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數(shù)學班級二2任課教師劉寶霞授課時間13.9.2
課題認識厘米和用厘米量課時1課型新授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創(chuàng)&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忸知道長度單位的
作用。
教學目標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四£觀念,初步學會用
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在建立1厘米長度觀念的基礎上,較正確、靈活的估測出較小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課件,尺子、小剪刀、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激趣導入1、情境設置,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讓學生分成兩組測量,可以用學生
師: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大家桌準備的東西比一比,量一量。
面上都擺著嶄新的數(shù)學課本,你知道5
你的這本數(shù)學課本有多長嗎?
2、提出測量中的矛盾問題。在師生交流中得出結論:雖然都是
在剛才的實際測量中,有的同學說數(shù)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長,但是每個人所
學書有6顆回形針那么長,有的同學用的測量工具不一樣,所以量出的
說數(shù)學書有1根鉛筆那么長,有的同長度也不同。
學說數(shù)學書有2把小刀那么長。
師:為什么我們都是測量的數(shù)學課本
的長而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同學
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5
師:要想準確地量出數(shù)學課本的長應
該怎么辦?
回顧展新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學生觀察后匯報,教師在黑板上貼
我們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是經常用到什出直尺放大圖,使學生了解尺子的
么工具?(尺子)下面我們就來認識結構)
尺子。請同學們拿出直尺,摸一摸,交流中使學生明白:赤字上有很多
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字,這些數(shù)字都分別對著一根長
的刻度線,是數(shù)字幾,我們就把它5
叫做刻度幾,也就是幾厘米。這就
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長度單位:厘
米。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精講精練1、認識1厘米。
(1)在直尺上找。學生思考后交流得出:直尺上從刻
師生共同交流得出:首先在直尺上找度1到刻度2、從刻度2到刻度3……
到刻度“0”,從刻度0到刻度1,這都是1厘米。
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5
(2)在生活中找1厘米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
(3)用手比。長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
米、3厘米……又是多長?
(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從刻度0到刻度3、
從刻度4到刻度7……都是3厘米,5
讓學生比劃出3厘米,5厘米,10厘
米大約的長度)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3、用厘米量。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2)統(tǒng)一測量的方法。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
完成課本練習一的1一3。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
檢測反饋1、第1題,看一看,填一填,2、第條上,同桌檢查。
2題,5厘米、10厘米的紙條,并把
它剪下來。讓學生說一說這支鉛筆的長度為什5
3^第3題,么是8厘米。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學會了什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開
么本領?今天我們認識了厘米,初步展合作學習,分別量出3厘米、
學會了用尺子去測量物體的長度,測
量時要注意把尺子0刻度對準所量物讓學生用尺子分別量一量鉛筆的
體的左端,看有段對準尺子上的刻度長,練習本的寬,墨水的高5
總結評價幾,就是幾厘米。
教學反思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板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正確建立1厘米的空
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
書間觀念,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建
設立幾厘米的長度觀念。然后應用厘米來估一
計估、量一量、辨一辨,讓學生在嘗試測量、
比較、交流中,逐步總結出測量物體長度的
方法,課堂上學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對準
1回家后選擇你最想量或最感興趣的
0刻度,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這種
物體測一測、量一量,并把它記錄下
作業(yè)方法,也有的學生采取其它刻度對準物體的
來。
左端,一格一格的數(shù)的方法(這種方法只有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1、帖24AAfc中、:」L/小仆12-H-4二“Liz
學科數(shù)學班級二2任課教師劉寶霞授課時間13.9.3
課題認識米和用米量課時1課型新授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直到1米=100厘
米。
教學目標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在學習活動中,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并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學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課件,米尺、軟尺、繩子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數(shù)學課本的
激趣導入提問學生自己的那個手指的寬是1厘長邊和短邊各是多少厘米,并在小
米。組內交流測量的結果.
