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Zi)殺預防
與
第一頁,共一百零一頁。德蘭修女獲和平(Ping)獎時
講了這樣幾句話:1、饑餓并不單指沒有食物,
——而是指愛心的渴求;
2、赤身、寒冷并不單指沒有衣服,
——而是指人的尊嚴受到剝奪3、無家可歸并不單指要一棲身之所,
——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遺棄。第二頁,共一百零一頁。
一.自殺預防
二.危(Wei)機干預第三頁,共一百零一頁。
由于自殺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又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問題和社會問題。研究這個問題,以期減少和控制大學生自殺,對于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維護教育的聲譽、提高學生的素質不僅具有理論探索的意義同時具有實踐指(Zhi)導的意義。
第四頁,共一百零一頁。“自殺預防”內(Nei)容提要(一)自殺概念及分類(二)自殺問題現狀(三)自殺原因分析(四)對自殺的認識(五)自殺的預防第五頁,共一百零一頁。(一)自殺概念(Nian)及分類
自殺概念:自殺是指任何旨在結束自己生命的有計劃的行動?!醯欠遄詺⑹窃谝庾R清醒的情況下,個體故意損害甚至毀滅自己生命的主動的或被動的行為。
—肖水源第六頁,共一百零一頁。自(Zi)殺分類:按動機分類:利他型自殺失意型自殺自負型自殺按性質分類:仿自殺決意自殺按自殺結果分類:企圖自殺未遂自殺成功的自殺按發(fā)展過程分類:沖動型自殺理智型自殺第七頁,共一百零一頁。(二)自殺問(Wen)題現狀
自殺率是一個國家人群心理衛(wèi)生狀況的重要參照指數。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計,全球每40秒就有一個人自殺,12/10萬就是高自殺率的國家,而中國目前的自殺率是23/10萬。在中國,據推算每年約有28.7萬人自殺死亡、至少有200萬人自殺未遂。自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數的3.6%,是第5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在15至34歲人群中,自殺是第一位死因,占相應人群死亡總數的19%。自殺成為青少年(包括大學生)第一死亡因素,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問題。第八頁,共一百零一頁。在中國每兩分鐘有……1人自(Zi)殺死亡8人自殺未遂我國自殺問題現狀問題:
在45分種的一堂課內有多少人…
…自殺死亡?…自殺未遂?
第九頁,共一百零一頁。答案:在一堂課的時間內(Nei)中國至少有22人自殺死亡、180人自殺未遂。自殺死亡自殺未遂第十頁,共一百零一頁。發(fā)生(Sheng)現狀-2005年自殺死亡占總人群死亡比例城市2.0%、農村2.3%,其中:5-15歲城市2.2%、農村3.9%;15-25歲城市10.9%、農村8.2%;
25-60歲城市3.8%、農村3.9%;60歲以上城市0.9%、農村1.2%。第十一頁,共一百零一頁。2007-2008部分媒體大學生(Sheng)自殺的報道?2008年2-3月8日北京、廣東、江蘇等地已經相繼有6-7名大學生自殺身亡?2007年12月6日廣東工業(yè)大學華立學院一名女大學生跳樓自殺;?2007年11月22日云南曲靖師范學院外語系一名女生服藥自殺;?2007年10月26日云南省某高校一大四男生持刀刺殺女友后跳樓自殺;?2007年10月7日北京某學院一男生攜女友跳河自殺;?2007年9月3日廣東藥學院大四一名學生跳樓自殺時將從經過的女生砸死;?2007年6月26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系一名即將畢業(yè)大四男生煤氣自殺;?2007年6月5日山東經濟學院一位大三女生跳樓自殺;?2007年5月21日《中國青年報》報導,數天內,北京已有5名高校學生跳樓身亡,還有天津、武漢等地也發(fā)生了類似悲劇;?2007年5月哈爾濱市39起自殺事件,其中大學生至少可達10人。第十二頁,共一百零一頁。發(fā)生現狀-青少年自(Zi)殺行為自(Zi)我報告率第十三頁,共一百零一頁。時間:
