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活板》課件+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初中語文】+《活板》課件+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初中語文】+《活板》課件+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初中語文】+《活板》課件+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初中語文】+《活板》課件+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5課活板第1課時沈括01了解沈括及其作品,借助注釋,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匯。02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理清文章結構。課時目標導入我國的四大發(fā)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漢字”是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是中華文化最直觀的符號之一,而“活字印刷術”對漢字,甚至在全人類文化傳播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活字印刷術”。知人論世鏈知【一】沈括(1031—1095),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yī)學、文藝、歷史等各個方面。這部書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走近作者沈括本文選自《夢溪筆談》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宋代慶歷年間,畢昇首創(chuàng)膠泥活字版,之后又陸續(xù)用木、錫、銅和鉛等制成活字印刷書籍。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開拓了現代印刷術的先河。探尋背景畢昇(?—約1051),蘄州蘄水直河鄉(xiāng)(今湖北英山)人,北宋工匠、發(fā)明家,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者。畢昇事跡僅見于沈括《夢溪筆談》。畢昇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膠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國印刷術發(fā)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是對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偉大貢獻。鏈接知識初讀感知【二】1.讀標題從體裁上看,本文是一篇________。標題“活板”交代了本文的_________,“活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鞍濉?,同“___”。說明文說明對象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版朗讀課文2.讀正文朗讀指導:用舒緩的語調讀出活板印刷的步驟,表達出對古人智慧的贊美之情。

活板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初讀感知原文

板印(1)書籍,唐人尚未盛(2)為之。自(3)馮瀛王始印五經,已(4)后典籍皆為板本?;畎澹?)雕版印刷。

(2)大規(guī)模。(3)從。(4)同“以”。譯文:用雕版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做這種事。五代時才開始(用雕版)印刷五經,以后的各種圖書都是雕版印刷本。原文:

慶歷(5)中,有布衣(6)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7),每字為一印,火(8)燒令堅。(5)宋仁宗趙禎年號(1041-1048)。

(6)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錦繡,故稱“布衣”。(7)銅錢的邊緣。(8)用火。譯文:慶歷年間有位平民畢昇,又創(chuàng)造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膠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銅錢的邊緣,每個字制成一個字印,用火來燒使它堅硬。活板原文:先設一鐵板,其上以(9)松脂、蠟和(10)紙灰之類冒(11)之。欲印,則以一鐵范(12)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9)用。

(10)(huò)混合。(11)覆蓋。(12)模子。譯文:先設置一塊鐵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這一類東西覆蓋它。想要印刷,就拿一個鐵模子放在鐵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印,排滿一鐵框就作為一版,活板原文:持就火煬之(13)

,藥(14)稍镕(15),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16)。(13)拿它靠近火烘烤。就,靠近。煬,烘烤。

(14)指上文說的松脂、蠟等混合物。(15)同“熔”,用高溫使固態(tài)物質轉變?yōu)橐簯B(tài)。(16)(所有排在鐵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譯文:把它拿到火上烤,松脂、蠟等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塊平板按壓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印像磨刀石那樣平?;畎逶?/p>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17)布字,此印者才畢(18),則第二板已具(19),更互(20)用之,瞬息可就(21)。譯文:如果只印三兩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幾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速。通常制作兩塊鐵板,一塊在印刷,一塊已另外在排字了。這塊印刷才完,第二塊已經準備(好了),兩塊相互交替使用,很短時間就能完成。(17)另自,另外。(18)完成。(19)準備(好了)。(20)交替,輪流。(21)完成?;畎逶?/p>

: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2)之,每韻(23)為一帖,木格貯之。譯文:每一個字都有幾個字印,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字印,用來防備同一板里面有重復出現的字。不用時,就用紙條給它作標記,每一個韻部的字做一個標簽,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來。(22)標簽,用作動詞。(23)指韻部,韻書中把同韻的字歸在一起成為一部?;畎逶?/p>

:有奇字(24)素(25)無備者,旋(26)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27)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譯文:有寫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平時沒有準備的,馬上把它刻出來,用草火燒烤,很快可以制成。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是木頭的紋理有的稀疏有的細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又同藥物互相粘連,拿不下來;(24)生僻字。

(25)平時。(26)馬上、立即。(27)木頭的紋理?;畎逶?/p>

:不若燔(28)土,用訖(29)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30)不沾污。譯文:不如用火燒過的黏土字印,使用完畢再用火烤,使藥物熔化,用手擦拭它,那些字印就自行脫落,根本不會被藥物弄臟。(28)(fán)燒。(29)(qì)完畢。(30)根本?;畎逶?/p>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31)所得,至今寶藏(32)。譯文:畢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及侄子輩得到了,到現在還珍藏著。(31)(cóng)指堂兄弟及諸子侄。(32)(cáng)珍藏?;畎逦恼乱还踩?,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各段落的內容。答案第一段:雕版印刷發(fā)展情況。第二段:活字印刷情況。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初讀思考請在梳理全文內容的基礎上,補全下面結構導圖中的空缺部分。印刷制字排版活字厚度活字成型紙灰冒之密布字印按平板面理清結構基礎梳理【三】1.給加下劃線的字注音。(1)畢昇()

