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教材語法修辭“補白”九年級上冊微課學習 課件+學習任務單_第1頁
部編教材語法修辭“補白”九年級上冊微課學習 課件+學習任務單_第2頁
部編教材語法修辭“補白”九年級上冊微課學習 課件+學習任務單_第3頁
部編教材語法修辭“補白”九年級上冊微課學習 課件+學習任務單_第4頁
部編教材語法修辭“補白”九年級上冊微課學習 課件+學習任務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教材語法修辭“補白”九年級上冊微課學習課件+學習任務單

微課學習

部編教材語法修辭“補白"

(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假設復句·條件復句》

請看下面兩個句子:

①要是你去,我也去。

②只有你去,我才去。

思考:這兩個句子意思一樣嗎?“你”“我"都去了嗎?為什么?

明確:意思一樣,沒有去。

句①表達的是一種假定的情況,第一個分句成立的話,那第二個分句也就成立。

句②是說“我去”的條件是“你去”,在這個條件下才會有“我去”的結(jié)果。

微課導入

1.課題名稱:

(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假設復句·條件復句》

2.達成目標:

了解并能辨析假設復句和條件復句。能準確地使用這兩種復句。

3.學習方法建議:

聽講、練習。

4.課堂學習形式預告:

(聽講式)認識假設復句因果復句及其各自的分類和區(qū)別。通過訓練達成目標。

任務指南

一、認識假設復句

1.什么是假設復句?

假設復句,又稱假設句。指分句之間具有假設關系的復句。前邊的偏句提出一句假設的情況,后面的正句說明在這種假設的情況之下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

常用“如果(假如、要是、倘若、若是)……就(那么、那就、那么就、便)"等關聯(lián)詞語表示。

知識清單

2.假設復句的分類。

假設復句分為一致假設復句和讓步假設復句兩種類型。

(1)一致假設復句。

一致假設復句是指分句所表示的假設和結(jié)果是一致的,如果假設成立,結(jié)果就成立。

一致假設復句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

單用:“就、那就、那么、那、則、便、的話”。

合用:“如果(假設、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使、要是、若是、若、萬一)……就(那就、那么、那、則、便)"。

01

如果所謂集體、法人的利益總是“重如山”,個人的利益總是“輕如毛”,那么消費者永遠改變不了被損害的地位。

02

假如細細地聞,你就會發(fā)現(xiàn)酒里蘊含著一種幽幽的香氣。

03

要是幾天不回去看看女兒,他就心慌意亂,什么事也干不成!

04

倘若回到老家,這種機會幾乎就是天方夜譚。

例如:

一致假設有時不用關聯(lián)詞。如:不把這件事情忘掉,你永遠走不出感情的誤區(qū)。

(2)讓步假設復句。

前一分句先提出一種假設的事實,并且退一步承認這種假設的真實性,后一分句轉(zhuǎn)而述說相反或相對的意思。

讓步假設復句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

單用:“也、還”;

合用:“即使(即便、就是、就算、縱使、縱然、哪怕)……也(還)"、“再……也”。

例如:

01

你再怎么哀求,也難以打動那些人的鐵石心腸。

02

即使沒人提醒,你也應該時時嚴格要求自己。

03

即使理智上明知是不可能的事,至少在情感上還是要做最后的努力。

04

縱然有天大的困難,也嚇不倒我們。

05

就算真的下崗了,他也可以用自己的本事去修理家用電器,養(yǎng)家糊口應該沒有問題。

(3)一致假設與讓步假設的區(qū)別。

一致假設與讓步假設的區(qū)別在于:一致假設中條件和結(jié)果總是一致的,而讓步假設則不強調(diào)一致;一致假設的偏句重在假設,而讓步假設中偏句被當作一種事實陳述,假設的意味較輕。

一致假設:

①如果你不說要去,那么我也不會這么積極去。

②假如你一家一家地看下去,你便很快會發(fā)現(xiàn)你是進了一個迷宮。

讓步假設:

①我縱然盡最大的努力,也無從傳達出這些詩中的音樂美。

②即使你們都不去了,我也要去。

一、認識條件復句

1.什么是條件復句?

條件復句中分句之間的關系是條件和結(jié)果的關系。偏句提出一種真實或假設的條件,正句說明在這種條件下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

①平凡的工作只要和遠大的理想結(jié)合起來,便會產(chǎn)生極大的樂趣。

②除非讓他親自去解釋,否則永遠也別指望得到原諒。

③任憑我們怎么叫門,他都沒有把門打開。

2.條件復句的分類

③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把事情辦好。

①白天晚上,只要她沒睡著,嘴里就哼哼唧唧地唱歌。

②一旦掌握了要領,就很容易深入下去了。

①正是有了他的幫助,萍兒才感到生活充滿了希望。

②回去把你們的糧食、錢財、土地老老實實地分給老百姓,要不然絕饒不了你們。

①不論處在什么厄運中,都不要失去理想!都要保持高風亮節(jié)!

充分條件句

必要條件句

②無論什么時候找到他,他總是很真誠、很熱心地對待我們。

③不管窮人富人,男兒女娃,在讀書問題上都是平等的。

相同點:前后分句的關系都是條件與結(jié)果的關系,都是沒有實現(xiàn)的事情。

不同點:條件復句著重于條件,假設復句著重于假設。

三、假設、條件復句的區(qū)別

如:

①如果美國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對抗,中國政府愿意奉陪到底。(假設復句)

②只要美國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對抗,中國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條件復句)

能力達成

1.指出下列復句的關系類型。

①老哥哥為人非常和善,孩子們都喜歡他。()

②外面太陽很好,也沒有風。()

③只要你能上班,就應當上班。()

④寶石哪怕混在垃圾堆里,也仍然晶瑩奪目。()

⑤他是應該來的,只是沒有時間。()

⑥你這樣做太慢了,還不如他那樣做來得快。()

⑦你這樣做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局面更糟糕。()

⑧農(nóng)民高興極了,開了一個大會,慶祝棉花豐收,獎勵這個癱瘓的“活神仙"。()

承接

因果

并列

條件

假設

轉(zhuǎn)折

選擇

遞進

A

2.下列各組句子分別是假設復句和條件復句的一項是()

A.①如果媽媽能把我心心念念的書買回來,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

②只要煤礦一開工資,這個城市就要熱鬧那么幾天。

B.①雖然我早就預見了這個結(jié)果,但是聽到這個消息時仍覺得難以接受。

②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把事情辦好。

C.①我們?nèi)裟苓@樣追問,一切虛妄的學說便不攻自破了。

②司機下了車,接著乘客也跟著下了車。

D.①學校既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創(chuàng)造知識、培育人才的地方。

②我寧愿轟轟烈烈地過幾年,也不愿意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中國人是最擅長以吃來表達紀念的,①許多節(jié)日都與特定的食物結(jié)下不解之緣,②中秋節(jié)吃月餅,元宵節(jié)吃湯圓,端午節(jié)吃粽子,③最個人化的節(jié)日——過生日,④吃一碗長壽面。中國人是最有口福的民族,中國的烹調(diào)舉世聞名,⑤中國人⑥敢于將飲食上升到文化的境界,并以本民族得天獨厚的飲食文化為驕傲。

A.因為比如/都要凡都

B.所以譬如甚至也要只有才

C.因為/另一方面也要/都

D.所以不管是還是都要只要就

B

4.選出對下列語法知識的分析有誤的一項()