2005年18個省市大學、中學359個初一到大四(12-23歲(Sui))21.3萬學生匿名自填問卷城市青少年健康相關/危險行為調查第十四頁,共一百零一頁。調查問題包(Bao)括學生個人生物和社會學特征,11項飲食相關行為,12項運動鍛煉相關行為,5項傷害相關行為,14項吸煙、飲酒和吸毒等物質成癮行為,12項電子游戲、網絡成癮和賭博等成癮行行為,4項易導致意外妊娠和性傳播疾病的行為(大學:7項;高中:11項;初中1項)第十五頁,共一百零一頁。青少年(Nian)自殺行為報告率-不同年級自殺意念:指在過去12個月內曾認真想過(考慮過)自殺。自殺計劃:指在過去12個月內,不僅考慮過而且認真制定過實施計劃。自殺未遂:指在過去12個月內,曾真正采取過自殺措施(包括未遂或因自殺導致傷害而住院治療)。第十六頁,共一百零一頁。青少年自殺(Sha)行為報告率-不同類型學校自殺意念:指在過去12個月內曾認真想過(考慮過)自殺。自殺計劃:指在過去12個月內,不僅考慮過而且認真制定過實施計劃。自殺未遂:指在過去12個月內,曾真正采取過自殺措施(包括未遂或因自殺導致傷害而住院治療)。男生第十七頁,共一百零一頁。青少年自殺行為報告率-不同家庭類(Lei)型自殺意念:指在過去12個月內曾認真想過(考慮過)自殺。自殺計劃:指在過去12個月內,不僅考慮過而且認真制定過實施計劃。自殺未遂:指在過去12個月內,曾真正采取過自殺措施(包括未遂或因自殺導致傷害而住院治療)。第十八頁,共一百零一頁。(三(San))自殺原因分析
客觀原因:人際關系緊張、社會競爭激烈預測的天災人禍、家庭糾紛成長環(huán)境不良、壓力過重社會環(huán)境原因:經濟變動、環(huán)境改變季節(jié)、宗教第十九頁,共一百零一頁。自殺原因(Yin)分析
個人心理的原因:性格扭曲人際關系扭曲精神病理學原因: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第二十頁,共一百零一頁。發(fā)生現狀-原(Yuan)因
個體自殺:與本人是否患精神疾病或軀體疾病、沖動、缺乏心理技能、有否良好社會支持網絡等有關。
缺乏心理技能,包括:思維方式問題,如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的思維方式缺乏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缺乏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有效應對挫折的能力缺乏管理和控制情緒的能力,等第二十一頁,共一百零一頁。發(fā)(Fa)生現狀-原因
導致自殺的原因比較復雜,包括生物、心理、社會等方面。生物因素:精神疾病、軀體疾病心理因素:沖動、缺乏心理技能社會因素:社會支持網絡缺乏第二十二頁,共一百零一頁。原因(Yin)-與精神障礙的關系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原因,自殺者中精神障礙患者約占74%。前瞻性研究在普通人群中,自殺死亡占所有死因的1.5%~2%在精神障礙病人中,自殺死亡占所有死因的5.4%回顧性研究自殺死亡:29%自殺死亡前曾經看過精神病自殺未遂/類自殺:自殺未遂者精神障礙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6倍(加拿大)和8.4倍(美國)心理學尸檢:90%(81%-100%)以上的自殺者有精神障礙第二十三頁,共一百零一頁。精(Jing)神障礙與自殺行為精神障礙自殺非致死性自殺行為情感性障礙++++++
其中:單向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
其中:偏執(zhí)型+++其他精神障礙+物質濫用*+++++反社會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進食障礙+++情感障礙+物質濫用++++++++++第二十四頁,共一百零一頁。自殺與精神障礙關系(Xi)研究發(fā)現-1精神障礙的預防和治療可以作為減少自殺致殘率和致死率的有效措施。精神障礙的治療,能夠減少自殺發(fā)生的可能性,也是一個有效的自殺預防措施。對于大多數精神障礙,都能有效的從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進行治療。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合作,可以降低精神病人的自殺危險性。發(fā)展有效的精神衛(wèi)生服務是社區(qū)預防自殺的一項基本措施。第二十五頁,共一百零一頁。自殺與精神(Shen)障礙關系研究發(fā)現-2自殺行為和精神障礙之間存在重要的關聯。不同精神障礙與自殺行為的關聯程度不同。自殺行為與精神障礙患病數正相關表明,精神障礙是導致自殺行為的因素。精神障礙與自殺行為之間聯系的本質是復雜的,目前仍停留在推測階段。對于大部分自殺行為,精神障礙可能是一個必要但不充分的因素。大多數學者相信,自殺行為不僅是個體的行為,而且是個體所在社會的產物。第二十六頁,共一百零一頁。原因%家庭矛盾29.98其他人際關系矛盾14.03戀愛、婚姻問題12.86軀體疾病12.41精神疾病11.53其他原因8.18因犯罪而逃避懲罰4.32學習或工作問題2.36喪偶和無人支持2.13經濟困難2.20摘自:趙梅、季建林《自殺的國內外研究現(Xian)狀》,2000年7項回顧性研究自殺原因薈萃分析第二十七頁,共一百零一頁。