說明: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2、讓學生自己估計一下課桌的長是5
知道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多少厘米,寬是多少厘米,再讓學
米做單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場的長生用尺量一量,并把結果告訴大家。
用厘米做單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3、讓一名小朋友用厘米尺量黑板的
厘米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長,另一名小朋友用米尺量黑板的
學習用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長。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度。
板書課題:認識米和用米量。讓小朋友們拿出自己準備的米尺,5
二、探究實踐,體驗活動。和自己的學生尺比一比,它們有什
回顧展新1、認識米。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感知1米的實際長度??梢宰寣W生在小組內相互交流,進
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行驗證
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梢宰寣W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
(2)認識米與厘米的進率。一比,將兩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
師:剛才大家認識了米,那么今天我米的長度,用直尺比一比從地面到
們學習的米和昨天學習的厘米之間有講臺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等方
精講精練什么關系呢?法來記住1米的長度5
師:這條是1米長的繩子,請你用以學生交流,老師注意引導學生觀察
厘米為單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自己身邊的物體
有多少厘米?(100厘米)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繩子,兩人一
小結:1米也也就是100厘米。組量出1米、2米、3米的長度給大
(板書:1米=100厘米)家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讓兩個小朋友合作到展示臺上量出5
2、用米量。每條繩子的長度。
出示卷尺。介紹:這是在測量比較長
的距離時用的卷尺。它可以量較長的
物體長度或較長的距離。
小結:量物體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
的一端開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0”
刻度對齊物體的一端,一直量到物體5
的另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這樣才
能量準確。
檢測反饋三、鞏固練習。同桌互相幫助,測量自己的身高是
1、課本練習一的第4題。幾米幾厘米,老師巡視,并幫助測
2、課后同學之間相互合作測量教師的量有困難的學生。
長、寬,后面黑板的長、寬,講臺的
總結評價長、寬,并把它記錄下來。
四、課堂小結。5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學會了什么?
(在共同交流中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
們不僅認識了米,學會了用米去量較
長的物體長度或距離,還知道了1米
=100厘米)
5
教學反思
認識米和用米量
板1米,2米,3米,5米在建立“米”的概念時,由于長度較大,個
書1米=100厘米體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學生小組合作完
設成,如:兩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學具擺出1
計米,再進行觀察比較,認識“米”與“厘米”
的關系;測量時,一人測量,另一人記錄。
用此方法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培養(yǎng)了學
課后或回家后選擇你最想量或最感興
生的協(xié)作意識。
趣的物體測一測、量一量,并把它記
作業(yè)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測量方法之后,我讓他
錄下來。
們用直尺選擇身邊喜歡的事物進行測量,讓
學科數(shù)學班級二2任課教師劉寶霞授課時間13.9.4
課題認識線段課時1課型新授
1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認識多亳段的特征,并體驗畫線段的方法以及估算的
方法。
教學目標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獷J長、能用刻度尺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限整
厘米)。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像、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尺子,各種彎的、直的實物若干如吸管、鉛筆、繩子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一、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感知。
激趣導入5
出示一幅圖,上面有很多路有直的彎
的。
師:走哪條路比較近?為什么?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類似這樣
的事例還很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
學生觀察準備好的直尺、直的彎的
回顧展新究這個問題。
吸管、鉛筆、繩子、鐵絲等
1、認識線段。5
師:你覺得桌子上哪些東西是直的?
師:請同學們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學生迅速找出自己認為是直的東西
直的東西除了直以外,你還發(fā)現(xiàn)什
么?(自由發(fā)言)
小結:像這樣直直的線,我們就叫它
線段。每條線段都有兩個端點。(教師
精講精練在黑板上畫一條線的并在線段的兩端
點兩個點,表示線段的端點.)5
板書課題:認識線段。
2、找線段。
師:我們身邊哪些東西的邊可以看作學生同桌之間進行交流互動,并說
線段?為什么?一說、評一評。
指出下面哪些是線段。
V一
5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學生區(qū)分哪些是線段后,可以讓學
二、自主探究,量畫線段。生說說是怎樣判斷的。
1、量線段0
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6
實物投影儀上進行測量操作,并引導
學生評價他的測量方法。讓學生估計這兩條線的哪條長、哪
小結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對準條短或者同樣長呢?
