么地方?宋代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什么?

2016-2017學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中鐵國際城校區(qū)七年級(下)期中歷史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學習隋唐史后,四位同學作了主題演講,你認為能準確地概括這段歷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走向統一C.繁榮與開放 D.封建國家陷入危機【考點】51:隋朝的建立;55:唐朝的建立.【分析】本題考查隋唐時期的特征.【解答】唐朝前期政治穩(wěn)定,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游這些歷史史實都顯現出唐與亞洲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出現前所未有的盛況;唐朝統治者實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數民族地區(qū),或設機構,或采取冊封政策,或實行和親政策,如文成公主如吐蕃、金城公主入藏,政策靈活多樣,各民族聯系加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fā)展.唐朝經濟、文化對各國影響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故選C.2.圖示法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北宋與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示意圖是()A. B. C. D.【考點】64: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zhàn).【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遼、西夏、宋的并立,注意各政權之間的關系.【解答】916年契丹首領阿保機建立契丹國(遼),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定都東京,1038年黨項首領元昊建立西夏,遼在北宋的東北方,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故能正確反映北宋與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示意圖是C.故選C.3.后人仿照杜甫憑吊諸葛亮的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所寫的“出師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淚滿襟”的詩句表達了后人對誰的痛惜、懷念和敬仰之情()A.岳飛 B.文天祥 C.寇準 D.秦檜【考點】66:南宋的建立和岳飛抗金.【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有關岳飛的史實.【解答】“出師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淚滿襟”的詩句中“冤死”指岳飛被奸相秦檜陷害,表達了后人對岳飛的痛惜、懷念和敬仰之情.故選A.4.郭靖和楊康是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兩個重要人物。你知道他們的名字與以下哪一事件有直接的聯系()A.西夏建立 B.金滅北宋 C.澶淵之盟 D.元朝建立【考點】64: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zhàn).【分析】本題考查了“靖康之變”.【解答】1126年年,金軍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軍俘虜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宗寶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滅亡.歷史上把這次事件稱為“靖康之變”,郭靖和楊康中的“靖和康”就取自這個事件.故選B.5.南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是()A.汴京 B.成都 C.臨安 D.中都【考點】69: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和原因;67:南宋和金的對峙.【分析】本題考查了經濟重心南移與南宋都城.【解答】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戰(zhàn)亂較少,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那里的勞動人手;再加上自然條件的變化,江南地區(qū)的農業(yè)發(fā)展較快,逐漸超過北方.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南宋都城在臨安,城內人口多達百萬,大街小巷店鋪林立,早市、夜市“買賣晝夜不絕”,是南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故選C.6.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是在何時完成的()A.兩宋時期 B.隋唐時期 C.秦漢時期 D.明清時期【考點】69: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和原因.【分析】此題考查的是經濟重心南移的相關史實.【解答】根據所學可知,從唐朝中晚期開始,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南移,到南宋最終完成.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qū).故選A.7.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說明唐太宗()A.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 B.認識到崇尚節(jié)儉的重要性C.認識到重視人才的必要性 D.認識到虛心納諫的好處【考點】58:貞觀新政和貞觀之治.【分析】本題考查了唐太宗的治國方略.【解答】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說明他吸取隋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故選A.8.唐朝負責審核的部門是()A.丞相 B.中書省 C.尚書省 D.門下省【考點】59:三省六部制.【分析】本題以唐朝負責審核的部門為依托,考查三省六部制.【解答】唐朝負責審核的部門是門下?。瞥赜盟宄娜×恐?,并進一步完善.唐朝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止っ鞔_,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布皇帝的詔書;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無事不總”,負責執(zhí)行國家的政令.故選D.9.“統契丹,建政權,都上京,為太祖”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歷史上的哪一位君主()A.松贊干布 B.元昊 C.阿保機 D.阿骨打【考點】61:契丹的興起和遼的建立.【分析】本題考查契丹的興起與遼的建立.【解答】遼朝,又稱契丹國,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機登基稱帝,國號“契丹”,定都上京.阿保機是遼太祖.故選C.10.詩句“吳國晚蠶初斷葉,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創(chuàng)作于下列哪個朝代()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考點】68:宋代南方經濟的發(fā)展.【分析】本題考查了占城稻的引進.【解答】根據題干給出的“占城早稻”可知它最早創(chuàng)作于宋朝.宋朝時從越南引進占城稻在江南推廣,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當時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故選C.二、填空題(大題共2小題;每空3分,共18分.)11.請寫出相對應書籍文獻的名稱(1)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2)翔實記錄玄奘西行天竺的見聞:《大唐西域記》。(3)孫思邈第一次記錄火藥配方:《丹經》?!