中國10-24歲人(Ren)群自殺原因原因自殺死亡者自殺未遂者家屬%(n=119)研究者%(n=125)家屬%(n=83)研究者%(n=81)研究者%(n=87)家庭矛盾35.836.647.349.949.8經濟困難11.37.17.54.42.7情緒低落15.123.217.816.126.9飲酒問題0.90.50.60.50.6其他精神心理問題10.415.212.011.710.3與神鬼有關6.00.03.93.80.0摘自:費力鵬《中國青少年自殺現狀》,2005年第二十八頁,共一百零一頁。其(Qi)他相關原因家庭管教方式不當農村婦女的弱勢群體地位、女性傳統人格缺陷“民工潮”影響、貧困問題與坑農現象存在、農民缺乏社會支持網絡我國自殺現象具有歷史文化因素、邪教和迷信重大災難的影響傳播媒體的負面作用和互聯網的巨大影響醫(yī)療救護條件缺乏和落后農藥泛濫摘自:李建軍等《我國青少年自殺問題研究》,2006年第二十九頁,共一百零一頁。家庭(Ting)教養(yǎng)方式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了爭斗;
在虐待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了傷害別人;
在支配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了依賴;
在干涉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了被動;
在嬌寵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了任性;
在否決中長大的孩子,他反對社會;
在忽視中長大的孩子,他情緒孤癖;
在專制中長大的孩子,他喜歡反抗;
在淫亂中長大的孩子,他會心理變態(tài);
在民主中長大的孩子,他領導能力強;
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了自信;
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他抱有正義感;
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了耐心;
在贊賞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喜歡自己;
在愛之中長大的孩子,他會愛人如己。第三十頁,共一百零一頁。自殺主要有八(Ba)大危險因素:①抑郁程度重、
②有自殺未遂史、
③死亡當時急性應激強度大、
④生命質量低、
⑤慢性心理壓力大、
⑥死前兩天有嚴重的人際關系沖突、
⑦有血緣關系的人有過自殺行為、
⑧朋友或熟人有自殺行為第三十一頁,共一百零一頁。
中國自殺死亡者的(De)特征與西方國家有相當大的(De)不同。在中國,自殺的(De)危險因素相互之間有協同效應,研究指出,自殺的(De)危險性隨著暴露危險因素的(De)數目增多而顯著增加,暴露上述1個危險因素或不暴露危險因素的265例中沒有一個死于自殺,而暴露上述2—3個危險因素者中30%、暴露上述6個或更多危險因素者中,有96%死于自殺。第三十二頁,共一百零一頁。青年的心理矛(Mao)盾與自殺(A)
發(fā)展心理學家認為,隨著青春期的到來,青少年生理上出現了急劇變化,同時也會帶來心理上的巨大影響。他們的心理活動往往處于矛盾狀態(tài),其心理水平呈現半成熟、半幼稚。這種成人感與幼稚性的并存,使得他們身上同時體現著反抗性與依賴性、閉鎖性與開放性、勇敢與怯懦、高傲和自卑。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失去了平衡,感受著許多心理沖突和壓力,處于各種心理矛盾的包圍中,如果這些矛盾不能得以順利解決,就可能在情緒情感、性格特征及日常行為等方面出現種種問題,導致心理崩潰,甚至出現較嚴重的心理及行為偏差。第三十三頁,共一百零一頁。青年的心理矛盾(Dun)與自殺(B)
與心理發(fā)展的矛盾性特點相呼應,他們的思維品質中也顯示出了明顯的矛盾性。在他們的思維中再度出現了自我中心?!白晕抑行摹笔瞧喗苡脕砻枋鲆环N獨特的思維方式的術語,指主體在思考問題或進行判斷時受自己需要和情感強烈影響的傾向。他們自我中心式思維的結果之一就是:在心理上,他們制造出了假想的觀眾,因而感覺每天就像生活在舞臺上一樣受到別人的欣賞與批評。他們非常重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心力來應付這些假想的觀眾。所以,常會有加倍的“負罪感”。這也是青少年自我傷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許多自殺者會把他們的行動視為對那些他覺得在排斥他的人的一種懲罰,他們會沉溺于想象那些自己死后留給后人的哀傷和后悔之中。
第三十四頁,共一百零一頁。成績優(yōu)異學生自(Zi)殺傾向相關因素?
完美主義者(perfectionim),有特殊的自我概念,自省能力高。?
特定的失敗定義,習慣取得A分數,視B與F無異。?
不主動也不習慣尋求協助?
家人或師長的期望過高造成壓力?
師長的放心易造成倏忽自殺征兆?