善良是一朵肆意生長的蒲公英。只要風一吹,種子就會布滿山川大地。曾經(jīng),你把善良種進我的心里,讓我感受到溫暖與陽光;如今我長大了,便想把這種子種到更多人的心里,幫助他們遮蔽烈日、抵抗寒冬。這是一種愛的傳遞。

A.選文中加點詞“把”“種子"遮蔽”分別是介詞、名詞、動詞。

B.選文中畫線的“溫暖與陽光"是動賓短語,“抵抗寒冬”是并列短語。

C.“善良是一朵肆意生長的蒲公英。"這個句子的主干是“善良是蒲公英”。

D.“只要風一吹,種子就會布滿山川大地。"這是一個表示條件關系的復句。

B《假設復句·條件復句》微課學習任務單設計

一、任務指南

1.課題名稱:(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假設復句·條件復句》

2.達成目標:了解并能辨析假設復句和條件復句。能準確地使用這兩種復句。

3.學習方法建議:聽講、練習。

4.課堂學習形式預告:認識假設復句、條件復句及其各自的分類和區(qū)別。通過訓練達成目標。

微課導入

請看下面兩個句子。

①要是你去,我也去。

②只有你去,我才去。

思考:這兩個句子意思一樣嗎?“你”“我"都去了嗎?為什么?

明確:意思一樣,沒有去。句①表達的是一種假定的情況,第一個分句成立的話,那第二個分句也就成立。句②是說“我去”的條件是“你去”,在這個條件下才會有“我去”的結(jié)果。

我們把這兩個復句分別叫做假設復句和條件復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兩種復句。

三、知識清單

(一)認識假設復句

1.什么是假設復句?

假設復句,又稱假設句。指分句之間具有假設關系的復句。前邊的偏句提出一句假設的情況,后面的正句說明在這種假設的情況之下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常用“如果(假如、要是、倘若、若是)……就(那么、那就、那么就、便)"等關聯(lián)詞語表示。

2.假設復句的分類。

假設復句分為一致假設復句和讓步假設復句兩種類型。

(1)一致假設復句。

一致假設復句是指分句所表示的假設和結(jié)果是一致的,如果假設成立,結(jié)果就成立。

一致假設復句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

單用:“就、那就、那么、那、則、便、的話”。

合用:“如果(假設、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使、要是、若是、若、萬一)……就(那就、那么、那、則、便)"。

例如:

①如果所謂集體、法人的利益總是“重如山”,個人的利益總是“輕如毛”,那么消費者永遠改變不了被損害的地位。

②假如細細地聞,你就會發(fā)現(xiàn)酒里蘊含著一種幽幽的香氣。

③要是幾天不回去看看女兒,他就心慌意亂,什么事也干不成!

④倘若回到老家,這種機會幾乎就是天方夜譚。

一致假設有時不用關聯(lián)詞語。例如:不把這件事情忘掉,你永遠走不出感情的誤區(qū)。

(2)讓步假設復句。

前一分句先提出一種假設的事實,并且退一步承認這種假設的真實性,后一分句轉(zhuǎn)而述說相反或相對的意思。

讓步假設復句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

單用:“也、還”;

合用:“即使(即便、就是、就算、縱使、縱然、哪怕)……也(還)"、“再……也”。

例如:

①你再怎么哀求,也難以打動那些人的鐵石心腸。

②即使沒人提醒,你也應該時時嚴格要求自己。

③即使理智上明知是不可能的事,至少在情感上還是要做最后的努力。

④縱然有天大的困難,也嚇不倒我們。

⑤就算真的下崗了,他也可以用自己的本事去修理家用電器,養(yǎng)家糊口應該沒有問題。

(3)一致假設與讓步假設的區(qū)別。

一致假設與讓步假設的區(qū)別在于:一致假設中條件和結(jié)果總是一致的,而讓步假設則不強調(diào)一致;一致假設的偏句重在假設,而讓步假設中偏句被當作一種事實陳述,假設的意味較輕。

一致假設:

①如果你不說要去,那么我也不會這么積極去。

②假如你一家一家地看下去,你便很快會發(fā)現(xiàn)你是進了一個迷宮。

讓步假設:

①我縱然盡最大的努力,也無從傳達出這些詩中的音樂美。

②即使你們都不去了,我也要去。

(二)認識條件復句

1.什么是條件復句?

條件復句中分句之間的關系是條件和結(jié)果的關系。偏句提出一種真實或假設的條件,正句說明在這種條件下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

2.條件復句的分類。

條件復句分為一般條件句和無條件句兩類:

(1)一般條件句。

偏句提出條件,正句指出這種條件產(chǎn)生的結(jié)果。一般條件句又可分為充分條件句和必要條件句。

充分條件句。

偏句是正句的充分條件,正句表示這種充分條件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

單用:“便、就";

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總)”。

例如:

①白天晚上,只要她沒睡著,嘴里就哼哼唧唧地唱歌。

②一旦掌握了要領,就很容易深入下去了。

必要條件句。

偏句是正句成立的必要條件,缺少了必要條件,正句提出的結(jié)果就無法成立。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

單用:“才、否則、要不然"。

合用:“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則)(不)”。

例如:

①正是有了他的幫助,萍兒才感到生活充滿了希望。

②回去把你們的糧食、錢財、土地老老實實地分給老百姓,要不然絕饒不了你們。

③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把事情辦好。

(2)無條件句。

偏句排除一切條件,正句表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會產(chǎn)生同樣的結(jié)果,不以偏句的條件變化為依據(jù)。

無條件句必須成對使用關聯(lián)詞語,常用的合用關聯(lián)詞語有:“無論(不論)(不管)(任憑)……都(也)(還)(總)(總是)"等。

例如:

①不論處在什么厄運中,都不要失去理想!都要保持高風亮節(jié)!

②無論什么時候找到他,他總是很真誠、很熱心地對待我們。

③不管窮人富人,男兒女娃,在讀書問題上都是平等的。

(三)假設、條件復句的區(qū)別

條件復句與假設復句的區(qū)別:

相同點:前后分句的關系都是條件與結(jié)果的關系,都是沒有實現(xiàn)的事情。

不同點:條件復句著重于條件,假設復句著重于假設。

如:

①如果美國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對抗,中國政府愿意奉陪到底。(假設復句)

②只要美國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對抗,中國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條件復句)

四、能力達成

1.指出下列復句的關系類型。

①老哥哥為人非常和善,孩子們都喜歡他。

②外面太陽很好,也沒有風。

③只要你能上班,就應當上班。

④寶石哪怕混在垃圾堆里,也仍然晶瑩奪目。

⑤他是應該來的,只是沒有時間。

⑥你這樣做太慢了,還不如他那樣做來得快。

⑦你這樣做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局面更糟糕。

⑧農(nóng)民高興極了,開了一個大會,慶祝棉花豐收,獎勵這個癱瘓的“活神仙”。

答案:①因果②并列③條件④假設⑤轉(zhuǎn)折⑥選擇⑦遞進⑧承接

2.下列各組句子分別是假設復句和條件復句的一項是(A)

