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魚移植、增殖技術規(guī)范 大銀魚移植、增殖技術_第1頁
銀魚移植、增殖技術規(guī)范 大銀魚移植、增殖技術_第2頁
銀魚移植、增殖技術規(guī)范 大銀魚移植、增殖技術_第3頁
銀魚移植、增殖技術規(guī)范 大銀魚移植、增殖技術_第4頁
銀魚移植、增殖技術規(guī)范 大銀魚移植、增殖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銀魚移植、增殖技術規(guī)范大銀魚移植、增殖技術本標準規(guī)定了大銀魚[Protosalanxhyalocranius(Abbott)]移植水域的環(huán)境條件、受精卵與魚苗的制備、質量判定及運輸、投放和增殖管理。本標準適用于大銀魚的移植、增殖。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11607漁業(yè)水質標準GB/T15806青魚、草魚、鰱、鳙魚卵受精率計算方法3移植水域環(huán)境條件3.1非生物因子3.1.1我國北緯28°以北的湖泊、水庫均為適移區(qū)域。3.1.2生長的水溫范圍0℃~32℃,產卵期適溫1℃~5℃。3.1.3適移水體的面積在100hm2以上。3.1.4水深應在1m以上,北方地區(qū)冰下水深0.8m以上;底質以硬土、砂礫底為宜。3.1.5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規(guī)定,其中水體的透明度20cm~300cm,pH值6.5~9.2,鹽度應小3.2生物因子3.2.1要求魚類區(qū)系組成簡單,中上水層有空閑的生態(tài)位。3.2.2鲌魚屬、馬口魚屬、鰓魚屬等中上層肉食性魚類是大銀魚的主要敵害生物。3.2.3銀魚前期生長的主要餌料競爭者是一些終身以浮游動物為主餌料的魚類,如:鱗魚、麥穗魚、餐3.2.4銀魚前期餌料以浮游動物為主。移植水體春季的浮游動物生物量不低于1.0mg/L。中后期餌料以小型魚類、蝦類為主,如籃魚、麥穗魚、太湖新銀魚、秀麗白蝦等。4受精卵的制備4.1親魚的選擇4.1.1性成熟的親魚為湖泊、水庫中大銀魚繁殖高峰期捕獲的親魚。4.1.2性成熟的雌魚腹部飽滿而柔軟,卵粒充分游離,輕壓腹部可見卵粒從泄殖孔流出。性成熟的雄魚頭部及鰓蓋兩側呈暗紅色,臀鰭較大,呈扇形,且臀鰭上方有一排吸附性強的生殖鱗片,精巢位于后腹部2肛門處,呈月牙形,精液呈乳白色,入水即散開。4.1.3親魚的體長應大于110mm。4.1.4起捕后的親魚應瀝干水存放,表面覆蓋濕紗布,防風、防曬、防凍、防擠壓。暫存氣溫1℃~5℃時,暫存時間不宜超過1h,寒冷地區(qū)可延長至4h~5h。在暫存時間內應盡快完成人工授精。4.2人工授精4.2.1授精適宜水溫1℃~5℃。4.2.2雌雄配比1:1~3。4.2.3人工授精時左手拇指和食指輕拎雌魚頭部,擦去親魚體表的水和污物,右手大拇指自魚體上腹部慢慢向下腹部推擠,將卵粒從泄殖孔擠入培養(yǎng)皿內。然后迅速拿起雄魚,用彎頭剪對準雄魚精巢,將其剪破,使白色精液流出,立即用橡皮吸球吸清水沖刷雄魚精液于卵上,邊沖刷邊用雄魚尾部將精液與卵粒攪勻,持續(xù)攪動10s~15s,注加新水超出卵層表面1cm~2cm,靜置1min~2min后,倒入容器暫存。受精卵經除污、漂洗后可送入孵化室孵化。4.2.4受精率的計算按GB/T15806規(guī)定執(zhí)行。4.3受精卵的質量要求4.3.1肉眼觀察近似圓形,色澤晶瑩透明,卵粒飽滿,沉性,略有吸附力。4.3.2在解剖鏡下觀察,受精卵卵膜光滑,上有均勻的卵膜絲布散,卵周隙清晰,受精卵胚胎發(fā)育的不同時相見附錄A。4.3.3高囊胚及以后各期的受精卵,經靜置沉淀3min后,每毫升受精卵數(shù)為(1250±250)粒。4.3.495%的受精卵卵徑應達到0.8mm以上。5魚苗的制備5.1受精卵的孵化5.1.1孵化室應通風、朝陽,避免陽光直射。5.1.2孵化適宜水溫2℃~8℃。5.1.3水質應符合GB11607中的規(guī)定。5.1.4孵化容器采用高50cm以上的玻璃水族箱,水深為30cm~35cm。放卵密度為3×10?粒/m2。