根據自殺征兆,勇于與自殺傾向者溝通善用資源協助自殺傾向者第三十五頁,共一百零一頁。
很多大學生似乎特別容易產生自(Zi)殺的動機,并且大學越大,越有聲望,自(Zi)殺的人越多。自(Zi)殺率在大的大學里比在社區(qū)學院或其他地方院校中要高。在學校中對學業(yè)期望過高,社交方面的障礙造成的緊張以及在職業(yè)選擇方面與自我價值的沖突等,使他們不能繼續(xù)適應大學生活,滿足他們對生活情境的期望。在美國,每年有大約一萬個大學生有自殺的企圖,而每年就有一千多人“成功”。
王登峰《臨床心理學》第三十六頁,共一百零一頁。
在大學,開學與學期結束時,自殺的人最多。女性有自殺企圖的是男性的3倍,但男性“成功”的多。其中一半以上是服藥,l/3是自傷,其他人—大多數是男性—采用其他方法,如上吊或開槍自殺。
學生在心境(mood)和行為上的改變是可能自殺的一個重要征兆。特別表現為學生的抑郁和退縮,自我評價的明顯降低,個人衛(wèi)生習慣的改變(骯臟)。這同時伴隨著明顯的對學習興趣的喪失。他們經常不去上課而獨居家中。這種痛苦經常會向別人訴說。大多數準備自殺的學生都留有遺(Yi)囑。第三十七頁,共一百零一頁。(四)澄清(Qing)對自殺的認識(一)幾種錯誤認識:1、自殺無規(guī)律可尋2、宣稱自殺的人不會自殺3、一般人不會有自殺念頭4、所有自殺的人都是精神異常5、自殺危機改善后就不會再有問題6、對有自殺危險的人不能提及自殺7、學業(yè)問題是青少年學生自殺的主要原因第三十八頁,共一百零一頁。正確認識自殺現(Xian)象1.自殺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一般三階段:①自殺意念形成階段,②內心生死矛盾沖突階段,③自殺行為選擇階段。注意捕捉預兆則可有效防范自殺。2.談論自殺的人也會自殺。談論自殺也是自殺前的一種預兆、一種求救信號。80%的人自殺前向他人發(fā)過這類信號。3.即使情緒好轉,自殺危險一般在意念產生后三個月內仍然存在;第三十九頁,共一百零一頁。4.一般人也會有自殺念頭。椐國外的某調查資料,30%—50%的學生有過(Guo)一次或多次自殺意念。我國周達生1990年的調查指出,大學生中12%的人有過自殺意念。
5.對有自殺危險的人應及時進行危機干預,使其得到充分的宣泄和疏導。
6.青少年自殺不僅僅是學習問題,父母感情、個人感情因素往往是他們自殺的重要原因。第四十頁,共一百零一頁。自(Zi)殺前的預兆⒈把自己想死的念頭對周圍的人訴說或在日記、繪畫中表現出來;
2.情緒性格明顯反常,焦慮不安,或無故哭泣;3.抑郁狀態(tài),食欲不好,失眠;
4.回避與人接觸,與集體不融洽或過分注意別人;
5.行為明顯改變,對生活麻木且冷漠的人,自殺前像突然變了一個人,敏感又熱情;
6.無故送東西、送禮物給親人或同學,無來由地向他人道謝或致歉;
7.上課無故缺席,遲到早退,成績驟降.第四十一頁,共一百零一頁。有自殺企圖的人經常會有孤獨感、自卑感以及無法承受的心理壓力、被排斥感并伴隨(Sui)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的缺失、失去自尊,以及羞恥感和失去所愛等。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
l.倒霉(haplessness)命運似乎專門與他們作對。一系列消極事件連續(xù)發(fā)生,而且似乎不可避免。這些事件可能都是偶發(fā)的,但卻使個體產生倒霉感,包括受傷、丟失錢物、工作失敗等。第四十二頁,共一百零一頁。2·無助(helplessness)處于孤獨和個人困難之中時,無助感一般會相繼(Ji)而生。人們認為無法幫助自己的觀念會削弱自尊感、個人價值感,以及自信心等有效心理機能,并因而出現抑郁。
3.絕望(hoplessness)絕望是終止生命的信號,如果一個人經受了一系列的壞運氣,并伴有無助和絕望,那么其自殺的危險就很高。特別是當人們表現出以上三種情感時,自殺就很可能出現。第四十三頁,共一百零一頁。通過自(Zi)殺者的語言識別直接的陳述我想死我無法再承受,我想完全結束掉我很難過,真想放棄一切算了死了就沒有痛苦我正在自殺第四十四頁,共一百零一頁。通過自殺者的語(Yu)言識別?
間接的陳述他們沒有我會更好誰在乎呢?若我不在也無人在乎此痛苦不會太久了你是否想過死亡是什么滋味?我真希望躺下去永不醒來第四十五頁,共一百零一頁。(五)自殺的(De)預防確立幾個基本理念:首先,要確立“自殺預防人人有責”的理念。其次,要確立“自殺,一個都太多”的意識。其三,要確立“預防自殺可以作為”的意識第四十六頁,共一百零一頁。對自殺者(Zhe)的幫助與干預過程
關懷與鼓勵――與企圖自殺的青少年保持密切的聯系,鼓勵他多與他人建立關系,并將自己所面臨的困惑與問題傾訴給他人,積極尋求解決之道。聯系與支持――與自殺青少年的家人、同學、親近的朋友保持很好的聯系,組成一個關心與支持的網絡,共同幫助自殺青少年面對危機,開導其用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面對問題。(注意與家長聯系的方式方法)安全的環(huán)境――留意自殺青少年生活環(huán)境中的危險物品(例如:刀子、安眠藥等),盡量安排他居住在一個安全溫暖的環(huán)境。第四十七頁,共一百零一頁。自殺溝通(Tong)時的十不原則?