A.①如果媽媽能把我心心念念的書買回來,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

②只要煤礦一開工資,這個城市就要熱鬧那么幾天。

B.①雖然我早就預見了這個結(jié)果,但是聽到這個消息時仍覺得難以接受。

②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把事情辦好。

C.①我們?nèi)裟苓@樣追問,一切虛妄的學說便不攻自破了。

②司機下了車,接著乘客也跟著下了車。

D.①學校既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創(chuàng)造知識、培育人才的地方。

②我寧愿轟轟烈烈地過幾年,也不愿意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

【詳解】A.兩個句子分別是假設復句和條件復句;B.兩個句子分別是轉(zhuǎn)折復句和條件復句;C.兩個句子分別是假設復句和承接復句;D.兩個句子分別是并列復句和選擇復句;故選A。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中國人是最擅長以吃來表達紀念的,①許多節(jié)日都與特定的食物結(jié)下不解之緣,②中秋節(jié)吃月餅,元宵節(jié)吃湯圓,端午節(jié)吃粽子,③最個人化的節(jié)日——過生日,④吃一碗長壽面。中國人是最有口福的民族,中國的烹調(diào)舉世聞名,⑤中國人⑥敢于將飲食上升到文化的境界,并以本民族得天獨厚的飲食文化為驕傲。

A.因為比如/都要凡都

B.所以譬如甚至也要只有才

C.因為/另一方面也要/都

D.所以不管是還是都要只要就

試題分析:第一空前面的內(nèi)容是“因”,后面的內(nèi)容是“果”,故應填“所以”,排除A、C兩項。第二個空后面的“中秋節(jié)吃月餅,元宵節(jié)吃湯圓,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對上文所說情況的具體舉例,用“比如"譬如”都可以;第個三空上文列舉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下文則轉(zhuǎn)到個人過生日,據(jù)此可知,此處應填能夠表示所提出的是進一步的事例的詞語,用“甚至"最恰當,排除D項,由此可得出正確答案是B項。

4.選出對下列語法知識的分析有誤的一項(B)

善良是一朵肆意生長的蒲公英。只要風一吹,種子就會布滿山川大地。曾經(jīng),你把善良種進我的心里,讓我感受到溫暖與陽光;如今我長大了,便想把這種子種到更多人的心里,幫助他們遮蔽烈日、抵抗寒冬。這是一種愛的傳遞。

A.選文中加點詞“把”“種子"遮蔽”分別是介詞、名詞、動詞。

B.選文中畫線的“溫暖與陽光"是動賓短語,“抵抗寒冬”是并列短語。

C.“善良是一朵肆意生長的蒲公英。"這個句子的主干是“善良是蒲公英”。

D.“只要風一吹,種子就會布滿山川大地。"這是一個表示條件關系的復句。

【詳解】B.“溫暖與陽光”為并列短語;“抵抗寒冬"為動賓短語;故選B。

微課學習

部編教材語法修辭“補白”

(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單句和復句》

我們閱讀文章的時候,見到長短不一的句子,時常分不清是單句還是復句,搞得人很懵。如果句子是關聯(lián)詞復句,一般都能立刻判斷出來,假若不是關聯(lián)詞復句,就很難判斷。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單句和復句的區(qū)分方法,有助于我們理解文章。

微課導入

1.課題名稱:(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單句和復句》

2.達成目標:

了解并能辨識單句和復句。能就單句和復句進行轉(zhuǎn)換。

3.學習方法建議:

聽講、練習。

4.課堂學習形式預告:

(聽講式)辨識單句和復句;單句和復句的轉(zhuǎn)換。通過訓練達成目標。

任務指南

一、認識單句和復句

1.什么是單句和復句?

比較以下句子:

①我吃飯了。②我喝湯了。

以上兩個句子分別表達了兩個意思,是兩個單句。

我們現(xiàn)在把它變成這樣的兩個句子:

③我吃飯了,也喝湯了。④吃飯了,我也喝湯了。

像③④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句組成的句子,就叫復句。組成復句的單句叫分句。

知識清單

No.3

總結(jié):

單句,是由短語或單個的詞構(gòu)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語調(diào),能獨自表達一定的意思的語言單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復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相關,結(jié)構(gòu)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組成。

No.2

No.1

2.單句和復句區(qū)別“四看"。

單句復句的判定,不在于內(nèi)容的簡單與復雜,不在于句子的長短,關鍵應從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入手。

(1)一看謂語(或謂語中心詞)的個數(shù)。

一個單句只有一個謂語(連動句、兼語句除外),而復句由幾個單句形式(即分句)構(gòu)成,因此包含不止一個謂語。由此根據(jù)謂語(或謂語中心詞)的多少可以判斷是單句還是復句。

例如:

①李明在家里做化學作業(yè)。

②你雖然學習很努力,但是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所以成績才不理想。

例①是單句,句中只有一個謂語動詞“做”;例②是一個有三個分句的復句,它有三個謂語動詞“努力"找到”“理想"。

(2)二看有無包含。

例如:

[正像達爾文發(fā)現(xiàn)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zhì)的生活資料的生產(chǎn),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便構(gòu)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復句的各分句不能互相包含,所以,有的句子看起來有幾個陳述部分,但是,如果互相有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就是單句;否則,就是復句。

同位賓語

(3)三看標點符號。

句子的謂語不止一個謂語動詞,如果這些動詞短語間沒有語音停頓,只有句尾才有一個大的停頓,這個句子就是單句。反之,如果中間有較大的語音停頓(形式上常用逗號),就是復句。

例如:

①他搜集著一片片的干蘚苔燒水喝。

②他搜集著一片片的干蘚苔,燒水喝。

例①和例②由于語音停頓上的差異,例①是連動短語作謂語,中間沒有語音停頓,是單句;例②在“搜集著一片片的干蘚苔”與“燒水喝"之間有較大的語音停頓,所以是復句。

分號是表示分句間的停頓的,故句中有分號的句子一定是復句。

例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p>

句中有分號,是復句,是一個多重復句。

冒號是表示總結(jié),解釋或提起下文的,故句中有冒號的句子是單句。

例如:“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p>

句中有冒號,只有一種結(jié)構(gòu)關系,是單句。

復句的分句之間的關系有用關聯(lián)詞語來表達的,叫關聯(lián)法。不用關聯(lián)詞語表達分句間的結(jié)構(gòu)關系的,叫意合法。

如:①“自然是偉大的,然而人類更偉大。"

(關聯(lián)詞“然而”)

②“他們倆手拉著手,穿過樹林,翻過山頭,回到草房。"(無關聯(lián)詞的意合法)

(4)四看有無關聯(lián)詞語。

注意

有關聯(lián)詞的句子不一定是復句。下面的句子雖然都用了關聯(lián)詞,但都是簡單句子,而不是復句。

例如:

01

無論你還是我都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

02

片面強調(diào)政治,而不注重學習,都是不對的。

03

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產(chǎn)。

04

只是在冬季,我才能看到這種景象。

(1)主謂謂語句。

主謂謂語句就是主謂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這種句子存在著兩個主語,即一個句子的主語(大主語),一個主謂短語的主語(小主語)。

例如:

①這件事大家都贊成。

②這件事中國人的經(jīng)驗太多了。

(2)連動句。

③他拿起斧頭跑到樹林狠命地砍著那棵樹。

3.幾種與復句類似的單句。

(3)句中有停頓的兼語句。

句中有停頓的兼語句,往往錯認為是復句。如:

