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的重建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3C/28/wKhkFmYgcdWAJwAOAAJMeuaxg4M852.jpg)
![淺談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的重建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3C/28/wKhkFmYgcdWAJwAOAAJMeuaxg4M8522.jpg)
![淺談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的重建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3C/28/wKhkFmYgcdWAJwAOAAJMeuaxg4M8523.jpg)
![淺談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的重建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3C/28/wKhkFmYgcdWAJwAOAAJMeuaxg4M8524.jpg)
![淺談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的重建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1/3C/28/wKhkFmYgcdWAJwAOAAJMeuaxg4M85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的重建——以習近平《講話》精神為例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加之市場經(jīng)濟大潮的影響與沖擊,文藝及文藝工作在社會中的作用日益被邊緣化、被冷落。文藝曾經(jīng)擁有的啟蒙、“號角”作用與引領地位不再;
有些文藝工作主體自暴自棄,自甘沉淪,人心渙散,思想混亂,方向迷失;
有些文藝工作者拜伏于商品經(jīng)濟法則和市場指揮棒之下,拜金主義觀念流行;
有些文藝批評不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人民幣服務,“紅包批評”風行;有些文藝產(chǎn)品淪為了商品,為賺取最大額度的利潤,不再或主要不是以思想、質(zhì)量取勝,而是以數(shù)量、銷量、碼洋為終極目標,粗制濫造、嘩眾取寵、吸睛、吸金之作大行其道。消費社會強勁、赤裸、張揚的物質(zhì)奢靡之風,后現(xiàn)代社會文化強烈、立體、多元的感官刺激與沖擊,使一些文藝工作者難以自持,主動放棄道德與原則、崇高與理想,丟棄社會、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命與責任擔當,昧心充當文藝黑加工坊主,批量生產(chǎn)、大量復制對文藝消費者心靈有害無益的媚俗、低俗、庸俗甚至傷風敗俗的“五無”(
無品格、無營養(yǎng)、無特色、無思想、無美感)
產(chǎn)品。而在一些文藝批評者的口中和筆下,文藝批評的境界和格調(diào)變得低下。一方面,主旋律被質(zhì)疑,真善美被冷落,信仰、崇高、理想被嘲笑,宏大敘事話語如“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夢”“歷史”“英雄”“人民”“民族”等被解構(gòu)、被拋棄;
另一方面,假惡丑橫行猖獗,個人主義式的一己之悲歡、小我、小敘事受一些批評家追捧,物欲、肉欲橫流,低級趣味登堂入室。當前中國文藝批評應該往何處去?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
發(fā)表后,無疑為重病纏身的當前中國文藝批評開出了一劑強力有效的藥方,向中國文藝批評界發(fā)出了一記當頭棒喝,同時也猶如一場春風,為混沌的當前中國文藝批評界廓清了思想的迷霧,指明了努力、前進的方向,注入了文化建設的正能量。可以說,《講話》是繼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后,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在新的歷史時期黨關于社會主義文藝工作的又一部高度權威、務實、具有思想理論高度的綱領性、指導性文獻。當前,作為中國文學批評主體的學院派文學批評的處境可謂楚歌四起,媒體、輿論、學界對其評價可謂噓聲一片,“紅包批評”“圈子批評”“人情批評”“關系批評”“黑話批評”“強制闡釋”等詬病之聲不絕于耳。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的重建及實施,既離不開國家層面的宏觀性的方針政策的規(guī)范以及形而上、方向性的指導,也離不開學界內(nèi)部形而下、具體的文學批評實踐導引。勿庸置疑,《講話》對于當下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的撥亂反正和秩序重建將具有重要的指導和規(guī)正意義。哈羅德·布魯姆是耶魯大學教授,同時他也是當代美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因獨特的理論建構(gòu)與文學批評實踐而被學界譽為“20