線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對著刻度幾,
就是幾厘米。
師出示兩條同樣長的線段(位置擺放學生自由發(fā)言后,讓學生通過用尺
不同),。子測量驗證
2、畫線段。4
(1)任意畫一條線段。讓學生畫3厘米長的線段,并說出
(2)畫指定長度的線段。IHI法。
強調:不管用哪種方法畫線段,一定讓幾個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怎
要注意按住直尺,在話線段的過程中,樣畫線段,大家評價哪種方法好。
要保證尺子不移動,并用筆尖緊貼著學生操作后匯報。并請方法好的學
直尺把線畫直。生再演示一遍,并邊畫邊說。
(3)練習。
三、鞏固練習。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條5厘米長10
1、下圖有3個點,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的線段,畫好后,讓同桌之間互相
檢測反饋線段并量出線段的長度。檢查所畫線段是不是5厘米。
?
**
2、畫一條比4厘米長2厘米的線段。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
總結評價獲?
師生交流后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
么是線段,線段的特征,還有如何量
一條線段的長度,及畫線段。
教學反思
認識線段
板
書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設\/1—體會數(shù)學的內在價值。也發(fā)展了學生的
計思維。而這些活動對于建立學生正確的表
象、形成良好的數(shù)感,有著重要意義。
作業(yè)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學科數(shù)學班級二2任課教師劉寶霞授課時間13.9.5
課題練習一課時1課型練習
1進一步鞏固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的認識,它們之間的進率以及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限整厘米)。
教學目標
2進一步認識線段,熟練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方法(限整厘米)。
3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各種尺子:學生尺,卷尺,米尺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師生共同進行交流。
激趣導入一、復習。5
1、說一說。
師:小朋友們,我們在這個單元中認
識了厘米和米,那你知道1厘米和1
米分別是多長嗎?
2、找一找。
同桌之間合作,按老師的要求,分別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完成,老師適
在直尺上找1厘米、3厘米、8厘米的時進行知道幫助。并將測量的數(shù)據(jù)
長度,然后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展示。分別填入下表。5
3、量一量。
(1)你的手掌寬大約是幾厘米?
回顧展新(2)你的一掛(張開的大拇指與中指
手
之間的距離)長大約是幾厘米?
掌一掛長身高
(3)你的身高大約是幾米幾厘米?
寬
4、回一回。(
(1)畫一條長2厘米的線段。
(2)畫一條長6厘米的線段。,(()米
(3)畫一條比8厘米少4厘米的線段。厘)厘米()厘米10
二、指導練習。米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一5—10。
精講精練1、第5題。
學生獨立畫好后,同桌之間進行對
比,檢查。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2、第6題.
老師先引導學生先進行分別估計,然讓小朋友先進行判斷,然后說明為
后再進行實際測量并把估計數(shù)和測量什么。從而真正掌握線段的特征:
5
結果填入課本有關空格中,把填寫結直的,有兩個端點,并可以測量它
果進行對比,看看自己估計能力如何。的長度。
3、第7題。
4、第8題。
要求先估計三角形、長方形每條邊的
長,再實際測量。
5、第9題。
這是厘米和米的簡單加減法計算。也
是第一次出現(xiàn)帶單位計算。計算第1題時,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的
5
6、第10題。例子進行計算,如14厘米的紙條剪
老師可以先出示題目,請學生估計這去8厘米,還剩幾厘米。再類推到
兩條線段哪條長、哪條短或者同樣長第2小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進行
簡單交流匯報。
檢測反饋呢?