④敦煌藝術寶庫的保存,使我們有可能來理解一千五六百年來的中國藝術的成長、演變和發(fā)展。

(4)復句形式做成分的單句。

有些復雜單句的成分是一個復句的形式。如:

⑤我相信,雷鋒的榜樣不僅給我們指出了正確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強了我們同一切舊思想、舊習慣堅決斗爭的勇氣。

畫線部分是一個遞進復句,做了“相信”的賓語,成為一個單句的成分。

(5)帶有獨立成分的單句。

⑥一個人的讀書習慣,包括其他習慣,總是靠熏陶逐步養(yǎng)成的。

⑦大師傅,白天的事你千萬不要見怪。

這兩個句子中的“包括其他習慣"和“大師傅”是句子的獨立成分,不是復句的分句,這兩個句子仍為單句。

(6)帶“作狀語的介賓短語"的單句。

帶有句首狀語(作狀語的是介賓短語)的單句往往會被誤認為是復句,這需要特別注意。

⑧由于長期的勞累過度,李老師終于生病住院了。

“由于長期的勞累過度”是表示原因的句首狀語,不應看作復句的一個分句。

二、單句復句的轉(zhuǎn)換

轉(zhuǎn)

添加內(nèi)容

①站得高就看得遠?!挥姓镜酶?,才能看得遠。

②你不說我還不知道?!悴徽f,我還不知道。

①他正在看電視?!贿吙措娨?一邊拿著遙控器換臺。

加關聯(lián)詞語

或標點符號

②小明喜歡唱歌?!∶飨矚g唱歌,經(jīng)常在家里唱到深夜。

復句變單句。

將幾個分句的謂語合并,相同的詞語合并,以其中一個短語作主干,把其余的短句變成短語作修飾成分,有的作定語,有的作狀語,根據(jù)不同的語意而定。

①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改寫為單句:他是一個高尚、純粹、有道德、脫離了低級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

②《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品,它描繪了賈寶玉、林黛玉等人的愛情故事,故事發(fā)生在大觀園內(nèi),以寶黛愛情為主線,展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生活百態(tài)。

改寫為單句:故事發(fā)生在大觀園內(nèi),以寶黛愛情為主線,描繪了賈寶玉、林黛玉等人的愛情故事,展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生活百態(tài)的《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品。

能力達成

1.判斷下列句子是單句還是復句。

①我們知道,如果沒有潤滑劑來減少磨擦和磨損,機器就無法轉(zhuǎn)運。

②我們知道,他們也知道,只是雙方?jīng)]有通通氣。

③大家都有一支筆,有一張嘴,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

④我們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

⑤隨后的頒獎儀式上,主辦方請來了大滿貫冠軍名宿古拉貢給李娜頒發(fā)獎杯。

⑥備受國人關注的本年度法國網(wǎng)球公開賽的女單決賽中,中國金花李娜成為第一個捧起網(wǎng)球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洲選手。

①④⑤⑥是單句;②③是復句。

2.請為下面的材料新聞擬一個標題。

材料2018年9月21日凌晨4點20分,鹽城市民普遍關注的“大銅馬"復位工程順利竣工。時隔8年,鹽城最具象征性的城市地標回歸原位?!按筱~馬”原來位于老城區(qū)建軍路與解放路的交會處。2010年,為了建設蘇北第一條快速公交線路(BRT),“大銅馬"暫時遷移到了新建軍廣場。

得分:0?

得分:0?

滿分

3.改寫句子。

(1)把下面幾個短句改寫為一個長單句,原文內(nèi)容不能省略。

他用雙手創(chuàng)造了奇跡!十二年間,在這荒山野嶺上造成了大片森林。它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郁郁蔥蔥。

答案:十二年間,在這荒山野嶺上,他用雙手創(chuàng)造了造成這大片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郁郁蔥蔥的森林奇跡!

(2)整合下列5個短句的意思,為“黑洞”下個定義。

①黑洞是一種暗天體。②它的前身是質(zhì)量比太陽大40倍以上的恒星。③這種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結(jié)束生命。④這種恒星留下了致密的恒星核。⑤黑洞就是因這個致密的恒星核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塌縮而形成的。

答案:黑洞是在超新星爆炸中結(jié)束生命的質(zhì)量比太陽大40倍以上的恒星所留下了致密的恒星核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塌縮而形成的一種暗天體。

4.對語法分析正確的一項()

日出之所以美,是我們看到黎明的時候,喚起了生命的某種感嘆。從看日出的過程里,我們感到蒸蒸日上的朝氣,感覺生命的活潑,感覺到從絕望黑夜進入到希望黎明的柳暗花明。我們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我們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

A.文中“感覺"活潑”都是動詞,“看日出"是述賓短語。

B.“我們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边@個句子中“投射"做狀語。

C.“我們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币痪涫遣⒘袕途?。

D.文中畫線句子有語病,修改方法是把“喚起"改為“呼喚”。

C《單句和復句》微課學習任務單設計

一、任務指南

1.課題名稱:(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單句和復句》

2.達成目標:了解并能辨識單句和復句。能就單句和復句進行轉(zhuǎn)換。

3.學習方法建議:聽講、練習。

4.課堂學習形式預告:辨識單句和復句;單句和復句的轉(zhuǎn)換。通過訓練達成目標。

微課導入

我們閱讀文章的時候,見到長短不一的句子,時常分不清是單句還是復句,搞得人很懵。如果句子是關聯(lián)詞復句,一般都能立刻判斷出來,假若不是關聯(lián)詞復句,就很難判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單句和復句的區(qū)分方法,有助于我們理解文章。

三、知識清單

(一)認識單句和復句

1.什么是單句和復句?

比較以下句子:

①我吃飯了。

②我喝湯了。

以上兩個句子分別表達了兩個意思,是兩個單句。我們現(xiàn)在把它變成這樣的兩個句子:

③我吃飯了,也喝湯了。

④吃飯了,我也喝湯了。

像③④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句組成的句子,就叫復句。組成復句的單句叫分句。

總結(jié):

★單句,是由短語或單個的詞構(gòu)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語調(diào),能獨自表達一定的意思的語言單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復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相關,結(jié)構(gòu)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組成。

2.單句和復句區(qū)別“四看"。

單句復句的判定,不在于內(nèi)容的簡單與復雜,不在于句子的長短,關鍵應從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入手。

(1)一看謂語(或謂語中心詞)的個數(shù)。

一個單句只有一個謂語(連動句、兼語句除外),而復句由幾個單句形式(即分句)構(gòu)成,因此包含不止一個謂語。由此根據(jù)謂語(或謂語中心詞)的多少可以判斷是單句還是復句。

例如:

①李明在家里做化學作業(yè)。

②你雖然學習很努力,但是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所以成績才不理想。

例①是單句,句中只有一個謂語動詞“做”;例②是一個有三個分句的復句,它有三個謂語動詞“努力"找到”“理想"。

(2)二看有無包含。

復句的各分句不能互相包含,所以,有的句子看起來有幾個陳述部分,但是,如果互相有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就是單句;否則,就是復句。

如:

正像達爾文發(fā)現(xiàn)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zhì)的生活資料的生產(chǎn),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便構(gòu)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這個句子很長,但它是一個單句。句子的主干是“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發(fā)展規(guī)律”,后面這些語言是對賓語“發(fā)展規(guī)律"所包含的內(nèi)容解說,成為賓語“發(fā)展規(guī)律”的同位賓語,也可以說它們之間有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