日換水2次,換水前充分攪水至卵粒飄起,等卵粒下沉后進行換水,每次換水量為四分之三,換水水溫變幅±1.5℃。5.1.5在適宜的孵化水溫范圍內,調低水溫或適當升溫可有效控制孵化期。充氣至卵粒輕微翻動和增加光照(不超出室外光照強度)均可加快胚胎發(fā)育進程。在正常的室內光照下,不充氣,孵化水溫2℃~8℃時,約50d~60d出苗。5.2孵化管理5.2.1應有專人值班,每次換水后應保證受精孵無堆積現(xiàn)象,孵化過程中及時剔除發(fā)白、發(fā)霉的死卵,用解剖鏡定期檢查受精卵發(fā)育的情況(見附錄A)。5.2.2受精卵出現(xiàn)水霉菌感染,可用2×10-'濃度的高錳酸鉀浸泡5min~10min,然后用清水漂洗至凈。6受精卵、魚苗運輸6.1受精卵、魚苗計數(shù)6.1.1魚卵抽樣計數(shù)時應攪動存卵容器中的水,使卵粒在水中均勻分布,用5mL量筒隨機取樣3mL~4mL,靜置3min使魚卵充分沉淀后,讀取魚卵所占體積的毫升數(shù),再對量筒中的全部魚卵計數(shù),得到第一次取樣的魚卵數(shù)。重復魚卵抽樣計數(shù)2次,加權求得平均每毫升的魚卵數(shù)。6.1.2受精卵總量計算應以較大的量筒取待測魚卵,靜置3min后讀取魚卵所占體積的毫升數(shù),乘以3魚卵抽樣所得的每毫升的魚卵數(shù)和受精率,即為受精卵總量。6.1.3魚苗抽樣計數(shù)時應緩慢攪動盛苗容器中的水,使魚苗在水中均勻分布,用5mL量筒隨機取樣3mL~4mL,讀取量筒內水樣的毫升數(shù),用吸管吸取量筒中的全部魚苗進行計數(shù)。重復魚苗抽樣計數(shù)2次,加權求得平均每毫升水樣的魚苗數(shù)。6.1.4魚苗總量計算應緩慢攪動盛苗容器中的水,使魚苗在水中均勻分布,以較大的量筒取待測魚苗,讀取含苗水樣的毫升數(shù),乘以魚苗抽樣所得的每毫升的魚苗數(shù),即為魚苗總量。6.2受精卵、魚苗的包裝運輸6.2.1受精卵、魚苗的運輸用水應符合GB11607的規(guī)定。6.2.2受精卵適宜運輸水溫(4±3)℃,以受精卵胚胎發(fā)育至高囊胚期以后運輸為宜。半天以內能到達移植放流地,則可用敞口容器或塑料桶運輸。裝水量為容器的一半,每升水裝受精卵3000?!?000粒。若半天以上才能到達移植放流地,須用雙層聚乙烯塑料袋充氧、扎口后裝箱運輸,裝水量占塑料袋容積的四分之一,充氧體積約占四分之三,每升水裝受精卵10000?!?0000粒。6.2.3魚苗適宜運輸水溫(7±2)℃,魚苗出膜至平游需7d~10d,平游后可用雙層聚乙烯塑料袋充氧,扎口后裝箱運輸,每升水裝魚苗5000尾左右。若運輸路程近,可提高到每升水裝8000尾~10000尾。裝水量占塑料袋容積的五分之二,充氧體積約占五分之三。7受精卵、魚苗的投放7.1受精卵的投放7.1.1投放地點應選擇背風向陽、水深1.0m~2.5m、水位穩(wěn)定、底質為沙質或硬泥、餌料豐富的沿岸水域,進行多點投放。7.1.2投放時應將盛卵容器放入投放移植地的水體中,待容器內水溫與移植地水溫一致后,再將受精卵徐徐倒入移植水體。7.1.3受精卵投放密度為(4000±1000)粒/hm2。若水體面積在200hm2以下,可提高投放密度至(9000±1000)粒/hm2。7.2魚苗的投放投放地點與方法,按7.1.1與7.1.2的規(guī)定執(zhí)行。投放密度為1500尾/hm2~3000尾/hm2。若水體面積在200hm2以下,可提高投放密度至5000尾/hm2。8增殖管理8.1加強漁政管理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yè)法》,嚴禁電、毒、炸違章作業(yè)。8.2建立繁殖保護措施劃出5%~10%的水域作為常年保護區(qū),重點保護產卵場。確定禁漁期,在幼魚生長階段,實行季節(jié)性封湖。加強資源監(jiān)測,重點監(jiān)測生長情況、資源密度及餌料生物與敵害生物,做好監(jiān)測記錄,并采取相應的技術與管理措施。8.3做好捕撈計劃8.3.1根據(jù)資源密度估算資源現(xiàn)存量,制訂捕撈量和剩余量的計劃。8.3.2適時調整捕撈強度,根據(jù)資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