究键c】5I: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fā)展;6K: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和外傳.【分析】本題以填空題的形式考查古代的重要書籍文獻.【解答】(1)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翔實記錄玄奘西行天竺見聞的是《大唐西域記》.貞觀十九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長安.貞觀二十年,玄奘將自己的游歷所見所聞寫成了《大唐西域記》,是研究7世紀中亞和南亞各國,特別是研究印度歷史地理的珍貴文獻.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3)據所學知,唐朝中期的書籍里留下了火藥配方的記載,孫思邈在在《丹經》中第一次把火藥配方記錄下來.故答案為:(1)《金剛經》.(2)《大唐西域記》.(3)《丹經》.12.人物追蹤:請結合圖片及文字信息回答問題(1)按時間寫出以上人物的序號是②①④③。(2)被“唐宗”喻為自己“知得失”的鏡子的人物是魏征。(3)“宋祖”于960年建立北宋?!究键c】58:貞觀新政和貞觀之治;57: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63:陳橋兵變和北宋的建立;71:明朝的建立.【分析】本題以歷史人物圖片為切入點,考查李世民、嬴政、朱元璋、趙匡胤的相關知識.【解答】(1)唐太宗李世民626年繼承皇位;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建立了北宋.故正確順序為②①④③.(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在位時,注意虛心納諫,重用著名的諫臣魏征,魏征死后,唐太宗認為失去一面重要的鏡子.(3)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建立了北宋,取代后周.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陳橋兵變”.故答案為:(1)②①④③.(2)魏征.(3)960.三、辨析改錯(本大題6小題;每小題18分,共18分)13.判斷以下史實的正誤。正確的在橫線里打√,錯誤的在橫線里打×并改正,格式為A改為B的形式。(1)唐朝創(chuàng)立三省六部制?!粮恼禾瞥臑樗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則天。√改正:√(3)科舉制度被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其通過推舉的方式選拔人才?!粮恼和婆e改為分科考試(4)貞觀初年,鑒真從長安出發(fā),到達天竺,研習佛法?!粮恼鸿b真改為玄奘(5)“詩仙”是白居易?!粮恼喊拙右赘臑槔畎祝?)“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淮河流域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粮恼夯春恿饔蚋臑樘饔?。【考點】59:三省六部制;5A:女皇武則天;5D:科舉制的創(chuàng)建及影響;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fā)展;5J:光耀千古的唐詩;68:宋代南方經濟的發(fā)展.【分析】本題以判斷改錯的形式,考查三省六部制、武則天、科舉制度、玄奘西行、李白和南方經濟發(fā)展.【解答】(1)隋朝隋文帝時創(chuàng)立了三省六部制,不是唐朝創(chuàng)立三省六部制,唐朝時進一步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設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尚書省下設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其中刑部負責案件的偵辦和審理.各部門之間既分工合作,集思廣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牽制,加強了以皇權為核心的中央集權.(2)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繼續(xù)實行唐太宗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社會經濟進一步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則天”說法正確.(3)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隋文帝時,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不是推薦的方法;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從此門第不高的讀書人,可憑才學做官.(4)貞觀初年,玄奘,不是鑒真,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訪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游學,成為著名的佛學大師.他在天竺各地講學,受到當地人的尊敬.“貞觀初年,鑒真從長安出發(fā),到達天竺,研習佛法.”說法錯誤.(5)“詩仙”是李白.李白是唐朝浪漫主義詩人,生活在盛唐時期,他的詩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語言輕快,富有浪漫主義情懷,人們稱他為“詩仙”,他代表作有《早發(fā)白帝城》《蜀道難》等.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詩歌要更多地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他的《秦中吟》《新樂府》等諷喻社會,同情人民.他的詩直白如話,通俗易懂.(6)“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不是淮河流域.故答案為:(1)×;唐朝改為隋朝.(2)√.(3)×;推舉改為分科考試.(4)×;鑒真改為玄奘.(5)×;白居易改為李白.(6)×;淮河流域改為太湖流域.四、材料解析(14題18分,15題16分共34分)14.文學和科技是國家繁榮的重要表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材料二:“大江東去浪淘盡……亂石穿孔,驚濤拍案,卷起千堆雪”材料三:李約瑟:“宋代是我國科技發(fā)展的黃金時代”。請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中國古代哪兩種文學形式?(2)材料一反映了的盛世被稱為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從制度的角度談一談唐朝繁榮的原因?(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請用史實說明李約瑟觀點的正確性?【考點】5B:開元盛世;5J:光耀千古的唐詩;6J: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6K: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和外傳;6N:宋詞和元曲.【分析】本題以兩則文學作品和一則李約瑟的評述為材料切入考查唐詩、宋詞及相關的盛世局面和政治體制與宋代科技成果.【解答】(1)材料一“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選自杜甫的唐詩《憶昔》,材料二“大江東去浪淘盡…亂石穿孔,驚濤拍案,卷起千堆雪”選自蘇軾的宋詞.(2)材料一反映了的盛世被稱開元盛世;唐朝繁榮的原因有關的政治制度是科舉制選拔了大量的人才;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政府的效率.(3)材料三中李約瑟說“宋代是我國科技發(fā)展的黃金時代”能證明這個觀點正確性的史實有活字印刷術,火藥用于軍事,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等.故答案為:(1)唐詩;宋詞.(2)開元盛世;科舉制選拔了大量的人才;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政府的效率.(3)活字印刷術,火藥用于軍事,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2點給滿分)15.宋代是我國經濟高度繁榮的時代,結合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南宋詩人陸游說“朝廷在古都時,實仰東南財富”(1)從材料一反映了我國經濟發(fā)生了怎樣重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