世紀文學批評領軍人物,西方傳統(tǒng)中最有天賦、最有原創(chuàng)性和最具煽動性的文學批評家”。他的文學批評實踐經(jīng)驗豐富,其文學批評涵蓋世界多個國家、民族、地域的多個作家、多部作品、多種文類。他在文學批評中的諸多實踐與品格可以為當下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的重構(gòu)提供借鑒。一、重建具有人民性品格的文藝批評《講話》第三部分的標題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翔實論述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人民性問題。習近平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zhì)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顯示出黨對于文藝創(chuàng)作的人民性的重視。習近平在論及文藝批評時特別指出,文藝批評工作者應該“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明確了文藝批評應該具有的人民性品格。由于“文學批評并列于作家創(chuàng)作,是具有獨立文體特性的藝術化表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文藝批評也屬于文藝創(chuàng)作的范疇?!耙匀嗣駷橹行?,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xiàn)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這樣,文藝批評的人民性便得到了突出的彰顯,成為《講話》的重要主題之一?!吨v話》所論涉的人民性具有豐富的意涵。具體而言,它包括批評功用、批評文風、批評立場等層面的內(nèi)容。在批評功用層面,人民性是指文藝批評工作者應該具有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意識與自覺,運用其精深學養(yǎng)、藝術經(jīng)驗、審美眼光開展“褒貶甄別”工作,在浩瀚、博雜的文藝產(chǎn)品中褒優(yōu)貶劣、激濁揚清、剜爛蘋果,“把爛的剜掉,把好的留下來吃”,即文藝批評要為普通的、廣大的文藝愛好者做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作品遴選、把關工作,把真正優(yōu)秀、優(yōu)質(zhì)、富有精神與心靈營養(yǎng)的審美產(chǎn)品和精神食糧推介給人民。在批評文風上,人民性則是指文藝批評書寫的語言、風格、意義表達方式等應該是面向社會廣大讀者群體,符合他們的接受習慣、接受心理和審美偏好,并通俗易懂,為他們所喜聞樂見,而非僅僅是面對、迎合象牙塔內(nèi)的少數(shù)精英受眾。批評立場則是指文藝批評工作者在開展文藝批評時所操持的基本觀點,它的本質(zhì)即是為人民服務,同時也是構(gòu)成批評功用和批評文風的基石,即具有人民性批評立場的文藝批評工作者,必然也會在其批評功用層面和批評文風上透顯出人民性。因此,批評立場無疑是人民性的三層內(nèi)涵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在當下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界,由于根深蒂固的精英觀念的影響,現(xiàn)代性語境中長期存在的精英與大眾之間的區(qū)隔與對立傳統(tǒng),知識分子啟蒙理念與實踐的受挫等等,致使學院派文學批評退入象牙塔;
加之大學校園的學術科研考評機制的影響,學院派文學批評的主流逐漸褪變成學者批評。因此,其文學批評成果主要面向?qū)W界同行而非人民大眾,學術化、理論性、學究氣嚴重,并固化成為一種象牙塔批評、廟堂批評,文學批評成果的社會轉(zhuǎn)化或大眾普及要么被認為是不可行的或難以實施,要么被視作是雕蟲小技,壯夫不為。這種文學批評嚴重缺乏人民性、大眾化品格。在哈羅德·布魯姆從事文學批評的后期,與其他學院派批評家不同的是他作為大眾美育家與經(jīng)典普及家,將其文學批評指向了學院外更為寬廣的普通讀者——社會大眾,而非面向或主要面向?qū)W院內(nèi)專業(yè)讀者。他旨在以文學經(jīng)典對普通讀者進行審美教育、心靈救贖,其文學批評的社會效益指向明顯。如其影響巨大的文學批評名著《西方正典》《如何讀,為什么讀》即是專為普通大眾而寫?!氨緯⒉粚閷W術界而著,因為只有一小部分學者仍然因喜愛閱讀而讀書。被約翰遜和他之后的伍爾夫稱為‘普通讀者’的人仍然存在著,而他們可能仍然歡迎各種有關讀書的建議?!币虼耍膶W批評面向普通讀者而非學院精英或?qū)W界同行,這實際上構(gòu)成了哈羅德·布魯姆文學批評實踐的根本立場。在具體的文學批評實踐當中,哈羅德·布魯姆的主要工作即是向大眾推介、評說、闡釋真正的經(jīng)典之作,這充分體現(xiàn)了文學批評功用層面的意義。如他在《西方正典》的結(jié)尾部分為讀者開列了詳細的經(jīng)典書目清單;