(3)三看標點符號。

句子的謂語不止一個謂語動詞,如果這些動詞短語間沒有語音停頓,只有句尾才有一個大的停頓,這個句子就是單句。反之,如果中間有較大的語音停頓(形式上常用逗號),就是復句。

例如:

①他搜集著一片片的干蘚苔燒水喝。

②他搜集著一片片的干蘚苔,燒水喝。

例①和例②由于語音停頓上的差異,例①是連動短語作謂語,中間沒有語音停頓,是單句;例②在“搜集著一片片的干蘚苔"與“燒水喝”之間有較大的語音停頓,所以是復句。

分號是表示分句間的停頓的,故句中有分號的句子一定是復句。

例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句中有分號,是復句,是一個多重復句。

冒號是表示總結(jié),解釋或提起下文的,故句中有冒號的句子是單句。

例如:“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本渲杏忻疤?,只有一種結(jié)構(gòu)關系,是單句。

(4)四看有無關聯(lián)詞語。

復句的分句之間的關系有用關聯(lián)詞語來表達的,叫關聯(lián)法。不用關聯(lián)詞語表達分句間的結(jié)構(gòu)關系的,叫意合法。

如:①“自然是偉大的,然而人類更偉大。"(關聯(lián)詞“然而”)

②“他們倆手拉著手,穿過樹林,翻過山頭,回到草房。"(無關聯(lián)詞的意合法)

注意:有關聯(lián)詞的句子不一定是復句。下面的句子雖然都用了關聯(lián)詞,但都是簡單句子,而不是復句。

例如:

①無論你還是我都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

②片面強調(diào)政治,而不注重學習,都是不對的。

③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產(chǎn)。

④只是在冬季,我才能看到這種景象。

3.幾種與復句類似的單句。

有幾種結(jié)構(gòu)復雜的單句看起來類似復句。

(1)主謂謂語句。

主謂謂語句就是主謂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這種句子存在著兩個主語,即一個句子的主語(大主語),一個主謂短語的主語(小主語)。

例如:

①這件事大家都贊成。

②這件事中國人的經(jīng)驗太多了。

(2)連動句。

③他拿起斧頭跑到樹林狠命地砍著那棵樹。

(3)句中有停頓的兼語句。

句中有停頓的兼語句,學生往往錯認為是復句。如:

④敦煌藝術寶庫的保存,使我們有可能來理解一千五六百年來的中國藝術的成長、演變和發(fā)展。

(4)復句形式做成分的單句。

有些復雜單句的成分是一個復句的形式。如:

⑤我相信,雷鋒的榜樣不僅給我們指出了正確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強了我們同一切舊思想、舊習慣堅決斗爭的勇氣。

畫線部分是一個遞進復句,做了“相信”的賓語,成為一個單句的成分。

(5)帶有獨立成分的單句。

例如:

⑥一個人的讀書習慣,包括其他習慣,總是靠熏陶逐步養(yǎng)成的。

⑦大師傅,白天的事你千萬不要見怪。

這兩個句子中的“包括其他習慣"和“大師傅”是句子的獨立成分,不是復句的分句,這兩個句子仍為單句。

(6)帶“作狀語的介賓短語"的單句。

帶有句首狀語(作狀語的是介賓短語)的單句往往會被誤認為是復句,這樣,需要特別注意。

例如:⑧由于長期的勞累過度,李老師終于生病住院了?!坝捎陂L期的勞累過度”是表示原因的句首狀語,不應看作復句的一個分句。

(二)單句復句的轉(zhuǎn)換

1.單句轉(zhuǎn)復句。

(1)簡單句可以適當?shù)丶由弦恍﹥?nèi)容。

例如:①他正在看電視。→他一邊看電視,一邊拿著遙控器換臺。

②小明喜歡唱歌。→小明喜歡唱歌,經(jīng)常在家里唱到深夜。

(2)緊縮句可加上適當?shù)年P聯(lián)詞語或標點符號構(gòu)成復句。

例如:①站得高就看得遠?!挥姓镜酶?,才能看得遠。(加關聯(lián)詞)

②你不說我還不知道?!悴徽f,我還不知道。(加標點)

2.復句變單句。

將幾個分句的謂語合并,相同的詞語合并,以其中一個短語作主干,把其余的短句變成短語作修飾成分,有的作定語,有的作狀語,根據(jù)不同的語意而定。

例如:

①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改寫為單句:他是一個高尚、純粹、有道德、脫離了低級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

②《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品,它描繪了賈寶玉、林黛玉等人的愛情故事,故事發(fā)生在大觀園內(nèi),以寶黛愛情為主線,展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生活百態(tài)。

改寫為單句:故事發(fā)生在大觀園內(nèi),以寶黛愛情為主線,描繪了賈寶玉、林黛玉等人的愛情故事,展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生活百態(tài)的《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品。

四、能力達成

1.判斷下列句子是單句還是復句。

①我們知道,如果沒有潤滑劑來減少磨擦和磨損,機器就無法轉(zhuǎn)運。

②我們知道,他們也知道,只是雙方?jīng)]有通通氣。

③大家都有一支筆,有一張嘴,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

④我們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

⑤隨后的頒獎儀式上,主辦方請來了大滿貫冠軍名宿古拉貢給李娜頒發(fā)獎杯。

⑥備受國人關注的本年度法國網(wǎng)球公開賽的女單決賽中,中國金花李娜成為第一個捧起網(wǎng)球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洲選手。

答案:①④⑤⑥是單句;②③是復句。

解析:⑤是一個復雜的單句?!半S后的頒獎儀式上"是狀語,“主辦方請來了大滿貫冠軍名宿古拉貢給李娜頒發(fā)獎杯”是個兼語句,古拉貢既是賓語又作主語。⑥的主干是“李娜成為選手”,不是復句。

2.請為下面的材料新聞擬一個標題。

材料2018年9月21日凌晨4點20分,鹽城市民普遍關注的“大銅馬”復位工程順利竣工。時隔8年,鹽城最具象征性的城市地標回歸原位。“大銅馬"原來位于老城區(qū)建軍路與解放路的交會處。2010年,為了建設蘇北第一條快速公交線路(BRT),“大銅馬”暫時遷移到了新建軍廣場。

答案:大銅馬復位工程||竣工

3.改寫句子。

(1)把下面幾個短句改寫為一個長單句,原文內(nèi)容不能省略。

他用雙手創(chuàng)造了奇跡!十二年間,在這荒山野嶺上造成了大片森林。它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郁郁蔥蔥。

答案:十二年間,在這荒山野嶺上,他用雙手創(chuàng)造了造成了這大片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郁郁蔥蔥的森林的奇跡!