不要說你不能自殺?
不要說你不敢自殺?
不要說這只是一種階段,會在一夕間消失殆盡?
不要陷入與自殺者討價還價的困境?
不要對自殺者所言之事表示震驚?
不要答應你做不到的事?
不要陷入自殺價值(或意義)的爭辯?
不要使自殺者感到孤單?
不要對過去自殺的企圖使用成功或不成功的字眼第四十八頁,共一百零一頁。預防自(Zi)殺的可能性:1.想要自殺的學生,從面對生活中的危機到實施自殺之間要經過幾天或幾周的時間;2.自殺的學生中大多數人有想死和期待得到幫助的矛盾心情;3.想自殺的學生在采取行動之前,在考慮到自己的死將給至愛親朋帶來極大痛苦和震驚時,心理壓力特別沉重,會有一些可觀察到的反常表現。第四十九頁,共一百零一頁。預防自殺的措(Cuo)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自殺預防知識的宣傳的內容(包括對學生的宣傳和對學生管理干部的宣傳)。對新入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從中了解學生的自殺意念,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工作。提供生命線或熱線電話之類的電話服務,隨時為處于危機狀態(tài)的人提供及時的服務。第五十頁,共一百零一頁。自殺(Sha)的自救平時注意建立一個有一定規(guī)模、密度并具異質性的支持系統,學會和他人交流與溝通,(即:會聆聽也會傾訴)。培養(yǎng)參與體育運動或文娛活動的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助于不良情緒的釋放和宣泄。提高自我覺察力,一旦發(fā)現產生自殺意念,便及時實施自我救助(如,轉移注意、避開刺激物等)。必要時可向心理輔導等專業(yè)人士咨詢或尋求幫助。第五十一頁,共一百零一頁。
危機工作者必須準備提供簡單的、清楚的、適當的轉診治療資源。求助者可能需要獲取危機轉診治療中心的電話號碼,或者需要住在一個整晚有人觀察的安全地方。
全國免費心理危機干預熱線:
800
-8101117
(手機、IP、分機電話用戶):
武漢市精神衛(wèi)(Wei)生中心熱線:85844666
中德醫(yī)院熱線:82873335
湖北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熱線:88072022
?春雨熱線?:027-6786815267868156第五十二頁,共一百零一頁。
首先要確立“自殺預防人人有責”的理念。預防自殺及其他惡性事件的發(fā)生應成為高等院校,尤其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部門、學校心理咨詢機構的重要工作之一。因為自殺是“一種不必要的死亡”,盡管自殺在大學生總體中只占極小比例,但由于生命的不可逆性,它給社會、家庭(Ting)和個人帶來的后果和創(chuàng)傷十分慘痛,而且會嚴重干擾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帶來可能的法律糾紛,影響社會穩(wěn)定,因此開展自殺預防工作是必要的。第五十三頁,共一百零一頁。其次,要確立“自殺,一個都太(Tai)多”的意識。
盡管大學生自殺的人數只是全體大學生中的極少數,但由于大學生自殺不僅對其個人、家庭帶來重大損失和心理壓力,還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如自殺群聚現象、模仿性自殺行為等),以及對其他大學生造成負面作用,給學校可能帶來不良聲譽等,所以,我們要確立“自殺,一個都太多”的意識,防止任何一個可能的自殺事件發(fā)生。第五十四頁,共一百零一頁。其三,要確立“預防自殺(Sha)
可以作為”的意識
同時盡管大學生自殺的原因較復雜,自殺現象似乎難以防范,但一般而言大學生自殺行為的背后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所以大學生自殺預防具有可能性。當然,這種可能性建立在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基礎之上。就高校而言,有效的自殺預防必須使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確立“預防自殺
可以作為”的意識并接受有關自殺人群的思維特征和行為的宣傳教育和學習有關的預防知識。正如美國學者E.Gilliland和RK.James所提出的:“有效的自殺預防包括能使每一個社會面都能接觸到,都受到影響,對自殺很敏感,并且都受到廣泛的教育與交流?!?/p>
第五十五頁,共一百零一頁?!拔?Wei)機干預”內容提要(一)危機概述(二)危機干預第五十六頁,共一百零一頁。歷(Li)史回顧
馬加爵案件2003年春節(jié)剛過,人們就在大街小巷、樓口村旁看到一張通輯令。令人驚異的是:被通緝的竟是一位名牌大學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他在春節(jié)后不久的新學期之初,竟在自己的宿舍里殘忍地殺害了身邊的4位同學。