在《天才:
一百位杰出作家作品匯評》中推薦、論涉了一百位經(jīng)典作家及其作品;在《如何讀,為什么讀》中向大眾讀者講解了文本的經(jīng)典性何在,怎樣讀經(jīng)典以及為什么要讀經(jīng)典等等。在批評文風上,哈羅德·布魯姆堅持自覺的大眾化立場,堅守強烈的大眾化情懷,具有清醒、明確的大眾化接受目標與指向。因此,在文學批評的后期他毅然拋棄了傳統(tǒng)的、格式化的、臉譜化的學院派批評范式與風格;
在話語表述方式上清除了理論的纏繞糾結(jié)和術語的繁復堆砌,改變了晦澀的文風,創(chuàng)建了語言平易、明白曉暢、親切隨和、情感充沛、文筆恣肆、具有高度親和力、易于且樂于為大眾讀者接受的新穎批評文風。如英國馬克思主義批評家特里·伊格爾頓指出,《如何讀,為什么讀》是布氏批評文風轉(zhuǎn)型的典型代表作,并認為他寫作此書的真正目的是“厭倦了泛濫成災的理論話語……想吸引普通讀者,把文學從學院派的秘密典儀中解放出來,恢復其公共性和大眾性?!睋Q言之,該書出版的目標受眾就是大眾讀者,而非學院派和象牙塔內(nèi)的讀者。除了此書之外,哈羅德·布魯姆還有許多批評論著也體現(xiàn)了這種新文風。如新世紀之交,他專門為青少年學習文學經(jīng)典而編輯并作序言的文學經(jīng)典學習指南叢書“切爾西屋”(ChelseaHouse)
文學經(jīng)典批評叢書,該叢書已出版500余部。哈羅德·布魯姆對于社會文化公眾的美育責任與社會擔當值得當下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工作者借鑒。哈羅德·布魯姆的文學批評實踐向中國學者證實了文學批評成果走出象牙塔,走近大眾不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可行的。當下中國的學院派文學批評不能僅僅是發(fā)生或停留于學術界、知識層、學者圈、學院內(nèi)的知識生產(chǎn),而是知識的累積、存儲、“搬運”、遷移、更新或傳承,更是能通過轉(zhuǎn)變立場、改變文風走出象牙塔,走入社會,為人民大眾服務,產(chǎn)生社會效益,對人民發(fā)揮美育作用與功效的文化產(chǎn)品。作為專業(yè)性的文學批評工作者,中國的文學批評家不僅能以自身的特殊身份與才識優(yōu)勢推動文化成果更有力、更有效地實現(xiàn)社會轉(zhuǎn)化,也能使之走得更廣、更深、更遠。從社會與民族發(fā)展的高度而言,隨著大眾的文化審美能力、認知水平、文化素養(yǎng)的逐步提高,中國的文明素質(zhì)以及文化軟實力也會相應提升,這對最終建成一個文明、和諧、美好、強盛的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將不無裨益。二、重塑文藝批評的“批評”風骨在當前中國文藝批評界,由于受商業(yè)利益的誘惑,有些文藝批評主體的獨立人格、審美理想、批判精神、道德感、正義感不斷淪喪;
由于受人際關系的左右,有些所謂的文藝批評最終淪落成為違心、廉價、名不副實、一團和氣的表揚甚至庸俗、肉麻、露骨、寡廉鮮恥的吹捧和刻意的諂媚奉承;由于有些部門的行政權力的干預,文本評判的嚴肅性、審美標準、藝術標尺或被拋擲一邊或流于形式,并在批評界和社會上形成一股歪風、邪氣,長此以往將最終導致中國的文藝批評整體蛻變和淪落。“20
世紀90
年代以降,由于消費文化的侵入,阿諛奉承的‘評論’開始大行其道,捧殺了作家,捧殺了作品,最終捧殺了中國的文學藝術”,有些批評和批評家已然失去身份存在的意義與依據(jù),并由此引發(fā)學科生存的合法性危機?!霸诋斚挛乃嚺u場域里,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聲音微弱,批評理念、判斷標準混亂,文藝批評本身也面臨邊緣化趨勢和公信力不足的問題,這和當下一些批評家批評精神缺失、批評鋒芒消退,文藝批評褒貶甄別功能弱化,淪為表揚和自我表揚,甚至是庸俗化、工具化的吹捧和造勢有很大關系。”鑒于此現(xiàn)狀,《講話》特別強調(diào)文藝批評必須充分發(fā)揮懷疑精神和批判的本體職責與功能,對平庸、低劣的文藝作品要勇于亮劍,要敢于痛下殺手?!拔乃嚺u要的就是批評,不能都是表揚甚至庸俗吹捧、阿諛奉承……更不能用簡單的商業(yè)標準取代藝術標準,把文藝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紅包厚度等于評論高度’。文藝批評褒貶甄別功能弱化,缺乏戰(zhàn)斗力、說服力,不利于文藝健康發(fā)展”。同時,《講話》指出批評家必須具備超然獨立的人格精神,勇敢無畏、實事求是的品格,犀利獨到的甄別眼光和批判鋒芒?!拔乃嚺u就要褒優(yōu)貶劣、激濁揚清”,不能受商業(yè)利益的左右,人情關系的牽制,權力網(wǎng)絡的脅迫,“不能因為彼此是朋友,低頭不見抬頭見,抹不開面子,就不敢批評”?!