線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長
度。而生活中的線段有時需要估計一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想法。
下,有時又要通過實踐來得出正確的學生通過用尺子量度,發(fā)現(xiàn)這兩條
結論。另外,同樣長的兩條線段,往線段是一樣長的。
5
往人們會覺得豎放比橫放長,這是視小結:不太長的
覺的誤差,實際上是一樣長。
三、實踐活動。
1、試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度。讓學生以四人為一合作小組進行測
2、測量跳遠的距離。
指導學生:要先確定兩個點,一個是
跳的起點,另一個是跳完后腳后跟所
在的點(終點)。量的時候,尺子要從
起點拉到終點,尺子要放平放直,這
5
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四、課堂小結。
總結評價
師: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又學
A7IIJK此an汩?
教學反思
板
書
設
計
學生能做到動手、動腦,與老師互相配合。
作業(yè)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學科數(shù)學班級二2任課教師劉寶霞授課時間13.9.9
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課時1課型新授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
教學目標2、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學難點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激趣導入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小組討論)
(課件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說說從中
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5
師:4個班的同學只給了兩輛車,每
輛車只準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們
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大家估算
一下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呢?
匯報不同的乘車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
~(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輛學生匯報:(1)用口算30+30=60,
回顧展新車;列出算式:36+30=和35+34=60+6=66沒有超過70,可以兩個
小結:這兩個算式都是兩位數(shù)加兩位班合乘一輛車。(2)想40+30=70,
數(shù),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shù)36+30肯定比70少,所以兩個班可
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加法。以合乘一輛車。10
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1)以小組為單位擺小棒,探索36
加)+30的計算方法。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學生在擺小棒過程中,老師進行巡
1、教學例1:36+30=視指導。匯報時,讓個別小組到實
先引導學生進行口算,驗證二(1)班物投影儀上進行擺放,重點讓學生
和二(2)班的同學能否乘一輛車。理解在擺放過程中,整十根與整十
師:那么36+30還可以怎么算?你會根合并。
5
精講精練用豎式進行計算嗎?我們可以先借助(2)對照小棒擺法知道寫豎式的方
好朋友小棒來擺一擺。法。
小結:先寫36,在36的下行寫30,讓學生結合小棒擺法列豎式。
要注意在十位上寫的3要與上一行十學生試著計算后,讓個別學生板演。
位上的3對齊,也就是十位對十位,
個位對個位。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3)計算。讓學生看著剛才寫出的豎式,想應
引導學生回憶小棒的擺放過程,要把該如何進行計算。
36根小棒和30根小棒合并起來,應
該先把單根的小棒合起來,也就是先
把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再把整十根小棒
合起來,也就是在把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豎式計算后,再讓學生說說計算過10
(4)做一做。程
教師要注意幫助列豎式計算有困難的
個別學生,適時進行輔導,然后請個
別學生板演,集體訂正。出示課本第9頁的“做一做”讓學
2、教學例2:35+34=生獨立完成。
(1)先引導學生進行口算,驗證二(3)
班和二(4)班的同學能否乘一輛車。
學生口算后進行匯報展示。
(2)師:那你們會列豎式進行計算匯報展示時,先讓個別學生板演,
35+34嗎?先用小棒擺一擺,再進行然后說說豎式計算過程。
計算。
最后再次強調在列豎式進行計算時,
要注意數(shù)位對齊,并從個位加起。出示課本第10頁的“做一做”讓學
檢測反饋(3)做一做。生獨立完成。
三、鞏固練習。獨立完成后,進行集體訂正。
1、完成課本練習二的1—2。學生獨
立完成后,進行集體訂正,老師要注10
意巡視,幫助個別計算有困難的學生。
2、改錯。
總結評價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在列豎式(學生交流后強調,今天我們學會
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了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豎式計算的方
法,在列豎式計算時要注意數(shù)位對
齊,并從個位加起)
教學反思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
板在教學進位加法時,學生對于從個位加還是
36+30=6635+34=69
書從十位加產生了疑問,有的學生說,從十位
十個十個
設力口好,有的學生說從個位加好,并闡述了自
3635
計己的理由(從十位加太麻煩了,個位進的1
+30+34
要加上,還得把十位上的數(shù)再擦掉,不如從
6669
T似刀口四刀1史。笫丁子土切況,子土磔仃J
作業(yè)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練習,從中體驗了知識的生成過程
學科數(shù)學班級二2任課教師劉寶霞授課時間13.9.11
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課時1課型新授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進位加)的筆算方法。
教學目標2、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并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
3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一、情境導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如何解決問
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上節(jié)課在題,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6+35=\
“參觀博物館”時學了哪些知識嗎?5
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加法(不進位加)
要注意什么?