(2)整合下列5個短句的意思,為“黑洞"下個定義。

①黑洞是一種暗天體。②它的前身是質(zhì)量比太陽大40倍以上的恒星。③這種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結(jié)束生命。④這種恒星留下了致密的恒星核。⑤黑洞就是因這個致密的恒星核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塌縮而形成的。

答案:黑洞是在超新星爆炸中結(jié)束生命的質(zhì)量比太陽大40倍以上的恒星所留下了致密的恒星核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塌縮而形成的一種暗天體。

4.對語法分析正確的一項()

日出之所以美,是我們看到黎明的時候,喚起了生命的某種感嘆。從看日出的過程里,我們感到蒸蒸日上的朝氣,感覺生命的活潑,感覺到從絕望黑夜進入到希望黎明的柳暗花明。我們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我們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

A.文中“感覺”“活潑"都是動詞,“看日出”是述賓短語。

B.“我們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這個句子中“投射”做狀語。

C.“我們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一句是并列復句。

D.文中畫線句子有語病,修改方法是把“喚起”改為“呼喚"。

【答案】C

【考點】動詞,并列復句,動賓短語,用詞不當

【解析】A“活潑”是形容詞。B“投射"是謂語。D“是”后面加“因為"??疾殛P聯(lián)詞語的成套使用。故選C。

微課學習

部編教材語法修辭“補白”

(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并列復句·選擇復句》

前面我們學習了兩種復句類型,分別是?它們分別是什么樣的?

閱讀課本《并列復句·選擇復句》,思考下面問題:

1.并列復句是什么樣的?選擇復句又是什么樣的?

2.比照例句思考:兩種復句有什么不同?你能找出兩種復句的關聯(lián)詞嗎?

微課導入

1.課題名稱:

(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并列復句·選擇復句》

2.達成目標:

了解并能辨析并列復句和選擇復句。能準確地使用這兩種復句。

3.學習方法建議:

聽講、練習。

4.課堂學習形式預告:

(聽講式)認識并列復句和選擇復句及其各自的分類。通過訓練達成目標。

任務指南

一、認識并列復句

1.什么是并列復句?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并列組合而成,這些分句敘述相關的幾件事情,或說明相關的幾種情況,它們之間沒有主次之分。

(1)并列復句常由分句直接組合而成。

(2)并列復句有時借助關聯(lián)詞語組合。

如:①我一邊看電視,一邊玩電腦。

②他既是一個老師,又是(也是)一個學生。

知識清單

(1)平列并列。

平列并列表示相關的幾件事情或幾個方面同時并存。

平列并列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也、又、還、同時、同樣、另外、既……也/又、又……又、也……也、一邊……一邊、有時……有時、一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會兒……一會兒"等。

例如:

①他不故意地冷淡誰,也不肯繞著彎子去巴結(jié)人。

②學校既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創(chuàng)造知識、培育人才的地方。

③在工作組召集的大會上,他也不檢查,也不辯解。

2.并列復句的分類。

①五彩繽紛的田野,白云飄浮的藍天。

②夕陽開始鳴金收兵了,演員們也開始有秩序退場。

③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2)并舉并列。

表示并舉并列的復句有時不使用關聯(lián)詞語。

①真理是時間的孩子,不是權(quán)威的孩子。

②歷史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更高階段上的發(fā)展。

③快樂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2)對照并列。

對照并列表示兩種情況或兩件事情相對或相反。

對照并列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而、而是、不是……而是、是……不是”等。

No.3

表示對照并列的復句也可以不使用關聯(lián)詞語。

①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②感情的短處在于會使人迷失理性的思考,科學的長處在于它是不動感情的。

No.2

No.1

二、認識選擇復句

1.什么是選擇復句?

選擇復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分別說出兩件或幾件事,并且表示從中選擇一件或幾件。分句之間就構(gòu)成選擇關系。

常用的關聯(lián)詞是:與其……不如……,寧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許……或許……,可能……可能……,也許……也許……。也有不用關聯(lián)詞語的。

No.3

①作為一個有骨氣的男兒,與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

②我們寧可挨批評,也不能昧著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別無選擇。

No.2

No.1

(1)已定選擇。

表示已定選擇的復句由兩個分句構(gòu)成,說話者在提出的兩種情況中已經(jīng)有所取舍。

先取后舍。

例如:

①我寧肯轟轟烈烈過幾年,也不愿平平淡淡過一輩子。

②很多職工寧肯每月拿150元生活費,也不愿離開國營工廠。

③寧愿丟了這頂烏紗帽,也不能玷污了一世的清白。

④他們寧可吃觀音土、啃樹皮,也不愿離開土屋。

2.選擇復句類型。(請圈出關聯(lián)詞)

先舍后取。

例如:

①你這樣做太慢了,倒不如他那樣做來得快。

②與其造那么多煉不出鐵的小高爐,還不如給老百姓蓋一點房,改善居住條件呢!

③與其大家一起陷入下崗的困境,不如先給一部分人找條出路。

2.選擇復句類型。(請圈出關聯(lián)詞)

(2)未定選擇。

復句的幾個分句提出幾種情況或一件事情的幾個方面,讓人從中選擇,但說話者并未有所取舍。

未定選擇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是:

單用:“或者、或是、或、還是"。

合用:“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是……還是、要么……要么”。

例如:

①要么被困難嚇倒,要么漠視困難存在,要么就拿出勇氣戰(zhàn)勝困難。

②錯誤決策的結(jié)果,或者是游擊隊失敗,或者是某些戰(zhàn)役失敗,或者是根據(jù)地喪失。

三、并列復句和選擇復句的區(qū)別

并列復句中幾個分句說的情況同時存在,而選擇復句中幾個分句說的情況是有選擇性的存在。相應的,兩者的關聯(lián)詞語也是不同的。

例如①“不是人們的社會意識決定人們的社會存在,而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并列復句)

②“不是人們的社會意識決定人們的社會存在,就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保ㄟx擇復句)

能力達成

①要是白扔一兩萬塊錢給電視臺,你還不如拿這錢給咱村辦個什么事呢?。ㄟx擇復句)

②博大精深的《紅樓夢》,不僅達到了中國古代小說的頂峰,也堪稱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遞進復句)

③一方面,普遍的貧困所引起的社會紅眼病,使他們像傳統(tǒng)的財主一樣不愿“露富";另一方面,自身社會地位的長期低下,又使他們產(chǎn)生了強烈的出人頭地的欲望。(并列復句)

④他抽了兩口雪茄,掃了大家一眼。(承接復句)

⑤學習,不僅僅是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必要手段,而且是人的全面發(fā)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并列復句)

⑥是同學們自立的意識強了,還是其它什么原因?(選擇復句)

1.指出下列復句的類型。

2.下列各句與所給例句的復句類型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不是意識決定存在,而是存在決定意識。

A.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

B.這條路天氣好的時候尚且坑洼不平,何況一場暴雨過后呢?

C.一方面我們要認真鉆研書本,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重動手操作。

D.不辛勤地耕耘,不會有豐碩的成果。

【解析】C項與例句都是并列復句。A句是選擇復句,B項是遞進復句,D項是條件復句。

C

3.依次填寫在橫線上的關聯(lián)詞語都正確的一項是()

那是另外一個人留下的,他________走,________爬的。他認為可能是比爾,不過他________漠不關心地想想罷了。

A.不是而是只是

B.不是只是而是

C.只是不是而是

D.只是而是不是

【解析】①前兩空之間是并列關系。故選“不是、而是”;②第三空前后之間是轉(zhuǎn)折關系。故選“只是"。

A

4.下列各項判斷與分析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他把那把斧頭的把手拿起來”這句中三個劃線的詞的詞性都不相同。

B.短語“鮮艷美麗"十分美麗”“美麗異常"花兒美麗”的結(jié)構(gòu)完全不相同。

C.“在這瓦藍瓦藍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樓大廈就像雨后春筍一般接連不斷地豎了起來。"這個句子的主干是“高樓大廈豎起來”。D.“我們再也不應該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作我們征服的對象,再也不應該把其他生物僅僅看作我們的美味佳肴,而應該把其他生物看作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這個復句的第一層關系是并列關系。

【解析】C項。這個句子的主干是“高樓大廈豎”。所謂找主干就是找出句子的主謂賓?!捌饋?為補語?!恫⒘袕途洹みx擇復句》微課學習任務單設計

一、任務指南

1.課題名稱:(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并列復句·選擇復句》

2.達成目標:了解并能辨析并列復句和選擇復句。能準確地使用這兩種復句。

3.學習方法建議:聽講、練習。

4.課堂學習形式預告:認識并列復句和選擇復句及其各自的分類。通過訓練達成目標。

微課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兩種復句類型,分別是?它們分別是什么樣的?