(2)蠟和紙灰()(3)煬之()

(4)字平如砥()(5)更互()

(6)以紙?zhí)?)shēng(7)貯之()

(8)藥稍镕()(9)燔土()

(10)用訖()(11)群從()huòyángdǐgēngtièzhùróngfánqìcóng讀一讀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詞的意思。(1)唐人尚未盛為之:________(2)又為活板:______(3)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___________(4)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___(5)蠟和紙灰之類冒之:______(6)持就火煬之:______(7)則字平如砥:_______(8)一板已自布字:___________(9)則第二板已具:____________(10)更互用之:___________大規(guī)模發(fā)明銅錢的邊緣使覆蓋烘烤磨刀石另自,另外準備(好了)交替,輪流(11)不用,則以紙?zhí)篲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______(13)有奇字素無備者:_______(14)兼與藥相粘,不可?。篲___(15)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________(16)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___________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活板:________________(2)已后典籍皆為板本:_______________(3)若止印三二本:______________(4)藥稍镕:_____________名詞作動詞,用標簽標出貯存生僻字又燒/完畢擦拭/根本“板”同“版”“已”同“以”“止”同“只”“镕”同“熔”自馮瀛王始印五經:________________其印自落:____________4.一詞多義。動詞,印刷、刻印(1)印不以木為之者:_____________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____________(2)以瞬息可就:______持就火煬之:______(3)就名詞,字模介詞,用,拿連詞,用來完成靠近5.詞類活用。(1)板印書籍:___________________(2)火燒令堅:__________________(3)再火令藥镕:__________________(4)木格貯之:___________________6.特殊句式。(1)其印為余群從所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火燒令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詞作狀語,用雕版名詞作狀語,用火名詞作動詞,用火燒名詞作狀語,用木格被動句,“為……所……”表被動。省略句,省略賓語“之”,即“火燒令之堅”。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雕版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做這種事。

如果只印三兩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幾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速。每個韻部做一個標簽,用木格(分別)貯存這些活字。有生僻字平時沒有準備的,馬上把它刻出來,用草火燒烤,很快可以制成。1.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板印書籍B.已后典籍皆為板本C.則字平如砥D.藥稍镕當堂檢測√A項“板”同“版”;B項“已”同“以”;D項“镕”同“熔”。2.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中國古代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B.沈括,字存中,錢塘人,南宋科學家、政治家。在天文學、物理學方面均有杰出成就。C.古代重視稱呼,“公”“君”等是對男子的尊稱,稱呼百姓則是“布衣”“白丁”等。D.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新的智慧成果,包括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躺蚶ㄊ潜彼稳?。本文詳細介紹了畢昇發(fā)明活版印刷術的方法和優(yōu)越性,贊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小結作業(yè)1.熟讀課文,口頭翻譯。2.完成晚練1。第25課活板第2課時

沈括01理解文章內容,了解活字印刷的過程及其效能。(重點)02學習本文使用的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掌握說明文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難點)課時目標03體會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素養(yǎng))探究文本內容【一】1.文章題目為“活板”,開篇為什么要先介紹“板印”?答案在介紹“活板”之前,先簡述雕版印刷的歷史,既表明活字版印刷是對雕版印刷的繼承和發(fā)展,也為下文重點介紹前所未有的活字版印刷做鋪墊。2.按照“活板”的發(fā)明、制作和使用的程序等,第2段按句子劃分可分為幾層?答案第一層(第1句):指出活字版印刷的發(fā)明時間和發(fā)明者。第二層(2~4句):介紹活字版印刷的制作方法。第三層(5~9句):說明活字版印刷的功效和提高印刷效率的方法。第四層(第10句):說明用膠泥刻字的原因和拆版的方法。3.文中介紹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個步驟,用自己的話概括。設置鐵板藥物覆蓋放置鐵范排布字印以火煬板按平版面1.先設一鐵板3.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5.持就火煬之6.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4.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2.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4.活板的特征是“活”,結合文章說說“活”體現在什么地方。答案字活:“每字為一印”。排版活:“密布字印”。印刷活:“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字印數目活:“每一字皆有數印”。做法活:“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存放活:“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拆板活:“以手拂之,其印自落”。5.結尾段中的“寶藏”一詞有何作用?答案結構上:與第2段開頭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內容上:珍藏這些印模,說明了人們對這項技術的重視。學習說明方法【二】分析下列句子使用的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賞析: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活字的厚度比作“錢唇”,生動形象地說明用膠泥制出的字,其字模薄得像銅錢的邊緣,突出了字模之薄的特點。2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賞析: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地突出了字印用平板按壓后十分平整的特點。3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賞析: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優(yōu)點,印得越多越快。4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賞析: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了膠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