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組織識別鐵碳相圖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18/04/wKhkGGY4G96AGbqOAAE_3pKYlu4266.jpg)
![金相組織識別鐵碳相圖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18/04/wKhkGGY4G96AGbqOAAE_3pKYlu42662.jpg)
![金相組織識別鐵碳相圖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18/04/wKhkGGY4G96AGbqOAAE_3pKYlu42663.jpg)
![金相組織識別鐵碳相圖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18/04/wKhkGGY4G96AGbqOAAE_3pKYlu42664.jpg)
![金相組織識別鐵碳相圖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18/04/wKhkGGY4G96AGbqOAAE_3pKYlu426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相組織識別鐵碳相圖金相組織識別——鐵碳相圖鐵碳相圖純鐵的同素異晶轉變?nèi)缦拢?/p>
共析成分的Fe-C合金升溫轉變成奧氏體之后,在不同冷卻條件下奧氏體所發(fā)生的相變。主要有三種不同的相變過程:珠光體轉變、貝氏體轉變、馬氏體轉變。
第2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鐵碳相圖單相區(qū)——5個
液相區(qū)(L)——ABCD以上區(qū)域
δ固溶體區(qū)——AHNA
奧氏體區(qū)(γ)——NJESGN
鐵素體區(qū)(α)——GPQ以左
滲碳體區(qū)(Fe3C)——DFK直線
兩相區(qū)——7個
L+δ——AHJBA
L+γ——BJECB
L+Fe3C——DCFD
δ+γ——HNJH
γ+α——GPSG
γ+
Fe3C——ESKFCE
α+Fe3C——PQLKSP三相區(qū)——3個包晶線——水平線HJB(L+δ+γ)
共晶線——水平線ECF(L+γ+Fe3C)
共析線——水平線PSK(γ+α+
Fe3C)第3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鐵碳合金的基本相
碳溶解于α-Fe和δ-Fe中形成的固溶體稱為鐵素體(Ferrite),用α、δ或F表示,由于δ-Fe是高溫相,因此也稱為高溫鐵素體。鐵素體的含碳量非常低(727℃時,α-Fe最大溶碳量僅為0.0218%,室溫下含碳僅為0.005%),所以其性能與純鐵相似:硬度(HB50~80)低,塑性(延伸率δ為30%~50%)高。鐵素體的顯微組織與工業(yè)純鐵相似。鐵素體Ferrite鐵素體第4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鐵碳合金的基本相
碳溶解于γ-Fe中形成的固溶體稱為奧氏體(Austenite),用γ或A表示。具有面心立方晶體結構的奧氏體可以溶解較多的碳,碳原子存在于面心立方晶格中正八面體的中心,
1148℃時最多可以溶解2.11%的碳,到727℃時含碳量降到0.77%。奧氏體的硬度(HB170~220)較低,塑性(延伸率δ為40%~50%)高。奧氏體Austenite奧氏體的顯微組織及晶胞示意圖第5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鐵碳合金的基本相
滲碳體是鐵和碳形成的金屬化合物,含碳量為6.67%(有些書上為6.69%),具有復雜的斜方晶體結構,熔點為1227℃。滲碳體硬度極高(HB800),塑性幾乎等于0,是硬脆相。在鋼中,滲碳體以不同形態(tài)和大小的晶體出現(xiàn)在組織中,對鋼的力學性能影響很大。在一定條件下(如高溫長期停留或緩慢冷卻),滲碳體可以分解而形成石墨狀的自由碳:Fe3C→3Fe+C(石墨)。這一過程對于鑄鐵和石墨鋼具有重要意義。
滲碳體Fe3C滲碳體的晶胞示意圖第6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珠光體在727℃時,奧氏體(0.77%C)
—
鐵素體(0.02%C)+滲碳體Fe3C(6.67%C)奧氏體過冷到727℃以下在奧氏體晶界首先形成Fe3C晶核。Fe3C是高碳相必須依靠周圍的奧氏體不斷的供碳使它長大。隨Fe3C核的橫向長大在它兩側的奧氏體形成貧碳區(qū)。為鐵素體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側面的貧碳區(qū)就形成鐵素體晶核。