閱讀課本《并列復句·選擇復句》,思考下面問題:

1.并列復句是什么樣的?選擇復句又是什么樣的?

2.比照例句思考:兩種復句有什么不同?你能找出兩種復句的關聯(lián)詞嗎?

三、知識清單

(一)認識并列復句

1.什么是并列復句?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并列組合而成,這些分句敘述相關的幾件事情,或說明相關的幾種情況,它們之間沒有主次之分。

并列復句常由分句直接組合而成。

(2)并列復句有時借助關聯(lián)詞語組合。

如:①我一邊看電視,一邊玩電腦。

②他既是一個老師,又是(也是)一個學生。

2.并列復句的分類。

根據(jù)分句之間并列關系的差異,并列復句分為三類:

(1)平列并列。

平列并列表示相關的幾件事情或幾個方面同時并存。

平列并列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也、又、還、同時、同樣、另外、既……也/又、又……又、也……也、一邊……一邊、有時……有時、一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會兒……一會兒”等。

例如:

①他不故意地冷淡誰,也不肯繞著彎子去巴結(jié)人。

②學校既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創(chuàng)造知識、培育人才的地方。

③在工作組召集的大會上,他也不檢查,也不辯解。

(2)并舉并列。

表示并舉并列的復句有時不使用關聯(lián)詞語。

例如:

①五彩繽紛的田野,白云飄浮的藍天。

②夕陽開始鳴金收兵了,演員們也開始有秩序退場。

③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3)對照并列。

對照并列表示兩種情況或兩件事情相對或相反。

對照并列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而、而是、不是……而是、是……不是"等。

例如:

①真理是時間的孩子,不是權(quán)威的孩子。

②歷史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更高階段上的發(fā)展。

③快樂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表示對照并列的復句也可以不使用關聯(lián)詞語。

例如:

①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②感情的短處在于會使人迷失理性的思考,科學的長處在于它是不動感情的。

(二)認識選擇復句

1.什么是選擇復句?

選擇復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分別說出兩件或幾件事,并且表示從中選擇一件或幾件。分句之間就構(gòu)成選擇關系。

常用的關聯(lián)詞是:與其……不如……,寧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許……或許……,可能……可能……,也許……也許……。也有不用關聯(lián)詞語的。

如:

①作為一個有骨氣的男兒,與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

②我們寧可挨批評,也不能昧著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別無選擇。

2.選擇復句類型。

(1)已定選擇。

表示已定選擇的復句由兩個分句構(gòu)成,說話者在提出的兩種情況中已經(jīng)有所取舍。

先取后舍。

常用的合用關聯(lián)詞語是:“寧可(寧肯、寧愿)……也不(不、決不)”。

例如:

①我寧肯轟轟烈烈過幾年,也不愿平平淡淡過一輩子。

②很多職工寧肯每月拿150元生活費,也不愿離開國營工廠。

③寧愿丟了這頂烏紗帽,也不能玷污了一世的清白。

④他們寧可吃觀音土、啃樹皮,也不愿離開土屋。

先舍后取。

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是:

單用:“還不如、倒不如"。

合用:“與其……不如(寧肯、還不如、倒不如”。

例如:

①你這樣做太慢了,倒不如他那樣做來得快。

②與其造那么多煉不出鐵的小高爐,還不如給老百姓蓋一點房,改善居住條件呢!

③與其大家一起陷入下崗的困境,不如先給一部分人找條出路。

(2)未定選擇。

復句的幾個分句提出幾種情況或一件事情的幾個方面,讓人從中選擇,但說話者并未有所取舍。

未定選擇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是:

單用:“或者、或是、或、還是"。

合用:“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是……還是、要么……要么”。

例如:

①要么被困難嚇倒,要么漠視困難的存在,要么就拿出勇氣來戰(zhàn)勝困難。

②錯誤決策的結(jié)果,或者是游擊隊失敗,或者是某些戰(zhàn)役失敗,或者是根據(jù)地喪失。

并列復句和選擇復句的區(qū)別

并列復句中幾個分句說的情況同時存在,而選擇復句中幾個分句說的情況是有選擇性的存在。相應的,兩者的關聯(lián)詞語也是不同的。

例如①“不是人們的社會意識決定人們的社會存在,而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并列復句)

②“不是人們的社會意識決定人們的社會存在,就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保ㄟx擇復句)

四、能力達成

1.指出下列復句的類型。

①要是白扔一兩萬塊錢給電視臺,你還不如拿這錢給咱村辦個什么事呢!(選擇復句)

②博大精深的《紅樓夢》,不僅達到了中國古代小說的頂峰,也堪稱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遞進復句)

③一方面,普遍的貧困所引起的社會紅眼病,使他們像傳統(tǒng)的財主一樣不愿“露富";另一方面,自身社會地位的長期低下,又使他們產(chǎn)生了強烈的出人頭地的欲望。(并列復句)

④他抽了兩口雪茄,掃了大家一眼。(承接復句)

⑤學習,不僅僅是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必要手段,而且是人的全面發(fā)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并列復句)

⑥是同學們自立的意識強了,還是其它什么原因?(選擇復句)

2.下列各句與所給例句的復句類型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不是意識決定存在,而是存在決定意識。

A.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

B.這條路天氣好的時候尚且坑洼不平,何況一場暴雨過后呢?

C.一方面我們要認真鉆研書本,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重動手操作。

D.不辛勤地耕耘,不會有豐碩的成果。

【答案】C

【解析】C項與例句都是并列復句。A句是選擇復句,B項是遞進復句,D項是條件復句。故答案為:C

3.依次填寫在橫線上的關聯(lián)詞語都正確的一項是()

那是另外一個人留下的,他________走,________爬的。他認為可能是比爾,不過他________漠不關心地想想罷了。

A.不是而是只是

B.不是只是而是

C.只是不是而是

D.只是而是不是

【答案】A

【解析】考查關聯(lián)詞的運用。解答時要先理解關聯(lián)詞表示的是何種關系,再根據(jù)句子的意思來填寫。①前兩空之間是并列關系。故選“不是、而是”;②第三空前后之間是轉(zhuǎn)折關系。故選“只是"。

故答案為:A

4.下列各項判斷與分析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他把那把斧頭的把手拿起來”這句中三個劃線的詞的詞性都不相同