第五十七頁,共一百零一頁。馬加爵——
云大命案(An)主犯中新網2004年3月3日電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發(fā)生一起4人被殺案件。公安機關迅速趕赴現場。民警夜以繼日開展痕跡鑒定和大量的調查走訪工作,專案組確定,該宿舍失蹤的學生馬加爵即是重大作案嫌疑人。第五十八頁,共一百零一頁。馬加爵(Jue)與
被害的四位同學第五十九頁,共一百零一頁。抑郁障礙(Ai)
——一個人人都要面對的話題由于對生活質量的要求、生活節(jié)奏加快、競爭加劇WHO估計:抑郁癥的年患病率17.1%,美國抑郁癥終生患病率17.1%。全球100萬人自殺/年、1000萬人自殺未。抑郁癥在疾病的總負擔中:1990年第四位,2020年第一位我國每年自殺人口25萬,成為成年人意外死亡的頭號原因。第六十頁,共一百零一頁。香港影星
張國榮
患抑(Yi)郁癥
自殺第六十一頁,共一百零一頁。一、危機(Ji)概述(一)危機的概念和類別(二)危機的反應和特征(三)危機的評估
第六十二頁,共一百零一頁。什么(Me)是危機?危機(crisis)有兩種含義:一是指突發(fā)事件,如地震、水災、空難、疾病爆發(fā)、恐怖襲擊、戰(zhàn)爭等。二是指當人處在緊急狀態(tài)時原有的心理平衡狀態(tài)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擾,內心的緊張不斷積蓄,繼而出現無所適從甚至思維和行為的紊亂,而進入的一種失衡狀態(tài)。第六十三頁,共一百零一頁。一般危機(Ji)事件的分類※自然災害(颶風、泥石流、火災水災、地震、海嘯、雪災等)※恐怖事件(美國9.11、校園槍擊案、汽車爆炸案、人質劫持案、劫機等)※社會性事件(空難、海難、陸難、礦難、山難等)※公共衛(wèi)生事件(非典、禽流感、瘋牛病、食物中毒、流行病發(fā)作等)※其他意外事件(自殺、他殺等)第六十四頁,共一百零一頁。大學校園危機的特點及影(Ying)響?指大學內出現的突發(fā)事件,包括了天災或人為因素所引起的。如:學生被性騷擾或性侵害、精神健康問題、自殺行為、打架事件、師生沖突、外勢力入侵、群體中毒等。?校園危機的共通點:突發(fā)和不可預知;給師生帶來緊張、恐懼和壓力;慣常處事方法無法解決。?校園危機的影響:危及生命安全或傷害,若處理不當,校園危機會嚴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更會漫延至校園以外,成為社區(qū)或的社會問題。對師生或學校形象和聲譽有負面影響。第六十五頁,共一百零一頁。1.成才與發(fā)展性危(Wei)機
大學生個體都期望成才,都有超越他人的欲望,這種競爭事實上是激烈的也是殘酷的。成才與發(fā)展性危機表現為個體在參與社會競爭活動中追求個人發(fā)展的一種失當行為。至于一些高校新生,甚至博士生沒有意識到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是群英薈萃,高手云集的地方,自己尖子地位一旦喪失,就自覺一落千丈,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而放棄生命,當屬發(fā)展性危機。第六十六頁,共一百零一頁。2.突(Tu)發(fā)性境遇性危機
是指當出現罕見或突如其來的悲劇性事件,且個人對其無法預測和控制的危機。意外交通事故、綁架、強奸、球場糾紛格斗、突發(fā)的重大疾病都可能導致境遇性危機。境遇性危機的顯著特點在于它是隨機的,會產生突然、強烈、意外的震撼。第六十七頁,共一百零一頁。
3.現實存在性(Xing)危機
是指伴隨著重要的人生目的、人生責任和未來發(fā)展等內部壓力的沖突和焦慮。高考的學生和考研、考博的學生,面對升學和就業(yè)的壓力??荚嚽翱嫉蒙峡疾簧鲜菈毫Γ忌狭藢I(yè)選擇也是壓力。目前大學生對報考專業(yè)越來越重視,這是一種現實情況,但有的學生居然因為對自己專業(yè)不感興趣或因未來就業(yè)的待遇低無“錢”途而撒手人寰,這反映了學生對大學專業(yè)內涵認識的不足和社會知識的淺薄。第六十八頁,共一百零一頁。危險與機遇(Yu)并存復雜的癥狀成長的機緣缺乏萬能的或快速的解決方法選擇的必要性普遍性與特殊性(二)危機的特征第六十九頁,共一百零一頁。危機的(De)反應(1)情緒反應:當事人表現高度的焦慮、緊張、喪失感、空虛感,且可伴隨恐懼、憤怒、罪惡、煩惱、羞慚等。(2)認知方面: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導致記憶和知覺改變。難以區(qū)分事物的異同,體驗到的事物間關系含糊不清,作決定和解決問題能力受影響,有時害怕自己發(fā)狂,一旦危機解決可迅速恢復知覺。(3)行為方面:不能專心學習或工作;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單;令人生厭或粘著性;與社會聯系破壞,可發(fā)生對己或周圍的破壞性行為;拒絕幫助,認為接受幫助是軟弱無力的表現;行為和思維情感不一致;出現過去沒有的非典型行為。(4)軀體方面:有失眠、頭暈、食欲不振、胃部不適等。(5)人際關系方面:不愿與人交談或見面,人際關系惡劣,經常責怪他人或孤立自己;與人溝通時無法集中注意力。第七十頁,共一百零一頁。時(Shi)間限制