吨v話》高屋建瓴地提出“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打磨好批評這把‘利器’,把好文藝批評的方向盤,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在藝術質(zhì)量和水平上敢于實事求是,對各種不良文藝作品、現(xiàn)象、思潮敢于表明態(tài)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于表明立場,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敝厮苤袊乃嚺u的“批評”風骨,改變不良的文藝批評形態(tài)與內(nèi)核,重樹文藝批評的新風尚,歸根結(jié)底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改造文藝批評主體的專業(yè)品質(zhì),提升批評家的個人人格修為。哈羅德·布魯姆以其傲然獨立、不媚俗、不迎合、不從眾、不附和的品格而被世界文學批評界和學界所知曉。筆者認為哈羅德·布魯姆是一位具有鮮明批評風骨,強烈批判意識與精神,有著犀利批判鋒芒的批評家。他的質(zhì)疑精神、反叛性格、否定美學已成為確定和辨識其獨特批評身份的鮮明標識?!安还苁裁礀|西,我一概反對”,其誤讀理論被學界戲稱為“抬杠詩學”或“對抗/反叛詩學”。無論是從最早的T.S.
艾略特、新批評、解構(gòu)主義,還是后來的文化批評(
憎恨學派)
、通俗文學、電子文學、聲像文化乃至宗教文學,哈羅德·布魯姆一律質(zhì)疑之,批評之?!拔乙来畏磳^T.S.艾略特,新基督徒式的新批評主義及其信徒、保爾·德曼及其同伙的解構(gòu)主義,反對過當下新左派和老右派對文學經(jīng)典所謂的不平等和道德可疑性進行的攻擊”。而在這些被批評者當中,有些甚至是哈羅德·布魯姆的摯友,其文學批評的獨立人格性、不留情面性由此可見一斑。而他的這一批評品格也是導致他新見迭出、建樹卓著、影響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筆者認為,落實《講話》精神可以與借鑒哈羅德·布魯姆的文學批評實踐相結(jié)合,借鑒其文學批評實踐中的優(yōu)秀品格,以此優(yōu)化和凈化當前中國文學批評界存在的重霾霧瘴,重構(gòu)良好、良性、復調(diào)、富有張力、活力、生命力的批評格局與批評圖景。同時,對重塑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風骨,重建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生態(tài),推出優(yōu)秀、高質(zhì)、厚重的文學批評成果也將具有積極的意義。三重樹文藝批評的“藝術”標尺針對當前中國文藝批評的現(xiàn)狀,《講話》除了提倡批評的“歷史性”“人民性”“批評性”之外,還從文藝批評的本體、對象、目標出發(fā),特別強調(diào)批評的“藝術性”“審美性”,即以藝術、審美為標準,勘察、評判文藝作品的藝術質(zhì)量和水平,“不能用簡單的商業(yè)標準取代藝術標準,把文藝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這實際上就是讓文藝批評真正回歸到其本職的、核心的、最為重要的工作上來。而“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在藝術質(zhì)量和水平上敢于實事求是”,無疑抓住了文藝批評的本質(zhì)?!八囆g性”批評與“歷史性”“人民性”“思想性”“政治性”“批評性”等批評相結(jié)合,就構(gòu)成了綜合性的、立體的、全方位審視的文藝批評,即內(nèi)在性批評與外在性批評的有機統(tǒng)一,這也正是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所倡導的辯證批評形態(tài)。由于文藝批評也屬于文藝創(chuàng)作的范疇,因此,文藝批評也應該與文藝創(chuàng)作一樣具有藝術性、審美性,擁有“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yōu)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另外,在如何對待和運用西方外來批評理論的問題上,《講話》也明確指出“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批判借鑒現(xiàn)代西方文藝理論……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這就要求中國的文藝批評家必須要擁有高度清醒、自覺的批評主體意識,以我為主,以文本為主,因地制宜,取我所需,為我所用。要根據(jù)文本的實際情況進行批評,不能脫離或不顧文本實際進行強制闡釋。20