貧碳區(qū)形成鐵素體的晶核長大。因鐵素體是貧碳相隨著它的長大必有一部分碳排出使相鄰的奧氏體中富碳,又為Fe3C形核創(chuàng)造了條件。就在富碳區(qū)形成Fe3C核。如此反復形成層片狀分布的組織。且鐵素體與Fe3C同時向縱深長大形成珠光體組織。層片狀分布大致分別相同的區(qū)域稱為珠光體團。顯然這是典型的擴散型相變。
珠光體第7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27℃第8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貝氏體
如果將共析鋼過冷到550℃~230℃之間并沒有產(chǎn)生片間距更細的珠光體,而是產(chǎn)生了另一種新組織稱為貝氏體(Bainite)。它也是由鐵素體加碳化物組成,但碳化物是非層片狀分布的。這是因為珠光體轉變是受碳在奧氏體中的擴散控制,同時鐵原子也要發(fā)生擴散。如果過冷度很大,轉變的溫度達到相當?shù)牡?,使鐵原子無法發(fā)生擴散,同時碳的擴散也受到影響,顯然不可能發(fā)生珠光體轉變了,就會使轉變的規(guī)律發(fā)生變化,產(chǎn)生貝氏體組織。
由于形成的溫度不同使貝氏體的形貌有所不同,又將貝氏體分成上貝氏體(UpperBainite)與下貝氏體(LowerBainite)。其形貌如圖8、9所示。第10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貝氏體
上貝氏體在500℃~350℃形成,從圖中可見在光學顯微鏡下呈羽毛狀,電鏡照片表明,它是由平行分布的鐵素體片和分布在片間的斷續(xù)而細小的滲碳體片共同組成。
上貝氏體第11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貝氏體
下貝氏體在350℃~230℃形成,從圖11可見在光學顯微鏡呈黑色針狀,針的基體是鐵素體,內(nèi)部分布著細小的碳化物。
下貝氏體第12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貝氏體
根據(jù)實驗的結果,貝氏體相變有如下的規(guī)律:
貝氏體轉變也是形核與長大的過程。因相變是由一種成分的奧氏體分解出鐵素體及碳化物兩相組織,轉變必有碳的擴散,但鐵原子與合金元素不發(fā)生擴散。且在許多的鋼種中存在轉變的不完全性。
由于形成溫度較低,碳原子擴散困難使得貝氏體中的碳化物的尺寸比珠光體中的碳化物細小,鐵素體中碳的過飽和度增加。
貝氏體的組織形態(tài)主要決定于形成溫度,還與奧氏體中的含碳量有關。為了得到下貝氏體,奧氏體中的含碳量需達到中碳以上。貝氏體轉變的基本規(guī)律第13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馬氏體
當高溫的奧氏體獲得極大的過冷(對共析鋼要過冷到230℃以下)造成碳無法擴散,碳化物無法從奧氏體中析出,就形成一種非平衡的新組織。試驗表明,雖然碳無法從奧氏體中擴散出來,但是奧氏體仍然從原來γ—Fe的FCC結構轉變成α—Fe的BCC結構。因為沒有碳化物的析出,所以碳就過飽和的溶解在BCC結構中將晶格拉長變成了BCT結構。鋼中形成的這種碳在α—Fe中過飽和的固溶體就被稱為馬氏體(Martensite)。有兩種典型的組織:板條馬氏體與片狀馬氏體。第14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馬氏體
板條狀馬氏體
板條狀馬氏體光學顯微鏡下的特征是:束狀組織,每一束內(nèi)有條,條與條間以小角度晶界分開,而束與束間有較大的夾角。
第15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馬氏體
片層狀馬氏體
片層狀馬氏體光學顯微鏡下的特征是:細針狀或竹葉狀,片與片之間以一定的夾角相交。一個重要的規(guī)律是:奧氏體的晶粒越粗大,馬氏體的片也越粗大。第16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馬氏體
對馬氏體的轉變機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根據(jù)大量的試驗結果可歸納出以下的轉變特征(相對于擴散性相變具有的一些特點):因為轉變溫度很低,相變驅動力大,使鐵原子發(fā)生遷移,奧氏體由原來的FCC結構變成BCC結構。Fe原子的移動時是以馬氏體與母相的界面為固定的平面,每一個原子均相對于相鄰的原子以相同的矢量移動,且移動的距離不超過原子間距,移動后仍然保持原有的近鄰關系。這種方式為切變。
因轉變的溫度很低,碳及合金元素均無法擴散,造成原奧氏體中的化學成分與馬氏體中的化學成分完全一致,這一特征稱為無擴散性。
馬氏體的形成的速度極快。只要有過冷度到馬氏體開始轉變的溫度(Ms點)會立即以高速形成相當數(shù)量的馬氏體,在一般的鋼中如果在Ms點以下的某一溫度延長時間,馬氏體的數(shù)量不會增加。只有不斷的降溫,馬氏體的數(shù)量才可以不斷的增加。一旦到了馬氏體轉變終了溫度(Mf點)再降溫馬氏體的數(shù)量也不再增加。這種特征稱為變溫形成瞬時長大。