B.短語“鮮艷美麗"十分美麗”“美麗異常"花兒美麗”的結(jié)構(gòu)完全不相同。

C.“在這瓦藍瓦藍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樓大廈就像雨后春筍一般接連不斷地豎了起來。"這個句子的主干是“高樓大廈豎起來”。

D.“我們再也不應該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作我們征服的對象,再也不應該把其他生物僅僅看作我們的美味佳肴,而應該把其他生物看作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這個復句的第一層關系是并列關系。

【答案】C

【考點】主謂句,并列復句,并列短語,主謂短語,偏正短語

【解析】C項。這個句子的主干是“高樓大廈豎”。所謂找主干就是找出句子的主謂賓。“起來"為補語。

微課學習

部編教材語法修辭“補白”

(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恰當使用關聯(lián)詞語》

先來看下面的一道題:

用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把下列四句話連接起來。

①張海迪姐姐癱瘓了;

②張海迪姐姐頑強地學習;

③張海迪姐姐學會了多門外語;

④張海迪姐姐學會了針灸。

結(jié)果小學生做的答案是:

①雖然張海迪姐姐頑強地學會了針灸和多門外語,可她還是癱瘓了。

②張海迪姐姐不但學會了外語,還學會了針灸,她那么頑強地學習,終于癱瘓了。

微課導入

③張海迪姐姐之所以癱瘓了,是因為頑強的學習,非但學會了多門外語,甚至學會了針灸。

④張海迪姐姐是那么頑強地學習,不但學會了多門外語和針灸,最后還學會了癱瘓。

⑤張海迪姐姐學會了多門外語,學會了針灸,又在頑強地學習癱瘓。

⑥張海迪姐姐通過頑強的學習,學會了多門外語和針灸,結(jié)果照著一本外文版針灸書把自己扎癱瘓了。

同學們,你們做的答案應該是?

張海迪姐姐雖然癱瘓了,但頑強地學習,不僅學會了多門外語,而且還學會了針灸。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恰當?shù)厥褂藐P聯(lián)詞語,能使我們在說話或者寫作時達到較好的表達效果。

1.課題名稱:(部編教材)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恰當使用關聯(lián)詞語》

2.達成目標:

了解并能正確使用關聯(lián)詞語。

3.學習方法建議:

聽講、練習。

4.課堂學習形式預告:

(聽講式)了解并能正確使用關聯(lián)詞語。通過訓練達成目標。

任務指南

一、了解關聯(lián)詞語

1.什么叫關聯(lián)詞語?

是指能在復句中用來連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間關系的連詞、副詞和短語。

知識清單

2.關聯(lián)詞語的種類。

關聯(lián)詞大致可分為8種關系,分別是并列、轉(zhuǎn)折、遞進、條件、假設、原因、選擇、承接。

3.關聯(lián)詞語的作用。

同一個句子,運用不同的關聯(lián)詞語,作用就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就不一樣。

例如:“我們共同努力,競賽取得勝利。"

這個句子沒有使用關聯(lián)詞語,可以看作是并列關系。如果加上不同的關聯(lián)詞語,句子的關系就起了變化:

①因為我們共同努力,所以競賽取得勝利。(因果關系)

②如果我們共同努力,競賽就能取得勝利。(假設關系)

③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競賽就能取得勝利。(條件關系)

使用注意

二、關聯(lián)詞的使用

1

要注意配對使用關聯(lián)詞語。

配對使用

配對使用

有些關聯(lián)詞語是要求配對使用的,不可隨意改換。

01

只要經(jīng)常鍛煉身體,才會增強體質(zhì)。

02

他寧可挨打,不如泄密。

03

不管天氣多么惡劣,他卻是按時到校學習。

(“只要……就”)

(“寧可……也不")

(“不管……都”)

2.關聯(lián)詞語的位置不能放錯。

02

今天,我們班搞演講比賽,表達能力強的同學不但上臺演講了,而且從小不愛說話的小明也上去演講了。

01

雖然今天天氣十分寒冷,清潔工卻流下了汗。

今天,我們班搞演講比賽,不但表達能力強的同學上臺演講了,而且從小不愛說話的小明也上去演講了。

雖然今天天氣十分寒冷,卻清潔工流下了汗。

3.該用關聯(lián)詞的地方不能缺少關聯(lián)詞。

①自從開展“一幫一"的活動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①自從開展“一幫一”的活動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而且(并且)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②如果我們齊心協(xié)力,

就能把這件事情辦好。

②如果我們齊心協(xié)力,把這件事情辦好。

①他自己不跟老師講,并且要我講。

析:第二句,亂用“但是”,應刪去。

②我的成績差,可是我能虛心地向老師請教,但是誠懇地向優(yōu)秀同學學習,所以我有了很大的進步。

析:第一句應該是轉(zhuǎn)折關系,不是遞進關系。亂用“并且”,使語意表達不清,應把“并且"改為“卻”。

4.不要亂用關聯(lián)詞。

例如:

能力達成

①()地球有吸引力,()樹上的蘋果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飛。(因為、所以)

②這種地板磚()堅固,()美觀。(不但、而且)

③()我們走到哪兒,()不會忘記培養(yǎng)我們的小學老師。

(不論、都)

④媽媽買的這條毛巾,()漂亮()便宜。(既、又)

⑤今天我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累了一點,()感到很快樂。(雖然、可是)

⑥同學們?nèi)绻ǎ┌l(fā)現(xiàn)火災,()要立即撥打火警電話。(一、就)

⑦()是一分一秒的時間,我們()不能浪費。(即使、也)

⑧()明天開始努力學習,()今天就用功學習。(與其、不如)

1.給下面的句子填上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

D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空白處的關聯(lián)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________你學習和研究什么東西,________專心致志,痛下功夫,堅持不斷地努力,________一定會有收獲。最怕的是不能堅持學習和研究,抓一陣子又放松了,這就是“____作____輟"的狀態(tài),必須注意克服。

A.盡管如果就或或

B.無論即使也且且

C.哪怕除非才且且

D.不管只要就或或

【解析】本題考查關聯(lián)詞和虛詞的用法。要注意分句間的邏輯關系,選擇恰當?shù)脑~語。由句意可知前一個復句應是條件關系的復句,符合這一條件的只有D。

3.下列無病句的一項是()

A.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了頂峰。

解析:“不管”是無條件復句關聯(lián)詞語,而句意是轉(zhuǎn)折關系,應改為“盡管"。

B.槐茂醬菜口味獨特,深受百姓歡迎,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所以仍然暢銷不衰。

解析:前后分句無因果關系,“所以”多余,這是濫用關聯(lián)詞語。

C.如果作者的想象脫離了人物的思想實際,過于夸大人物的事跡,反而可能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解析:該句為假設復句,前用“如果”,后應該用“就”相呼應?!胺炊?是表示轉(zhuǎn)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用“反而”連接顯然不當。

D.專家說,親子鑒定不僅“鑒"出了血肉親情,也“鑒”出了社會世相。

D

4.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

《咬文嚼字》是一本刊物,它有兩個重要的辦刊理念。一個是辦刊物要常辦常新,只要沒有不斷出現(xiàn)的新點子、新思路,刊物的生命力就不強了。另一個理念是辦刊物不能只滿足于按時出版紙質(zhì)刊物的單一模式,_________。所謂“立體化"辦刊,就是除了每期的刊物,還要根據(jù)刊物的性質(zhì)和定位,多搞活動,進行調(diào)研,既是宣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