世紀以來,各種文學理論輪番登場,先后成為學術界的時尚新寵。在文學理論風起云涌、不斷更迭的各個時期,這些理論又常常被當時的批評家們視若神明上帝,奉為靈丹妙藥和東來真經(jīng),廣泛應用于本土或異域文學文本的解讀之中。由于這些理論原本大多是由社會學、文化學、政治學等領域轉(zhuǎn)化而來,因此,對文學文本的闡釋就主要是從社會、文化、政治等非審美角度層面展開,并出現(xiàn)了理論先入為主、以理論強行切割作品、強制闡釋文本等畸形現(xiàn)象,導致文本淪為理論的注腳。在這些解讀過程中,文本審美、藝術層面的核心要素與內(nèi)涵被有意無意地、買櫝還珠似地忽略或遺忘了。換言之,20世紀以前占主導的、從傳統(tǒng)的審美角度闡釋文本的批評方法被當作一種過時、落后的工具而遭到唾棄。與之同時被遺棄的還有批評寫作的藝術化、審美化風格,取而代之的是時尚流行、千篇一律的八股化“學院體”“學究體”,其文風僵化規(guī)范,可讀性極差。這種非/去審美化的文學批評潮流不僅在西方批評界盛行,而且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推進,也逐漸波及中國的文學批評界。在當下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中,這種呈一邊倒的文學批評非/去審美化潮流導致“文學研究離文學越來越遠……文學研究者研究一切,就是不研究文學自身”的奇異現(xiàn)象,并在中國文學批評西方化的背景下愈演愈烈,最終形成洶涌之勢,覆蓋了當下中國文壇和學界。作為堅定的唯美主義者,哈羅德·布魯姆極力反對、抵制文學批評的理論化、意識形態(tài)化、政治化、文化化,尤其反感當今西方學院派批評家們亂/濫用文化政治理論對經(jīng)典、審美文本、文學文本展開非/去審美化解讀。他明確指出,“在二十世紀最后三分之一的時間里,我對自己專業(yè)領域內(nèi)所發(fā)生的事一直持否定的看法。因為在現(xiàn)今世界上的大學里文學教學已被政治化了:
我們不再有大學,只有政治正確的廟堂。文學批評如今已被‘文化批評’所取代:
這是一種由偽馬克思主義、偽女性主義以及各種法國/海德格爾式的時髦東西所組成的奇觀。西方經(jīng)典已被各種諸如此類的十字軍運動所代替,如后殖民主義、多元文化主義、族裔研究,以及各種關于性傾向的奇談怪論。如果我是出生在1970年而不是1930年的話,我就不會以文學批評家和大學老師為職業(yè),就算我有十二倍的天賦也不會作此選擇”。哈羅德·布魯姆堅信,審美價值才是文學文本最核心的價值,審美批評才是文本批評的正道、正統(tǒng),而其它批評則是旁門左道、歪門邪道?!叭缃裎矣职l(fā)現(xiàn)周圍全是些嘩眾取寵的教授,充滿著法德理論的克隆,各種有關性傾向和社會性別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無休止的文化多元主義,我于是明白了,文學研究的巴爾干化已經(jīng)是不可逆轉(zhuǎn)的了。所有對文學作品審美價值持敵意者不會走開,他們會培養(yǎng)出一批體制性的憎恨者?!痹谒磥?,這是一種惡意闡釋、肆意歪曲,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蠻橫的、不顧文本實際、以理論強套文本的強制闡釋、野蠻批評,因為西方學院派批評家們是體制性的審美價值憎恨者。由此,哈羅德·布魯姆提出了“以藝術抵制理論”(artagainsttheory)
的口號。此處的“理論”并非泛指所有理論,而是特指去/非審美化的批評理論形態(tài)——旨在以審美批評反對當代肆虐、橫行文壇和學界,呈一邊倒的政治批評和文化研究,以此矯正和祛除當代文學批評中極端的非/去審美化趨勢與偏頗。作為美國學院派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率先垂范,在批評實踐中以審美為標尺,聚焦文本的審美層面,挖掘、探析其審美要素,并以富于藝術化、情感性、趣味化的能指方式表達其意義和所指?!段鞣秸洹贰度绾巫x,為什么讀》等著作皆為其審美批評的典型代表作。他的審美主義文學批評實踐已在世界文學批評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文學是人類的家園,文學批評應從文學出發(fā),最后回歸文學,而審美是其最終落腳點。筆者認為,借鑒哈羅德·布魯姆的文學批評實踐,必將對當下中國學院派文學批評中存在的非/去審美化傾向產(chǎn)生一定的遏制作用,并能積極引導文學研究主體在文學批評活動中回歸文學的審美本位,從而增強文學的“家園意識”。四重續(xù)中國文學批評傳統(tǒng)作為一篇指導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中國文藝工作的綱領性文獻,《講話》在論及文藝批評工作時指出,文藝批評既要積極吸收和利用異域、外來的文化資源,同時也要“繼承創(chuàng)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yōu)秀遺產(chǎn)”,使古今中外的批評資源精華皆為我所用。當然,能夠繼承、創(chuàng)新的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不勝枚舉,本文無法一一例舉,在此筆者僅以“第四種批評”或曰“詩化批評”作為例證加以論述。