(課件出示“參觀博物館”畫面)
回答后板書: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學生小組內擺小棒,并請個別小組
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參觀博物館”畫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展示,老師適
面,直接提出問題:二(1)班和二(3)時跟進,進行必要的幫助和輔導。
班的同學能合乘一輛車嗎?5
二、探究新知。
回顧展新1、教學例3:36+35=
(1)先引導學生進行估算,然后讓學
生拼擺小棒。(再次讓學生體驗到因為滿十根捆
先擺3捆小棒,旁邊擺6根小棒,然成1捆的過程)
后在下面3捆和5根小棒,分別對齊,
要求出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應該
怎么辦?先加哪一部分?學生回答,列出豎式:
小結:在擺小棒的過程中遇到滿十根36
小棒就可以把這十根捆成一捆。+3510
精講精練(2)列豎式計算。組織學生討論:從哪一位開始算?
師:通過剛才的擺小棒,你發(fā)現(xiàn)了什個位6加5得11怎么辦?如何向十
么?根據(jù)剛才擺的過程列豎式算一位進1,個位上怎么寫?
算,該怎么算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3)比較總結。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比較:例3和上
學生回答后,引導歸納總結如下:節(jié)課的計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
相同點:①都是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點。
②列豎式計算時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
③都可以從個位加起。10
不同點:例3出現(xiàn)了個位滿十向十位
進一。
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學生計算完,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
2、學生嘗試練習,出示課本中相應“做作,結合具體題目的計算,說一說:
一做”。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師:能不能從十位加起?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檢測反饋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練習二的第3—4題。學
生獨立完成后,進行集體訂正。老師
要注意巡視,幫助個別計算有困難的
學生。
2、把錯誤改正過來。
363717
+55+42+65
81898310
3、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12頁的“思
考題:
老師結合實例說明題意,讓學生自己
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然后進
行集體反饋。如還可以寫出:27+72
=99、36+63=99、45+54=99等。
總結評價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在筆算加
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重點強調:在筆算加法時要注意要把
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
十向十位進一。
教學反思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
板雖然注意了知識間的相互遷移,重視了用學
oOroO—7(1
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構建新的知識內容,消除
36
設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希望使學生易于
+315
計接受、理解。而且也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
71
用擺小棒的方法,力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
八,乂伙子土史旦跳刖J胖出豕舁理。但錯
誤的情況依然存在。存在錯誤情況有:(1)
作業(yè)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橫式上的得數(shù)漏寫。(2)筆算中進位“1,,
沒有寫,做時沒能在十位卜加“講1,,Q
學科數(shù)學班級二2任課教師劉寶霞授課時間13.9.12
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練習課時1課型練習
1、通過對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理,掌
教學目標握算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控
一、復習導入。
激趣導入師:上兩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知識?你
認為在筆算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本節(jié)課的練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介招工合同范本
- 借款服務合同范本
- 低價藥店轉讓合同范本
- 麗江租車合同范本
- 北京商鋪投資合同范本
- 公司木材采購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繼簽合同范本
- 包工防水合同范本
- 公寓精裝修服務合同范本
- 2024年新疆醫(yī)科大學引進考試真題
- 寵物運輸合同樣本
- 在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7章《冪的運算》檢測卷(蘇科版2024 含答案解析)
- 家具公司、店鋪管理運營手冊
- 2025年餐飲股權分配協(xié)議書模板
- 2025春季開學前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實施方案:5大安全排查一個都不能少
-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qū)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 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課件(共36張課件)
- 威圖電柜空調SK3304500使用說書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全冊教案(精品)
- 膜性腎病與KDIGO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