一般而言,普通人無法忍受長期失衡狀態(tài)和壓力,他必會以不同方法及應變以使自己再度獲得平衡狀態(tài)。無數研究指出,一個人由危機出現到恢復平衡大概是六至八個星期時間?;诖?,危機干預工作者應該把握此時限,以協助來訪者度過難關。第七十一頁,共一百零一頁。(一)危機干預的概念
(二)危機干預的內容
(三)危機干預的目標
(四)危機干預的原(Yuan)則二、危機干預第七十二頁,共一百零一頁。(一)危機干預的概(Gai)念
危機干預是指采取某些措施來干預或改善危機情景,以防止傷害處于危機情景中的個人及其周圍的人們。
危機干預又稱危機調停,是以急診訪問或勸導的形式,改善那些有自殺念頭或正在實施自殺行為的人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的各種條件,以避免發(fā)生意外事故。第七十三頁,共一百零一頁。(二)危機干預的(De)內容一般分為兩類:(1)有關社會生活中的危機干預,包括離家出走,抑郁狀態(tài)和沖動行為,婦女遭受暴力,吸毒,酗酒以及自傷自殺等;(2)涉及精神醫(yī)學臨床的危機干預,包括必須緊急處置的精神科急癥,如精神紊亂、意識障礙導致的各種行為危機和急性藥物中毒等。第七十四頁,共一百零一頁。高校危機干預的(De)重點對象1、遭遇突發(fā)事件而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如家庭發(fā)生重大變故、遭遇性危機、受到自然或社會意外刺激的學生。2、學習壓力過大、學習困難而出現心理異常的學生。3、個人感情受挫后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4、人際關系失調后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5、性格過于內向、孤僻、缺乏支持的學生。6、嚴重環(huán)境適應不良導致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7、家境貧困、經濟負擔重、深感自卑的學生。8、身體出現嚴重疾病,個人很痛苦,治療周期長的學生。9、患有嚴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癥、恐怖癥、強迫癥、癔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學生。10、由于身邊的同學出現個體危機狀況而受到影響,產生恐慌、擔心、焦慮、困擾的學生。第七十五頁,共一百零一頁。(三)危機干預(Yu)的目標1、幫助來訪者解決危機2、恢復功能和平衡3、重新掌握應變能力第七十六頁,共一百零一頁。
(四)危機干預的原(Yuan)則(1)引導危機面臨者及時、有效地接受幫助(2)幫助危機面臨者有所作為地對待危機事件(3)向危機面臨者提供必要的信息(4)不要責備他人,以防止危機面臨者責備他人,不去承擔責任,采取消極回避的方式。第七十七頁,共一百零一頁。1976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Butcher和Maudal對消除危機的有效辦法進行了研(Yan)究,提出了危機消除策略。精神支持使當事人有足夠的信心,堅信自己有處理危機的能力,贊同當事人的決定,表明你對他充滿信心,有別于假安慰。宣泄給當事人提供宣泄的機會,有助于疏導那些可能會造成自我毀滅的情感,如憤怒、恐懼、憎恨。希望和樂觀精神選擇恰當的時機使當事人看到希望,使他們對前途充滿信心。在精神沮喪的當事人前,先鼓勵其訴說心中真實情感,再給予希望和樂觀。否則等于是輕視、逃避和否認負擔。有選擇的傾聽在與當事人交談時,你的回答有選擇性,這就決定了有選擇聽取他們的交談。勸告、直接建議和限制一般臨床情況應避免直接的建議、限制。但許多心理危機者陷入困境情緒思維很混亂,按實際情況提出勸告和建議、限制不利情況的發(fā)生還是比較合適的。但應用勸告建議要謹慎和深思熟慮,考慮每個問題的特征,切合實際。否則會因建議而產生消極后果。第七十八頁,共一百零一頁。危機干(Gan)預的一般模式?平衡模式。危機中的人通常處在一種心理或情緒的失衡狀態(tài),原有的應付機制和解決問題的不能滿足需要,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幫助人們重新獲得危機前的平衡狀態(tài)。?認知模式。危機來源于對生活困難和創(chuàng)傷的錯誤思維和信念,提供改變思維方式,特別是改變非理性的認知和自我否定,人們就能夠獲得對自己生活中危機的控制。?心理社會轉變模式。人是遺傳和環(huán)境學習交互作用的產物,危機是由心理、社會或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因此引導人們從心理、社會和環(huán)境三個范疇來尋找危機干預的策略。第七十九頁,共一百零一頁。預防(Fang)性危機干預模式