媒體批評、學者批評、作家批評之外的作家學者批評被稱為“第四種批評”?!暗谒姆N批評”聚焦文本的藝術性與審美性,并將學術研究的學理性、系統(tǒng)性、嚴謹性、深刻性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感性、直觀性、形象性、情感性結(jié)合起來,形成一種混合雜糅的風格與特征?!暗谒姆N批評”在中國古已有之,被稱為“詩化批評”,它曾經(jīng)作為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主流形態(tài)而存在?!霸娀u”即批評的詩化,文本兼具理性抽象的內(nèi)容與藝術化的表達形式,以及獨特的審美關注點。如劉勰的《文心雕龍》,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嚴羽的《滄浪詩話》,鐘嶸的《詩品序》,張竹坡評點《金瓶梅》,毛宗崗父子評點《三國演義》,金圣嘆評點《水滸傳》等等。另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還有一類“論詩詩”作品也屬于“詩化批評”的范疇,并取得了豐碩矚目的成果。如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元好問的《論詩絕句三十首》等。這些古代文論作品都積淀成為中國文學批評的重要傳統(tǒng)和理論遺產(chǎn)。在中國進入現(xiàn)代社會之后,這一傳統(tǒng)仍然被傳承和延續(xù),只不過是以現(xiàn)代形態(tài)的“第四種批評”方式存在。如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周作人的《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朱自清的《詩論》,梁實秋的《文藝批評論》,錢鐘書的《談藝錄》等等。新時期以來,在一波又一波的反傳統(tǒng)、親西化文化思潮沖擊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開始出現(xiàn)斷裂。特別是在西方單一化、模式化的文學批評范式被全面引進中國的學院體制內(nèi),并被奉為金科玉律和圭臬典范之后,學者與作家、學術研究與文學創(chuàng)作被學院和作協(xié)兩個完全不同的體制強行拆散、分離,致使“學者與作家身份相互排斥”。這種謬誤僵化的觀念形成之后,阻礙了兩者的統(tǒng)一與融合,使當下中國的文學批評呈現(xiàn)出與西方文學批評趨同的態(tài)勢。作為世界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的文學批評生涯大體上經(jīng)歷了前、后兩個形態(tài)特征各異的時期。以1990
年代為界,前期他主要是從事學院批評,后期則主要是從事作家學者批評。作為學院派批評家的哈羅德·布魯姆先后出版了《雪萊的神話創(chuàng)造》《布萊克的啟示》《塔內(nèi)鳴鐘者》《影響的焦慮》《誤讀圖示》《卡巴拉與批評》《詩歌與壓抑》等學術專著。這些代表作是典型的、中規(guī)中矩的、完全符合傳統(tǒng)學術規(guī)范的學術論著,它們主要面向?qū)W院內(nèi)的小圈子及同行讀者群體。其文章格式統(tǒng)一,邏輯嚴密,體系性強,風格單調(diào),立場中立,情感隱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治老鼠服務合同協(xié)議書
- 建筑樁基工程施工合同
- 電熱水器維修合同
- 法律行業(yè)智能訴訟輔助工具研發(fā)方案
- 地暖承包合同
- 教育行業(yè)管理與教學實踐指南
-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與管理指導書
- DeepSeek簡單版使用指南
- 店面承包合作協(xié)議合同
- 集裝箱活動房租賃合同樣本
- 校園安全派出所
- 餐廳值班管理培訓
- XXXX無線維護崗位認證教材故障處理思路及案例分析
- 2024年浙江省自然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酒店春節(jié)營銷方案
- 營銷管理方案中的定價策略與盈利模式
- 2024年西寧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臨沂市高三一模(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模擬試題)物理試卷
- 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2教材習題答案
- 我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22解讀
- 高級茶藝師技能鑒定(協(xié)會版)備考題庫-下(多選、判斷題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