根據(jù)變溫形成瞬時長大特征可知,即使到了Mf點(一般在室溫以下)也會有一部分奧氏體不發(fā)生轉變,而保留下來,稱為殘余奧氏體。此特征稱為轉變不完全性。第17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典型鋼鐵組織
鐵素體成分:C0.03%,Si0.33%,Mn0.22%,P0.014%,S0.012%熱處理:950℃退火第18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典型鋼鐵組織
珠光體+鐵素體成分:C0.44%,Si0.19%,Mn0.73%,P0.022%,S0.011%熱處理:930℃退火第19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典型鋼鐵組織
珠光體+網(wǎng)狀滲碳體成分:C1.13%,Si0.17%,Mn0.45%,P0.022%,S0.009%熱處理:900℃退火
第20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退火或者正火時,由于加熱溫度過高或者冷卻過分緩慢會造成先共析相沿奧氏體晶界析出。亞共析鋼中的先共析鐵素體或過共析鋼中的二次滲碳體析出后形成網(wǎng)狀組織。此乃網(wǎng)狀滲碳體的形成原因.知道了形成原因就不難解決問題了。即熱處理時溫度不能升的太高,冷卻速度不能過于緩慢。
在進行淬火時,亞共析鋼中的網(wǎng)狀組織會自行消除,而過共析鋼中的網(wǎng)狀組織則不能,必須進行一次正火處理,即把過共析鋼的溫度加熱到Accm溫度以上30-50度,網(wǎng)狀組織也就是二次滲碳體會自動溶入奧氏體當中。
第21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典型鋼鐵組織
球狀滲碳體成分:C1.13%,Si0.17%,Mn0.45%,P0.022%,S0.009%熱處理:780℃退火1小時后徐冷第22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典型鋼鐵組織
屈氏體成分:C0.81%,Si0.25%,Mn0.36%,P0.014%,S0.009%熱處理:850℃水淬后,350℃回火
第23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典型鋼鐵組織
索氏體成分:C0.81%,Si0.18%,Mn0.33%,P0.022%,S0.014%熱處理:820℃水淬;580℃回火
第24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典型鋼鐵組織
殘留奧氏體成分:C1.13%,Si0.17%,Mn0.45%,P0.022%,S0.009%熱處理:1030℃油冷
第25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金相組織識別——典型鋼鐵組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傷殘重新鑒定申請書
- DB37-T 4699-2024 塑料助劑行業(yè)企業(yè)生產(chǎn)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實施指南
- 社會組織核名申請書
- 現(xiàn)代建筑施工中的智能化技術應用
- 生物質(zhì)能源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估
- 經(jīng)濟適用房申請書模板
- 貧困申請書400字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課時作業(yè)9長亭送別含解析蘇教版必修5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課時雙測過關十三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時作業(yè)12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物流中心原材料入庫流程
- 長沙市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預制板粘貼碳纖維加固計算表格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 2024年芽苗菜市場調(diào)查報告
- 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解讀學習課件
- 鄉(xiāng)鎮(zhèn)新能源利用項目方案
- 廣東省梅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馬克思生平故事》課件
- 《革蘭陽性球菌》課件
- 加油站合規(guī)化管理運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