(樊富珉,2003)
危機后充分的成長教育危機中有切實可行的干預方法學習到有效的自我調節(jié)方法
危機前有充分應對的心理準備?介入式危機干預模式轉變?yōu)轭A防性危機干預模式,強調危機發(fā)生前對于大眾的危機意識和心理健康教育,居安思危,優(yōu)化個性,提高危機應對心理準備和應變能力,這是最根本的干預。第八十頁,共一百零一頁。1.定義(Yi)問題2.保證求助者的安全3.提供支持4.檢查替代解決方法5.做出計劃6.獲得承諾三、危機干預六步法第八十一頁,共一百零一頁。危機干預模型的(De)六個步驟
摘自B.Gilliland,etal.危機干預策略1.定義問題2.保證求助者的安全3.重新找回控制并給予支持4.檢驗可替代的辦法5.制定計劃6.得到承諾評估
傾聽
行動幫助者的行動連續(xù)譜
幫助者是非指導性的幫助者是合作的幫助者是指導性的
當事人有能動性當事人有部分能動性當事人無能動性建立信任的關系第八十二頁,共一百零一頁。傾(Qing)聽傾聽:以投情、真誠、尊重、不偏不倚和關心的態(tài)度進行傾聽、觀察、理解和做出反應。
包括:定義問題保證求助者的安全提供支持第八十三頁,共一百零一頁。﹙一﹚定(Ding)義問題
從求助者的立場出發(fā)探索和定義問題。使用積極傾聽技術、包括使用開放式問題。既注意求助者的語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語言信息。第八十四頁,共一百零一頁。如何判斷自殺危(Wei)機的程度?低(low)危機者出現孤獨無助感受與低憂郁狀態(tài),有模糊的自殺想法或計劃,也有重要他人或支持系統。?中度(medium)危機者開始出現無力與無望感,有自殺的想法,開始醞釀或形成初步的自殺計劃。高度(high)危機者有明顯心理上的痛苦
(psychologicalpain),呈現高度焦慮,否認有任何支持系統,甚至酗酒、吃藥等生活失序情形并實際發(fā)展出自殺計劃。第八十五頁,共一百零一頁。﹙二﹚保證求助(Zhu)者安全
評估對求助者軀體和心理安全的致死性、危險程度、失去能動性的情況或嚴重性。評估求助者的內部事件及圍繞求助者的情景,如果必要的話,保證求助者知道代替沖動和自我毀滅行動的解決方法。
第八十六頁,共一百零一頁。(三)提(Ti)供支持
讓求助者認識到危機干預工作者是可靠的支持者。通過語言、聲調和軀體語言向求助者表達,危機干預工作者是以關心的、積極的、接受的不偏不倚的和個人的態(tài)度來處理危機事件。第八十七頁,共一百零一頁。行(Xing)動行動:根據求助者的需要和可資利用的環(huán)境支持,采取非指導性的、合作的或指導性的干預方式。
包括:
檢查替代解決方法制訂計劃獲得承諾第八十八頁,共一百零一頁。(四)檢(Jian)查替代解決方法
幫助求助者探索他或她可以利用的解決方法。促使求助者積極地搜索可以獲得的環(huán)境支持、可資利用的應付方式,發(fā)掘積極的思維方式。第八十九頁,共一百零一頁。﹙五﹚制(Zhi)訂計劃
幫助求助者做出現實的短期計劃、包括發(fā)現另外的資源和提供應付方式,確定求助者理解的、自有的行動步驟。第九十頁,共一百零一頁。(六)得到承(Cheng)諾
幫助求助者向自己承諾采取確定的、積極的行動步驟,這些行動步驟必須是求助者自己的、從實現的角度看是可以完成的或是可以接受的。在結束危機干預前,危機干預工作者應該從求助者那里得到誠實、直接和適當的承諾。第九十一頁,共一百零一頁。
大學生(She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節(jié)約食品協議書
- 幕墻板安裝合同協議書
- 能源買賣協議書
- 船舶拖帶協議書
- 老人獨居協議書
- 無條件終止合同協議書
- 幼兒園醫(yī)教聯合協議書
- 培訓班合伙合同協議書
- 快遞打包倉轉讓協議書
- 自愿情人協議書
- 卵巢非良性腫瘤生育力保護及保存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解讀
- 醫(yī)學唇部護理
- 腦膠質瘤的治療:替莫唑胺-蒂清
- DL∕T 1746-2017 變電站端子箱
- 廣東省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技術資料統一用表(2019版)(下冊)
- 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數學期末檢測
-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卷
- YB/T 6328-2024 冶金工業(yè)建構筑物安全運維技術規(guī)范(正式版)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質鉆探規(guī)程(正式版)
- 弘揚非遺傳統文化-評書2
- 《商業(yè)文化與素養(yǎng)》教案全套 第一周專題一認知商業(yè)文化1-第十八周專題六自我管理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